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绿营兵制
罗尔纲绿营兵志是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研究清代兵制的作品之一。该书
罗尔纲-《绿营兵志》是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研究清代兵制的作品之一。
该书绿营兵志。
《绿营兵志》是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研究清代兵制的作品之一。
该书以研究清代国有汉军即绿营的起源与沿革。
组织管理制度为主题。
详细分析了清代绿营这一兵种的组织结构。
罗尔纲统辖关系。
升迁考核制度。
俸禄军械等的管理内容。
全书分为三卷十五章。
附有详细的绿营营制表。
中文名,绿营兵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罗尔纲。
出版年:,2016-12。
出版信息。
作者:罗尔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纸张:胶版纸出版年:2016-12页数:484页定价:48元装帧:平装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国际标准书号:86165。
内容简介。
《绿营兵志》是历史学家罗尔纲研究清代兵制的作品之一。
该书以研究清代国有汉军即绿营的起源与沿革。
组织管理制度为主题。
罗尔纲详细分析了清代绿营这一兵种的组织结构。
统辖关系。
升迁考核制度。
俸禄军械等的管理内容。
全书分为三卷十五章。
附有详细的绿营营制表。
图书目录。
上卷绿营历史第一章清朝为什么要建立绿营制度?第一节清朝建立绿营制度的三个原因第二节绿营的任务第三节绿营与八旗的比较第二章制度的源流第一节绿营脱胎于明代镇戍第二节绿营对明代镇戍制度的发展与改变第三章建制的沿革第一节京师建制的沿革第二节行省建制的沿革第三节边区建制的沿革第四节历朝兵数第四章绿营的没落第一节绿营衰退的原因第二节重建旧制的失败第三节裁汰及其影响附录嘉庆后绿营历年裁汰考中卷绿营兵制第五章营制第一节绿营行省营制表第二节绿营建立营制的原则第三节“营”的类别。
兵种与将帅第四节营务人员第六章土著的世业的兵制第一节兵皆土著的制度第二节世业的兵制第三节兵籍第七章绿营的统驭第一节大小相制第二节集权与分寄第三节绿营统驭两大原则的功能第八章平时的任务第一节差操第一项差操考第二项绿营的差役第三项绿营的训练第四项绿营差操混淆之弊第二节防汛第一项防汛的职务第二项汛地的布置第三项汛兵在绿营中所占的数目第三节巡防第一项巡防的职务第二项巡洋第三项巡江第四项巡山第九章战时的调遣附军令第一节征调第二节战时的编制第三节运输及沿途供应第四节补充第五节归伍第六节附军令下卷绿营兵政第十章铨选第一节出身第二节满缺与汉缺第三节授官之法第四节用题缺之法第五节月选之法第一项月选手续第二项分缺与分班第三项选用第六节校拔之法第一项校拔制度第二项千总俸满第七节升补定例第八节绿营铨选制度的功能第一项将皆升转为绿营铨选制度的核心和回避丁忧等制的作用第二项当时行题补与调补制度的条件第十一章军政与简阅第一节军政第一项军政的目的及其功能第二项甄核之例第三项荐举纠劾与不入举劾第四项附二年半甄别的制度第二节简阅第一项简阅的目的第二项简阅的缘起第三项总督提镇简阅制度第四项钦差大臣简阅制度第十二章议叙与惩戒处分第一节议叙第二节惩戒处分第一项惩戒处分的方式第二项惩戒处分的事由第三项惩戒处分的定例第一目议处之例第二目世职兼任等官处分之例第三目引律当罪例第四目检举的制度第五目以级纪抵处分例第六目开复第四项惩戒机关与处分定议的程序第一目交部处分第二目处分定议的程序第十三章俸饷第一节平时俸饷第一项官员俸薪养廉附赏银第二项兵丁粮饷附马匹草料第三项公费附差费第四项支发俸饷的定例附军营领饷及发饷的手续第五项各省绿营俸饷公廉额数第二节战时俸饷第一项绿营加给战时俸饷的原因第二项俸赏行装第三项盐菜口粮附派调附近剿捕口粮第四项绿营出征时俸饷的巨大第三节恤赏及退休俸饷第一项恤赏第一目军功赏赉第二目出征阵亡病故恤赏第三目阵伤恤赏第四目红白事例恤赏第二项退休俸饷第四节俸饷的拨协及奏销第一项拨协第二项奏销第三项绿营饷权握于中央对于收集兵权的关系第十四章军器第一节军器的种类与编制第二节军器的制造给发与管理的制度第三节战船第十五章马政第一节绿营马数第二节绿营牧场第三节营马的保管第四节营马的补充及军需马的解送第五节绿营马政的废弛罗尔纲先生学术年表《绿营兵志》导读。
绿营(清朝时期国家常备武装)—搜狗百科
绿营(清朝时期国家常备武装)—搜狗百科绿营简介13张绿营兵绿营兵(绿lǜ lù)(lǜ yínɡ bīnɡ )是清代军制。
其制与满洲八旗兵不同,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和其他汉人按明军旧制,以营为单位组建军队,因用绿色旗而名绿旗兵,又因是以营为主要基层编制亦称绿营兵。
绿营兵除在京师五城戍卫以外,绝大部分分驻全国各省。
在京师担任卫戍的称为巡捕五营,与八旗步军营同隶步军统领。
步军统领下辖左右翼总兵及16 门(内城9 门,外城7 门)千总。
其营制为“标”、“协”、“营”、“汛”。
标分督标,由总督统辖;抚标,由巡抚统辖;军标,设于四川、新疆,由将军统辖;河标,由河道总督统辖;漕标,由漕运总督统辖;提标,由提督统辖;镇标,由总兵统辖。
实际各省绿营独立组织为提标、镇标。
提督为各省绿营的最高武官,分为陆路与水师,共设水陆提督23 人,惟东北三省不设。
提标一般设左、右、中、前、后5 营,并辖城守营与分防营。
所辖军队一般为五六千人或六七千人。
统辖镇标的总兵是仅次于提督的武官,也分陆路与水师,共有 83 人,镇标所辖一般为三营、二营,兵力一般为三四千人。
各军标下设协,由副将统领,协下设营,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领,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分别统领。
兵分步兵、马兵两种,此外还有马兵(骑兵)和水师。
绿营兵直辖于兵部,将官的铨叙也属于兵部。
绿营兵初期作为清王朝的辅助兵力,配合八旗兵驻守京师与全国各地,并受到八旗兵的监视和控制,中叶以后变为主力,其兵额时有增减,最多时达到 60 多万。
清末渐裁,仅存营制而已。
绿营兵制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清廷为了弥补八旗兵力的不足,加强在全国的统治,遂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建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是清军正规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营完全由汉人充役,以步兵为主,也有部分骑兵和水军。
嘉庆时有绿营兵六十六万人。
