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凯恩斯的GDP决定理论一(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第二版课件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 I=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 变动关系的曲线,如图8—8所示。
i
IS
O
Y
图8—8 IS曲线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同方向 变动关系的曲线,如图8—9所示。
转移支出=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公司和 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转移收入=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养老金、失业 救济金、退伍军人津贴
(五)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 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PD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 消费者所付利息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 总值(GNP)
公式中,S代表实际储蓄,Y代表实际收 入,-a是自发储蓄。(1-b)是边际储蓄 倾向。在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储蓄(S )的座标中,储蓄函数S =-a+(1-b)Y 的图形如图8—5所示。
S S =-a+(1-b)Y
45°
O
F
Y
-a
图8—5 线性的储蓄曲线
如果储蓄函数S = f(Y)呈非线性状态 ,则其图形如图8-6所示。
NNP=GNP-折旧
(三)国民收入(NI)
这里的国民收入(NI)是狭义上的国民 收入。它是指一国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 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包括工资、利 息、利润、地租和政府补助金的总和,但不 包括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可 表示如下:
NI=NN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津贴=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 贴
如果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察收入水 平与消费支出之间依存关系,就可以得到一 般意义上的消费函数。如果用C表示消费,Y 表示收入,则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答案
《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简答题(复习题部分答案)P22./1、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答: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方和一个卖方,购买者的1元钱支出等于卖者1元钱的收入,买卖双方的交易是等价交换,因此交易对买卖双方作出了相同的贡献.由于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因此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都相等。
5、列出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答:GDP 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进口)。
国内企业卖给另一个国家的买者,如波音公司卖给中国航空公司飞机,增加了净出口。
6、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实际GDP,而不用名义GDP?答:经济学家计算GDP 的目的就是要衡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如何。
由于实际GDP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所以,它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欲望的能力.这样,实际GDP 是比名义GDP 衡量经济福利更好的指标。
8、为什么一国有高的GDP是合意的?举出一个增加了GDP但并不合意的事情的例子。
答:一个国家拥有较高的GDP是过上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但高的GDP并不是福利的完美衡量指标,因为存在着5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1)无工作的增长。
(2)无声的增长。
(3)无情的增长。
(4)无根的增长.(5)无未来的增长。
P39/2.描述使消费物价指数成为生活费用一个不完善衡量指标的三个问题。
答:消费物价指数的目的是衡量生活费用的变动,但消费物价指数并不是生活费用的完美衡量指标。
这个指数有三个广泛承认但又难于解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替代倾向。
当价格年复一年地变动时,它们并不都是同比例变动的:一些价格上升得比另一些高。
经济学原理单选
1、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 C )。
A经济成本 B会计成本 C机会成本 D隐性成本2、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 A )。
A资源被有效地充分利用的点 B由于资源有限,生产达不到的点C生产效率低下或资源利用不充分 D生产效率没有达到理想状态3、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由家庭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的经济体制为( A )。
A自给自足经济 B计划经济 C市场经济 D混合经济4、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政府制定几乎所有有关生产和分配的重大决策的经济体制是( B )。
A自给自足经济 B计划经济 C市场经济 D混合经济5、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体制称为( D )。
A自给自足经济 B计划经济 C市场经济 D混合经济6、微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 A )。
A资源的配置问题 B资源的利用问题 C资金的配置问题 D资金的利用问题7、在经济学中最初使用均衡概念的是( D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卡尔·马克思 D马歇尔8、对个别经济现象的一次变动后,不对转变时间和变动过程本身进行分析而只是对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的一种均衡分析方法为( C )。
A一般均衡分析 B静态分析 C比较静态分析 D动态分析1、有一种商品,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量随之减少,价格上升需求量随之增加,这种商品被称为( B )。
A正常商品 B吉芬商品 C高档商品 D中档商品2、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需求曲线( D )。
A右移 B左移C不动 D不能确定3、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增强就会导致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 B )。
A左移 B右移 C不动 D不能确定4、替代品之间的价格和需求的关系为( B )。
A不相关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负相关关系 D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5、互补品之间的价格和需求的关系为( C )。
