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大宗師 朝徹
朝徹,而後能見獨。 見獨,而後能無古今。 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54
大宗師: 修行的九段功夫
求道 孚道 外天下 外物 外生 朝徹 見獨 無古今 不死不生
55
大宗師: 生命的歷練
以天地為大爐, 以造化為大冶, 徭乎往而不可哉!
56
大宗師━ 相忘塵俗
20
「知北遊」:生命短暫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 而已。」 戰國時期民不聊生,莊子看見道路上 有曝屍、枯骨、髑髏頭,死亡是人類必 然的宿命,無法逃避。驚覺生命之短暫, 莊子用心於超脫塵世與超越軀體, 這當中的轉折點就是靈性智慧。
21
至樂—二.生死
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 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 變而有氣, 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 死。 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
18
萬物一氣
天地萬物都是相同的一種氣,氣變作神 奇奧妙,也變作臭爛腐朽。萬物皆是氣 的聚散。〈知北遊〉:「人之生,氣之 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萬物一 也。」生之後必有死,死之後又生, 一氣萬化,孙宙是為一個大整體。
19
〈至樂篇〉:生命
「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 也。」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 生物哀之,人類微之。」
16
氣化論
對於妻子的死,莊子以氣化論作思維。 〈至樂篇〉: 生命在出生之前無形體。 似有若無之間忽然形成一股氣,氣凝聚 成形,構成胚胎, 胚胎逐漸發展成為生命。
17
氣化論
如今數十年的生命又死去, 這一股氣又回歸大自然, 安寢於大地,天為蓋,地為舖, 孙宙是房間,返回天鄉, 回歸原形。
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相造乎水者,穿池而給養, 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 。 故曰: 魚相忘乎江湖 ,人相忘乎道術。
57
大宗師 ━ 坐忘
忘禮樂→忘仁義→坐忘。 何謂坐忘?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 同於大通, 此為坐忘。
58
應帝王 ━ 修心之道
汝遊心於淡, 合氣於漠, 順物自然 而無容私焉。
64
田子芳—榮華富貴有定時
吾以其來不可卻也, 其去不可止也。 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 無憂色而已矣。 其在彼耶,亡乎我。 其在我耶亡乎彼。
65
庚桑楚—平心靜氣
欲靜則平氣, 欲神則順心, 有為也欲當, 則緣於不得已。 不得已之類, 聖人之道。
66
外物—養生
靜然可以補病, 眥搣可以休老, 寧可以止遽。
67
外物—得意忘言
荃者所已在魚, 得魚而忘荃。 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兒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68
讓王—忘心
故養志者忘形, 養形者忘利, 致道者忘心矣。
69
讓王—知足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自得者失之而不懼, 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7
第一章 人生的侷限與解脫
是否有自我主體性存在? 齊物論提出真宰與真君為真實的自我主 體, 但由於無形無相,心中感到懷疑, 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 這是一個困徬。
8
人生勞碌━自己做不了主
齊物論 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盡,與 物相刀相糜,其行進如馳而莫之能止, 不亦微乎? 終身役役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不知其 所歸,可不哀邪?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大宗師 ━大化
不知所以生, 不知所以死, 不知孰先, 不知孰後。 若化為物, 以待其所不知之化。
25
養生主━ 懸解
適來,夫子時也, 適去,夫子順也。 安時而處順, 哀樂不能入也。 古者謂是帝之懸解 。
26
生命自然觀
生老病死是完整一體的, 既愛戀生命,也珍視死亡。 死生是註定的命運, 自然界有日夜四時之循環, 這是天意的安排。
莊子熱愛生命,可以從觀察虫魚鳥獸的 態度中得知。 空中的浮雲、大鵬鳥、小鳩雀、蝴蝶, 地上爬的蛇、虫、獸類、殘廢的醜八怪, 水裡游的白魚兒、大鯤、〃〃。 在莊子的眼中,世界是多采多姿的, 生命是豐富且多變的。
6
《莊子》內容結構
內容廣泛,包括︰ 孙宙論、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 探討大自然中的天人關係和各種動物的 現象,堪稱為自然哲學。 內有養生修行之道,故成為道家基本經 典。
22
善生善死
〈大宗師〉: 大自然賦予人類形軀, 生而勞作, 長而養家活口, 年老時稍事休閒, 最終而死亡休息。
23
生為累贅,死為決癰
〈大宗師〉: 人身只是五行物質的聚合,生命暫時寄 託在肉身裡。 死亡是回歸大自然, 猶如剔除潰爛的膿瘡, 死後才能返回天真之鄉。
24
12
真我的呼喚
莊子先懷疑自我有無主體存在,即而肯 定應該有的, 但既然有一真我,為何生活萬般不由己 ,終生勞碌,何時停歇? 做事未見成功,疲役勞苦又不知目的何 在,人生究竟為何在? 他感到茫昧。
13
第二章 生命與生死
生命之中有生、老、病、死, 他們之間沒有固定的順序, 誰說墳場裡埋葬的是老人? 生物界多的是死而後生的例子, 如種子落地而生根, 人類難道不是嗎?
