六年级上册错题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9da3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9.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中文是学习数学的一门重要工具,而数学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一环。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特别是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
本文将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一些典型错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错题的方法。
第一节:整数运算类整数运算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道典型错题的分析:题目:计算 6 - 8 要借一次,借多少?分析:这道题考察了减法运算中需借位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出错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或者没有掌握减法运算的规则。
解决这道题的方法如下:解决方法:首先,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减法的运算规则,即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到的差就是我们要求的答案。
对于题目中的6-8,我们需要将8看作一个整体,从6中减去8,即-2。
因此,答案是-2。
第二节: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运算也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内容,以下是一道典型错题的分析:题目:0.8 ÷ 0.2 = ?分析:这道题目考察了小数的除法运算。
学生常犯的错误是没有掌握小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特别是除数为小数时容易混淆。
解决这道题的方法如下:解决方法:对于小数的除法运算,我们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都乘以10倍或者100倍,变成整数的除法运算。
对于题目中的0.8 ÷ 0.2,我们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都乘以10,变为 8 ÷ 2,即得到4。
因此,答案是4。
第三节:平方根与开方运算在六年级数学上册中,平方根与开方运算是较为复杂的内容。
以下是一道典型错题的分析:题目:√(9 × 9) = ?分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平方根的运算。
学生常犯的错误是没有掌握平方根与乘法的运算规则,或者对平方根的概念理解不准确。
解决这道题的方法如下:解决方法:根据平方根与乘法的运算规则,我们知道√(9 × 9)等于√81。
由于9乘以9等于81,因此√(9 × 9)等于9。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讲解与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讲解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8d7f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a.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讲解与分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题目做错或者不理解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讲解和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一些错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加减法运算题1. 小明的身高是135cm,小红的身高是127cm,两人的身高差是多少?解析:身高差应该是较高者减去较低者,所以正确的计算方式应该是135cm - 127cm = 8cm。
2. 56 + 38 = ?解析:我们先计算个位数 6 + 8 = 14,将4写在个位上,进位1;再计算十位数 5 + 3 + 进位1 = 9,将9写在十位上。
所以56 + 38 = 94。
二、乘法运算题1. 32 × 5 = ?解析:我们可以使用竖式计算法,将32用横线表示,然后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乘,最后相加得到结果。
所以32 × 5 = 160。
2. 256 ÷ 8 = ?解析:我们可以使用除法运算来解答这道题目。
首先用8去除2,得到商0,余数2,然后将下一个数6带入商的后面,成为26,用8去除26,得到商3,余数2。
所以256 ÷ 8 = 32。
三、几何图形题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60°,那么另外两个角的大小各是多少?解析: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加起来等于90°。
已知一个锐角是60°,所以另外一个角的大小是90° - 60° = 30°。
