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初高中衔接 修辞学案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修辞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修辞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能够辨识并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具体文本,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2. 能够辨识和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1. 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原则。

2. 学会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文本资料、修辞手法示例。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修辞手法,收集相关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提问:什么是修辞手法?它有什么作用?二、新课导入1. 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 结合具体实例,讲解每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文本,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 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修辞手法。

2. 强调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修辞手法。

2. 提问:如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二、新课讲解1. 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原则,如:适度、自然、恰当等。

2. 分析不同文体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特点。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文本,分析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讨论其效果。

2. 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修辞手法。

五、课后作业1. 阅读课外文本,收集修辞手法示例。

2. 根据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如何?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高中语文 修辞手法 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 修辞手法 教学教案

语音修辞 富于节奏,语音和谐
对偶、联绵词、叠音词;平仄变化;押韵; 排比、反复、回环等
修 词语修辞 词语的选择与锤炼

炼字;词语超常搭配;比喻、借代、比拟、夸
张、通感、双关、仿词、婉曲等
语句修辞 句子的选择、组合与锤炼
句序调整(倒装等);句子组合(整散句、长 短句等);句式选择(反问句、设问句等)
3)·菜场上,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菜时,把 菜叶剥掉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蔼地说了 一句话。你想她应该怎么说才显得委婉?
• A、“同志,你不能把菜叶剥掉!”
B、“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C、“请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有这样的买菜吗?你剥掉的菜叶谁要?”
2.广告
例:“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这句广告语运用了顶真(针)的修辞方法。构思巧
(地理)A:“你是东半球,我是西半球,我们结合在一起 就是完整的地球。”
B:我真害怕,地球上只有我们两个。 (化学)A:“我是O,你是H,我们结合在一起,就是
一个HO。” B:我不知道另一个H是谁? (物理)A:“我是正极,你是负极,我们结合在一起,
就会产生爱的火花。” B:我怕电。 (政治)A:“你是物质,我是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霄或翠汉。柏,⑥亭而亭峰如巅盖的地每笑处傲缝尘隙寰,。每尺⑦瘠银土崖,翠又冠必,定站夸有远张苍了松看,,
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⑧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
⑨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语音修辞: ③④⑨ 词语修辞: ③④ ⑤⑥⑦
对偶
比喻
语句修辞: ①③④ ⑨
1、如果你是某粉笔产品的代言人,请你 为粉笔设计两句广告词。
• 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

2024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语言运用之修辞赏析与运用(解析版)

2024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语言运用之修辞赏析与运用(解析版)

衔接点03语言运用之修辞赏析与运用(解析版)初中阶段考查形式:客观题或主观题,分析手法及表达效果,是轮考点。

高中阶段考查形式:主观题,辨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或比较句式的表达效果或运用修辞手法写句子。

高考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常见的修辞方法是高考大纲中规定的九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对这九种常见的修辞方法,除要求正确运用外还要求掌握其特点和表达作用。

另外,在我们学习课文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一些修辞手法,我们也需要了解,比如说通感、反语、双关等。

一、修辞手法1.比喻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特点:包含本体和喻体,一般含有“像””是”如””仿佛””“好像”等词语。

3)构成必需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5)种类:比喻的种类本体喻词喻体例句明喻有像、似、仿佛、犹如等有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暗喻有是、成了、变成、成为等有那些细碎的往事,当时只是寻常,如今却全变成钻石一样晶莹纯粹的回忆。

借喻无无有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蓬草=凌乱的头发)博喻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喻体共同比方一个本体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6)注意:有的句子里有“像”,但是不是比喻句。

例:他看起来像七八岁的样子。

比喻强调的是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和相似点。

2.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2)特点:把物人格化,把不具备人动作和情感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情感的样子3)作用:赋予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和动作,使具体的物人格化,达到生动形象、表意丰富的效果。

4)种类:拟人和拟物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让它们具有人的声情笑貌。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第6讲——常用修辞手法(2)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第6讲——常用修辞手法(2)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第6讲常用修辞手法(2)对偶排比【知识点击】一、对偶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种类(1)正对。

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C、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成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

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

如例句A、B.。

宽式对偶只要达到严式对偶五项要求的一部分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

3、结构(1)成分对偶。

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句子对偶。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作用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5、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典型例题】以“草萤有耀终非火”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句。

()A、木石无意焉有情B、道是无晴却有晴C、荷露成团岂是珠D、流水无情岂是春解析:从上联的意义、结构、平仄来看,C项最恰当。

二、排比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种类(1)成分排比。

初升高中语文衔接课件教案

初升高中语文衔接课件教案

初升高中语文衔接课件教案随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面对的不仅是全新的学习环境,还有更为复杂的知识体系。