36
繼承老子對於道的看法
齊物論━ 大道不稱,大辯不言, 大仁不仁,大廉不嗛, 大勇不忮… 五者無氣而幾向方矣。
37
齊物論━ 天府 、葆光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 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 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 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38
人生智慧━善與徭兼具
51
大宗師: 真人的處世之道
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 其一與天為徒, 其不一與人為徒, 天與人不相勝也, 是之謂真人。
52
大宗師 聖人修道的方法
百度文库
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告而孚之,三 日而後外天下。 已外天下矣,吾又孚之,七日而後能外 物。 已外物矣,吾又孚之,九日後能外生 , 已外生矣,而後能朝撤,
46
德充符━ 該忘的事
故德有所長, 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 此謂誠忘。
47
德充符 ━ 做人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 有人之形故群於人。 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 渺乎小哉,所以屬於人。 謷乎大哉,獨成其天。
48
德充符━ 聖人
聖人不謀、不斲、無喪、不貨、天鬻也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 友人之形,故群於人, 吾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 渺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 謷乎大哉,獨成其天。
莊子哲學
國防醫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李開濟撰
1
目錄
第一章 .人生的侷限與解脫 第二章.生命哲學與生死觀 第三章.修養功夫論與精神境界 第四章.莊子「神」的定義
2
第五章.寓言中的哲理與處世智慧 第六章.評論儒家思想 第七章.莊子留給後代的成語 第八章.人生哲學
3
《莊子》的特點
29
死後的享受
「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 亦無四時之事。 縱然以天地為春秋, 雖南面王樂, 不能過也。」
30
莊子的三段式生命觀
提升心境有三層次︰ 善生善死—處理物質色身 樂生樂死—心境調整 外生死——生命的超越
31
第三章 修養功夫與精神境界
莊子的功夫論是完整有系統的, 所以對於道家修行有開創之功, 他的修養功夫論通常以內七篇為主要研 究對象,這是符合於年代考證的。
59
應帝王 ━ 至人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 知主。 體盡無窮,而遊無朕, 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 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60
天地—忘己
忘乎物, 忘乎天, 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 是之謂入於天。
61
刻意— 養神
43
人間世 ━ 支離之德
夫支離其形者, 猶足以養其身, 終其天年。 又況支離其德者乎。
44
德充符—形骸
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 我拂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 則廢然而返。 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
45
德充符━內與外
吾與夫子遊十九年矣, 而未嘗知吾兀者也。 今子與我遊於形骸之內, 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 不亦過乎?
32
超越塵世的完美人格
莊子提出完美人格典範,共分做九等: 聖人、神人、至人、真人、 賢人、德人、全人、天人、大人, 九種楷模。 他們都是修養的超越典範。 從短暫的現世提升超越, 成為永恆的生命主體成就。
33
逍遙遊 ━ 精神境界
━ 無極之外復無極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 以遊無窮者,彼且徭乎待哉? 故曰: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
夫乘物以游心, 託不得已以養中, 至矣。 若為致命,此其難者。
41
人間世—1.心齋
顏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 「若一志, 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耳止於聽,心止於符。」
42
人間世 ━ 齋心
氣也者, 虛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虛。 虛者,心齋也。
純粹而不雜, 靜一而不變, 淡而無為, 動而天行, 此養神之道也。
62
刻意— 聖人貴精
純素之道, 唯神是孚。 孚而勿失, 與神為一。 一之精通, 合於天倫。
63
達生
忘足,履之適也。 忘腰,帶之適也。 忘是非,心之適也。 不內變,不外從, 是會之適也。 始忽適而未嘗不適, 忘適之適也。
14
生死有先後秩序乎?
