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教案精编版
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教案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家风是什么,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2、针对自己的家风,讲讲家风的故事。
3、通过不同的的形式了解各种家风,接受正能量的熏陶,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活动重点:搜集相关家风的资料,把自己的家风记录在卡片上。
尽量做得精美一些。
准备讲述自己家风的故事。
活动准备: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家风的资料,并把自己的家风写在纸上。
活动设计:一、看视频,写家风。
1、播放视频,中央电视台采访片段《你家的家风是什么?》看完以后,小组讨论一下:你觉得家风是什么呢?2、讨论之后,请写出能够表示家风的词语,比一比,看谁写得多:勤劳、节俭、爱国、自强、敬业、诚信、友善、谦虚、礼让……师总结:家风就是做善事,不求回报;家风就是为人老实,不干坏事;家风就是小小举动创美德;家风就是常做好事,无怨无悔;家风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国。
二、搜资料,共分享。
1、学生读一读搜集到的家风资料,与同学们共享。
2、听故事,明是非。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
到目前,两个家族都已经都已经传到第八代。
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
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8位当过教授、86位是文学家、65位做过医生、21位当过议员、2人位当过大使、1人做过副总统;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
他的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罪或盗窃罪、7个是杀人犯,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
为什么两个家族的境遇区别会如此之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两个家庭的家风截然不同。
两个家族的成员一代一代的在不同的家风中潜移默化地成长,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代代延续。
家风家训教案

家风家训教案教案主题:家风家训教学目标:1. 了解家风家训的概念和作用;2. 通过学习家风家训的例子,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3. 激发学生对于家庭价值观的思考和探索。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家风家训2. 家风家训的作用和意义3. 家风家训的典故和例子4. 实践与应用:培养良好家风家训的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开头,引起学生对于家庭价值观的思考。
2. 提问:你觉得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对于家庭和个人的发展有哪些影响?二、讲解和讨论(10分钟)1. 讲解家风家训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家风家训的典故和例子。
3. 提问:你们家有什么家训吗?你觉得这些家训的意义是什么?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典范,研究他们的家风和家训。
2. 各小组展示并讨论他们研究的家庭典范的家风和家训,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四、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总结讨论中出现的家庭典范和家风家训的共同之处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家庭中培养良好的家风家训,并展开讨论。
五、实践与应用(15分钟)1.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讨论和提出培养良好家风家训的方法和策略。
2. 让学生列出他们认为重要的家风家训,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庭的家风家训,并撰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家风家训以及对其作用和意义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学生了解了家风家训的概念和作用,并通过小组活动的讨论和反思,意识到家庭价值观对于个人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实践与应用的环节,学生也掌握了培养良好家风家训的方法和策略。
这堂课让学生深入思考家庭对于自己的影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落实家庭价值观。
家风家训主题班会精编版

永那挣忘尽藏成写万经岁神流一勤方半笑凝穿一
不就脱掉收万智千条世月州传部俭寸耕看聚越封
磨 灭 的 信
是 你
世 俗 偏 见
名 利 富 贵
千 里 云 烟
里 风 雨
慧 源 泉
古 家 训
家 训 恒 久
致 用 敢 为
不 停 变 迁
大 地 穿 越
万 户 千 门
家 训 句 句
持 家 世 代
家 书 抵 万
岳飞小时候家境贫寒,他很小的时候就帮家里做
些杂活,并到野地里去打柴割草。岳飞少年时性情深 沉,不爱说话,但他非常好学,尤其喜欢读《左氏春 秋》、孙膑及吴起兵法之类的书籍。在长期的艰苦劳 动中,岳飞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意志坚强,身体结 实,力气很大。不到二十岁,岳飞就能拉动三百斤的 强弓。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年轻人都愿意抽空练 习武艺,以便保家卫国。岳飞拜同乡人周侗学习射箭, 他虚心好学,学得了一手好箭法,并能够左右开弓。 岳飞又向陈广学习枪法,他的枪法高超,全县无人能 敌。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 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 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 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 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 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 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 “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 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 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不 教 不 知 也 。 古 者 圣 王 , 有 “ 胎 教 ”
上 智 不 教 而 成 , 下 愚 虽 教 无 益 , 中 庸
传承良好家风教案(可编辑

传承良好家风教案(可编辑一、教案的设计理念:本教案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传承良好家风的意识,通过对传统文化家风的学习和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家庭观念,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价值观,推动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价值观和家风,并通过分析家庭价值观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家庭观念的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对传统文化家风的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传承良好家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家风,引导学生树立正面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家风和家庭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家庭幸福感。
三、教学内容:1.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如尊师重道、崇尚孝行等。
2.家风的重要性。
通过对家风的定义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家风对培养学生良好人品和习惯、塑造学生性格等方面的影响。
