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PPT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总复习PPT课件

视,则读数偏低;读数时若俯视,则读数偏高——倒液体时仰视,则量取的液体偏多;
倒液体时俯视,则量取的液体偏少】。
六、物质的加热 1、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 绝 对 禁 止 向 燃 着 的 酒 精 灯 里 添 加 酒 精 【 防 止 失 火 】 ; b. 绝 对 禁 止 用 酒 精 灯 引 燃 另 一 只 酒 精 灯 , 应 该 用 火 柴 点 燃 【 防 止 失 火 】 ; c. 用 完 酒 精 灯 后 , 必 须 用 灯 帽 盖 灭 , 不 可 用 嘴 去 吹 【 以 免 引 起 灯 内 酒 精 燃 烧 , 发 生 危 险 】 ; d. 如 果 洒 出 的 酒 精 在 桌 上 燃 烧 起 来 , 应 立 刻 用 湿 抹 布 扑 盖 。 e. 酒精灯内酒精含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量的1/4,也不能多于酒精灯容量的2/3。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 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蜡烛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
4、化学使用方法(给质量取物体): a) 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 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 腐蚀性,在天平上放玻璃器皿。(可以先放后调平衡,这样就不用记录它们的质量) c) 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放在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的读数等于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 d) 在左盘上添加药品,使天平平衡。如果天平不平衡,只能在左盘添加或减少药品,不能 动砝码或游码。 e) 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初中化学人教版《走进化学世界》优秀ppt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走进化学世界》优 秀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25
初中化学人教版《走进化学世界》优 秀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课后作业
7.佛山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都。在陶瓷器制造过程 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D)
初
④ 颗 粒 状 石 石灰石逐渐变 二 氧 化 碳
灰 石 ( 或 小 , 表 面 气体等
有
大 理 石 ) __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 ,
等
烧杯中的澄清
石灰水变
_浑__浊____
5
导学导练
知识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引导自学】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7~P8,结合以上实验,了
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相关概念、伴随现象和联
17
随堂检测 4.(2018雅安)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 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B.难溶于水 C.淡黄色固体 D.熔沸点低
18
随堂检测
5.物理变化没有_其__他__物__质____生成,化学变化有 _其__他__物__质____生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_生__成__了__其__他__物__质____________________;折断铁丝 是_物__理_______变化,这是因为 _没__有__其__他__物__质__生__成___________,铁丝生锈是 _化__学_____变化,这是因为_生__成__了__其__他__物__质______;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_放__热_____、 _生__成__沉__淀________、__放__出__气__体________、 _颜__色__改__变___________等现象,同时在化学变化过 程中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常常表现为 _吸__热______、放__热________、_发__光_______等.
《走进化学世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用课件1

2.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药品的取用
一横二放三慢竖
(2)颗粒状或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
2.固体药品的称量
①放平托盘天平,使用前先调零; ②药品应放在 左 盘,砝码应放在 右 盘,即 “左物右码”; ③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滤纸上称量;腐蚀性或 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要用玻璃器皿 盛放; ④砝码应用 镊子 夹取,不能 直接用手 ; ⑤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一般要精确到 0.1 克 。
请按下列要求把仪器填在横线上:a.量筒, b.玻璃棒,c.药匙,d. 托盘天平,
e.胶头滴,f.试管(填序号) (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d___ ; (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c_____;
(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a______; (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____b_______; (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e___; (6)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f___。
(2)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
1.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 悦动情 。他所 治理的 滁州这 一方水 土,可 谓政通 人和, 百姓安 居乐业 ,快乐 无比, 太守自 然也就 乐得其 醉了, 他沉醉 于这方 山水之 乐,也 更沉醉 与民同 乐之中 。
•
2.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 一地, 太守下 山回家 ,宾客 跟随着 。枝叶 茂密成 荫,禽 鸟到处 鸣叫, 那是因 为游人 离开后 鸟儿们 在快乐 啊。
感谢观看,多谢指导!
