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校本课程标准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份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为中学舞蹈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提供指导。
目标- 提供全面而系统的舞蹈教学内容,满足中学生的研究需求;- 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帮助学生了解舞蹈的历史、文化和表现形式。
教材内容1.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舞蹈姿势、身体控制、平衡与协调等基础技能的训练;2. 舞蹈表达与创作: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 舞蹈历史与文化:介绍不同舞蹈形式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4. 舞蹈欣赏与评论:引导学生观看、欣赏和评论优秀的舞蹈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5. 舞蹈综合实践:组织学生参与舞蹈演出、比赛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 组织集体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个人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自信心;- 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评估与考核- 设计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学生作品展示、口头演讲、书面报告等形式;- 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进步进行评估,鼓励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创新能力;- 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教学资源- 提供舞蹈教学所需的音乐、舞蹈视频和图书等资源;- 利用学校舞蹈室、表演场地和舞台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比赛和演出等舞蹈活动,拓宽他们的研究体验和舞蹈交流机会。
结语本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和艺术修养。
希望通过这份教材能够为中学舞蹈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舞蹈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舞蹈的基本技巧:如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等。
3. 舞蹈组合的编排与表演。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示范法:示范舞蹈的基本技巧和组合。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舞蹈技巧的练习和组合的编排。
4. 表演法:让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设备、镜子、舞蹈垫等。
2. 教学材料:教案、舞蹈视频、音乐等。
3. 学生服装:舒适的运动服或舞蹈服。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拉伸、转圈等,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3.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示范并讲解舞蹈的基本技巧,如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等,让学生进行练习。
4. 舞蹈组合编排(10分钟):教授舞蹈组合的编排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
5. 舞蹈表演(10分钟):让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舞蹈技巧和组合编排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舞蹈表演中的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舞蹈比赛或舞蹈演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2. 邀请专业舞蹈教师进行讲座或示范,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
3. 引导学生参加舞蹈相关的社团或兴趣小组,增加他们的舞蹈实践机会。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练习舞蹈时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给予鼓励和反馈,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023年学校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学校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2023年学校舞蹈校本课程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和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舞蹈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适应并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拟定了2023年的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舞蹈课程的实施,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舞蹈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实施步骤:1. 制定课程大纲:根据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年龄段和学校舞蹈教育目标的舞蹈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应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要点、学时分配等等。
2. 教师培训:学校将安排专业的舞蹈教师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舞蹈教学方法、舞蹈技巧培养、舞蹈教材选择等。
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舞蹈教学水平,让其能够更好地实施课程。
3. 教材选择: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的舞蹈教材。
教材应包括技巧训练和舞蹈创作等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
4. 实施课程: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教师进行具体的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既注重学生的技术训练,又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舞蹈表演。
5. 评估与反馈: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
评估与反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三、资源保障:为了保障舞蹈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将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包括:1. 提供场地:为了满足舞蹈课程的需要,学校将提供适合舞蹈教学和表演的场地。
2. 提供设备:学校将购置适当的舞蹈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音响设备等,以支持教师的教学实施。
3. 提供资金支持:学校将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购买舞蹈教材、聘请专业教师、开展舞蹈讲座等。
四、实施效果评估:学校将定期对舞蹈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舞蹈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等等。
舞蹈课程标准
