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期的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风后偏瘫的康复全解ppt课件
常见的异常运动模式有: 1.联合反应:(联合运动?) 2.共同运动(联带运动 ) 3.肌张力异常 4.反射异常 5.运动协调控制异常 6.平衡功能异常
中风偏瘫的本质/恢复过程★
• 以上这些中枢性瘫后的异常运动模式在偏瘫的恢复过程 中是怎样发生“质”的变化?其与周围性瘫有什么本质 的不同呢?
• 体疗师Brunnstrom作了如下描述:
Ⅰ
瘫,断联休克期 Ⅱ级:肌张力逐渐↑联合反应出现轻 度痉挛
2
Ⅲ级:肌张力明显增高\痉挛明显、共同 运动
3
Ⅳ
模式
4
Ⅴ 恢复进入歧途 Ⅳ级:痉挛开始减弱,出现部分分离运动
5Ⅵ
Ⅴ级:痉挛轻微、分离运动明显
Ⅵ级:接近或基本正常
中风偏瘫的本质/恢复过程
结论: 1、恢复初期肌张力的快速增高是有意义的,而到痉挛 期(Brunnstrom Ⅲ级)后,肌张力的进一步增高则会使 恢复进入歧途。 2、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与康复都不能沿用周围 神经瘫的肌力评定及肌力训练等传统方法。而必须使用肌 运动功能实验予以评价,治疗的重点也必须放在抑制异常 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及运动的控制上。 3、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促通技术、运动再学习和强 制性运动等。
目前应用普遍且又广为人知的神经技术及流派如: 布朗(Brunnstrom)氏技术; 波巴(Bobath)氏技术; 路达(Rood)氏技术;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PNF)技术等。
促通技术
当前的康复治疗技术趋向综合化发展,将传统技术结 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同时不断地将实践中 所获得的新经验也充实进去,共同构成了新技术流派— —综合性促通技术。特别是在我国,经络理论和针灸等 技术已融入现代中风康 复治疗中而形成一种中西结合 特色。
中风偏瘫的本质/恢复过程★
• 以上这些中枢性瘫后的异常运动模式在偏瘫的恢复过程 中是怎样发生“质”的变化?其与周围性瘫有什么本质 的不同呢?
• 体疗师Brunnstrom作了如下描述:
Ⅰ
瘫,断联休克期 Ⅱ级:肌张力逐渐↑联合反应出现轻 度痉挛
2
Ⅲ级:肌张力明显增高\痉挛明显、共同 运动
3
Ⅳ
模式
4
Ⅴ 恢复进入歧途 Ⅳ级:痉挛开始减弱,出现部分分离运动
5Ⅵ
Ⅴ级:痉挛轻微、分离运动明显
Ⅵ级:接近或基本正常
中风偏瘫的本质/恢复过程
结论: 1、恢复初期肌张力的快速增高是有意义的,而到痉挛 期(Brunnstrom Ⅲ级)后,肌张力的进一步增高则会使 恢复进入歧途。 2、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与康复都不能沿用周围 神经瘫的肌力评定及肌力训练等传统方法。而必须使用肌 运动功能实验予以评价,治疗的重点也必须放在抑制异常 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及运动的控制上。 3、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促通技术、运动再学习和强 制性运动等。
目前应用普遍且又广为人知的神经技术及流派如: 布朗(Brunnstrom)氏技术; 波巴(Bobath)氏技术; 路达(Rood)氏技术;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PNF)技术等。
促通技术
当前的康复治疗技术趋向综合化发展,将传统技术结 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同时不断地将实践中 所获得的新经验也充实进去,共同构成了新技术流派— —综合性促通技术。特别是在我国,经络理论和针灸等 技术已融入现代中风康 复治疗中而形成一种中西结合 特色。
中风后遗症的科普知识课件
中风后遗症的 康复与支持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与支持
康复: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 过程,患者可以通过坚持物理治疗、康 复训练和社交活动来改善功能。
支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中风后遗症 患者的康复有重要影响,家人和朋友的 关爱和鼓励是患者战胜困难的重要动力 。
如何帮助中风 后遗症患者
如何帮助中风后遗症患者
认知障碍: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 集中等。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
中风后遗症的 预防与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定期体检,避免过度劳累和 精神压力。
治疗:早期治疗非常重要,通 常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 认知训练等。药物治疗也可以 帮助缓解症状。
理解和尊重:了解中风后遗症 的症状和特点,尊重患者的需 求和感受。
提供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康复治疗,提供情感上的支持பைடு நூலகம்和帮助。
如何帮助中风后遗症患者
创造友好环境:为患者创造一个友好和 理解的环境,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总结
总结
中风后遗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 的疾病,但通过适当的预防、 早期治疗和康复支持,患者可 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我们 希望通过本课件的介绍,能为 大家对中风后遗症有更深入的 了解和关注。
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脑卒中)发作 后造成的残疾和功能障碍。它可能影响 人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 方面,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 困扰。
中风后遗症的 类型
中风后遗症的类型
运动障碍:包括肢体瘫痪、肌 肉无力等。 语言障碍:包括失语症和言语 理解障碍等。
中风后遗症的类型
致谢
致谢
谢谢大家的参与和观看!祝愿大家身体 健康,生活愉快!