2.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cm,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解析: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已知周长是40cm,所以四条边的长度之和是40cm。
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所以每条边的长度是40cm ÷ 4 = 10cm。
四、数据处理题1. 下图是小明班级同学近视情况的柱状图,请回答:近视的同学有多少人?(图省略)解析: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近视的同学所占的总体积。
六年级语文上册错题库原因及措施
![六年级语文上册错题库原因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45c1fb769eae009591bec44.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错题库原因及措施
六年级语文上册错题库原因及措施
1、山中访友
错例呈现:
给多音字注音
树冠(guàn)旋转(zhuàn)
错误原因分析:
想当然的,随意地读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1、查字典明确“冠”和“转”在表示不同意思时的不同读音。
2、学生订正。
3、指出学习不能想当然,鼓励学生纠正身边人的错误读音。
错例呈现:
照样子用“像……又像……”写句子。
学生多数写成“有的像……有的又像……”
错误原因分析:
受以往作业题型影响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明确用“像……又像……”写句子,是把一种事物想象成其它两种事物;学生订正。
3、草虫的村落
错例呈现: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1、告知学生难检字的三种部首:起笔、整个字、中坐(适当解释)
2、指出“出”、“幽”的部首是中坐(∣、山)
3、举一反三:爽(大)
5、詹天佑
错例呈现:
八达岭施工示意图:中部凿井没有选取中部位置
错误原因分析:
对文中和老师所描述的“中部”不重视。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1、请学生细读课文相关语句并对照所作示意图找错。
六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及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3a643483c4bb4cf7ecd199.png)
1、109吨货物运走32,还剩下多少吨? 2、43×61—32×41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0厘米,宽比长短52。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4、有三个不同的自然数,它们的倒数和是121。
知道其中两个数是2和6,另一个数是多少?“分数除法”1、一台碾米机, 2/5小时碾米16/25吨,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吨?平均碾1吨米需要多少小时?2、有一面三角形的小旗,面积是1/3平方米。
它的底是3/2米,高是多少米?3、一个数的2/3是10,这个数的8/15是多少?4、一个农业专业户养的鸡和鸭共有180只,其中鸡的只数是鸭的2/3,鸡和鸭各有多少只?5、把5/8千克的糖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5千克的( )。
6、甲、乙两根电线,第一根比第二根短3/4米,第二根比第一根长1/4,第二根电线长多少米?7、Ⅹ÷6=2/3 3/4÷Ⅹ=5/6“分数乘法”1、两根铁丝,第一根长12米,第一根比第二根短1/4米,第二根长多少米?两根铁丝,第一根长12米,第一根比第二根短1/4,第二根比第一根短多少米?第二根长多少米?2、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小亮每分钟跳120下,小明每分钟跳的是小亮的7/6,小洋每分钟跳的是小明的5/7,小洋每分钟跳多少下?“认识比”1、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7米,长是宽的21/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判断:A×4/7=B×7/6,A一定比B大。
3、把3米长的绳子剪4次,剪成相等的长度,则()。
A、每段占3米的1/4B、每段是1米的3/5C、每段是全长的3/5D、每段是3/4米4、小芳有36张邮票,小华的邮票张数比小芳多1/3,小芳比小华少多少张邮票?5、皮球的个数比足球多2/5()的个数×2/5=()的个数“认识比”错题集1、食品店用奶糖和巧克力配制一种礼品糖,每盒中奶糖与巧克力的质量比是5:3。
如果有奶糖和巧克力各60千克,奶糖用完时,巧克力还剩多少千克?再有多少千克奶糖,就可以把巧克力全部用完?2、用来消毒的碘酒是把碘和酒精按1:50的比混合配制而成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易错题收录与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易错题收录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a75f68ee06eff9aef807c5.png)
浅析
成因
一种商品,无论是“先提价后降价”或“先降价再提价”,现价总比原价低,学生往往出现片面错误的原因是以为单位“1”的量是始终不变的。建议用假设法来分析,假设电器价格为100元,计算现价和原价来区分比较。
题号28:
错题
回放
①一条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占全长的,第二段长米。哪段长?
