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7b79b8336c1eb91b375d07.png)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C .2L 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3L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2g 氢气和8g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g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解析:B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 ,符合题意;C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不是体积,不符合题意;D 、氢气和氧气反应:2222H +O 2H O 点燃,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1:8:9,故2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氢气剩余,不能生成10g 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化学现象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C .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相等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C 解析:C 【分析】A 、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B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C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D 、根据化合价分析。
A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B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 故说法正确;C 、由于分子间有间隔,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一定小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 故说法错误;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活动与探究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活动与探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ea1713804d2b160a4ec00a.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活动与探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说出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会对有关实验进行操作并能对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初步归纳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研究,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合作实验操作以及合作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参与、倾听、分享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内涵的理解,体会化学变化中“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理解“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含义我们组的实验是如何操作的,实验结果的分析情况,本组的结论,有没有异议,有没有另外的实验改进方法。
阅书:质量守恒定律五.展现质量守恒定律发现过程中的图片,请学生简要分析成败原因,教师表扬鼓励学生自己研究的成果。
反思探究活动按怎样的顺序(步骤)六.课堂反馈:1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讨论)进一步强化定律.某学生在做蜡烛燃烧实验时,用吸附剂将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彻底吸收(如图所示),结果发现质量增重了,你能帮他解释?2某同学在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时发现: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铝箔燃烧后质量却增加了。
你能帮助他分析一下,这些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请同学们结合“物质构成的奥秘”,阅读教材P91页,从微观中寻找出其中的原因。
课外:镁条燃烧经测定得到的生成物的质量减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观察分析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得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
同时,得出研究该定律,必须在封闭体系中进行实验的结论(尤其是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和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第五单元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
![第五单元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968944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b.png)
二注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在“——”上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
点燃
P + O2
P2O5
三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
使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将“——”改成“ ”,标出生成物状态符号
点燃
4P + 5O2
2P2O5
四查 检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原子的个数是否相等
典例1 将答案填写至题中划线处。
(1)某同学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4Fe+3O2 点燃 2Fe2O3,此反应实际生成物为_F_e_3_O_4_, 该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原则。 (2)在化学方程式 H2+O2 点燃 H2O中,反应前后原 子的数目__不__相__等__(填“相等”或 “不相等”) 。
D.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质量氧气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 )
A.S+O2 点燃 SO2↑
反应物有气体,生 物不标气体符号
B.4Al+3O2 点燃 2Al2O3
C.C+O2 点燃 2CO2
配平错误
D.2Mg+O2 点燃 2MgO2
生成物错误
3.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有错 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2)符号“↑” 和“↓” 的使用 “无中生有”时使用 ②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 注“↑”。同理,溶液中的反应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 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注“↓”。
如: S + O2 点燃 SO2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反应条件 ①正确区分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如 “点燃”与“燃烧”不同,“点燃” 是反应条件,而“燃烧”是反应过程。 ②若反应条件有两个或多个时,如 “△”与其他反应条件,一般将“△” 写在“ ”下边。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7b6fdd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b.png)
实验现象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方案二
硫酸铜溶液,蓝色液体; 铁钉,银白色固体。
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液体; 铜,红色固体。 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
m1
m2
m1=m2 (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 定律。
H
O
H
H
O
H
2H2O
H
H
O
H H
O
通电
===
氢分子 氧分子
HH
O
HH
O
2H2 + O2
质量守恒的实质
种类 原子 数目 不变(三不变)
质量
宏观:物质种类 两变
微观:分子种类
五不变
宏观 :
元素种类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微观: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不变
练习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
B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 精中肯定会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 可能有的元素:
CH O
五、点石成金
