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办法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加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民族团结,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2.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 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其成长成才。
4. 加强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其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具体措施1. 完善管理制度(1)制定《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分工。
(2)建立少数民族学生档案,全面掌握其基本情况。
(3)定期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了解其学习、生活需求。
2.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2)邀请民族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3)举办民族文化节、民族体育运动会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3. 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1)开展学业辅导,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
(2)举办各类技能培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
4. 加强沟通交流(1)建立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制度,及时了解学生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2)定期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家长会,加强家校合作。
(3)设立少数民族学生求助热线,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咨询和服务。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3个月):制定工作计划,完善管理制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2. 第二阶段(4-6个月):加强学业辅导,举办各类技能培训,关注心理健康。
3. 第三阶段(7-9个月):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加强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持续优化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2. 加大经费投入,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有关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四个认同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通过讲座、报告、深度辅导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2.深入开展法治教育。
以法治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法律讲座等形式,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引导少数民族学生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3.深化网络安全教育。
倡导文明上网,规范网络言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自觉远离涉恐涉暴信息,避免接触或者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
4.深入细致的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摸排工作。
组织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到少数民族学生中去,和少数民族学生聊天、谈心、交朋友,增进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情感交流,准确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真实思想,尤其是对敏感问题的真实看法,以及行为动态。
二、加强学业辅导,促进全面成长成才1.每学期开学,教导处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普查工作,对学业后进学生进行记录。
2.制定辅导计划,开展学业辅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3.对少数民族特招学生学业和学籍管理实施倾斜性政策。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心灵关怀工作1.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学生档案。
全面细致掌握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心理、经济情况、家庭背景、日常言行、宗教活动等信息,建立完善少数民族学生档案。
2.开展谈心谈话工作。
班主任要以深度辅导为载体,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进行深入谈话谈心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实际问题。
3.建立重点学生帮扶制度。
组织班主任对家庭有突然变故、学业成绩薄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怀和指导。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有关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四个认同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通过讲座、报告、深度辅导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2.深入开展法治教育。
以法治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法律讲座等形式,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引导少数民族学生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3。
深化网络安全教育。
倡导文明上网,规范网络言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自觉远离涉恐涉暴信息,避免接触或者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
4.深入细致的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摸排工作。
组织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到少数民族学生中去,和少数民族学生聊天、谈心、交朋友,增进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情感交流,准确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真实思想,尤其是对敏感问题的真实看法,以及行为动态。
二、加强学业辅导,促进全面成长成才1。
每学期开学,教导处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普查工作,对学业后进学生进行记录。
2.制定辅导计划,开展学业辅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3。
对少数民族特招学生学业和学籍管理实施倾斜性政策。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心灵关怀工作1。
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学生档案。
全面细致掌握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心理、经济情况、家庭背景、日常言行、宗教活动等信息,建立完善少数民族学生档案。
2。
开展谈心谈话工作。
班主任要以深度辅导为载体,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进行深入谈话谈心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实际问题。
3。
建立重点学生帮扶制度。
组织班主任对家庭有突然变故、学业成绩薄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怀和指导。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逐渐增加。
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权益,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高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本文将从学生招生、培养计划、学习支持、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一、学生招生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情况和需求。
首先,要通过招生政策给予他们一定的倾斜,如降低分数线、增加招生名额等。
其次,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宣传和引导,让他们了解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吸引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同时,要建立起与各少数民族地区联系的渠道,与当地政府、学校和家长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招生工作。
二、培养计划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高校应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给予他们选择专业的自由。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发展潜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培养方案。
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导师制度,由专业教师或学长学姐担任导师,提供学业和生活上的指导和支持。
三、学习支持高校应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学习辅导体系,提供针对性的课程辅导和学习指导。
其次,要加强学习资源的共享,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工具。
同时,要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四、文化交流高校应积极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身份认同。