A不相关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负相关关系 D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6、大米的价格上升,会导致白面的需求量( B )。
2020年10月自考《经济学原理》20209第九章 凯恩斯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消费函数
社会总消费是指社会各个成员消费支出量的总和, 是社会总需求的主要构成部分。 其决定因素有很多,收入是最重要的因素,即收入 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数量随着收入的增 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加幅度不及收入增加的幅度 大。 消费函数表示的是消费和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该公式表示:资本的边际效率取决于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预期收益。 预期收益既定时,资本品的供给价格越大,资本的边际效率越小; 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既定时,预期收益越大,资本的边际效率越大。
21
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如果一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或预期利润率) 高于实际利率,则该项投资是可行的; 如果一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或预期利润率) 低于实际利率,则该项投资是不可行的。
第九章 凯恩斯两部门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第二节 投资函数和投资乘数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本章课时: 3课时 学习目的:掌握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
二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了解乘数理论;总需求 和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消费函数、投资函数、乘数理论。
2
【国民收入的循环图】
企业
支 付 生 产
内部
购 买 产
要 素
环流
品 和
的
劳
报
务
酬
家庭
投 资 资本市场
储 蓄
政 府 购 买
政府
税 收
出 口
国外
进 口
3
第一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假设条件】 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既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 平是不变的; 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总供给可以适 应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 入决定的影响; 价格水平是既定的。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补充假设: 利息率水平既定 投资水平既定
华工经济学原理PPT第8讲凯恩斯模型
• 长期消费函数 C=bYd
图形如下:
C
C=a+bYd
400
300
a
S=-a+(1-b)Yd
0
-a
400
Y1d00
短期消费与储蓄函数
C=bYd
S=(1-b)Yd
400
长期消费与储蓄函数
3
三.储蓄倾向与储蓄函数
1.储蓄倾向 • 平均储蓄倾向 APS=S/Y(S:储蓄) • 边际储蓄倾向 MPS=△S/△Y 2.储蓄函数 因为Y=C+S, C=a+bYd • S=-a+(1-b)Yd (短期) • S=(1-b)Yd (长期)
28.1 133.73 123.74 189.59
62.35 533.39 686.79 493.81 407.37
2003
6510.94 2416.92 194.15
78.46 473.19
60.97 170.31
124.7 236.44
26.51 122.19 120.11 174.89
58.37 438.24 637.72 455.32 410.34
•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Y,也可以用I=S表示。因为这里 的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即E=C+I 。而生产创造 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储蓄,即Y=C+S,因此,就是: C+I=C+S,即 I=S
投资小于
S, I
S a (1 b)Y
储蓄,收 入减少
I
投资大于
储蓄,收 入增加
0
E
I I
Y*
Y
24
•乘数原理
一、乘数理论的起源 • 1929年 Lloyed George竞选诺言 • 财政部的观点:挤出效应 • 1929年5月 凯恩斯:《劳埃德.乔治能做到吗?》 • 1931年 R.F.Kahn提出概念 • 1936年 凯恩斯:《通论》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节国内⽣产总值(GDP)⼀、GDP的含义GDP是指⼀定时期内在⼀国(或地区)境内⽣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GDP。
第三,GDP是⼀国(或地区)范围内⽣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四,GDP衡量的是⼀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GDP的衡量GDP的衡量:增值法、收⼊法、⽀出法增值法:从⽣产⾓度衡量GDP的⼀种⽅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收⼊法:⽤要素收⼊即企业⽣产成本核算GDP的⼀种⽅法。
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的收⼊。
包括:汽车零售商⽀付给销售⼈员和技⼯的⼯资、租⾦、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资、租⾦、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流中。
GDP =⼯资+利息+利润+租⾦+间接税和企业转移⽀付+折旧⽀出法:通过衡量在⼀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出来核算GDP的⼀种⽅法。
GDP =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GDP=C+I+G+NX⼀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国际部门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出被称为消费⽀出,简称消费(C)可分为三⼤部分:耐⽤品消费⽀出:购买⼩汽车、电视机等⾮耐⽤品消费⽀出:购买⾷品、服装等劳务消费⽀出:医疗、教育、旅游等⽀出企业部门的⽀出称为投资⽀出,简称投资(I)投资是⼀定时期(如⼀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的资本流量。
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产性资本的物质总量,包括⼚房、设备和住宅等。
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宏观经济学(下册)考试试题
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
国内生产总值是( A )的市场价值的总和.A.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B.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C.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D.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2。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B ).A。