舞蹈课程标准舞蹈是一门充满艺术魅力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表现能力。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舞蹈课程标准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舞蹈课程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旨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首先,舞蹈课程标准应当明确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动作技能、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同时,应当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舞蹈兴趣,合理安排舞蹈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和成就感。
其次,舞蹈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舞蹈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和表演技巧的艺术活动,因此在舞蹈课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
通过集体舞蹈、合作舞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魅力。
另外,舞蹈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舞蹈是一门充满艺术魅力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因此,在舞蹈课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感悟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舞蹈表达情感,展现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最后,舞蹈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舞蹈是一项需要身体协调和柔韧性的艺术活动,它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在舞蹈课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总之,舞蹈课程标准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审美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舞蹈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3. 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知识:舞蹈的起源、分类、特点等。
2. 舞蹈基本动作:舞蹈的基本步伐、手势、身姿等。
3. 舞蹈组合:根据基本动作创编的舞蹈组合。
4. 舞蹈作品:精选适合学生的舞蹈作品进行学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舞蹈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示范舞蹈动作。
3. 练习法:学生跟随音乐练习舞蹈动作。
4. 创编法:学生分组创编舞蹈组合。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活跃气氛。
2. 讲解舞蹈基本知识和技巧。
3. 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4. 学生分组,创编舞蹈组合。
5.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舞蹈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舞蹈动作准确性:检查学生舞蹈动作的准确性。
3. 舞蹈表现力:评价学生在舞蹈中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
4. 创编能力:评价学生分组创编的舞蹈组合的创意和完整性。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舞蹈教材、舞蹈作品视频等。
2. 音乐:适合舞蹈的背景音乐。
3. 舞蹈道具:如扇子、纱巾等。
4. 视频设备:用于播放舞蹈作品视频。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
2. 镜子:便于学生观察自身舞蹈动作。
3. 音响设备:确保音乐播放质量。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每节课时45分钟。
2. 课程频率:每周一次。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在舞蹈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舞蹈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十、教学拓展1. 组织舞蹈比赛或表演,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2. 邀请专业舞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或讲座,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3. 组织学生参观舞蹈演出或舞蹈展览,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
学校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选题背景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学校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旨在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舞蹈教育平台,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增强健康体魄和审美情趣,提升艺术修养。
二、选题意义1.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舞蹈是一个情感表达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促进身体发育舞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有益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
3.培养社交能力在舞蹈课上,学生需要和同学配合完成动作,从而培养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4.提高文化素养舞蹈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舞蹈,可以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三、课程实施方案1.实施目标1) 通过舞蹈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2) 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增强健康体魄。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增强自信心。
4) 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2.实施要点1) 设计合理的课程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艺术修养,从而达到舞蹈教育的目的。
2) 重视舞蹈表演舞蹈表演是舞蹈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舞蹈水平的考核和展示。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现力,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3) 重视舞蹈文化教育教师应该重视舞蹈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舞蹈教学应该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包括舞蹈技术训练、舞蹈创作、舞蹈表演等多种活动形式,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积极参与。
5) 提高教师素质舞蹈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与教师的素质密不可分,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舞蹈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真正的以身作则,对学生负责任。
四、实施效果舞蹈教育的实施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1) 学生的舞蹈水平得到提高。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纲要舞蹈校本课程纲要课程指导思想: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愉悦性。
学生在舞蹈中可以表达情感,展示人体动作的流畅性和性格气质,进入最具审美意义的境界。
让少年儿童从幼年时期开始研究舞蹈,不仅有益于身体发育,更可以在协调动作中培养文雅的气质,提高素质。