绿营的主要任务是镇戍,其编制和配置,皆据镇戍需要而定。
读史笔记(一百)清朝武官序列、品秩及配置
读史笔记(一百)清朝武官序列、品秩及配置清朝武官序列、品秩及配置情况清朝的武装力量在太平天国前由满蒙八旗和绿营(汉兵)组成。
中叶以后各地驻军以绿营为主,满蒙八旗主要驻守重要城市、要隘、边关、口岸、陵寝以及东三省。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兴起,八旗和绿营稍战即败,为镇压太平军,朝廷号召各地在籍士绅办团练自保。
湘军以及后来的淮军都是在团练基础上,整编成军的。
他们成为镇压太平军、捻军及各地农民起义的主力。
同光时期,湘军、淮军取代八旗、绿营,成为国家主要武装力量。
湘军、淮军虽然编制操练与八旗、绿营不同,但武官序列则和绿营没有差别。
晚清,袁世凯操练新军,其编制参照日本与德国制度。
本文所列武官为驻防地方八旗、绿营武官,不包括皇宫侍卫、京师巡捕、禁军,也不包括新军。
清朝八旗武官序列(不含侍卫官):一、将军1、旗兵最高长官,从一品,秩同加尚书衔的总督,实权不如总督,地位高于总督。
同一省区的将军、总督,会同奏事,要以将军领衔。
全国共设将军十三人,分别驻守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
称将军时一般冠以驻地名,如杭州将军、伊犁将军。
各将军所统官兵隶属八旗。
将军隶属兵部2、所领官兵人数,因地而别:盛京人数不详,吉林12000多,黑龙江11200多,绥远城3400多,江宁6300多,福州2800多人,杭州3900多人,荆州5600多人,西安6500多人,宁夏3300多人,伊犁9900多人,成都1900多人,广州5200多人。
二、都统1、从一品,官阶与将军同。
职责除负责辖区防务外,兼管特区游牧。
负责驻防地方的都统职责权力类似将军。
驻防地方的都统只有二人,分驻张家口、热河。
直接隶属兵部、皇帝。
张家口兼管察哈尔,热河兼管木兰围场。
2、所领官兵人数:张家口19000多人。
热河8700多人。
三、副都统1、正二品。
职责是负责辖区防务。
驻防地设有将军,对将军负责,未设将军,则独挡一面,对兵部负责,直接向皇帝反映情况和要求。
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清代的武官架构
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清代的武官架构我们在电视或书籍中,有关清代的军事内容中,经常会见到诸如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名称,大约知道是武官官职,但具体内容可能不甚了解。
此文就对此作一说明。
清军演练图首先要声明一点,清代的军队,实际上分绿营兵和八旗兵,因为八旗兵限制旗人,实际上我们常说的这些官职,都是绿营兵的。
绿营兵武职架构•清代,在地方上设有「总督」一职,总管数省的军、政大权;相对来说,在地方上,「总督」即为武职的最高级别。
约相当于现代的「军区司令」。
「总督」直接统领的绿营兵,称为「督标」。
•具体到一省,则最高军事长官为「提督」。
约相当于现代的「军长」。
「提督」直接统领的绿营兵,称为「提标」。
•在省以下,取某些重要的城市,设有「镇」并驻军,主管这些地方的主官为「总兵」。
约相当于现代的「师长」。
「总兵」直接统领的绿营兵,称为「镇标」。
•「总兵」以下,协助「总兵」分守的武官,为「副将」。
约相当于现代的「旅长」。
「副将」可以直接统领直属的绿营兵(称为「协标」);也可以作为「总督」的副手,帮助统管「总督」的直属部队,称「督标中军副将」。
o「副将」以下为「参将」。
约相当于现代的「团长」。
「参将」可以直接统领直属的绿营兵(称为「标」);也可以作为「提督」的副手,帮助统管「提督」的直属部队,称「提标中军参将」。
o「游击」和「都司」,都可以统领直属的绿营兵,也可以协助上级军官统管其直属的军队。
「游击」为「总兵」副手,协助统管直属军队,称「镇标中军游击」。
「都司」为「副将」副手,协助统管直属军队,称「协标都司」。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称呼,没有必要在此赘述。
清朝军制
清朝军制(一)兵制概况与沿革从顺治元年(1644年)至宣统三年(1912年),有清一代的兵制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八旗和绿营兵制、勇营制度以及近代兵制。
八旗兵和绿营兵是清代前期的国家正规军,称为经制兵。
八旗兵是满族入关前建立的,它既是满洲贵族统一东北地区的基本力量,也是统一全国的主力。
绿营兵则是入关后,为补八旗兵力不足,于顺治年间在明代旧军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这是一支参照明代军制编成的汉人军队,在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八旗、绿营都是一种世兵制度,兵皆世业,军士当兵吃粮,一家多口要靠俸饷度日,由于饷额有限,难于维持生计,其中旗营尤甚。
旗人生齿日繁,且养尊处优,而兵额固定,乾隆年间竟出现八丁一兵,又不准从事其他职业,生活日益窘迫。
为照顾旗人生活,清政府只得扩大兵额,入营成了一种救济手段,甚至老人、儿童也列名兵籍,兵员的质量难于保证;另外,由于训练松弛,纪律涣散,战斗力江河日下。
从入关后,八旗已开始腐化,至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已朽不可用。
乾隆、嘉庆年间,镇压白莲教起义时,绿营的腐败也暴露出来。
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八旗、绿营成了强弩之末。
于是近代勇营制度起而代之。
近代勇营制度由曾国藩创建于镇压太平天国之时,清代以往也有勇营,只是一种临时召集,辅助正规军作战的武装,而近代勇营却是一支独立作战的正规军。
曾国藩创办的湘勇(也称湘军)是一种与绿营制度根本不同的新型军队,它采取野战军体制,不同于绿营的分区固定防守。
以后又创设水师,军制与陆师相仿。
另外,湘军与后起的淮军、楚军在兵役制度方面则由募兵制取代了八旗、绿营的世袭征兵制,且其将帅权力很大,可以说是集管理、指挥、财务大权于一身。
军队亦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较高的战斗力。
勇营军制优于旗绿军制已被实践所证明,所以清政府决定仿照湘军编制建立练军——一种国家勇营武装,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政府从京师旗营中挑选精壮万人组成京师神机营。
清军入关靠八旗,平三番靠绿营,绿营兵的来龙去脉
清军入关靠八旗,平三番靠绿营,绿营兵的来龙去脉八旗兵几乎就是满清的代名词,李自成进入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八旗兵在吴三桂的引导下,穿过山海关,直扑北京,大战之后,李自成被击败,清朝建立。