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B.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C。
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D。
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5.政府向公务员支付的工资属于( C )。
A.消费 B。
投资C。
政府购买 D。
转移支付6。
如果个人收入为3000元,个人所得税为150元,个人消费为2000元,个人储蓄为8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B ).A。
3000 元 B。
2850元C.2000元 D。
1000元10.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 A)。
A.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 D。
季节性失业11.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12.某个纺织工人因为纺织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B )。
A.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二、多项选择题1。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有( ABCE )。
A。
是市场价值的概念B。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C。
是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D。
是一定时期实际销售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E。
计算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包括的总量指标有( ABCDE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民生产总值C。
国民生产净值 D.国民收入E.个人收入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有( BDE )。
A.生产法 B。
收入法C。
部门法 D。
支出法E。
增值法4。
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D ).A.GDP平减指数B.GNP平减指数C。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二、基本原理1、奥肯法则及其经济意义(P166~P167)奥肯法则:奥肯提出潜在产出概念以后,随后发现了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数量相关关系。
公式为失业率=﹣1∕2×﹙实际GDP变动的百分比-3%﹚2、GDP与GNP的区别与联系3、两部门、两市场、两种流动的经济体系。
(会画图)(两部门经济的环形流动图)4、GDP支出法公式(说明每一构成部分的含义)()GDP C I G X M=+++-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X M-表示净出口(出口—进口)5、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及其意义(P188)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人们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递减,收入越是增加,在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饿比重则越来越小,而用于储蓄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意义: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就被储蓄起来,这意味着当生产和收入增加后,人们增加的消费量,小于生产和收入的增加量。
这样,如果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投资,增加的产量则会有一部分无法销售,并在以后的时期里引起生产的缩减,使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产生差异,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6、 为什么说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P191)第一、随着投资的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扩大,在资本品的供给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品的供给价格会上升,从而使增添的资本设备的成本提高,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会下降。
第二、随着新投资的不断增加,资本存量增加,产品的未来供给会增加,在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产品的未来价格会下降,资本的边际效率也会下降。
第三、厂商对资本品投资时,不仅考虑当前的资本品的价格和数量,更多的会考虑将来的需求、竞争、技术和政治等情况。
7、 如何计算投资的未来收益的现值?(P191)()()122111n n R R R i i i ++⋅⋅⋅++++ 8、 古典经济模型(P205)9、 凯恩斯经济模型。
(p205-206)10、 供给学派的政策观点(P211)注:可参照P215的分析题2以及课本后面答案。
8-1凯恩斯的GDP决定理论一(经济学原理)
• 储蓄函数:储蓄与收 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 S =f(Y) = Y-C = Y -(a+bY) = -a+(1 -b)Y
• 令g为边际储蓄倾向,则 上式简写为: • S = -a + gY
– 边际储蓄倾向MSC = dS/dY =g – 平均储蓄倾向ASC = S/Y
2.1二者的对应关系
C
h
C=a+bY a 45° Y S=-a+gY h
• C=a+bY C=Y
– 有相对收入函数、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费函 数之分。
• C=f(Y)是一理想化的函数,实际上,C=f (Y,利率,价格,金融资产)
3. 物品市场均衡时的GDP的决定
• 均衡国民收入
– 收入和支出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1两部门经济中GDP的决定P156
• 两部门经济
– 假设社会经济中只存在家庭消费部门和企业生 产部门。
– NX是一个外生变量。 – NX =X-(M0 +mY) NX仍然是Y的函数。
续
• ∵物品市场的均衡以P,I的不变为假设前提,C,G 和NX都是Y的函 数。 • C =a+bY 假设是一理想化的直线。
C,I
总需求=总供给的线
AD
C=f(Y) = a + bY
45° O Y1 Y*
Y
4、三个乘数的比较及作用
1. Y=C+I +G +NX
• 假定I 不变,且利率也不变。 • C =f(Y),消费支出仅仅是收入的函数 (∵已经假设P和利率不变),MPC递减, APC也递减。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 消费函数:消费与收 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 C=f(Y) = a + bY – 消费随收入同方向变动。 – 边际消费倾向MPC = dC/dY =b – 平均消费倾向APC = C/Y
凯恩斯对经济增长的定义
凯恩斯对经济增长的定义是从需求方面思考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理论本来是用来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而非经济增长,但慢慢演变到最后,现在成了最时髦的解释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模型。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简单地说就是总需求理论。