3.传承良好家风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传承良好家风的方法和途径,如家风的传统节日活动、家庭教育的方式等。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认识家风的重要性,掌握传承良好家风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家庭观念,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家庭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风对培养学生好习惯和性格等方面的重要性。
2.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家风,增强对家风的理解和感受。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思考,互相启发,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谈论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明确家庭与个人的关系,为后续的学习铺垫。
3 弘扬优秀家风 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3 弘扬优秀家风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家风,掌握优秀家风的基本内容。
2.了解不同家庭的不同家风,了解家庭在塑造个人品性上的作用。
3.珍惜家庭,增强家庭责任感,培养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二、教学重点1.掌握什么是家风,理解优秀家风的内涵。
2.掌握优秀家风的具体内容和生活中的实践。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所学的家风知识,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家风?家风是如何影响个人?”通过对学生的回答和观点进行引导,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新知(20分钟)(1)家庭的重要性家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每个人最亲密的社交场所,也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的坚强后盾。
家庭不仅能够给人提供着休息、娱乐和学习的环境,也可以使人们得到一种安全感和热爱的情感支持。
(2)家风的含义家风是指家庭中世代相传的风气、习惯和信仰。
它包括家庭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生活规范等方面,同样也是对幸福、和谐家庭的规范和准则。
(3)优秀家风的内涵1.孝敬父母、尊重长辈;2.诚实守信、行事负责;3.克己自律、良好的习惯及行为规范;4.增进感情、和睦相处。
(4)优秀家风实践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案例、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优秀家庭的实践,让学生们了解优秀家风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3. 拓展活动(15分钟)(1)家庭调查学生可以根据所在家庭,通过问卷、观察等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家庭中存在的优秀家风或改进的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培养起正确的家庭观念。
(2)亲情小品剧组织学生化身家庭成员,通过表演小品、话剧等形式,展现出不同家庭的故事和家庭观念。
这将有利于学生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家庭,了解不同家庭的风俗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 总结与归纳(1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家风的含义,掌握优秀家风的实践方式。
3《弘扬优秀家风——探寻优秀家风》(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弘扬优秀家风——探寻优秀家风(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案是以《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为依据,教学内容始终贯穿着“弘扬优秀家风”的主题,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懂得如何珍惜和传承优秀的家风。
同时,通过家风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直、勤奋、守信、亲善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家风”,理解家风的重要性。
2.了解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内容和特点。
3.培养珍惜优秀家风的意识,形成承继优秀家风的品质。
4.能够总结自己家中的优秀家风,分享并学习他人家中的优秀家风。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讲述一个朋友家的故事,向学生们介绍家风的概念,并引出对家风的思考和探究。
2. 学习内容通过课本选择性地选取了一些关于优秀家风的内容,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忠诚正直”等,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一些优秀家风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3. 活动设置活动一:“我家的优秀家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和总结自家的优秀家风,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出来,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分享。
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中积极寻找优秀家风的点滴,并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
活动二:传承沙漏通过对“传承沙漏”的游戏,来模拟家风的传承,并渐渐地深入地让学生认识到传承优秀家风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总结反馈通过小组长的发言和教师的点评,对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同学进行表扬和激励,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探究家风的收获和心得,并进一步强化家风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教学方式1.讲授课件:通过课件的形式总结家风教育的要点和重点,让学生有整体性的认识。
2.活动探究:强调“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
3.师生互动:强调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家风教育的实际效果。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态度、动作、神态,了解学生对家风教育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第3课 弘扬优秀家风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家风的概念和影响。
2.认识传统家风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对优秀家风的认同和继承。
4.通过家风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和认识优秀家风的概念和意义。
2.让学生明白家庭的家风教育对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使学生能够把对家庭的爱和责任转化为对社会的爱和责任。
教学方法:1.听、说、看、做、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学生参与。
2.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几幅画面,让学生谈谈哪些画面是关于家,哪些是关于家风,引导学生认识家风的概念。
二、学习新课(20分钟)1.引入通过课文和图片让学生认识传统家风的重要性和现代家庭建设中需要倡导的优秀家风。
2.探究(1)通过发问和讨论让学生探究家风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2)教师示范了解传统家风的方法,鼓励学生走近家人,考察家人身上体类传承的家风美德。
(3)教师分小组让学生思考自己所在家庭需要倡导哪些优秀家风。
(4)让学生通过演讲、表演、画画等形式,展现每个小组的想法和成果。