清军入关时期,虽然军队依旧称为八旗,但实际上,总共有二十四旗,除了满清八旗外,还有汉人八旗和蒙古八旗,总共二十多万人马。
清朝局势稳定后,八旗兵自持有从龙之功,日益放纵,军纪败坏,战斗力逐渐衰弱,这一时期,清朝另一兵团;绿营兵逐渐兴起。
满清建立之后,占领区域广大,八旗兵虽然有二十万,但人数还是远远不够,因此清朝统治者收拢明朝军队,招募汉军,以营为单位,建立了绿营军,绿营军以绿旗为标志,又被称为绿旗兵。
绿营兵不同于八旗兵,八旗兵以满族的制度为制度,设置牛录,佐领等职位,由旗主统领一旗,上三旗则没有旗主,这个上一篇文章有说到。
绿营兵全部由汉人组成,以营为单位,更细致的划分则有标,协,营,讯,官职主要是提督,总兵,副将,参将等官职,提督最大,管理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统领一个省的兵力,省级大员,总兵统领一个镇的兵力,大约有三千左右的人,后面一次是副将,统领兵力在一千左右,参将管理的事营,兵力有多有少,各不相同。
清朝初期,绿营兵只是驻守疆土,主要征战还是依靠八旗兵,但八旗兵自从入关之后,就开始日益腐化,到平定三番时期,八旗兵就已经逊色于绿营兵了。
绿营兵主要由汉人组成,这在满清政权下是非常受歧视的,与八旗兵相比,不仅仅是地位上差了一大截,而且在军饷上也非常低,而且关键是绿营实行的是世兵制,这个制度大意就是父亲当兵,父亲死后,儿子继续当兵。
世兵制让绿营兵在生活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困扰,军饷不够养家,只能各自做些小生意,学一些手艺。
造成的结果就是纪律败坏,腐败日益滋生,康熙年间平定三番的主力,到了乾隆年间已经是射箭,箭不上靶,骑马,人就被马甩地上了。
除了士兵纪律败坏之外,军官更是犹有过之,克扣粮饷,让自己的家丁充数,造成兵额虚多。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绿营兵总兵力有五十多万,二百多年,满清养了二百多年的绿营兵,真实战力却如同纸糊一般。
清朝军事总结
清朝军事总结一、背景介绍清朝(1644年-1911年)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军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清朝统治者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政策和改革,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二、组织架构清朝的军事组织主要分为八旗制和绿营两大体系。
1.八旗制:八旗制是清朝建立起来的正规军队。
分为正黄、正白、正蓝、正红、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八旗。
每旗下辖众多旗人,旗人在军事上享有特权,是清朝军事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2.绿营:绿营是清朝的地方军队,由各省设立而成,担负着维护地方安全和参与国家军事行动的任务。
绿营的成员多为普通农民和工匠,训练程度相对较低。
三、军事政策和改革清朝在统治期间积极进行军事政策和改革,不断强化和完善军事力量。
1.兵役制度:清朝实行义务兵役制度,通过八旗制和绿营等机制征集和组织军队。
清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兵籍制度,对军人实行严格管理,并对犯罪、逃亡等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兵工业:清朝注重军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
在沿海城市建立了一批兵工厂,生产火炮、军械等军事装备,为军队提供了可靠的装备支持。
3.军事训练:清朝重视军队的训练和素质提升。
通过规范的训练体系和军事教育,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还注重军事学院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
四、战争与战略清朝在统治期间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战争和军事行动,其中包括防御外族侵略、扩张疆土和镇压叛乱等。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战争和战略:1.吞并台湾:清朝在1661年成功攻占了明朝的最后一块领土台湾,统一了中华地域。
2.对外扩张:清朝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扩大了疆域。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准噶尔部的战争,清朝成功地征服了准噶尔部,在西北地区确立了统治。
3.镇压叛乱:清朝在统治时期面临着各种叛乱和起义,包括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等。
清朝通过军事力量和战略手段将这些起义镇压下去,并维持了朝廷的统治。
五、军事衰落和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的军事实力逐渐衰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体制僵化:清朝的军队体制相对僵化,无法适应新的战争形式和战略需求。
绿营在清朝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他们有多重要
绿营在清朝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他们有多重要本文导读:一开始的时候,绿营兵确实不是很受重视。
在前几任清朝皇帝眼中,绿营兵的战斗力其实是很差的。
非常值得吐槽。
虽但是到了康熙、乾隆时期,绿营兵的重要性,开始被快速提高,甚至超过八旗军,成为清朝军队征战的主要力量。
绿营兵的地位被快速提高,有两个因素是非常关键的。
第一点:跟八旗军相比,绿营兵的数量更多一些。
这自然是跟两支军队的组成有关。
八旗是以蒙古、汉人、满族三支八旗组成的。
他们的人数,原本就比较少。
而绿营兵的挑选,直接来自汉人。
在人数上,拥有天然的优势。
在清朝军队的组成人数中,八旗军队的数量,常年保持在二十万人左右,而绿营兵则是在六十万人左右。
数量的差距,让清朝皇帝不得不倚重于绿营兵。
因为战争无论输赢,永远是巨大的消耗。
这不只是在物资的损失,更是人口数量的下降。
这样的下降,很难快速的恢复。
而且,清朝前期的环境是十分动乱的。