相对于新古典增长模式从总供给(生产)方面研究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理论是从需求方面思考经济增长。
这一理论建立在“总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个统计恒等式基础上,因而认为经济增长决定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这三个变量,如同新古典模型中经济增长决定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一样。
这就是俗称的“三架马车”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各章知识点分析第12章国民收⼊核算⼀、了解与识记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法:即均衡国民收⼊理论和总量分析⽅法2、GDP的内涵,(知道什么项⽬计⼊GDP,GDP与GNP的关系,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3、核算国民收⼊的三种⽅法(⽀出法、收⼊法、增殖法需要了解)4、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区别5、GDP折算数⼆、理解与分析1、国民收⼊各个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第13章简单国民收⼊核算理论⼀、了解与识记1、简单国民收⼊决定理论的含义及简章经济的假设条件2、均衡产出的含义及条件3、凯恩斯的绝对收⼊消费理论(理解与分析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4、其他消费理论⼆、理解与分析1、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国民收⼊的决定及变动(重点)2、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的各个乘数(重点)第14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般均衡(重点章节)⼀、了解与识记1、经济学投资的概念、投资函数、投资的影响因素2、IS曲线的含义3、货币需求函数、交易需求及投机需求4、凯恩斯陷阱、古典极端5、LM曲线的含义6、货币的供给(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理解与分析1、两部门、三部门IS曲线(⽅程)及其移动(IS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2、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LM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般均衡及均衡的变动4、失衡的区域及失衡的恢复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重点章节)⼀、了解与识记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解与分析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般情形、极端情形)2、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般情形、极端情形)3、挤出效应的内涵、图形分析、影响因素。
4、两种政策混合使⽤的政策效应第16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重点章节)⼀、了解与识记1、⾃然失业率(结合第18章充分理解)2、财政政策、政策⼯具(哪些是扩张性的,哪些是紧缩性的?)、局限性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总原则是什么?——“逆经济风向⾏事”4、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价格决定,买空(多头),卖空(空头),⼀级市场,⼆级市场,主板市场,⼆板市场)(可以略看)⼆、理解与分析1、经济政策的⽬标及相互关系⽬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平衡关系:四个⽬标是⽭盾统⼀的。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缺乏的。
2、时机本钱:指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或者: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又或者: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时机本钱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一样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生产两种产品的所有最大可能产量组合点的轨迹。
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转换线。
4、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5、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6、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关系的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
7、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供给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8、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它由右上方倾斜。
9、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或者说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10、均衡数量:指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此时的供给数量恰好等于需求数量。
11、市场均衡:在市场交易中,当生产者愿意出卖的价格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以及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和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恰好相等时,市场到达均衡状态,称为市场均衡。
12、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3、支持价格:是政府治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14、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1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置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6、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承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承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经济学原理(二)考试题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T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B )。
A、选择会导致短缺B、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C、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是哈尔·R·范里安的著作。
T4.我的答案:D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简称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学科。
