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产茶区分布
六大茶山
![六大茶山](https://img.taocdn.com/s3/m/0b8db83f5727a5e9856a61c4.png)
下载银行【】 提供免费绿色软件下载------------------------------------
第二部分:六大茶山考最为优质的茶叶(图)
提到云南茶叶,人们想到的是普洱茶。提起普洱茶,人们想到的则是“六大茶山”。这是因为六大茶山是孕育普洱茶的最初襁褓,并且在此后源源不断提供最为优质的茶叶,帮助普洱茶以特殊的秉赋奠定了“名重于天下”的地位。其实,六大茶山与普洱茶那种难以分割的血肉关系,清人阮福的《普洱茶记》中就有记载。 《普洱茶记》 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福来滇,稽之《云南通志》,亦未得其详,但云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福考普洱府古为西南夷极边地,历代未经内附。檀萃《滇海虞衡志》云:尝疑普洱茶不知显自何时。宋范成大言,南渡后于桂林之静江以茶易西蕃之马,是谓滇南无茶也。李石《续博物志》称: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普洱古属银生府,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人不知,尤于桂林以茶易马,宜滇马之不出也。李石亦南宋人。本朝顺治十六年平云南,那酋归附,旋判伏诛,遍历元江通判。以所属普洱等处六大茶山,纳地设普洱府,并设分防。思茅同知驻思茅,思茅离府治一百二十里。 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素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曰蛮砖、曰革登、曰易武,与《通志》所载之名互异。福又捡贡茶案册,知每年进贡之茶,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置办收茶锡瓶缎匣木箱等费。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新茶时,须以三四斤鲜茶,方能折成一斤干茶。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装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领银承办。 《思茅志稿》云: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又云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将揉时预择其内之劲黄而不卷者,名金玉天;其固结而不改者,名疙瘩茶。味极厚难得,种茶之家,芟锄备至,旁生草木,则味劣难售,或与他物同器,则染其气而不堪饮矣。 阮福的《普洱茶记》,数百字的短文,四次提及“六大茶山”。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普洱茶记》中,六大茶山的地名在不同的史志中,是不一样的。清代学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以及《滇海虞衡志》和《云南通志》中的六大茶山是一致的,分别为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这也是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比较流行的说法;而在思茅厅采访笔录中,六大茶山成了倚邦、架布、、蛮砖、革登、易武;1962年出现在《云南日报》上的六大茶山,却是易武、景迈、勐海、南糯、布朗及攸乐。《普洱府形势》中说六大茶山中的攸乐、莽枝、革登、蛮砖、倚邦等五山归倚邦土司管辖,曼撒茶山归易武土司管辖;而《思茅厅界图》认为古“六大茶山全在澜沧江东岸”。
茶叶的生长条件与中国八大名茶
![茶叶的生长条件与中国八大名茶](https://img.taocdn.com/s3/m/c82c0e655acfa1c7aa00cc78.png)
茶叶的生长条件与中国十大名茶秦为胜我国是茶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种植茶叶的国家,茶被誉为中华“国饮”,茶叶是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喜欢温暖、潮湿、荫蔽的生长环境,适宜种植在排水良好的丘陵坡地,同时茶叶的种植对土壤的要求很高,需要在酸性土壤(红壤)上种植。
我国茶叶主产区多分布在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因为南方气候湿润多雨多雾,排水便利,同时酸雨红壤又符合茶叶的需求。
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大娄山脉为中心的地域。
这里地形复杂,地势起伏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
云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元江通越南的红河,澜沧江通东南亚的湄公河,怒江通缅甸的萨尔温江,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南盘江是珠江的上游等。
茶树通过发源于云南的河流,从原产地向外传播,中国西南地区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茶为热带、亚热带常绿灌木,适应力极强。
但欲求产量高、品质好,除具有优良的品种、精湛的采制技术外,还要具备优越的气候环境。
一般以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气候为宜;年降雨量1500毫米至2500毫米均适合。
温度以20~25℃生长最旺,海拔自数十米至2000米,表土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砂质黏土为佳。
(一)气候条件(1)气温: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度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度。
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度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度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
(2)光照: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
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
(3)雨量和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
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各是什么
![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各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67bcae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5.png)