除了要平定内乱,坐稳江山,又要向外开拓疆土,平定外部周遭的动乱。
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以及后来的准噶尔部的叛乱等等。
如果没有一支数量众多的军队,面对时时爆发的战争,就会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
同时,清朝要治理疆域辽阔的土地。
如果只依靠八旗军的数量,分散到全国以后,根本无力应对。
何况,清朝军队不仅是要参与战争,还要维护各地的稳定治安。
没有绿营兵的支持,清朝将很难维持自己的统治。
当然,为了防止绿营兵作乱,他们会让每个地方驻扎数量不同的绿营兵,同时派遣数量较小的八旗军用来监视。
第二点:八旗军自身的衰败,让绿营兵的重要性快速提升。
清朝前期,八旗军还能以自己的战斗力,成为皇帝心中的骄傲。
到了后来,却成了皇帝口中教训的对象。
康熙、乾隆多次下旨,训斥八旗军的衰败。
乾隆曾下旨,痛斥江南一带的八旗军,生活腐化,丧失战斗力。
军队里出现大量吃空额,找人顶替的事情。
甚至是一些重大阅兵上,八旗军的士兵连操练比武都无法做到。
这让皇帝十分冒火。
可屡次整顿,却毫无效果。
这样的腐化,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开始。
绿营兵的人员组成,以及采用的编制和指挥系统
绿营兵的人员组成,以及采用的编制和指挥系统反映清代的影视作品很多,片中那些身穿前后带有兵字号衣的清军就是绿营兵,他们是清朝入主中原后,招募汉人、地主武装、明朝遗留部队而组成的正规军队,清初康熙年间人数最多时达到60多万,至晚清降为40余万。
因为使用的旗帜为绿色、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
清朝中前期的常备军为八旗与绿营,这两大军事力量所负的职责却不一样。
八旗兵专司打仗,而分驻各省的绿营兵任务极其繁杂,主要是作战、屯戍、边防、河工、海防、漕运、守陵等事宜。
绿营兵的人员完全由当地汉人组成,也有从他省招募移调补充员额的,因为实行严格的土著补额制度,移调人员必须带家小赴军营驻地居住,使其成为当地人。
绿营有固定员额,兵籍终身不改。
绿营兵实行余丁制,又称为拨补制度。
意思是收养兵丁子弟以备缺额挑补,称为余丁、预备兵,他们未补缺为士兵之前,部队出征就随军担负杂役。
绿营由陆军和水师构成,兵种以步兵为主,另外还有为数不多马队、守兵。
装备使用刀、矛、弓箭等冷兵器,以及鸟枪、抬枪等火器,因为清廷对汉人组成的绿营兵有所限制,所以上千斤的重炮不允许使用,只能少量装备百八十斤的轻型火炮。
编制上绿营兵分为标、协、营、汛四级。
其中营为最基本的建制单位,标为最高一级编制,只有总兵以上的官员才许建标。
总督的直属部队为督标,提督统辖的称提标,总兵下辖的称为镇标,此外还有河标、漕标等。
标以下称为协,是督、提、镇分出的,由副将统领;协以下为营,从协、标分出的,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领;最基层单位是汛,由协、营分出来的,由千总、把总、外委等官员分别统带。
绿营兵的指挥系统层次为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提督为一省绿营的最高军事长官;总兵为一镇最高长官,其下有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官员。
绿营兵各级指挥官品级分别为:总督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为从一品;巡抚带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提督从一品;总兵正二品;副将从二品;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千总正六品;把总正七品。
清军序列中的汉军八旗和绿营兵有何区别?
清军序列中的汉军八旗和绿营兵有何区别?区别很大,虽然汉军八旗和绿营基本是由汉人组成的,但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清朝兵制主要是由八旗和绿营组成的,太平天国时期又加入了乡勇,不过乡勇已经是属于地方武装势力了。
汉军八旗和绿营的区别八旗制度是满州特有的制度,由努尔哈赤首创,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以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为名,称为八旗。
前期的八旗主要是由满州人组成,但在统一女真,攻打蒙古、大明的时候,吸收了不少蒙古人和汉人。
汉军八旗主要是由明末主动归附后金或者是被后金抢夺来的汉人所组成。
人数增多了,八旗也随着扩张,分为:满州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努尔哈赤以牛录为基本编制单位,三百丁为一牛录,由牛录额真统领;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率领;五甲喇为一固山,由固山额真率领。
固山就是汉语中“旗”的意思,八固山就是所谓的“八旗”。
八旗的主要任务是驻守京城和战略要地,称为京营八旗和驻防八旗。
而就像满州八旗一开始也有蒙古人和汉人一样,汉军八旗中虽主要是汉人,但也有少部分满人和蒙古人。
由于汉军八旗比起满州八旗和蒙古八旗来,对于汉人的土地和作战习惯更为熟悉,所以汉军八旗在清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角色。
不过在全国一统之后,八旗士兵久不知战,战斗力急速下降,到了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时,八旗兵更多的是作为守卫长江北岸的任务,而过江平乱的主要靠的是绿营兵。
绿营兵是根据明朝的边防镇戍制度而来,将大明朝的降兵和统一时招募过来的汉人所担当。
因为汉军八旗一开始的旗帜就是绿色,后面才拓展为八旗的规模,所以绿营兵也以绿色旗帜为标志,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故称绿营,也称为绿旗。
绿营的主要任务是镇戍,就是管理地方军事,由皇帝和中央兵部决策,由地方总督和巡抚负责监督、调遣,由提督、总兵直接统帅。
由于三藩之后,清朝的局势相对稳定,绿营也和八旗一样,沾染了不少八旗习气,绿营的战斗能力其实在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之时就开始衰落了。
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
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满洲军队称八旗兵,为国家武力主干,全国各军事要地,都派八旗兵驻防。