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推拿治疗ppt课件
明、清时期,医家们对引起中风的原因 有又新的提法,如王肯堂提出饮食习惯 和营养与本病的关系,指出“久食膏梁 厚味、肥甘之品,或饮食不节,损伤脾 胃
源流
而病中风”。王清任指出:“中风,偏 身麻木、半身不遂,是气虚血瘀所致”。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第一》 中指出:“偏枯者、半身不遂也”。明、 戴思慕《论治要诀、中风》有:“中风 之征,或见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或手 足瘫痪、半身不遂”的描述。
中风的危害
国家卫生部疾病监测资料显示,中风的 死亡率已经跃居我国死亡原因之首,成 为我国城市居民的第一杀手。2001年我 国的人群监测资料显示,中风占全部死 亡原因20%,即死亡5人中,就有1人死 于中风。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随着人 口老龄化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我国的 中风发病率将继续上生。中风发病前往
(一)、中经络(邪在经络)
1、经络空虚、风邪入中 (1)、表现:半身手足麻木、肌肤不仁、
语言蹇涩、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甚则 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痠痛,舌苔 薄白,脉浮弦。
(2)、病机分析:因正气不足,致经脉
辨证
空虚;又因卫气不固,风邪乘虚而入, 留注经脉,阻闭气血,造成经脉不通、 肌肤失养,故见肌肤麻木不仁,语言蹇 涩、口眼歪斜;邪留肢节,则肢体麻木、 关节痠痛;舌苔薄白,脉浮弦为邪在表 之症。
脑溢血和脑血栓。本病的发病率、病残 率、病死率均较高,是直接危害人们生
命安全和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四大疾 病指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肿瘤。
怎样预防和治疗
积极治疗中风相关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 惯。
中风是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 脂、肥胖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导致脑血 管功能损害,当损害到一顶程度时,在诱 发因素的促使下而发病。
源流
而病中风”。王清任指出:“中风,偏 身麻木、半身不遂,是气虚血瘀所致”。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第一》 中指出:“偏枯者、半身不遂也”。明、 戴思慕《论治要诀、中风》有:“中风 之征,或见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或手 足瘫痪、半身不遂”的描述。
中风的危害
国家卫生部疾病监测资料显示,中风的 死亡率已经跃居我国死亡原因之首,成 为我国城市居民的第一杀手。2001年我 国的人群监测资料显示,中风占全部死 亡原因20%,即死亡5人中,就有1人死 于中风。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随着人 口老龄化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我国的 中风发病率将继续上生。中风发病前往
(一)、中经络(邪在经络)
1、经络空虚、风邪入中 (1)、表现:半身手足麻木、肌肤不仁、
语言蹇涩、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甚则 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痠痛,舌苔 薄白,脉浮弦。
(2)、病机分析:因正气不足,致经脉
辨证
空虚;又因卫气不固,风邪乘虚而入, 留注经脉,阻闭气血,造成经脉不通、 肌肤失养,故见肌肤麻木不仁,语言蹇 涩、口眼歪斜;邪留肢节,则肢体麻木、 关节痠痛;舌苔薄白,脉浮弦为邪在表 之症。
脑溢血和脑血栓。本病的发病率、病残 率、病死率均较高,是直接危害人们生
命安全和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四大疾 病指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肿瘤。
怎样预防和治疗
积极治疗中风相关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 惯。
中风是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 脂、肥胖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导致脑血 管功能损害,当损害到一顶程度时,在诱 发因素的促使下而发病。
中风中医疗法ppt课件
气血并 逆,直冲犯脑。——潜降镇摄。
三、范围: 脑血管意外 出血性 脑溢血
珠血。
缺血性 脑血管痉挛
脑血栓
脑栓塞
面神经麻痹。
相当于“国标”:“中风” 、“风(喑) 痱” 、“口僻” 、“面瘫”
四.病因
1风邪入中:脉络空虚,气虚邪中。 2五志过极:情志所伤。
3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聚湿生痰。
4积损正衰:肝肾阴虚,气虚。
言语不利:菖蒲、远志。
苔腻:半夏、天竺黄。 肢冷:熟附子。
偏瘫日久:水蛭、虻虫、地鳖虫、乌梢蛇、莪术、
鬼箭羽、鸡血藤。 手足肿胀麻木:茯苓、泽泻、苡仁、木瓜、桑枝、
防己、伸筋草。
五.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6.阴虚风动——镇肝熄风汤。
加减:
阴虚甚: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萸肉。来自肝火偏盛:龙胆草、夏枯草。
1)先兆 2)饮食宜忌 3)房事情志
4)功能锻炼
5)语言训练
6)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
7)防治感染。
病例讨论
王××,男,78岁。今晨起床时跌倒,觉 右侧上下肢麻木,当时未引起注意。至中午时分, 右侧肢体麻木加重,吃饭时手不能持筷。家属送 至门诊,查Bp150/90mmHg,头颅C T未见明显异常。一周后复查示左侧基底结梗塞 灶。患者平素时觉头晕,耳鸣,眼花,夜寐不安, 腰膝酸软,舌偏红,苔薄,脉弦细。请问该患者 的诊断。
五.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1.真中(风):由外邪侵袭引发,又称外
风。相当于周 围性面瘫。
类中(风):无外邪侵袭而发病,又称 内风。相当于 急性脑血管 意外。 2.中经络:无神志改变,轻,病位在血脉 经络。 中脏腑:神志不清,重,常累及脏腑。
五.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中风后遗症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中风后遗症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病情评估 日常护理 饮食管理 康复治疗 心理支持 安全防范 康复评估和跟进
引言
引言
中风后遗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和后果。 正确和细致的护理对中风后遗症病人的 康复至关重要。
病情评估
病情评估
医护人员应对病人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 ,包括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 的评估。
了解病人的具体症状、身体机能以及任 何其他相关的医疗条件。
日常护理
日常护理