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各是什么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各是什么过年的时候,家里会来很多的客人,店铺喜欢跟他们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着。
对于茶,店铺喜欢去为大家泡茶,显得自己很的样子,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般。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各是,供大家阅览!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中国名茶TOP1、西湖龙井龙井,本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老井的品质为最佳。
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着称于世。
好茶还需好水泡。
“龙井茶、虎跑水”被并称为杭州双绝。
虎跑水中有机的氮化物含量较多,而可溶性矿物质较少,因而更利于龙井茶香气、滋味的发挥。
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一旗一枪,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仔细观赏,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
有专家说,正宗龙井可能绝迹。
中国名茶TOP2、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
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
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国内著名的名茶,常被作为高级礼品。
中国名茶TOP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
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
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脍灸人口。
中国名茶TOP4、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庐山。
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中国四大茶区是哪些地区_中国四大茶区的介绍
![中国四大茶区是哪些地区_中国四大茶区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ead963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a.png)
中国四大茶区是哪些地区_中国四大茶区的介绍在我国主要有四大茶区,这四大茶区都是哪些地方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四大茶区的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四大茶区:西南茶区中国西南茶区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等地,具体到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山、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等,这些地方有着千年古茶树。
西南茶区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属于高原茶区,地形复杂,气候变化较大,年均气温在15°C以上,最低气温一般在-3°C左右。
无霜期220~340天。
春秋两季气温相似,夏季气温比其他茶区低,没有明显的高热天气,冬季气温较华南低,但比江南茶区,江北茶区高。
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丘陵山地,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8.0°C 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C。
无霜期220~340天。
云南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0.0°C以上,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4.0°C左右,四季如春,气候极宜茶树生长。
但在川滇高原山地,垂直地带气温差异明显,不同海拔高度层的气候变化很大。
雨水充沛,年降雨量大多在1000~1200毫米之间,但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春季雨量偏少。
山地多森林,空气湿度大,且时有地形雨,雨量较大。
土壤类型多,主要有红壤、黄红壤、褐红壤、黄壤、红棕壤等。
有机质含量较其他茶区高,有利于茶树生长。
西南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乔木型大叶种和小乔木型,灌木型中小叶种品种全有,如崇庆琵琶茶、江南大叶茶、早白尖五号、湄潭苔茶、十里香等。
生产茶类品种有工夫红茶、红碎茶、绿茶、沱茶、紧压茶、花茶和各类名优茶。
中国四大茶区:华南茶区华南茶区是最适合茶树生长的茶区,位于我国南部。
茶叶知识学习网总结华南茶区包括福建大樟溪、雁石溪,广东梅江、连江,广西浔江、红水河,云南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等地区,行政区包括福建东南部,台湾,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及海南。
中国十大名茶产地及特点
![中国十大名茶产地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daf2c0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f.png)
中国十大名茶产地及特点中国十大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中国是茶叶大国,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茶的品种特别多。
现在全国能够叫的出名的茶叶就有一千多种。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茶叶中,不少是名气很大的。
如果要给它们排了一下座次,不同的人会排出不同的名单来,以下我们仅罗列一种说法中国十大名茶:冻顶─乌龙产于台湾,台湾野史相传据清朝道光年,初乡举人林凤池从福建带回武夷软枝─乌龙植于冻顶山,基于天时、地利、人和,俨然成为茶的黄金王国。
台湾乌龙是乌龙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重的一种,优质乌龙的制造,鲜叶原料标准为一芽二叶,著名的膨风茶,则选用一芽一叶为原料。
乌龙茶茶芽肥壮,白毫显,汤色呈琥珀般的橙红色,在国际市场被誉为"香槟乌龙"、"东方美人",以赞其殊香美色。
为青茶类代表。
云南─普洱普洱茶原产于云南省,生产历史悠久,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用普茶已自唐朝。
清代普洱府即现代普洱县周围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蒙、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普洱茶是用优良云南大叶种,采其鲜叶杀青后揉捻、晒干的晒青茶为原料,经沤堆的特殊加工制成,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独特陈香。