下面的绿营,说是中国军队,实际上率领绿营的将领还都是满洲人。
这两种军队,饷给是显分高下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先生的话提纲挈领,大致说清了清代的军制以及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区别。
“清朝入关以后,正规军队有八旗兵和绿营兵两种,两者全有一定的数额而且是经常设置的,所以称为额设制兵。
”(郑天挺:《清史》)除了八旗兵和绿营兵这些所谓的“正规军”以外,还有所谓的“土兵”,它特指一些少数民族部队,虽然也是经常设置的,但人数不多。
另外的“乡兵”“团练”“练勇”“防军”等等,都是为应对某一突发事件而临时招募来的,事定即行裁撤或者改编,所以不算作正规军队。
同治朝以后,随着陆续采用新式枪械,训练新式军队,于是“练军”“防军”“新军”逐渐出现,这些军队是清朝在当时形势下逐渐淘汰了绿营,而新编练的正规军队,但各地的新军参差不齐,并没有挽救清廷的衰亡。
八旗兵是满清入关前就固有的军队,“八旗子弟,人尽为兵”,是名副其实的子弟兵。
凡年满十六岁以上的满洲男丁就可以“披甲当兵”,不满十六岁的则可以挑补“养育兵”,也可以理解为预备兵,真可谓是全民皆兵。
清代八旗兵分亲军、骁骑、前锋、护军、步军五种。
又从上列各营内选拔神机营,从前锋营内选拔健锐营,从骁骑营汉军内选拔枪营、炮营、藤牌营,从满洲蒙古习火器的兵中选火器营,这些可以理解为清军的特种兵。
清代八旗兵大部分集中在北京城内外,大约十二万人左右。
在北京以外分驻的称为“驻防”。
北京附近的驻防有二十六处,东三省各城的驻防有四十四处,其余各省的驻防有二十四处,大约十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入关后清廷全部的八旗兵在二十二万左右(每个朝代略有差别)。
清代的绿营兵又称绿旗兵,是满清入关后改编和新招的汉人部队。
它和八旗兵不同之处在于,八旗兵是全民皆兵,而绿营是自由应募来的。
清代的绿营兵,北京和各省都有。
在北京的称巡捕营,隶属于步军统领;在地方各省的由各省总督统辖的称“督标”,巡抚统辖的称“抚标”,提督统辖的称“提标”,总兵统辖的称“镇标”,将军统辖的称“军标”(只四川、新疆有之),河道总督统辖的称“河标”,漕运总督统辖的称“漕标”,标以下还有协、营、汛等层级,分别由副将、参将、游击、千总、把总等统领。
清朝的军事制度八旗与绿营的战斗力量
清朝的军事制度八旗与绿营的战斗力量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军事制度非常独特,主要由八旗和绿营组成。
八旗是清朝建立后设立的军事组织,而绿营则是由地方长官组建的地方军队。
这两种军事力量在清朝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八旗的建立与特点清朝的八旗分为正黄、正红、正蓝、正白、副黄、副红、副蓝、副白八个旗,每个旗又分为正旗和副旗,正旗是由皇帝和皇族亲自指挥的精锐部队,副旗则由贵族和满洲贵族的后代担任指挥。
八旗的成员以满洲人为主,也有部分外族人士加入。
八旗的主要任务是保卫皇室和维护统治,同时也负责执行征战任务。
八旗以骑兵为主,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
它们在军事训练、装备和指挥上都有相对较高的水平,是清朝最稳定和最可靠的军事力量。
二、八旗的战斗力量1. 优秀的军事训练:八旗拥有完善的军事训练体系,士兵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可以熟练地操纵各类武器,并掌握战术上的高效行动。
他们通常具有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战斗意识,能够迅速适应和应对各种战场形势。
2. 精良的装备:八旗所使用的武器和装备相对先进,如火炮、枪炮、弓箭等,能够有效地打击敌人。
八旗的火炮部队在清朝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对抗外族入侵时,他们的火炮火力优势使得敌人望风而逃。
3. 稳定的指挥系统:在战斗中,八旗有着稳定和高效的指挥系统。
旗兵将领通常获得良好的军事训练并具备较高的军事素养。
他们了解战场形势,能够准确判断,灵活应对,指挥士兵在战斗中发挥最佳状态。
三、绿营的建立与特点除了八旗,清朝还有绿营这一重要的军事力量。
绿营是由地方长官组建的地方军队,主要负责地方的治安和防御工作。
绿营的成员主要是通过选拔和招募来壮大,他们来自各个社会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绿营的特点是地方性,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绿营,由省级军官指挥。
绿营的战斗力量相对较弱,装备也较为简陋。
由于选拔和招募的标准不一,士兵的战斗素养和训练水平存在差异,战斗力量相对分散。
然而,绿营也有一些优势。
清朝的军事制度从绿营到现代军队
清朝的军事制度从绿营到现代军队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军事制度经历了从绿营到现代军队的转变。
这一演变是清朝面对外族侵略和内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从清朝军事制度的起源、绿营的组织与功能、联兵制度的推行以及现代军队的创建等方面进行论述。
清朝的军事制度起源于满洲部队。
满洲早期是一支游牧部族,以狩猎和战争为生。
如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满洲人出现了兵员和军事组织的问题。
在后金时期,努尔哈赤通过整合各个部落,建立了起初的军事制度。
这个制度主要是以骑兵为主体,分为禁军和正旗。
禁军由精锐勇士组成,负责护卫努尔哈赤。
而正旗则是满洲各部的主力部队,由各部族长担任统领。
随着努尔哈赫的儿子皇太极的统治,满洲军事制度逐渐演化为清朝军事制度。
清朝军事制度的核心是绿营。
绿营是一种由汉族和少数民族组成的民兵部队,是清朝维护国家稳定的主要力量。
绿营按照地区划分,分为镇守、护理、步兵绿营等。
其中镇守绿营是保卫边境的重要力量,护理绿营则负责维持治安。
绿营兵员的选拔主要依靠孝顺和忠诚这两个标准,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士兵们对清朝统治的忠诚度。
绿营的组织结构严密,行动纪律严格,在清朝统治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营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军队的招募主要依靠财政,导致绿营在装备和训练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其次,地方割据势力在一些绿营中滋生,导致了士兵们对清朝的效忠度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清朝开始推行联兵制度。
