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学习故事:七彩陀螺
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旋转》,详细内容为:认识彩色陀螺,学习制作彩色陀螺,并了解彩色陀螺的旋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彩色陀螺的特点,学会制作彩色陀螺。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重点:彩色陀螺的旋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陀螺样品、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份彩色陀螺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彩色陀螺样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陀螺的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陀螺为什么会旋转?2. 讲解制作方法(1)分发制作材料,教师讲解彩色陀螺的制作步骤。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让幼儿跟随步骤进行制作。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位幼儿的作品,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引导幼儿互相学习、交流。
4. 随堂练习幼儿根据所学制作方法,独立完成彩色陀螺的制作。
5. 展示与评价(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组织幼儿互相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彩色陀螺的特点2. 彩色陀螺制作步骤3. 旋转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彩色陀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彩色陀螺的制作兴趣浓厚,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讲解旋转原理时,部分幼儿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旋转玩具的制作方法。
(2)组织幼儿进行彩色陀螺比赛,提高幼儿的竞技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2. 旋转原理的讲解3.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技术性的挑战,需要教师细致耐心地指导和演示。
1. 制作步骤细化:将彩色陀螺的制作步骤细化为几个简单易懂的小步骤,如:a. 准备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彩色的陀螺》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彩色陀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中“有趣旋转”章节,详细内容是“彩色陀螺”。
我们将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解陀螺旋转原理,并探索颜色在旋转过程中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陀螺,解陀螺旋转原理;2. 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引导孩子们探索颜色在旋转过程中变化,培养他们对科学现象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陀螺旋转原理理解,颜色变化规律探索;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彩色笔、画纸、教学PPT等;2. 学具:陀螺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旋转陀螺,激发孩子们好奇心,引导他们观察陀螺旋转现象。
分组讨论: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陀螺旋转原因和颜色变化。
2. 例题讲解讲解陀螺旋转原理,让孩子们解力与旋转关系。
通过PPT展示,讲解颜色在旋转过程中变化规律。
3. 随堂练习分组制作陀螺,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制作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陀螺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各小组展示自己陀螺,分享制作过程和观察到颜色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旋转陀螺陀螺旋转原理颜色变化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彩色陀螺,并记录旋转过程中颜色变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解陀螺旋转原理和颜色变化规律,培养他们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探索其他旋转物体颜色变化,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特别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环节,如何激发孩子们好奇心和兴趣是关键。
是例题讲解中,如何让孩子们理解陀螺旋转原理和颜色变化规律,这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教材为《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五章“旋转的乐趣”中的第三节“彩色陀螺”。
内容主要围绕彩色陀螺的制作展开,包括陀螺的基本结构、颜色搭配以及旋转图案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掌握制作彩色陀螺的方法。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陀螺的颜色搭配和图案设计。
重点:掌握陀螺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用彩色陀螺、剪刀、胶水、彩笔等。
2. 学具:彩色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一个正在旋转的彩色陀螺,引导他们关注陀螺的颜色和图案。