错题
回放
①比20米多是()米;②20米比()米少;
③比()多是20米;④比20米多米的()米。
浅析
成因
这是一道稍复杂的“比字句”方法。第4小题学生容易将“米”看成“”,还有,“比字句”和“是字句”的区别还需要加强区分。建议借用画批法强化找准单位“1”,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辨计算方法。
题号11:
错题
回放
a的与b的相等(a不等于0),则a∶b=()。
浅析
成因
此题属于第十二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里的内容。学生往往把a直接看成了,而把b直接看成了,再者,学生容易忘记了化成最简比。建议将上题转化为算式“a×=b×”,然后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做,也可以将等式两边都等于1来假设,那么a和b都能直接求出得数。
题号2:
错题
回放
是的();的是();
()的是;的()是。
浅析
成因
这是一道有关“是字句”分数乘除法的辨析题。学生容易囿于题目的表面“差不多”而迷惑不解,错误的原因还是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概念把握不清,应让学生明白“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题号3:
题号23:
错题
回放
一种mp3,现在的售价是330元,比去年降低了17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六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及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9d04c29ec3d5bbfd0a7498.png)
1、109吨货物运走32,还剩下多少吨? 错解:109×32=53 (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只算出运走的货物) 2、43×61—32×41 错解:观察到43和41相加等于一,于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想使其计算简便,错误的利用了结合率。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0厘米,宽比长短52。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错解:大部分同学,只是将宽求出,没有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4、有三个不同的自然数,它们的倒数和是121。
知道其中两个数是2和6,另一个数是多少? 错解:121-21-61=41最后结果没有求倒数。
,“分数除法”错题集1、一台碾米机, 2/5小时碾米16/25吨,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吨?平均碾1吨米需要多少小时?【错因:好多同学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混淆不清,没有理解题意。
】2、有一面三角形的小旗,面积是1/3平方米。
它的底是3/2米,高是多少米?【错因:前面的知识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一些同学解答的时候还是忘了乘2.】3、一个数的2/3是10,这个数的8/15是多少?【错因:好多同学做的时候都用了连除,单位“1”放在了文字题里,就不会找了。
】4、一个农业专业户养的鸡和鸭共有180只,其中鸡的只数是鸭的2/3,鸡和鸭各有多少只?【错因:虽然找到了单位“1”,但是没有看清两个量是否相对应,都是直接用180去除。
】5、把5/8千克的糖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5千克的()。
【错因:这题要分两步来思考,先算出一份是多少千克:5/8÷5=1/8千克,然后用1/8÷5=1/40,但是好多同学都只算了第一步。
】6、甲、乙两根电线,第一根比第二根短3/4米,第二根比第一根长1/4,第二根电线长多少米?【错因:学生看不出题目中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所以走了很多歪路。
】7、Ⅹ÷6=2/3 3/4÷Ⅹ=5/6【错因: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搞不清楚Ⅹ在方程中的位置,解题时不知道谁与谁乘,谁与谁除,除法中的三者关系还是没有掌握扎实。
六年级语文上册错题库原因及措施16-20
![六年级语文上册错题库原因及措施16-20](https://img.taocdn.com/s3/m/2314dead81c758f5f71f670c.png)
13、只有一个地球
错例呈现: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渺.(miáo) 小
错误原因分析:
平时发音不准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查字典明确正确读音miǎo,反复呈现着读。
错例呈现:
给带点字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
错误原因分析:
对词义一知半解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懂得“移居、移民”的异同;再找“移居”的近义词(迁居、搬迁)
14、鹿和狼的故事
错例呈现: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命(乌)呼
错误原因分析:
同音混淆,字义不明。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懂得“呜呼”的意思,判定“呜呼”的部首。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错例呈现: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
树干(gān√gàn)
错误原因分析:
插班生发音不标准,以往对字词的读音不重视。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教给据义定音的方法,懂得“树干”的意思,选择正确读音。
回顾˙拓展四
错例呈现:
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归类。
三顾茅庐(“茅”少撇;“庐”下写成卢)
错误原因分析:
书写不认真。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订正;让学生说说错误原因,今后如何避免。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分析与解决策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分析与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755be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c.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分析与解决策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做错题是难免的事情。
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更容易犯错。
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易错题,本文将对这些错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错题分析1、P29页,第6题:360元共买了多少斤米和多少斤面?答案:应该分别买30斤米和24斤面分析: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学生对于问题的处理能力。
题目问的是“共买了多少斤米和多少斤面?”,需要根据这种共同买入的情况,把两个数据一起求出来。
但是很多学生容易在计算中只针对了其中一个数字,而忽略另一个。
另外,在计算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也容易出错。