提供适当的身体护理,包括帮助病人保 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皮肤的清 洁和健康。 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以促 进康复和恢复。
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
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包括限制高盐、 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以及增加纤维和 营养的摄入。
如果病人有吞咽困难,应提供适当的纤 维饮食和食物的质地调整。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协助病人参与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 、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 指导病人进行特定的锻炼和康复活动, 以促进肌肉运动和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可 能的情绪问题和心理压力。
鼓励病人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促进社 交互动和情感恢复。
安全防范
安全防范
确保病人的居住环境安全,预防跌倒和 其他意外事件。 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医 生和护士的建议,控制风险因素。
康复评估和跟进
康复评估和跟进
定期评估病人的康复进展,调整护理计 划和治疗策略。 提供定期的跟进和指导,以确保病人获 得持续的护理和支持。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目录 引言 病情评估 日常护理 饮食管理 康复治疗 心理支持 安全防范 康复评估和跟进
引言
引言
中风后遗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和后果。 正确和细致的护理对中风后遗症病人的 康复至关重要。
病情评估
病情评估
医护人员应对病人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 ,包括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 的评估。
了解病人的具体症状、身体机能以及任 何其他相关的医疗条件。
日常护理
日常护理
提供适当的身体护理,包括帮助病人保 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皮肤的清 洁和健康。 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以促 进康复和恢复。
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
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包括限制高盐、 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以及增加纤维和 营养的摄入。
如果病人有吞咽困难,应提供适当的纤 维饮食和食物的质地调整。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协助病人参与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 、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 指导病人进行特定的锻炼和康复活动, 以促进肌肉运动和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可 能的情绪问题和心理压力。
鼓励病人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促进社 交互动和情感恢复。
安全防范
安全防范
确保病人的居住环境安全,预防跌倒和 其他意外事件。 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医 生和护士的建议,控制风险因素。
康复评估和跟进
康复评估和跟进
定期评估病人的康复进展,调整护理计 划和治疗策略。 提供定期的跟进和指导,以确保病人获 得持续的护理和支持。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中风后遗症健康教育课件
了解紧急情况与急救方法
了解紧急情况与急救方法
中风的紧急情况:突然出现剧烈头痛、 言语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状。 急救流程: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 者平卧,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中风后遗症健康教育课 件
目录 了解中风及其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的常见类型 康复与护理 饮食与生活方式 药物管理与定期检查 社会支持与心理护理 预防中风的重要性 了解紧急情况与急救方法
了解中风及其后遗症
了解中风及其后遗症
什么是中风:中风是大脑血液供应突然 中断引起的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 两种。 后遗症概述: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后出 现的持续症状或影响,如肢体功能障碍 、言语障碍等。
日常护理:协助患者生活自理,防止并 发症,保持积极心态。
饮食与生活方式
饮食与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 高血压、高血脂等风险因素。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度运动,有助于 促进血液循环与定期检查
药物治疗:按医生处方规律服药,控制 血压、血糖等指标。 定期随访:定期复诊,监测身体状况, 调整治疗方案。
社会支持与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与心理护理
家庭关怀:家人的支持和关爱对患者康 复至关重要。 加强社交:参与社交活动,保持积极社 会互动,预防孤独感。
预防中风的重要性
预防中风的重要性
控制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等慢性病,降低中风风险。 健康生活: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 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中风后遗症的常见类型
中风后遗症的常见类型
运动功能障碍:肢体无力、行走困难, 可能需要康复训练。 言语与沟通障碍:言语不清、理解困难 ,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恢复。
中风后遗症的常见类型
心理与情绪问题:抑郁、焦虑常见,心 理辅导有助于心理康复。
康复科常见病种及中风常见后遗症 ppt课件
康复科常见病种及中风常见后遗症 ppt课件
压疮
病友交流会
26
康复科常见病种及中风常见后遗症 ppt课件
常见并发症
病友交流会
27
康复科常见病种及中风常见后遗症 ppt课件
预防复发
病友交流会
28
❖ 积极正规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 糖尿病、高脂血症
❖ 合理饮食:正常人也可执行糖尿病饮食
❖ 适当运动:有氧运动(心率=170-年龄) , 快步走、骑自行车、慢跑、太极拳等
康复科常见病种及中风常见后遗症 ppt课件
病友交流会
11
3.其他常见疾病的康复
➢ 冠心病 ➢ 糖尿病 ➢ 骨质疏松症 ➢ 癌症 ➢ 烧伤
康复科常见病种及中风常见后遗症 ppt课件
病友交流会
12
病友交流会
13
脑血管病都有哪些常见后遗症
康复科常见病种及中风常见后遗症 ppt课件
