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悲愁之音吟唱断肠愁曲_解读纳兰性德词
浣溪沙 纳兰性德翻译
![浣溪沙 纳兰性德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5793e7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8.png)
浣溪沙纳兰性德翻译原文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戌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作品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作品鉴赏:“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唐苏颋《汾上惊秋》有: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
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
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
“一抹晚烟荒成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故而张草纫在《纳兰词笺注》前言中言,纳兰的边塞词“写得精劲深雄,可以说是填补了词作品上的一个空白点”。
然而平心而论,无论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万帐穹庐人醉,星影要摇欲坠”,还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都不过是边塞所见所历的白描,作者本身并没有倾注深刻的生命体验,这类作品的张力无法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同日而语。
不过,纳兰的边塞词当中那种漂泊的诗意的自我放逐感的确是其独擅。
比如该篇的结尾“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
纳兰性德《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f12b9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4.png)
纳兰性德《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译文及赏析纳兰性德《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译文及赏析《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清代:纳兰性德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译文愁绪像落叶一样撒落满地,而这愁绪却无人能够理解,露水打湿了竹叶的影子,我孤零零地站在空荡的台阶上,只有旧时曾共同照耀着我们的斑竹月色能安慰我的心绪。
我宁愿让自己薄情寡义,不因多情而心累,阵阵歌声催得我柔肠寸断对着墙壁读你的信笺,不禁想起当初在灯前呼着热气暖手,为你书写心曲。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注释虞美人:词牌名,唐教坊曲。
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秋夕:七月七日晚上。
信步:随便漫步。
愁痕:指青青的苔痕。
琅玕(Iàng gàn):像珠子一样的美石。
这里是形容竹子的青翠。
闲阶:空荡寂寞的'台阶。
潇湘:指湘江,因其水清深故名。
“红笺”二句:意思是说信笺仍在,而信中模糊的字迹,让人想起当初夜灯下呵手写字的情景。
向壁,李白《草书歌》:“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原指面壁在墙上写大字,这里是说不停地在纸上写字。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创作背景七月七日,七夕佳节。
天上、人间,花好月圆。
词人在庭院中信步闲逛,看到月色下深浅不一的青苔,以及被秋露打湿的苍竹,那婆娑的竹影,此时此景不禁让词人感伤,想起了妻子,内心的凄凉油然而生,提笔写下这首词。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赏析纳兰的这首词,有着他一贯的忧郁风范。
上片斟月光为茗,看林梢轻影,无须整理的心事。
随着殷殷低唤,拂去轻尘,来到眼前“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纳兰小令中的白描总是十分动人。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赏析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4dfaf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7.png)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赏析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赏析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①纳兰性德侍从康熙皇帝出塞之作。
②无定据:无定、无准。
(1)上阕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5分)(2)末句有什么作用?这首词包含了那些情感?(6分)答案:(1)上阕描写了画角、牧马、西风、红叶等景物。
(2分)营造了壮阔、悠远、荒凉的意境。
(3分)(意思对即可)(2)末句用景物描写终结全词,用“深山夕照”“深秋雨”两个意象拓展凄清悲凉的意境,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隽永。
(3分)这首词包含了山河无定的兴亡之感,对“青冢黄昏”怜惜、悲悯之情,由“夕照”“秋雨”而生的萧索之感等。
(3分)(意思对即可)纳兰性德悼亡伤逝之词哀感顽艳,令人不忍卒读,边塞行吟之篇则清怨苍凉,另是一番风味;但一个“情”字却是共同的。
谢章铤说:“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
国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
竹坨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
”(〈赌棋山庄词话〉)而读这首词,深知谢氏此言不虚。
【注释】: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九岁。
【分析】:词的标题为《出塞》,当是诗人到关外巡察时的作品。
他翘首远望,满目荒凉,于是想到古往今来兴亡盛衰的情景。
他从画角悲鸣,战骑来往的景象中深深感到,谁也不能永久地占住河山,永葆富贵。
每一个王朝,也都是来去匆匆,也象塞外的牧马飘忽,丹枫易老一样。
跟着,他从自己的出塞,联想到汉代昭君出塞的情景,觉得自己空有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慨,但最终也会和王昭君一样,"独留青冢向黄昏"而已。
很清楚,诗人的目光,纵横百里;诗人的思路,上下千年。
其意境悲壮阔大,绝不是那些只惯于吟咏"小桥流水","绣毂雕鞍"的词客所能同日而语。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d598165901020207409c4e.png)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蝶恋花①清纳兰性德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注释】【翻译】辛苦最怜,算是天上月。