3.总结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的同时,教师逐一点评,并加以总结归纳,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家风,明切为什么要倡导优秀家风。
三、巩固提高(10分钟)1.小组展示让学生在小组内继续讨论家风问题,加深对家风概念的理解,并通过互相分享展示,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家风的作用。
2.个人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如何将优秀家风落实到生活中,从而发挥优秀家风的作用。
四、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感想,表达对优秀家风的态度和认识,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认识传统家风的重要性,并明白优秀家风对个人和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2.探究和讨论是本节课程的主要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家风教案

初中家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风的内涵,认识到家风对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团结互助、勤奋学习的家庭美德。
3. 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家风的定义与内涵2. 家风的重要性3. 优良家风的特点4. 传承和弘扬家风的方法5. 家庭美德的培养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家风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家风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家风的定义与内涵,让学生明白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
3. 讨论:分组讨论家风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家庭的家风,以及家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优良家风案例,让学生了解优良家风的特点,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家风。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培养家庭美德和传承优良家风的计划,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创新、沟通等方面。
3.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资源1. 家风短视频2. 优良家风案例资料3. 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的相关文章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的重要性。
2.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家校共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培养家庭美德,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完整版)精编版

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家庭就像一个小团队,要想让自家的小团队幸福和谐有爱,延续家兴业旺的传统,必须要有相应的约束,家庭才能幸福和谐,夫妻恩爱,妇贤子孝!家兴业旺,我家为了和谐、文明、健康、富有的目标,制定出我们杨家的家教家风家规家训和大家分享下:一、家教:1、励志上进的教育(博学通览,学无止境,多多益善)2、修身养德的训诫(修身必使其身心处于清静无为境界,然后通过自强不息地学习,升华对天时地利社会物候能够做出正确的认识与判断,形成各自独特的见解,从而指导个人的思想行为,很好地服务于社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把所获成果贡献给社会,让民众分享,不擅自奢华浪费)3、勤俭节约的提醒(勤俭节约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处世为人的规劝(通过修身养德最终还是如何落实到处世为人的实际行动上。
)二、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1、尊师重教增长知识(尊敬师长,是儒家传统,所以不需多言,相信大家都会理解。
);2、诚实守信遵守承诺有时间观念。
(信用是做人的名片,一定说到做到,做事情不拖拖拉拉);3、和睦友邻与人为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左邻右舍相处好,给孩子营造好的生长环境,);4、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氛围的基石);5、尊重孩子善于学习,(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现代社会,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也需要被尊重,他们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想怎样就怎样,一点也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是不对的,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人每个阶段都需要学习,只是每个阶段学习的内容不同而已,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6、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社会在发展,诱惑越来越多,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自己的做人准则)7、孝顺父母懂得感恩;(如果孩子不懂感恩,根源一定在父母,有熊孩子一定有熊家长)8、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帮助他人是快乐的根源,正所谓,送人鲜花,手有余香)9、进餐礼仪(一个孩子的家庭教养和人品,往往在餐桌上一览无余,良好的进餐礼仪,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成长发展都有很大帮助,所以进餐的基本礼貌必须告知孩子:如:不许把好吃的菜拉到自己跟前,夹菜的时候不许满盘子乱翻,尝过的东西不能再放回盘子里,吃饭不许吧唧嘴,尽量不发出声音等)10、允许孩子慢慢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三、家规(家规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也叫家法)1、夫妻不在老人孩子面前争吵;(这是和谐氛围的保障)2、注重仪表:(形象是一个人的名片,跟长相没关系,但跟素养有关系,所谓礼仪之始在于衣正冠,一个成熟的人,不仅要穿着别致得体,更要优雅动人);3、言传身教(同时“身教胜于言传”,生活中的很多小道理,光靠给孩子讲,孩子是不会理解的,必须在具体的行动中演示给孩子看,孩子才会理解深刻,记忆长久,所以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前,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是父母的缩影,父母的素养就是孩子的教养,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提高父母修养,润物无声地做给孩子看);4、吃饭时不看手机、不看电视(现在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手机已变身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有人恨不能24小时不吃不睡和手机在一起,但很明显正常生活都受到了不该有的侵扰,孩子喜欢看电视,家里老人为让孩子吃饭也经常把饭端到茶几上让孩子边吃边看,这属于没有原则的溺爱)。
家风家训教案10篇

家风家训教案10篇教案1:了解家风家训的概念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家风家训的定义和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家风家训的含义。
2. 概念解释:讲解家风家训的定义和作用。
3. 举例说明:给学生提供几个家庭的家风家训的例子,并让学生分析其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家风家训。
5. 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思考自己家庭的家风家训。
教案2:探究家风家训的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家风家训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并认识到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风家训中的价值观。
