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
顶 管 施 工 技 术 规 范

顶管施工技术规范6.1一般规定6.1.1顶管的施工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6.1.1.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6.1.1.2顶进方法的选用和顶管段单元长度的确定;6.1.1.3工作坑位置的选择及其结构类型的设计;6.1.1.4顶管机头选型及各类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6.1.1.5顶力计算和后背设计;6.1.1.6洞口的封门设计;6.1.1.7测量、纠偏的方法;6.1.1.8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布置;下管、挖土、运土或泥水排除的方法;6.1.1.9减阻措施;6.1.1.10控制地面隆起、沉降的措施;6.1.1.11地下水排除方法;6.1.1.12注浆加固措施;6.1.1.13安全技术措施。
6.1.2管道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1.2.1在粘性土或砂性土层,且无地下水影响时,宜采用手掘式或机械挖掘式顶管法;当土质为砂砾土时,可采用具有支撑的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6.1.2.2在软土层且无障碍物的条件下,管顶以上土层较厚时,宜采用挤压式或网格式顶管法;6.1.2.3在粘性土层中必须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法;6.1.2.4在粉砂土层中且需要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法;6.1.2.5在顶进长度较短、管径小的金属管时,宜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6.1.3采用手掘式顶管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mm处,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管道。
6.1.4顶管施工中的测量,应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处。
6.2工作坑6.2.1顶管工作坑的位置应按下列条件选择:6.2.1.1管道井室的位置;6.2.1.2可利用坑壁土体作后背;6.2.1.3便于排水、出土和运输;6.2.1.4对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易于采取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措施;6.2.1.5距电源和水源较近,交通方便;6.2.1.6单向顶进时宜设在下游一侧。
地铁车站出入口矩形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出入口矩形顶管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地铁在城市交通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铁车站的出入口设计和建设是地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地铁车站建设中,矩形顶管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用于覆盖车站出入口区域,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美观性。
为了确保地铁车站出入口矩形顶管专项施工顺利进行,特制定此专项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工作。
二、施工内容1.材料采购:确保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进行全面检查后方可使用。
2.基础施工:先进行地基开挖和地下管线拆除工作,然后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3.主体结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主体结构矩形顶管的搭建和固定,确保结构牢固。
4.防水处理:对矩形顶管进行防水处理,采用专业防水材料进行涂刷和密封处理。
5.装饰装修:进行室内外的装饰装修工作,包括地面铺装、墙面粉刷等,使车站出入口环境更加美观。
三、施工要求1.安全第一: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全程佩戴安全帽和安全鞋,确保施工过程中无安全事故发生。
2.质量控制: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符合规范。
3.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4.环境保护:施工现场必须合理布置施工设备,保持周围环境整洁,防止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四、施工流程1.洽谈与协商:与工程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洽谈与协商,明确施工任务和要求。
2.施工准备: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采购所需材料和设备。
3.基础处理:进行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矩形顶管的要求。
4.主体结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主体结构矩形顶管的搭建和固定。
5.防水施工:对矩形顶管进行防水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6.装饰装修施工:进行车站出入口的装饰装修工作,提升车站整体形象。
五、验收标准1.安全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安全验收,确保安全设施完好并符合规范要求。
地铁车站出入口矩形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第
2.1
本方案是根据本附属结构土建特点,结合我公司施工实力和完成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技术、机具设备配套能力等方面因素。按照规范、设计文件及业主管理文件编制而成。
2.2
⑴XX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XX站2号出入口站附属结构施工图设计。
XX站2号出入口矩形顶管项目施工流程:工作井搅拌桩端头加固→通道顶进→竣工验收。
3.3
1、根据地质资料及现场勘查,本工程具有以下特点、难点:
1)本场地地下水位埋深比较浅,顶管主要穿越的为杂填土层、细砂层,地下水丰富。
2)通道采用大型矩形顶管施工,需穿越交通繁忙的市政主干道松北大道,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含量高。
3、顶管机的刀盘和泥土仓是个多棱体,且刀盘是围绕主轴作偏心转动,经过刀盘对前方土体切割,当有大块土体或块石进入顶管机泥土仓,经刀盘转动时就会被轧碎,碎块泥土小于顶管机的隔栅孔就进入泥水仓被泥水循环管输送走。
5.2.3
图5.2 顶进系统平面与剖面示意图
5.
矩形顶管每天顶进1~2m,设备安装调试与洞门破除15天。通道总顶进工期约50天。
表4.3主要材料投入计划表
序号
材料种类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预制管节
7700×4500mm,C50P10
67.35m(约44节)
2
水泥
P·O42.5R
约2000吨
4
混凝土
C35P8
约300m3
5
钢筋
HPB300,HRB400
约85吨
第
5.1
5.