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陀螺的特点。
2. 讲解示范(10分钟)介绍陀螺的基本结构,展示制作彩色陀螺的步骤。
示范如何将彩色纸剪成圆形,搭配不同的颜色和图案。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使用剪刀、合理搭配颜色等。
3. 课堂操作(10分钟)幼儿按照示范步骤,自己动手制作彩色陀螺。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彩色陀螺,大家共同欣赏并给予鼓励。
教师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
邀请幼儿将自己的彩色陀螺放入展示区,共同欣赏。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彩色陀螺2. 制作步骤:a. 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b. 将彩色纸剪成圆形,搭配不同的颜色和图案。
c. 将圆形彩色纸粘贴在一起,形成陀螺。
d. 在陀螺中心处插入一根牙签或小棒,使其能够旋转。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彩色陀螺。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彩色陀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科学领域《彩色的陀螺》教案大班

幼儿园科学领域《彩色的陀螺》教案大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第三节《彩色的陀螺》。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探索不同颜色陀螺的旋转速度和稳定性,掌握制作彩色陀螺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认识不同颜色的陀螺。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制作彩色陀螺的方法,了解不同颜色陀螺的旋转速度和稳定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析不同颜色陀螺的旋转速度和稳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陀螺、陀螺制作材料(不同颜色的圆形纸、铅笔、剪刀、胶水)、计时器。
2. 学具:彩色陀螺制作材料、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彩色陀螺,引发幼儿兴趣。
(2)让幼儿观察陀螺的颜色和结构,讨论陀螺的特点。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制作彩色陀螺,讲解制作方法。
(2)教师操作不同颜色的陀螺,让幼儿观察陀螺旋转的速度和稳定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彩色陀螺。
(2)幼儿分组比赛,比较不同颜色陀螺的旋转速度和稳定性。
(1)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彩色陀螺的结构图。
2. 不同颜色陀螺的旋转速度和稳定性比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彩色陀螺,并记录旋转速度和稳定性。
2. 答案:根据观察,完成作业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对彩色陀螺的制作和比较活动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颜色的选择和搭配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因素(如形状、重量等)对陀螺旋转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
幼儿园科学领域《彩色的陀螺》精品教案大班

幼儿园科学领域《彩色陀螺》精品教案大班一、教学内容《彩色陀螺》是大班幼儿园科学领域一个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多彩科学世界”第三节。
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亲手制作彩色陀螺,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变化,从而探索色彩和旋转科学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陀螺基本结构,学会制作彩色陀螺。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兴趣。
3. 引导幼儿探索旋转中色彩变化,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陀螺制作,旋转中色彩变化观察。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模型、示范用彩色陀螺、彩纸、剪刀、胶水、圆形卡片等。
2. 学具:每位幼儿一份制作陀螺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彩色陀螺进行示范,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变化。
2. 制作陀螺(10分钟)a. 讲解陀螺基本结构。
b. 示范制作过程。
c. 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观察陀螺旋转(5分钟)b. 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变化,引导幼儿表达自己观察结果。
4. 例题讲解(5分钟)a. 提问:陀螺旋转时,为什颜色会变化?b. 讲解:陀螺旋转时,不同颜色因转速不同产生视觉暂留现象,从而产生色彩混合。
5. 随堂练习(5分钟)a. 让幼儿尝试制作不同颜色陀螺,观察色彩变化。
b.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发现。
b. 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会产生色彩变化?六、板书设计1. 彩色陀螺结构图2. 陀螺旋转与色彩变化关系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彩色陀螺,观察并记录旋转时色彩变化。
2. 答案:根据幼儿观察到色彩变化,完成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制作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制作不同形状陀螺,探索旋转与稳定性关系。