一轮端正,悬挂天中。
一昔如环,曾有最光辉的时刻,那么圆满皎洁。
但一朝别去,永远留下遗憾。
如果能够像天上的圆月,长盈不亏,那么,我作为冰雪,将不惜为你融化。
十分无奈,尘世因缘竟然那么容易断绝。
但是,帘幕间的燕子就不一样,年复一年,辛苦奔波,不是和往常一样,仍旧踏在帘钩上,轻轻地呢喃。
鬼唱秋坟,纵使能够另恨血化碧,只是挽歌唱罢,心上的愁和恨,仍旧不能消解。
而今,算是已经认定,死后化作花丛双蝶,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赏析】【阅读训练】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前三句的意思是最可怜月亮一年到头东西流转,辛苦不息却是好景无多,一夕才圆,夕夕都缺,以此烘托了词人因妻子逝世而生的情怀。
C.第四、五句作者想象明月仿佛化为他日夜思念的爱人,词人要不辞“冰雪”去到自己爱人身边以自己的身躯热血“为卿热”。
D.最后一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与妻子生已不能相聚,希望梦中自己能化为蝴蝶,与妻子永远相依,重温当年美好时光。
请从写法和感情的角度赏析“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参考答案】:答案:D 不是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
这句是说词人在坟前悲歌当哭,唱罢了挽歌,悲哀还不得解脱,只有明春到此来认一认,花丛中可有一双栖香的蝴蝶,通过对曾经与妻子度过的美好时光的回忆、追想,表达了对妻子的真挚的思念之情。
另,把“春丛认取双栖蝶”理解为“词人希望和死去的爱人一起变作一双蝴蝶,永远地相依在一起,到来年,春光如海万花丛中有对双栖蝶”也对。
答:词人一开始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想不到与妻子竟这样轻易地诀别了,满怀无奈与悲伤;接着运用对比手法,爱人已逝,燕子依然;燕子“软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它们在说着什么?是说当年这室中曾有那一双欢快的人儿吧?怎么今天变成了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呢?这样更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凄凉之情。
忧伤寄托纳兰性德词牌译文及赏析
![忧伤寄托纳兰性德词牌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bd3d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b.png)
忧伤寄托纳兰性德词牌译文及赏析忧伤寄托,才情难诉。
寒春无情,岁月凝香。
涤荡尘骨,雨过笙歌。
德高望重,才情耿直。
楚楚可人,风华绝代。
才情之人,犹如绿杨,洒落一地,柔情似水,托付了千古文学。
在古代文学史上,才女出类拔萃,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其中,以纳兰性德这位清代文学家最为耳熟能详。
纳兰性德以其优雅的才思和忧伤的情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以忧伤为主题的纳兰性德的词牌,并加以赏析。
《虞美人·听雨》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无故人,空故里,买得一江春水来。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为西湖好,寄余阁。
寂寞卧过风来雨,深花门。
忍蕊香遍,游丝转悠乱。
鸳鸯被。
香雾云髻,散着相思无限。
两处闲愁庭院,一番风月过?这首词的词牌是《虞美人》。
纳兰性德以写雨为切入点,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情感。
整首词以忧伤的温柔与执着为主题,词意含蓄而深沉。
首四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无故人,空故里,买得一江春水来"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之情。
玲珑骰子安红豆,象征着情人离别时的深情。
入骨相思知不知,意味着作者的思念如入骨,深深刻在心里。
无故人,空故里,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买得一江春水来,暗喻作者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的忧伤。
接下来的六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为西湖好,寄余阁。
寂寞卧过风来雨,深花门。
忍蕊香遍,游丝转悠乱。
鸳鸯被。
香雾云髻,散着相思无限。
两处闲愁庭院,一番风月过"描绘了作者在雨中的遭遇和记忆。
通过描写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扬州路,表达了作者心情的高亢和激动。
卷上珠帘,总为西湖好,寄余阁,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形成了浓烈的宜人之景和怀念之情。
寂寞卧过风来雨,深花门,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寂寞的情感。
忍蕊香遍,游丝转悠乱.鸳鸯被,表达了作者内心悲愤交加的失意之情。
香雾云髻,散着相思无限,表达了作者对故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bbea4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4.png)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原文翻译及赏析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原文翻译及赏析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原文翻译及赏析1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古诗简介《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
词篇起首打破词先写景后言情的常例,破空一句“泪咽却无声”,直接写出了词人的悲痛。
下片紧承上片,和妻子以前分离时说的话还历历在心,孰料竟然永别。
该词真实地抒写由悼亡伤逝与离世超尘相交杂而产生的痛切之感。
翻译/译文热泪双流却饮泣无声,只是痛悔从前没有珍视你的一往深情。
想凭藉丹青来重新和你聚会,泪眼模糊心碎肠断不能把你的容貌画成。
离别时的话语还分明在耳,比翼齐飞的好梦半夜里被无端惊醒。
你已自早早醒来我却还在梦中,哭尽深更苦雨风铃声声到天明。
注释南乡子: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凭仗:倚着拐杖。
丹青:指亡妇的画像。
省(xǐng)识:记忆起、忆起。
盈盈:此语含有双关意,既有由省识得来的容貌比眼前的画像清晰之意,又有作者无限伤感充盈于怀之意。
忒(tè):方言,太、特。
鹣鹣(jiān):即鹣鸟,比翼鸟。
似凫,青赤色,相得乃飞。
常以之比喻夫妻合美。
更更:一更又一更,即指夜夜苦受熬煎。
创作背景康熙十六年(1677)卢氏因难产不幸去世,卢氏死后,痴情的纳兰就陷入无尽的哀伤之中。