T5.社会会面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
T1.边际变动(B)。
A、对公共政策并不重要B、是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C、使结果无效率D、并不影响激励6.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小预期收益。
F7.有经济学家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的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
T8.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不仅是正向的激励,还包括负向的激励。
T9.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如果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并交易,将提高全球福利。
T10.帕累托效应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来的。
T11.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B)。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C、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D、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12.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对众多企业和家庭决策取代,他们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决策不再受价格引导。
F13.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T14.政府可能为了(D)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保护产权B、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以上全对15.当政府发型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会上升。
T16.沉没成本又称沉淀成本,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
T17.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T18.科斯定理是由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
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一、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由对立转向共存和相互融合。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理论体系2.基本观点⑴“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⑵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⑶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维尔等人。
其理论以叛离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而著称,所以被称为“新剑桥学派”。
2.基本观点⑴与新古典综合派的分歧:新剑桥学派的方法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坚持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二是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⑵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察,一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⑶通胀理论:新剑桥学派认为,要解释和说明经济“停滞膨胀”的原因,必须抛弃物价水平仅仅取决于货币数量的传统理论,回到凯恩斯关于物价水平主要受货币工资率支配的论断上来。
经济学原理 第7章一国收入的决定
国内生产总值特点
• (5)市场价值 • GDP是支市场价值计算的。
• 首先是以市场价格计算其价值;
• 其次,GDP的生产以“市场性”、“社会性”为 原则,而不包括自产自用的商品。 • (6)包括产品和劳务 • GDP既包括有形的最终产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 产品价值。
二、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 1、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总收入)
• 居民户和非公司企业得到的收入。
• =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障支付 • 4、个人可支配收入
• 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其他非税支付
3、个人收入,一国一 年内个人所得全部收入 PI =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 •—企业所得税 • + 政府给居民的转移 支付 • + 政府向居民支付的 利息;
四、国民经济的循环与国民收入核 算的恒等
1、两部门简单循环(生产和消费)
•生产与消费均衡 •生产多少=消费多少
C+I = C+S
所以I = S
2、三部门循环:居民、厂商、政府
•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购 买各种产品与劳务的支 出
三部门经济均衡 C+I+G = C+S+T 所以I+G = S+T
3、四部门经济均衡AD = AS
例题:计算GDP 、NDP、NI、PI与DPI
•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 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 为5000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为 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 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 2000亿美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 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 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 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 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 数据计算。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长期友好理论
凯恩斯认为,世界经济只会越来越繁荣,一路向前而不会倒退,人们生活水平总体趋势向上,物价指数亦会 越来越高。按照凯恩斯的经济不断繁荣理论,经济形式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股市趋势保持向上,股价指数总体 趋势不断走高。因此,坚持“长期投资,长期持股,随便买,随时买,不要卖”原则,靠时间积累财富,从长线 而言能稳定获利。
2、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相类似,投资初期、中期收益与投资比例 成正比,投资收益较高,投资热情高涨,中后期,投资比例不与收益成正比,投资收益率下降,投资热情减少。
3、流动性偏好规律。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人们在心理上,对持有现金存在偏好。人们心理上偏好现金是 因为三个动机:
相关内容
