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自觉感悟获取知识_数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自觉感悟获取知识_数学论文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自觉感悟获取知识文章内容由收集!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自觉感悟获取知识

内容提要: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以此为基点,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独立探究的时空;小组合作探究;将数学与生活融合四个方面结合教学实例,谈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大胆探索、自觉感悟,从而主动获取知识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激趣探究、提供时空、组织合作、联系生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进行启发与诱导,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努力教给学生寻找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

下面谈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觉感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而就是这种情境加上他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地刺激他,引导他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而知识就往往通过情感功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证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乐于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这样设计:教师提出问题,有一次大猴给它的孩子们分桃子,大猴说:“现在给你们每个6个桃子,要吃3天,你们可得算着吃。”小猴子们听了,想想说:“不够,不够,一天只能吃2个。”大猴便说:“别叫,别叫,现在我给你们12个,这下可多了,不过要分6天吃。”小猴子们听了叫起来:“还是不够,不够。”这时大猴子提高了嗓音,大声说:“别闹,别闹,我决定给你们24个,不过分12天吃。”

大猴的话还没说完,小猴子们又叫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就会知道了,引进课题“商不变的性质”。在老师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仔细的聆听,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又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练习部分设计这样一个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2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学生判断后出现正确和错误两种意见,此时教师并不急着给出答案,而是请判断正确和错误的双方各选出4名同学作为代表,开个小小辩论会,老师各提供给两队一个圆,请双方通过讨论研究后通过提问把对方问的哑口无言。在辩论中同学们兴趣盎然,在研究说服中对分数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提供独立探究的时空,培养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它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1.新旧联系中探究。

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十分密切,旧知识是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和起点,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旧知识让学生探索新知识。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出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看到,在5的末尾添上一个0,5就从个位移到了十位,计数单位也随之由“一”变成了“十”,也就是原数由5个一变成5个十,所以就扩大了10倍。再照这样研究添两个0或三个0的变化,最后得出结论,在一个自然数的末尾添0,原数的数位就发生了变化,由较低的数位移到较高的数位,所以原数就扩大了。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再研究小数的性质的算理,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讲完准备题,课堂上问学生:刚才我们研究了在自然数末尾添0,原数有什么变化?上节课我们又学了小数,你有什么想法吗?学生很自然会有这种想法:如果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会怎么样?这样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做了有利的铺垫,使学生产生联想,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2.动手操作中探究。

俗语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双手的动作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量一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新课后在练习部分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四分之一。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每得到一种不同的折法,举起来让老师和同学们看一看,贴到黑板上,小组内相互看看折的对不对,别人折出的四分之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互相启发、交流,开阔思路,得出四种折法: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出他们的折法不同,但大小相同的结论。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得到了四种折法,小组讨论后得到结论,印象更深刻,记忆保留时间更长。

三、小组合作,大组交流,不断质疑、解疑,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堂讨论正是这样的教学法。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可以广泛的进行交流,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促进思维的有序发展;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从而有效的使认识趋于完整,使结论趋于完满。

英国教育家哈里.麦多克斯在其所著的《学习方略》一书中说:在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中,任何个人都要“受着榜样和别人成绩的影响,这是相当普遍的真理,要是你的成绩保持在高水平上,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和那些在学习上很努力的人交往,小组讨论对于那些学习速度较慢的人来说,往往具有‘加快’作用。”这些也是对小组讨论在学习效益方面的肯定。

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并接受别人的批评,从而在处事上变的更加宽容与谦虚;

(2)小组是一个集体,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对集体负责的精神。

(3)有利于“互助”、“合群”、“合作”、“民主”以及求实求真等道德观念与时代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讨论的成败及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讨论时机的选择与确定。

1、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组织讨论,越是教材的重点难点,越要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授小数的性质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自己得出小数的性质是本课的重点。学生们测量后得出:0.2米=0.20米=0.200米,此时,提出问题:“观察和比较上面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反馈学生得出以0.2为标准,在0.2的末尾添上一个0,两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以0.200为标准,在0.200的末尾去掉一个0,两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接着教师出示:0.1——0.10;0.3——0.30;

0.4——0.40;0.5——0.50……几组小数,让学生每人自选一组小数,先独立思考,在两个正方形的纸上画一画,比一比,然后小组内交流,看看刚才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不是小数的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