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资料
七子之歌朗诵原文

七子之歌朗诵原文七子之歌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著名的七种声调规律。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以其独特而美妙的音调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诗词、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中。
七子之歌的朗诵原文如下:青,以青天为颜色,表达宁静、平和、清新的意象。
在音乐中,它代表着旋律中的高亢激昂之声。
绿,以翠绿的竹子为颜色,象征生机、活力、勃发的意义。
在音乐中,它指代一种轻快、欢快的音调。
黄,以金色的太阳为颜色,寓意光明、温暖、普照的含义。
在音乐中,黄代表着较为庄重、沉稳的音调。
白,以洁白的雪花为颜色,意味纯洁、无暇、无邪的形象。
在音乐中,白有一种高昂、清亮的音质。
赤,以红色的太阳为颜色,象征热情、活力、光明的意义。
在音乐中,赤用以表达激情、豪情的音调。
喜,以欢乐、快乐的心情为意思。
在音乐中,喜代表欢快、明快、活泼的音调。
悲,以悲伤、忧愁的情感为含义。
在音乐中,悲表达悲伤、凄凉、哀怨的音调。
七子之歌中的每个字代表一个特定的音调,具体表达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情感和意象。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七子之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尤其在音乐、诗词和戏曲中得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诗词创作中,七子之歌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音调选择,帮助诗人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意象。
诗人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音调,将诗词中的情感、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
在音乐创作中,七子之歌的音调规律也被广泛运用。
作曲家可以根据七子之歌的不同音调特点,创作出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七子之歌的音调特点也为音乐表演提供了指导,能够帮助演奏者准确把握乐曲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在戏曲中,七子之歌被用来表达戏曲角色的不同情感和性格特点。
演员通过运用不同的音调,塑造自己扮演的角色,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总的来说,七子之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声调规律。
它通过丰富多彩的音调特点,帮助诗人、音乐家和演员表达情感、描绘景物,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指导。
七子之歌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展示了古代中国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七子之歌

祖国 名 母亲 然 保管
离开 肉体 乳名
掠去 灵魂
澳门 内心
姓 依
梦寐不忘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你可知“妈港”,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 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 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 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乳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乳
何为(妈港)?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1899~1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
。 1925年3月在美 国留学期间创作了 组诗《七子之歌》, 表达了深挚的爱国 之情。
学者
民主战士
旅顺、大连
威海卫
台湾 广州湾 香港
九龙
2
澳门——1553年、葡萄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我爱我的祖国!
拓展交流: 1,收集澳门、香港和台湾的
资料,了解其历史。 2,会背,会唱《七子之歌-澳 门》。 3,有兴趣可以收集《七子之 歌》其余几首。
“妈港”是闽南方言“妈阁庙”的葡萄牙语译音。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妈阁庙前侵入我国领土。 侵略者误将妈阁庙的闽南方言当作当地地名。
七子之歌歌曲

七子之歌歌曲引言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既能传达情感,又能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在世界各地,诞生了许多经典的歌曲。
其中之一就是《七子之歌》。
这首歌曲具有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歌曲特点以及它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一、创作背景《七子之歌》是由音乐家小纳尔逊•西尔弗斯创作的,于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发布。
当时,西尔弗斯正处于创作的巅峰期。
他在传统和现代音乐之间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音乐评论家和听众的赞赏。
西尔弗斯灵感来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世界上的七个孩子突然消失,而他们的歌声仍然在空气中回荡。
这个传说引起了他的注意,并激发了他创作这首歌曲的灵感。
二、歌曲特点1. 动听的旋律:《七子之歌》的旋律优美而动人。
西尔弗斯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音符和音域,创造出充满活力和情感的旋律。
这使得歌曲容易被人们记住,且能够长久地影响人们的心灵。
2. 丰富的和声:歌曲中的和声运用非常丰富。
西尔弗斯巧妙地将不同的和弦和声部进行交错叠加,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声音画面。
这种和声处理使得歌曲更加丰满和动听。
3. 深情的歌词:《七子之歌》的歌词简单却富有深意。
它描述了世界上无辜的孩子们突然失踪的情景,以及他们留下的歌声。
歌词用简单的文字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令人动容。
三、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七子之歌》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在艺术和影响力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它在音乐史上的三个方面的地位:1. 代表作品:《七子之歌》是西尔弗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代表了他作为音乐家的成就。
这首歌曲展示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2. 影响后人:《七子之歌》对后来的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旋律和和声处理方法被许多音乐家借鉴和模仿,丰富了音乐的形式和表现手法。
3. 意义深远:《七子之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超越了时代和国界,触动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它唤起了人们对童年、无辜和生命的思考,使人们更加珍惜并关注这些宝贵的事物。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子之歌》资料七子之歌 2(新版)