某邪教组织大师说:“我一发功就能使水 变成油(油中含有碳元素)。 这种说法科学吗?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 之间的质量比,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 原子质量)来表示。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dde53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0.png)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1.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Cr)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 一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rCl2===Cr+FeCl2。已知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28 g,则生成的铬的质量为多少克?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依次是①设: 设未知量 ;②写:写出化
学方程式;③找: 找相关量 ;④列: 列比例式 ;⑤求:
;
⑥答:求未知量
。 简明地写出答案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典例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例1 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 A.8 g碳和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11 g二氧化碳 B.6 g碳和16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2 g二氧化碳 C.6 g碳和20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6 g二氧化碳 D.32 g碳和12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
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A
B
图5-1
C
D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解析] A 因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P2O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固体磷的质量增加了。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通过化学方程式提取信息。在阐述化学方程式意义时, 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质的意义和量的意义等方面出发,抓住关键, 有序表达,避免在表面等无关紧要的方面纠缠。
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汇总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269f65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1.png)
化学方程式总汇(上册)1.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2.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3.过氧化氢水+氧气4.二氧化碳+ 石灰水=== 碳酸钙+ 水5.甲烷+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水6.磷+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7.铁+ 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8.碳+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氧气充沛)9.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10.水通电氢气+氧气11.镁+ 氧气点燃氧化镁12.二氧化碳+ 水=== 碳酸13.碳酸== 二氧化碳+ 水14.碳+氧气点燃一氧化碳(氧气不充沛)15.碳+ 氧化铜高温铜+ 二氧化碳16.锌+ 稀硫酸== 硫酸锌+ 氢气17.氢气+ 氧气点燃水18.一氧化碳+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19.一氧化碳+氧化铁高温铁+二氧化碳20.碳+ 氧化铁高温铁+ 二氧化碳21.氯酸钾MnO2△氯化钾+ 氧气22.一氧化碳+ 氧化铜△铜+ 二氧化碳23.碳酸钠+稀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24.碳酸钙高温氧化钙(生石灰)+二氧化碳25.酒精+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26.碳+二氧化碳高温一氧化碳27.氧化钙+水==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28.氢气+ 氧化铜△水+ 铜29.锌+ 稀盐酸== 氯化锌+ 氢气1.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2KMnO4△K2MnO4 + MnO2+O2↑(分解)3.2H2O22H2O + O2↑(分解)4.CO2+ Ca(OH)2 == CaCO3↓+ H2O5.CH4 + 2 O2点燃CO2+ 2H2O6.4P + 5O2 点燃2P2O5(化合)7.3Fe + 2O2 点燃Fe3O4(化合)8. C + O2点燃CO2(化合)9.S + O2点燃SO2(化合)10.2H2O 通电2H2↑+ O2 ↑(分解)11.2Mg + O2点燃2MgO(化合)12.H2O + CO2 == H2CO3(化合)13.H2CO3 == H2O + CO2 ↑14.2C + O2点燃2CO(化合)15.C + 2CuO 高温2Cu + CO2↑(置换)16.Z n + H2SO4===ZnSO4 + H2↑(置换)17.2H2 + O2 点燃2H2O(化合)18.2CO + O2 点燃2CO2(化合)19.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20.3C + 2Fe2O3高温4Fe + 3CO2↑(置换)2KCl + 3O2↑(分解)21.2KClO3MnO2△22.C O + CuO △Cu + CO223.N 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24.C aCO3高温CaO + CO2↑(分解)25.C2H5OH + 3O2点燃2CO2+ 3H2O26.C + CO2 高温2CO(化合)27.C aO + H2O == Ca(OH)2(化合)28.H2 + CuO△H2O + Cu (置换)29.Z n + 2HCl ===ZnCl2 + H2↑(置换)备注:按重要顺序排列。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大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e2583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4.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主题化学方程式本单元主要的化学概念:(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科九年级化学总课时单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授课人单元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课题1本课题主要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
是我们学习化学方程式的第一课,前面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化学方程式,但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由来并不清楚。
这节课我们就以探究的形式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原因和应用,以及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课程中,记录和表示化学反应的主要工具,所以本节课内容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分析和探究化学反应过程中宏观和微观角度的化学变化,分析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更加深入的了解化学的世界。
课题2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我们只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才能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变化做到准确了解。
化学用语的学习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学会利用好这一工具,才能让我们更加简单便捷的在化学世界中探索。
这一课题主要是将宏观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微观角度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培养学生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能力。
课题3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是我们学习化学学科知识后的实际应用。
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常见问题,更加清晰的掌握各物质参与反应的质量关系。
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书写正确规范的解题步骤,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本单元主要学习化学方程式。
先从质量守恒定律开始学习,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依据与原理,在学习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要求和配平,能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进一步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循序渐进,打好学习基础。