生命是一條直線? 還是圓圈? 〈知北游〉: 「生也死之徒, 死也生之始。 熟知其紀?」
15
三種觀念
莊子對於生命現象有三種意見: 1. 循環論: 黑白、晝夜、四季、生死 亦然 2. 氣化論: 從空無到存有,只是一氣 變化 罷了。 3. 解脫觀: 大地承載萬物、生之、養 之、育之、辛苦勞之,老以休憇,死得 休息。
《莊子》一書共33篇︰ 內7篇,外15篇,雜11篇。 特質: 1.充滿智慧的反思。 2.對於儒家提出評論。 3.形塑一套完整的修養功夫論。
4
莊子其人
與楚威王、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大約西元前370-270之間。 楚威王曾派遣使者以厚幣禮請他, 但不就。
5
莊子的個性
27
4.髑髏
莊子之楚,見空髑髏-----問之曰︰ 「夫子貧生失理而為此乎? 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 乎? 將子有不善之行, 愧遺父母妻子之醜而為此乎?」
28
髑髏
「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 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語卒,援髑髏,枕而臥, 夜半,髑髏見夢曰︰ 「子之談者似辯士。視子所言,皆人之 累也。死則無此矣。 子欲聞死之說乎?」
9
人生有限而願無窮
養生主━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 已有涯隨無涯, 殆已。
10
大宗師 志向
孰能相與於無相與, 相為於無相為, 孰能登天遊霧, 撓挑無極, 相忘以生, 無所終窮?
11
大宗師━ 心靈的嚮往
比方且與造物者為人, 而遊乎天地之一氣。 徬徫乎塵垢之外, 逍遙乎無為之業,
34
逍遙遊 ━ 精神出路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 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 徬徫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不夭斤斧, 物無害者,無所可用, 安所困苦哉?
35
齊物論 聖人
聖人不從事於務, 不就利,不違害。 不喜求,不緣道。 無謂有謂,有謂無謂, 遊乎塵垢之外。
49
德充符 ━ 內傷其身
道與之貌,天與之形, 無以好徭內傷其身。 所謂無情者,不以好徭內傷其身, 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50
大宗師 ━ 真人
有真人而後有真知。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 不知說生,不知徭死。其出不訢,其入 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 忘而復之,不以心損道,不以仁助天, 是之謂真人。
養生主 ━ 為善無近名, 為徭無近刑。 緣督以為經,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 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39
人間世━ 1.至人
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 擾則憂,憂而不救。 古之至人, 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 所存於己者未定, 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40
人間世 ━ 2.養中
大宗師 朝徹
朝徹,而後能見獨。 見獨,而後能無古今。 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54
大宗師: 修行的九段功夫
求道 孚道 外天下 外物 外生 朝徹 見獨 無古今 不死不生
55
大宗師: 生命的歷練
以天地為大爐, 以造化為大冶, 徭乎往而不可哉!
56
大宗師━ 相忘塵俗
20
「知北遊」:生命短暫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 而已。」 戰國時期民不聊生,莊子看見道路上 有曝屍、枯骨、髑髏頭,死亡是人類必 然的宿命,無法逃避。驚覺生命之短暫, 莊子用心於超脫塵世與超越軀體, 這當中的轉折點就是靈性智慧。
21
至樂—二.生死
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 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 變而有氣, 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 死。 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
18
萬物一氣
天地萬物都是相同的一種氣,氣變作神 奇奧妙,也變作臭爛腐朽。萬物皆是氣 的聚散。〈知北遊〉:「人之生,氣之 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萬物一 也。」生之後必有死,死之後又生, 一氣萬化,孙宙是為一個大整體。
19
〈至樂篇〉:生命
「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 也。」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 生物哀之,人類微之。」
16
氣化論
對於妻子的死,莊子以氣化論作思維。 〈至樂篇〉: 生命在出生之前無形體。 似有若無之間忽然形成一股氣,氣凝聚 成形,構成胚胎, 胚胎逐漸發展成為生命。
17
氣化論
如今數十年的生命又死去, 這一股氣又回歸大自然, 安寢於大地,天為蓋,地為舖, 孙宙是房間,返回天鄉, 回歸原形。
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相造乎水者,穿池而給養, 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 。 故曰: 魚相忘乎江湖 ,人相忘乎道術。
57
大宗師 ━ 坐忘
忘禮樂→忘仁義→坐忘。 何謂坐忘?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 同於大通, 此為坐忘。
58
應帝王 ━ 修心之道
汝遊心於淡, 合氣於漠, 順物自然 而無容私焉。
64
田子芳—榮華富貴有定時
吾以其來不可卻也, 其去不可止也。 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 無憂色而已矣。 其在彼耶,亡乎我。 其在我耶亡乎彼。
65
庚桑楚—平心靜氣
欲靜則平氣, 欲神則順心, 有為也欲當, 則緣於不得已。 不得已之類, 聖人之道。
66
外物—養生
靜然可以補病, 眥搣可以休老, 寧可以止遽。
67
外物—得意忘言
荃者所已在魚, 得魚而忘荃。 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兒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68
