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s or Objectives----谈谈如何叙写教学目标

合集下载

pwp教案模板

pwp教案模板

---PWP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and Objectives)1. 知识与技能目标(Knowledge and Skills):-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指定的词汇和句型。

- 学生能够听懂并模仿相关情境下的对话。

-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角色扮演活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Process and Method):- 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过程,学习语言表达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 -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1. 教学重点:- 理解并运用指定的词汇和句型。

- 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2. 教学难点:- 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 正确理解并表达复杂情感。

三、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ss)1. 导入(Introduction)- 通过歌曲、图片、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

2. 听(Listening)- 播放相关听力材料,让学生听懂并模仿。

- 鼓励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 说(Speaking)-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4. 读(Reading)- 阅读相关文本,理解文章大意。

-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总结段落大意。

5. 写(Writing)- 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 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6. 巩固练习(Consolidation)- 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怎样叙写教学目标

怎样叙写教学目标

怎样叙写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的叙写要目中有人随着打造高效课堂的步步深入,对于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明确精准的教学目标对课堂定位的重要意义是日益深切了。

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把教学目标置于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核心,不得不腾出时间,潜心学习,努力钻研,尽快学会写出明确精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

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是站在“以师为主”的立场上,选用描述内部心理状态的词语来陈述,只说清了“教师做什么”,至于学生经过学习后,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否能观察与检测是没有设定的。

经过深入学习与研究,我们逐步了解:如何设定教学目标,除了内容以外,还有一个目标叙写的技术问题,也就是格式的问题。

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项要素,有一套规范的陈述方式。

即,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行为词语,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教学目标定位来源于课程标准。

我们现在所说的教学目标,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首先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因此,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必须基于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来说,在具体制订课堂教学目标中,除了基于课标外,还要注意教本的特点(包括单元的绪言、课文后的习题、教参)和所教班的学情。

对于一个教龄不长的年轻老师来说,要其能明确说明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就能做到的,需要老老实实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我们多次说过,我们是实践者,不能停下来不上课专门去,不可能熟稔了庖丁解牛的技术再去解牛。

我们只能在做中学,一边学习教学目标的写法,一边叙写眼前要用的教学目标。

在目标制定时,便用两个问题追问自己:1、是陈述学生学习后的变化吗?2、如何观察、测量这个变化呢?这样做未必科学,也未必完全符合教学目标叙写的规范,但至少可以使笼统、模糊的目标向具体明晰靠拢,也起码可以说明你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是目中有人的。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共5篇)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共5篇)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共5篇)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摘要: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对语文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本文笔者从当前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重点探讨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目的是为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指导和借鉴,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字:语文教学;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目标设计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对整个语文教学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并且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但是在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违背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随意性,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语文教学目标制定的问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目的的制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语文教学目标不合理和制定方法不科学的方法,严重的阻碍了语文教学之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混淆课程目标是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一个总体的指导思想,而教学目标是在一节课或者是几节课中学生要达到的要求。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是课程目标,而对于在对句子的理解中,得出哪些是优美的,美在什么地方是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把握不明确,出现混淆的现象,导致了执行力度不强。

比如,在《我的老师》中,部分教师将培养学生热爱和尊敬教师等良好品德作为教学目标,但是过于笼统,不利于目标的执行和实现。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随意孤立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把重心放在教学环节中,在接触到教材以后,便机进行备课,这样就导致了教学目标的随意性,不利于对语文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

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如何表述教学目标如何编写教案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要看教案、听课。

课后与教师交谈,发现不少教师在编写教案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疑虑。

编写教案主要包括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描述“教学过程”、“设计板书”等,下面针对这几项谈几点看法。

今天谈如何制定教学目标。

如何表述教学目标本人认为,好的教学目标具有教学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具有“明确、具体、可测”的特点,其表述中要含有“行为、条件、标准”这三个要素,并且是以陈述句表述。