首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少数民族文化展览、演出等,展示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其次,要鼓励学生参加社团和志愿者活动,提供机会让他们结识不同背景的同学,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同时,要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流合作,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应从学生招生、培养计划、学习支持、文化交流等方面全面考虑,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
三、管理制度1. 民族团结教育(1)学校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加强师生对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2)学校组织各类民族文化、民俗活动,增进师生间的民族交流与融合。
2. 学业辅导(1)学校设立少数民族学生辅导班,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业辅导。
(2)学校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3. 生活保障(1)学校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住宿、饮食等方面的便利条件,确保其生活无忧。
(2)学校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奖学金,激励其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4. 健康成长(1)学校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学校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
5. 民族政策宣传(1)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民族政策,提高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爱和服务水平。
(2)学校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使全体师生了解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6. 民族事务管理(1)学校设立民族事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2)学校建立健全民族事务管理制度,确保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四、监督与考核1. 学校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2. 学校定期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学校对在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浅谈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法
浅谈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法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在高校中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关爱少数民族学生,已成为当前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法进行一次浅谈。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法应该首先从学校管理体制层面进行完善。
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和多元文化的体现,需要高校在管理上有针对性、全方位地进行规划和落实。
学校管理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机构,给予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这些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职位,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关怀和帮助。
学校可以设立少数民族学生活动中心,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法应该注重文化庇护。
在管理少数民族学生时,高校应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特性和传统习俗。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
学校还可以在饮食、宿舍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学生特殊的照顾,保障他们的文化需求和权益。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法还应该重视心理辅导。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习惯可能与本地学生有所不同,因此在心理适应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高校应该增加专门的心理辅导资源,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适应高校生活和学习。
高校也可以开展一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认知,鼓励他们主动寻求心理咨询。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法还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毕业后,往往会面临着就业的困难。
学校可以在学生就业指导上,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权益保障,帮助他们更容易地融入到就业市场中。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或者开展专门的少数民族就业推广活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支持。
民族学生常规管理规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族学生常规管理规定民族学生常规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民族学生的行为,保障民族学生的学习环境和个人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民族学生指的是在我校就读的各民族学生。
第三条民族学生应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第四条民族学生应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民族学生应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在学习上要勤奋努力,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行为。
第六条民族学生应尊重教师,遵守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学科要求。
不得侮辱、嘲笑、歧视教师,不得干扰教师的正常教学秩序。
第七条民族学生应与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不得进行欺凌、恐吓、歧视等行为,保持友好关系。
第八条民族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公共秩序,不得在校园内乱扔垃圾、涂写乱画、破坏学校设施,保持学校的整洁环境。
第九条民族学生应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禁止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习惯。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十条民族学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权,不得非法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和知识产权。
第十一条民族学生应树立安全意识,遵守校园安全规定,不得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二条民族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
第十三条对于违反本管理规定的民族学生,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相应的处理,并进行相关教育。
第十四条民族学生如有任何困难和问题,可向学校相关部门咨询和寻求帮助。
第十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以上就是对民族学生常规管理规定的一个简要介绍,旨在促进民族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向上。
同时,本管理规定也为学校提供了对民族学生行为管理的依据,有助于维护校园秩序和学生权益。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范文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范文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少数民族学生是指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群体中的学生,由于其文化、语言、宗教等差异,需要特殊的教育管理制度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完善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以提供保障他们在学校中平等参与、顺利发展的环境。
二、管理原则1. 公平原则:坚持平等待遇原则,建立公正的教育管理制度,消除各族学生之间的差异待遇。
2. 多元化原则: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语言、宗教等权益,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管理服务。
3. 统筹原则: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联动,共同推进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和发展。
三、招生与就学1. 公平招生:为确保少数民族学生的参与机会,学校在招生时要设置一定比例的名额给予少数民族学生。
招生政策要贴近实际,满足不同少数民族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2. 文化宣传:学校要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和活动,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促进他们融入学校的大家庭。
四、教学与辅导1. 师资培训: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少数民族教育和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教育能力,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2. 语言支持:学校要提供语言支持,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汉语培训课程和母语教育课程,促进他们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3. 心理辅导:学校要配备心理辅导师,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 交流互动:学校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交流互动,促进跨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