2. 知识讲解:讲解家风家训中常见的价值观,如诚信、尊重、责任等。
3. 分析案例: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他们分析其中所体现的价值观。
4.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家风家训中的价值观。
5. 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价值观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案3: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正确的家庭观念,并认识到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家庭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正确的家庭观念,如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家庭是学习的地方等。
3. 分析案例: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他们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正确的家庭观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对正确家庭观念的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家庭中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
教案4:传承家风家训的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传承家风家训的方法,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家庭中。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家风家训。
2. 知识讲解:讲解传承家风家训的方法,如口头传承、书面记录等。
家风教学设计

家风教学设计第一篇:家风教学设计1.导入:在我们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我想请同学们看一封信件。
(看课件1、2《一位父亲给梦鸽女士的一封信》)这是一封言辞尖锐、矛头直指的书信,李某某等5人涉嫌轮奸案备受大众关注,而李某某母亲梦鸽女士为证明其子无罪四处奔走的行为,更是引发大众热议。
最后此案,以李某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尘埃落定。
且不说写信之人有何意图了,单就信中的提出这些家庭教育问题,就很是发人深省了。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
(展示课件3:家风)2.何为家风?(展示课件4、5、6、7、8、9)央视走基层活动的调查节目,海采不同的人:“你家的家风是什么?”播出几期就“火”了,这“火”不是因为各类搞笑的、奇葩的、神的回复,而是因为,问家风问出了许多精彩的故事,问出了我们世代传承的精气神,问出了扭转社会风气的新路径,一问一答一启发,让我们受益匪浅。
人们面对言行“走样”的人,往往就有一种不说出口也成型的认识:“没家教”!表明此人家风不好。
家风立与未立,好与不好,怎么去评判?央视这次没有搞理论上的大辩论,而是回归现实,从名人约访到对街道路人的随访,问不同阶层的人,听了“普通人”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又听“创业青年”的“不啃老不坑爹”,再听“成功人士”强调真诚、务实、忠孝的重要性,林林总总的答复,或不同或相似,或简洁明了或富有哲理,我们倾听、感悟每一位受访者的回答,就是想从中发掘出好的做法,改进完善自家的家风.3.到底家风是什么呢?A学生总结回答,师点评。
B展示课件10、11。
C师生分享关于家风的故事,展示课件12、13、14、15、16。
(附件1)可让学生课下搜集阅读。
a.孔子二十世孙孔融让梨的故事b.岳母刺字---精忠报国c.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d.曾国藩---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扫考宝(早起扫屋祭祖睦邻)4.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家风(依次展示课件17、18、19、20)A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风,B让家长介绍自己的家风。
传承好家风教案

传承好家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好家风,以及家风对于家族和个人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好家风。
3.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好家风的含义,并掌握传承好家风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或实际例子引入好家风的主题。
2.讲解:介绍好家风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以及传承好家风的方法。
3.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和看法。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体现的好家风,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传承。
5.实践活动: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如家庭访问、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传承好家风。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传承好家风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落实。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好家风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好家风的内涵。
4.实践活动法: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传承好家风的方法。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好家风的理解。
2.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好家风的例子,并进行分享。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PPT:包括好家风的定义、意义、重要性等内容。
2.视频材料:可以播放一些与好家风相关的视频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3.实物展示:例如展示一些传统的家训、家书等实物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家风的传承形式。
4.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好家风故事和传承经验。
家风教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风的概念、起源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3.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家风的定义和意义。
2. 家风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3. 如何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家风的重要性。
2. 如何将家风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家风故事、名言警句等。
2. 学生准备家风调查问卷、家风感悟分享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述家风故事,引起学生对家风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家风故事。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家风的定义、起源和意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风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3. 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三、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家风故事,分享感悟。
2. 教师总结各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实践环节1. 学生完成家风调查问卷,了解自己家庭的家风特点。