目标三要素与陈述句结构关系如下:(1)行为主体(陈述句的主语部分),即教学对象,一定要是“学生”,但大多在不会发生误解的情况下可省略掉。

(2)行为(陈述句的谓语及宾语部分),即通过学习后学生能怎样。

包括行为动词和教学内容:行为动词(陈述句的谓语动词)必须具备准确、明确、可测的特点;教学内容(陈述句的宾语部分)要尽可能具体。

(3)条件和标准(陈述句的状语部分),条件是说明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标准是表明行为要达到的最低表现程度。

此项在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的情况下可以省略。

为了有针对性的说明表述的方法,我以教师编写的教学目标为例说明(黑体字为原目标,括号中是省略部分,楷体字为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Na、Mg、Al元素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主体条件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2)(学生)能抓住事物的突出特点,撰写出广告词。

主体标准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3)(学生)能描述滚珠丝杠螺母副轴向间隙的调整原理和方法。

主体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二)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简单体模型正确绘制三视图。

主体条件标准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2)(学生)能用万用表判断安装的线路是否正确。

主体条件行为动词教学内容标准行为(3)(学生)能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垂头上的内外圆弧及圆弧连接的加工。

主体行为行为(4)(学生)能灵活完成运球、上篮、投球的连续动作。

浅谈如何叙写教学目标

浅谈如何叙写教学目标

浅谈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作者:金乌兰来源:《内蒙古教育·科研版》2019年第05期摘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预期结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它具有导向、调控、评价教学的功能。

正因为有这些功能,教学目标的叙写在教学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叙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5B-0070-02一、弄清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指学生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包含着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二者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设立的。

但是,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而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实现的。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设定教学目标,用来调控教学过程,同时拟定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心中有数,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最后实现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我们关注的是“教的目标”,还是“学的目标”,都是对同一过程基于两个角度的描述,都是对目标达成的一种预设和期望,二者应该是等值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教学目标”是由教师制定,面向的是教师本人,主要是指导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主要是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例如,义务教育蒙古族学校语文二年级下册《水木土山石田》一课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设置: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六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

认识汉字的三种笔画“竖钩”“横撇”“竖折”。

2.认读儿歌中的四个二类字:有、头、里、林。

3.学习用汉语普通话朗读、背诵儿歌。

学习目标(ppt显示)1.学习6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

认识汉字的三种笔画:亅2.会读儿歌中的四个二类字:有、头、里、林。

3.学习用汉语普通话朗读、背诵儿歌。

二、教学目标叙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三维目标的曲解有的老师认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指的是三个目标。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

如何将课程标准分解到课时目标
——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叙写
一、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需做好:
1.解读《课程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即教学任务。

2.分析教材内容,列出覆盖的知识点;探明学情。

3.分解课标要求.
4.叙写教学目标。

二、如何分解一条课标要求:
第一步,从一条标准中找出关键词,即找到重要的名词(应知)与动词(应会)。

第二步,对这些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

第三步,形成剖析图。

将上述从关键词中分解出来的概念根据某种逻辑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清晰地对应具体的学生。

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

依据重点组合以及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如何准确规范叙写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叙写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行为主体须是学生,即要站立在学生的角度,而不是教师;
行为动词的表述应具有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能够说明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做什么;
行为条件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

主要有辅助手段的使用(允许或不允许用某种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境、人为因素等。

行为结果,或称表现程度。

即表达学生通过学习能达到的最低表现标准、程度。

灵宝三高教科室
2014-8-22。

如何写教学目标

如何写教学目标

如何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过程中所设定的学习目标,它是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写教学目标,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过程。

一、确定教学内容在写教学目标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二、明确学习目标在确定教学内容后,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动作要素、对象要素和条件要素。

动作要素指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实现的行为,如“了解”、“掌握”、“运用”等;对象要素指学生需要学习的具体内容,如“音标”、“单词”、“语法”等;条件要素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前提条件,如“具备一定的词汇量”、“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等。