2、P30页,第6题:60元共买了多少斤桃子和多少斤梨子?答案:应该分别买4斤桃子和6斤梨子分析: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学生对于问题的处理能力。
题目问的是“共买了多少斤桃子和多少斤梨子?”,需要根据这种共同买入的情况,把两个数据一起求出来。
但是很多学生容易在计算中只针对了其中一个数字,而忽略另一个。
在计算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也容易出错。
3、P49页,第3题: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乒乓球场馆9月份的总收入是多少元?答案:应该是3600元分析: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学生对于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
需要根据表格的数据,计算出9月份总的收入。
但是很多学生会忽略掉数据的单位,导致计算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表格数据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二、解决策略1、加强数学概念的学习。
对于数学要点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关注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分数、百分数等重要概念的掌握。
2、加强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
对于解题能力的提升,需要重视思维的训练。
可以进行一些逻辑思维、空间思维、计算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实际运用的训练。
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际应用的训练。
可以通过各种实际情境的模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强烈推荐】六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及分析
![【强烈推荐】六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e6745e453610661fd9f430.png)
六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及分析 错解:109×32=53(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只算出运走的货物) 2、43×61—32×41错解:观察到43和41相加等于一,于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想使其计算简便,错误的利用了结合率。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0厘米,宽比长短52。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错解:大部分同学,只是将宽求出,没有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4、有三个不同的自然数,它们的倒数和是121。
知道其中两个数是2和6,另一个数是多少? 错解:121-21-61=41最后结果没有求倒数。
,“分数除法”错题集1、一台碾米机,2/5小时碾米16/25吨,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吨?平均碾1吨米需要多少小时?【错因:好多同学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混淆不清,没有理解题意。
】2、有一面三角形的小旗,面积是1/3平方米。
它的底是3/2米,高是多少米?【错因:前面的知识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一些同学解答的时候还是忘了乘2.】3、一个数的2/3是10,这个数的8/15是多少?【错因:好多同学做的时候都用了连除,单位“1”放在了文字题里,就不会找了。
】4、一个农业专业户养的鸡和鸭共有180只,其中鸡的只数是鸭的2/3,鸡和鸭各有多少只?【错因:虽然找到了单位“1”,但是没有看清两个量是否相对应,都是直接用180去除。
】5、把5/8千克的糖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5千克的()。
【错因:这题要分两步来思考,先算出一份是多少千克:5/8÷5=1/8千克,然后用1/8÷5=1/40,但是好多同学都只算了第一步。
】6、甲、乙两根电线,第一根比第二根短3/4米,第二根比第一根长1/4,第二根电线长多少米?【错因:学生看不出题目中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所以走了很多歪路。
】7、Ⅹ÷6=2/3 3/4÷Ⅹ=5/6【错因: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搞不清楚Ⅹ在方程中的位置,解题时不知道谁与谁乘,谁与谁除,除法中的三者关系还是没有掌握扎实。
六年级上册错题分析
![六年级上册错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bd2633a32d7375a41780a7.png)
六年级上册一、脱式计算324345311-+- 正确答案:324345311-+- =474532311+-- =47453+- =27 学生中出现的错误答案: 324345311-+- =)4745()32311(+-- =33-=0错误原因分析:1. 计算法则理解不清计算法则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
这题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运用中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而忽视了计算顺序,造成计算的错误。
同时也是学生受到容易计算及能简便计算等刺激作用而造成思维的负迁移.于是就会出现学生把凑整作为思考的唯一方法,形成了错误的思维定势。
2.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另有部分学生对学习重要性和正确性的认识不足,不感兴趣,计算只是为应付都是的检查,心不在蔫,,敷衍了事,结果导致出现计算错误。
错题讲评方案:首先,学生按常规的计算进行计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用简便方法,得到27。
其次,再让学生复述减法性质,并举例此性质的应用。
a-b-c=a-(b+c).对照此题两者有何不同。
再次,要求学生加强估算,本题可以估算为4-1+2-1=4,并且估大了,大约是3多一些,而错误的答案是0,明显不符合估算的要求。
所以,此时可以让学生查找错误的原因所在,学生从中可以发现减法性质与题目存在着差异,得出此题不能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而可以324745311-+-。
324745311-+- =)4547()32311(-+- =423+ =213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车站有45吨货物,用甲汽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乙汽车15小时可以运完,用两辆汽车同时运货,多少小时可以运完? 正确答案:)151101(1+÷ 或 45÷(45÷10+45÷15) =)604606(1+÷ =45÷(4.5+3) =161÷ =45÷7.5 =6 (小时) =6(小时)学生中出现的错误答案:)151101(45+÷ =)604606(45+÷ =45 61÷ =270(小时)错误原因的分析:1. 对工程问题的认识不清;学生对工程问题的理解不全面,认知出现了偏差,表现出对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一知半解,将具体的工作总量与抽象的工作效率建立了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分析与解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分析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7c37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a.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错题分析与解析在教育教学中,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即便是经过精心编写和审核的教材,难免会存在一些错题。