从探究宏观实验入手,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学生自身参与进来,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并通过探究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和计算。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2565525acfa1c7aa00cc9d.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二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尊重客观事实,.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式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以下是否符合书写原则?H2+ O2H2OH2+ O2H2O + OH2+ O2H2O2H2+ O H2OH2+ O2 ==== H2OH2+ O2H2O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与方法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短线,左右要配平;短线变等号,条件、沉淀↓、气↑一定要注明;最后别忘查。
(五步曲)左反右生一横线KClO3——KCl+ O2配平以后加一线KClO3——KCl+ O2等号上下注条件KClO3——2KCl+ 3 O2箭头标气或沉淀KClO3——2KCl+ 3 O2注意: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如:C+O2 点燃==== CO2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如:Fe+CuSO4==FeSO4+Cu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总结①“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③“注”明化学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点燃、加热“Δ”、通电、催化剂等),。
考虑是否标明生成物状态:(气体用“↑”号、沉淀↓”号表示)④“等”把短线(或箭头)改成等号⑤“查”整体检查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配平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数字(称为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数目相等。
技巧:观察、单变双、最小公倍数等方法并用。
注意: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的角标。
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配平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Fe+ Cl2 →FeCl3在这个反应式中左边氯原子个数为2,右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Cl2 前系数应配3,FeCl3前配2。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b963ce67ec102de3bd89e5.png)
一、选择题1.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 2O )气体,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B .该反应中产生了两种新分子C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解析:B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O+O 2催化剂CO 2+H 2O 。
A 、1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不含水分子,不符合题意;B 、该反应的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D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本题为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图示得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将3克碳放在5克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 A .CO B .CO 2C .CO 2和 O 2D .CO 和CO 2D解析:D碳完全燃烧:22C O CO 点燃+,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3:8,碳不完全燃烧: 22C O 2CO 点燃+,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4:32=3:4,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5,故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故选D。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A.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可能是单质B.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3:12D.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D解析:DA、待测值:18g+1g+2g+32g﹣26g﹣2g﹣12g=13g,反应后M、Q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N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即M、Q反应生成N,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P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是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8g﹣13g):(32g﹣12g)=1: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M、Q反应生成N,因此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课件】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件】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bf79c6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0.png)
2H2O2 _______ 2H2 O + O2
写出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经常用碳来冶炼金属,碳和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 冶炼得到铜和二氧化碳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即相同
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反应2AgNO3 推测X是( B )
2Ag + 2X + O2。
A.N2O
B.NO2
C.N2O5
D.NO
4.下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
O原子个数:
2
CO2 1
2
符合客观事实
该化学方程式氧原子数目不相等
H2 + O2
H原子个数: 2
O原子个数:
2
原子总个数:
4
点燃
H2O 2
1
3
如何使得两边各元素原子各自相等
配平: 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配平后写等号 2H2 H原子个数: 24
= + O2
点燃
→ 2H2O
24
× H2O2?
+ O2 =点燃
CO 2
(1)宏观: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微观: 表明微粒个数比
(化学式前的数字之比) (3)质量: 表明物质的质量比
(化学式前数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小结读法: C
+ O2 =点燃
CO 2
(1)宏观: 碳 和 氧气 点燃 生成 水 (2)微观:
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点燃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练习: 2H2
点燃 + O2 = 2H2O
点燃 H2+Cl2 = 2HCl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0a1eb74afe04a1b071dea7.png)
(2) H2 + O2
H2O
点燃
(3)2H2 + O2
2H2O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重点) 3.能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难点)
讲授新课
一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观察与思考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方案二: 【实验原理】 铁+硫酸铜 【实验步骤】
铜+硫酸亚铁
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 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光亮),将
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 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 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展示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 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 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为:
分子 分解为 原子 重组 新分子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说出该方程式所表达的含义
点燃
S+O2
SO2
(1)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