三、使用明确的动词在写教学目标时,应使用明确的动词来描述学生需要实现的行为。

常用的动词包括“了解”、“掌握”、“运用”、“分析”、“评价”等。

使用明确的动词能够帮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需要实现的行为,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遵循SMART原则在写教学目标时,可以遵循SMART原则,即目标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 (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和Time-bound(有时限的)。

具体的目标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需要实现的目标;可衡量的目标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评估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可实现的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相关的目标能够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相匹配;有时限的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五、举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目标的例子:1.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水的循环过程。

Aims or Objectives

Aims or Objectives

Aims or Objectives?----谈谈如何叙写教学目标鲁东大学苏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把英语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

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率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体目标,这是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核心的大目标,长远目标。

分级目标对一至五级目标做了总体概括,是阶段性目标,分级标准所里内容比较具体,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既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目标。

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

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

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地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

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被看做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

通过近两天远程培训学员的作业来看,我们的一线教师在理解、界定、表述、叙写、实现教学目标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下面想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叙写和大家交流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标叙写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学目标的界定不清楚,英文表述混乱从这两天的作业我们可以看出,老师们用来描述教学目标的术语有:Teaching aims ,Aims , Teaching purposes,Teaching goals,Overall teaching goals,Objectives,Teaching objects,教学目标,教学目的等尽管老师们用了不同的术语,但从所描述的内容和方式看,绝大部分教师所描述的内容趋于一致。

这就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界定还不清楚,在大家看来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教师培训之二(教学目标叙写)

教师培训之二(教学目标叙写)

学科基础知识:各学科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 本概念、规律、规则、定理和原理等。
学科基本技能:各学科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 本操作技能。 把“知识与能力”放在第一维目标,凸显 “双基”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三维目标的内涵
(1)知识水平(结果性目标)要求分类(三个层次):
了解——再认或回忆、识别、举例、描述对象的特征。
行为动词Behaviour,行为。是目标表述句中的谓语。
行为条件Condtions,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达成,是目标表述句中的状语。 行为程度Degree,程度。目标达成的程度,也就是达到的标准,是目标表述句中的状语。 可以再加一个行为结果(Result)或者合并在行为动词中。将行为和结果统一。 老师们叙写老师目标时要尤为关注。 举例: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学生初步理解布朗运动的基本特征。 行为条件: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性目标) :
过程指学生知识的学习、认知的形成与应用和实践能力形成
的全部过程,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学习、探究 (独立学习与合作意识)的过程: 1.知识的认知过程; 2.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
3.强化思维训练,提高思维品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二、课时教学目标叙写的基本要素
2、行为动词。 • 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 体行为。如写出、列出、认出、辨别、比较、对比、 指明、绘制、解决、背诵等。而且要注意因学习水平 不同而表述不同。 • 行为动词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目标叙写的具体性。 如知识性结果“了解”水平的动词,使用“说出、背 诵、辨认、列举、复述”。 • “理解”水平的动词使用“解释、说明、归纳、概述、 推断、整理” ,其可观察、可操作性和对学生学的 引导价值就会提高。 • 所以选行为动词时要把握好学习水平表述的不同。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了解了如何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我们再来谈谈‎怎样陈述目标‎才是规范的。

确实,目标陈述的规‎范至今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是它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的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辞,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部分。

具体地说,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如“在3分钟内(条件),学生(主体)能算出(行为动词)至少20道题‎(表现程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可以省略行为‎主体或(和)行为条件,但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为标‎准。

行为主体。

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的依据,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的‎依据。

因此,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这与原先“教学大纲”的陈述方式是‎不同的,以往我们习惯‎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陈述要求‎的。

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必须是隐‎含着的。

行为动词。

为了便于教学‎后的评价,行为动词就应‎该避免运用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

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叙写

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叙写

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叙写作者:马世飞沈玉红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0年第08期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具有导向、监控、激励、评价教学的功能。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关联,在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学生运用语言技能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加深对语篇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建构多元思维,形成价值判断。