同时,关注生活中旋转现象,培养幼儿科学素养。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创意手工》第四章第五节《彩色陀螺》。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陀螺的结构、制作过程和颜色搭配;学习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知道陀螺的制作过程和颜色搭配。
2. 培养幼儿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的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陀螺的平衡原理,颜色搭配。
重点:陀螺的制作过程,使用工具的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陀螺样品,剪刀,胶水,颜料,画笔,陀螺底座。
学具:彩色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陀螺底座。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彩色陀螺样品,让幼儿观察陀螺的外观特征,讨论陀螺的颜色搭配。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陀螺的制作过程,演示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的技能,引导幼儿学习颜色搭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使用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动手制作自己的彩色陀螺。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彩色陀螺的结构图2. 制作过程步骤3. 颜色搭配建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彩色陀螺。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使用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完成一个彩色陀螺的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在制作彩色陀螺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在颜色搭配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使用其他材料制作陀螺,如废旧报纸、杂志等,培养环保意识。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物体的颜色搭配,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陀螺的平衡原理和颜色搭配。
2. 重点:陀螺的制作过程,使用工具的技能。
4. 作业设计:作业的难度和引导幼儿进行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陀螺这一玩具,探究其运动规律。
2.通过制作彩色陀螺,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
3.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准备彩纸、毛线、剪刀、胶水等材料。
2.准备已经制作好的陀螺,便于幼儿了解陀螺的外观特征和运动规律。
3.教师需要提前熟悉陀螺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陀螺是一种很有趣的玩具,它既可以玩耍,又可以学习!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制作彩色陀螺,并了解它的运动规律。
2.制作彩色陀螺1.将彩纸剪成一个正方形,依次折成1/2、1/4、1/8,然后将1/8的部分往内折一下,把陀螺的上下两部分拉开后用剪刀在上半圆中央小心地剪一个穿孔,再在上面用细丝细线系一底座在陀螺上面即可。
![彩色陀螺制作]()2.用毛线将底座和手柄绑在一起,儿童可根据自己喜好自由搭配颜色。
3.在做完彩色陀螺后,老师有必要细心地提示孩子们如何通过服从少有的窍门快速玩好本玩具,如扣住带子可以使陀螺很顺手的转起来,如用抽成鸭脖子状的分钟头线可以减少摩擦力,使陀螺更容易转动,如陀螺落进了地上应该尽快抓住,以免摔坏。
3.彩色陀螺运动规律1.陀螺要顺时针转动才能使底座不倒,要想让它保持转动,就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2.陀螺转动时会产生离心力,使其不断旋转,当离心力缓慢降低时,陀螺会开始摇摆并停下来。
3.经过实践我们可以发现,陀螺的稳定性和旋转时间与底座的形状、大小、重量、弹力以及旋转速度等因素有关。
4.游戏活动1.分组比赛:老师将孩子分为2-3个小组,每组一人登台依次把自己的陀螺放在台上启动,谁的转动时间最长,谁就是胜者,直至选出本组内最有技巧的陀螺玩家。
2.时间比拼:教师用秒表记录每个孩子使用陀螺旋转时间长短,进而挑选出最佳表现的幼儿。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取了制作彩色陀螺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多方面的体验,让孩子们除了制作之外,更能体会到玩玩具的乐趣和快乐,让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愉悦。
幼儿园科学领域《彩色的陀螺》教案(大班)

幼儿园科学领域《彩色的陀螺》教案(大班)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不同颜色的陀螺,并通过实验观察陀螺在旋转过程中的表现。
2.能够理解简单的物理规律,例如陀螺旋转的原理。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彩色陀螺若干个。
2.黑板、粉笔。
3.实验台或平整的桌面。
4.多媒体投影仪(可选)。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黑板或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不同颜色的陀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提出自己对陀螺的认识和想象。
第二步:实验操作1.将彩色陀螺分发给幼儿,让他们看清楚每个陀螺的颜色。
2.指导幼儿在实验台上或桌面上放置陀螺,并利用手指或线拉动陀螺旋转。
3.让幼儿观察旋转的陀螺,看看不同颜色的陀螺会有什么不同。
第三步:引导讨论1.引导幼儿围绕陀螺旋转的现象展开讨论,询问他们对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疑问或发现。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陀螺会旋转,探讨可能的原因和解释,引导他们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