不分白昼夜晚,他的脑海中全是亡妻的身影。
有一天,他突然有所解悟,自己该给亡黔麓了品瑟萋柔堂拳雪翥只眼盈盈,心中又生出无数感慨。
于是,这首恰如杜鹃啼血、令人不忍卒读的悼亡词就产生了。
赏析/鉴赏文字赏析词的上阕,抒写了丹青重识的悲戚。
睹物思人,自然情伤,更不用说是面对展露容颜笑貌的画像了。
放“沮咽却无声”,起句感情凝重。
因无声之泣比有声之哭更具酸楚之感,因而它的哀痛之情尤足悲人。
水龙吟·题文姬图_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水龙吟·题文姬图_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b61e46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3.png)
水龙吟·题文姬图_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水龙吟·题文姬图_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水龙吟·题文姬图清代纳兰性德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
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
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
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
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
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
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騃女。
译文要知道名士和美女一般都是容易动情生愁。
柯亭笛响已绝,精通音律之才已矣,文姬因战乱被虏往胡地。
万里迢迢的他乡,她生不能生,死不得死,此身确实辛苦。
她用卷叶吹奏出鸣鸣的笛音,将此生所有的愁怨,从头谱曲。
她本应成为汉家的贵妇,而今却做了胡人的妻室。
塞北严寒,在凄厉的笳管声中,她思念的泪水如雨水般应声而落。
重新展开《文姬图》细看,千载悠悠,她美好的容颜依旧,只是孑然一身。
怪老天尽把人间的厚福,都给了那些庸庸碌碌之人。
注释文姬:汉蔡文姬,名蔡淡,字文姬,生卒年不详。
陈留圉(今河南省祀县南)人。
为汉大文学家蔡邕之女。
博学能文,有才名,通音律。
初嫁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母家。
汉献帝兴平(194—195)中,天下乱,为乱军所虏,流落南匈奴十二年,生二子。
后曹操以金璧赎还,改嫁董祀。
有《悲愤诗》二首传世。
倾城,代指美女。
柯亭:即柯亭笛。
相传蔡邕(蔡文姬之父)用柯亭(古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此地盛产良竹)之竹制笛。
四弦:指蔡文姬所弹奏之琵琶。
琵琶为四根弦,故云。
瑶台伴侣:谓蔡文姬本可以成为汉家的贵妇人,或是宫中的后妃。
瑶台,美玉砌筑之楼台,代指华丽之楼阁,或神仙所居之处,此处借指汉家天子。
觱(bì)篥(lì):古代簧管乐器名。
又称“茄管”、“管头”。
出自西域龟兹,后传入内地。
尺幅重披:谓用图画重新描绘了文姬赴漠北的情景。
尺幅,以小幅的绢或纸作画。
披,披露、陈述。
依然无主: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胡虏。
纳兰性德诗词赏析 纳兰性德古诗鉴赏
![纳兰性德诗词赏析 纳兰性德古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b4b72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6.png)
纳兰性德诗词赏析纳兰性德古诗鉴赏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纳兰性德诗词赏析,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
至今还流传了很多纳兰性德的古诗词,以下是纳兰性德诗词赏析我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纳兰容若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1、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2、读《离骚》。
洗尽秋江日夜潮。
——纳兰容若《忆王孙》3、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4、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纳兰容若《木兰辞》6、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纳兰容若《送荪友》7、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容若《纳兰词》8、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纳兰容若《采桑子》9、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标格早梅知。
——纳兰性德10、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
一声诗韵锁窗寒。
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
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
来时容易去时难。
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
——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11、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如梦令》12、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
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
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
纳兰性德《蝶恋花 今古河山无定据》原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蝶恋花 今古河山无定据》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dc880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8.png)
蝶恋花今古河山无定据[清] 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分类标签: 豪放诗怀古诗咏史诗作品赏析【注释】: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兴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九岁。
---------------------------自古就有昭君怨之说,但大多文人习惯拘泥于陈情。
连诗圣杜甫也只是感慨——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诗圣定了基调,后世更少见发人深省的意义翻新。
历代女子中,王昭君获得的吟颂最多,而且几乎全是正面的。