普洱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
经医学临床实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
游牧民族主食肉类,俗谚"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可见普洱茶对降低血脂自古即有明证。
普洱茶为黑茶类之代表。
武夷─大红袍武夷山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武夷山所以蜚声中外,不仅它的风光秀丽,还在它盛产"武夷岩茶"岩茶之乡,"奇种"、"单种"、"名丛"各具特色,名丛是岩茶之王。
这些名丛之中又以四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最为名贵,又以大红袍享有最高声誉,可谓乌龙茶中的"茶中之"现在游客在武夷山游览,啜饮名丛极品,饮略范仲俺诗云: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使欲乘风飞之意境。
中国主要名茶及其产地
![中国主要名茶及其产地](https://img.taocdn.com/s3/m/fd5ad4207c1cfad6185fa78c.png)
中国主要名茶及其产地中国主要名茶及其产地一.名茶概述1.名茶指知名度高的好茶。
有以下几点要求:a产品质量好,形成名茶的前提。
产品质量包括外形、内质两个方面。
名茶外形优美、独特,内质(汤色、香气、滋味)优异,或者其中某个因子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且此特征为消费者所需要。
B知名度高,得到社会公认。
其独特的特征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所信任。
C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规模。
质量再好的茶,形成不了有规模的商品,也不能成为名茶。
2.名茶来源于贡茶。
二.名茶类介绍1.绿茶类名茶【西湖龙井茶】龙井茶、虎跑水是闻名中外的杭州双绝。
西湖龙井产于杭州西湖区,这里三面环山,有独特的小气候适宜茶树生长。
龙井茶过去按产地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狮”字号为龙井狮峰一带所产,“龙”味鲜爽,叶底嫩匀。
【安吉白茶】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创制于1981年,主产于浙江省安吉县。
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的扁形烘青绿茶,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安吉白茶的芽叶呈玉白色,叶质薄,叶脉呈浅绿色,芽叶内曲,形似兰花状,经生化测定富含人体所需十八种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绿茶三至四倍,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减缓衰老之功效。
品质特征:外形扁平挺直如兰花状,色泽翠绿微黄,叶脉明显;汤色清澈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嫩绿成朵。
【千岛银针】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白毫显露,茶芽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内呈金黄色,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
虽久置而其味不变【顾渚紫笋】顾渚紫笋产于浙江湖州市长兴县顾渚山,顾渚山与江苏宜兴的茶山紧密相连,唐代两地分别生产紫笋茶与阳羡茶,由于品质优异均被列为贡茶."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茶进宫时的生动场面.明末清初紫笋茶逐渐消失,到20世纪40年代,顾渚山区的茶园大半荒芜,直至70年代末才恢复了这一历史名茶。
品质特征:芽叶向抱似笋,色泽翠绿显银毫;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有嫩香,滋味鲜醇,叶底细嫩成朵。
中国茶叶主产省份之湖北省名茶简介
![中国茶叶主产省份之湖北省名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67e5c3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8.png)
中国茶叶主产省份之湖北省名茶简介NO.10湖北1.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为我国少有的蒸青绿茶之一。
产于湖北省恩施市,清江河畔南寨。
恩施产茶始于宋代,恩施玉露之创制,相传始于康熙年间,名为玉绿,1936年始用今名。
曾失传,NO.10湖北1.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为我国少有的蒸青绿茶之一。
产于湖北省恩施市,清江河畔南寨。
恩施产茶始于宋代,恩施玉露之创制,相传始于康熙年间,名为玉绿,1936年始用今名。
曾失传,1991年研制成功。
恩施玉露主要产地五峰山,朝夕云雾缭绕,山下清江环抱,砂质土壤。
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是制作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高级玉露,采用一芽一叶、大小均匀、节短叶密、芽长叶小、色泽浓绿的鲜叶为原料。
制作中以蒸青杀青,复杂的整形上光工序以使玉露茶光滑油润、挺直。
成茶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松针,色泽苍翠绿润。
汤色嫩绿明亮,如玉如露,香气清爽。
因其蒸青制法与日本茶相通,故为日本人所爱。
2.仙人掌茶仙人掌茶产于湖北当阳县玉泉山麓是玉泉寺。
唐朝仙人掌茶即有盛名,李白为之命名,并以诗文称颂。
创始人为玉泉寺中孚禅师。
玉泉寺建于隋朝,为最古老的四大寺院之一。
仙人掌茶曾失传,1981年恢复试制,一举成功。
为湖北省优质名茶。
玉泉山为“三楚名山”,巍峨磅礴,溪流纵横。
山间云雾弥漫,地下乳窟暗生,又有珍珠泉清澈晶莹。
产地玉泉寺竹木幽深,花艳竹翠。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有玉泉寺茶场。
仙人掌茶品级分特级、一级和二级。
特级茶鲜叶为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多白毫,芽叶长度月2.5-3厘米。
制作也用蒸汽杀青,再炒青做形。
该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后,芽叶舒展似莲花,汤色嫩绿明亮清澈,清香淡雅。
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回味隽永。
3.峡州碧峰产于湖北宜昌县境内长江西陵峡两岸的半高山茶区。
唐时此处为峡州茶产地,故名。
1979年创制,1981年正式投入生产。
此地产茶历史悠久,唐时就“山南茶区峡州为上”之称。
中国茶道文化地域
![中国茶道文化地域](https://img.taocdn.com/s3/m/c779c9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2.png)