2. 学生撰写家风感悟,表达对家风的看法。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风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风感悟,反思自己在家风传承中的不足。
【教学评价】一、学生评价1. 学生对家风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3. 学生对家风感悟的撰写质量。
二、教师评价1. 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3. 教学效果的评价。
家风教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风的概念、起源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3.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家风的定义和意义。
2. 家风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3. 如何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家风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家风故事。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家风的定义、起源和意义。
家风道德讲堂教案[五篇范文]
![家风道德讲堂教案[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6bf35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b.png)
家风道德讲堂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家风道德讲堂教案《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美德》道德讲堂引子:《家风》歌曲尊敬的家长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道德讲堂!子女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一个人的言行体现家庭的素养!劝人行善积德,力行勤俭有为,那些积极向上的家规祖训渗进我们的文化、影响着社会风气。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这样写道: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是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庭教给人生第一课!树立好家风,代代都受益!听你说家风,寻找我们的精神支柱,让我们带着对“家风”的思考进入本期道德讲堂《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美德》一、看视频甲:家风是传统、是美德,它传承着时代精神,影响着人们的一生!今天让我们继续跟随记者的镜头了解大家心中的家风,请看短片《家风是什么?》(播放视频)乙:通过短片,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每个家庭的家风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在用自身的行动弘扬着真善美,传播着正能量,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二、听故事甲: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心灵,尤其塑造孩子的人格。
乙: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父母对孩子的一生都影响深远。
那么,是怎样的家风成就了千古名将岳飞,让我们一起走进短片。
师:看了刚才的短片,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受,一起来交流交流吧!生1:我看到在岳飞从军之前,尽管母子情深,但是为了抗击金兵,早日收复失地,母亲忍痛安慰他说“不要惦记自己,只有取得全胜,才能返回家园!”可见在岳母的心中,“国”才是最重要的,有其母必有其子,岳飞的成就是与母亲分不开的。
师:看得真仔细,看来岳飞的故事一定深深打动了你!生2: 因为母亲从小就教导岳飞没有国哪有家,所以在国家危亡之际,她深明大义,励子从戎,从而使岳飞成为了千古名将。
师:是啊,母亲的教导影响着岳飞的一生。
家风教案5篇

家风教案5篇第一篇:家风教案家风,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家风研讨会》教案活动目的:了解家风的定义,通过家长讲述自己的家风,使广大家长认识到给孩子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1、主持人谈话引入为了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幸福生活,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通过交流家风这个话题共同探讨一些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得与失,希望我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要保守。
2、提出问题:什么是家风?你是怎样理解家风的、你的家风是什么?3、家长简短交流4、主持人小结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
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
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
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呢?有请家长代表发言5、家长代表发言家长(1)发言(孙玉莹家长发言)主持小结:家风是塑造孩子无形的力量。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
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
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
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
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
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
”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家长(2)发言主持小结:父母可以用看书,赏花,听音乐等好的习惯来影响孩子,孩子身临其中,也必然受到审美情趣的熏陶。
家风主题班会教案(实用14)

家风主题班会教案(实用14)教学目标1.了解家风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传统家风的内容和特点,并加深对现代家风的理解;3.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家风观念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家风的概念和重要性;2.传统家风的内容和特点;3.现代家风的理解与实践。
教学难点1.如何将传统家风与现代社会相融合;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正确的家风。
教学准备1.课件:家风的概念和特点;2.活动道具:红绸布、毛笔、宣纸、家谱册、书法作品等;3.PPT或DVI投影仪;4.其他音视频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制作PPT或展示家风相关的图片等,导入新课;2.让学生们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家庭的传统家风或自己观察到的有趣的家庭行为现象。
第二步:讲解家风的基本概念1.通过PPT或教材讲解家风的定义、作用及重要性;2.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内涵、精神价值和与现代生活的联系等。
第三步:亲身体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1.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并体验传统文化,例如书法、宣纸绘画、打结、折纸、剪纸等;2.通过传统文化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感受和体验传统家风的美好。
第四步:探讨现代家庭生活中的家风问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现代家庭中的一些家风问题,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2.增强学生对正确家风的认识,引发学生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家风的思考。
