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和理论实践课教学内容
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设计
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设计“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根本”是设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内容符合管理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注意学科交叉。
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
一、课程教学目标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我校办学突出“交通”和“职业”两个特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向,立足交通,面向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我校学生主要是来自广东省省内各地的高考3A录取分数线以上的学生,少部分学生是通过高考的中专、技校或职高毕业生。
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科技和人文素质较好。
专业培养定位我院管理类各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具有完整的人格道德、精湛和专业技能和优秀职业素质的“基层运营管理人”。
管理学基础是我院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成为一名“基层运营管理人”奠定良好的管理知识基础和通用管理能力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工具和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管理实践,使学生掌握“基层运营管理人”应具备的管理知识与技能。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1、知识模块顺序共分为四大知识模块,分别为管理学基本知识与原理、管理学的发展史及主流的理论和代表性观点、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一个原点、三个维度的管理学场”的知识模块结构一个原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包括:管理定义、管理角色、管理决策、组织环境、管理伦理和组织文化。
通过公理性概念的导入,使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成为学习的基点。
(分别为第1、3、4章)三个维度:时间维度:从管理史严格的视角展开管理学的学习,从泰罗制一直到学习型组织理论,沿着时间轨迹鉴赏百年来现代管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流派的观点、内容,产生的背景和现实意义,使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时间隧道”。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社会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建设成就。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支教、环保、扶贫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如敬老院、社区服务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奉献精神。
2. 校园文化活动(1)举办思政理论课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讨论时事热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如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精神。
3. 创新创业实践(1)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2)开展创业讲座,邀请成功创业者分享经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3)组织学生参与创业项目实践,如创业团队组建、市场调研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国际交流与合作(1)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夏令营、短期交流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发展状况。
(3)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志愿者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教学实施步骤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2. 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理论课和理论实践课教学内容
理论课和理论实践课教学内容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本课程在金融专业的定位:中央银行是对金融系统和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部门,在我国高校本科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有“中央银行学”这一课程。
从一个国家的银行系统来看,银行机构体系大致分为管理性机构和经营性银行机构,商业银行属于商业经营性银行机构,政策性银行是政策性银行业务经营机构,而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属于管理性机构。
在银行体系中经营性机构的主体是商业银行,所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金融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与此对应,金融管理性机构主要是中央银行,所以中央银行学也是应该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
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角度来看,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既要懂得微观银行业务经营,也要懂得宏观金融调控和监管,而金融宏观调控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所以深入了解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是很有必要的。
课程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中央银行主要业务的运作方式和操作流程;掌握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与体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掌握有关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和运作框架;掌握金融监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以及央行的金融稳定职能。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有关宏观金融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中央银行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四个板块:中央银行业务、中央银行制度与体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以及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其前期基础课有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管理学、金融市场学和国际金融等。
具体模块和课时分配如下:模块顺序课时中央银行业务模块(资产负债业务与其他业务)8中央银行体制模块8货币政策运作框架12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模块6总课时34课时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央行的业务和货币政策运行这两个模块。
教学难点在于:首先是部分内容与金融专业本科生在其他课程所学的内容简单重复,没有加深,比如与二年级第一学期所学的“货币银行学”在中央银行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内容重复了,而且有些内容没有进一步加深理论分析。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背景介绍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实践教学在思政理论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实践教学大纲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思政理论课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道德与法治教育(6)心理健康教育2. 教学安排(1)课程总学时:32学时(2)教学方式: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研讨交流、社会实践等相结合(3)实践教学学时:16学时三、实践教学形式与内容1. 实践教学形式(1)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科技园区等,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2)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能力;(3)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4)主题研讨:围绕思政理论课相关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交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5)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6)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企业实习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实践教学内容(1)参观考察:如参观革命圣地、历史博物馆、科技园区等;(2)社会调查:如调查民生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等;(3)志愿服务:如支教、关爱留守儿童、社区服务等;(4)主题研讨:如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等;(5)案例分析:如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重大政策等;(6)社会实践:如社区服务、企业实习、实习支教等。
思政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理论课的教育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开展了思政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理论课的内涵,提高理论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思政理论课的内涵,提高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活动内容1.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
2.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老人、环境保护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暑期“三下乡”活动、实习实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 举办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开展主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拓宽视野,提高理论素养。
5. 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6.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音乐节、运动会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四、活动实施1. 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2. 组织协调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协调,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宣传动员通过海报、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活动开展严格按照活动计划,组织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