一、课程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舞蹈课活动,了解身体方位、基本手位、脚位、基本动作、基本舞步等,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
2、技能领域:研究、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舞蹈课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研究艺术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4、应用领域:学生进行表演、舞蹈欣赏和评价。
二、课程组织1、教材:参考《少儿舞蹈》、《校园舞蹈赏析》、《中国舞蹈》《艺术与欣赏》等书籍,选编教材。
2、课程内容:1)舞蹈种类介绍。
2)身体方位。
3)基本手位、脚位、基本动作训练。
4)基本舞步训练和编排舞蹈。
三、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汇报法等。
2、教学形式:面向全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
3、课时安排:32课时,每周一节课。
4、教学场地:舞蹈室。
5、教学用品:录音机、舞蹈伴奏磁带。
6、活动队规模:30人左右。
7、授课对象:有一定表演基础和舞蹈基本功的学生。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评价包括原型评价、课程本身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将依据学制指定的评价建议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
评价要求:1、评价目的是否明确、科学、切合实际。
2、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现实。
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施性。
4、课程实施是否切合实际,活动反馈如何。
评价方式:随机评价与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法:观察法、面谈法。
舞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舞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校本课程舞蹈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通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
2、使孩子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3、通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孩子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4、了解我国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
教学内容第一阶段:基本内容1、认识舞蹈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
民族舞部分:中国舞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1、民族舞蹈2、形体舞蹈第四阶段:展示月教学计划三月份:基本内容: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势、优美的体态把杆正、旁、后压腿、行进中的正、旁踢腿把杆上的后踢腿、地面上的踢腿组合把杆上的开肩练习、下叉(竖叉、横叉)跪立的空腰、跪立的下小腰平躺的反手撑腰、直立的涮腰练习四月份: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中国舞的基本动作五月份:完整舞蹈的学习分解舞蹈动作的学习编排舞蹈动作的顺序进行训练完整舞蹈的训练,配乐舞蹈训练体能的练习、舞蹈的巩固六月份----七月份:舞蹈的展示巩固舞蹈,进行展示。
舞蹈校本课程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优化基础型课程,积极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教材体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满足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需要的优质教学,致力于建设以优质课程和特色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
“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他教育相比教,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学生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二、选题背景:1、现如今,舞蹈是受许多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定期训练,每周1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使学生了解舞蹈艺术,并且使其形体、行为、举止、性情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影响他们一生。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背景小学舞蹈作为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份子,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和发展空间。
然而,由于目前小学舞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改变现状,提高小学舞蹈课程的魅力和教学效果。
目标本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是:1.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基本舞蹈技能和审美能力;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4.提高小学舞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内容课程设计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本校本课程设计为每周一课时的小学舞蹈课。
每个学期的课程包括基础舞蹈技能训练、舞蹈创作、节目排练等环节。
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学期课时内容第一课身体和音乐的基本运用技能第二课基本步伐和身段训练第三课八段锦第四课健康起舞第五课形体训练和肢体表现第六课表演方法和节目创作技巧第七课舞蹈形式与风格第八课舞蹈与社交礼仪第九课舞蹈与文学艺术第十课舞蹈和音乐发展变化第二学期课时内容第十一课基本功复习第十二课民间舞蹈第十三课创编动作和形象第十四课现代舞蹈第十五课舞蹈表演与传统文化第十六课舞蹈表演艺术与现代传媒第十七课体验演出与交流第十八课感受舞蹈,成为舞者第十九课快乐的回顾和总结第二十课结业表演教材选择本校本课程的教材原则上选择与考试无关的练习册,如《小学生健康美体舞蹈》、《学生形体基础舞蹈教材》等。
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引入一些舞蹈比赛或表演的曲目,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师培训为保证本校本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需要对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舞蹈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舞蹈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教学资源和教具的利用评价方式为更好地检验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可以根据小学舞蹈课程的实际情况,设计多种评价方式,如分组比赛、作品评选、学生自评互评等。
评价内容应该囊括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和审美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评价。
曳步舞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曳步舞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和意义曳步舞是一种优美、典雅的舞蹈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曳步舞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
因此,本校决定开设曳步舞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2.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技巧,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意识。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课程内容:曳步舞基本功训练、舞蹈技巧练习、舞蹈编排与创作、舞蹈表演与展示;2. 课程安排:每周安排2节课,每节课45分钟,共计18周;3.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4. 课程评价:定期组织舞蹈比赛和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展示所学成果。