图5.1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矩形顶管

1、土压平衡顶管施工工艺的原理吊车集土坑土方外运工作原理:整个控制系统以土压平衡为工作原理,通过刀盘对正面土体全断面切削,通过螺旋机转速及顶进速度控制出土量,使土仓内土压力值稳定并处于设定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开挖切削面的土体稳定。
预制管节作为顶进传力和开挖空间支护形成通道。
管节与地层之间用润滑剂进行减摩,减小掘进阻力。
2、矩形顶管施工工艺流程2、矩形顶管施工工艺流程(一)井内施工工艺流程1423562、矩形顶管施工工艺流程78(二)始发及正常顶进施工工艺流程2、矩形顶管施工工艺流程(三)进洞段顶进施工工艺流程1110912管节制作工艺流程成品检测钢套环制作钢筋笼吊装钢筋笼入模安装混凝土浇注管节管节堆场管节钢模管节钢模1、矩形顶管发展历程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65年,1993年改制成为国内施工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公司拥有“市政公用总承包特级”和“设计市政行业甲级”资质。
公司凭借近50年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优势,在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进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公司承建了全国近70%的超大型盾构法隧道工程和一大批轨道交通、能源隧道工程项目。
矩形顶管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开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人行地下通道及管线共同沟等领域。
相较于传统的开挖施工,矩形顶管法的主要优势可以总结为不开挖、不搬管线、投资小、周期短。
隧道股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矩形顶管机的研发应用,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机型,20余年来先后在上海、南京、武汉、郑州等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市政工程、房地产等领域成功应用。
2.5m×2.5m——试验机隧道股份于1995年开始矩形隧道掘进技术的研究 ,开发研制了国内首台矩形顶管机——2.5m×2.5m(内径2m×2m)可变网格式,并进行了60m的试验隧道推进(国内首条矩形顶管隧道),为今后的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
3.8m×3.8m——第一代矩形顶管机1999年,依托上海地铁2号线陆家嘴车站5号出入口工程研制了3.8m×3.8m(内径3m×3m)大刀盘加仿形刀式矩形顶管机,并在随后取得了一系列的工程应用。
浦星路矩形人行地道顶管施工方案1.doc

浦星路矩形人行地道顶管施工方案1人行矩形地道顶管施工方案1.1 概况本工程为地铁车站的过街地道,过街地道位于地铁车站西侧,采用顶管法施工,地道穿越浦星路,在浦星路东西二侧各设一个工作井,工作井顶板厚600mm,底板、侧板厚700mm。
地道采用矩形顶管,通道最大埋深为7.887m。
设计顶管管节有52节(标准管节48节、非标管节4节),标准管节每节长1.5m,非标管节每节1.3m,推进距离共77.2m,坡度为2%,管节内径5000mm×3000mm,环厚为600mm,环宽为1500mm,注浆管采用2寸束节注浆管。
管节砼标号C50,抗渗等级S8。
注浆管采用2寸束节注浆管。
每节管节的重量约34t,掘进总土方量约为850m3。
本工程顶管始发井位于浦星路西侧,长度13.2m,宽度8.9m,该出入口最大埋深为10.387m,接收井位于浦星路东侧,长度7.4m ,宽度8.9m,该出入口最大埋深为10.235m。
1.2 现场平面布置本过街地道施工共分为工作井及出入口的围护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和顶管施工两阶段。
具体平面总体布置如下:1.2.2 顶管施工现场布置(1)布置150T履带吊在始发井侧区域,负责管节的吊运、井内吊装工作,部分设备的安装、材料的就位等。
施工时需注意巴杆的回转方向,严禁超出围档。
(2)自动控制室布置在始发井北侧区域,控制顶管的掘进、纠偏。
为了防止底部进水,控制室需垫高。
(3)管节堆放场地(贴片)布置在始发井南侧区域,前阶段钢筋棚位置,保证现场有3~4环余量,部分贴片材料就近布置。
(4)拌浆棚及拌浆材料堆放场地布置在始发井南侧区域,拌浆棚搭设考虑风向,注意防尘。
(5)注水系统靠近工作井布置,水管及排泥管道沿工作井围护边线布设。
(6)选用一集装箱作为仓库,布置在始发井南侧区域,堆放各类施工用具、辅助材料,(7)弃土坑布置于场地的南侧大门处。
(8)后续台车,即顶管施工的高压箱变,靠近工作井布置。
“金蝉脱壳”矩形顶管接收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金蝉脱壳”矩形顶管接收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发布时间:2021-03-09T01:49:52.021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1期作者:赵雨军[导读] 顶管施工技术主要起源于日本及欧美国家,由于其施工效率高,施工扰动小,占地空间少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通道以及下穿建构筑物施工[1~3]。
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001摘要:“金蝉脱壳”主要应用在无接收井条件下的顶管接收施工中,其防水处理难、变形控制要求高、浇筑施工效率低。
本文依托上海地铁18号线沈梅路站3#出口“金蝉脱壳”顶管接收工程,为克服施工空间狭窄、混凝土浇筑困难,接缝防水处理困难,施工工期紧等问题,提出利用顶管机外壳框架设置分仓浇筑钢板以及设置引导性防排水施工缝等施工措施及工艺,有效解决了施工中相关难题并成功应用。