中国茶道文化地域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茶文化中,地域因素不可忽视,不同地区的茶道文化独具特色。
本文将从地域的角度,探讨中国茶道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一、华北地区的茶道文化在华北地区,绿茶和红茶是主要的饮茶方式。
这里的茶道文化注重在细致的泡茶过程中体现出礼仪和仪式感。
茶具的制作讲究精细和工艺,例如以松石为材料的茶壶和玛瑙茶杯,由于保存热量的特性,被广泛用于这一地区。
在茶道的艺术表演中,华北地区的茶师们会借助茶道配乐和舞蹈,将整个过程变得更加庄重和美妙。
二、东北地区的茶道文化与华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茶道文化更加注重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
茶园位于高纬度的山区,这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东北地区的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
在茶道表演中,东北地区的茶师们会将泡茶的过程视为一种艺术,注重在整个过程中呈现出茶叶与水的完美结合,体现出对茶的敬意和对自然的敬畏。
三、西南地区的茶道文化西南地区是中国茶树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
以四川、云南等地为代表的西南地区,以其独特的茶叶种类和制作工艺而受到世界茶界的瞩目。
在茶道表演中,西南地区的茶师们会通过混合泡制、熏烤、搅拌等技法,营造出茶叶的丰富香气和浓郁口感。
茶席的摆设也格外重要,在茶道表演中,西南地区往往会选用传统的藏毯、竹帘等,以增加视觉的享受和文化体验。
四、江南地区的茶道文化江南地区的茶道文化以绿茶和花茶为主。
茶席的摆设注重简约和雅致,使用的茶具也更为精巧。
茶水的温度和冲泡时间都要严格控制,以保证茶水的口感和品质。
茶道表演中,江南地区的茶师们会通过一系列的手势、动作和音律,将泡茶的过程变得如诗如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五、西北地区的茶道文化西北地区的茶道文化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熏陶。
这里的茶道表演中,茶师们会借鉴当地民族舞蹈和音乐,使整个过程更加欢快和活泼。
与茶水本身相结合的还有茶道品味中的美食,如当地的土特产和糕点。
中国茶道城市有几个
![中国茶道城市有几个](https://img.taocdn.com/s3/m/2040a3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f.png)
中国茶道城市有几个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茶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如今,中国茶道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承,许多城市也成为了茶道的重要代表。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城市的数量和相关情况。
一、中国茶道城市的数量目前,中国茶道城市的数量已经相当庞大,其中包括了很多以茶文化为特色的城市。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茶道城市的数量已经超过30个,它们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区。
二、代表性茶道城市1. 杭州市杭州是中国茶道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龙井茶的故乡,杭州拥有丰富的茶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茶道传统。
每年春天,杭州的龙井村都会举办盛大的茶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茶道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品茶、体验茶道。
2. 武夷山市武夷山市位于中国福建省,是著名的武夷山茶的故乡。
武夷山茶以其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火焙工艺而闻名于世。
在这座茶道城市,游客可以参观茶园,学习制茶技艺,并品尝到正宗的武夷山茶。
此外,武夷山还有茶道学院,培养了众多的茶道师资。
3. 成都市成都是中国茶道城市中的另一个重要代表。
这座城市以其悠闲的生活节奏和丰富的茶文化而闻名。
成都有许多优质的茶馆,供人们品茶休憩。
茶道爱好者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并与其他茶友一起交流心得。
4. 西安市作为中国古都之一,西安也是茶道城市之一。
西安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这座城市,人们可以品尝到多种不同口味的茶,并了解古代茶道的传统。
西安还举办了许多茶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茶道爱好者。
三、茶道城市的特色和影响中国茶道城市以其独特的茶文化和茶道传统而闻名。
它们通过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茶艺的发展。
同时,茶道城市也在推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如茶叶的销售、茶具的制作和茶文化旅游等。
茶道城市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茶文化、体验茶道的良好平台,也为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中国茶道城市的数量超过30个,他们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区。
茶的种类及特征
![茶的种类及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9158b3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1.png)
鉴别方法:外形:春条紧索似螺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润泽;汤色:嫩绿鲜亮;香气:清鲜的花果香或嫰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细嫩成朵;
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故名碧螺春俗名吓煞人香
庐山云雾
产地:产自中国江西的庐山
功效:1、抗皱作用;2、防腐作用;3、抗氧化剂;4、预防坏血病;5、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和维生素C有益于补充人体所需物质
好处:红茶具有高效加温、强力杀菌的作用生姜和红茶椐结合就成了驱寒祛湿的姜红茶此外冲泡时还可加点红糖和蜂蜜但患有痔疮或其他忌辛辣病症的男士可不放或少放姜只喝放了红糖和蜂蜜的红茶驱寒祛湿的效果也不错
大吉岭红茶
产地: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
简介:大吉岭红茶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 大吉岭红茶拥有高昂的身价三、四月的一号茶多为青绿色二号茶为金黄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葡萄香口感细致柔和大吉岭红茶最适合清饮但因为茶叶较大需稍久焖约5分钟使茶叶尽舒才能得其味下午茶及进食口味生的盛餐后最宜饮此茶 也是最适合用来冲制奶茶的茶款