病友交流会
14
简单了解脑血管疾病
康复科常见病种及中风常见后遗症 ppt课件
病友交流会
18
❖ 日常活动能力障碍 不能自己洗漱、穿衣、进食等,生活不能自理。
❖ 吞咽障碍 进食、喝水时容易呛咳,严重的会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甚至会引起呼吸骤停。对于吞咽障碍患者,我们会先给他插入 个鼻饲管,并帮助他进行吞咽训练,训练好了,管子才可以拔掉。 ❖ 大便小便障碍
❖ 病情监测(自我、医院)
❖ 良好的情绪状态
康复科常见病种及中风常见后遗症 ppt课件
预防复发
❖ 血压:<140/90mmHg 合并糖尿病、肾病:<130/80mmHg 老年140~150/65~90mmHg
❖ 控制血糖
中风后遗症科普宣传PPT课件
中风后遗症的 症状
中风后遗症的症状
身体功能障碍:肢体无力、肌肉僵硬、 视觉障碍等。
语言和沟通障碍:失语、理解困难、口 齿不清等。
中风后遗症的症状
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注意 力不集中、思维缓慢等。
中风后遗症的 危害与预防
中风后遗症的危害与预防
对患者和家庭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需 要及时干预和康复。 心血管疾病的控制、生活方式的改变和 规律的医疗辅助都有助于预防中风后遗 症的发生。
中风后遗症的 心理护理
中风后遗症的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和咨询可以帮助患者 和家庭更好地应对中风后遗症 带来的心理压力。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和康复 团队,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
中风后遗症的 预后和生活指
导
中风后遗症的预后和生活 指导
中风后遗症预后因人而异,但多数患者 可以通过康复治疗和生活指导改善生活 质量。
中风后遗症科 普宣传PPT课件
目录 背景介绍 中风后遗症的症状 中风后遗症的危害与预防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生活护理 中风后遗症的心理护理 中风后遗症的预后和生活指导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后出现的 持续神经功能障碍或认知障碍 。
中风后遗症是一种严重并且常 见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足够 的重视。
中风后遗症的 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中风后遗症患者恢 复功能的重要手段。
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认知训 练等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部分 或全部功能。
中风后遗症的 生活护理
中风后遗症的生活护理
家人和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支 持和照顾。
合理的康复训练、健康饮食和保持积极 的心态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定期复诊、遵循医生建议、健康生活方 式是保持体健、远离中风后遗
中风后遗症的护理ppt课件
2、 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态,反复发作或加 重,常常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
3、 中风的临床表现为各种运动障碍:四肢一侧无力,或 活 动不灵、持物不稳,有时伴肌肉痉挛在走路时虽末遇路 障,意识也清楚,可却突然跌倒在地,或者自己想走在路中 央,但却不自主歪向路边出现行走不稳症;突然出现吐字不清, 说话错乱;吞咽困难、呛咳;口嘴歪斜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
10
简要病史
患者张广清,男性,57岁,于2015年6月30日9时主因“左
侧肢体麻木伴活动不利1年余,加重一周”入住我科;患者
自述1年多前因劳累后突发头晕、头痛,伴左侧肢体麻木,
继而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时就诊于宁医附院,行颅脑
CT及血压监测等相关检查诊断为“脑梗塞、高血压病3级”,
3
中风的诱因
1、情绪不佳(生气、激动)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 3、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和起
床等体位改变。 4、气候变化;妊娠;大便干结;看电视过久;用脑
不当等。 5、各种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
友病、心脏病、血粘度高、心动过缓、血管硬化。 6、服药不当,如降压药使用不妥。
4、 头痛、头晕,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头痛的 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一样,程度加重并变成持续性,有时固 定在某一部位,这是血压波动或脑血管痉挛的表现,往往是 血性脑中风的先兆。
7
中风的并发症
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轻型脑出血病人常因不习惯卧位排便,而出现一时性“体位 性尿潴留”及大便干结。严重病人,当病变波及半球运动中 枢时,常出现尿频及膀胱内压增高。如第三脑室受到刺激, 往往会出现直肠活动性增强,导致高度排便亢进,患者便意 频繁,但每次排便量较少。如灰结节受损,可出现不自主排 便。若全脑受损,深度昏迷的病人,常出现二便失禁或尿潴 留。
3、 中风的临床表现为各种运动障碍:四肢一侧无力,或 活 动不灵、持物不稳,有时伴肌肉痉挛在走路时虽末遇路 障,意识也清楚,可却突然跌倒在地,或者自己想走在路中 央,但却不自主歪向路边出现行走不稳症;突然出现吐字不清, 说话错乱;吞咽困难、呛咳;口嘴歪斜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
10
简要病史
患者张广清,男性,57岁,于2015年6月30日9时主因“左
侧肢体麻木伴活动不利1年余,加重一周”入住我科;患者
自述1年多前因劳累后突发头晕、头痛,伴左侧肢体麻木,
继而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时就诊于宁医附院,行颅脑
CT及血压监测等相关检查诊断为“脑梗塞、高血压病3级”,
3
中风的诱因
1、情绪不佳(生气、激动)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 3、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和起
床等体位改变。 4、气候变化;妊娠;大便干结;看电视过久;用脑
不当等。 5、各种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
友病、心脏病、血粘度高、心动过缓、血管硬化。 6、服药不当,如降压药使用不妥。
4、 头痛、头晕,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头痛的 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一样,程度加重并变成持续性,有时固 定在某一部位,这是血压波动或脑血管痉挛的表现,往往是 血性脑中风的先兆。
7
中风的并发症
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轻型脑出血病人常因不习惯卧位排便,而出现一时性“体位 性尿潴留”及大便干结。严重病人,当病变波及半球运动中 枢时,常出现尿频及膀胱内压增高。如第三脑室受到刺激, 往往会出现直肠活动性增强,导致高度排便亢进,患者便意 频繁,但每次排便量较少。如灰结节受损,可出现不自主排 便。若全脑受损,深度昏迷的病人,常出现二便失禁或尿潴 留。