讓王—忘心
故養志者忘形, 養形者忘利, 致道者忘心矣。
69
讓王—知足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自得者失之而不懼, 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7
第一章 人生的侷限與解脫
是否有自我主體性存在? 齊物論提出真宰與真君為真實的自我主 體, 但由於無形無相,心中感到懷疑, 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 這是一個困徬。
8
人生勞碌━自己做不了主
齊物論 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盡,與 物相刀相糜,其行進如馳而莫之能止, 不亦微乎? 終身役役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不知其 所歸,可不哀邪?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大宗師 ━大化
不知所以生, 不知所以死, 不知孰先, 不知孰後。 若化為物, 以待其所不知之化。
25
養生主━ 懸解
適來,夫子時也, 適去,夫子順也。 安時而處順, 哀樂不能入也。 古者謂是帝之懸解 。
26
生命自然觀
生老病死是完整一體的, 既愛戀生命,也珍視死亡。 死生是註定的命運, 自然界有日夜四時之循環, 這是天意的安排。
莊子熱愛生命,可以從觀察虫魚鳥獸的 態度中得知。 空中的浮雲、大鵬鳥、小鳩雀、蝴蝶, 地上爬的蛇、虫、獸類、殘廢的醜八怪, 水裡游的白魚兒、大鯤、〃〃。 在莊子的眼中,世界是多采多姿的, 生命是豐富且多變的。
6
《莊子》內容結構
內容廣泛,包括︰ 孙宙論、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 探討大自然中的天人關係和各種動物的 現象,堪稱為自然哲學。 內有養生修行之道,故成為道家基本經 典。
22
善生善死
〈大宗師〉: 大自然賦予人類形軀, 生而勞作, 長而養家活口, 年老時稍事休閒, 最終而死亡休息。
23
生為累贅,死為決癰
〈大宗師〉: 人身只是五行物質的聚合,生命暫時寄 託在肉身裡。 死亡是回歸大自然, 猶如剔除潰爛的膿瘡, 死後才能返回天真之鄉。
24
12
真我的呼喚
莊子先懷疑自我有無主體存在,即而肯 定應該有的, 但既然有一真我,為何生活萬般不由己 ,終生勞碌,何時停歇? 做事未見成功,疲役勞苦又不知目的何 在,人生究竟為何在? 他感到茫昧。
13
第二章 生命與生死
生命之中有生、老、病、死, 他們之間沒有固定的順序, 誰說墳場裡埋葬的是老人? 生物界多的是死而後生的例子, 如種子落地而生根, 人類難道不是嗎?
36
繼承老子對於道的看法
齊物論━ 大道不稱,大辯不言, 大仁不仁,大廉不嗛, 大勇不忮… 五者無氣而幾向方矣。
37
齊物論━ 天府 、葆光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 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 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 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38
人生智慧━善與徭兼具
51
大宗師: 真人的處世之道
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 其一與天為徒, 其不一與人為徒, 天與人不相勝也, 是之謂真人。
52
大宗師 聖人修道的方法
百度文库
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告而孚之,三 日而後外天下。 已外天下矣,吾又孚之,七日而後能外 物。 已外物矣,吾又孚之,九日後能外生 , 已外生矣,而後能朝撤,
46
德充符━ 該忘的事
故德有所長, 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 此謂誠忘。
47
德充符 ━ 做人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 有人之形故群於人。 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 渺乎小哉,所以屬於人。 謷乎大哉,獨成其天。
48
德充符━ 聖人
聖人不謀、不斲、無喪、不貨、天鬻也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 友人之形,故群於人, 吾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 渺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 謷乎大哉,獨成其天。
莊子哲學
國防醫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李開濟撰
1
目錄
第一章 .人生的侷限與解脫 第二章.生命哲學與生死觀 第三章.修養功夫論與精神境界 第四章.莊子「神」的定義
2
第五章.寓言中的哲理與處世智慧 第六章.評論儒家思想 第七章.莊子留給後代的成語 第八章.人生哲學
3
《莊子》的特點
29
死後的享受
「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 亦無四時之事。 縱然以天地為春秋, 雖南面王樂, 不能過也。」
30
莊子的三段式生命觀
提升心境有三層次︰ 善生善死—處理物質色身 樂生樂死—心境調整 外生死——生命的超越
31
第三章 修養功夫與精神境界
莊子的功夫論是完整有系統的, 所以對於道家修行有開創之功, 他的修養功夫論通常以內七篇為主要研 究對象,這是符合於年代考證的。
59
應帝王 ━ 至人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 知主。 體盡無窮,而遊無朕, 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 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60
天地—忘己
忘乎物, 忘乎天, 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 是之謂入於天。
61
刻意— 養神
43
人間世 ━ 支離之德
夫支離其形者, 猶足以養其身, 終其天年。 又況支離其德者乎。
44
德充符—形骸
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 我拂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 則廢然而返。 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
45
德充符━內與外
吾與夫子遊十九年矣, 而未嘗知吾兀者也。 今子與我遊於形骸之內, 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 不亦過乎?