地理环境:气温在四大茶区中最高年均气温在20℃以上
生产茶类:乌龙茶、工夫红茶、红碎茶、普洱茶、绿茶、花茶、及名优茶
华南茶区
行政区:广东、广西北部福建大部湖南、江西、浙江、湖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
特点:中国主要茶叶产区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
地理环境:地势低缓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年均气温在15.5℃以上
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
信阳毛尖
茶叶真正的分布
![茶叶真正的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0def5916581b6bd97f19ea20.png)
茶叶真正的分布1、放眼当前世界茶叶种植分布,主要分为五个大区。
分别是东亚区,东南亚区,西亚及欧洲区,中非区、南美洲及大洋洲区。
从茶叶品种上看,东西亚区茶种较为相近,东南亚区茶种比较独立。
中非区茶种属中国中东部茶系,南美洲茶种属日本南部茶系。
大洋洲茶种偏重于西亚茶系,也有日本茶系在内。
2、东亚区茶叶,主要包括中国、日本、台湾。
中国茶区以长江流域为主线,北至秦岭山脉由西向东经河南安徽到山东南区。
西至横断山脉东部和南部,以龙门山脉、邛崃山脉和云南西部边境为界。
南至广西,再向东各个省。
日本茶区以静冈县为主,除北海道周边以外,四分之三的国土都产茶。
台湾几乎全岛产茶。
3、东南亚区茶叶,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的茶叶分布几乎不统一,以岛内陆地为主,海边地区不产茶。
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五国的茶,主要分布在内陆河谷丘陵地段,比较集中的是缅甸和老挝的河谷茶区。
4、西亚及欧洲区茶叶,主要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伊朗、尼泊尔、土耳其、格鲁吉亚、俄罗斯、葡萄牙。
其中以印度和斯里兰卡两国最为知名,印度茶分布在东印度喜玛拉雅山南面地区。
其它西亚国家的茶叶,大多分布在各国东偏南部山区。
严格地讲,葡萄牙海岛茶应归为美洲茶系。
5、中非区的茶,主要包括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坦桑尼亚、奠桑比克、刚果、毛里求斯、津巴布韦、卢旺达、扎伊尔、喀麦隆、布隆迪、南非、塞舌尔、埃塞俄比亚、马里、几内亚、摩洛哥、留民汪。
其中以肯利亚为中心,其它各国的茶,分布松散,不完全集中。
是为非洲气候异常,无法大面积种植。
6、南美洲区和大洋洲区的茶,主要包括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巴拉圭、危地马拉、圭亚那、孟买加、厄瓜多尔、澳大利亚、新几内亚、斐济。
其中以巴西和阿根廷两国为主,主要分布在东海岸,西海岸国家的茶区也偏东部。
大洋洲以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和伊莎山周边地区为主。
中国茶道分布区域
![中国茶道分布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9597ca3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3.png)
中国茶道分布区域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在中国的范围内,茶道的分布区域非常广泛。
本文将以地理角度,介绍中国茶道的主要分布区域,并探讨当地的茶道文化特点和发展情况。
一、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中国茶道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这里,茶道被广泛传承和实践。
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因此热茶在这里尤为重要,而且茶叶的消费量相对较高。
这里的茶道注重用茶来取暖和解冻,体现了人们对于茶叶的独特理解和重视。
此外,东北地区的茶道还注重茶具的制作和艺术价值,不仅追求实用性,而且强调审美感受。
二、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茶道的传统重镇之一。
这里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茶道风格。
在北京,茶道被视为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喜欢举办茶会,邀请朋友品茶聊天。
而在天津,泡茶就像是艺术研究,追求精美的茶具和优质的茶叶。
华北地区的茶道注重典雅和礼仪,茶艺师要有高雅的气质和独特的表演技巧。
三、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是中国茶道的繁荣地之一。
茶道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无论是上海、江苏还是浙江等地,茶道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茶道在这里可以分为正宗的传统茶道和更加现代化的茶文化。
传统茶道注重品茶和品味,尊重茶叶的本身特点。
而现代茶文化则更加注重茶叶的创新运用,将茶的元素融入到各个领域。
茶道爱好者们会经常举办展览、研讨会等活动,推动茶道文化的发展。
四、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是中国茶道的重要代表之一,茶道文化在这里得到了独特的发展。
茶叶的种植和消费量在华南地区都非常大。
这里的茶道注重茶艺的表演和表达方式,更加注重茶人的形象和技巧。
茶道活动常常融入到旅游、休闲和庆典活动中,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和茶道爱好者。
茶道在华南地区的发展不仅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五、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中国茶道的宝地之一。
这里的茶道文化与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四川、云南等地,人们喜欢品茶、赏茶,因此茶叶的种类和品质非常丰富。
简述茶树起源于中国云贵高原的依据
![简述茶树起源于中国云贵高原的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ddb484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2.png)
简述茶树起源于中国云贵高原的依据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其起源与中国云贵高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是茶树起源于中国云贵高原的主要依据:
1. 天然分布区域:茶树在自然状态下广泛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等地的云贵高原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土壤特性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2. 野生茶树资源:云贵高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野生茶树资源之一。