Z中风中医药治疗PPT课件
中医学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脑 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 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中风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情绪激动、 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其病机多 与风、火、痰、瘀、虚有关。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01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原则是:醒脑 开窍、活血化瘀、平肝熄风、豁 痰降浊。
05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注意事 项和预防措施
中药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中风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药,需严格遵医嘱。
中药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 中药治疗中风需注意与其他治疗方式的协同配合,以提高 疗效。
中药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 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多学科合作
加强中医、西医以及其 他相关学科的合作,共 同研究中风的治疗方法
和机制。
创新药物研发
积极开展新药研发,探 索更多具有疗效的中药
成分和治疗方式。
国际化发展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风中医药治疗的 国际化和标准化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3中风中医药治疗的实践经 验
中药治疗中风的药物选择
01
02
03
活血化瘀药
如丹参、红花、赤芍等, 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 脑水肿的作用,适用于脑 血栓形成等缺血性中风。
益气药
如人参、黄芪等,能够提 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脑功 能,适用于气虚血瘀型中 风。
平肝熄风药
如天麻、钩藤等,具有平 肝熄风、止痉的作用,适 用于肝阳上亢型中风。
中风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情绪激动、 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其病机多 与风、火、痰、瘀、虚有关。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01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原则是:醒脑 开窍、活血化瘀、平肝熄风、豁 痰降浊。
05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注意事 项和预防措施
中药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中风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药,需严格遵医嘱。
中药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 中药治疗中风需注意与其他治疗方式的协同配合,以提高 疗效。
中药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 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多学科合作
加强中医、西医以及其 他相关学科的合作,共 同研究中风的治疗方法
和机制。
创新药物研发
积极开展新药研发,探 索更多具有疗效的中药
成分和治疗方式。
国际化发展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风中医药治疗的 国际化和标准化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3中风中医药治疗的实践经 验
中药治疗中风的药物选择
01
02
03
活血化瘀药
如丹参、红花、赤芍等, 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 脑水肿的作用,适用于脑 血栓形成等缺血性中风。
益气药
如人参、黄芪等,能够提 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脑功 能,适用于气虚血瘀型中 风。
平肝熄风药
如天麻、钩藤等,具有平 肝熄风、止痉的作用,适 用于肝阳上亢型中风。
《中风针灸治疗》PPT课件
❖ 尺泽:直刺,提插泻法,以患者前臂抽动3次为度。 ❖ 委中:仰卧抬腿取穴,提插泻法,以患侧下肢抽动
3次为度。 ❖ 合谷:刺向三间,提插泻法,患侧食指伸直为度。
中风后运动障碍恢复过程
恢复时间与过程: ❖ 脑损伤后的恢复差异很大; ❖ 与损伤性质(缺血、出血、外伤)、
程度、部位及年龄等有关。
中风后运动障碍恢复过程
第5周~3 个月,以 分离运动 为主,能 完成较难 的功能活 动,痉挛 明显减轻
阶段5
共同运动 消失,痉 挛基本消 失,协调 运动大致 正常。
阶段6
中风后运动障碍恢复过程
❖ Brunnstrom阶段理论:符合中风偏瘫患者自然 病理演变过程及恢复规律。
❖ 早期弛缓阶段:康复治疗应以尽力提高肌张力以 缩短软瘫期,尽早进入痉挛阶段为原则。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章薇
1
中风病的概述
2
中风病的诊断要点
3
中风病的辩证要点
4
中风病的恢复机制
5
中风病的针灸治疗
6
中风病的辩证调护
概述
❖ 中风是一种急性疾病,它以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或口 角喎斜为主要表现。
该症相当於现代医学之脑 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 膜下腔出血等。
❖ 肩髃:向手臂方向透刺1.5~2.0寸。 ❖ 曲池:直刺1.0~1.5寸。 ❖ 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 ❖ 环跳:直刺3.0~4.0寸。 ❖ 阳陵泉、足三里:直刺1.0~1.5寸。 ❖ 昆仑:直刺0.8~1.0寸。 ❖ 廉泉:向舌根方向刺0.5~1.0寸。 ❖ 通里:直刺0.5~0.8寸。
概述
❖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 生风、火、痰、瘀,导致脑 脉痹阻或血溢脉外所致。
3次为度。 ❖ 合谷:刺向三间,提插泻法,患侧食指伸直为度。
中风后运动障碍恢复过程
恢复时间与过程: ❖ 脑损伤后的恢复差异很大; ❖ 与损伤性质(缺血、出血、外伤)、
程度、部位及年龄等有关。
中风后运动障碍恢复过程
第5周~3 个月,以 分离运动 为主,能 完成较难 的功能活 动,痉挛 明显减轻
阶段5
共同运动 消失,痉 挛基本消 失,协调 运动大致 正常。
阶段6
中风后运动障碍恢复过程
❖ Brunnstrom阶段理论:符合中风偏瘫患者自然 病理演变过程及恢复规律。
❖ 早期弛缓阶段:康复治疗应以尽力提高肌张力以 缩短软瘫期,尽早进入痉挛阶段为原则。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章薇
1
中风病的概述
2
中风病的诊断要点
3
中风病的辩证要点
4
中风病的恢复机制
5
中风病的针灸治疗
6
中风病的辩证调护
概述
❖ 中风是一种急性疾病,它以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或口 角喎斜为主要表现。