第五步:分享家族文化-家谱讲解1.让有代表性的学生分享家族文化和家族谱系,讲解家族历史、文化和家风;2.让其他学生互相欣赏,加深学生对家风和家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第六步:总结本节课1.总结家风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强调家风的重要性以及践行家风的重要意义;3.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课后作业1.自选或老师指定,撰写一篇“我的家风经历”作文;2.对班级或家庭中一些自身感受到的家风问题进行描述,并提出改善措施。
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展示的家谱、书法作品和家风文化展板等资料,在学生展示中进行评估,体现学生对于家风文化的了解和掌握;2.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较为自觉地主动提问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信息来源。
家规、家训、家风教案(共五篇)

家规、家训、家风教案(共五篇)第一篇:家规、家训、家风教案道德讲堂家规、家训、家风教学目的: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感悟,能更好地承传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睦亲齐家”的家风。
活动时间:2014年5月26日活动地点:八(13)班活动过程:一、导入二、静默醒心。
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
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让我们把这份老祖宗传下来的家风代代承传!三、唱歌曲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二个环节“唱歌曲”。
大家一起来唱《公民道德歌》。
四学模范——吴林香:逆境中她始终微笑吴林香生于1999年,家住重庆市忠县马灌镇桂阳村,她被称为中国最坚强的女孩之一,她只有13岁,却勇敢地扛起一把锄头撑起全家。
其实我们身边一直都不缺少感动,只是我们没有仔细观察聆听罢了。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身边的榜样。
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办“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
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刚才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道德榜样,我相信,如今的我们,更应该做到行孝之举,践于当下。
五、诵经典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六、说家风晒家风七、向“德”鞠躬向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鞠躬致敬。
道即为路,德即为得;行何之路,有何之得;善行善得,恶行恶得;大行大得,小行小得。
厚德载物。
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八“送吉祥”请我们的志愿者向在场的老师、同学赠送能量卡片,为大家送上一份吉祥。
我们接过吉祥的同时,肩负着传递爱心的责任。
请记住:给予永远比索取幸福。
九、一堂一善事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办“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
家风教育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家风教育二、授课对象:全体学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风家训的内涵和意义;2.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意识;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五、教学内容:1. 家风的定义和起源;2. 优良家风的典范和故事;3. 家风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的影响;4. 如何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家风家训的内涵和意义;2. 提问:什么是家风?家风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二、讲授新课1. 家风的定义和起源- 家风是指家庭中代代相传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家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优良家风的典范和故事- 讲述一些优良家风的典范故事,如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孟母三迁等;- 分析这些故事中体现的家风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家风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的重要性。
三、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家庭,谈谈自己了解到的家风家训;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2. 提问:家风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有哪些影响?二、讲授新课1. 家风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的影响- 家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个人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家风对家庭幸福的影响:促进家庭和谐、增强家庭凝聚力、提高家庭幸福感。
2. 如何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 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注重家庭教育的实践,言传身教;- 传承家族优秀传统,弘扬家风家训。
三、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强调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性;3. 布置课后作业:以“我家的家风”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风家训的认识程度;2. 学生在互动环节的表现;3.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
八、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相关家风家训的典范故事和案例;2.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家风家训的相关知识;3. 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家风家训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家风教育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风家训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家风家训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优良家风家训。
4.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家庭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全体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风家训的基本概念、内涵及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优良家风家训。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家风家训的背景和意义。
(2)提问:什么是家风家训?它们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 讲解家风家训的基本概念和内涵(1)讲解家风家训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列举一些著名的家风家训实例,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
3. 分析家风家训的重要性(1)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说明家风家训对个人品德、习惯、性格等方面的影响。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明家风家训对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4. 案例分析(1)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家风家训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家风家训,总结其优点和启示。