第四步:总结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包括认识不同颜色的陀螺、观察陀螺旋转的现象以及探讨陀螺旋转的原因等。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拓展活动1.继续利用陀螺进行不同颜色的比较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鼓励幼儿设计自己独特的陀螺实验,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家庭作业1.让幼儿回家观察家中的不同颜色的玩具陀螺,和家人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有关陀螺的知识和实验经历。
六、教学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2.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继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通过这个教案设计,幼儿在探索彩色陀螺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简单的物理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陀螺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颜色陀螺旋转后的视觉效果。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制作彩色陀螺,观察旋转后的视觉效果。
2.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旋转陀螺中的科学奥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具:彩色陀螺模型、剪刀、胶水、彩纸、绳子。
2.学具:彩色纸片、剪刀、胶水、绳子。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彩色陀螺,引导学生观察陀螺的形状和颜色。
(2)提问:你们知道陀螺吗?陀螺有什么特点?2.制作彩色陀螺(1)教师示范制作彩色陀螺的过程,讲解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彩色纸片、剪刀、胶水、绳子。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合作完成彩色陀螺的制作。
3.旋转陀螺实验(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旋转陀螺实验,观察陀螺旋转时的视觉效果。
(2)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陀螺旋转时颜色的变化。
(2)学生发表自己对陀螺旋转现象的看法,进行反思。
5.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用彩色陀螺进行创意设计,如制作陀螺挂饰。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五、教学反思1.优点(1)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引导到位,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陀螺旋转的规律。
2.不足(1)课堂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2)在拓展活动中,部分学生对于创意设计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3.改进措施(1)在课堂时间安排上,提前预估各环节所需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2)在拓展活动中,教师应详细讲解创意设计的要求,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3)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学生能够专注参与课堂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感幼儿园大班学生在科学探索方面的潜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旋转的彩色陀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旋转的彩色陀螺》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旋转的彩色陀螺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旋转的彩色陀螺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1、彩色陀螺。
2、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
3、在科学区提供陀螺供幼儿探索、游戏。
活动过程:1、欣彩色陀螺。
师幼共同观察陀螺玩具,引导幼儿发现陀螺的图案和色彩。
幼儿分组玩陀螺,感受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讨论制作方法。
讨论: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师幼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3、设计制作。
启发幼儿运用七种颜色大胆地进行装饰,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要求幼儿涂色均匀、鲜艳。
4、陀螺旋转比赛。
幼儿转动陀螺,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静止时能看到七彩色,一转动就看不见了呢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的陀螺旋转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启发幼儿思考方形陀螺会不会转,鼓励幼儿有机会到科学区中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陀螺玩具貌似普通,颜色不算漂亮,外表没有电动玩具有吸引力。
可是他凭什么能流传至今呢一直是小朋友心爱的伙伴。
到底陀螺玩具藏着什么秘密,让孩子们越玩越留恋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不停地变换角度实践与思考,挖掘着陀螺玩具丰富的内涵。
我们也一同着我们共同拥有的快乐与幸福。
当我第一次出示陀螺,孩子们不以为然,我请他们说说第一眼看见陀螺的感觉。