特别是语文学科,由于初高中课程标准、考试要求的差异,学生需要做好充分的衔接准备。

本文将提供一份初升高中语文衔接课件教案范本,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

一、了解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区别在设计衔接教案前,首先要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点。

相较于初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更强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因此,教案设计时需考虑如何引导学生逐步适应这种转变,比如通过增加文本分析的深度、引入多元文化素材等方式。

二、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高中语文对阅读理解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字意义,还要能够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因此,衔接教案中应包含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训练,如古诗文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解读等,并配合相应的阅读策略指导。

三、提升写作表达能力除了阅读,写作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语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更高的期待,不仅要求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还要求有独到见解和文采飞扬。

衔接教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包括文章结构布局、论证方法、修辞运用等,并通过实践让学生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四、强化语言知识和文学素养语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而文学素养则是深层次的要求。

高中语文教学中会涉及更多的文学史知识和作品赏析。

因此,衔接教案需要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学素养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同时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培养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高中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案设计中应融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讨论与交流。

六、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初升高中的衔接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我们需要明确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差异。

初中语文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则更加注重深层次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教案的设计需要引导学生从记忆理解向分析评价转变。

我们来看这份教案范本的具体内容。

一、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要求,掌握高中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并通过具体文本的学习,提升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写作表达等综合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帮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

2. 阅读技巧训练:通过经典文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写作技能提升:通过写作练习,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4. 文学知识拓展:介绍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三、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文学理论进行作品分析。

3. 写作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和修改建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述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知识讲解:详细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选取一篇经典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4.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篇文章。

5. 作业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写作水平的提升来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份初高中衔接的语文教案范本,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稳过渡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节奏和要求。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更加从容地迈出坚实的步伐。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教案标题: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从初中语文到高中语文的学习,适应高中语文学科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1. 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区别与联系,包括教材内容、学科要求、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比较。

2. 高中语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诗歌鉴赏、作文写作、文言文阅读等。

3. 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利用课前调研或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高中语文的期望和困惑。

2. 通过回顾初中语文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思考初高中语文的衔接问题。

第二步:比较初高中语文的区别与联系1. 分析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学科要求,与初中语文进行对比。

2. 引导学生讨论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与初中语文进行对比。

第三步:介绍高中语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 介绍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包括诗歌的基本结构、修辞手法等。

2. 介绍高中语文的作文写作,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3. 介绍高中语文的文言文阅读,包括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积累等。

第四步:培养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1.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包括对文本的分析、推理和评价。

2. 引导学生培养文化素养,包括对文学作品、历史背景等的了解和鉴赏。

3. 引导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包括对文本的重新解读、创作等。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提供学习资源和推荐读物,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语文学科的学习。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评估学生对初高中语文衔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对高中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3. 个人或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运用能力。

语文修辞手法公开课教案高中

语文修辞手法公开课教案高中

语文修辞手法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修辞手法公开课教案引言:语文修辞手法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公开课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3. 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4.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2. 教学难点: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提升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3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一段修辞手法丰富的文学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2. 引导学生思考:这段作品中有哪些词句或表达方式让你感到特别有感觉?Step 2:探究修辞手法(10分钟)1. 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通过巧妙地选用词语、句子结构以及借助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增强表达的效果,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

2. 分类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拟声等,并给出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引导学生思考:- 使用比喻有什么效果?- 拟人可以带来哪些感受?- 夸张手法能够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 拟声如何增强作品的表现力?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取一篇文学作品,如一首诗或一段小说,提供给学生分析;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3. 随机选择几组进行汇报,让其他学生补充或提问。

Step 4:运用修辞手法(15分钟)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情境,如描述一个美丽的风景、描写一个人物的形象或表达自己的心情等;2.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提醒他们注意运用场景适合的手法;3. 学生互相交流、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语文教案)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

(语文教案)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背上求索的行囊,奔向知是的海洋。

前赴校园的殿堂,学习科学的知识。

掌握现代的技术,走向世界的巅峰。

开学了,让我们一起学好语文,在这里追逐梦想。

一起看看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欢送查阅!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11、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区别2、了解--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3、了解--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老师的学习要求4、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讲授要点:一、开场白和自我介绍二、理解语文1、语文--语言、文字(1)听(会听课,听懂别人的话,别人说话自己能够专心听)(2)说(大胆说话,大声说话,说得条理明白)(3)读(表情朗读,理解阅读)(4)写(会写各种文体的文章,到达表达的目的)2、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初中语文学习的根底;高中语文学习比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更高:(1)初中固定一块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为固定局部叫必修,不固定局部叫选修,还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块构成; (2)初中学习只要阅读理解,会写600字作文,高中是阅读赏析,表达与交流,会写不少于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3)初中学的文体不完全系统,高中完全系统--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4)高中实行学分式学习。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1、最难学好,因为主要靠自学,老师的作用小;2、积累要求高,记忆的东西要求多,了解的东西要求多,要记性;3、语言文字的领悟力难以形成,要悟性;4、好作文难写,要灵性;5、个人会时高时低,进步缓慢,不能迅速达成;6、高考三桩之一,160--200分。