该症相当於现代医学之脑 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 膜下腔出血等。
❖ 肩髃:向手臂方向透刺1.5~2.0寸。 ❖ 曲池:直刺1.0~1.5寸。 ❖ 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 ❖ 环跳:直刺3.0~4.0寸。 ❖ 阳陵泉、足三里:直刺1.0~1.5寸。 ❖ 昆仑:直刺0.8~1.0寸。 ❖ 廉泉:向舌根方向刺0.5~1.0寸。 ❖ 通里:直刺0.5~0.8寸。
概述
❖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 生风、火、痰、瘀,导致脑 脉痹阻或血溢脉外所致。
平衡针治疗中风后遗症课件
02
治疗颈椎病:平衡针疗法可以缓 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 状
04
治疗面瘫:平衡针疗法可以改善 面瘫患者的面部肌肉功能,提高 生活质量
2
中风后遗症的概 述
中风的定义和分类
01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
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02 缺血性中风:由于脑部供
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 缺氧,进而引起脑细胞死 亡和功能障碍
03
预防:控制高 血压、糖尿病 等危险因素, 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
04
治疗:平衡针 治疗是一种有 效的治疗方法, 可以改善中风 后遗症的症状 和危害。
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方法
01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血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等,降低中风 复发风险
03
心理治疗: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适应生 活变化
4
平衡针治疗中风 后遗症的展望
平衡针疗法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平衡针疗法将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 治疗效果
普及推广:平衡针疗法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 泛的应用和推广
研究深入:平衡针疗法的机理和疗效将得到更深 入的研究和探讨
跨界合作:平衡针疗法将与其他医学领域进行跨 界合作,共同推动医学发展
平衡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前景
快速:平衡针疗法 见效快,能够迅速 缓解患者症状
简便:平衡针疗法 操作简单,易于掌 握
疗效显著:平衡针疗 法对中风后遗症有显 著疗效,能够有效改 善患者生活质量。
01
02
03
04
平衡针疗法的应用
01
治疗中风后遗症:平衡针疗法可 以有效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肢 体功能、语言功能等
03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平衡针疗 法可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谁来进行护理? 4. 何时进行护理? 5. 如何进行护理?
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定义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患者在急性期恢复后,出现 的一系列功能障碍,包括运动、语言、认知等方 面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中风类型(缺血性和出血性),后遗 症的表现和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常见症状
常见后遗症包括偏瘫、语言障碍、吞咽困难、情 绪变化等。
这些症状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需及时评估与干预。
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影响因素
中风的类型、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 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后遗症的表现。
早期的康复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恢复。
为什么需要护理?
定期评估患者的进展,调整护理计划。
何时进行护理?
长期护理
对于一些后遗症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护 理和支持。
确保患者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照顾与关怀,提升 生活质量。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和康复 计划,明确目标和方法。
护理计划应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确保其理解和 配合。
谁来进行护理? 患者自身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过程,增强自信心和自我 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够激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急性期护理
在中风发生后的急性期,需进行密切监测和基础 护理,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此阶段的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何时进行护理? 康复期护理
急性期后,进入康复期,需加强功能锻炼与训练 ,促进患者的康复。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谁来进行护理? 4. 何时进行护理? 5. 如何进行护理?
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定义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患者在急性期恢复后,出现 的一系列功能障碍,包括运动、语言、认知等方 面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中风类型(缺血性和出血性),后遗 症的表现和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常见症状
常见后遗症包括偏瘫、语言障碍、吞咽困难、情 绪变化等。
这些症状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需及时评估与干预。
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影响因素
中风的类型、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 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后遗症的表现。
早期的康复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恢复。
为什么需要护理?
定期评估患者的进展,调整护理计划。
何时进行护理?