该方法可为“金蝉脱壳”顶管接收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顶管施工;金蝉脱壳;弃壳;引导性防排水缝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with "Continuous Peeling"ZHAO Yujun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Luoyang Henan 471000,China)Abstract:It is mainly used in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without receiving well,and its waterproofing treatment is difficult,deformation control is high,and casting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low. In this paper,based on Shanghai metro line 18 Shen Mei road station 3 # export "might" receiving pipe jacking engineering,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narrower space,difficulty of concrete pouring,and seams waterproof processing difficulties,the tight construction,put forward using warehouse casting steel pipe shell frame set points and set up leading construction joints of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measures and technology,effectively solved the problem,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ly solve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applied successfully.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Key words: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Uncrusted;Rejected shell;Conductive drainage joint1 引言顶管施工技术主要起源于日本及欧美国家,由于其施工效率高,施工扰动小,占地空间少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通道以及下穿建构筑物施工[1~3]。
上海地铁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海地铁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上海地铁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的设计方案一、项目目标与范围在上海地铁的出入口建设中,矩形顶管施工可是个大头!我们主要目的是要高效且安全地完成出入口的施工,这样才能确保地铁的顺利运营,乘客也能安全出行。
这个项目不仅仅涉及到出入口的设计,还包括整个施工流程、人员的安排、材料的使用以及施工安全等多个方面,真是个复杂的活儿。
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说到上海地铁的建设,那真是历史悠久,组织模式也经过了无数次的优化,如今面对复杂的施工任务已经游刃有余。
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施工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在那些人流密集的地方,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分析了当前的施工情况后,我发现了几个问题:1. 施工周期长:因为施工工序繁琐,整体周期就拖得比较长。
2. 安全隐患多: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不到位,意外发生的几率上涨。
3. 成本控制难:材料浪费和工时超支的情况时有发生,真是让人头疼,影响了项目预算。
这些难题让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清晰且可执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1. 施工准备在动工之前,我们得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比如:- 勘测与设计:先把出入口周围环境搞清楚,确保设计方案能跟实际情况对上号。
- 材料采购:要提前准备好优质的材料,保证到时候能及时用上。
- 人员培训:给施工人员做专业培训,让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和安全知识,毕竟安全第一嘛。
2. 施工流程整个施工流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基础处理:先清理现场,处理地基,确保基础稳固。
- 顶管施工:用矩形顶管法来施工,这样才能保证土体的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 管道安装:顶管施工完后,接着进行管道的安装,确保连接顺畅。
- 回填与恢复:最后进行回填和环境恢复,确保工程漂亮落幕。
3. 安全管理施工安全可是重中之重,得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每位施工人员的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 安全培训:施工前务必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让每个人都清楚安全规范。
上海轨道交通某线出入口矩形顶管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上海轨道交通XX号线XXX 1号出入口矩形顶管工程施工专项方案二○○九年八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XXX1号出入口矩形顶管工程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定:二零零九年八月目录1编制依据: (5)2工程概况 (5)2.1 工程概述 (5)2.2 工程地质情况 (6)2.3 水文地质条件 (7)2.4 管线情况 (8)3机械设备及性能 (8)4工程筹划 (10)4.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0)4.2 施工用电计划 (12)4.3 施工人员组织计划 (13)4.4 施工进度计划 (14)5工程量一览表 (14)6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4)6.1 顶进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14)6.2 顶管出洞段顶进施工 (19)6.3 顶管正常段顶进施工 (21)6.4 顶管施工技术措施 (25)6.5 顶管进洞段施工 (27)6.6 顶管接口 (29)6.7 顶管施工测量 (30)6.8 地下管线保护技术措施 (31)6.9 测量系统 (33)6.10 监测方案 (36)7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41)7.1 工程质量目标 (41)7.2 质量保证体系 (42)7.3 顶管顶进时的质量措施 (42)7.4 安全保证措施 (43)8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7)8.1 文明建设措施 (47)8.2 主要防尘措施 (47)9.