四、学好语文需要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的习惯你养成了吗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知识信息量大,自修实践性强。

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学好它不容易,第二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努力。

语文考试在五个层级上考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赏析评价。

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说到底,就是考学生的记性和悟性。

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初高中衔接教案

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初高中衔接教案

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初高中衔接教案教案标题: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初高中衔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一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2.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了解高一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语文教材。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学生课前预习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热情。

Step 2:学习目标介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高一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Step 3:学习内容梳理(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高一语文教材的内容和模块划分,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模块设置,帮助学生理清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路径。

Step 4:学习方法指导(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和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

Step 5: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与高中语文学科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Step 6: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在高中语文学科学习中注重方法和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Step 8:课后拓展(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与高中语文学科相关的拓展阅读或写作任务,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高一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高中语文学习中。

初高中衔接教案(语文)

初高中衔接教案(语文)

一、教案名称:初高中衔接教案(语文)二、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初高中语文学习,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特点。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特点2.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3. 写作能力的培养4. 思维能力的培养5. 学习方法的指导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适应高中语文学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章,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和解题技巧。

3. 实践法: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

2. 讲解:讲解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章,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和解题技巧。

4. 写作训练:布置写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 总结: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写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检查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小组讨论报告,了解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运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高中衔接的语文教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

2. 文章案例:收集一些典型文章,用于讲解阅读理解和解题技巧。

3.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范例,帮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教案标题: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和要点,为学生顺利过渡提供支持。

2. 帮助学生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3.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1. 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要点和难点。

2. 如何进行初高中语文学科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不同之处。

2.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要求和节奏。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和高中语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辅助资料:相关教学PPT、教案、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初高中语文学科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要求,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3. 分析初高中语文学科的衔接问题:结合初中和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要点和难点,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

4. 针对性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适应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要求和节奏。

5. 练习和检测: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初高中语文学科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初高中语文学科的不同之处?2. 学生在衔接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3. 学生对初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和提高?通过以上教案的撰写和实施,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初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案标题: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要求;2. 掌握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2.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Step 2:分析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讨论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并列举出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

2.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讨论。

Step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5分钟)1. 学习计划制定:让学生根据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 学习方法分享: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让他们从彼此身上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学习资源介绍:向学生介绍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学习平台等,鼓励他们积极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Step 4: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展望学生未来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发展。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完成一篇关于初高中语文课程衔接的小结;2. 鼓励学生参加语文学科竞赛或写作比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完成的学习计划和小结;3. 学生参加竞赛或比赛的成绩。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案标题: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2. 提供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掌握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课堂活动材料:练习题、写作素材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向学生解释为什么需要对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进行衔接,并提出本节课的目标。

Step 2:回顾初中语文知识(15分钟)通过复习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技能,帮助学生温习并确保他们对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

Step 3:介绍高中语文要求(15分钟)向学生介绍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要求,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写作技巧的提升等。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Step 4:讨论初高中语文的差异(15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比较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的不同之处,如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

Step 5: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20分钟)选择一篇适合初高中衔接的文学作品,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教师可以提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作者的写作意图、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高中语文课程对文学作品的要求。

Step 6:写作练习(20分钟)提供一个写作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文学作品进行写作。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素材或写作框架,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同时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Step 7:总结与反思(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语文初高中内容衔接复习课教案

语文初高中内容衔接复习课教案

初高中内容衔接复习课高一语文备课组教学目的为了查缺补漏,巩固和加强初中知识内容的掌握,更好地与高中知识衔接,同时解除学生学习中的担心和焦虑,纠正以前学习中的不良习惯,让高一新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时语法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方面可能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初中部分语法内容进行复习,以适应高中学习。

教学内容安排:1、词性的梳理2、短语的分类3、句子的主干、枝叶课时安排:共复习6至7个课时,每个教学内容各两课时。

专题一、词性的分类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掌握现代汉语的词类2、能够掌握各种词性的定义3、能够掌握词性的判别与词的兼类教学重难点:能够掌握词性的判别与词的兼类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两课时至三课时教学内容:一、基础知识:现代汉语的词类●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虚词。