•
3.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 知道游 人的乐 趣;游 人只知 道跟随 太守游 玩的乐 趣,却 不知道 太守以 游人的 快乐为 快乐。
•
4.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 路的人 在树下 休息, 前面的 人呼喊 ,后面 的人应 答,老 老少少 的行人 ,来来 往往络 绎不绝 的,是 滁州人 在游山 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3、实验剩余药品“三不”原则:不丢弃不 放回不带走.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二、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三、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简介 (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
除上述九种外还有以下十几种
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割
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
止血贴。
3、烫
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4、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并请医生 处理。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 1、取用药品的“三” 不原则:不摸不尝不猛闻
•2、注意节约药品:
•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⑵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 盖满试管底部。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 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朝向手心?
a
3、利用右图装置,怎样操
b
作可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
澄清石灰水
先从b端吸气一段时间,看到澄清石灰水无明显 变化;再从a端吹气同样长时间,看到澄清石灰 水明显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比空气中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规则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及区别。
2.能对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进行判断。
笔记:
二、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三、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简介 (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
除上述九种外还有以下十几种
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割
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
止血贴。
3、烫
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4、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并请医生 处理。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 1、取用药品的“三” 不原则:不摸不尝不猛闻
•2、注意节约药品:
•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⑵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 盖满试管底部。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 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朝向手心?
a
3、利用右图装置,怎样操
b
作可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
澄清石灰水
先从b端吸气一段时间,看到澄清石灰水无明显 变化;再从a端吹气同样长时间,看到澄清石灰 水明显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比空气中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规则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及区别。
2.能对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进行判断。
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教学课件

实验现象
变化前的物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的物 变化后有无新
质
的现象
质
物质生成
蓝色的硫酸 铜溶液
有蓝色沉淀 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等
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1-1(4)
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 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里。
总结
比较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本质
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 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 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 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化学性质。例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等。
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探讨
电灯通电发光是什么变化? 小明: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小红: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聪明的你知道谁对谁错吗?
温馨提示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 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 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例如:电灯通电 时发光也放热,但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 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 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 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 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 过程及其现象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走进化学世界PPT优质课件(第1课时)

防止腐蚀桌面、避免试剂受到污染。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防止液体洒出或飞溅。
探究新知
(3)倾倒液体时,为什么要将标签握在手心里? 防止试剂顺瓶口流出腐蚀标签。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 盖紧瓶塞?
盖紧瓶塞是为了防止液体受到污染 或某些挥发性物质逸出。
探究新知
2.定量液体的取用:用量筒量取。
探究新知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胶头滴管。
探究新知
注意:
①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不伸入容器内, 不接触容器内壁。 ②不能一管多用,清洗后才能吸取其他试剂。 ③取用试剂后不能倒置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 腐蚀橡胶帽。 ④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沾污胶头滴管。
当堂训练
1.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和加热较
多量液体这三种用途的是 ( D )
A.试管
B.量筒
C.集气瓶
D.烧杯
当堂训练
2.量取45 mL的水应选用的量筒是 ( C )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当堂训练
3.下列有关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B ) A.胶头滴管用后,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B.用完滴瓶上的滴管直接放回滴瓶 C.胶头滴管用后,直接用于吸取其他试剂 D.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
讨论:若量取液体时, (量筒水平放置)俯视或仰视, 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
探究新知
量筒
量筒: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度不高。 使用注意事项: 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 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溶液。 ②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③选用量筒的规格要等于或略大于Fra bibliotek量液体的体积。
防止液体洒出或飞溅。
探究新知
(3)倾倒液体时,为什么要将标签握在手心里? 防止试剂顺瓶口流出腐蚀标签。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 盖紧瓶塞?