应急预案 (48)9.1 应急流程 (49)9.2 应急措施 (49)9.3 成立应急处理小分队 (49)10主要材料供应、复试计划 (50)11节能方案 (50)12工程实例 (51)1编制依据:(1)本工程施工图资料(2)《顶管工程施工规程》(DG/TJ08-2049-2008)(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9)《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10)《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36-2006)(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2)现行有关的行业标准及规范。
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顶进工法

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顶进工法完成矩形断面的隧道施工,其结构断面的合理性可减少土地征用量和掘进面积,降低工程造价。
可用于建造地铁车站、地铁及水底隧道旁通道等。
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完成断面尺寸为2.5m2.5m、长为60米的矩形隧道试验,并于1999年4月在上海地铁2号线陆家嘴车站5号出入口地下人行通道工程中成功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技术成果获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特点1.1利用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可对矩形断面进行全断面切削,保持土压平衡,对周围土体扰动小。
1.2在同等截面积下,矩形隧道比圆形隧道可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减少地下掘进土方。
用于人行、车辆等的地下通道不需再进行地面铺平工序,不仅省时而且可降低工程造价20%左右。
1.3不影响原有的各类地下管线,不影响道路交通、水运以及地面的各类建筑。
施工时无噪音、无环境污染。
1.4通过可编逻辑程序控制器及各类传感器等随时监测施工状况,确定施工参数,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有效控制矩形隧道顶进轴线、转角偏差及地面沉降。
2.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2.1工作原理:整个控制系统以土压平衡为工作原理,通过大刀盘及仿形刀对正面土体的全断面切削,改变螺旋机的旋转速度及顶进速度来控制排土量,使土压仓内的土压力值稳定并控制在所设定的压力值范围内,从而达到开挖切削面的土体稳定。
2.2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在粘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砂土及砂质粉土等地层中施工。
特别适用于在不宜大开挖的错综复杂的各类地下管线下进行矩形断面的施工,保证地面建筑物不受损害。
3.施工工艺3.1施工设备3.1.1组合刀盘式土压平衡顶管机,主要由顶管机机头、大刀盘及仿形刀装置、纠偏装置、螺旋机、主顶装置、动力装置、压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监测系统等组成。
3.1.2配套设备:行车,拌浆系统,注浆泵,电焊机、空压机等。
3.2施工顺序:3.2.1工作井清理、测量及轴线放样。
浦星路矩形人行地道顶管施工方案

浦星路矩形人行地道顶管施工方案人行矩形地道顶管施工方案1.1 概况本工程为地铁车站的过街地道,过街地道位于地铁车站西侧,采用顶管法施工,地道穿越浦星路,在浦星路东西二侧各设一个工作井,工作井顶板厚600mm,底板、侧板厚700mm。
地道采用矩形顶管,通道最大埋深为7.887m。
设计顶管管节有52节(标准管节48节、非标管节4节),标准管节每节长1.5m,非标管节每节1.3m,推进距离共77.2m,坡度为2%,管节内径5000mm×3000mm,环厚为600mm,环宽为1500mm,注浆管采用2寸束节注浆管。
管节砼标号C50,抗渗等级S8。
注浆管采用2寸束节注浆管。
每节管节的重量约34t,掘进总土方量约为850m3。
本工程顶管始发井位于浦星路西侧,长度13.2m,宽度8.9m,该出入口最大埋深为10.387m,接收井位于浦星路东侧,长度7.4m ,宽度8.9m,该出入口最大埋深为10.235m。
1.2 现场平面布置本过街地道施工共分为工作井及出入口的围护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和顶管施工两阶段。
具体平面总体布置如下:1.2.2 顶管施工现场布置(1)布置150T履带吊在始发井侧区域,负责管节的吊运、井内吊装工作,部分设备的安装、材料的就位等。
施工时需注意巴杆的回转方向,严禁超出围档。
(2)自动控制室布置在始发井北侧区域,控制顶管的掘进、纠偏。
为了防止底部进水,控制室需垫高。
(3)管节堆放场地(贴片)布置在始发井南侧区域,前阶段钢筋棚位置,保证现场有3~4环余量,部分贴片材料就近布置。
(4)拌浆棚及拌浆材料堆放场地布置在始发井南侧区域,拌浆棚搭设考虑风向,注意防尘。
(5)注水系统靠近工作井布置,水管及排泥管道沿工作井围护边线布设。
(6)选用一集装箱作为仓库,布置在始发井南侧区域,堆放各类施工用具、辅助材料,(7)弃土坑布置于场地的南侧大门处。
(8)后续台车,即顶管施工的高压箱变,靠近工作井布置。
地铁车站出入口顶管施工方案(矩形顶管法)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xxx站2号出入口顶管工程施工方案及报价书上海xxxxxx有限公司矩形顶管项目经理部1.1 顶管方案概述xxx站2号出入口位于锦秋路南侧,其地下通道部分横穿锦秋路。
锦秋路下地下管线众多,为减少道路翻交和管线搬迁,并确保安全施工,2号出入口过锦秋路出入口通道拟采用矩形顶管法施工。
本次通道施工将穿越锦秋路及其众多的地下管线,根据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地下管线有上水管、电话电缆、电力电缆、雨水管、煤气缆、污水管等管线,主要管线汇总见下表。