(只有副词例外。

)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和“附着”。

它们是封闭性词类。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分类讲解●实词的分类实词是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名词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或方位的词。

2、分类:普通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名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

3、语法特点:(1)名词前可以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来修饰限制。

(2)一般不受副词(如“不”、“很”)修饰。

(3)常做主语、宾语、定语。

(4)一般不能重叠。

4、小类特点:(1)普通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所用的量词有区别。

黑龙江省大庆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初高中衔接 语法学案

黑龙江省大庆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初高中衔接 语法学案

初高中衔接——语法知识(一)学法指导: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课前预习,整理初中语法的相关知识。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学习目标:了解常用语法知识,具体包括掌握词类、用法和特点。

二.研读教材、自主解标A级问题一词类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概念):实词包括、、、、、。

(2)虚词(概念):虚词包括、、、、、。

A级问题二实词名词:表的名称。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A级问题三实词动词:表人或事物的、、、。

(1)表动作、行为的,如:(2)表发展、变化的,如:(3)表存现的,如:(4)表使令的,如:(5)表判断的,如:(6)表相似的,如:(7)表心理活动,如:(8)表能够、愿意的,叫能愿动词,如:A级问题四实词形容词:表人或事物的、、、(1)表事物的形状,如:(2)表事物的性质,如:(3)表事物的状态,如:A级问题五实词数词:表人或事物的词。

(1)表确数的,如:(2)表概数的,如:(3)表序数的,如:(4)表分数的,如:A级问题六实词量词:表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物量的,如:(2)表动量的,如: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1)表人称代词的,如:(2)表指示代词的,如:(3)表疑问代词的,如:三、合作探究、重点讲解(B级)问题一1、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A.宝贵光荣骄傲战友 B.制造报答提高寻求C.角色语文经常兴趣 D.非常偶尔清楚风景2、对横线词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十分需要人们了解,关心和重视它。

A.名词动词连词 B.名词形容词介词C.代词副词介词 D.动词动词介词(B级)问题二3、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①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②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B.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②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C.①工作随便,学习松懈②刚才出力摇船犹如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D.①酒香不怕巷子深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B级)问题三回眸中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高一到高三语文修辞手法训练教案

高一到高三语文修辞手法训练教案

高一到高三语文修辞手法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3.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所达到的效果;4. 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表达。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修辞手法在文学中的作用;2. 掌握比喻、拟人、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3. 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学作品。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修辞手法的深层次意义;2. 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学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以及文学作品的选段;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并简单阐述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2. 教师通过引用经典的比喻句子、拟人句子以及夸张句子,引导学生对修辞手法有初步的认识。

Step 2 示范教学1. 教师选取一篇文学作品,分段展示给学生,并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2. 教师通过对比不同修辞手法的使用效果,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不同作用;3.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使用修辞手法的作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Step 3 学生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个组选择一篇文学作品,分析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准备短暂的报告;2. 学生报告时,其他学生积极提问并进行讨论,加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3. 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每个组的分析成果,并给予改进意见。

Step 4 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主选择一篇文学作品,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2. 学生撰写一篇短文,介绍所选择的文学作品,并阐述其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以及达到的效果;3.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进行评阅,并给予相应的反馈。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分析文学作品锻炼了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高中语文 初高中衔接 修辞学案1

高中语文 初高中衔接 修辞学案1

初高中衔接——常用修辞手法(一)学法指导: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课前预习,独立思考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学习目标:了解常用修辞手法,具体包括掌握名称、作用和特点。

二.研读教材、自主解标八种常见修辞格近年来的《考试说明》仍然规定常见修辞格为八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近年高考命题,修辞考查重在语言实践,主要是考查对其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语境判断常见修辞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等。

A级问题一比喻的特点及作用1、比喻就是“”。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被比喻的事物)、(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化深奥为;化抽象为;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分析并举例说明)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A级问题二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来写,或把人当作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举例)①拟人②拟物A级问题三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举例)①特征代本体。

②具体代抽象。

③专名代泛称。

④人名代著作。

⑤部分代整体。

⑥结果代原因。

⑦原料代成品。

⑧地名代本体。

A级问题四夸张(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举例说明)a、扩大夸张。

高一到高三语文修辞手法教案

高一到高三语文修辞手法教案

高一到高三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引言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修辞手法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针对高一到高三学生,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

本教案将从修辞手法的概念、分类和实例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修辞手法的概念修辞手法是指运用特定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以达到增强文字表达效果、塑造形象、提升文章感染力的目的。