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基于单元整体设计。

教材的编者根据单元话题统整意义,以结构功能项目为主线,基于整体设计、选择相应的板块。

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站位高远,开阔视野,立足单元,了解编者的意图、编写体系和主题理念,对本节课的话题、功能、语法等贯彻落实,还应兼顾服务于单元整体意义的连贯性与渐进性,在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维度科学设计,合理落实。

(2)基于主题意义设计。

教师应回归语言的原点,重视文本解读,关注主题和内容(what)、挖掘深层含义与作者意图(why)及语篇结构和语言特色(how)。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侧重主题意义的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应用实践活动中聚焦主题意义的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应用;迁移创新类活动应强化主題意义的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

(3)基于能力培养逆向设计。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上课素材内容属性,研判选取本节课的培养侧重点,以适切性达成的目标为起点,逆向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和内容重构,如以思维培养为主线,设计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引导学生表层理解关注文本信息,深度阅读开启思维训练;以语篇模式为着眼点,引领学生识别“问题—解决”“假设—真实”“一般—个别”等语篇模式的行文布局与意义建构手段;以文化意识为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差异,汲取文化精华,坚定文化自信等。

目标叙写是将目标设定的理性思考细化为教师的行动指南。

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叙写

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叙写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具有导向、监控、激励、评价教学的功能。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关联,在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学生运用语言技能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加深对语篇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建构多元思维,形成价值判断。

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基于单元整体设计。

教材的编者根据单元话题统整意义,以结构功能项目为主线,基于整体设计、选择相应的板块。

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站位高远,开阔视野,立足单元,了解编者的意图、编写体系和主题理念,对本节课的话题、功能、语法等贯彻落实,还应兼顾服务于单元整体意义的连贯性与渐进性,在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维度科学设计,合理落实。

(2)基于主题意义设计。

教师应回归语言的原点,重视文本解读,关注主题和内容(what)、挖掘深层含义与作者意图(why)及语篇结构和语言特色(how)。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侧重主题意义的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应用实践活动中聚焦主题意义的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应用;迁移创新类活动应强化主题意义的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

(3)基于能力培养逆向设计。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上课素材内容属性,研判选取本节课的培养侧重点,以适切性达成的目标为起点,逆向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和内容重构,如以思维培养为主线,设计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引导学生表层理解关注文本信息,深度阅读开启思维训练;以语篇模式为着眼点,引领学生识别“问题—解决”“假设—真实”“一般—个别”等语篇模式的行文布局与意义建构手段;以文化意识为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差异,汲取文化精华,坚定文化自信等。

目标叙写是将目标设定的理性思考细化为教师的行动指南。

教学目标叙写应体现“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总体上教师可以按照以下三大步骤:(1)学生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技能获取什么语言或文化知识,构建和完善主题认知结构;(2)基于步骤1的成果,学生继续开展什么样的语言交际活动,盘活语言知识,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形成文化价值判断;(3)基于前两步骤,学生综合实践解决了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参考SMART原则进行撰写,即具体化(Specific)、可测量(Measurable)、可达成(Attainable)、相关联(Relevant)、时限性(Time-bound)。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当我们在设计教案和学案时,是否深入地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来源于什么?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有何关系?应该怎样准确地描述?我们设计的学案设计能否让学生清晰地知晓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于是,我们展开了《课程标准》与文本之间关系的学习与研究。

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

教学目标中包含着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应该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二者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设立的。

但是,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而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实现的。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设定教学目标,并以此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胸中有数,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直至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其实,“教学目标”本身就包含了“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教的目标”关注的是“输入”,“学的目标”关注的是“输出”,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无论我们关注的是“教的目标”,还是“学的目标”,都是对同一过程基于两个角度的描述,都是对目标达成的一种预设和期望,二者应该是等值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教学目标”是由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或者执教者制定,面向的是教师和执教者本人,是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服务,主要是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出发点是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

“学习目标”是根据学情制定的,面向的是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习目标”的确定可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地评价学习效果,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科学高效。