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该反应中微粒的个数比为1∶1∶1。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判断下列方程式的正误,并说明原因。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ed41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6.png)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的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
从教材知识体系上看,它是元素符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学情分析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分子、原子、化学式、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会了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支撑下,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原子数目、原子种类都不变。
学生掌握的这些知识都为本课顺利书写化学方程式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路初中学生在接触化学方程式时,往往表现出既好奇又困惑的复杂情绪。
他们对化学反应充满兴趣,但面对复杂的化学式和配平过程时,容易感到挫败。
部分学生可能因基础知识不扎实,难以快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因缺乏逻辑思维训练,难以准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此外,学生在化学计算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强,能迅速完成配平任务,而部分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学生能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其含义和读法。
科学思维: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适当的文字及有关化学用语表达相应信息;五、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六、教学难点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各章节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各章节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0ef6e633d4b14e852468bf.png)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要求]: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二]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 点燃点燃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复习要求]: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f7814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0.png)
∆
点燃
【例2】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
是 A.(甲C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每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 水分子D.1g甲烷和2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二氧化碳和2g 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小结与复习
书写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
意义
设
写 写
配
书 写
步
注骤
化学方程式
计标 算
列
等
2KClO3=M=n=O=2 2KCl+3O2↑ ∆
解
答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___质__量___ 总和,__等__于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所含的_原__子___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没有改变,原子 的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种__类_也没有改变(原子 三不数变目),所以物质的总质量质在量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2)步骤
写、配、注、等
书写
通电
配平方法
写配 步
2 H2O——— 2H2+↑ O2↑ 最小公倍数法
骤注
点燃
C3H8+O52——— 4 H2O+ 3 CO2 定“1”法
等
8Al+Fe3O4——一--定-F条e件+A9l2O3 4
练 一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练
______2K__C_l_O_3_—__—M__nKO_2_C2_l+__O_2___3____↑_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232024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知识必备典例解析课后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232024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知识必备典例解析课后](https://img.taocdn.com/s3/m/b0fb53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8.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用)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知识必备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之比为一定值;(3)在化学方程式中,任意两种物质的质量变化量之比,等于这两种物质的质量份数之比,即等于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设未知数(通常求谁设谁);(2)写出题目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出比例关系式(注意实际质量后面要带单位)并求解;(5)写出答案,答。
3. 计算时的常见错误:(1)未知数带有单位。
(2)所设物质的质量包含杂质的质量,或者包含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3)已知物质的质量没有单位。
(4)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者没有配平(这个错误会使计算题的得分降为1,甚至为0)。
(5)关系式中的数据没有与物质的化学式对齐。
(6)步骤不完整、数值计算错误、所答非所问等在其他学科也能犯的错误。
二、典例解析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典例解析】类型1 选填中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 (2023•绥化)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
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A.8:11B.2:11C.16:11D.16:9【答案】C【解析】解:设生成C的质量为x。
A+2B=C+2D22 2×9x=则生成C的质量为4.4g,所以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6.4g:4.4g=16:11。
例2 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2.9g A跟4.9g B完全反应生成6g C,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 1.8g,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课件】(正式稿)
![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课件】(正式稿)](https://img.taocdn.com/s3/m/c71ecce60975f46527d3e193.png)
实验2:把一定质量的铁钉放在装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 液的烧杯中,用天平称量前后烧杯的质量。 [实验现象] 实验1: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2: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
色。
[实验结论] 实验1:待锥形瓶冷却后,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仍 然平衡,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2: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反 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1.概念:用_________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书写 客观事实 (1)原则:①必须以______________为依据,绝不能凭空臆造; 质量守恒定律 ②遵守________________,即化学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总数 要相等。 (2)步骤:“写、配、等、注”。即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 化学式→配平→中间用等号连接→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 3.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各物质粒子之间的数目比。