本文旨在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错题进行分析与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错题1:第二单元《数的大小比较》P14页第1题【题目描述】小明搬东西,她先搬了20千克,又搬了25千克,最后搬了30千克。
小明一共搬了多少千克?【错题解析】此题要求计算小明搬运货物的总重量。
解题时,应将各次搬运的重量相加,即20 + 25 + 30 = 75。
因此,小明一共搬运了75千克的货物。
错题2:第四单元《加减混合运算》P34页第3题【题目描述】小明去操场玩耍,他先跑了20米,然后又跑了15米,最后又跑了30米。
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错题解析】此题要求计算小明跑步的总距离。
同样地,需要将各次跑步的距离相加,即20 + 15 + 30 = 65。
因此,小明一共跑了65米。
错题3:第六单元《数形关系》P56页第2题【题目描述】用直尺量一下地图上各市的距离。
【错题解析】此题缺少具体的地图信息和距离单位,导致无法求解。
在实际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提供明确的地图信息,并注明距离单位,以便学生正确测量和计算距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有一些错题存在,这些错题主要涉及计算和测量等方面。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筛选,对存在问题或错误的题目进行筛除或修改,确保教材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对于存在错误的题目,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分析和解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并给予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教师可以设计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并通过错题解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4.学生在做作业时,应仔细审题,确保题目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解答。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a9da21680203d8ce2f24f3.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及分析第一单元分数乘法题号:01讲评点:区分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分数的意义题号:02讲评点:找准单位“1”题号:03讲评点: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法题号:04讲评点:比较大小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题号:01讲评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错题记录错因分析1.有个别学生不会看地图,不会测量图上距离,有个别学生把图上距离当成实际距离。
2.不会确定示意图中的方向,即:方向的相对性没掌握好。
应对策略1.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上距离就是地图上两个位置所在的点连结成的线段的长度,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无关。
2.方向一般是指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因此我们说哪偏哪多少度指的是较小的那个角的度数。
强化训练题号:02讲评点:位置关系的相对性错题记录2.判断:商店在报社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报社在商店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错因分析物体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有的同学就根据这个特点把方向反过来说回答问题。
如:东偏北20度方向,反过来就说成北偏东20度方向。
应对策略方向相反是指对应的方向相反。
如东偏北20度,与东相反的方向是西,与北相反的方向是南,方向相反就是西偏南20度方向,而不是北偏东20度方向。
强化训练1.小明看小强在南偏东30度方向上,小强看小明在什么方向上。
()2.超市在书店的()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那么书店在超市的()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题号:01讲评点: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号:02讲评点:除数不能为零。
题号:03讲评点:分数乘除混合应用题第四单元比题号:01讲评点:求比值和化简比题号:02讲评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题号:03讲评点: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应用题号:04讲评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变式应用第五单元圆的认识题号:01讲评点:半径和直径的关系题号:02讲评点:正确理解圆周率题号:03讲评点:怎样求半圆周长题号:04讲评点:求环形面积要注意环宽的用法题号:05讲评点:当正方形和圆周长相等时,怎样求圆的面积第六单元百分数题号:01讲评点:找准具体数量所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问题题号:02讲评点:单位“1”增加或减少相同百分率,单位“1”的变化题号:03讲评点:百分数的意义题号:04讲评点:正确理解百分率讲评点:区别“除”和“除以”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题号:01讲评点:扇形统计图中百分数的意义讲评点:三种统计图的特征题号:03讲评点:扇形统计图中的计算。
学六年级上册错题
![学六年级上册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f177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3.png)
学六年级上册错题
对于六年级上册的错题,我们需要明确这些错题是来自数学、英语还是其他科目,因为不同科目的错题需要不同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1. 数学错题:
例:一个圆的周长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错解:学生可能直接使用周长来计算面积,但这是错误的。
应该先求出半径,再使用圆的面积公式。
正解:先根据周长公式求出半径(÷ ÷ 2),然后使用面积公式(π × 半径²)。
2. 英语错题:
例: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
+ I have (many/much) homework today.