五、宿舍与生活1. 民族宿舍:学校要设立民族宿舍,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一个共同生活和交流的空间,提供少数民族学生所需的饮食、文化和宗教服务。
2. 文化活动:学校要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包括少数民族节日庆祝活动、文化展览等,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3. 就餐服务:学校要提供适应不同少数民族学生饮食习惯的餐饮服务,保障他们的营养需求。
关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
227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9月下半月刊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已成为国家教育的一大重点。
国家从政策上调控,给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特招生这一特殊群体日益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之一。
这些学生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等各个方面都与其他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在校园中的生活、学习和课外生活等各方面都显现出了群体的特殊性以及需要注意和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学生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重要前提(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1.求知欲较强2.民族意识较强3.心理素质相对脆弱4.汉语应用能力较差5.自主学习能力较弱6.被“特殊照顾”的心理较强(二)要研究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学生心理素质的隐性作用,探索民族教育途径和方法民族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因素的稳定的共同体。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包括宗教)则是这个民族的共同文化、共同心理因素的重要体现。
在进行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就要注意尊重民族风俗、尊重学生人格,应当个别谈心,和风细雨,切忌简单粗暴,当众批评。
要重视渗透性原则,积极开展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校园文化生活,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作用,对民族学生起到熏陶作用。
要重视感情交流,对于不同民族生活在同一所学校,发挥民族学生团结友爱精神,以民族团结为中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从热爱本民族升华到热爱中华民族。
因此,要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做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工作。
二、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少数民族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其特殊性,必须从民族团结、地区稳定的高度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文化背景和教育需求,使得他们在学校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如何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少数民族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从政策保障、课程设置、心理辅导、文化交流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政策保障1.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政策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级高校在招生时应当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情况,给予适当的倾斜政策。
例如,在招生计划的分配上,一定比例的名额要留给少数民族学生;在考试分数的录取标准中,适当降低分数线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是对少数民族学生权益的一种保障,也是对学校多元文化发展的一种支持。
2.少数民族学生奖助政策为了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各级政府和高校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助政策。
比如在学费减免方面,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学费;在生活补助方面,可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金或者提供住宿等;在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可以获得奖学金等。
这些奖助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激励少数民族学生勤奋学习,还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三、课程设置1.多元文化课程设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
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该适当增设一些多元文化的课程,以便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族群的文化。
这些课程既可以包括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学等,也可以涉及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让学生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
2.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由于长期的文化传统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
学校少数民族日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少数民族学生。
三、管理原则1.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学校应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便利。
2. 公平公正: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应坚持公平公正,不得歧视。
3. 人文关怀:学校应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必要的人文关怀。
4. 自律自强:学校鼓励少数民族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管理制度1. 入学管理(1)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应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和我校招生章程执行。
(2)学校应设立少数民族招生办公室,负责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工作。
2. 教学管理(1)学校应开设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课程,满足其学习需求。
(2)教师应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文字,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生活管理(1)学校应提供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住宿条件,保障其生活需求。
(2)学校食堂应提供符合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餐食,满足其饮食需求。
4. 民族文化活动(1)学校应定期举办民族节日庆祝活动,弘扬民族文化。
(2)学校应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各类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增进民族团结。
5. 民族事务管理(1)学校应设立民族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处理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关事务。
(2)学校应建立健全民族事务管理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
6. 民族学生教育管理(1)学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爱国情怀。
(2)学校应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
(3)学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
五、监督与考核1. 学校应定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本制度的落实。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办法
电信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法针对招收来的维吾尔族学生(两名),藏族学生(一名),,我院采取以人为本,以关怀为理念,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管理帮扶工作.这些学生,主要指来自西藏和新疆的学生,他们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等各个方面都与其他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在校园中的生活、学习和课外生活等各方面都显现出了群体的特殊性以及需要注意和解决的一些问题。
他们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集合体,他们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宗教信仰。
少数民族特招生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宗教信仰。
藏族学生信仰佛教,新疆学生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每年都有自己的重大节日,在规模最大的三个节日里,他们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隆重庆祝.(2)生活习惯。