[注意] ①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或固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或 沉淀就不要标“↑”或“↓”。 ②物质发生燃烧时,在反应条件上要写成“点燃”。
[典例1]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所在,并写出正确的化
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O2 3Fe+2O2 Fe3O4 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2FeO。
(2)磷在氧气中燃烧:2P2O5
4P+5O2 2P2O5 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4P+5O2。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H2↑+2O2↑ 2H2+O2 点燃 2H2O 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8d49c251e79b8969022653.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1)适用于所有的__________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3)质量守恒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4)各物质质量包括固态、液态、__________所有物质的质量。
3.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_没有增减,__________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1.六个不变宏观:(1)物质的__________不变;(2)元素的种类不变;(3)元素的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2.两个一定变宏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微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3.两个可能改变(1)__________可能改变。
(2)__________可能改变。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_____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宏观意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__________________比。
3.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取的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对照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以C +O 2=====点燃CO 2为例):(1)质: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的条件下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2)量:每________份质量的碳和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微观:每_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_个氧分子反应,生成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和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和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1c014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5a.png)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正确书写反响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注意左反响右生成);(2)配上适合的化学计量数(一般为整数);( 3)注明反响发生的外加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高温、通电等) ;( 4)用等号把反响物与生成物连结起来; (5)生成物中的气体和积淀要用 “↑” 和“↓”注明。
二、化学方程式配平易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思路: 第一步:下手点——找左右两边各出现 1 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 P + O 2—— P 2O 5 Fe + O 2—— Fe 3O 4 Mg + O 2—— MgO 2、奇偶配平法配平思路: 第一步:下手点——找次数出现多且原子总数老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下手,配最小偶数“ 2”;第二步:逐个推求其他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 C 2H 2 + O 2—— CO 2 + H 2O FeS 2+ O 2—— Fe 2O 3+ SO 2 3、察看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下手点——从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下手,令其系数为“1”;第二步:推求其他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 Fe + H 3PO 4 —— Fe 3( PO 4)2 + H 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C 3H 8 + O 2 —— CO 2 + H 2OCu 2(OH) 2CO 3—— CuO+ CO 2+ H 2O32—— CO 2+ 2O 32—— CO2 + 2CH OH+ O H CH COOH+ OH O4、剖析法:主要运用于“氧化—复原反响”的配平。
用 H 复原金属氧化物 (R O) :在左侧的H 前配上 n 右侧的 H O 前配上 n , R 前配上 m.2m n22练一练: Fe 2O 3 +H 2—— Fe +H 2OH 2 + Fe 3O 4 —— Fe + H 2O 用 CO 复原金属氧化物 (R O) :在左侧的CO 前配上 n 右侧的 CO 前配上 n , R 前配上 m.m n2练一练: Fe 2O 3 + CO —— Fe + CO 2CO + Fe 3O 4 —— Fe + CO 2化学方程式配平综合练习1、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1) C 2H 4 + O 2 —— CO 2 + H 2O( 2) ( 3)( 4) ( 5)Al + H 2SO 4 —— Al 2(SO 4)3 + H 2 NH 3+ 必定条件NO+ H 2O O 2 ———— KClO 3 ——KCl+ O 2 H 2O+高温 C —— CO+H 2 ( 6) MnO 2+ HCl ——MnCl 2+ H 2O+Cl 2 ( 7) H 2S+ SO 2——H 2O+ S(8) H 2点燃2S+O 2——H 2O+SO( 9) Al 2O 3+ H 2SO 4—— Al 2(SO 4)3+ H 2 O ( 10) Na+ H 2O —— NaOH+H 22、人在强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许多的乳酸(化学式为 C 3H 6O 3),使肌肉酸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d844b89551810a6f52486e8.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1)白磷燃烧实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锥形瓶、玻璃棒、小气球【化学方程式】【实验示意图】【实验步骤】①在底部铺有细沙【防止锥形瓶炸裂】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白磷。
②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防止受热的空气膨胀弹开橡胶塞甚至炸裂锥形瓶】,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方便利用玻璃管点燃白磷】 ③将锥形瓶和玻璃棒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盛的质量1m④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⑤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在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量的质量2m【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称量的21m m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烧杯【化学方程式】【实验示意图】【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出去铁钉表面的氧化层】,将盛有稀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1m②将铁钉浸到稀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③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稀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2m ,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实验称量的21m m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上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4、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对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或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过渡:我们来看木炭燃烧这个化学方程式:
点燃
C + O2= = = CO 2
问:这个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吗?
总结:原子种类相等,等号两边都有C、0两种原子;原子个数也相等,C原子都为1 个,0原子都为2个。
追问: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是这样简单吗?这个化学反应呢?