长期护理
对于一些后遗症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护 理和支持。
确保患者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照顾与关怀,提升 生活质量。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和康复 计划,明确目标和方法。
护理计划应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确保其理解和 配合。
谁来进行护理? 患者自身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过程,增强自信心和自我 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够激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急性期护理
在中风发生后的急性期,需进行密切监测和基础 护理,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此阶段的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何时进行护理? 康复期护理
急性期后,进入康复期,需加强功能锻炼与训练 ,促进患者的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沟穴百会为督脉、手足阴阳之合穴。督 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达巅,泻人中
可调督脉,开窍启闭、健脑宁神。
三阴交穴为脾经、肝经、肾经交会穴,
有补肾滋阴生髓作用。
编辑版ppt
12
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方
主方1
腧穴组成: 主穴:双侧内关、水沟,患侧三阴交
副穴:患肢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翳风 配穴:根据合并症的不同,配以不同的穴位
编辑版ppt
9
醒脑开窍针法含义
一、“醒”
1.清醒:思维活动的正常状态。
2.苏醒:思维意识由昏愦、朦胧逐渐转为清 醒状态。
3.复苏:曾经一度受抑、受损、受挫的功能 活动重新恢复。
二、“脑”
1.为“元神之府”。2.为“之海”。3.为“神明之体”。
三、“开”:有启闭、开发之义。
四、“窍”:窍有二义:
其一:孔窍:口鼻、前后阴。
足内翻:阳陵泉、丘墟透照海
言语不利或失语:金津玉液点刺放血、
咽后壁点刺/上廉泉
口角歪斜:地仓透颊车承浆
眼睑下垂:阳白。太阳攒竹鱼腰
脱证:灸神阙、气海、关元
耳鸣耳聋:听宫、听编会辑版;ppt
15
主方1的操作手法
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0寸,采用 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分钟;继刺水 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
其二:心窍、脑编窍辑、版p神pt 窍等。
10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特点
一、针刺法则的确立: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 为辅。
二、针刺输穴的选择: 选择有开窍启闭的脑穴,以阴经穴为 主,阳经穴为辅。
三、针刺手法的确立: 在进针方向、针刺深度、施术手
法方面作了重大创新。
编辑版ppt
11
方
义
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 属厥阴心包经络穴,有养心安神、疏通 气血作用
编辑版ppt
2
诊
断
❖ 症状:以神志恍惚,甚至昏迷,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强语謇, 偏身麻木为主症。
❖ 急性起病
❖ 诱因: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 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 兆。
❖ 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 辅助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头
颅CT、MRI可编辑明版pp确t
3
辨证施治
1.气虚血瘀,经脉痹阻 症状: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舌强语蹇, 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舌紫暗,苔薄白, 脉细弦或沉细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 中成药:口服:步长脑心通、人参再造 丸 、大活络丸。 注射:银杏达莫、血栓通、血 塞通、疏血通。
其他主穴、副穴、配穴手法同 主方1。
编辑版ppt
19
编辑版ppt
20
谢谢!
编辑版ppt
21
中风后遗症期的中医辨证治疗
主讲人:易彩飞
湘乡市中医医院中风科
概
述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 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未主要表 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多见于老年人,以春冬两季 为发病高峰,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 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发病6个月后 即进入后遗症期。
次为度
编辑版ppt
17
风池:针向喉结,进针2~2.5寸,
采用小幅度(小于90°)、高 频率(大于120转/分)的捻转补 法1~3分钟,禁提插手法。
翳风、完骨的操作同风池。
编辑版ppt
18
主方2的操作手法
先刺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
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 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继之,选3寸毫针由上星刺入, 沿皮刺入百会穴后,针炳旋转 90°,转速20~160次分, 行手法1分钟。
编辑版ppt
6
辨证施治
4.肝阳上亢,脉络不通 症状: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舌强语蹇,
偏身麻木,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舌红 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熄风,泻火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中成药:加味天麻胶囊
编辑版ppt
7
石氏中风针刺疗法
湘乡市中医医院中风科 康复医师:杨芬
概
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我国著名针 灸专家。石学敏院士1972年创立的 中风病针灸治疗方案。获得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目。 国内外数十家医疗机构广泛应用, 为中风病患者创造了更优越的治疗 方案。
主方2
腧穴组成: 主穴:印堂/上星透百会、双侧内关患侧三
阴交副穴及配穴同主方1。
编辑版ppt
13
配穴
一辩证加减:
气虚血瘀:气海、关元,或针 后加灸
阴虚阳亢:太冲、太溪 痰瘀痹阻脉络:丰隆、血海
编辑版ppt
14
二症状加减
吞咽困难:舌三针
上肢拘急:曲池、外关
手指屈伸不利:合谷透劳宫合谷透三间
下肢肌肉萎缩:足阳明经排刺。
编辑版ppt
4
辨证施治
2.阴虚血瘀,脉络痹阻 症状: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患肢强痉拘挛,
眩晕耳鸣,颜面潮红,舌暗红有瘀斑,脉 弦细。 治法:活血祛瘀,滋阴通络 方药:大定风珠 中成药:天麻首乌胶囊、华佗再造丸。
编辑版ppt
5
辨证施治
3.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症状: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舌强语蹇,偏
身麻木,头晕目眩,舌暗淡,苔白腻,脉 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中成药:小活络丸、解语丹
患者有手麻胀并抽动的感觉,以患肢抽动
3次为度。
尺泽穴:屈肘为内角120°术者用手托住患肢
腕关节,直刺进针0.5~0.8寸,用提插捻
转法,针感肘关节传到手指或手动外旋,
以手动3次为度。
委中穴:仰卧位抬起患肢取穴,医生用左手
握住患肢踝关节,以医者肘部顶住患肢膝
关节,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进针
