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感受生命的意义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感受生命的意义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感受生命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095bc3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a.png)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知道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②理解生命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能力目标:选择自己人生道路,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难点: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三、教学过程:[教学导入]1、图片分别展示生命的韧性、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引导学生生命情感教育。
2、出示《钢铁是怎样炼成》中关于生命认识的句子: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一一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教学意图:以此让学生感悟生命至为灿烂,至为珍贵,而又永不重来。
万望珍之,重之,敬之,畏之……从而去探求生命的意义。
[教授新课]活动一:生命的追问1、思考体悟: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教师引导学生体悟、感受并回答)2、教材研读、思考问题:(1)人为什么活着?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2)你认为探索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有必要吗?(3)你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3、视频感悟播放视频《水木年华-生命的意义》学生在音乐中感悟:水木年华成员于不同时间清华大学毕业,他们这些成员只是对音乐的爱好,并非都是从学音乐的专业出身,他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其实也在诠释着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活动二、发现我的生命1、多媒体播放视频《蜡烛人》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悟2、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展示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①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②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
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提示: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3、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阅读教材第114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同样是志愿者,为什么大家对参加志愿活动有着不同的回答?(提示:探究语分享中德几位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初衷不同,对志愿活动的理解也不一致。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0e3d2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f.png)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有意义的人生教学难点:明白探究生命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我们看到过花开花落,思考过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板书题目:感受生命的意义(二)学习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三)自学提示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四)讲解新知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五)习题1.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 D )A.知足常乐,不必追求自我超越B.好高骛远,只从事重要工作C.异想天开,在梦想中度过人生D.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2.从年初到年末,“见义勇为最美人物“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最美职工”“最美基层法官”“最美志愿者”等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发布,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奋进,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地。
从最美人物身上我们深深感到( A )①实现人生价值方式具有多样性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要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生命价值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美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材料一:外祖母常说活着的理由有一万零一条,所以她才留恋生命、留恋那活满房同的阳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e12abf284ac850ad024241.png)
《感受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的内容。
教材依据的课程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框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
【知识与能力目标】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3、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4、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独学、对学、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功能教室; 2、学生准备:自主学习,预习教材。
一、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生命的意义》。
歌词:黑夜来临是否感到孤单,独自一人是否你会彷徨,这世界有多少这样的你我,就让我们彼此关爱。
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爱这个世界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没有人愿做离群之雁,谁又愿靠向无人港湾,当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就让我们相互关怀。
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在这个世界彼此温暖,这就是存在的意义。
爱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一第十课第一节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设计与反思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一第十课第一节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ce39243aeaad1f346933fdb.png)
我希望20 岁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已经经历过什么呢?正想做什么呢?又或者,给未来20 岁的自己鼓鼓劲,希望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三)教师小结:未来要靠自己来创造,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定下未来的目标,让我们更有方向和动力地行动前行。
我们既然到世上走一遭,何不策马奔腾,活得潇潇洒洒。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五、板书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
优点:
教学逻辑清晰,教学目标基本达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所举例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容易理解,也利于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足:
教师主导作用“过度”发挥,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能不足,课堂教学容量大,一节课很难完成。
改进:
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教师课堂效率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573d4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7.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的意义,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惑和挫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找到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播放一段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分享一个与生命意义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思考案例中人物是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并从中得到启示。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生命意义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情景剧表演:邀请几组学生表演情景剧,剧情围绕生命意义展开,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感受生命的意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感受生命的意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8a898b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1.png)
生命是脆弱的
生命是脆弱的,容易受到外界的 伤害和威胁,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和保护。
生命是有意义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 价值,我们需要寻找和发掘生命的 意义,赋予生命更加丰富的内涵和 价值。
生命的重要性
生命的不可替代性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无法被替代或复制。
生命的不可逆性
生命的流逝无法被逆转,一旦 失去便无法再回到过去。
生命的不可再生性
生命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无 法再次获得,需要我们倍加珍
惜和呵护。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我们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权益。
珍惜时间
时间是宝贵的资源,我们需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积极面对生命中的挑战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积极面对,勇敢克服,不轻易放弃生命的权利。
乐观心态有助于事业和人际关系
乐观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积极和有活力,这有助于事业发展和人际关系。积极的态度会吸引更多的人际关系,促进 合作和共赢。
积极面对挫折的方法
接受现实
首先需要接受现实,认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一 部分。不要逃避和否认现实,要勇敢面对并尝试 解决问题。
寻求帮助
如果自己无法解决问题,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向 家人、朋友、同事或专业人士寻求建议和支持, 可以获得更多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设定明确的目标
制定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人们更加清 晰地认识到自己需要做什么,并激 励他们去追求这些目标。
培养积极心态
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挫折和困难,有 助于人们在面对逆境时保持乐观并 勇往直前。
学会自我激励
通过自我激励,人们可以激发自己 的内在动力并保持积极情绪,从而 更好地应对挑战。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一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一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1dde4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a.png)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困扰和压力。
他们需要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生活的方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既能产生共鸣,也能激发他们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找到生活的方向。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找到生活的方向。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意义。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案例:准备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典型案例。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命的图片,如婴儿诞生、树叶生长等,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生命有什么意义呢?”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如一位勇敢面对病痛的人、一位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人等。
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人是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找到生活的方向的。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可以是词语、句子或图画。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10课 感受生命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10课 感受生命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8d26f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2.png)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10课感受生命的意义》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追求生命价值的动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意义,为接下来的讨论做准备。
3.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的生命意义。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深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道德与法治》七上第10课一节 感受生命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七上第10课一节 感受生命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7dbb8f5524de518964b7d1c.png)
精彩的人生就一定惊天动地吗?