由于宗教信仰和生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学生存在明显差别。
在饮食习惯上,新疆学生尤为明显,他们进餐的地方必须是清真餐厅或者清真餐馆.而藏族学生喜欢用代表自己民族信仰的藏饰,包括一些脸谱、图腾之类装饰自己的寝室;并且藏族学生整体上自由散漫,这也与他们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关。
他们在家乡,大部分住在闭塞落后地区,家庭贫困。
(3)交际关系。
藏族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喜欢小团体聚聚,即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跟自己同一民族的同学在一起。
同民族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交流也都用本民族语言,与其他同学交流很少。
甚至因为生活方式、饮食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他同学由于不了解,彼此都会觉得有差异,感觉交流困难。
(4)学习方面.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特招生来说也不例外。
但这些少数民族特招生成绩普遍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的汉语基础较差,从小接触的基本上是本民族的语言;另一方面,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与其他学生相差很远。
他们存在问题的课程主要集中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上。
这是因为大部分特招生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学习,并且很多学生从高中才开始接触英语,计算机就更不用说了。
进入大学之后,一些课程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们接受的能力范围,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那些复杂的计算机程序让他们学习起来感到很吃力,导致成绩不理想。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推进,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在高校中,有众多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学生,这其中包括了很多少数民族学生。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论文将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探索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提出对应的对策和建议。
现状与问题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现状据统计,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多达5000万人,而在高等教育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占比并不高。
数据显示,在某些高等院校中,本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仅占总人数的0.1%~4%,远低于少数民族人口在整个大学招生计划中的比例。
此外,在少数民族学生中,一些来自比较贫困的家庭,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因此他们接收的教育质量一般较低。
存在问题1.少数民族学生数量不足,教育机会有限。
2.少数民族学生中有一部分来自经济贫困家庭,缺少学习资源,学习质量一般较低。
3.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差异较大,如何有效地融入学习环境也是一个问题。
4.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偏向于选择文、史、哲等学科,而不是理、工、医等学科,这也为其就业带来了后续问题。
对策与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招生渠道学校可以积极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部门开展合作,拓宽招生渠道,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面。
此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高等教育的认知度,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到进入大学的途径和机会。
优化教学奖励体系、改善学习资源环境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奖励体系,进一步激励教师积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更多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融合学校可以开展文化活动,建立多元文化交流平台,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机会交流和相互融合。
此外,学校可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和表达身份的机会。
关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文件
关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文件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政策:明确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政策,包括招生计划、录取条件、优惠政策等,以保证少数民族学生的平等参与和机会公平。
2. 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管理:规定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报名、面试、考试等环节,同时要确保入学程序公开透明,避免歧视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3. 少数民族学生资助政策:制定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政策,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贷款等形式,以帮助他们解决学费、住宿、生活费等问题,确保其正常学习和生活。
4.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支持:提供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支持措施,包括设置专门的辅导班、导师制度等,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5. 少数民族学生文化交流:鼓励和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生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6. 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支持: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或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
7. 少数民族学生权益保护:建立完善的学生权益保护机制,明确少数民族学生的权益保护责任和途径,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8. 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机会,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并融入社会。
9.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督导:建立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督导机制,对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管理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效果。
以上是常见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文件的内容,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细化。
5.4.1少数民族教育条例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条例第一条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对少数民族公民进行的各级各类教育,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少数民族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组成部分。
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少数民族教育,推进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四条少数民族教育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教育和少数民族的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其区域内少数民族教育的主管部门,同级民族工作部门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对贯彻执行本条例负有检查、指导、协调和督促的职责。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有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机构或者安排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少数民族教育工作。
第六条设立、合并或者撤销少数民族学校(班),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各市(州)、县(市、区)可以根据学生(幼儿)中小数民族学生(幼儿)所占的比例,设置少数民族中学、少数民族小学和少数民族幼儿园或者民族联合中学、民族联合小学和民族联合幼儿园,也可以在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中附设少数民族班。
具体比例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研究确定。
第七条少数民族学校的行政领导要尽量配备少数民族人员。
其中,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学校,主要行政领导由少数民族人员担任。
第八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少数民族学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单独设立的少数民族完全中学、少数民族高中和县(市、区)仅有一所的少数民族初中,由县(市、区)管理;其他的少数民族初中,以县(市、区)为主,由县(市、区)和所在乡(镇)共同管理。
少数民族小学可以跨村联办,由所在乡(镇)管理;跨乡(镇)设立的少数民族中心小学,由县(市、区)管理,负责对所辖少数民族小学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在回族聚居区,应当设立回族幼儿园。