1.0~1.5寸,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3
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再
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斜刺,
针尖刺到原三阴交的位置上,进针0.5~1.0寸, 采用提插补法;针感到足趾,下肢出
现不自主的抽动,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
编辑版ppt
16
极泉穴:原穴沿下移2寸的心经上取穴,避开
腋毛,术者用手固定患肢肘关节,使其外
展,直刺进针0.5~0.8寸,用提插捻转,
可调督脉,开窍启闭、健脑宁神。
三阴交穴为脾经、肝经、肾经交会穴,
有补肾滋阴生髓作用。
编辑版ppt
12
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方
主方1
腧穴组成: 主穴:双侧内关、水沟,患侧三阴交
副穴:患肢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翳风 配穴:根据合并症的不同,配以不同的穴位
编辑版ppt
9
醒脑开窍针法含义
一、“醒”
1.清醒:思维活动的正常状态。
2.苏醒:思维意识由昏愦、朦胧逐渐转为清 醒状态。
3.复苏:曾经一度受抑、受损、受挫的功能 活动重新恢复。
二、“脑”
1.为“元神之府”。2.为“之海”。3.为“神明之体”。
三、“开”:有启闭、开发之义。
四、“窍”:窍有二义:
其一:孔窍:口鼻、前后阴。
足内翻:阳陵泉、丘墟透照海
言语不利或失语:金津玉液点刺放血、
咽后壁点刺/上廉泉
口角歪斜:地仓透颊车承浆
眼睑下垂:阳白。太阳攒竹鱼腰
脱证:灸神阙、气海、关元
耳鸣耳聋:听宫、听编会辑版;ppt
15
主方1的操作手法
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0寸,采用 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分钟;继刺水 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
其二:心窍、脑编窍辑、版p神pt 窍等。
10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特点
一、针刺法则的确立: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 为辅。
二、针刺输穴的选择: 选择有开窍启闭的脑穴,以阴经穴为 主,阳经穴为辅。
三、针刺手法的确立: 在进针方向、针刺深度、施术手
法方面作了重大创新。
编辑版ppt
11
方
义
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 属厥阴心包经络穴,有养心安神、疏通 气血作用
编辑版ppt
2
诊
断
❖ 症状:以神志恍惚,甚至昏迷,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强语謇, 偏身麻木为主症。
❖ 急性起病
❖ 诱因: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 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 兆。
❖ 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 辅助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头
颅CT、MRI可编辑明版pp确t
3
辨证施治
1.气虚血瘀,经脉痹阻 症状: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舌强语蹇, 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舌紫暗,苔薄白, 脉细弦或沉细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 中成药:口服:步长脑心通、人参再造 丸 、大活络丸。 注射:银杏达莫、血栓通、血 塞通、疏血通。
其他主穴、副穴、配穴手法同 主方1。
编辑版ppt
19
编辑版ppt
20
谢谢!
编辑版ppt
21
中风后遗症期的中医辨证治疗
主讲人:易彩飞
湘乡市中医医院中风科
概
述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 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未主要表 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多见于老年人,以春冬两季 为发病高峰,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 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发病6个月后 即进入后遗症期。
次为度
编辑版ppt
17
风池:针向喉结,进针2~2.5寸,
采用小幅度(小于90°)、高 频率(大于120转/分)的捻转补 法1~3分钟,禁提插手法。
翳风、完骨的操作同风池。
编辑版ppt
18
主方2的操作手法
先刺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
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 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继之,选3寸毫针由上星刺入, 沿皮刺入百会穴后,针炳旋转 90°,转速20~160次分, 行手法1分钟。
编辑版ppt
6
辨证施治
4.肝阳上亢,脉络不通 症状: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舌强语蹇,
偏身麻木,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舌红 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熄风,泻火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中成药:加味天麻胶囊
编辑版ppt
7
石氏中风针刺疗法
湘乡市中医医院中风科 康复医师:杨芬
概
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我国著名针 灸专家。石学敏院士1972年创立的 中风病针灸治疗方案。获得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目。 国内外数十家医疗机构广泛应用, 为中风病患者创造了更优越的治疗 方案。
主方2
腧穴组成: 主穴:印堂/上星透百会、双侧内关患侧三
阴交副穴及配穴同主方1。
编辑版ppt
13
配穴
一辩证加减:
气虚血瘀:气海、关元,或针 后加灸
阴虚阳亢:太冲、太溪 痰瘀痹阻脉络:丰隆、血海
编辑版ppt
14
二症状加减
吞咽困难:舌三针
上肢拘急:曲池、外关
手指屈伸不利:合谷透劳宫合谷透三间
下肢肌肉萎缩:足阳明经排刺。
编辑版ppt
4
辨证施治
2.阴虚血瘀,脉络痹阻 症状: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患肢强痉拘挛,
眩晕耳鸣,颜面潮红,舌暗红有瘀斑,脉 弦细。 治法:活血祛瘀,滋阴通络 方药:大定风珠 中成药:天麻首乌胶囊、华佗再造丸。
编辑版ppt
5
辨证施治
3.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症状: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舌强语蹇,偏
身麻木,头晕目眩,舌暗淡,苔白腻,脉 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中成药:小活络丸、解语丹
患者有手麻胀并抽动的感觉,以患肢抽动
3次为度。
尺泽穴:屈肘为内角120°术者用手托住患肢
腕关节,直刺进针0.5~0.8寸,用提插捻
转法,针感肘关节传到手指或手动外旋,
以手动3次为度。
委中穴:仰卧位抬起患肢取穴,医生用左手
握住患肢踝关节,以医者肘部顶住患肢膝
关节,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进针
1.0~1.5寸,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3
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再
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斜刺,
针尖刺到原三阴交的位置上,进针0.5~1.0寸, 采用提插补法;针感到足趾,下肢出
现不自主的抽动,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
编辑版ppt
16
极泉穴:原穴沿下移2寸的心经上取穴,避开
腋毛,术者用手固定患肢肘关节,使其外
展,直刺进针0.5~0.8寸,用提插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