联兵制度是指清朝开始招募汉军,并和绿营进行编制和训练的一种制度。
通过与绿营的混编,汉军逐渐在清朝军队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一举措一方面解决了装备和训练问题,另一方面增强了士兵们对清朝的忠诚度。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清朝在军事制度上也随之改革。
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清朝开始意识到绿营制度的局限性,于是推行新式军队的创建。
新式军队主要以北洋军为代表,以步兵和炮兵为主力,同时加强了海军的发展。
清朝绿营兵制
清朝绿营兵役制度的特点10历11班10021009 卢家艳[摘要]绿营是清朝前中期重要的武装力量,其兵役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三: 第一,绿营兵制实行的是变相的招募制度。
而不是此前人们认定的“世袭制”。
第二,清廷对于绿营采取的是“养兵”制度。
士兵的收入由政府提供。
类似于“职业兵”。
第三,入伍后,绿营士兵必须土著化,而军官则需要实行流官制。
绿营兵役制度并未改变传统兵制的弊端,因此依然没有避免迅速腐化的结局。
[关键词]绿营;招募;养兵制;土著化清朝入关之后,在统一全国、巩固政权的过程中建立了绿营制度。
绿营是纯用汉人为兵的制度,产生于顺治年间,各省绿营随满洲对中国的征服而逐次建立。
作为清朝的“经制”部队,绿营各项制度的确立其实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
比如,各地绿营兵最初并无定额,“视战争需要,时多时少”,直到康熙二十五年才有了稳定的总额。
①随后的兵额多有损益,基本上是遇有战事前线需兵时则广为招募,承平时则员额减少,极盛时的绿营,人数多达六十余万。
而早期的绿营,其成员主要通过整编明朝各地旧有武装组成,在兵源、管理等方面并无定规,直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绿营兵役制度方才渐次确定。
从士兵来源、管理等角度而言,定型后的绿营兵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变相”的招募制关于绿营的兵役制度,学界多认定其为“世兵制”。
此说源于罗尔纲先生所著《绿营兵制》。
该书认为:绿营实行的是“世兵制”,因其基础是“余丁制”:绿营父兄在伍,子弟为余丁,守兵出缺,即以余丁拔补,余丁不足乃募于民。
并以鲍超年轻时拔补绿营时,余丁很多,出现几十人补一缺的例证,说明绿营“无余丁乃募于民”的条例只是预备条文,通常都以余丁拔补守兵,很少募兵于民。
因此,罗尔纲先生认为,士兵都出自兵家,“与征兵制不同,跟募兵制也有分别”,“实在是一个世及的制度。
”②因为拔补过程带有世袭的特点,绿营被多数人视为“世兵制”。
笔者认为,绿营虽然有世兵制的特点,但是并不能依此认定绿营实行的就是“世兵制”。
清朝协营制度
清朝协营制度
清朝协营制度主要是军事组织制度,大致分为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
1.八旗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的最高长官为都统,由皇帝亲
自任命。
都统之下设副都统、协领、佐领、参领等官。
满、蒙、汉军八旗各设都统一人,从一品。
副都统,正二品。
协领,从二品。
佐领,正四品。
骁骑校,正六品。
前锋校,正六品。
护军校,正五品。
2.绿营即汉兵,由汉军八旗更名而来,是清朝的主要军事力量。
绿营以“营”为
基本单位,最高军政长官为提督,节制总兵以下各级军官。
提督之下设总兵一人,副将二人,参将四人,游击四人,都司二人,守备二人,千总四人,把总八人外委四人。
总的来说,清朝协营制度是一种高度集权的军事组织制度,旨在确保皇帝对军队的绝对控制。
清陵考古清陵的管理和保卫:八旗绿营两类卫戍部队
清陵考古清陵的管理和保卫:八旗绿营两类卫戍部队(一)八旗清朝皇帝为了保卫他们的祖陵,把他们打江山、起家的最亲信最精锐的八旗兵派到皇陵,直接进驻陵园之内,负责每座陵寝的安全。
驻扎在皇陵的八旗军队也称“兵部”。
每陵宫门外两侧的值班房就是值班的八旗兵的栖息之所。
每班由2名章京带着10名八旗甲兵沿着陵院围墙外的更道昼夜巡逻。
不值班的八旗官兵驻扎在陵园之外的兵营里。
八旗兵按陵设。
皇帝陵的八旗兵的官印称“关防”,铜制,满汉合璧。
如果是景陵的八旗兵,其关防的文字为“看守景陵山河关防”。
皇帝陵的八旗兵设总管1员、翼长2员、章京16员、骁骑校2员、领催4名、披甲人76名、养育兵8名,约110名左右。
皇后陵除不设总管、翼长外,其余同皇帝陵。
妃园寝设章京8员、骁骑校1员、领催2名、披甲人38名、养育兵8名,约为皇后陵的一半。
光绪年间,驻守东陵的八旗官兵约有1200人左右。
八旗兵不仅负责保卫任务,而且在陵寝祭祀之日,值班的八旗官兵还配合内务府、礼部司员启闭宫门、殿门,抬撤桌张、支领金银器皿、掌管礼部金银器皿库房的外门钥匙。
(二)绿营绿营,也叫绿旗兵。
清朝接收明朝的军队而改编的汉人军队,是当时国家除八旗兵之外的另一种正式军队。
因为军旗是绿色的,所以称为绿旗兵,也叫绿营。
在清朝时,皇陵陵园面积辽阔,只靠八旗兵保护皇陵兵力不足,所以皇陵的外围安全由绿营兵负责。
在康熙年间,关内清陵的绿营最高长官是副将,下辖的绿营为协(绿营军队的一级建制,相当于师或军)。
指挥机构设在马兰关。
雍正元年(1723)康熙皇帝入葬景陵后,雍正皇帝为了加强对祖陵的防护力量,将协改为镇,将副将改为总兵官,简称总兵,武职正二品,有专折上奏的权力,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
马兰镇的第十七任副将范时绎提升为总兵。
从乾隆年起,马兰镇总兵皆由满族人担任。
马兰镇绿营的任务就是维护后龙(陵园后部无陵寝的范围)和陵区四周的安全,防火、防盗、防破坏。
马兰镇绿营下辖8个营,即镇标左右营、遵化营、蓟州营、曹家路营、墙子路营、黄花山营、余丁营。
清朝道光年间的“精锐”禁军
清朝道光年间的“精锐”禁军清朝道光年间的“精锐”禁军说到大清朝,咱们老是将它与那段丧权辱国的前史联络在一起,虚弱的国力、 ... 人民和糊涂无能的清政府为大清的前史涂上了半壁黑色。
可是当咱们从头翻开这296年的厚重前史,仍是能够看到它前半有些的光辉,能征善战的康熙率领皇家戎行平定三藩之乱、准噶尔暴乱,克复台湾省,打出了完好的江山,也带出了一个千古留名的“康乾盛世”。
但从第2次 ... 战役到中法战役,从甲午战役到八国联军侵华战役,中国简直每打一次仗,都要被逼签定不平等公约。