表1 锦秋路地下管线汇总表本次顶管地下通道横断面净空尺寸为3m×5m,外包尺寸为4m×6m,拟采用4m×6m大刀盘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机进行掘进施工,顶管段约长40m,覆土约为5m,推进坡度为0%,顶管始发井净空尺寸为9.2m×8.6m(长×宽),设于锦秋路南侧;顶管接收井紧贴车站主体连续墙设置,净空尺寸为3.0m×8.0m(长×宽),设于锦秋路北侧。
顶管始发井、接收井基坑围护采用SMW工法围护,采用桩径Ø850mm的进口三轴搅拌桩机进行施工,插入型钢(H700×300)。
详见附图1 工程总平面图附图2 顶管施工剖面图从提供的地质资料来看,本工程主要在③2灰色粉质粘土和④灰色淤泥质粘土层中顶进,管顶以上土层分别为①1层杂填土、①2层浜填土、②层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和③1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顶管通道结构全部采用预制矩形钢筋混凝土管节,管节外形尺寸为4m×6m,壁厚为50cm,管节长度为1.5m。
管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S8,管节接口全部采用“F”型承插式,接缝防水装置采用锯齿型止水圈和双组分聚硫密封膏。
根据本工程情况,完成矩形顶管施工约需33日历天:顶管设备进场安装调试10天,顶管顶进施工15天,浆液置换3天,顶管设备退场5天。
顶管退场后一个月进行管节嵌缝,工期为10天。
大断面矩形混凝土顶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研究

大断面矩形混凝土顶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研究胡新朋【摘要】Taking the Hongzhuan Road undercrossing Zhongzhou Avenue tunnel in Zhengzhou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the segment joint for concrete pipe jacking tunnel with large rectangular section was studied.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 of joint water leakage,the F-shaped socket type joint with three waterproof systems for the tunnel segments were applied.The joint steel collar and waterproof rubber ring formed the outside waterproof system,the double layer structure of olecranon rubber ring and semicircle rubber ring was used as the waterproof rubber ring and two additional restrained steel rings were added.The middle and upper pipe wall was slotted at socket end of segment,the porous 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 gasket was embedded as the second waterproof system,the caulking groove was set at inner joint of segment,and two-component polysulfide sealant was injected to form the inner waterproof system.For ensuring the waterproof effect of joint socket and the joint rigidity of longitudinal tunnel,69 plug hole of steel pipe was set symmetrically at the middle part of segment side wall.The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ngitudinal joint stiffness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以郑州市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为工程背景,就大断面矩形混凝土顶管隧道的管节接头进行研究.为克服接头易出现渗漏水的弊端,管节采用F形承插式3道防水体系接头.接口钢套环与防水橡胶圈形成外侧防水体系,防水橡胶圈采用鹰嘴形橡胶圈和半圆形橡胶圈双层结构,并增设2道约束钢环;管节承口端管壁中上部开槽,嵌入多孔型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作为第2道防水体系;管节内侧接口处设置嵌缝槽,注入双组分聚硫密封胶形成内侧防水体系.为保证接头承插口防水效果和隧道纵向接头刚度,管节侧壁中部对称设置69钢管插销孔,三维数值分析以及施工监测结果均表明,纵向连接刚度可满足设计要求.【期刊名称】《铁道建筑》【年(卷),期】2017(057)008【总页数】4页(P65-68)【关键词】公路隧道;管节接头形式;数值计算;现场监测;矩形顶管;防水设计【作者】胡新朋【作者单位】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9.2安全、快速、扰动少是当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施工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
地铁车站出入口顶管施工方案(矩形顶管法)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xxx站2号出入口顶管工程施工方案及报价书上海xxxxxx有限公司矩形顶管项目经理部1.1 顶管方案概述xxx站2号出入口位于锦秋路南侧,其地下通道部分横穿锦秋路。
锦秋路下地下管线众多,为减少道路翻交和管线搬迁,并确保安全施工,2号出入口过锦秋路出入口通道拟采用矩形顶管法施工。
本次通道施工将穿越锦秋路及其众多的地下管线,根据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地下管线有上水管、电话电缆、电力电缆、雨水管、煤气缆、污水管等管线,主要管线汇总见下表。
表1 锦秋路地下管线汇总表本次顶管地下通道横断面净空尺寸为3m×5m,外包尺寸为4m×6m,拟采用4m×6m大刀盘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机进行掘进施工,顶管段约长40m,覆土约为5m,推进坡度为0%,顶管始发井净空尺寸为9.2m×8.6m(长×宽),设于锦秋路南侧;顶管接收井紧贴车站主体连续墙设置,净空尺寸为3.0m×8.0m(长×宽),设于锦秋路北侧。