四、教学资源和条件1. 教学场地:校内设有专门的舞蹈教室,配备音响设备和镜面墙,保证教学效果;2. 教学器材:准备充足的曳步舞教材和器材,包括音乐、舞蹈服装等;3. 教学人员:聘请专业的曳步舞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师德师风。
五、课程管理和保障1. 学生选拔: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修课,鼓励学生自愿报名;2. 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的课程管理制度,确保教学秩序和效果;3. 安全保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安全。
六、课程实施效果评估1. 学生评价: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2. 教师评价: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3. 教学成果:定期举办舞蹈展示和比赛活动,评选出优秀学生和教师,宣传曳步舞校本课程的成果。
七、总结和展望曳步舞校本课程的开设,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和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曳步舞校本课程能够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为学校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一、理论知识
1、舞蹈历史:介绍舞蹈发展的历史演进,结合国外及国内的舞蹈艺术,引出当代舞蹈的流派种类;
2、舞蹈分类:讲解舞蹈的体裁和风格,详细介绍民族、现代、古典、
民俗各类舞蹈;
3、舞蹈动作分析:从动作处理、节奏、变换、舞者表现及美感等方面
对舞蹈动作进行分析;
4、舞蹈创作:介绍舞蹈创作的原理,详细讲解舞蹈话题、构成、结构
的创作;
5、舞蹈法则:解读舞蹈剧情表演的表现规范,阐述舞蹈表演形式及表
现手法;
6、舞蹈表演:介绍舞蹈表演的艺术创作及表演要素,注重舞蹈表演的
艺术表现与乐理知识。
二、实践课程
1、舞蹈基本功:将舞蹈步法、基本动作及转体等基本技巧进行教学,
注重身体素质和多种动作技术的训练;
2、舞蹈表演:对对应的舞蹈表演进行体系化教学,以及舞蹈技术在表
演中的运用;
3、舞蹈练习与评比:将学生的训练成果在舞蹈比赛中进行陈述和评比。
三、舞蹈技巧
1、舞蹈步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舞蹈,丰富学生技巧,学习传统舞步和
现代舞步;
2、舞蹈节奏:对舞蹈节奏的运动特征,节奏的变化以及与表演动作之
间的色彩结合等进行训练;
3、舞蹈表演:训练舞者表现力,学习表演风格,完善表演技术和动作
艺术;
4、舞蹈审美:注重表演中的美感,让学生了解美学及其形式的艺术感受;
5、舞蹈设计:学习舞蹈设计从导演、编舞及运用音乐,莎士比亚等文
学创作角度,打造出完美的舞蹈创作;
6、表演技巧:教授舞蹈表演技巧,打磨舞蹈表演者的表演素养,培养
出良好的舞蹈表演观念及能力。
舞蹈 课程管理制度
舞蹈课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舞蹈课程管理,加强舞蹈教学质量,提升学员的舞蹈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舞蹈培训学校及机构的舞蹈课程管理工作。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三条学校根据学员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因素设置相应的舞蹈课程。
第四条学校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舞蹈课程分为基础班、提高班、专业班等级别。
第三章教学计划第五条学校应当根据舞蹈课程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
第六条教学计划应当经过学校上报,并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
第四章教师队伍第七条学校应当配备一支具有专业素质和教学经验的舞蹈教师队伍。
第八条学校应当定期对舞蹈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提升其教学水平。
第五章教学管理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保证学员的学习环境。
第十条学校应当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器材,确保教学质量。
第六章学员管理第十一条学员应当按照学校规定的课程和时间进行学习,不得擅自缺课或早退。
第十二条学员应当遵守学校的学习纪律和规定,不得在校内损坏设施和器材。
第七章教学考核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定期对学员进行舞蹈水平和技能的考核,及时发现学员的学习不足之处。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第八章教学评估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确保教学质量达到要求。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九章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关注学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指导。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员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意识。
第十章管理制度的执行第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舞蹈课程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和学员的管理和培训。
第二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一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学校应当积极配合执行。
第二十二条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舞蹈课程管理制度
舞蹈课程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规范和规范舞蹈课程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舞蹈课程的教学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幼儿舞蹈、少儿舞蹈、成人舞蹈等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3.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任何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处理。
二、教学目标1.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舞蹈课程的学习,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 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舞蹈课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和幸福。
三、表演制度1. 学校将按年级、舞蹈风格等因素,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
课程结束后,学生将通过考核确定是否能够参加表演。
2.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表演中的优秀学员,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3. 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舞蹈比赛,以此激励学生提高舞蹈技能。
四、教学管理1.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职业素养。
2.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课程安排,保证教学质量。
3.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备课,按时到达教室,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4.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5.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及时向学生家长汇报。
六、教学环境1. 学校将提供优质的教学设施和舞蹈器材,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整洁。