“很小、普通、平凡、不漂亮”是陀螺的代名词。
“对,普通的陀螺也有他的用途。
就是”我捏紧了陀螺的把柄,用力一转,放手,陀螺自己一个人在桌子上旋转起来,转呀转呀,速度减慢,最后停了下来。
“陀螺有什么用”“能转起来。
”“陀螺旋转的秘密有很多,需要小朋友仔细看。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旋转》,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彩色陀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陀螺的结构,学会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制作出独特的彩色陀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陀螺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制作过程。
2. 培养幼儿运用不同颜色进行创意组合的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彩色陀螺的制作过程,颜色的创意搭配。
2. 教学重点:陀螺的结构认知,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陀螺样品,制作彩色陀螺的视频,彩纸,剪刀,胶棒等。
2.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份彩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彩色陀螺样品,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陀螺的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陀螺的颜色搭配,激发幼儿对彩色陀螺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视频和实物演示,讲解彩色陀螺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陀螺的结构及制作要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制作一个彩色陀螺,讲解颜色的搭配原则,引导幼儿学会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创意组合。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彩纸,动手制作彩色陀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每个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彩色陀螺的结构图2. 彩色陀螺制作步骤3. 颜色搭配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彩色陀螺。
2. 答案:完成彩色陀螺的制作,并写一段关于彩色陀螺的介绍(包括陀螺的颜色、特点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颜色搭配能力,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手工》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彩色陀螺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陀螺的结构、颜色及制作方法,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陀螺的构造,知道彩色陀螺的制作过程。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彩色陀螺的制作过程,尤其是色彩的搭配。
教学重点:陀螺的构造、制作方法及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陀螺样品、示范用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陀螺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彩色陀螺样品,让幼儿观察陀螺的结构、颜色,引导幼儿讨论陀螺的玩法。
2.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彩色陀螺的过程,讲解陀螺的构造和色彩搭配技巧。
3. 幼儿动手操作(15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彩色陀螺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制作彩色陀螺的注意事项,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彩色陀螺的结构2. 彩色陀螺的制作步骤3. 色彩搭配技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彩色陀螺。
作业要求:1. 陀螺的结构完整,颜色搭配和谐。
2. 作业完成后,与家长一起玩陀螺,体验亲子乐趣。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陀螺的结构和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同时,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如:纸杯、塑料瓶等)制作陀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同时,鼓励幼儿将陀螺带到户外进行比赛,增强幼儿的竞技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2.提高幼儿察看本领。
3.培育幼儿的动手本领以及颜色搭配本领。
二、教学准备
1.橡皮泥、颜色颜料、筷子、盒子等。
2.幼儿故事读物《彩色陀螺》。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1)以小组为单位,老师给每组发放一份材料包,并让幼儿们自行讨论包内的物品。
(2)老师讲故事《彩色陀螺》并请幼儿们察看图中的陀螺,了解陀螺的形状、颜色等。
2.制作彩色陀螺
(1)幼儿们将橡皮泥捏成球形。
(2)利用筷子捅出中心点,然后摇摆橡皮泥。
(3)将捅出的中心点围着摇摆的轨道转动。
(4)可以使用颜色颜料为陀螺涂上不同颜色。
(5)干燥后,陀螺就可以用舞动了。
3.游戏体验
(1)让幼儿们自由发挥,比赛谁的彩色陀螺旋转速度快。
(2)利用彩色陀螺进行察看游戏,让幼儿察看陀螺旋转时的各种有趣味味形状,带领幼儿畅想各种精彩场景。
四、延长活动
(1)老师可以让幼儿在彩色陀螺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让他们尝试做出其他活动中需要用到的小手工,如草莓等。