顶管始发井、接收井基坑围护采用SMW工法围护,采用桩径Ø850mm的进口三轴搅拌桩机进行施工,插入型钢(H700×300)。
详见附图1 工程总平面图附图2 顶管施工剖面图从提供的地质资料来看,本工程主要在③2灰色粉质粘土和④灰色淤泥质粘土层中顶进,管顶以上土层分别为①1层杂填土、①2层浜填土、②层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和③1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顶管通道结构全部采用预制矩形钢筋混凝土管节,管节外形尺寸为4m×6m,壁厚为50cm,管节长度为1.5m。
管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S8,管节接口全部采用“F”型承插式,接缝防水装置采用锯齿型止水圈和双组分聚硫密封膏。
根据本工程情况,完成矩形顶管施工约需33日历天:顶管设备进场安装调试10天,顶管顶进施工15天,浆液置换3天,顶管设备退场5天。
顶管退场后一个月进行管节嵌缝,工期为10天。
地铁二号线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及地下人行通道施工技术

地铁二号线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及地下人行通道施工技术张冠军;吕建中
【期刊名称】《上海市政工程》
【年(卷),期】2000(000)003
【摘要】地铁二号线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基坑围护采用SMW工法施工,基坑开控深度达11.8m;地下人行通道采用矩形掘进机施工,属国内首次应用。
本文介绍了上述两项新技术在地铁二号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实况。
【总页数】8页(P94-101)
【作者】张冠军;吕建中
【作者单位】上海市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所;上海市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4
【相关文献】
1.上海地铁二号线江苏路~静安寺站连络通道工程施工技术 [J], 顾成东
2.淤泥质软土人行过街地下通道出入口施工技术 [J], 刘胜群;吴延平;海钧
3.南京地铁二号线元通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J], 王学武
4.南京地铁二号线元通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J], 王学武
5.地下人行通道和出入口工程概算突破估算原因分析 [J], 张星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铁出入口矩形顶管井过街通道施工工法蒋斌

地铁出入口矩形顶管井过街通道施工工法蒋斌发布时间:2021-09-30T11:31:52.21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8期作者:蒋斌[导读] 近年来,顶管法凭借适用范围广、安全性好、施工效率高、不破坏地面交通等优点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118摘要:,在出入口通道工程中逐渐得到重视,也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地铁车站出入口下穿通道顶管工程计算钢管节内力变形和地面沉降,验证了类似项目中顶管施工的安全性;运用有限差分软件模拟邻近地下管线的矩形顶管施工过程,探讨了矩形顶管施工对土体和管线的影响以及地下管线的破坏模式和控制标准;总结了矩形顶管在沿海软土地区城市地下出入口通道中的应用,介绍了工作井、管节和防水设计的技术经验。
但是,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常规的顶管工程,关于出入口通道顶管近接高架桥桩施工研究目前仍不充分。
关键词:矩形顶管;地铁出入口;施工;沉降引言地铁站主要修建在人员密集、交通量大的城市繁华区域,地铁出入口多数下穿城市主干道,道路两侧城市管线布置较多,周边环境复杂。
明挖法施工对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物及交通出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顶管法施工同明挖法施工对比避免了对原地面的大量开挖及地下各类管线的迁改,减少了对地表构筑物和周围环境的破坏,在地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顶管施工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地下土地的沉降。
1概述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发展规模的扩大,其已成为解决国内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交通方式。
自2020年疫情以来,国内经济形势逐渐放缓,城市建设更是以交通为主要方向之一,这就使得城市中新建、增建、改建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日益增多,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是对国家“交通强国”政策的积极响应。
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主要包括车站建筑、附属建筑以及区间变电所等,出入口属于轨道交通附属建筑类型的一部分,使用频率较高,出入口的规划设计与市民使用息息相关。
出入口作为进出站的唯一通道,与车站建筑消防、人群疏散等密不可分。
矩形顶管的发展和关键技术综述

2 0 1 6年 8 月
非 开挖 技 术
Ch i n a Tr e n c h l e s s Te c h n o l o g y
No . 4 Au g . , 2 01 6
矩 形顶 管的发展 和关键技 术综 述
余 剑 锋
( 广 东省基 础 工程 集 团有 限公 司 广 东广 州 5 1 0 6 2 0)
摘
要 :矩形顶 管是在 大直径 圆形顶 管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顶 管技 术,其施 工的矩形 隧道 可满足地 下过
街人行 隧道 、 地铁 出入 口通道和地下综合管廊的需要 , 发展 前景很好。本文通过对矩形顶管机发展 的研究 , 论 述 了 目前 常用的矩形顶 管关键技 术 ,如 始发 端头加 固、洞 口压力控制 、 自动测量纠偏 、排 浆排渣方 式 和到达接收 等。这项新技 术将 为今后公 共管廊工程 建设提供很好 的技 术支持 。
43 . 2 m。
毫 睡
2 0 1 0年 , 广 东 佛 山 广 佛 地 铁