二、制定教学(学习)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不管是教学目标还是学习目标在制定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三维目标”的整体化:在三维度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没有“过程和方法”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难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274-教学设计中如何叙写教学目标

274-教学设计中如何叙写教学目标
最后叙写的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和分析,能准确地用关键词 简述细胞分化的时间和原因。
(2)通过讨论和分析具体的分化情景,自己组织语言或绘制 图形,准确无误地阐明细胞分化的过程。
(3)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情景,准确解释分化的特点。
(4)在新情景中,通过同伴讨论总结细胞分裂与分化在个体 发育中的意义。
行为动词 确定行为条件
简述 通过阅读课本, 观察情景来简述
简述 通过倾听来简述
阐明
通过讨论和分析 具体情景来阐明
解释
通过观察和分析 具体情景来解释
总结
通过讨论和比较 来总结归纳
第五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程度
概念体系 时间/难点 原因/难点 过程/重难点 特点/重难点 意义/重点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2、行为动词多样化
由于教学目标是学生学懂、学会的标准,必须具体、准 确、能够测量,所以具体教学目标应采用可测量、可观察、 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 “说出”、“写出”、“辨认”、“描述”、“解释”、 “说明”、“使用”等词。应该避免运用一些笼统、模糊 的术语。如果使用“提高……”、“灵活运用……”、“培 养学生……的精神、态度”、“了解、理解、掌握、熟练 掌握、知道、欣赏”等行为动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 性,评价就无法开展。 因此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应该是 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可把握的,一句话,应该是 可评价的。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特点。
简述 通过阅读课本, 观察情景来简述
简述 通过倾听来简述
阐明
通过讨论和分析 具体情景来阐明
解释
通过观察和分析 具体情景来解释
总结
通过讨论和比较 来总结归纳

如何叙写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如何叙写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叙写英语教学目标时注意事项:

第一,用objectives(learning objectives)替代aims,teaching aims,teaching goals,teaching objec-fives。
在描述目标时,合适的、贴近意思的词应该是 objectives(learning objectives)。objectives还可再分为behavioral objectives,skill ob-jectivities,content objectives,proficiency objectives,culture objectives等,我们认为在叙写目标时可以 细分,也可不再细分,根据需要在目标里涵盖相关方面就可以 了。
律; 3、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4、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能根据表演
猜测意思,说词语;
• Thanks for listening!
教学目标叙写的基本原则

确定和叙写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是:主 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 操作性原则。
• 所谓的可操作性原则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
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目标 具体化,要熟悉各学习目标水平以及相应的行为 动词,使用意义比较单一的行为动词,力求目标 的陈述明确具体,可以观察、测量和操作,最大 限度地克服教学目标的陈述模棱两可现象。
等,如:“根据地图”“看完全文后”等。教师对条件表述有 四种类型:一是允许不允许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二是提供信 息或提示;三是时间限制;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表现程度指 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生学习表现或 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教学目标叙写范例
四年级Unit6 At a farm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了解简单的拼读规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和设计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和设计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和设计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标准,也就是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夏谷鸣,2008)。

Mager(1984b)从三方面阐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1)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和设计教学材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2)教学目标能够检验教学效果是否达成;(3)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先行军,在教学设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导学、导教和导评价的作用(孙鸣,2004)。

所以很多教学者都认为教学目标是构成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不过在平时的听课、评课、说课活动中,有些教师却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重视,在教案中省略了对教学目标的描述,直接描述教学过程;有的教师把“目的”当作“目标”,导致目标过于笼统、宽泛,甚至流于形式;有的老师任意降低或拔高目标。

这些问题和偏差给实际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误导性。

二、教学目标叙写和设计中存有的问题通过研究大量教学实例和反思多年教学实践,发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叙写和设计中主要存有以下问题:1. 教学目标的界定不清楚关于教学目标的英文表述有三种:Goals,Aims,Objectives。