咱们不由想问,晚清时期中国的戎行终究出什么疑问了?清政府又是怎么去解决这些疑问的?终究的作用又是如何的呢?上海电视台写实频道《文明中国》节目约请中国人民 ... 国防大学战略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马骏对此作了叙述。
糜烂,打垮了曾经强壮的清军“康乾盛世”之时,清朝曾是具有国际上最为强壮的武装力气之一的国家。
比方康熙年间的中俄雅克萨战役,其时康熙派清军3000余人开拔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对方不睬。
8月,清军开始攻城,后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到隆冬冰合后,舰船举动、马匹粮秣等不方便,所以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查,堵截守敌外援。
侵略军被围困近年,战死病死许多,826名侵略军最终只剩66人。
雅克萨城日夜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匆促向清恳求撤围,遣使议定鸿沟。
清答应所请,允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反击战完毕后,两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7月24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公约》,规则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鸿沟。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疆域。
清朝的军制根本分“八旗与绿营”。
“八旗”根本是满族人自个的戎行。
正黄、白、红、蓝四旗和镶黄、白、红、蓝四旗,加起来总共八旗。
“八旗”建立于清兵入关之前,它是满族人特有的兵民合一与军政合一的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绿营兵役制度的特点10历11班10021009 卢家艳[摘要]绿营是清朝前中期重要的武装力量,其兵役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三: 第一,绿营兵制实行的是变相的招募制度。
而不是此前人们认定的“世袭制”。
第二,清廷对于绿营采取的是“养兵”制度。
士兵的收入由政府提供。
类似于“职业兵”。
第三,入伍后,绿营士兵必须土著化,而军官则需要实行流官制。
绿营兵役制度并未改变传统兵制的弊端,因此依然没有避免迅速腐化的结局。
[关键词]绿营;招募;养兵制;土著化清朝入关之后,在统一全国、巩固政权的过程中建立了绿营制度。
绿营是纯用汉人为兵的制度,产生于顺治年间,各省绿营随满洲对中国的征服而逐次建立。
作为清朝的“经制”部队,绿营各项制度的确立其实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
比如,各地绿营兵最初并无定额,“视战争需要,时多时少”,直到康熙二十五年才有了稳定的总额。
①随后的兵额多有损益,基本上是遇有战事前线需兵时则广为招募,承平时则员额减少,极盛时的绿营,人数多达六十余万。
而早期的绿营,其成员主要通过整编明朝各地旧有武装组成,在兵源、管理等方面并无定规,直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绿营兵役制度方才渐次确定。
从士兵来源、管理等角度而言,定型后的绿营兵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变相”的招募制关于绿营的兵役制度,学界多认定其为“世兵制”。
此说源于罗尔纲先生所著《绿营兵制》。
该书认为:绿营实行的是“世兵制”,因其基础是“余丁制”:绿营父兄在伍,子弟为余丁,守兵出缺,即以余丁拔补,余丁不足乃募于民。
并以鲍超年轻时拔补绿营时,余丁很多,出现几十人补一缺的例证,说明绿营“无余丁乃募于民”的条例只是预备条文,通常都以余丁拔补守兵,很少募兵于民。
因此,罗尔纲先生认为,士兵都出自兵家,“与征兵制不同,跟募兵制也有分别”,“实在是一个世及的制度。
”②因为拔补过程带有世袭的特点,绿营被多数人视为“世兵制”。
笔者认为,绿营虽然有世兵制的特点,但是并不能依此认定绿营实行的就是“世兵制”。
换句话说,绿营的“世兵制”同八旗的“世兵制”是不同的。
首先,绿营的世兵制和八旗的世兵制有很大区别。
八旗兵丁来源于特殊的、固定的、在政治上享有特权的群体,并不容许汉人掺杂其中,当兵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特权。
绿营实行之世兵制度本质上却是变相的招募。
清人亦认为八旗绿营在制度上有所区别,即“八旗驻防兵,由于世籍,绿营兵由于招募。
”③绿营兵丁除了来自兵户外,往往根据实际需要,从社会其他阶层中招收士兵。
例如,嘉庆十年,为了镇压白莲教起义,嘉庆皇帝下谕以招募来弥补绿营兵之不足。
“自剿办教匪以来,各省多有征调,其在军营打仗出力兵丁拔擢员弁者甚多,将来凯旋归伍时自不敷原设兵额,前已谕令各省督抚提镇招募新兵。
除河南、陕西、四川、云南募兵较多,所缺无几,毋庸议外,其余各省著再照派出征兵见缺之数,酌量招募.....务须挑选健壮,实力训练,庶兵额不致久悬,地方亦资弹压。
”④许多乡勇被补充到军队中以弥补经制兵的不足,甚至有些地方“各营内新兵大半由乡勇入伍”⑤,只不过为了适应兵皆土著的原则,招募之后,必须由民籍转为兵籍,使之成为土著。
但是招募是绿营士兵的重要来源则无疑。
其次,世兵制的基础——“余丁制”在实行过程中遭到破坏。
余丁制设立的最初目的有三:余丁生长兵家,披坚执锐,见闻习惯,较从民间招募之人易于训练,此其一; 子弟充“余丁”有一份收入,可补充家用,此其二;战时从征,可任长夫,减少招募,此其三。
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正如上文所举鲍超之例,绿营子弟补兵是比较困难的。
特别是随着人口滋生,兵家生齿日繁,子弟众多,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补上空额。
⑥又因为补兵在一些人眼中成为利薮。
实际过程中必须请托方有可能补兵,并非是“余丁”就可补兵。
更重要的是,绿营士兵拔补时以招募代替余丁是普遍情况。
乾隆年间有人指出:“今之名隶伍符者,皆市井游堕,不克自存,计无复之,苟延岁月,始肯入伍......若其人稍有谋生之策,必不肯为。
”⑦这些例证说明,招募“市井”是绿营补充士兵的一个重要方式,在特殊情况下甚至是有些地区绿营兵的主要来源。
而且,清廷也并不一味坚持以余丁拔补绿营缺漏。
因为有人认为世袭制度并不利于保持军队的战斗力,需要通过招募加以调整:“兵丁子弟见闻习惯。
训练虽易见功。
然使人材技勇本无足观。
而徒藉父兄之力,滥食名粮。