盖紧瓶塞是为了防止液体受到污染 或某些挥发性物质逸出。
探究新知
2.定量液体的取用:用量筒量取。
探究新知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胶头滴管。
探究新知
注意:
①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不伸入容器内, 不接触容器内壁。 ②不能一管多用,清洗后才能吸取其他试剂。 ③取用试剂后不能倒置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 腐蚀橡胶帽。 ④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沾污胶头滴管。
当堂训练
1.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和加热较
多量液体这三种用途的是 ( D )
A.试管
B.量筒
C.集气瓶
D.烧杯
当堂训练
2.量取45 mL的水应选用的量筒是 ( C )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当堂训练
3.下列有关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B ) A.胶头滴管用后,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B.用完滴瓶上的滴管直接放回滴瓶 C.胶头滴管用后,直接用于吸取其他试剂 D.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
讨论:若量取液体时, (量筒水平放置)俯视或仰视, 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
探究新知
量筒
量筒: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度不高。 使用注意事项: 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 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溶液。 ②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③选用量筒的规格要等于或略大于Fra bibliotek量液体的体积。
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精美课件1

(2)取用药品时应注意节约药品,实验未指明用
量时,应取用最少量,液体 1~2 mL,固体只 需盖满试管底部 。
(3)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9
导学导练
知识点2.实验室中药品存放和取用规则
【练习】
4.(2017广东)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
请写出图中这些同学做化学实验时的违规行为
(写三点): ①在实验室内追逐打闹;②在实验室里吃喝食物。 (或尝药品的味道);③用手直接拿着试管加热
17
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精美课 件1
随堂检测
(2)用仪器名称填空。
①配制溶液时,用来溶解固体的容器是
_②__用__做烧__热杯__源__的_;是___酒__精__灯______;
③加热试管内的溶液时,用来夹试管的仪器是 ____试__管__夹______;
(3)仪器C的用途是 ______量__取__液__体__体__积___________
该用 胶头滴管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4 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 是仰视,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44 mL。
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精美课 件1
30
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精美课 件1 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精美课 件1
31
基础过关
4.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C
A.用温度计搅拌液体
B.用量筒作反应容器
C.细口瓶盛放食盐水
D.用烧杯盛固体直接加热
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精美课 件1
22
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精美课 件1
课后作业
基础过关
5.下列有关取用试剂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全单元课件(共78张PPT)

10.蒸发皿
用途: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
① 能耐高温,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
② 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加热时用三脚 架或铁架台固定。
③ 加热蒸发皿时要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防 止液体局部受热四处飞溅。
④加热完后,需要用坩埚钳移动蒸发皿。不能 直接放到实验桌上,应放在石棉网上,以免烫 坏实验桌。
⑤大量固体析出后就熄灭酒精灯,用余热蒸干 剩下的水分。
⑥要使用预热过的坩锅钳取拿热的蒸发皿。
⑦用蒸发皿盛装液体时,其液体量不能超过其 容积的三分之二。
量筒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体的凹液面 相平。
错误读数:仰视或俯视 仰视时,读数偏小,真实值大。 俯视时,读数偏大,真实值小。
8.集气瓶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用作一些气体 的反应容器。
防止炸裂(实验时可以先铺一层细沙或放 少量的水)
9.漏斗
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里加液体 过滤时要放在三脚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生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 活动” (一)完善和落实好现有的奖励优惠政 策,做到 宣传到 位,确定 到位,发 放到位 ,管理 到 位,切实解决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的后 顾之忧 。要按 政策和 程序足 额落实 兑现当 年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养老保险金” 补贴,计 划生育 手术奖 励费,放 弃生育 指标奖 励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之 改变,因此描述物质性质要注明条件。
温度变化: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是 0℃沸点为100℃
大气压变化:水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变 化而变化。
三、的性质与用途
物质的用途是由他们的性质决定,用途体 现性质。
如乙醇能燃烧,具有可燃性 乙醇可以作 燃料。
问气体气味时的正确操作:用手在瓶口轻 轻扇动,让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以及能否燃烧、燃烧产物的状态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一光二热三生成”
(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和记录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8.4ml、 55.3ml
有10ml、50ml、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如果 要量取8ml的水,选择哪种量筒较好?
某同学量8ml的水时,读数时仰视,则该同学实 际量取的水是大于8ml还是小于8ml ?
二、给物质 加热
观察下图,想一想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什么事项?