但这三种表述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施良方、崔允漷认为Goals和Aims指的是目的,Objectives才指目标。

他们指出,Objective 一词原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把这个词引入教育领域,体现出用预期达到的教育结果支配教育行动的思想。

所以,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在具体情景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用“学生学会了什么”的说法来表示的,通常是策略性的,是可观察、可明确界说、可测量、可评价的,而且还有时间、情景等条件限制,是目的的具体化。

而“目的”一词含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通常指某一社会或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学领域给教师提出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所以它是一种应然状态的理想,一种方向、指针,而且还隐含着有可能无法实现的意思,时间跨度也比较长。

如何叙述和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如何叙述和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如何叙述和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作者:胡伟华来源:《文学教育》 2014年第10期胡伟华内容摘要:本文将从教学三维目标的叙述和编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举出案例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叙述编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的基本标尺。

教学目标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努力实现从以往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以实现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的目的,课堂的目标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成败优劣,影响到一堂课是否有效,甚至影响到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在1956年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

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学教)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这就是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叙述和编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结合了本人一些浅薄的语文教学经验,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教学三维目标的叙述1.三维目标的内函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

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编写教学目标的两种方法(一)

编写教学目标的两种方法(一)

编写教学目标的两种方法(一)编写教学目标的两种方法方法一:SMART 目标法Specific——具体的•目标需要明确指定学习者需要达到的特定知识、技能或成果。

•例如:学生将能够讲述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和结果,包括主要参与者和关键时间节点。

Measurable——可衡量的•目标需要能够通过测量或评估来判断学习者是否达到了该目标。

•例如:学生将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提供清晰、准确的解释,并能回答问题,以证明他们已经掌握了关键概念。

Attainable——可实现的•目标需要是学习者所能实现的,并且要考虑到他们的先前知识和技能水平。

•例如:学生将能够使用已学习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编写一篇连贯的段落。

Relevant——相关的•目标需要与学习者当前的学习需求和未来的学习目标相关联。

•例如:学生将能够应用基本画画技巧,以创建一个具有个人意义的艺术作品。

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目标需要设定明确的时间范围来完成。

•例如:学生将在本学期结束前通过一份标准化考试,达到阅读理解水平。

方法二:ABCDE 目标法Audience——目标受众•需要明确目标适用的学习者群体,包括年龄、学习层次、兴趣等因素。

•例如:适用于初级英语学习者的目标。

Behavior——行为•目标需要明确所期望的学习者表现或行为。

•例如:学生将能够流利地演示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过程。

Condition——条件•目标需要描述实现目标所需的特定条件,例如资源、环境或辅助工具。

•例如:学生将在实验室中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结构。

Degree——程度•目标需要确定期望的掌握程度,从初级到高级。

•例如:学生将能理解和应用高级数学概念,如微积分和线性代数。

Evaluation——评估•目标需要明确如何评估学习者是否达到了目标。

•例如:学生将通过一次结构化的写作考试来展示他们的写作技能。

以上是编写教学目标的两种方法:SMART 目标法和 ABCDE 目标法。

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学习者特点,可以选择适用于自己的方法来确立明确、可衡量、可实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撰写

教学目标的撰写

教学目标的撰写教学目标的撰写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撰写清晰、明确、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的教学目标对于一节成功的课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撰写好教学目标。

一、明确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是撰写好教学目标的前提。

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所授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技能要求和价值观取向等内容,特别是针对国家或地方出台的相关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研究。

只有明确了所授内容及其要求,才能更好地为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二、确定知识层次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考虑到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知识层次。

因此,在制定具体目标时应该注意区分不同层次之间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七年级和八年级所学习的《红楼梦》篇目不同,教学目标也应该有所区别。

三、采用SMART原则SMART原则是指目标必须具有以下五个特点: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chievable)、与现实相关(Relevant)和有时限(Time-bound)。

在撰写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尽量遵循这些原则,使得目标更加明确、可操作性更强。