《七子之歌》资料创作背景《七子之歌》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
其序辞中Alsace-Lorraine 译为阿尔萨斯和洛林,位于法国东部。
阿尔卑斯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赛和约》后归还。
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
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将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放眼家园国家,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列强占了七块土地……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没有忘记那个屈辱的1842年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553年,明朝中叶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在澳门上岸,从广东地方官手中以每年500两白银的代价取得澳门居住权;1573年,他们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澳门的租借居住权,此时澳领土主权仍属于中国。
明朝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军,对澳门实施全面管辖。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署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及琉球群岛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七子之歌的相关内容

七子之歌的相关内容
七子之歌是一首中国古代民歌,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一。
它以其优美的曲调和深刻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和传唱。
七子之歌讲述了七个儿童在纷繁世界中保持纯洁和友爱的故事。
这首歌的歌词充满了童真和情感,展现了儿童们无忧无虑、天真可爱的一面。
七子之歌不仅是一首美妙的音乐作品,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将儿童的天性和纯洁无暇的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歌的曲调优美动听,旋律悠扬。
歌词中充满了对友爱和互助的讴歌,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和善良的力量。
七子之歌不仅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
七子之歌的影响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中国乐坛的经典之作。
它被广泛用于音乐教育、艺术表演和文化交流中,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美好。
这首歌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让人们从忙碌的现实生活中找到温暖与感动。
总之,七子之歌是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国古代民歌,通过其优美的曲调和深刻的歌词,传递了友爱、纯真和美好的价值观。
它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无论在何时何地,七子之歌都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带来温暖和慰藉。
北师大四下27 七子之歌

课件PPT
图解结构
七 子 之 歌
澳门:梦寐不忘 香港:哭泣号啕
渴 望 回 归
课件PPT
概括主题
课文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抒发 了对国土遭到侵略的悲愤之情以及对 祖国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课件PPT
拓展提升
闻一多的名言
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 祖国,爱他的人民。 对奴隶,我们只当同情, 对有反抗性的奴隶,尤当尊敬。
课件PPT
háo 号叫
﹒
魅
课件PPT
字词乐园
认真书写
hún rǔ fânɡ 凤 yàn 吞咽 zhī 脂 ɡāo qì 魂 乳 ﹒ 膏 泣 ﹒
课件PPT
字词乐园
重点记忆
课件PPT
字词乐园
这些词语要理解
课件PPT
预习检查
1.能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两个多音字
并分别进行注音和组词。 2.能简述和香港澳门有关的历史。 3.能简要说说自己从课文中体会到 的思想感情。
美国的种族歧视,深为祖国遭受外 国列强侵占、为祖国同胞所受的困 苦和侮辱而愤怒,使他更加思念祖 国,渴望回归。于是诗人 创作了《七子之歌》。
课件PPT
资料宝袋
“七子”分别指的是澳门、
香港、台湾、威海卫、广 州湾、九龙、旅顺大连7 个被租借、割让的地方。
课件PPT
字词乐园
轻松认读
ào
澳
mâi
பைடு நூலகம்件PPT
课文详解
凤阙 黄豹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说明了香港地 理位置的重要。
课件PPT
课文详解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七子之歌中的历史