1、酒精灯的 使用方法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1
A、蒸发
()
B、变形
C、水变成冰
0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2
A、产生耀眼的白光
D、物质燃烧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二)物质的 性质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 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一光二热三生成”
(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和记录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8.4ml、 55.3ml
有10ml、50ml、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如果 要量取8ml的水,选择哪种量筒较好?
某同学量8ml的水时,读数时仰视,则该同学实 际量取的水是大于8ml还是小于8ml ?
二、给物质 加热
观察下图,想一想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什么事项?
1、酒精灯的 使用方法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1
A、蒸发
()
B、变形
C、水变成冰
0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2
A、产生耀眼的白光
D、物质燃烧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二)物质的 性质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 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 界》PPT课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 化共分为几类,如何区分他们呢?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联系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 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
讲授新课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
雪的形成 云的形成
燃放烟花 蜡烛的燃烧
讲授新课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
× 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有
(或大理石) 清石灰水变浑浊 等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发光、吸热、放热、颜 物质的外形、状态改变 色改变、生成气体、产
生沉淀等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 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 食物腐烂等
随堂训练
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 B、 D、 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 H、 I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 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 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 化共分为几类,如何区分他们呢?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联系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 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
讲授新课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
雪的形成 云的形成
燃放烟花 蜡烛的燃烧
讲授新课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
× 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有
(或大理石) 清石灰水变浑浊 等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发光、吸热、放热、颜 物质的外形、状态改变 色改变、生成气体、产
生沉淀等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 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 食物腐烂等
随堂训练
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 B、 D、 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 H、 I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 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 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说说下图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冰融化
木头燃烧
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一、化学性质
【思考】什么是性质? 性质:某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属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讨论】你能举一些表现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吗?
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 成沉淀等。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
化学变化颇有特征: 其他物质,伴随而生; 现象奇异,五彩缤纷; 发光放热,沉淀生成; 放出气体,颜色变更; 化变同时,物变发生。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 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体积膨胀
D.物种减少
物理变化的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
态、液态、固态)的变化。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2 化学变化 【实验1-1(3)】固体的溶解
操作: (1)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磨前、 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均 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2)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 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 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没 有其他物质生成。如果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 则为化学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变为液态是物 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是化学 变化。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练习册中选取。
【拓展】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冰融化
木头燃烧
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一、化学性质
【思考】什么是性质? 性质:某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属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讨论】你能举一些表现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吗?
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 成沉淀等。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
化学变化颇有特征: 其他物质,伴随而生; 现象奇异,五彩缤纷; 发光放热,沉淀生成; 放出气体,颜色变更; 化变同时,物变发生。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 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体积膨胀
D.物种减少
物理变化的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
态、液态、固态)的变化。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2 化学变化 【实验1-1(3)】固体的溶解
操作: (1)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磨前、 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均 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2)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 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 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没 有其他物质生成。如果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 则为化学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变为液态是物 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是化学 变化。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练习册中选取。
【拓展】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形锁, 半圆锁 ,长方 锁,还 有八角 形白铜 雕花锁 ,谐音 就是“福 禄”的葫 芦锁。 每把锁 都是件 工艺品 ,展示 出老人 精湛的 制锁技 艺,看 得年轻 人目不 暇接, 连连竖 起大拇 指。
•
5.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 认知, “新子 学”强调 ,“国 学”在漫 长的岁 月中必 然存在 一个变 化发展 的过程 ,可以 说一代 有一代 的“国学 ”。从 历史上 看,不 可否认 ,“六经” 是中国 文化学 术的最 早源头 ,它深 刻地影 响着中 华民族 的基本 精神。
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 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 定的容器里。
块状固体: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竖
固体 粉末
的
瓶塞倒放
取
大量:倾倒 细口瓶紧靠试管口
用
标签朝向手心
液体 少量:胶头滴管 垂直 悬空 不可横放或倒置
定量:量筒 直视
二、给物质加热 观察下图,想一想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什么事项?