例如,我们可以将“学生能够阅读英文小说”这一模糊的目标转化为“学生能够在一个月内阅读一本英文小说,并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

四、运用动词动词是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在撰写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具体而清晰的动词来表达所需达到的结果。

例如,“了解”、“掌握”、“分析”、“解决”等动词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所需达到的知识层次和技能要求。

五、注意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的另一个方面。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目标,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难懂的词汇。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语气的把握,避免过于强调“必须”、“一定”等语气,而是尽量采用更加温和、鼓励性的语言。

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陈述和叙写规范

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陈述和叙写规范

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陈述和叙写规范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instructional objectives)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是指某一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

一是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期望。

二是教师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期望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达成的,不是学生自然成熟的结果。

三是学生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为易于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化,也表现为与行为变化相统一的心理变化。

学生的发展是心理与行为的统一。

教学目标可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长期目标被称为教育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如“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这些无法在具体教学中一次性实现,而是长期努力的方向。

近期目标被称为教学目标,这一目标,主要确定一节课教什么内容,通过那些活动方式来学习,本文讨论的主要是近期目标(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教学目标通常用可以观察得到的学生行为变化的语言来表述(沈静芬,陈泽诞,2004)。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教学目标确定后,如何清晰、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教学目标的传统表述,常以教师为本位,以较抽象、笼统的话语来表达,例如,“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

这种表述方式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够明确,缺乏操作性,难以测量评价,很难肯定教学目标是否确实达成。

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可以分两类: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如:“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理解并掌握比较人、物体及物体的常用表达方式”、“熟悉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职业、节日、风俗、社交礼仪”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ims or Objectives?----谈谈如何叙写教学目标鲁东大学苏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把英语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

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率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体目标,这是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核心的大目标,长远目标。

分级目标对一至五级目标做了总体概括,是阶段性目标,分级标准所里内容比较具体,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既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目标。

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

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

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地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

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被看做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

通过近两天远程培训学员的作业来看,我们的一线教师在理解、界定、表述、叙写、实现教学目标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下面想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叙写和大家交流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标叙写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学目标的界定不清楚,英文表述混乱从这两天的作业我们可以看出,老师们用来描述教学目标的术语有:Teaching aims ,Aims , Teaching purposes,Teaching goals,Overall teaching goals,Objectives,Teaching objects,教学目标,教学目的等尽管老师们用了不同的术语,但从所描述的内容和方式看,绝大部分教师所描述的内容趋于一致。

这就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界定还不清楚,在大家看来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2、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突出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们虽然用了教学目标,但在表述中教师依然是作为行为的主体。

大体用以下相同的方式来叙写,如: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 ;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help the students… 等。

从这些例证我们清楚地看出这些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可能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活动会多一些,但潜意识中还是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

《英语课程标准》以分级标准的形式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英语教学的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都是描述学生能够干什么,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3、教学目标表述过于笼统、空洞,缺乏可操作性老师们在教学目标叙写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学目标表述过于笼统、空洞,缺乏可操作性。

如前文所述,大多数的教师用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To help the students acquire information through reading and listening等形式,以及诸如cultivate, enable , train , build up , equip , encourage , enhance 等动词来表述教学目标。

这些表述形式以及动词非常抽象,模糊,无法去测量其效果,在描述上还缺乏必要的条件以及表现程度。

上述这些目标是整个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的总体目标,一节课内是很难实现的,而且这些目标放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目标,因此,这些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

教学目标叙写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们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

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教学目的。

教师的潜意识中还是关注我在这节课要干什么,我要教给学生什么。

二是缺乏对《英语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和充分理解,没有领悟课标中的总体目标、分级目标以及分级标准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是缺少教学目标叙写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二.英语教学目标叙写1.教学目标的界定关于教学目标的英文表述有三种:Goals, Aims, Objectives。

但这三种表述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我国著名家与专家施良方、崔允漷认为Goals 和 Aims 指的是目的,Objectives 才指目标。