则钻营之弊,既不可禁防,而入伍者几成世及,又何以实戎行而惩冒滥。
转不如兼收慎择,确程材艺之为得矣。
著各省督抚并提镇等。
各兵子弟内有实在可用者,务须详慎挑补,不得以曾奉谕旨通行,稍为假借。
如果一时艰于足额,于外来壮丁,不妨量为变通,庶于营务有裨。
”⑧基于上述两点,笔者认为,绿营兵制固然与征兵制不同,与募兵制亦有别,但若简单地称为“世兵制”则不确切,毕竟招募依然是绿营补充兵员的重要方式,再加上兵员拔补过程中“余丁制”的无效,同真正的“世兵制”(八旗)相比较有很大区别。
称其为变相的招募制或招募、世兵制的结合体,可能更符合绿营实际。
二、养兵制虽然绿营脱胎于明代的镇戍制度,但是与前明最大的区别在于,明代卫所制度下的“军”实行屯田,而清代绿营实行养兵制度,完全由财政供养。
士兵收入分合法收入和隐性收入。
合法收入又分为平时收入和战时收入。
战时收入包括:俸赏银、盐菜口粮。
士兵在战争中立功,也会有一份收入。
因为本文注重的是常态下的兵制,战时收入本文不作论述。
绿营兵丁的平时合法收入包括清廷分发的饷银、饷米。
绿营兵丁正饷,随兵种和驻地的不同而异,但都低于同级的八旗兵饷。
京师巡捕营,马兵月支饷银2两,步兵1 两,月支饷米3 斗,此外,每马一匹,月支豆草银2.5两。
⑨各省镇标马兵饷额多定于顺治朝(各省待遇有差别)。
顺治元年定各镇马兵月支饷银1.5两,步兵1两。
顺治四年,各镇马兵月给饷银2两,步兵1.5两,守兵1两。
马、步、战、守各军每名月支饷米5斗。
顺治五年改为月支米3斗,遂成定制。
⑩另外,每马一匹,冬春两季月支豆9斗,夏秋两季月支6斗,草均30束(每束重7斤)。
11如果家有余丁在伍,则多一份收入。
兵丁若曾经战阵,退休时有退休俸饷。
绿营额外收入,主要基于绿营功能的多样化。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提到,“维持社会治安,保持政治秩序就成了清军最重要最大量的日常任务。
”清朝的军队“不是一支纯粹的国防军,而是同时兼有警察、内卫部队、国防军三种职能”12。
而担负职能更多的莫过于绿营。
罗尔纲在《绿营兵志》中概括了绿营的7种差事:解送(包括解饷、解犯、解送钱粮)、守护、缉捕、察奸、缉私、承催、特别差役。
在清朝官僚系统日益腐败的情况下,当差的能够得到不少“灰色收入”。
同八旗相比,绿营实行的是低薪制,而且并无多少“福利”。
首先,绿营粮饷章程是在顺治元年到五年期间形成的。
清廷入关后200余年并没有大的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提升以及士兵家口的增多,清初制定的看似优厚的待遇已经非常微薄,到了“难赡其家”的地步。
“计每兵所得月饷,不足供一人十日之食,余二十日则悬釜待炊,衣履无出,其奉父母,养妻子者,更无论也。
”13乾隆十三年,甘肃提督永棠奏称绿营生活之难:“甘郡内地,粮价虽贱于安西。
因标兵皆系土著,家口众多,粮饷皆按季关支。
季首关饷时,糊口外所余无几。
每至季中空月,已属拮据。
添补衣服,更觉艰难。
借贷受重利盘剥,且有告贷无门者。
冬令无皮衣兵竟有大半。
设遇征调,何能望其勇往。
”14其次,绿营士兵并无多少“福利”。
八旗兵丁所享有的福利制度是非常优厚的。
清廷对其基本上采取的是完全“包下来”的制度。
八旗兵丁房屋之建造、修缮、红白喜事、迁移经费,完全都由官方支给。
每临大事,皇帝对在京护军披甲,多赏给一月、两月、半年不等的钱粮。
为了保证八旗生计,康熙朝后期还实行“生息银两”制度。
即由中央下拨给驻防将军一笔款项作为基金,令其管理营运,将利息作为驻防兵丁婚丧等事的补助。
此制度从雍正朝正式实行,对解决基层官兵的生计困难起过重要作用。
15同时,为了解决八旗生计困难,清廷实行了养育兵制度,各地步甲和养育兵收入有所差别,但是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旗兵的生活。
养育兵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改善八旗生计问题。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清廷对八旗实行的不是简单的养兵制度,而是厚养兵,可谓是殚精竭虑,周详之至。
八旗兵丁享受的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
与八旗福利相对照的是,绿营士兵却没有这样好的福利待遇。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营兵丁的合法收入只能供自身消费,很难保证家庭支出,更不要说士兵家庭有不时之需。
仅靠有限的兵饷并不能赡养全家,使绿营重差不重操,因为出差有一份额外收益,其数额虽不确定却多少能补贴家用,因此,虽然当差收入没有定额,绿营兵却趋之若鹜,以至于差、操混淆。
绿营的低薪制和待遇差导致的结果是招募困难,很多人并不愿意入伍当兵。
比如,嘉庆年间,河南招补兵丁,就遇到乡勇和兵丁都不愿入伍的情况:“豫省挑补兵丁,不但乡勇等不愿入伍。
即兵丁子弟,遇其父兄缺出亦不肯即行充补。
前令各省招募兵丁,原以乡勇民人,既得口粮养赡,又上进有阶,自必踊跃从事。
今乃视为畏途,退避不前。
此皆由带兵官员,不知体恤,任其褴褛冻饿。
甚至以牛皮裹足,亦全不为意。
其有赴义捐躯者,无论兵丁乡勇,俱不肯按名资恤,何怪乎乡勇之不愿入伍食粮,兵丁子弟亦不愿报充营缺耶。
”16三、土著化、分散化土著化的含义是,无论士兵入伍前是本地人还是身处外籍,一旦入伍,都必须携带家口赴军营所在地居住,士兵入伍后,全家编入兵籍,兵籍掌于兵部,粮饷掌于户部,完全由中央控制,成为由中央兵部直接掌管的“兵籍”。
各省督抚需每年按额造册,年终呈报兵部以为考核。
17绿营平时拔补,战时抽调,都首先从各地土著兵户中选取,并且严禁以外来无籍之人补额。
即使在战争中,征调士兵遇有伤亡,也须咨本省于原营,募补土著送往前线,一般不允许随地募补。
分散化的含义是,绿营平时分散各地,按标、协、营、汛等形式配置。
各地按照道里远近设立营汛,计水陆冲缓而确定兵额。
各地营制多有不同,即使同为“营”的编制,其所统兵额也多寡不一,地方小规模的叛乱随时镇压,遇大规模的起义,则由中央从各地抽调。
实行士兵土著化、分散化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兵皆土著,将皆选调。
可防将帅私其兵,也可防军官之间、官兵之间彼此结纳。
清廷规定武员任职必须回避本省,凡官职在守备以上,500里以外方准补用。
就是担心各地军官由兵丁渐次升补,难免“交结瞻徇之弊”18,但是因为军队的特殊性质,导致武职人员的任用并没有严格地遵循回避制度。
据乾隆十二年兵部密奏,营弁俱不回避本省的情况,“各省情形,大率相类。
”19军官回避本省制度的破坏,产生了许多问题,遭到督抚的不断反对。
乾隆七年,闽浙总督那苏图上奏中央,以福建绿营之军官多本省之人,官兵声气相连以致有挟制长官之事,建议以非闽籍军官补充,实行军官的回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