《七子之歌》中的历史《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作品将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忘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做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这首歌又成为迎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
全诗整体构架均齐、各节匀称、富于建筑美,韵律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七子之歌的历史背景《七子之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四分五裂的时期。
19世纪末,中国政治腐败,国力衰弱,国土不保。
1883年和1894年,中国先后爆发了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
《七子之歌》写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先生旅居美国。
他时时关注着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股不可遏制的激情涌上心头。
特别是当他读到帝国主义列强又一次将魔爪伸向中国领土——将中国的七块“肥肉”(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和旅顺、大连)掠夺而去时,心中更是义愤填膺。
于是,他挥笔写下了《七子之歌》这首痛彻心肺的诗篇。
七子之歌的文学价值《七子之歌》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在于诗人把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与现代象征手法融为一体,将中国传统的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表现技巧结合起来,构成了优美而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画卷,具有特别的艺术魅力。
其次,《七子之歌》在结构上非常独特。
全诗用一个大的序曲和七个各不相同的独唱曲构成,用“母亲”和“乳儿”来称呼这七处“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地方,意在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号召大家把被掠夺的七处“失地”从帝国主义列强铁蹄下解放出来。
其中,《澳门》一章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澳门比作一个弃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方列强对待中国的粗暴行径。
七子之歌

我不想说
我不想说我很亲切,我不想说我很 纯洁,可是我不能拒绝心中的感觉,看 看可爱的天,摸摸真实的脸,你的心情 我能理解。许多的爱我能拒绝,许多的 梦可以省略,可是我不能忘记你的笑脸, 想想长长的路,擦擦脚下的鞋,不管明 天什么季节。一样的天,一样的脸,一 样的我就在你的面前,一样的路一样的 鞋,我不能没有你的世界。
弯 弯 的 月 亮
弯 弯 的 月 亮
弯弯的月亮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 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 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 阿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啊 飘到我的脸上。脸上躺着泪象那条弯弯的河水, 弯弯的河水流呀流进我的心上。喔 ……我的心 充满惆怅,只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 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喔……故乡的月亮,你 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闻一多 (1899—— 1946)我国现
代杰出的爱国 诗人、学者。 一生中写下了 大量的爱国诗 篇,著有诗集 《红烛》、
闻一多(1899——1946)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 人、学者。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著有诗
集《红烛》、《死水》。
创作背景:早在1922年赴美国留学,因不堪美国社
会的种族歧视,毅然于1925年5月回国。回来不久发 生了五卅惨案,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起 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闻一多先生更是气愤 ,他 感到中国人不仅在外国被人歧视,就是在自己的国 土上也要受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欺凌,于是他写下了 一系列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是其中的一部。 共分七章,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 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七子之歌——澳门》 是第一首。
闻一多(1899——1946)我国现代
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一生中写 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著有诗集 《红烛》、《死水》。 李海鹰(1954— )作曲家。广 东省广州人。现任广东电视台音乐 总监。
七子之歌澳门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 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 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 龙、旅大(旅顺-大连)。 大型电视纪录片 《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 用此组诗《七子之歌·澳门》。由于纪录片 的影响力,故而在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 归用作主题曲。 2000年代初播出的电视连 续剧《郑成功》,亦选用了此组诗《七子之 歌·台湾》,作剧集之片尾曲。
七子之歌——澳 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香港岛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我身上, 啖(dàn)着我的骨肉, 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的背景资料

《七子之歌》的背景资料《七子之歌》背景资料:“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
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朝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
“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
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
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
《七子之歌》闻一多 全文及赏析

《七子之歌》闻一多全文及赏析《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 1925 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
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以下是《七子之歌》的全文: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威海卫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广州湾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九龙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旅大(旅顺大连)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七子之歌

闻 一 多
走近作者
闻一多:我国现代杰出的 爱国学者和诗人。湖北浠水人。 1922年,他赴美留学,因不堪美 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毅然于1925 年回国。然而,等待他的,却是 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 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 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 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 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 篇《七子之歌》。
走进屈辱史:
1: 1553年葡 4:1898年英国 7:1898 萄牙强占澳门 强占威海卫 年沙俄 5:1899 2:1842年 强占旅 年法国强 英国 顺、大 占广州湾 强占香港 连;后 6:1898年 “让给” 3:1895年日 英国强占 日本 本强占台湾 九龙
1553年,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 居留的葡萄牙人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 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 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 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 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 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列强瓜分中国的序 幕从此拉开。
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襁(qiǎng)褓(bǎo) 梦寐(mè i)不忘 掳(lǔ)去
凤阙(què )
狞(ní ng)恶(è )
啖(dà n)
脂膏 (gāo)
哭泣号(há o)啕(tá o)
澳
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子之歌》资料七子之歌 1 (1)(精品)