许多野生茶树群落分布于云贵高原的山区、峡谷和森林地带。
这些野生茶树的存在表明茶树在该地区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与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3. 茶树栽培历史:茶树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的农民和文化发展中就开始种植和利用茶树。
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加工技术在云贵高原地区得到了长期的发展和传承。
4. 茶文化的形成: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茶文化的形成与茶树的起源地密切相关。
云贵高原地区的茶文化独具特色,包括云南普洱茶、贵州铁观音等,这些茶文化的形成与茶树在该地区的发展和栽培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茶树起源于中国云贵高原的依据包括茶树的天然分布区域、野生茶树资源、茶树的栽培历史以及茶文化的形成。
这些证据表明云贵高原是茶树的起源地之一,为世界上茶叶产业
和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茶叶产销概述
![中国茶叶产销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22de6d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4.png)
中国茶叶产销概述作者:陈荣冰来源:《茶道》2018年第03期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区幅员辽阔,南自北纬18度附近的海南岛,北至北纬38度附近的山东蓬莱山,西自东经94度的西藏林芝,东至东经122度的台湾地区,全国有18个省(区)都有种植生产茶叶。
根据生态环境、茶树品种和茶类结构分为四大茶区。
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调查,2017年全国18个产茶省(区)茶园的总面积达4588.7万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五个省份是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福建。
2017年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60,9万吨,产量超过20万吨的省份是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湖北。
全国茶业产值及其茶类结构经过“十二五”期间中国茶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茶叶产业已由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逐步成为茶区经济支柱优势产业。
201 7年全国干毛茶总产值达到1907.6亿元,干毛茶产值逾百亿元的省份达九个,位居前四位的是贵州、福建、四川、浙江。
其中名优茶产量127.4万吨,大宗茶产量133.5万吨。
名优茶产值1427.8亿元,大宗茶产值479.8亿元。
名优茶与大宗茶产量占比分别为48.9%和51.1%,名优茶占比上年进一步提升;产值占比分别为74.8%和25,2%,名优茶占比上年增加5.2%。
全国六大茶类产量的结构持续优化,其中绿茶、乌龙茶占总产量的比重持续下调,而红茶、白茶、黄茶占比继续上升,更加均衡。
2017年全国绿茶的产量占全国茶叶产量的61.04%,黑茶产量占13.93%,乌龙茶产量占13.02%,红茶产量占10.67%,白茶产量占1.08%,黄茶产量占0.26%。
还有,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有所增加。
茶行业在开拓便捷化、年轻化等新路径的同时,深挖品种、产地、风格、工艺等多种元素,催生多款新品,如“山头茶”、“小青柑”等。
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质量安全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绿色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响一批有影响的公用品牌和知名品牌。
我国茶资源及其区划
![我国茶资源及其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efff80916bec0975f465e2c7.png)
我国茶资源及其区划我国茶资源概况:茶树原产于中国,人工栽培茶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茶叶早已成为世界人民普遍爱好的一种饮料,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叶用、木本常绿植物,属于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5000年前发现和利用茶,3000多年前开始栽培茶树,则茶树起源比此还要早得多,距今约有6000万-7000万年历史。
全世界山茶科的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中国有15属260多种,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
中国的西南地区为茶树原产地,古茶树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这里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地方,同时又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存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其野生大茶树表现有最原始的特征、特性,另外,茶树的分布、地质的变迁、气候的变化等方面的大量资料,都证实了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我国发现的野生大茶树多属高大乔木树型,具有较典型的原始形态特征。
在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
茶区的区划:茶树在中国的分布广阔,范围在北纬18-38度,东经94-122度;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
在垂直分布上,海拔高可达2600m的高山,低至仅距海平面几米的矮丘。
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
中国茶区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到2007年有茶园153万多公顷。
中国茶区区划结合地带、气候、土壤特点,可划分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1.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包括黔、川、渝、滇中北和藏东南。
该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众多。