(2)引导幼儿们自制个性化陀螺,依据本身的喜好选择不同的颜料进行涂装。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深刻认得到游戏和实践对幼儿的紧要意义。
通过制作陀螺和打开运动比赛,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本领和协作意识,同时也能够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以及制造力。
在教学中,我还发觉幼儿们更简单接受美好的事物,比如美丽的颜色,美丽的形状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尽快引导幼儿接触丰富多彩的事物,让他们在幼儿园成长经过中获得更多的美好体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陀螺》,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彩色陀螺,学习制作彩色陀螺的基本方法,掌握色彩的搭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掌握制作彩色陀螺的步骤和方法。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认识和搭配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色彩的搭配和陀螺的制作方法。
重点:掌握制作彩色陀螺的基本步骤,学会色彩搭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陀螺样品、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
学具:每人一份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彩色陀螺样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陀螺的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制作彩色陀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制作方法(10分钟)(1)介绍陀螺的基本结构。
(2)演示制作彩色陀螺的步骤:剪彩纸、涂胶水、粘贴、装饰。
(3)讲解色彩的搭配原则。
3. 课堂实践(10分钟)(1)分发材料,幼儿按照讲解的步骤和方法制作彩色陀螺。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5分钟)挑选一名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分析其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互相交流作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彩色陀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彩色陀螺制作步骤:(1)剪彩纸(2)涂胶水(3)粘贴(4)装饰2. 色彩搭配原则:(1)冷暖色搭配(2)对比色搭配(3)相近色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彩色陀螺。
2. 答案:完成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彩色陀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特点,给予适当的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彩色陀螺。
(2)组织幼儿进行陀螺比赛,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体验与同伴分享经验的快乐,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学习合理利用不同的工具,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彩色陀螺》含反思教案吧。
目标:1、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体验与同伴分享经验的快乐。
3、学习合理利用不同的工具。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准备:1、小陀螺若干个(能转和不能转的)。
2、圆形纸片、火柴棒、大头针、剪刀、彩色蜡笔、铅笔、尺、双面胶等。
过程:一、玩一玩陀螺(目标指向→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发现陀螺转与不转的原因,激发幼儿探索陀螺制作的兴趣。
)分组玩一玩陀螺,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二、第一次尝试制作陀螺(目标指向→引导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获取实践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1、讨论: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你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2、幼儿尝试制作。
要求:把你碰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解决办法记在心里,一会儿告诉大家。
3、集中交流:分别请成功和不成功的孩子讲一讲碰到的困难和自己的想法、做法。
4、师幼共同总结制作要领。
三、第二次尝试制作陀螺(目标指向→引导孩子合理利用不同的工具,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鼓励同伴互相帮助。
)1、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和图案装饰陀螺。
2、鼓励同伴互相帮助,教师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3、集中交流:碰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四、陀螺旋转比赛(目标指向→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孩子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引发孩子思考,为下一次活动埋下伏笔。
)1、组织孩子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
2、你在玩陀螺的时候,发现了什么?3、为什么陀螺一转动,彩色就不见了呢?五、延伸活动: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教学反思:为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热爱探索、学会探索,我把主题活动《彩色陀螺》它是手工,但更多意义上是以科学活动为主线来进行的。