不一定。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 独特性,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 相同。但生命的意义却是具体的, 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生 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要 善于发现和创造生命的价值。
感受志愿者的身影
感受志愿者的身影
2.说说你对生命的意义的感悟? 【课本P 113、114 】
中 国 人 民 从 此 站 起 来 了 !
邓小平同志把他的生命 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 放事业一 生 产 力 !
习近平同志说:“当 前,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就是我们的 中国梦”。
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 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1.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有意 义的?【课本P 112 】 生命的价值、意义是什么?
雷锋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
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教材P112探究与分享
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 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1)“不要为别人而活”是一种追求个人发展的思想。能够活出 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这样的人生是值 得的,是有意义的。 (2)“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是在看到别人的需要 时付出自己的爱心。人活着,既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人生的 价值在于奉献,无论事情大小,我们都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
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给予 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 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 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 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终 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鲜血 和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 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3900d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9.png)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第十课《感受生命的意义》是其中的一个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而激发他们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可能面临各种困惑和压力。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的态度。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价值2.个人使命和责任3.如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生命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教学道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如图片、视频等。
3.课堂活动准备:提前安排好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道具,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生命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生命的价值,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5.拓展(10分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典型人物,分享他们的生命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10.1《感受生命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56c54b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7.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10.1《感受生命的意义》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0.1课《感受生命的意义》是该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理解。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对生命的意义有自己的看法,但未必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和挫折,对生活产生疑惑。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命,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反思等环节,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反思法:让学生在课后反思自己的生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物是如何践行生命价值的。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讲述生命的故事:分享一些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可贵。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7f1d5e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e.png)
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自尊自强”,通过本课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明确探索生命意义的必要性以及怎样构建“我的人生”。
本课分为两目:“生命的追问”引导学生明白探索生命的意义是有必要的,怎样的生命是值得过的;“发现我的生命”引导学生进入到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体会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我发现和创造。
二、说学情处于青春年华的初中学生,风华正茂,对生活充满热情,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进入中学后的种种变化,对于学生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但是难以得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本课通过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寻,使初中生初步感受生命的意义,健康地成长并焕发生机和活力,帮助其平稳地度过青春期,为中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打下坚实的情感基调。
三、说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目标】:懂得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知道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明确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能够自觉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2、【道德修养目标】:①知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②懂得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了解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④明确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3、【法治观念目标】: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4、【健全人格目标】: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5、【责任意识目标】: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生命;理解生命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
四、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们在生活中的觉解,不同程度的理解就会获得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不同的人生。
2、难点:不同的人对生命的理解不同,对人生的意义的理解就会不同,就会付诸不同的行动,从而有一个不同的人生。
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五、说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关于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意义的典型视频、图片及故事,制作课件。
部编版 政治 七年级上册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部编版 政治 七年级上册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c816d68ba1aa8114431d9bc.png)
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对此处“生命的质量”
理解正确的应是( C )
A.生活条件的优越
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
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D.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
3.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在给家乡孩子的回信中说:我思索,我 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享受。巴金 一直在用笔与优秀的作品向社会作出奉献,他的一生让他 的生命开出理想的花朵,结出成功的果实,他的“激流三
——节选自《雷锋日记》
像雷锋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为什么?
在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 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为了中国核潜艇 事业,黄旭华隐 姓埋名了30年。
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 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D )
A.对生命的意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 B.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C.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不断地发现和创造 D.生命是独特的,人活得越久生命越有意义
B
B.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
C.科学家的人生有价值,普通劳动者的人生没有价值
D.人生只有奉献,没有索取
9.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实现人生意义应( A )
A.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B.从轰轰烈烈的大事做起 C.从最困难、最复杂的事情做起 D.从对自身有利的事情做起
10.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怎样 的一生是值得的?下列对感受生命的意义认识错误的是
部曲”激励了无数年轻人奋勇向前的决心。这说明( C )
A.作家的生命最有意义 B.没有必要探索生命的意义 C.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D.年轻人不懂得生命的意义
4.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某个结果。我们每个人最终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