5. 总结本节课内容(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风家训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家庭的家风家训,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1. 课前准备(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收集自己家庭的家风家训。
(2)教师收集优秀作业,准备进行展示和点评。
2. 课堂展示(1)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收集的家风家训,分享心得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家风家训。
3. 互动讨论(1)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家风家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总结本节课内容(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风家训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制定一个自己的家风家训。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精品教案:弘扬优秀家风

3弘扬优秀家风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知道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
2.懂得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作用。
3.知道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理解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从思想上树立起学习和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
教学难点: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习并践行家风,促进自身成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指名学生读《精忠报国》的故事。
老师:在岳飞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岳飞的母亲,正是家庭的影响,让岳飞成为了一名正直、勇敢、为国奉献的人。
家庭中的正能量多么重要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弘扬良好家风》。
2.学生齐读课题。
二.互动讨论活动 1.从小到大,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经常给你讲一些道理?叮嘱你一定要做到?生讨论交流。
2.家风是什么?其实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世代传承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
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世代恪守的家训家规。
3.活动园。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有许多家族重视家风的传承。
请同学们分组阅读活动园中的三个例子,看看这些家训讲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3.1涵养德行介绍《朱子家训》、朱熹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子检点。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卫生。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不铺张浪费。
3.2 修身立志你知道这些名言警句出自哪里吗?从中你可以学到什么?俭以养德,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我们要养成节俭的美德,不铺张浪费。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3.3 百年革命家国情怀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许多烈士用鲜血换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1)班“家风助我成长”主题班会活动目的: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
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知晓家风家训,传承家庭美德,强化“感恩父母,对父母负责”的意识,建设文明的家庭文化。
通过活动理解中国传统文明礼仪,为共筑“中国梦”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公民。
活动过程:一、认识“家风” 2014 年马年第一天,央视新闻推出了街头采访第一问:“你家的家风家规是什么?”面对记者提问,老人孩子们纷纷回答:不怕吃亏、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等。
香港演员温兆伦表示,他从小只听奶奶的话,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常教导他,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国人必须团结,国家才会强大!“国比家大,没有国哪来家?”他还说,1997 年香港回归,当国旗升起时,他在电视机前哭了:“我终于有国家了!” 一位“富二代”创业青年回答:总结起来,家风也就这么几个字——不啃老,不坑爹。
............ 作家莫言说“从家风看人品”,朋友,说说你家的家风家规是什么。
二、说一说我的家风由同学们谈谈自己家的家风,以及家风对自己的影响。
三、古今中外家风故事《颜氏家训》、《名门家训》《傅雷家书》1.孔子二十世孙孔融让梨的故事 2.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3. 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 4.曾国藩---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扫考宝(早起扫屋祭祖睦邻)四、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
家风的重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到家风,就自然少不了提起孔子倡导的“礼” 、“仁” 。
古代的家风总结为:五常八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时代的家风: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根本纽带。
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
这就是忠。
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
五、以家风正国风,家风可正源头清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甚至决定家风。
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
人情有冷暖,人际有关爱,人间有仁义,那一定是良好家风影响下的结果。
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
国风中的道德力能够影响家风,家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国风。
当国家政风清明、学风向上、文风大振,民风一定醇美,家风也就会醇正。
光明清正的国风,醇“家风,呼唤传统回归”主题班会教案教育目的:1.了解“家风”定义和由来。
2.“家风”的传统意义。
3.重提“家风”的意义教育方法:典型事例举例法、提问讨论法活动前的准备:1.收集关于“家风”的警句格言2.收集生活中的典范人物事例,以备班会课辩论与发言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过去有一幅著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讲究耕读为本、诗礼传家。
二、家风是什么2014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一个特别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这不由得让我想起2012年中秋、国庆前期央视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之“幸福是什么?”记者们分赴全国各地采访了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关于“幸福是什么?”的回答有些让人感动,有些却让人无奈。