幼儿园大班主题美术《彩色陀螺》教案

幼儿园大班主题美术《彩色陀螺》教案《幼儿园大班主题美术《彩色陀螺》教案》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探索火柴捧插在圆片的圆心陀螺才能平衡转动的原理。
2.能设计、制作不同图案的陀螺并发现陀螺转动时色彩和图案的奇妙变幻。
3.喜欢动手制作彩色陀螺,体验将陀螺转动起来的成功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的彩色陀螺,幼儿常见的陀螺玩具若干。
2.圆形纸片(找好圆心)、废旧光盘,火柴棒、大头针、牙签,剪刀,彩色蜡笔、水彩笔、铅笔,尺子,双面胶、不干胶纸等。
活动建议:1.请幼儿欣赏各种陀螺,探究陀螺转动的方法,激发幼儿制作彩色陀螺的兴趣。
(1)请幼儿自由欣赏,找自己喜欢的陀螺玩一玩。
(2)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陀螺转起来的?你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小结:有的陀螺是用手转的,有的陀螺是用鞭子抽的,还有的陀螺是用到发射器的;彩色陀螺转动时图案和颜色有新变化。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陀螺,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陀螺的组成及制作方法。
提问:彩色陀螺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才能变成彩色陀螺?中心轴插在圆形纸片的什么位臵?为什么?小结:陀螺由纸片、中心轴、花衣裳组成,把火柴棒插在圆心位臵可以让陀螺在转动时保持平衡。
3.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制作‚我的陀螺‛。
(1)提问:你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陀螺?色彩和图案是怎样的?(2)幼儿交流自己设计、制作陀螺的想法。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把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解决方法记在心里,制作完成后和同伴分享。
4.组织幼儿开展‚彩色陀螺旋转比赛‛。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陀螺名称及制作步骤。
组织幼儿玩一玩,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
幼儿园大班主题美术《彩色陀螺》教案这篇文章共2104字。
相关文章《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精品52篇》:1、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老鼠画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从教育杂志上看到了这首《老鼠画猫》的歌曲,觉得此歌无论是从形象,还是从风格上来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彩色陀螺(二篇)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彩色陀螺【设计意图】现实生活中转动的现象随处可见,像风车的转动,车轮的转动……,在我们成人看来是理应如此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转动的奥秘让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了顺应孩子的心理,我选择了转陀螺这一科学探索活动来帮助幼儿去发现探索并体验转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1、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活动准备】1、彩色陀螺。
2、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
3、在科学区提供陀螺供幼儿探索、游戏。
【活动过程】(一)欣赏彩色陀螺。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玩具,你们看这是什么?2、出示陀螺。
让幼共同观察陀螺玩具,你们看这个陀螺它们上面有什么图案?用了哪些色彩?3、把幼儿分成五组玩陀螺,让幼儿感受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陀螺快转时与不转时色彩有什么不同?(陀螺不转时有七彩色,快转时色彩会混在一起)(二)讨论制作方法。
1、师:你们愿意制作好玩的陀螺吗?(愿意)讨论: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先看一看陀螺是什么形状的?2、师幼共同总结制作步骤:(1)用中心对称的方法在圆形纸上进行装饰,并均匀涂色。
(2)将装饰好的圆形剪下。
(3)在纸的中心先用大头针截一个洞,再把火柴插入洞内。
(三)设计制作。
1、每组幼儿分发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
启发幼儿运用七种颜色大胆设计地进行装饰,画出各种与众不同的图案。
2、老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涂色均匀、颜色鲜艳。
提醒幼儿使用大头针时注意安全。
(四)陀螺旋转比赛。
1、让个别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陀螺,供幼儿欣赏2、让幼儿在桌子上进行比赛看谁的陀螺转动的快,转得时间长,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静止时能看到七彩色,一转动就看不见了呢?快转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变成白色)3、让幼儿同伴比较不同的陀螺旋转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小朋友如果陀螺是方形的会不会转动?为什么?(五)活动结束。
1、教师简单讲评:小朋友今天你们设计的彩色陀螺非常棒,以后能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彩色陀螺,带给老师和小朋友看。
幼儿园大班学习故事:七彩陀螺

幼儿园大班学习故事:七彩陀螺幼儿园大班学习故事:七彩陀螺观察实录:我提供了孩子们一些白色的铅画纸和牙签,请孩子们自由制作七彩陀螺。
活动开始,孩子们先出发去寻找大小合适的圆形物体,以画出陀螺的外形。
一会儿,一个孩子发现了颜料罐,其他孩子也纷纷效仿。
他们把颜料罐放在纸的中间,用笔沿着颜料罐的轮廓画下来,圆完成。