虽然各地气候变化大,但总的来说,条件较好,整个茶区冬季较温暖。
年降水较丰富,雾日多,适宜茶树的生长。
该区茶树资源较多,由于气候条件较好,适宜茶树生长,所以茶树的种类也多,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
中国主要茶区分布
![中国主要茶区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f9e6613510661ed9ad51f3c9.png)
山翠峰、仙洞云雾、灵山剑峰、杏山竹叶青、震雷剑毫、龙眼玉 叶、赛山毛峰、粉壁剑毫、赛山玉莲、雷沼喷云、白云毛峰等。
河南省茶园面积65万亩,茶叶总产量12500吨,茶叶总产值3.1亿
元,面积、产量、产值均保持增长。其中名优茶总产量7500吨, 占总产的60%,名优茶产值2.6亿元,占总产值84%。
中国主要茶区分布及各省 茶叶市场概况
金鹃广告/松萝项目组 2009-12-23
中国茶区分布图
我国茶区分布辽阔,共有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福建、云
南、广东、广西、贵州、江苏、江西、陕西、河南、台湾、山东、西 藏、甘肃、海南等21个省(区、市)的上千个县市生产茶叶。在垂直 分布上,茶树最高种植在海拔2600米高地上,而最低仅距海平面几十 米或百米。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 定着茶叶的品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
大叶奇兰等。
✓ 绿茶: 古劳茶、乐昌白毛茶、广北银尖、仁化银毫茶。 ✓ 红茶: 英德红茶、金毫茶、荔枝红茶。 ✓ 花茶:玫瑰红茶、广州茉莉花茶、菊花普洱茶。 ✓ 保健茶:品常春健体乌龙茶。
广东人爱喝茶、会喝茶、懂茶是出了名的。广东人均年消费却达
0.8公斤,全省年消费的茶叶达5.5万吨以上,使广东成了全国茶 叶消费第一大省。广东的茶叶消费占了全国茶叶总消费的1/3。 在南方茶业市场,每年的营业额达到15亿元左右。
按区域全国可分四大茶区,
即 江北茶区、江南茶区、 西南茶区、华南茶区。
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 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 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 等地。茶区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主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 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江北 茶区地形较复杂,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 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 不亚于其他茶区。
中国茶叶主产省份之江苏省名茶简介
![中国茶叶主产省份之江苏省名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1cef66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0.png)
中国茶叶主产省份之江苏省名茶简介NO.6江苏1.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分东山、西山),为绿茶中珍品,以形美、色绝、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世。
碧螺春始于何时,说法颇多。
肯定的是,康熙年间已为贡茶。
NO.6江苏1.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分东山、西山),为绿茶中珍品,以形美、色绝、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世。
碧螺春始于何时,说法颇多。
肯定的是,康熙年间已为贡茶。
洞庭东山为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则是湖中岛屿。
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适宜茶树生长。
主产区分布于东山的杨湾、前山的涧桥、俞坞、湖湾与后山的尚绵、屯湾等四个乡的18个村。
茶树与果树交错种植,桃、李、杏、梅等20多种果树浓荫如伞,蔽覆霜雪,掩映秋阳,又可令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的采摘,有早、嫩、净三特点。
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的明前茶为名贵。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叶背面密生茸毛,肉眼可见。
鲜叶越幼嫩,成茶的白毫越多,品质越佳。
1公斤干茶,需14万个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
成品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汤色碧绿清澈,鲜爽生津。
冲泡碧螺春宜用玻璃杯,用上投法冲泡。
水温70-80°C,略低于龙井用水。
将碧螺春投入水中,茶即沉底,有“春染海底”之誉。
2.南京雨花茶雨花茶原产于南京中山陵和雨花台园林风景区,创制于1958年,因雨花台而得名。
现产区已扩大到雨花、栖霞、浦口三个郊区,江宁、江浦、六合、溧水、高淳五个县,并已逐渐走向机械化生产,年产量7-8吨。
雨花茶的采制精细,要求嫩度均匀,长短一致。
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叶,需9万个芽叶方能制作一公斤特级雨花茶。
紧、直、绿、匀是成品雨花茶品质特色。
形似松针,两端略尖,锋苗挺秀,茸毫隐露,色呈墨绿。
茶汤香气浓郁高雅,汤色绿而清澈。
冲泡时,芽叶直立,上下沉浮,犹如翡翠。
3.金坛雀舌产于江苏金坛方麓茶厂,创制于1983年,因形似雀舌而得名,属扁形炒青绿茶。
四大名茶之一的龙井茶产地是
![四大名茶之一的龙井茶产地是](https://img.taocdn.com/s3/m/fb068107551810a6f52486f3.png)
四大名茶之一的龙井茶产地是四大名茶之一的龙井茶产地是告诉你四大名茶之一的龙井茶产地是浙江杭州我国现有茶园面积110 万公顷。
茶区散布辽阔,东起东经122 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 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 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 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 度,南北跨纬度19 度。
共有 21 个省 (区、市 )967 个县、市生产茶叶。
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菜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西南茶区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含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 (砖茶 )和普洱茶等。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