难得没有什么“红颜祸水”的责难加诸在她身上,反而对她由怜生敬,由敬生爱。
这固然是因为王嫱女士做了件极漂亮的事。
她不仅是绝色倾城,而且简直是绝顶地聪明,没有寻常女子的软弱拖沓,她勇敢而有主见,想到与其在汉宫中荒耗一生,还不如远走她乡。
人皆言塞外苦寒,匈奴人彪悍。
可是和荒茫无尽的等待比,那又算的了什么呢?只是寻常宫女,因为拒绝了画师毛延寿的勒索,可能再也得不到君王的看顾。
一个清寒孤傲的少女想在宫中拔节而出,如同黑夜在海面上泅渡,希望渺茫。
十几岁的王嫱,有着超越一般人的坚定果敢,老天亦赋予她机会和能力,纵身扑入,因此成功。
如果美貌是能量,昭君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至。
当埃及艳后忙着摆布男人,颠覆了几个男人的霸业时,王嫱也利用自己的绝色姿容摆布了两个男人。
她让一个为失去她而饮恨终生,从此视后宫粉黛如飞尘;她让另一个为得到她而心满意足甘心放弃争霸天下的念头,对大汉朝俯首称臣。
最重要的,与克丽奥帕特拉的祸国殃民比,她确保了数十年的和平,使老百姓安享太平,即使这和平也很短暂。
一向对女人挑剔到洁癖的读书人能在思想上将王嫱视为同类,是值得惊奇的,然而也未尝不空洞。
这些为责任理想所牵绊的男人们,又怎能真正了解昭君坟头的青草到底为什么而盛,又因什么而衰?王昭君,她不过是不由自主地在后人的诗文中做了一面映照很多命途多仵的有识之士的镜子——她美貌而智慧,一如那些有才识的文人;她拒绝给毛延寿贿赂,一如清高之士所标榜的气节“富贵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她以女儿身做出一番千秋赞叹的事业,以身许国,亦是读书人所称许的。
纳兰性德《木兰词》原文赏析、鉴赏
![纳兰性德《木兰词》原文赏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5999e3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d.png)
纳兰性德《⽊兰词》原⽂赏析、鉴赏 作者:清·纳兰性德
⼈⽣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却道故⼈⼼易变。
骊⼭语罢清宵半,泪⾬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郎,⽐翼连枝当⽇愿。
【释说】
假若⼈⽣之相爱永远如初见之时,
那便不会再有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每当薄情郎轻易变⼼以后,
却总埋怨是对⽅容易移情。
想当初唐皇贵妃的海誓⼭盟犹在,
却也难熬栈道⾬声铃声声声哀怨。
现在我⾝边的薄幸锦⾐郎,
早忘旧时许下⽐翼连枝愿。
【词说】
①词牌名:《⽊兰花令》,原为唐教坊曲,后⽤作词牌。
最初见于《花间集》中韦庄词。
上下⽚除第三句外,其余皆押仄声韵。
也作《⽊兰花》或《⽊兰词》。
纳兰性德《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全词翻译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全词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49dd0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e.png)
纳兰性德《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全词翻译赏析纳兰性德《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全词翻译赏析浣溪沙·红桥①怀古和王阮亭韵纳兰性德无恙②年年汴水③流。
一声水调④短亭⑤秋。
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⑥,绿杨清瘦至今愁。
玉钩斜⑦路近⑧迷楼⑨。
注释①红桥:桥名。
在江苏扬州市。
明崇祯时期建造,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
②无恙:安好。
③汴水:古河名,原河在今河南荥阳附近受黄河之水,流经开封,东至江苏徐州转入泗水。
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
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④水调:曲调名,传为隋场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
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此曲为商调曲,唐曲凡十一叠。
⑤短亭:旧时城外大道旁,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行饯别之所。
⑥曾是句:长堤,指隋堤。
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水,经泗水达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
渠广四十步,旁筑御道,并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
白居易《隋堤柳》:“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
”锦缆,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谓隋炀帝“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彩缆,穷极侈靡。
……每舟择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板镂金揖,号为殿脚女。
锦帆过处,香闻十里.”后以此典喻指帝王穷奢极侈,招致国破身亡。
⑦玉钩斜: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
⑧近:靠近。
⑨迷楼:楼名。
故址在今扬州西北。
隋炀帝时,浙人项升进新宫图。
帝令依图起造于扬州,经年始成。
回环四合,上下金碧,工巧弘丽,自古无有,费用金玉,努库为之一空。
《古今诗话》云:“帝幸之,曰:‘使真仙游此,亦当自迷。
’乃名迷楼。
”参考译文汴水依旧如隋时的样子,年年东流。
秋日的短亭传来一首《水调》的歌声。
明月仿佛也是旧时的,静静地照耀着扬州城。
想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何等繁华侈靡,如今河岸杨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还是靠近了歌舞之楼。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原文译文鉴赏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原文译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5093f6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2.png)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原文|译文|鉴赏《蝶恋花·出塞》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
这首小令,是作者侍从康熙帝出塞之作。
表面是吊古,但有伤今之意,刚健中含婀娜。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蝶恋花·出塞》原文清代: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译文及注释译文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