32
超越塵世的完美人格
莊子提出完美人格典範,共分做九等: 聖人、神人、至人、真人、 賢人、德人、全人、天人、大人, 九種楷模。 他們都是修養的超越典範。 從短暫的現世提升超越, 成為永恆的生命主體成就。
33
逍遙遊 ━ 精神境界
━ 無極之外復無極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 以遊無窮者,彼且徭乎待哉? 故曰: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
夫乘物以游心, 託不得已以養中, 至矣。 若為致命,此其難者。
41
人間世—1.心齋
顏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 「若一志, 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耳止於聽,心止於符。」
42
人間世 ━ 齋心
氣也者, 虛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虛。 虛者,心齋也。
純粹而不雜, 靜一而不變, 淡而無為, 動而天行, 此養神之道也。
62
刻意— 聖人貴精
純素之道, 唯神是孚。 孚而勿失, 與神為一。 一之精通, 合於天倫。
63
達生
忘足,履之適也。 忘腰,帶之適也。 忘是非,心之適也。 不內變,不外從, 是會之適也。 始忽適而未嘗不適, 忘適之適也。
14
生死有先後秩序乎?
生命是一條直線? 還是圓圈? 〈知北游〉: 「生也死之徒, 死也生之始。 熟知其紀?」
15
三種觀念
莊子對於生命現象有三種意見: 1. 循環論: 黑白、晝夜、四季、生死 亦然 2. 氣化論: 從空無到存有,只是一氣 變化 罷了。 3. 解脫觀: 大地承載萬物、生之、養 之、育之、辛苦勞之,老以休憇,死得 休息。
《莊子》一書共33篇︰ 內7篇,外15篇,雜11篇。 特質: 1.充滿智慧的反思。 2.對於儒家提出評論。 3.形塑一套完整的修養功夫論。
4
莊子其人
與楚威王、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大約西元前370-270之間。 楚威王曾派遣使者以厚幣禮請他, 但不就。
5
莊子的個性
27
4.髑髏
莊子之楚,見空髑髏-----問之曰︰ 「夫子貧生失理而為此乎? 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 乎? 將子有不善之行, 愧遺父母妻子之醜而為此乎?」
28
髑髏
「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 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語卒,援髑髏,枕而臥, 夜半,髑髏見夢曰︰ 「子之談者似辯士。視子所言,皆人之 累也。死則無此矣。 子欲聞死之說乎?」
9
人生有限而願無窮
養生主━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 已有涯隨無涯, 殆已。
10
大宗師 志向
孰能相與於無相與, 相為於無相為, 孰能登天遊霧, 撓挑無極, 相忘以生, 無所終窮?
11
大宗師━ 心靈的嚮往
比方且與造物者為人, 而遊乎天地之一氣。 徬徫乎塵垢之外, 逍遙乎無為之業,
34
逍遙遊 ━ 精神出路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 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 徬徫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不夭斤斧, 物無害者,無所可用, 安所困苦哉?
35
齊物論 聖人
聖人不從事於務, 不就利,不違害。 不喜求,不緣道。 無謂有謂,有謂無謂, 遊乎塵垢之外。
49
德充符 ━ 內傷其身
道與之貌,天與之形, 無以好徭內傷其身。 所謂無情者,不以好徭內傷其身, 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50
大宗師 ━ 真人
有真人而後有真知。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 不知說生,不知徭死。其出不訢,其入 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 忘而復之,不以心損道,不以仁助天, 是之謂真人。
養生主 ━ 為善無近名, 為徭無近刑。 緣督以為經,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 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39
人間世━ 1.至人
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 擾則憂,憂而不救。 古之至人, 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 所存於己者未定, 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40
人間世 ━ 2.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