《七子之歌》资料社会价值“中华七子”命运的历史性转折发生在1949年金秋的北京。
在这块曾被八国联军烧杀掳掠的土地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惨痛的悲剧。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8年,中国宣布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蒸蒸日上。
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跃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实现祖国统一的呼声响遏行云。
“不能将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个世纪。
”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中华民族喊出了洗雪耻辱的最强音!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坐落在香港维多利亚湾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6月30日23点59分,英国蓝底米字国旗和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英治港旗缓缓降落,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零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盛开着紫荆花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交接仪式后,查尔斯王子和刚刚去职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即将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
轮船起锚处,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香港的地点。
两年之后,中华民族以又一个洗雪耻辱的时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1999年12月19日夜,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灯火通明。
23时58分,红绿两色的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像帆一样滑落,20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和绿色带有莲花图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准时升起。
中葡两国政府在这一刻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澳门回归祖国。
七子之歌原文

七子之歌原文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七子之歌原文作者闻一多澳门你可知妈港(Macao)不是我的真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lǔ)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注:闻一多原文使用的是“妈港”,1999年中央电视台编配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时,将歌词中的“妈港”改为“MACAU”,便于理解)香港岛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dàn)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威海卫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广州湾东海岛和硇náo洲岛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髁(ke)。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即今天的广东省湛江港,不是广州)九龙岛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旅顺,大连我们是旅顺,大连,孪(luán)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地比拟?——两个强邻将我来回地蹴(cù)蹋,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七子之歌全部七首

七子之歌全部七首一、《天行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句经典格言。
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天地还是人,都有各自的特性和境遇。
然而,作为君子,我们应该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对困境。
天行健,地势坤,各自都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但只有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才能在逆境中坚持下去,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二、《反正》反正,我就是我,我不改,我不懂;反正,生活就是一场奇遇,我将尽情体验。
这首歌让人感觉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保持真我,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做自己。
同时,人生就像一场奇遇,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全心全意地体验。
无论结果如何,重要的是我们敢于追求和尝试,不将自己束缚在框架中。
三、《岁月神偷》岁月催人老,神偷偷走了青春岁月;然而,我不留恋,因为后面有更美好的未来。
这首歌描述了岁月如何无情地带走了青春,但作者并不怀恋过去。
相反,他认为过去的岁月只是一种经历,而真正重要的是未来。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应该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岁月催人老,但它也带来了成长和智慧,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时刻,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四、《寄明月》寄明月,希望它能传达我的思念;寄明月,希望它能承载我的梦想。
这首歌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梦想的追求。
明月高悬,亮光照耀着大地,也象征着希望和温暖。
通过寄送明月,作者希望能传达自己的思念和向远方的亲人、朋友表达自己的祝福。
同时,他也将梦想寄托在明月之上,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对未来的向往。
五、《雪中悍刀行》雪纷纷,风飘飘,刀光剑影中一个人在行走;无论多么凛冽的寒风,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这首歌描绘了一个英雄人物在严寒环境中的坚强和勇敢。
无论外界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坚持自己的信念,继续前行。
寒风凛冽,但他的内心却依然温暖,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坚韧和勇敢。
这首歌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不退缩。
《七子之歌》的背景资料