5.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收集学生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教学大纲
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大学生拓展能力,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走正确的成长之路。
三、基本要求根据本大纲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学生,在马列主义教学研究部及指导教师的组织安排下,按照《实施方案》的步骤和要求,有序完成活动申请、活动实施、活动总结及活动成果提交,力求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每期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对本人所指导班级的实践教学进行总结评价,思政部对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总结评估,查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对策。
四、主要内容及质量标准(以下时间、周数均为参考)根据马列主义教研部所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建立选题库,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行选择调研题目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调研选题,围绕选题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写成相关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社会考察或社会工作体验的经过与心得体会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社会调研”、“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部分构成,分别记16学时、10学时和10学时,共36学时。
“社会调研”:社会调研在二年级暑假或三年级寒假完成。
指导教师于二年级第二学期对学生进行宣传动员,学生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指导中心”网站或“青春新财大”微信平台上公布的参考选题及要求确定题目,并提交《“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社会调研申请书》。
申请书经指导教师审定后,学生于暑假(或寒假)完成调研,下学期第11周之前完成申请书拟定的活动任务,并于第12周内提交“社会调查实践”报告,教师批改、提出修改意见装订成册存档。
第17周内教师面授总结。
推荐优秀作品制作“优秀报告集”。
(学时分配:第一、第二学期各面授2课时+在线指导12课时,共16学时,面授安排在每学期第17周)。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教材(3篇)
第1篇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思政理论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实践教学是思政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节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原则实践教学的目标是: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强理论素养;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践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 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3. 教育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4. 创新性与传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第一节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 社会实践: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2. 校园实践: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3. 实验教学:实验室教学、实习实训等;4. 案例教学:典型案例分析与讨论。
实践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1. 参观考察法: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2. 志愿服务法: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3. 社会调查法: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5. 实验教学法: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6.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现实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和感悟;7. 创新创业法: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第三章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第一节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实践教学目标;2. 实践教学内容;3. 实践教学方法;4.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5. 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案
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案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案目标:1. 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概念和关系。
2. 掌握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3. 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实际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1.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概念和关系。
2. 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学难点:1. 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实际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文献、案例分析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引入相关实例,激发学生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二、讲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概念(10分钟)1. 分别介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定义,强调二者的相互关系。
2. 解释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说明教育理论如何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设计。
三、分析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15分钟)1. 介绍几种常见的教育理论,如行为主义、构造主义、认知心理学等,并分析它们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2. 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展示教育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如如何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设计教学活动,如何运用行为主义理论进行课堂管理等。
四、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实际教学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教育理论,并根据该理论设计一个教学活动。
2.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并分析该教学活动如何运用教育理论进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教育理论。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设计的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理论课实践教学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实践教学是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手册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提高实践效果。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理论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4. 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原则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应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2.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实践教学应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3.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践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四、实践教学内容1.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验证理论知识。
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仿真教学: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课题研究:围绕某一课题,开展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5.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
五、实践教学方法1. 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实践过程。
2. 讲授法:教师讲解实践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实践技能。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践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六、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2. 建立实践教学团队:由教师、实验员、学生组成实践教学团队,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大学理论课实践课教案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微积分基本概念及运算。
2. 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及运算。
教学难点:1. 高等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
3.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过程:一、理论课教学1. 第一周:微积分基本概念及运算- 课堂讲解:极限、导数、积分的基本概念及运算。
- 课堂练习:例题讲解,让学生动手练习。
-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第二周:线性代数基本概念及运算- 课堂讲解:矩阵、行列式、向量空间的基本概念及运算。
- 课堂练习:例题讲解,让学生动手练习。
-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3. 第三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概念及运算- 课堂讲解: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及运算。
- 课堂练习:例题讲解,让学生动手练习。
-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二、实践课教学1. 第四周:微积分应用- 课堂讲解:微积分在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