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注释无定据:没有一定。
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
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
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往情深深几许:化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意。
几许:多少。
鉴赏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
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b8710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c.png)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纳兰性德,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嵩并称“清词三大家”。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其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1.沁园春: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纳兰容若《沁园春》纳兰写这首词的时候,一定是哭着的。
丁巳年即康熙十六年,也就是卢氏逝世这—年。
妻子逝世不久,纳兰时时思念,幻想能与其再续前缘。
这一年重阳节前三天,纳兰竟真的在梦中与亡妻相会,两人相对哽咽,说了许多思念之语,临别之时,妻子赠诗“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与词人。
梦境真美。
终究是一场空幻。
这才有了这首著名的《沁园春》。
悼亡词,一向是纳兰词的最强音。
失去的悲恸,宛如一把利剑逼出纳兰的全部心血。
天上人间,生死相隔,但尘缘并不会就此割断。
只是,春花秋叶成为余生触动感伤的琴弦,拨出令人肠断的伤心曲。
2.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
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纳兰容若《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五月三十,正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的暮春季节。
黛玉葬花的好时节!屋外雨声连连,容若的心情更加沉重凄清。
满纸悲愁之音吟唱断肠愁曲_解读纳兰性德词
![满纸悲愁之音吟唱断肠愁曲_解读纳兰性德词](https://img.taocdn.com/s3/m/113488ec4afe04a1b071de7c.png)
作者简介 " 朱凯 )!"#$ *&! 女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 ! 潍坊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 "/
潍坊学院学报
2005 年 1 月
氏为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右副都御史光祖之 女 !两人情笃意切 " 但婚后仅仅三年 ! 妻子便撒手 人寰 ! 作为生活中的重要寄托失去了 ! 他悲痛欲 绝 ! 把自己对妻子的种种怀念之思和悲切之情融 于词中 ! 使其悼亡词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 当词人沉浸在愁思之中时 ! 夫妻间的欢乐生 活便浮现在眼前 " 我们从他的悼亡词里可以看到 昔日夫妻在# 花径里 ! 戏捉迷藏 ! 曾惹下萧萧井梧 % 琵琶仙 & ) 的 嬉戏欢乐 ’ 感受到 守 岁 时 桐叶$ ( ( 记巡檐笑罢 ! 共燃梅枝 ! 还向烛花影里 ! 催教看 ) 燕蜡鸡丝 $ (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 的恩爱之情 ’ 琢 磨出 # 丁宁休曝旧罗衣 !忆素手为予缝绽 $ ( % 鹊桥 仙 & )的见物思 人的爱恋心 理 ’ 体会到# 几 回 偷 湿 青衫 泪 ! 忽傍犀奁 见翠翘 $ ( % 鹧 鸪天 & )的物是 人 非的痛苦悲伤 * 一次他梦见妻子淡装素服 ! 执着他的手 ! 哽咽 # 衔恨愿为天上 着讲了许多话 ! 临行送他两句诗 + 月 ! 年年犹得向郎圆 * $ 夫人不擅诗 ! 何以作此佳 句 !他醒来悲伤不已 !怅然作 % 沁园春 & + 瞬息浮生 !薄命如斯 ! 低徊怎忘 " 记绣榻闲时 ! 并吹细雨 # 雕阑曲处 !同倚斜阳 " 梦好难留 !诗残莫 续 !赢得更深哭一场 " 遗容在 ! 只灵飙一转 !末许端 详" 重寻碧落茫茫 " 料短发 $ 朝来定有霜 " 便人 间天上 ! 尘缘未断 # 春花秋叶 ! 触绪还伤 " 欲结绸 缪 !翻惊摇落 ! 减尽筍衣昨日香 " 真无奈 ! 倩声声邻 笛 !谱出回肠 " 不用说这是他与妻子三年爱情生活在心理深 层的积淀和反响 * 这里有对彼此都是薄命的感叹 * 看那落日的余晖 ! 词人细腻地感受到画面上色彩 的意义 ! 有意将生前的热烈与死后的凄冷形成对 比 ! 因此当 他再次转回 悼亡时 !# 梦 好难留 ! 诗残 莫续 $ ! 即使在梦中再见到亡妻 ! 想仔细看看别后 三个月的妻子容颜 ! 却被一阵突来的神风吹走了 ! 不用说共话衷肠 !共赏美景 ! 哪怕再见一面都是那 么的困难 * 但词人仍在对妻子的思念中 ! 把妻子感 性形象放大 ! 表现了执着的痴情 * 他想象亡妻也因 思念他而头发染上了霜华 ! 即使是生死殊途 ! 但 # 人间天上 !尘缘未断 $ * 每逢春华秋叶倍加思念 ! 他重提两人永久相爱的誓约 ! 他感伤妻子中路摧 折 ! 留给他一片凄冷的现实世界 ! 千回百转 ! 哀婉 凄切 !缠绵悱侧 ! 如泣如诉 * % 金缕曲 & 写于妻子逝去三年后的忌日 * 同样 是三年 ! 前三年婚姻欢乐不终 !后三年永诀哀思无 限 * 词人写道 + 此恨何时己 " 滴空阶 $ 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 " 三 /! "/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5262cd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7a.png)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1疏影·芭蕉清代纳兰性德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
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
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
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
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
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
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注释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长而宽大,花白色,果实类香蕉,但不可食。