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域海拔高低悬殊,天气差异很大,大多数地域均属亚热带季民风候,冬不严寒,夏不酷热。
土壤情况也较为合适茶树生长。
华南茶区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含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域。
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种类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量地域外,年均匀气温为 19℃~ 22 ℃,最低月 (一月 )均匀气温为 7℃~ 14 ℃,茶年生长久 10 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 12O0 毫米~ 2000 毫米,此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足,年降水量常超出 20O0 毫米。
江南茶区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含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概占全国总产量的2/3 。
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质量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散布在丘陵地带,少量在海拔较高的山区。
这些地域天气四时分明,年均匀气温为 15 ℃~18 ℃,冬天气温一般在 -8 ℃。
年降水量 1400 毫米~ 1600 毫米,春夏天雨水最多,占整年降水量的60% ~8O% ,秋天干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主要产茶区分布
2016-5-21 12:53来源:第一茶叶网
摘要:我国茶园分布于18个省,茶园面积共计4316万亩,干毛茶产量227.8万吨,其中绿茶最多,占比达60%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利用茶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茶园面积最多的国家。
史料表明,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五千年前的神农氏。
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末期,巴蜀一带就已经人工栽培茶树,生产名茶并将茶作为贡品。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四川出现茶市,茶作为一种商品开始流通。
巴蜀之地可谓是人类利用、栽培茶树的发祥地,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最终遍及全国。
目前,我国茶园分布于18个省,茶园面积共计4316万亩,干毛茶产量227.8万吨,其中绿茶最多,占比达60%以上。
茶树的分区是根据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要求,把自然和经济条件大致相似,茶叶生产技术基本相同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茶树栽培单元。
我国现有茶区主要划分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西南茶区:
我国最古老的茶区。
区域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中北部及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
此区地形错综复杂,大部分属于高原和盆地,气候差别很大,多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大多数为酸性,pH值5.5~6.5,有机质含量相对丰富,适宜茶树生长。
西南茶区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既有小乔木、灌木型品种,也有乔木性品种。
茶类众多,有绿茶、边销茶、红茶、沱茶、白茶及花茶等。
名茶的花色品种独具风格,有蒙顶茶、都匀毛尖茶、昆明十里香、峨眉紫笋等。
华南茶区:
我国最南部的茶区,也是茶树生态最适宜区。
区域包括福建省东南部、广东省中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云南省南部及台湾省。
此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夏无冬,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适于茶树全年生长。
华南地区茶树品种资源众多。
大山区内存在野生状态乔木性大茶树,栽培品种主要是乔木性大叶种、小乔木和灌木型中叶种,小叶种也有分布。
生产的茶类有红茶、普洱茶、花茶、乌龙茶、六堡茶、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华南地区最适宜发展红碎茶,所产大叶种红碎茶,具有浓、强、鲜的品种特点,质量超过其他地区中、小叶种红碎茶。
江南茶区:
我国茶叶的主产区,茶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包括广东省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福建省中北部、安徽省、江苏省、湖北省南部及湖南、江西、浙江等省。
此区大部分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土壤pH值在5~5.5之间,有机质含量较高。
江南茶区茶树主要是灌木型品种,小乔木型也有少量分布,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祁门种、宁州种、水仙、江华苦茶、杨树林茶等。
生产的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以及各种特种名茶和花茶。
茶区名茶繁多,最知名的就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武夷岩茶、庐山云雾、君山银针等。
江北茶区:
我国最北的茶区。
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等部分地区。
与其他产区相比,此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温低,积温少,茶树生长期短,土壤条件也不甚理想,pH值偏高。
全区均生产绿茶。
茶树品种主要为抗寒性较强的灌木型中小叶群体种,如紫阳种、信阳种、歙县群体种等。
名茶有六安瓜片、山东浮来青、日照雪青、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
渝川藏品成立于四川,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
为活跃繁荣西南茶区茶叶市场,促进茶叶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渝川藏品倾力打造了全新的“现货收藏品电子发售平台”,联合四川峨眉山大西南茶叶市场,建立西南地区实物交收中心,拓宽西南地区优势茶种销售渠道,降低茶叶流转费用,方便茶叶的采购与交收。
围绕西南茶叶市场,渝川藏品将不断扩展服务范围,在其他三大茶区开发新的战略合作伙伴,进而联通融合全国茶叶市场,由散化整,提升整个茶叶行业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