该装饰了,一个孩子画了几个同心圆,几个孩子模仿,只有荃画了其他的图形。
涂好颜色后,把圆片剪下,可在试图把牙签从纸片中间穿过的时候,遇到了困难:铅画纸太厚,牙签穿不过。
用力后,牙签头弯了。
我鼓励孩子们想办法,他们想了一会儿,又漫无目的地在活动室里转了一圈,还是一无所获地回到桌边。
这时,妍已经把圆形纸片对折,正用剪刀在中间部位开始剪小半圆,其他人都“啊”叫起来。
显然大家都认为妍的做法不妥。
但妍没受大家的干扰,继续剪。
剪好后,把纸片打开,妍拿起牙签穿过去。
但洞太大牙签从洞洞里掉了下来。
我鼓励她去寻找合适的材料,妍出发了。
其他几个孩子坐下来静静地按照妍的方法在纸片中间剪出了小洞,然后出发寻找材料。
妍在美工区停下来,她发现了毛根,仔细地看了看,抽出一根往回走。
其他孩子也都依样拿了一根。
妍把毛根对折一下,用力在中间剪断,把一半毛根插进洞洞,大小差不多,她在桌上试着转了一下,只转了半圈,陀螺就倒下了。
孩子们得出结论:毛根太软了。
除了妍外的几个孩子又出发去找新的材料了,可过了一会儿,他们空手回来了,拿起桌上剪去圆片后剩下的铅画纸,把边上剪整齐,然后卷起来做成小细棍,塞进纸片,用力一拧,陀螺转起来了。
“哈……”孩子们开心地笑起来,感谢荃想出的好办法。
而妍还在继续尝试毛根,她把毛根剪短了一些,发现还是不行。
幼儿行为分析:以上就是我以旁观者的角色观察到的孩子的探索过程。
从教师层面来看,旁观者的角色有几个重要的优势。
首先,教师的游戏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这让儿童觉得自己的游戏活动十分重要。
其次,作旁观者进行观察,教师更能了解儿童的游戏。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陀螺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陀螺一、目标1、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引导幼儿探索陀螺的制作方法。
2、通过制作其它形状的陀螺,让幼儿从中体会力与平衡之间的关系。
二、准备1、彩色陀螺或幼儿自带各式陀螺。
2、丰富的操作材料:牙签、各种形状的纸片、铅笔、剪刀、水彩笔若干。
三、过程(一)玩彩色陀螺1、幼儿自由玩陀螺,观察陀螺转动时色彩的变化。
2、引导幼儿观察陀螺是怎样转的?转动时色彩的'变化?3、集中交流,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探索制作方法1、师生共同讨论陀螺的做法,鼓励幼儿不怕失败。
2、讨论;你会准备做一个什么形状的陀螺?怎么做?3、幼儿第一次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不要给予帮助,引导幼儿试着玩一玩自己做好的陀螺。
5、共同解决留下来的问题。
讨论:为什么有的幼儿制作的陀螺不会转动?说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6、通过讨论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重、难点。
(三)再次设计制作彩色陀螺1、幼儿第二次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启发幼儿运用七种颜色大胆装饰,画出不同图案。
3、要求涂色均匀、鲜艳。
4、再次玩一玩自己做好的玩具。
(四)陀螺旋转比赛1、幼儿操作自己的陀螺进行比赛。
2、启发幼儿思考:怎么有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呢?还有的陀螺不是圆的为什么也能转动呢?为什么静止时能看到七色,转动时看不见?3、交流自己的发现,探索陀螺力与平衡的关系。
四、活动延伸1、鼓励幼儿有机会到科学区继续探索。
2、幼儿已经做好的陀螺放在区角中,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力与平衡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学习故事:七彩陀螺
观察实录:
我提供了孩子们一些白色的铅画纸和牙签,请孩子们自由制作七彩陀螺。
活动开始,孩子们先出发去寻找大小合适的圆形物体,以画出陀螺的外形。
一会儿,一个孩子发现了颜料罐,其他孩子也纷纷效仿。
他们把颜料罐放在纸的中间,用笔沿着颜料罐的轮廓画下来,圆完成。
该装饰了,一个孩子画了几个同心圆,几个孩子模仿,只有荃画了其他的图形。
涂好颜色后,把圆片剪下,可在试图把牙签从纸片中间穿过的时候,遇到了困难:铅画纸太厚,牙签穿不过。
用力后,牙签头弯了。
我鼓励孩子们想办法,他们想了一会儿,又漫无目的地在活动室里转了一圈,还是一无所获地回到桌边。
这时,妍已经把圆形纸片对折,正用剪刀在中间部位开始剪小半圆,其他人都“啊”叫起来。
显然大家都认为妍的做法不妥。
但妍没受大家的干扰,继续剪。
剪好后,把纸片打开,妍拿起牙签穿过去。
但洞太大牙签从洞洞里掉了下来。
我鼓励她去寻找合适的材料,妍出发了。
其他几个孩子坐下来静静地按照妍的方法在纸片中间剪出了小洞,然后出发寻找材料。
妍在美工区停下来,她发现了毛根,仔细地看了看,抽出一根往回走。
其他孩子也都依样拿了一根。
妍把毛根对折一下,用力在中间剪断,把一半毛根插进洞洞,大小差不多,她在桌上试着转了一下,只转了半圈,陀螺就倒下了。
孩子们得出结论:毛根太软了。
除了妍外的几个孩子又出发去找新的材料了,可过了一会儿,他们空手回来了,拿起桌上剪去圆片后剩下的铅画纸,把边上剪整齐,然后卷起来做成小细棍,塞进纸片,用力一拧,陀螺转起来了。
“哈……”孩子们开心地笑起来,感谢荃想出的好办法。
而妍还在继续尝试毛根,她把毛根剪短了一些,发现还是不行。
幼儿行为分析:
以上就是我以旁观者的角色观察到的孩子的探索过程。
从教师层面来看,旁观者的角色有几个重要的优势。
首先,教师的游戏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这让儿童觉得自己的游戏活动十分重要。
其次,作旁观者进行观察,教师更能了解儿童的游戏。
此时获得的信息相比教师进行更为直接的参与时,可以做出更有根据的决定。
观察也让成人适当调整自己的直接参与,从而更加适应儿童的游戏兴趣和活动。
通过游戏观察,教师更能够准确评估儿童的游戏和社会智能发展状况。
从幼儿层面来说,《指南》科学领域目标1中指出:5到6岁的孩子能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今天的探索中,孩子们遇到很多的问题,如寻找圆形的比纸片小的物体,用什么东西帮助牙签穿过纸片,寻找合适的材料当作陀螺的轴心等。
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孩子们都能比较积极地面对,但是当有一个孩子寻找到一种比较合适的材料时,其他孩子都选择了模仿,而放弃了继续探索。
只有当出现新的问题,不得不解决时才另外想办法。
但很显然,妍不同,她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当大家到处寻找方法如何帮助牙签穿过纸片时,她果断地选择了剪刀;当大家都不赞同时,她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而在对毛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