古人有以其叶题诗者,如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
离披:摇动、晃动貌。
春慵:以春天的到来而生徽散意绪。
绣床金缕:绣床,装饰华丽的床。
多指女子的睡床。
金缕,指金属制成的穗状物,或谓金丝所织之物。
此处指绣床上装饰得极其华美。
芳心:花心。
亦喻女子之情怀。
空阶:空寂的台阶。
无据:谓无所依凭。
宋谢懋《蓦山溪》:“飞云无据,化作冥蒙雨。
”缬被:染有彩色花纹的丝被。
乱蛩双杵:谓杂乱的蟋蟀声和交叠的砧杵声。
蛩,蟋蟀之别称。
玉人:美貌之女子。
此为对所爱之人的爱称。
简析此篇咏的是芭蕉,而寓托的却是怀人之意。
词之上片侧重写芭蕉的形貌。
先描绘帘外摇动的翠影遮檐,又转写其掩映帘内之人和物,而后再写芭蕉之“芳心”裹泪,暗喻人心之愁聚,最后以空阶夜雨,梦回无眠烘衬愁情。
下片侧重写怀人之思。
过片承上片结处而来,写雨打芭蕉,声声铸怨,接以蚤鸣杆捣之声,更托出离愁别恨,再以梧叶落尽,芭蕉依旧,落到借叶题诗,以寄相思,抒离愁之旨。
全篇曲折迭宕,婉约细密。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2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清代纳兰性德谁道阴山行路难。
风毛雨血万人欢。
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
黄羊高宴簇金盘。
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译文是谁说阴山之路无法行走呢?大规模狩猎时禽兽毛血纷飞万人庆祝。
松树梢上的露珠沾湿了拴鹰的绳索,芦苇深的都没过了马鞍。
满纸悲愁之音吟唱断肠愁曲--解读纳兰性德词
![满纸悲愁之音吟唱断肠愁曲--解读纳兰性德词](https://img.taocdn.com/s3/m/2cbada0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e.png)
满纸悲愁之音吟唱断肠愁曲--解读纳兰性德词
朱凯
【期刊名称】《潍坊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5)1
【摘要】纳兰性德的词作无论是爱情词、悼亡词,还是边塞词,把个人的愁绪同大自然和宇宙联系起来,缭绕弥漫着一片凝重的、难以掩抑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伤感意绪,包含着许多无法回避的、无法改变的人生缺憾所触发起的无可奈何的悲怆凄凉.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朱凯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任情率性、心灵吟唱的艺术表现——纳兰性德爱情词赏析 [J], 张荣刚;娄红艺
2.怎一个"愁"字了得--解读纳兰性德词 [J], 朱凯
3.满纸荒唐言,一曲女儿歌--《红楼梦》的女性主义解读 [J], 邓伟龙
4.论纳兰性德词对"愁雨"意象内涵的充实 [J], 鄢嫣
5.一阙悲歌泪暗流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性德凄婉词风形成原因试论 [J], 孙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诗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翻译赏析
![古诗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12c1756294dd88d1d26b5a.png)
古诗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翻译赏析《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
其古诗全文如下: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
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注释】①冷香二句:谓梦中在红桥上清香弥漫,与她相伴,而梦醒后又听到城头传来的胡茄呜咽的悲鸣。
冷香,指清香之花气。
②箜篌:古代一种拨弦乐器名。
又分竖箜篌与卧箜篌两种。
③暗损韶华:谓美好的青春年华暗暗地消耗了。
【翻译】那一夜,你宿在红桥。
睡中,郁金香的冷香幽幽。
醒来,只有孤寂的空城,凄楚的笳声。
自从离别后,天也悠悠,地也悠悠。
伊人的离去,让你断肠的琵琶,永远地爱上了休止符。
高山流水的琴韵,已无处可寻。
而所谓青春,本是一杯浓浓的香茶,只是后来,香气越来越平淡。
寄词红桥的桥下水,扁舟天涯,何处是伊。
【鉴赏】这首词叙述所爱的女子离去后的苦闷心情。
上景下情。
景象的描绘由虚到实,虽未言愁而愁自见。
抒情之笔又直中见曲,且再以景语绾住。
其黯然伤神之情状极见言外了。
上片描写春夜。
红桥指红色栏杆的桥,不是扬州的红桥。
作者扈驾南巡到扬州,是在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十月至十一月间,与这首词描写的时令不符。
红桥是夜宿地点,用“冷香”,与下面“雨歇春寒”有关。
“萦遍”二字,描写花香之浓郁,梦中也能闻到。
“梦觉”句,写梦醒后的情景。
雨已停歇,月亮破云而出,城楼上隐隐传来笳声,窗外的桃花在月光下散放清香,帘栊间燕子静静地栖息。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写春夜的景色,简练而贴切。
正如张继《枫桥夜泊》诗,只用“月落乌啼”、“江枫渔火”数字,就烘托出秋夜的气氛。
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
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下片写别后的怀念,一别之后,箜篌空悬,睹物思人,黯然神伤。
而令人肠断者,不是无人会弹箜篌,而是怀念伊人远隔天涯。
犹如辛弃疾《满江红》词:“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纳兰性德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纳兰性德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adfde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6.png)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清代:纳兰性德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
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
不禁辛苦况相关。
标签抒情、分别、相思、怀人译文记得我们分别那日,折柳相送,依依不舍。
都知道从此天各一方,再难相见,那种刻骨的伤感,比风霜雪雨更催人老去。
如今你我远隔天涯,不知何时才能收到你的音讯。
马上就要立春,正是连夜裁制春皤准备迎春的日子,你也许没空给我写信吧。
我的心系于你,你是否和我一样,也在思念中煎熬,和我一样憔悴?注释浣溪沙:唐教坊曲名,此调有平仄两体。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
记绾:盘绕打结。
长条:长的木条,特指柳枝。
盈盈:风致姣好的样子。
银湾:即银河。
自此:一作“从此”。
摧残:此处指伊人的憔悴。
青雀:即青鸟,神话传说中西王母之信使。
玉虫:比喻灯火。
玉虫连夜,一作“绿窗前夜”。
翦:或为剪。
旙:或为幡。
春幡,旧俗于立春日,或挂幡(春旗)于树,或剪小播戴于头上,以示迎春。
不禁:一作“愁他”。
况相关:一作“梦相关”。
赏析这首《浣溪沙》为抒写离情别绪的词作。
芬芳雅致,又无处不显露出自己的思念关怀。