6 . 0 m ×4 . 3 m ×5 . 2 m
随 着 矩 形 顶管 技 术 应 用 的 推 广 ,为 了适 应 不
同的地质条件和截面越来越大 的使用需求 ,其关
键技 术 也在 不断 革新 发展 。
作者 简介 :余剑锋 , (1 9 7 7一 ),男 ,硕士研 究生 ,高级工 程师,广东省基础工程 集团有 限公 司非开挖研 究所所长 , 主要 从事非开挖顶管研 究和地下空 间施工技术研 究。
上海 隧 道 施 工技 术 研 究 所研 制 的 3 . 8 m×3 . 8 m 土 压
平衡顶管机施工 了上海地铁三号线 陆家嘴站五号 出入 口矩形通道 ,其后国内矩形顶管逐渐开展。 下表 1 为 目前常用 矩 形顶管 机 主要参 数对 比。
世界最大矩形顶管在沪顺利贯通

世界最大矩形顶管在沪顺利贯通在上海产业布局当中,从虹桥国际机场、虹桥开发区经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直至浦东国际机场,是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轴线;长宁区就处在这条主轴线的西端,而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就是这个主轴线的西部核心。
临空经济园区由一个核心片区,两个南北焦点,一条活力水系和一个特色空间组成,而其中核心四街坊则是从虹桥枢纽经北翟路进入长宁区最先感知的标志性门户,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购物、娱乐、休闲、文化活动体验,因此对地下系统进行勾连,能够满足大量人流的出行需求,提高周边行人安全、低碳的出行效率和品质。
城建设计总院承担的“长宁区临空核心四街坊地下人行勾连工程” 将分别建设连接12#~13#地块、15#~16#地块下穿协和路和连接12#~15#地块、13#~16#地块下穿北翟路的四条人行通道,看似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工程,可是其中一条人行地道让设计师犯了难。
人行通道一位于北翟路-协和路交叉口西侧,呈南北走向下穿北翟路。
人行通道一上方为外环线高架起坡段,净高仅2~3m,传统的明挖施工工法很难实施。
城建设计总院大胆提出了采用大断面车行矩形顶管。
顶管管节外尺寸10.4x7.5m是世界上最大的矩形顶管,在上海地区毫无应用经验。
每环管节宽1.5m,重达73t顶管近距离穿越外环高架桥桩和市政公用管线,设计团队针对性提出相应保护措施——加强监测、增加多个注浆孔并及时跟进注浆,不断优化深化顶管方案。
同时,考虑到上海地区地下水丰富,埋深浅,在顶管始发洞圈密封装置上增加两道钢丝刷,管节止水措施增设一道橡胶嵌条。
此外,微调顶进上行姿态,并且前5节管节增设牛腿与机头连接形成整体以减小在软弱土层沉降的难题。
此外,长120m的人行通道一北侧连接12#地块、南侧连接15#地块,预计将会有大量人流的出行。
在主通道中设置景观带,南北两侧在工作井顶部设置通风采光井,优化内部环境;通行区采用折线形式,将通道结构净宽度放大至9 m,减轻行人在行走时的不安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地铁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吴惠明倪国庆顾春华1概述(1)工程概况上海地铁2号线陆家嘴车站5号出入口人行地道工程,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两条人行地道采用矩形顶管施工,其中5号出入口为始发井,4号出入口为接收井,分布在延安东路隧道引道段的南北两侧,见图1。
图1 工程总平面、纵剖面图通道由两条长各为62.25m的平行管道组成,两条管道外壁净间距为2.2m,管道坡度均为0.2%,管道顶平均覆土厚度约5.3m。
本工程首次采用3828mm×3828mm组合刀盘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施工。
通道结构全部采用预制矩形钢筋混凝土管节,管节接口全部采用"F"型承插式,接缝防水装置由锯齿形止水圈和弹性密封垫内外两道组成。
管节外形尺寸为3800mm×3800mm,壁厚为400mm,管节长度为2m。
管节设计强度等级为C50,抗渗等级为0.8MPa。
工程沿线将穿越陆家嘴路、延安东路隧道南北线浦东引道段及上水管、煤气管、雨水管、污水管、市话线、电力线等地下管线。
其中管道顶与φ450mm污水管、φ1000mm雨水管、φ800mm雨水管底净距均为1m,与延安东路隧道南线引道段结构底最小净距为1.564m。
(2)地质状况本工程顶管沿线主要穿越的地层为:灰色砂质粉土、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序号土层名称层底标高m 层厚m 含水量(%) 容重kN/m3孔隙比e压缩模量MPa内摩擦角°(1)1人工填土 2.19 1.91(2)1褐黄色粘土0.69 1.5(2)2灰色砂质粉土-2.31 3 32.1 17.9 0.897 8.94(3)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6.31 4 42.7 18.0 1.201 3.13(4) 灰色淤泥质粘土-11.30 4.99 60.1 17.1 1.40 2.19 23.6(5)1灰色粘土-15.81 4.51 17.6 1.129 3.67 48.52. 3828mm×3828mm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1)施工原理矩形顶管机施工以土压平衡为工作原理,通过大刀盘及仿形刀对正面土体进行全断面切削,改变螺旋机的转速及顶进速度来控制出土量,使土仓内的土压力值稳定并控制在所设定的范围内,达到开挖面的土体稳定,顶进形成的断面由不断顶入的矩形管节组成矩形隧道。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各项性能(见表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各项性能表2设备名称技术参数指标顶管机壳体尺寸断面尺寸3828mm×3828mm 纠偏系统千斤顶数量8台前段壳体长度3000mm 纠偏角度±1.8°后段壳体长度600mm 最大顶力12000kN 刀盘系统刀盘转速0~1.4rpm 螺旋机系统输送能力42m3/h 最大扭矩175kNm 转速0~15rpm 仿形刀系统仿形刀数量 2 最大扭矩25.9kNm 最大行程270mm顶进装置千斤顶数量16台总顶力2560t 缸体长度2515mm 千斤顶行程 1.30mm3矩形顶管进、出洞施工技术(1)顶管出洞施工技术顶管机顶出距工作井6m范围为出洞段。
①封门形式及地基加固工作井基坑支护结构采用SMW挡土墙,即在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H型钢作围护结构,然后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进行内部结构的施工。
SMW挡土墙即为工作井的洞圈封门。
也就是说,此顶管的出洞过程即为搅拌桩内H型钢的拔除及机头顶过出洞加固水泥土段并进入原状土体的过程。