《七子之歌》的背景资料《七子之歌》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力量的歌曲,它叙述了七个兄弟的故事。
这首歌于19世纪末创作,源自于英国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七子之歌》的背景资料。
《七子之歌》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里。
这个国度被一个邪恶的巫师统治着,人们的生活一直被他的黑暗势力所控制。
巫师有七个兄弟,他们分别代表着七种不同的力量和特质。
第一个兄弟名叫红衣,他象征着勇气和力量。
他是七兄弟中最勇敢的,他的任务是与巫师展开正面的战斗,并为人们带来自由和正义。
第二个兄弟名叫橙衣,他是贤明和智慧的化身。
他拥有超凡的智慧和洞察力,他的职责是为红衣提供战略和建议,帮助他克服困难。
第三个兄弟名叫黄衣,他是正义和公正的代表。
他有着无与伦比的坚持和正直,他的使命是维护公正和为弱者发声。
第四个兄弟名叫绿衣,他是富有创造力和艺术天赋的人。
他的责任是为红衣和他的兄弟们创作壮丽的音乐,鼓励他们继续战斗。
第五个兄弟名叫蓝衣,他是信仰和希望的象征。
他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信念,并给予他们希望和勇气。
第六个兄弟名叫靛衣,他是和平和友谊的使者。
他以友好和平等的方式与其他国家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和谐。
最后一个兄弟名叫紫衣,他是神秘和梦幻的化身。
他拥有神奇的力量和预示未来的能力,他的存在使整个国度充满了神秘和奇迹。
这七个兄弟一起勇敢地战斗,与巫师的黑暗势力抗衡。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为国度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最终,他们成功地打败了巫师,并实现了人们的愿望。
《七子之歌》以其美妙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它不仅表达了对正义和自由的向往,也寓意着团结和勇气的重要性。
这首歌一直被广泛传唱,并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七子之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性中各种力量和特质的理解与探索。
他通过这七个兄弟的形象,传达了他对于正义、智慧、和平、艺术等价值的认同和追求。
这首歌的力量和感人之处在于它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希望,激励他们勇往直前,与黑暗势力抗衡。
七子之歌

词作者简介
•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 -1946年7月15日),汉 族,原名闻家骅,又名多、 亦多、一多,字友三、友 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 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 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 在《闻一多全集》中。
闻一多先生 (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 爱国民主战士。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读书时即 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 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 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 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 学的研究。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 抗战不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 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 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 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
澳门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号 澳门回归祖国
体会情感:阅读《澳门》
• 例——“太久了”:1553年,澳门就实际上 被葡萄牙占领,是“七子”中离开母亲最 久的,说“太久了”符合历史;但仅仅如 此吗?还有深沉的孤苦和悲怆!还有刻骨 的恨!把婴儿从母亲的襁褓里抢走,这下 手的人是何等的凶残!——因此,“太久 了”宜读得徐缓沉郁一些。
想像情境:《香港》
• 例——“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将 祖国视为深居皇宫的女王,凸现祖国在 “我”心中的高贵。为了保护祖国母亲的 安宁,我甘愿做阶前的黄豹,彻夜不眠, 逡巡守护……因此,“我好比凤阙阶前守 夜的黄豹”宜读得稍慢,力求沉稳,来表 现“黄豹”的尽忠尽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子之歌相关资料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用此组诗《七子之歌·澳门》。
由于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用作主题曲。
2000年代初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郑成功》,亦选用了此组诗《七子之歌·台湾》,作剧集之片尾曲。
《七子之歌》是中国著名学者闻一多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诗,全文共七首,象征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七处中国国土,即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我们常听的《七子之歌·澳门》,仅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qiǎng)褓(bǎo)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lǔ)去的是我的
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注:闻一多原文使用的是“妈港”,到1999年中央电视台编配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时,将歌词中的“妈港”改为“MACAU”,便于理解)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dàn)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即今天的广东省湛江港,不是广州)
东海(岛)和硇(náo)洲(岛)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髁(ke)。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luán)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cù)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简介
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那首朴素真挚、深刻感人的主题歌,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并把它看作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八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
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著名的爱国学者和诗人闻一多。
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七子之歌》改编自组诗中的《七子之歌·澳门》。
由于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用作主题曲。
改编版的歌词突出的特点就是把闻一多原文中的
“妈港”改为“MACAU”。
最初由澳门小朋友容韵琳演唱。
改编歌词
合: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容韵琳: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合: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合: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容: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要回来,回来。
合: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的全文是: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
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
诗人作《凯风》以愍之。
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
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