对比起“幸福”一词,“家风”在民众的印象中就没有那么清晰的概念了。
它不像“幸福”一词这么具体化,幸福是经常会使用到的,“家风”则非常抽象化。
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
所以当央视记者对采访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回答出“‘家风’是什么?”。
经过一番思考,播放出的大致是这些回答:“家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不能忘”“不要出去招风惹事,别出去打人”“要孝顺,父母要以身作则传递这种好的风气”“做人要诚实厚道”“讲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要认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等。
小品演员赵本山说人心要坦荡,要学会放下,还要有信仰,不爱国的人他看不起;相声演员郭德纲用行走江湖多年经验教子“吃亏无妨,但当防欺诈”;著名作家莫言表示“我们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就是要勤学上进,与人为善”;体坛明星姚明和作家陈忠实的家风都是“诚信第一”;事实上,关于“家风是什么”的类似问题,答案大相径庭。
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几个字、有的贴在自家墙上、有的写进书里,有些是一代一代人的行为传承。
尽管家风的内容和形式各式各样,但让人欣慰的是它们的总基调都是向上、向善的。
三、“家风”产生的背景儒家伦理观念认为,先有家,后有国,“家”与“国”是同构的,“家”是缩小了的“国”,“国”是放大了的“家”。
在传统士大夫心目中,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之间有着逻辑的内在联系。
修身齐家是前提、基础,治国平天下是方向、是目标。
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修身齐家,从加强自身的修养做起,进而治理好家庭和家族,教育好子孙后代,然后才可能干出治国平天下的大业。
四、什么是“家风”?家风,一般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更通俗点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
五、“家风”的传统意义家风对一个家族有相当的权威性。
对违法家风的行为亦有着特定的“家法”惩罚。
比如不得进祠堂祭祖,死后不得入葬祖坟等。
1.是对行为的规范。
由于世代相承,就形成了家族“习惯”。
我们知道,习惯是形成性格最有直接的因素。
而性格乃是决定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
2.是文化的传承。
它形成了一个家族世代因袭的文化氛围。
我们说“诗书传家”就是这个意义。
3.精神的延续。
所谓精神就是家族的灵魂。
精神对行为有统领作用。
故事:《曾荫权传》。
其中讲述了现任的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家风,其弟曾荫培在2002年退休,之前是香港警务处长,相当于中国的公安部长。
一个家庭里出了两个香港的一哥,还是一文一武。
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家风。
曾荫权的父亲是一个警察,当时还是在英国人的统治下。
曾荫权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我的能力都是父亲用藤条打出来的,小时候买到馊了的面包要挨打,带着弟弟出去玩,弟弟受了伤,我也要挨打。
”正是父亲的藤条练就了曾荫权刚毅的品质,这对曾荫权后来在事业上应对种种困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谈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一个大伯的故事,他没上过学,连手机上的数字都经常问他的儿子,但是他却能承包工程,做工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他讲过一个小细节、小故事,他小时候受祖母管教,祖母是一个刚毅的女强人,虽然是在农村,祖母叫他扫地,有一点扫不干净就从扫,有的时候他能扫七八边,那个时候他才七岁,跟曾荫权一样,也是从小就塑造了一种刚毅的性格。
家风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修养、气质、智慧、人品,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家庭的家风就决定了其成员的事业能走多远。
六、谈谈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七、为什么要重提“家风”?相较其他国家和民族,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特色是既不以个人为本位,也不以国家为本位,而是以家庭为本位,核心是重视亲情、崇尚德性、和睦关系,妙道在始于家庭但不止于家庭,而是扩展至家国天下。
《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向来被中国人视为最重要的修身法则。
清代名臣曾国藩以治家严谨得体著称,其制定的家训“八为本、三致祥”,既通俗易懂,又令人警醒,如养亲以得欢心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以及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等,可谓中国传统家训和家风的缩影。
遗憾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家风传统遭到严重破坏,正不断流失。
原因大体有三:“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积贫积弱、挨打受欺的替罪羊,变成“西方话语和“革命话语”的批判靶子,被弃之如敝履。
而家风传统是重灾区之一,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
传统大家族不断解体,父母与未婚子女一起生活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模式。
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人生育意愿降低,导致家庭少子化、独子化现象增多,下一代几乎无不成为“娇宝宝”和“小皇帝”,进而造成整个家庭逐渐偏离了孝敬老人、尊重传统、传承家风的方向。
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期间必然经历人口流动尤其是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动到城镇的过程——中国正处于这种人口流动的高峰时期。
狭小乡村范围内“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与父母一起生活共同塑造和传承家风的传统,无法避免地被城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不受或少受父母教导规范的生活所取代。
家风传统的流失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它不仅加重了中国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人情冷漠、人际疏离的程度,而且对中国人传统的“家国天下”观念造成极大冲击和破坏,以至于出现“国而不家”的现象——看见跌倒老人扶还是不扶,竟然成为当下中国的一大道德困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八、读读名言警句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吕公著家弗和,防邻欺;邻弗和,防外欺。
——清·范寅《越谚》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
——宋·林逋《省心录》九、总结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很多新的东西衍生出来,很多旧的思想渐渐淡去。
“家风”一词对现在的很多小家庭来说已经开始变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风、家规被淡忘。
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几家人会谈论家风家规?亲朋好友聚会都是谈论如何赚钱养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现在重提“家风”,是有非常积极现实的意义的。
这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令人心寒的社会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
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一个家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一个社会定然是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