工作井外侧距井壁2700mm范围内采用5排搅拌桩作地基加固,见图2,其设计强度为1.2MPa。
在确定顶进设备运转情况良好后,将顶管机顶入洞圈内至距SMW挡土墙100mm左右。
图2 出洞段地基加固断面图②洞圈止水洞圈与管节间的建筑空隙为110mm,在顶管出洞过程中极易造成外部土体涌入工作井内的严重事故。
为此,施工前在洞圈上安装一环形帘布橡胶板,以密封洞圈,橡胶板由12mm压板固定牢靠,压板的螺栓孔采用椭圆形式,以利于在顶进中随时调节压板与管节间的间隙,保证帘布橡胶板的密封性能。
③土仓内加注粘土为防止在搅拌桩内H型钢拔除过程中正面土体的坍塌,并由此而造成工作井前方电缆出现过量沉降等施工险情,在顶管靠上H型钢后,利用螺旋机倒转向土仓内压注粘性土,并提高到一定土压力(P=0.065MPa)。
在土仓内加注粘土,可润滑土体便于螺旋机出土,同时确保刀盘受力均匀,避免顶管机旋转。
④主要施工参数摸索由于工作井与陆家嘴路距离仅为7m,且在顶进中将陆续穿越陆家嘴路、φ450mm污水管、φ1000mm雨水管、延安东路隧道引道段、φ800mm雨水管等,所以在顶管出洞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好地面沉降。
在H型钢全部拔除后,应立即开始顶进机头。
由于正面为全断面的水泥土,为保护刀盘和仿形刀,顶进速度不宜过快,使刀盘和仿形刀能对水泥土进行彻底的切削,防止井壁整体移位;另外由于土体过硬,必要时可加入适量清水来软化和润滑土体。
在水泥土被基本排出,螺旋机内输出全断面原状土后,为控制好地面沉降、顶进轴线,防止顶管机突然"磕头",宜适当提高顶进速度,把正面土压力建立到稍大于理论计算值,以减小对正面土体的扰动及出现的地面沉降。
在顶管的出洞段施工中,应不断根据地面沉降的数据反馈进行参数调整,迅速摸索出各类参数最佳设定值。
(2)顶管进洞施工技术顶管机顶进至距接收井6m范围为进洞段。
①顶管机姿态的复核测量当顶管机逐渐靠近接收井时,应适当加强测量的频率和精度,减小轴线偏差,以确保顶管顺利进洞。
顶管贯通前的测量是复核顶管机所处的方位、确认顶管机状态、评估顶管机进洞时的姿态和拟订顶管进洞的施工轴线等的重要依据,使顶管机在此阶段的施工中始终按预定的方案实施,以良好的姿态进洞,正确无误地座落到接收井的基座上。
②各施工参数的调整在顶管到达距接收井6m时,停止第一节管节的压浆,并将压浆位置逐渐后移,保证顶管机在进洞前有6m左右的完好土塞效应,避免在进洞过程中减摩泥浆的大量流失而造成管节周边摩阻力骤然上升。
在顶管机切口进入接收井土体进洞加固区后,应立即调整机头姿态,使其与顶进轴线相平行,尽可能将顶管机和后部管节间出现的接缝间隙减为最小。
同时适当减慢顶进速度,加大出土量,逐渐减小正面土压力,以保证洞口处结构稳定和顶管机设备完好。
③洞圈封堵在顶管机切口到达混凝土搅拌桩后,停止顶进,并在接收井洞圈外搅拌桩的四个角开观察孔,以确切探测出顶管机的实际位置,在确保顶管机能正确落在接收井洞圈范围内时,开始凿除搅拌桩。
在搅拌桩被完全凿除后,迅速、连续顶进管节,缩短顶管机进洞时间。
顶管机顶进到位后,立即将钢板与其焊成一个整体,并用水硬性浆液填充管节和洞圈的间隙,减少水土流失。
4顶管顶进施工技术(1)主要施工技术参数的控制①正面土压力的设定作为土压力的最初设定值。
在实际顶进后,通过顶进参数、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将设定土压力值调整到0.12MPa左右时,出土量、地面沉降情况较为理想。
②出土量控制一节管节的理论出土量为3.8×3.8×2=29m3。
在顶进过程中,应精确地统计出每节管节的出土量,尽量使之与理论出土量保持一致,以保证正面土体的相对稳定,减小地面沉降量。
③顶进速度顶管顶进速度是保证切口土压力稳定、正面出土量均匀的主要手段。
所以在顶进时,应不断调整顶进速度,找出顶进速度、正面土压力、出土量三者的最佳匹配值,以保证顶管的顶进质量,确保顶进设备以最佳状态工作。
④各施工参数的相互关系(见图3)图3 施工参数雷达图减小正面土压力可适当减小刀盘扭矩,但同时将增大地面沉降量。
增加润滑泥浆压注量,可减小顶进阻力,同时适当提高顶进速度。
(2)顶进轴线的控制轴线控制是矩形顶管顶进的一大难题,由于顶管机外壳与外部土体间是4个面积为12m2的面面接触,所以在顶进时一旦出现较大量的偏差并形成导向,将增大纠偏难度。
顶管在正常顶进施工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顶进轴线的控制。
在每节管节顶进结束后,必须根据顶管机的姿态,做到随偏随纠,且纠偏量不宜过大,以避免土体出现较大的扰动及管节间出现张角。
①高程控制考虑到顶管上部管线众多,在顶进过程中一旦顶管上抛过量,不宜采取降低地面土压力、增大出土量、过量向下纠偏等动作。
在顶进时,将高程始终控制在负值,这样即使在顶管机下沉过量时,应采取的纠偏措施也和地面沉降控制要求相统一。
②平面控制由于受第一条顶管顶进时挤压、压浆等影响,在已成管道周边土体强度较原状土大,以至在第二条顶管顶进时,平面将偏离已成管道。
顶进时将平面始终控制在靠已成管道方向,以利于顶管轴线控制。
③转角控制由于矩形隧道今后是作人行通道用,因此对管道的横向水平要求较高。
在顶进过程中需密切注意顶管机的转角,一旦出现微小转角,就应立即采取刀盘反转、加压铁等措施往回纠。
④形成良好导向在顶进时每隔1m对顶管机姿态进行复核,随偏随纠。
在出洞段就形成一个与设计轴线相吻合的顶进轨道,使顶管始终沿此导向向前延伸,减小顶管轴线控制的难度。
⑤注浆纠偏如管节轴线偏离后不及时纠正,导向一旦形成,会造成顶管机更大的偏离。
在管节不同部位注浆,起到纠偏效果。
在整个顶进过程中,轴线严格控制在质量标准以内。
顶管机切口及尾部偏离轴线最大值为:切口平面+38mm,高程-25mm;尾部平面-47mm,高程+52mm;(3)管节减摩为减小土体与管壁间的摩阻力,控制好地面沉降,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在顶管顶进的同时,向管道外壁压注一定量的润滑泥浆,变固固摩擦为固液摩擦。
加强润滑泥浆的压注管理,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压注量,另一方面还应保证所注泥浆要有质的要求。
为保证压浆效果,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①对泥浆原材料进行验收,保证其质量;制定合理的泥浆配比,保证润滑泥浆的稳定;经常对拌好的泥浆进行测试,确保润滑泥浆的质量。
②压浆顺序地面拌浆→启动压浆泵→总管阀门打开→管节阀门打开→送浆(顶进开始)→管节阀门关闭(顶进停止)→总管阀门关闭→井内快速接头拆开→下管节→接2寸总管→循环复始。
单节管节注浆量计算:V=2×(3.8282-3.82)×500%=2.1m3③制定合理的压浆工艺,严格按压浆操作规程进行。
为使顶进时形成的建筑间隙及时用润滑泥浆所填补,形成泥浆套,压浆时必须坚持"随顶随压、逐孔压浆、全线补浆、浆量均匀"的原则,注浆压力控制在0.5MPa左右。
5周围环境保护的施工技术措施由于工程沿线将穿越延安东路隧道浦东引道段及上水管、煤气管等诸多地下管线,见图4,在顶进过程中的地面沉降控制极为重要。
图4 管线分布图(1)地面沉降机理在顶管顶进过程中,由于顶管机周围土体的扰动和地层损失,造成地表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