在凯恩斯的逻辑里,资本主义发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从而生产过剩,爆发危机。为什么 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呢?因为有三大心理规律影响人们的消费与投资: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人们的收入增加可以刺激消费的增加,在收入增加的初期、中期,收入增加与 消费增加成正比,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消费热情较高,但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在中后期,收入增加的幅度 大过消费增加的幅度,收入与消费不成正比,消费热情减少。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学术语
01 基本介绍
03 人物著作
目录
02 发现人简介 04 基本特征
05 生平经历
07 比较分析
目录
06 投资理论 08 周期理论
基本信息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 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 斯的和其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储蓄函数:储蓄与收 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 S =f(Y) = Y-C = Y -(a+bY) = -a+(1 -b)Y
• 令g为边际储蓄倾向,则 上式简写为: • S = -a + gY
– 边际储蓄倾向MSC = dS/dY =g – 平均储蓄倾向ASC = S/Y
2.1二者的对应关系
C
h
C=a+bY a 45° Y S=-a+gY h
8-1 凯恩斯的GDP决定理论一
• 理论的中心:需求。 • 原则:从简单到复杂 • 最简单的决定理论或模型:物品均衡就能 决定GDP,而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或 假设投资I是一个常数。
8-1 凯恩斯的GDP决定理论一
• 1. Y=C+I +G +NX • 2.消费和储蓄函数
– – – – 2.1消费与储蓄函数(短期与长期)与收入的关系 2.2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3消费函数的分类 2.4消费函数的小结
棘轮效应
续
• 2)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
– 青年和老年消费大,储蓄少;而壮年、中年则 相反。
• 3)持久收入消费函数理论
持久收入 实际 收入 暂时收入 持久消费和持久收入之间有 高度的相关性和稳定的 函数关系
2.4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总结
• 消费函数C=f(Y)
– 有短期和长期之分。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对应。
虽然I是一个常数,但可大 可小,它对GDP的影响 是倍数。
验证了G ,TR都是Y的函数, 都受MPC的影响。 MPC 越大,倍数效果越明显。
房地产业的投资乘数 建房
购买钢材 买水泥 新住户装潢 玻璃
新住户买家电
装潢队
厨具 灯具
涂料 地板
钢厂
铁矿石
水泥厂
钢铁厂职工 收入提高
空调
钢材设备
职工
消费品
据估计,房 地产业投资乘 数 一 般 在 2.53.5之间。
• 截距a的 含义 • H的含义
O
S O
E -a
Y
2.2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MPC =
dC
dY
=b
APC =
C
=
a+bY
Y
a +b Y
Y
C =
O
45° Y
•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呈现递减规 律。几何证明见p151
2.3消费函数的分类
• 分类一:
– 短期消费函数C=a+bY
•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 收支均衡Y=C+I(常数)
Y=C+I Y*=
国民支出
国民消费C 国民投资I
a+I 1-bC=f(Fra bibliotek) = a + bY
消费与投资曲线是如何GDP的? P157/123 C,I
总需求=总供给的线
AD = C+I
C=f(Y) = a + bY
45° O Y1 Y*
Y
• 三部门经济主体
3.2三部门经济中GDP的决定P15 8
• C=a+bY C=Y
– 有相对收入函数、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费函 数之分。
• C=f(Y)是一理想化的函数,实际上,C=f (Y,利率,价格,金融资产)
3. 物品市场均衡时的GDP的决定
• 均衡国民收入
– 收入和支出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1两部门经济中GDP的决定P156
• 两部门经济
– 假设社会经济中只存在家庭消费部门和企业生 产部门。
续
• KI=KG>KTR =∣KT ∣ • 见p164的解释
考虑税收因素后的乘数 KI 、KTR 、KT
续
– 家庭消费部门、企业生产部门和政府。
• 收支均衡Y=C+I(常数) +G
– G影响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 国民消费函数C=f(Y1) =a+bY1 = a+b(Y - tY - Y0 + TR ) Y1为可支配收入
国民消费C 国民支出 上缴政府的税收 比例税 国民投资I 国民收入 转移支付 定量税
续
比例税tY t为税率 税 收 非比例税T0
Y=C+I+G Y*=
a+b(-T0 +TR) + I + G 1-b(1 -t)
C=f(Y) = a + b(Y-T0 - tY+TR)
3.3四部门经济中GDP的决定p160
• 四部门
– 家庭,企业,政府,国外部门(对外经济联系)
• 收支均衡Y=C+I(常数) +G + NX
– NX是一个外生变量。 – NX =X-(M0 +mY) NX仍然是Y的函数。
续
• ∵物品市场的均衡以P,I的不变为假设前提,C,G 和NX都是Y的函 数。 • C =a+bY 假设是一理想化的直线。
C,I
总需求=总供给的线
AD
C=f(Y) = a + bY
45° O Y1 Y*
Y
4、三个乘数的比较及作用
• 3. 国民收入的决定
– 3.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 3.2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 3.3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 4.投资、税收等经济变量如何对国民收入的变动 产生乘数效应
物品市场均衡的收入—支出模型
• 总体思路:通过分析总需求来确定GDP
– 总需求 总支出 总收入 总供给 – 总需求 GDP 。如何保障总供给?充分利用 各种资源,或者说现在的资源利用并不充分,存在较 大的上升前提。 – 假设总需求 以物品价格P不变 为前提。 – Y=C+I +G +NX 中,假定I 不变,且利率也不变。 C =f(Y),消费支出仅仅是收入的函数(∵已经假设P 和利率不变),MPC递减,APC也递减。 – 总需求的不同部分的增加都有乘数作用,都能使GDP 乘数变化。 – 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社会上各种资源并没有得到充 分利用,即供给能随需求的增加而增加。 – 该GDP的均衡是物品市场均衡的结果。
1. Y=C+I +G +NX
• 假定I 不变,且利率也不变。 • C =f(Y),消费支出仅仅是收入的函数 (∵已经假设P和利率不变),MPC递减, APC也递减。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 消费函数:消费与收 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 C=f(Y) = a + bY – 消费随收入同方向变动。 – 边际消费倾向MPC = dC/dY =b – 平均消费倾向APC = C/Y
– 长期消费函数C=Y
0<<1
• 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且基本不变。
• 分类二:
– 相对收入消费函数 – 生命周期消费函数 – 持久收入消费函数
1)相对收入消费函数
•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 平。
他人的影响 相对收 入水平 示范效应
现在相对于自身过去尤其 是“高峰期”的收入水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