指出,Objective一词原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把这个词引入教育领域,体现出用预期达到的教育结果支配教育行动的思想。

因此,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在具体情景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用“学生学会了什么”的说法来表示的,通常是策略性的,是可观察、可明确界说、可测量、可评价的,而且还有时间、情景等条件限制,是目的的具体化。

而“目的”一词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通常指某一社会或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学领域给教师提出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因此它是一种应然状态的理想,一种方向、指针,而且还隐含着有可能无法实现的意思,时间跨度也比较长。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陈坚林则认为Goals 指的是笼统而远大的目标,是最终的大目标。

Aims 是要达到的远期目标,如在一定时期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英语语言技能等。

Objectives 指的是中短期目标,比aims 更为直接和具体。

还有学者把Goals 和 Aims 称为大目标,把Objectives 称为小目标(夏纪梅)。

从上述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按照层级划分的话,Goals 是一级目标,是最大的目标或终极教育目标。

Aims是二级目标,确切的讲是“目的”,是以教师为出发点的,更多体现的是教师的主观意向。

Teaching aims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传统的教学目的。

Objectives是三级目标,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是具体的课堂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当中的分级标准以及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所确定的目标当属此种。

在语言课堂教学中,Objectives 又可细化为语言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语言技能目标(skills-based objectivities)、语言内容目标(content-based objectives)、语言水平目标(proficiency-based objectives)、语言任务目标(task-based, problem-based , student-centered objectives)、社会文化目标(culture learning objectives)以及情感态度目标( Affect and attitude objectives 或者Moral objectives)。

2. 教学目标叙写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的叙写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综合新英语课程的理念和语言教学观,教学目标的叙写应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

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考虑学生要学到、学会什么,而不是我要教什么。

2).综合性原则这里的综合性就是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教学目标要涉及知识与技能、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情感态度)、过程与结果等的各个方面。

3).系统性原则教学目标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系统的角度整体上把握,不能孤立地就课时而设计课时目标,而是要“学科课程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逐层具体化,上下贯通,相互关联。

这样才能明确每一个目标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4).可操作性原则所谓可操作性,就是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目标具体化;同时还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

要熟悉各学习目标水平以及相应的行为动词,使用意义比较单一的行为动词,力求目标的陈述明确具体,可以观察、测量和操作,最大限度地克服教学目标的陈述模棱两可的现象。

2. 教学目标叙写的方式根据布鲁姆、马杰等的教学目标分类,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含四个要素:行为主体(Audience )、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和表现程度(Degree),简称ABCD式。

在具体叙写英语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用objectives (learning objectives ) 而不用aims ,teaching aims, teaching goals, teaching objectives.Objectives 的主体是学生,它和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

在叙写目标时可以细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也可不再细分,根据需要在目标里涵盖相关方面就可以了。

2)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也不可以二者混在一起。

规范的写法应该是:Objectives:Students will:(1)Share opinions….(2)Learn about changes….(3)Prepare estimated budgets ….(4)Research the actual costs ….行为动词要细化,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不能是模糊、抽象、不可测的。

在叙写教学目标时,我们可以参照《标准》里课程目标不同方面不同级别所用的行为动词,如:理解、抓住、听懂、提取、表达、列举、预测等。

也可以参考布鲁姆等人提出认知、情感、运动技能等领域目标分类所用的行为动词来叙写教学目标。

如:define, describe, identify, know, label, list, match, name, outline, recall, recognize, select, state. comprehend, convert, defend, distinguish, estimate, explain, extend, generalize, give Examples, infer, interpret, paraphrase, predict, rewrite, summarize, translate. apply, change,, construct, demonstrate, discover, manipulate, modify, operates, prepare, produce, relate, show, solve, use. analyze, compare,contrast, differentiate, discriminate, illustrate, infer, separate. categorize, combine, compile, compose, create, devise, design, generate, organize, plan, revise, tell, write. appraise, compare, conclude, criticize ,understand ,read, learnabout etc.3) 要有必要的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看完全文后”,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