“记绾长条欲别难”,描写昔日分手时的情景,你我在离别之时,杨柳依依,难舍难分。
在古代,柳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描写离别场景的诗词中,例如“上马不促鞭,反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
愁杀行客儿”、“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历代文人墨客之所以在送别时折柳写柳,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因而“折柳”相留,从而表达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欲别难”写出了古人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之艰苦,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在离别之后,往往是音容杳然。
甚至到死也难以再见上一面.因此古人在离别时通常会黯然神伤,难舍难分。
“盈盈自此隔银湾”紧承上句,将自己和恋人比喻成牛郎织女,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天各一方,中间的距离就如同隔着银河般难以跨越。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古诗词赏析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268fa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4.png)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古诗词赏析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出塞①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②。
画角③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④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①这首词是纳兰性德于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九岁。
①无定据:没有一定。
①画角:古管乐器,有说创自黄帝,有说传自羌族。
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
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①青冢:长满荒草的坟墓。
这里指汉王昭君墓,相传当地草多白而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从结构上来说,第一句是后四句的一个概括,而后四句又是第一句的具体展现。
B.塞外的景象广袤壮美,作者因此而心情愉悦。
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枫叶里。
C.面对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形与意融为一体。
而上片写眼前之景,下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成对比。
就整首词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D.“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两种景致,两种风格,反差之大,读来让善良的心灵非常沉痛。
2.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中曾说过:“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
国朝其惟竹垞、迦陵、容若乎。
竹坨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
”(注:容若即纳兰性德)而读完作者这首词风苍凉慷慨的词作,可以得知谢氏此言不虚。
请你赏析结尾“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这两句词。
【答案】1.B2.“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采用设问的修辞。
一问一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沉痛至极。
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晖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深山夕照”已经让人感觉悲凉,而“深秋暮雨”则程度更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悠悠魂梦杳 ! 是梦久应醒矣 " 料也觉 $人间无味 " 不及夜台尘土隔 !冷清清 $一片埋愁地 " 钗钿约 !竟 抛弃 " 重泉若有双鱼寄 " 好知他 $ 年来苦乐 ! 与谁相倚 " 我自终宵成转侧 !忍听湘弦重理 " 待结 个 $ 他生知己 " 还怕两人俱薄命 ! 再缘悭 $ 剩月零风 里 " 清泪尽 ! 纸灰起 " 这首词起得突兀 * 劈头一个反问 ! 道出了词人 心中对妻子之死的深切绵长 ,无穷无尽的哀思 " 然 后词人由己及彼 !又由彼及己 ! 以告诫自己梦之应 醒 ! 到夜台幽远 ! 书信难达 !以至来生难期 ! 万念俱 灰 ! 把现实之事与幽冥生活揉在一起 !表达了夫妻 之间的深沉爱情 " 这里有词人对人生的看法 +人间 无味 ! 不及夜台 ! 生不如死 ! 因为尘土覆盖的幽冥 境界虽然冷清 ! 但却可以把愁绪一同埋葬 ! 正是为 了此 !亡妻甚至宁愿抛开死生不弃的钗钿之约 " 这 似乎喻示着死者的明智和生者的迷失 ! 在无限神 伤的思念中寄寓着词人对人生对命运的厌弃和绝 望 " 在词人看来 !人死后精神是不死的 ! 所以他寄 信与九泉之下的亡妻 ! 关心她别后几年生活的苦 与乐 ! 关心谁与她相伴 ! 他还想与她结个他生知 己 ! 但又恐在生命的另一个轮回中 !再遭受命运的 摧残 ! 再尝到残月凄风里无尽的伤痛 " 生命的短 暂 ! 无情的自然规律 ! 使词人与整个时代的人们一 样 ! 对生命的寿限极为关注 ! 对未来充满了颤悸和 忧哀 " 无法忘却的深情和无法抗拒的命运 ! 使词人 ( 清泪尽 !纸灰起 $ ! 把词人无限凄凉而 肝肠寸断 ! 又绝望的心境 ! 用灰凉孤寂的形象抒写得淋漓尽 致 " 这种对人生 )对生活的厌倦和感伤 ! 不仅仅局 限于对妻子早逝的悲伤 ! 实际上敏感的纳兰性德 已经在词中融进了具有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生空幻 的时代感伤 " 纳兰性德能写出如此动人心弦的悼 亡词 ! 在 于他有着真情实感 " 纳兰生性重情 !是个情感型的 人物 ! 因此他对死别的伤痛 ! 感受尤为强烈 ! 加之 他把对人生的真切体验融入词中 ! 使他的悼亡词 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 三 !苍凉悲怆的边塞词 纳兰性德边塞词不时地流露出一己之愁 " 在 他近 60 首边塞词中 ! ( 愁 $ 这个字眼出现的频率 ( 牧马长嘶 !征笳乱动 ! 并入愁怀抱 $ ( % 百 最高 " 如 字 令-宿 汉 儿 村 & ))( 欲 寄 愁 心 朔 履 边 $ ( % 浣溪 ( 身世等浮萍 ! 病为愁成 $ ( % 浪淘沙 & )) ( 今 沙 & )) 夜天孙 ! 笑人愁似许 $. % 台城路/塞外七夕 & 0 , ( 天将愁味酿 多情 $ ( % 于中 好 & ),( 明日近长 安 ! 客心愁未阑 $ ( % 菩萨蛮 & )等等 * 这愁中既有远离