修辞手法可以运用在叙事、描写、议论等多种文体中,对于准确表达和更好地传递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修辞手法的分类根据表达方式和效果,修辞手法可分为以下几类:1. 比喻手法: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共同点,来突出被描述事物的特点,增强表达的形象感。

比如:“他的笑声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愉悦。

”2. 排比手法:通过将具有相同结构或相似意义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冲击力。

比如:“她伟大而无私,勇敢而无畏,坚定而不动摇。

”3. 对比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对比描述,突出事物的差异和矛盾,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比如:“黑夜中的星星犹如钻石,而白昼中的阳光则如同黄金。

”4. 夸张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和描述,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比如:“他的鼾声如雷,震得整个宿舍都跟着颤动。

”5. 比较手法: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直接对比,突出事物的优缺点和特点。

比如:“读书如同行走在广阔的海洋中,可以让我们的智慧得到滋养,而不读书的人则如同孤舟漂泊。

”三、修辞手法的实例应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我们将举几个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和讲解。

例一:在叙事中运用比喻手法原句:“他的笑声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愉悦。

”分析:通过将笑声比喻为春风拂面,作者通过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他的笑声的温暖和愉悦,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笑声的美好。

例二:在议论中运用排比手法原句:“她伟大而无私,勇敢而无畏,坚定而不动摇。

”分析:通过在句子中使用排比手法,作者将伟大、无私、勇敢、无畏、坚定、不动摇等不同修辞手法彼此并列,以强调被描述对象的多重优秀品质,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衔接——常用修辞手法(二)
学法指导: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课前预习,独立思考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了解常用修辞手法,具体包括掌握名称、作用和特点。

二.研读教材、自主解标
八种常见修辞格
近年来的《考试说明》仍然规定常见修辞格为八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近年高考命题,修辞考查重在语言实践,主要是考查对其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语境判断常见修辞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等。

A级问题一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

它必须是一对相等,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解释并举例)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
例如:
反对:
串对:
例如: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A级问题二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2)排比的几种形式
a、成分排比。

b、句子排比。

A级问题三设问
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
答案。

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
A级问题四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
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
三、合作探究、重点讲解
(B级)问题一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

对偶是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个以
上语言单位。

对偶必须。

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
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
人以紧凑、密集之感。

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B级)问题二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分析:
举例:
(B级)问题三
辞格综合运用时有三种情况: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
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

例如:
2.联用———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

例如: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
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

例如:
(B级)问题四
对下面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和它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
看他们的筋骨和脊梁。

B.“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
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
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C.我的心常在黑暗的岛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
也会永沉海底。

D.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
矫”的松树。

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缝隙,身子扭得
像盘龙柱子,在半空中展开枝叶,像是和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
清风白云游戏。

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
着身子张望。

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有的松树自
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样子。

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
山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该似的。

(B级)问题五
1、下列句子在修辞使用上恰当的一句是( )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

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B.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爷爷讲聊斋故事。

他讲到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屏住气;讲到轻松的时候,大家都拍手大笑。

这时连月亮也探头探脑,冷眼瞧着我们。

C.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当。

D.纺织厂里的机器声隆隆地响着,和着我的心跳的旋律,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

2、含有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方法,并且使用都恰当的一句是( )
A.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像片片彩霞落在辽阔的大地上。

B.雄伟庄严的天安门经历了千万次战斗的风雨,带着亿万人民胜利的豪情,傲然屹立。

C.当代艺术界、体育界、卫生界的不少女性,都有许多辉煌的成就,岂止不让须眉,还多占几分春色。

D.在那夜阑人静屋暖花香的氛围里,她的话正如打开闸门的潮水,快活地向外奔。

(B级)问题六
3、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例: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消尽,会场里却到处涌动着春天的热流。

A.我淡淡地笑着,想起当初,我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所看出去的未来,是一片无边的净土。

B.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C.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曾经有过的梦想……
D.一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

4、从修辞方法的运用角度看,下列各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筑行业也不好干,工程需要垫款,各路神仙都得打点,一年下来,不但没挣多少钱,连原先的10万元钱也填了进去。

B.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廉洁奉公是最起码的要求。

这正如富兰克林所说:“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C.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到处都能见到军人的影子,他们将寂寞炼成绿色宝石,镶嵌在无际的荒凉中。

D.工作的乐趣来自哪里呢?来自对工作的热爱,来自工作产生的实效,来自自身价值的实现。

四.练测拓展、达成目标详见PPT
我的收获:
1.本节课你学到的知识点
2.本节课所讲的题型
3.你还有那些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