P+0 2 P2O5
问:对于这个反应,左右两边的原子种类相不相同?追问:那原子数目呢?过渡:可见,这样的式子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它不遵寸质里寸恒疋律。
右要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兀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就需要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这个过程称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配
平
师:我们可以从相对复杂的氧原子入手。
左边氧原子是2 个,右边氧原子是5个,最小公倍数是10 ,因此用10 除以2是5,在02前的系数就是5 ; 10除以5是2,在P2O5前的系数就是2,要在化学式的前面添加系数。
集体回答:相等
集体回答:不是
集体回答:相同,都是磷原子和氧
原子
学生回答:不相等。
左边磷原子有
一个,右边有2个;左边氧原子有
2个,右边有5个。
边听讲解边在化学式系数前
添加系数
从书上简单的自然配平的化学方程
式入手,让学生知道质量守恒定律
在此的具体应用,为下面的配平打
下基础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现
在不相等,就需要配平,自然引出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让学生掌握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
方程式
板书:P+5O2——2P2O5
问:这样左右两边氧原子个数还相等了?
下面我们要配的是磷原子,如何配呢?
板书:4P+5O2——2P2O5
师:两边的原子总数相等了,因此要把这个横线变成等号。
板书:4P+5O2====2P 2。
5 问:这个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点燃
板书:4P+5O2====2P 2O5
师:这样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就完成了。
师:当然可以。
我们就从磷原子来配,大家试试看。
请一位同学来讲
板书:2P+O2——IP2O5
师:这个1我们通常都是可以省略不写的。
板书:2P+O2——P2O5
冋:下面怎么办?
再问:怎么配?
师:是多少呢?是不是整数?
师:5除以2是二分之五
5
板书:2P+—。
2====卩205
2
师:在化学方程式中,是不能出现分数的,所以要两边同时扩大两倍。
板书:4P+5O2====2P 2。
5
师:最后写上反应条件
点燃
板书:4P+5O2====2P 2。
5
师:这样也配平了。
问:大家觉得哪个简单呢?集体回答:相等,都是10个回
答:右边有4个磷原子,因此在左
边磷的前面要加上系
数4
集体回答:点燃
有人提问:如果我以磷原子来
配平可不可以?
从磷原子入手配平化学方程
式
回答:左边一个磷原子,右边两个
磷原子,最小公倍数是
2,所以磷的前面是2, P2O5
前面是1
集体回答:配氧原子
回答:右边5个氧原子,左边
也要有5个,所以在O2的系数
是、、、、、、
回答:不是
学生自己配平
集体回答:用氧原子配平简单
配平要所有原子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最小公倍数法可以从任一种
原子入手
让学生自己体会配平的方法,并感
受选择的不同所带来的过程的不同
出现分数时学生不知道怎么办时引
导他们大胆写,只是最后要把分数
全部变成整数
教会学生多种角度配平,但是可以
选择相对简单方便的原子配平
总结: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任一种原子作为配平的依据,就看你觉得哪一种简单。
练习:AI+0 2——AI2O3
Fe+ O2 Fe3O4
H2+O2 H2O
S+O2 SO2
师:请大家来回答师:很好,看来这个方法大家掌握的不错。
下面再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观察法。
MnO2
板书:H2O2 H2O+O2
师:对于这一个反应,我们观察一下,可以把相对最复杂的一个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定为1,然后其他的根据这个化学式来配平。
板书:MnO2
2H 2O2====2H 2O+O2 师:这样是配平了,但是大家来看一下,反应前过氧化氢是液态,反应后水是液态,而氧气是气态,就是生成了气体,这样的情况就要在氧气化学式的后面加一个向上的箭头,表示生成的气体。
板书:MnO2 2H2O2====2H2O+O2 f 师: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或者沉淀的时候,生成物中产生了气体或沉淀的时候,就要在气体或沉淀的化学式的后面加上向上或者是向下的箭头。
练习:
KMnO 4 K2MnO 4+
MnO 2+O2
KCIO 3——KCI+O 2自主进行配平
甲学生:点燃
4AI+3O 2====2AI 2O3
乙学生:点燃
3Fe+2O2====Fe3O4
丙学生:点燃
2H2+O2====2H 2O
丁学生:点燃
S+O2====SO 2
思考,接受
提问:什么时候要加箭头,什么时
候不要加呢?
学生记忆体会
练习,强化
找出自己觉得方便的原子作
为突破点
熟悉最小公倍数的配平方法,能够
自己熟练运用
学生说出自己配平的结果,共同判
断对错,再一次加深印象
多介绍几种配平方法,可以让学生
快速的配平
引出“标”的注意点
引起学生注意和重视
学会观察法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