错解:学生可能选择了“many”,但在这个语境中,“much”是正确的,因为“homework”是不可数名词。
正解:“much”用于修饰不可数名词。
3. 其他科目错题:
例:简答题:请描述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错解:学生可能只回答了其中几个,或者给出了不正确的发明。
正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和造纸术。
对于错题,最好的方法是准备一个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和解析都记录下来。
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快速回顾,避免在同一个地方犯错。
同时,定期复习和巩固这些错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数学错题第一单元分数的简便计算
错误原因:学生们对简便计算的二次计算不会分析,缺乏练习,导致简便计算不完整!
改正措施:首先教师要多讲解,学生加强练习!
错误原因:第二个条件用去1/5吨,看成用去总量的1/5,导致减法算式写成了乘法,导致下一步计算也是出现错误!
改正措施:首先让孩子们认真审题,要注意分数是否带单位,本来很简单的加减法想象的很复杂!同一道分数解决问题涉及到不同的单位"1",一定要分清!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错误原因:分数除以整数应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学生们对算理理解不到位,写成了被除数的倒数乘整数.
改正措施让被除数乘以16的倒数就可以了!
错误原因:对于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不透,不知道用谁除以谁.
改正措施:每千克小麦能磨出多少面粉,用面粉质量除以小麦质量.每千克面粉需要多少小麦,用小麦质量除以面粉质量.
第五单元圆
错误原因:没有分清楚由于院墙阻挡小狗的活动空间不是一个整圆而是一个半圆!
改正措施:让原题得数除以2或者一开始就列综合算式计算出半圆的面积!
错误原因:同学们没有仔细观察图形,没有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从而把2个64也算在了周长里面!
改正措施:首先让孩子们养成认真读题,仔细观察图形的好习惯,然后让孩子们把概念牢牢掌握,分清哪儿该算,哪儿不该算!
3.14×64+100×2=400.96(m)
第四单元比
错误原因:孩子们没有认真读题,把100g水看成了盐水,导致出
错!盐水应该是125g!
改正措施:25:(25+100)=1:4
错误原因:孩子们没有认真读题,没有分清单位“1”,导致除数错误!改正措施:让孩子们分清单位“1”!正确算式应该是:3÷4=75%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
错误原因:孩子们读题不认真,没有看清楚求的是不合格的件数,而是求的是合格的件数!
改正措施:让300减去算出的件数294,得6件就可以了。
也可以让300x98%=294 直接用总数乘合格率求出合格件数!
错误原因:本题求的是出勤率,应该是用上课实到人数除以全班总人数!可是孩子们把实到人数看成了总人数,导致本题出错!
改正措施:首先让孩子们认真读题,认真审题!47÷(47+2)≈96%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错误原因:孩子们没有认真读题,更没有分析出题中的数量间的关系,单位“一”未知,算数方法计算应该用除法,可是孩子们用的乘法,没有看出单位“一”未知!因为总数没有求对,所以下面的计算也是错的!
改正措施:首先让孩子们认真读题,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450÷(1-15%-%35-20%)=1500() 1500×30%=450()
错误原因:羊毛应该占总数的60%,而不是占总数的1-40%,错
误在于没有分清羊毛占总数的百分率!兔毛的错误也同理!改正措施:要引导孩子们分清数量所占总数的百分比!羊毛:400×60%=204(g)
兔毛:400×8%=3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