如何做好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少数民族学生与广大汉族学生有着相同的强烈时代特点,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闭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地区,加之汉语水平较差,因而少数民族学生又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
如何把握这些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一直是我校多年来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对此问题的粗浅认识和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几个突出特点1.求知欲强,但文化基础差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的原因,我校所处的自治区域经济,文化普遍落后于城市,加之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当一部分在入学前是用维语和柯语来接受思维和会话的,入学后会表现出维语、柯语会话水平高,汉语听力、会话及写作水平地,虽然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非常努力但学习成绩与汉族学生仍然有一些差距。
这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自卑心理的我主要原因之一。
2.民族自卑感较强,苛求理解和尊重民族感是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意识的外在表现,就其本质而言,是对自己本身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
在中学校园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感主要表现为:维护个人所在班级及本民族的荣誉,希望得到汉族师生的理解和尊重。
这种自我意识对与他们的成长起着促进的作用,但也常常引发一些问题,如不被人理解是孤独感,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或行为的某些偏差而产生的自卑,自惭体验,受到批评时的抵触情绪等。
3.诚实守信,但自控能力较差在小学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的这种特征,明显。
与此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经济相当落后的地区,思想观念较为淡漠,诚实守信的品德使他们能与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情绪的自控能力较差,受到批评易引起思想波动,甚至出现酗酒打架的情况。
除此上三个特点以外,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竞技成绩也较好。
同时,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特殊的生活习惯。
我们只有分析和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共性,找出其差异,才能做好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
少数民族小学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合法权益。
2.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坚持依法治校,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4. 坚持科学管理,注重实效,提高教育质量。
三、管理目标1.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基础。
四、管理制度(一)入学与注册1. 少数民族小学生入学,应按照国家规定,按照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招生政策执行。
2. 学校应严格按照规定接收少数民族学生,不得拒绝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学生入学。
3. 学校应当为少数民族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并建立学生学籍档案。
(二)教育教学管理1. 学校应当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 教师应当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习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学校应当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确保教学质量。
(三)学生管理1.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
3. 学校应当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四)家校合作1. 学校应当加强家校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信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法
针对招收来的维吾尔族学生(两名),藏族学生(一名),,我院采取以人为本,以关怀为理念,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管理帮扶工作。
这些学生,主要指来自西藏和新疆的学生,他们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等各个方面都与其他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在校园中的生活、学习和课外生活等各方面都显现出了群体的特殊性以及需要注意和解决的一些问题。
他们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集合体,他们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宗教信仰。
少数民族特招生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宗教信仰。
藏族学生信仰佛教,新疆学生信仰伊斯兰教。
穆斯林每年都有自己的重大节日,在规模最大的三个节日里,他们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隆重庆祝。
(2)生活习惯。
由于宗教信仰和生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学生存在明显差别。
在饮食习惯上,新疆学生尤为明显,他们进餐的地方必须是清真餐厅或者清真餐馆。
而藏族学生喜欢用代表自己民族信仰的藏饰,包括一些脸谱、图腾之类装饰自己的寝室;并且藏族学生整体上自由散漫,这也与他们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关。
他们在家乡,大部分住在闭塞落后地区,家庭贫困。
(3)交际关系。
藏族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喜欢小团体聚聚,即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跟自己同一民族的同学在一起。
同民族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交流也都用本民族语言,与其他同学交流很少。
甚至因为生活方式、饮食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他同学由于不了解,彼此都会觉得有差异,感觉交流困难。
(4)学习方面。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特招生来说也不例外。
但这些少数民族特招生成绩普遍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的汉语基础较差,从小接触的基本上是本民族的语言;另一方面,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与其他学生相差很远。
他们存在问题的课程主要集中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上。
这是因为大部分特招生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学习,并且很多学生从高中才开始接触英语,计算机就更不用说了。
进入大学之后,一些课程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们接受的能力范围,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那些复杂的计算机程序让他们学习起来感到很吃力,导致成绩不理想。
以上是少数民族特招生在普通高校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性。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这些特点,学院除了对他们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之外,还给予许多特别关注。
第一,学院尽全力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实现学习上的进步。
对于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学院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掌握程度的问题,特别请基础课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进行辅导,使他们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更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第二,学院领导经常慰问少数民族同学,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想办法困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在重大民族节日,学院出资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过节,让他们身在异乡也能感到家的温暖。
第三,班导师辅导员,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帮助他们争取助贫资
金,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困难;在学习上,经常与他们的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定期找同学帮他们补习功课,共同帮助他们实现成绩的提高、学习上的进步;在生活上,经常走访他们的宿舍,解决发现的问题,平衡他们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创造机会让他们与其他同学有更多交流的机会,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增加与其他同学的接触和了解。
同时,发挥他们能歌善舞的特长,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联欢活动。
总体来说,在院领导老师关心指导下,他们已经真正融入到校园生活中。
目前艾比和姑再努尔在学校的职创组织担任学生工作,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见下表),学院将继续关心鼓励他们,是少数民族学生不断提高自我,争取早日成才,为祖国建设、西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繁荣、民族团结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