2. 学校将配备专业的舞蹈教学设备,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3. 学校将确保教学场所的通风、光线和温度适宜,保证学生在舞蹈课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
七、学生管理1. 学生必须认真遵守课程安排和纪律要求,按时到达教室,保持课堂秩序。
2. 学生必须穿着合适的舞蹈服装,自备相关舞蹈器材,参加课程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校本课程《舞蹈》课程标准
一、前言
舞蹈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形体以及协调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它可以使儿童得到情操、情感方面的教育。
从爱祖国、爱社会、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中,唤起儿童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增长知识、提高智力,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儿童的心灵美、行为美。
同时,也可以在基础舞蹈中塑造学生的形体以及对舞蹈动作的灵敏程度。
从目前的基础教育体系来看,舞蹈教育还没被纳入小学全面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许多中小学里都没有设置独立的舞蹈课程。
在小学里,舞蹈教育只不过结合在音乐教育中,一直处于一种附属和依从的地位。
然而,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手段,它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
所以,舞蹈完全可以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以提升儿童对课程的积极性。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总目标是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提高协调能力。
⒈通过舞蹈动作的训练,培养身体的协调能力,增强敏捷的反映能力、灵活的适应能力、动作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增强身体肌肉力量及脊柱、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肩关节的柔韧性。
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及塑造健美的形体,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
⒉通过舞蹈教学,将音乐和舞蹈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
让儿童们在舞蹈教育过程的体验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
⒊通过舞蹈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儿童的智力素质。
(二)分目标:
低年段(一~二年级):
1.观看舞蹈,学会欣赏舞蹈。
2.激发对舞蹈及音乐的兴趣,使其乐于参与儿童集体舞蹈表演。
跳舞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
3.听到喜欢的音乐能有想去舞蹈的欲望。
4.初步了解舞蹈,能表达个人情感。
5.在舞蹈游戏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中高年段(三~六年级):
1.观赏舞蹈表演,能区分主要舞种。
对舞蹈作品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有所领悟和体验。
2.能准确地表演儿童舞蹈,并富有感情。
3.观看各类舞蹈的表演,能说出其所表达的情感。
三、课程内容
1.观看各种儿童节目或者影片、歌舞剧中的舞蹈表演,感知身体语言的独特魅力,懂得肢体语言也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2.熟悉旋律的节拍,会分辨简单乐曲的4/3拍和4/2拍的旋律。
3.学会一种简单舞蹈的手部动作。
4.学会这种舞蹈的脚步动作。
5.学会手脚协调,加之脸部表情得配合,逐渐使自身动作更有表现力。
在班级统一学习中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尽快学会舞蹈,增进同伴间默契,懂得团结协作。
四、教学建议
(一)教法建议:
1.为使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地方风格,可放送一些通俗歌曲或一些有名的民歌
2.根据歌曲具有的特征,音域较宽,调性较高,高音部分还要避免大喊大叫。
3.歌曲中的倚音、波音、滑音是很具地方色彩的装饰音,尽量要把它表现好。
4.歌曲的节奏清新明朗,内容生活化,故可把歌曲处理成有简单动作和情景的表演唱,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5.由于调性关系,伴唱部分可由老师弹奏或听录音,学生可不唱。
(二)教学建议: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启发学生去理解动作原理,为知识技能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
舞蹈知识技能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舞蹈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使教学获得实效。
授课形式采取以小组为单位,集体授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三)评价建议:
对学生的评价可分为平时、定期和总成绩的评价,也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相观察与评价,相互帮助与启发,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
对教师的评价则以动作示范性,教学观察性、备课质量性和热爱舞蹈的自主性为出发点。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构成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宏观把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训练民族舞蹈。
2.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规范性和创造性。
本课程在教学中,特别是基本功的训练要扎实有效,特别是具有民族舞基本特征的动作要讲究规范。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创造性,实现多个艺术品种的嫁接融合。
3.舞蹈动作是本课程的训练重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一定的时间。
同时,在嫁接舞蹈动作的同时要结合相关的
知识,使学生乐意接受并充分表达。
4.舞蹈具体动作由易到难、由分解到组合,少讲多看、精讲多练,由基本动作到串联。
在动作练习过程中,注意向学生讲明动作的含义,提出舞蹈的情感要求,在舞蹈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摸索探讨其中的规律特点,从而加强舞蹈教育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课程评价
(一)评价的内容
对学生的评价除了应关注舞蹈技能训练方面的指标外,还应该关注情感的体现。
如:对舞蹈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舞蹈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对舞蹈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等。
(二)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舞蹈教学的上课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
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跳等方式进行。
2.在舞蹈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等,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分。
但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能力。
六、保障措施
1.组织措施:成立评价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计划执
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计划完成。
2.制度保障:制定教学安全制度。
3.财力保障:争取上级资金,校内积极自酬资金,确保各项经费投入,保证项目完成。
4.管理保障: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总之,儿童舞蹈教学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舞蹈的性质、特点与审美作用,强调创新意识。
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