使用方法:火柴点燃 外焰加热
物 质
酒精灯
注意事项
绝对禁止向燃着酒精灯添加酒精 绝对禁止用燃着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禁用嘴吹灭 不慎碰倒酒精灯有湿抹布扑盖
的
加 热
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
加热方法(液体)
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 容积的1/3
液体药品的取用
(1)大量取液 ——倾倒到指定容器
口诀: 瓶塞倒放口对口,缓慢倒液签向手 。 轻刮残液塞紧塞,放回原处签朝外。
液体药品的取用
(2) 少量取液——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 【注意事项】
滴瓶
用滴管取少量的液体 用后的滴管的放置
1.使用滴管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正上方。
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
3.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用冲洗)。
液体药品的取用
(3)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正确
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 仰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小
注意
量筒的使用
【注意事项】
1.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 2.量筒底无“0”刻度。 3.不能加热。 4.不能做反应器、不能溶解、稀释溶液。
• 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宏观 • 结构:分子 原子 离子及其内部的结构----微观
化学性质
• 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 规律: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概念 伴随现象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联系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颜色变化 能量的变化 (吸热 放热) 放出气体 产生沉淀
宏观:有其它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发生了变 化,变为其它物质的微粒
蜡烛燃烧的 探究
点燃前: 蜡烛的物理性质 点燃时: 火焰情况 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燃烧的产物 点燃后: 燃烧的产物
人体呼出气 体的探究
氧气减少 二氧化碳增多 水蒸汽增多
药品取用的原则:
1.“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要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 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 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部。
没有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质的状态、形态 、大小、体 积的变化
宏观:没有其它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没 有改变,只是微粒的间隔发生 了变化
有无其它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研究化学的方法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确定实验步骤
观察
进行实验
记录
分析与讨论 交流
分析
得出结论
问题与建议
振荡
洗涤方法
物 质
刷洗
的 洗涤标准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
洗
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涤
放置
洗涤完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 方,试管需倒扣在试管架上
玻璃仪器的洗涤
判别玻璃仪器洗干净方法:玻璃仪器内壁附着 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
1.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客 家古镇 。镇上 有一条 老街, 斑驳的 青石板 沿着街 道铺开 ,被时 光和步 履打磨 得干净 而潮润 。不过 现在很 少有人 知道这 条老街 了,更 不用说 老街深 处这么 一户锁 匠铺了 。
•
2.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变得 越来越 冷清了 。虽然 没有客 人,老 锁匠每 天早上 还是会 准时打 开铺子 ,在门 口泡上 一壶茶 ,握着 那把祖 辈传下 的壶, 安静地 品着祖 辈传下 来的味 道。
•
3.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口喝茶 。这时 ,巷口 来了个 年轻人 ,路过 锁匠铺 时停了 下来。 看着锁 匠铺头 上里挂 着的老 招牌, 上门写 着“制锁” 两个苍 劲有力 的大字 ,年轻 人马上 兴奋了 起来。
固体药品的取用
(1) 块状药品的取用
一横二放三慢竖
①
②
横放容器,把药 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
品放在容器口
药品顺着器壁滑到底部
固体药品的取用
(2)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
固体药品的取用
1.左物右码 托盘天平的左边放称量物品,右边 托盘放砝码。 2.称量干燥固体物品时,要在托盘两边放上大 小相同的干净纸片,药品放在制片上称量。 3.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称量。
学习目标:
• 依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学会判断典型的化学变和物理变化 • 依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学会应用对蜡烛及其燃烧、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 认识常见的仪器,知道其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 熟练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连接、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
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禁止用酒精灯去点 燃另一只酒精灯
不可以用嘴去吹
禁止向燃着的酒 精灯添加酒精
用灯帽盖灭 酒精不能少于容积的1/4,但也不能超过容积的2/3
给物质加热
1)酒精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 2)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试管与桌面成约450角 4)外壁有水,加热前要擦干 5)加热后不能马上用冷水冲洗 6)先预热,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7)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突然接触灯芯 8)试管夹要由下往上,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
6.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 真正解 脱出来 ,以开 放的姿 态传承 历史文 化,维 护学术 开放多 元的本 性,积 极构建 具有时 代特征 、富于 活力的“ 新国学” 。“新 子学”正 是适应 这样的 “国学” 发展要 求,将 应运承 载“新国 学”的 真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