第1期
朱 凯 ( 满纸悲愁之音 吟唱断肠愁曲
家室的相思之愁 !更多的是对自己壮志难酬之愁 " 他在 # 金缕曲 $ 中写道 % & 未得长无谓 ’ 竟须将 ! 银 河亲挽 ! 普天一洗 " 鳞阁才教留粉本 ! 大笑拂衣归 矣 "( 其中 & 银河亲挽 ! 普天一洗 ( 化用杜甫的 & 安 得壮士挽天河 ! 洗去甲兵长不用 () 杜甫 * 洗兵 马 $ + 诗句 !表达了他渴望能象昭君那样为民众建 功立业 ! 使普天下的百姓能在没有战争 ! 没有权势 争斗的环境中和平 , 安静生活的理想和抱负 ’ 为 此 ! 他不慕功名 ! 不慕荣华富贵 ! 表明一旦能实现 此理想 ! 便 & 大笑拂衣归矣 ( ’ 然而他所处的客观 现实 ! 只让他享受荣华富贵 ! 而不让他发挥才干 ! 有所作为 ’ 因而当人的企求努力受到挫折和阻碍 ! 不能达到或接近预期的目的 ! 就产生痛苦 ’ 这也 就是他边塞词绝少开怀乐观 ! 而是大多苍凉悲怆 , 愁绪满怀的主要原因 ’ 他认为一年到头随着皇帝出巡 ! 蹭蹬于山程 水泽 !等闲白了少年头 ! 是最堪痛心疾首的事 ’ 康 熙二十一年 ! 纳兰随从康熙帝到永陵 , 福陵 , 昭陵 告祭 ! * 长相思 $ 即作于出山海关前后的途中 ’ 词 句真切深挚 ! 情景交融 !意境幽深 ! 笔法简约自然 ’ 上阕将千里行程中目睹的万物 ! 凝缩为 & 山 ( , & 水 ( 二字 ! & 一程 ( 二字的重叠 ! 正合于词人的 满腹乡思 , 一腔愁绪 ’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 "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 边愁难写 " 极天关塞云中 !人随落雁西风 " 唤取红襟 % 翠袖 !莫教泪洒英雄 " #$清平乐 弹琴峡题壁 &’ 鸣琴一样的水声勾起词人复杂交织的悲感 ’ 岁月流逝 ! 恍如一场梦 ’ 如今身处遥远的边关 ! 看 着在西风中孤单飞舞的落雁 ! 不禁由物联想到己 ! 引起词人更深的愁情 ’ 他化用辛弃疾* 水龙吟 $ 词 句 & 倩何人唤取 ! 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 ! 伤感自己 抱负不能实现 !心情郁结 ! 得不到慰藉的情怀 ’ 这 壮志难酬 ! 前朝如梦 ! 知音难觅的& 边愁 ( 令词人 无限怅惋 ’ 虽然他不时地宽慰自己& 已惯天涯莫 浪愁 ( ( * 浣溪沙 $ )! 但一念及& 年来强半在天涯 (
宙联系起来 # 缭绕弥漫着一片凝重的 " 难以掩抑的 " 剪不断 " 理还乱的伤感意绪 ! 包含着许多无 法回避的 " 无法改变的人生缺憾所触发起的无可奈何的悲怆凄凉 $ 关键词 "纳兰性德 % 爱情词 % 悼亡词 % 边塞词 % 愁绪 中图分类号 "I!"#$!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4288#2005$01-0073-03 溜走么 - 她转过回廊 " 在不显眼的地方轻叩玉钗 " 这暗示 "这举动 " 其中深意与情趣就留待读者自己 联想了 ’ 词写得颇有特色 " 作者抓住了人物极其细微 的举动和表情变化 " 含蓄地表达出青年人无法言 $ 人言 % 所阻隔那种情 传的心境 " 写出了青年人为 意绵绵中的苦涩 "刻画出这种若即若离 ! 苦乐交织 的情景 ’ 这正是纳兰性德爱情词之所长 " 形成了他 所谓 $ 哀感顽艳 % 的格调 ’ 花丛冷眼 ! 自惜寻春来较晚 " 知道今生那见 卿 ’ 天然绝带 ! 不信相思浑不解 ( 若解相思 ! 定与韩 凭共一枝 " )$减字木兰花 %& 词中所用的韩凭的典故出自 ( 列异传 ) ’ 韩凭 是宋国的大夫 " 其妻美艳绝伦 " 宋王恃强夺之 " 韩 凭愤然自杀 ’ 其妻悲痛 "当宋王与她登上青陵台眺 望景色时 " 跳台自尽 " 后来二人的墓上长出两棵树 互相缠绕 ’ 纳兰性德用这一典故 "分明是要表达一 种愤怒 "一种愿望 " 那种立花丛中冷眼看着鲜花被 采走 "象韩凭那样反抗殉情的愿望 ’ 纳兰性德的爱 ( 上邪 ) 一般惊天 情词虽不似民歌之直率 " 更不若 动地 ’ 但自晚唐以来 "没有一个作家直白地怨恨那 阻隔爱情的$ 瞿塘风雨 % "更没有一个诗人表示殉 情 "纳兰性德的笔 "似乎触到他那时代的极限了 ’ $ 无谓的感伤哀愁 % ’ 其实综观 有人谓其词是 纳兰这部分词作 "低回幽怨 " 苦闷感伤 "真挚深蕴 " 感人至深 "尤其是表现夫妇间爱情的词 "至真至纯 ’ 二 !深切怀念的悼亡词 纳兰性德感情丰富 " 多愁善感 ’ 他原配夫人卢
收稿日期 "2004 . 05 . 20
作者简介 " 朱凯 )!"#$ *&! 女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 ! 潍坊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 "/
潍坊学院学报
2005 年 1 月Fra bibliotek氏为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右副都御史光祖之 女 !两人情笃意切 " 但婚后仅仅三年 ! 妻子便撒手 人寰 ! 作为生活中的重要寄托失去了 ! 他悲痛欲 绝 ! 把自己对妻子的种种怀念之思和悲切之情融 于词中 ! 使其悼亡词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 当词人沉浸在愁思之中时 ! 夫妻间的欢乐生 活便浮现在眼前 " 我们从他的悼亡词里可以看到 昔日夫妻在# 花径里 ! 戏捉迷藏 ! 曾惹下萧萧井梧 % 琵琶仙 & ) 的 嬉戏欢乐 ’ 感受到 守 岁 时 桐叶$ ( ( 记巡檐笑罢 ! 共燃梅枝 ! 还向烛花影里 ! 催教看 ) 燕蜡鸡丝 $ (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 的恩爱之情 ’ 琢 磨出 # 丁宁休曝旧罗衣 !忆素手为予缝绽 $ ( % 鹊桥 仙 & )的见物思 人的爱恋心 理 ’ 体会到# 几 回 偷 湿 青衫 泪 ! 忽傍犀奁 见翠翘 $ ( % 鹧 鸪天 & )的物是 人 非的痛苦悲伤 * 一次他梦见妻子淡装素服 ! 执着他的手 ! 哽咽 # 衔恨愿为天上 着讲了许多话 ! 临行送他两句诗 + 月 ! 年年犹得向郎圆 * $ 夫人不擅诗 ! 何以作此佳 句 !他醒来悲伤不已 !怅然作 % 沁园春 & + 瞬息浮生 !薄命如斯 ! 低徊怎忘 " 记绣榻闲时 ! 并吹细雨 # 雕阑曲处 !同倚斜阳 " 梦好难留 !诗残莫 续 !赢得更深哭一场 " 遗容在 ! 只灵飙一转 !末许端 详" 重寻碧落茫茫 " 料短发 $ 朝来定有霜 " 便人 间天上 ! 尘缘未断 # 春花秋叶 ! 触绪还伤 " 欲结绸 缪 !翻惊摇落 ! 减尽筍衣昨日香 " 真无奈 ! 倩声声邻 笛 !谱出回肠 " 不用说这是他与妻子三年爱情生活在心理深 层的积淀和反响 * 这里有对彼此都是薄命的感叹 * 看那落日的余晖 ! 词人细腻地感受到画面上色彩 的意义 ! 有意将生前的热烈与死后的凄冷形成对 比 ! 因此当 他再次转回 悼亡时 !# 梦 好难留 ! 诗残 莫续 $ ! 即使在梦中再见到亡妻 ! 想仔细看看别后 三个月的妻子容颜 ! 却被一阵突来的神风吹走了 ! 不用说共话衷肠 !共赏美景 ! 哪怕再见一面都是那 么的困难 * 但词人仍在对妻子的思念中 ! 把妻子感 性形象放大 ! 表现了执着的痴情 * 他想象亡妻也因 思念他而头发染上了霜华 ! 即使是生死殊途 ! 但 # 人间天上 !尘缘未断 $ * 每逢春华秋叶倍加思念 ! 他重提两人永久相爱的誓约 ! 他感伤妻子中路摧 折 ! 留给他一片凄冷的现实世界 ! 千回百转 ! 哀婉 凄切 !缠绵悱侧 ! 如泣如诉 * % 金缕曲 & 写于妻子逝去三年后的忌日 * 同样 是三年 ! 前三年婚姻欢乐不终 !后三年永诀哀思无 限 * 词人写道 + 此恨何时己 " 滴空阶 $ 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 " 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