-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微积分知识解决问题。
- 课后作业:撰写实践报告,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2. 第五周:线性代数应用- 课堂讲解:线性代数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线性代数知识解决问题。
- 课后作业:撰写实践报告,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3. 第六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 课堂讲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统计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
-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问题。
- 课后作业:撰写实践报告,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及时反馈。
思修理论课实践教学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思修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和文明素养。
实践教学是思修理论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手册旨在为思修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 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4.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道德实践(1)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扶贫、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了解社会现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 法律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法院、监狱等司法机构,了解司法工作流程,增强法治观念。
(2)邀请律师、法官等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体验法律实践,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3. 文明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开展文明礼仪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组织学生参与文明出行、文明餐桌等活动,倡导文明风尚。
四、实践教学方法1. 参观学习法: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司法机构、文化场所等,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感受理论知识。
2. 志愿服务法: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模拟实践法:通过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前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基础,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理论。
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为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指导。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认识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以下是具体教学设计思路:
1. 点题导入
可以通过邀请专家、播放视频或者展示图片等多种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个现实问题,并思考如何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解决。
2. 理论分析
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应当运用具体而实际的案例,提示学生使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如在讨论创新创业问题时,可以使用私有制、生产关系、生产力等基本概念,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对创业的经济基础,而社会主义制度则提供了创新创业的良好制度环境等。
3. 课堂互动
尽量采用小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讨论结束后,可对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和整理,促进思想碰撞和思维深度。
1。
理论课和理论实践课教学内容
理论课和理论实践课教学内容一、理论课教学内容(一)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课程目标1.学院的办学定位我院作为较早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质量立院,特色创优”作为治校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突出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品牌”作为发展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鼓励建立多目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学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
2.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于机械、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具备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和编程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进行产品加工,利用专业CAD/CAM软件进行设计,能进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并可从事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岗位需求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主要针对以下两大岗位群:一是数控加工设备使用厂家:学生主要进行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和日常维护工作;一是数控设备制造厂家:学生主要从事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机床典型部件或本体的安装、调试、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作。
4.前后续课程内容作为该课程的前期课程,主要有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公差与配合、电工学及工业电子学等,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实践环节和技能训练。
分别从力学基础知识,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原则、有关国家标准,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刀具材料及选择,车铣刨磨等基本加工方法和设备,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测量,表面粗糙度及其测量,测量技术基础知识,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及量规设计与使用;典型轴套类、盘盖类、箱体类、叉架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分析及相关工艺文件的制定与编写;热处理的原理及方法,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组织、性能及应用,金属材料主要的成型工艺,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直流、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电机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电工安全技术知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工业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应用知识等。
教学理论实践课(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教学理论实践课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理论,并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教学理论的特点,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育概述、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教育、教学、课程、评价等基本概念。
2. 熟悉国内外主要教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
3. 掌握多种教学策略,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4. 学会运用教学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5.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 教育概述(1)教育的概念及分类(2)教育的发展历程(3)教育的基本规律2. 教学理论(1)行为主义教学理论(2)认知主义教学理论(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3. 教学策略(1)讲授法(2)讨论法(3)案例分析法(4)小组合作学习4. 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概念及类型(2)教学评价的方法(3)教学评价的实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举例、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理论和方法。
4.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5. 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教学场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理论:教师系统讲解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理论、教学策略等。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两课实践教学的分配(2篇)
第1篇一、引言“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是“两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本方案旨在合理分配实践教学资源,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实践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 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
- 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
2. 思想品德教育:-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扶贫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组织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如诚信考试、文明礼仪宣传等。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实践能力培养:-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联合国、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 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实践教学分配方案1. 实践教学时间分配:- 本学期实践教学时间为8周,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
-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实践教学时间可适当调整。
2. 实践教学形式分配:-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安排2次,每次4学时,共计8学时。
- 专题讲座:安排2次,每次2学时,共计4学时。
- 社会调查:安排1次,4学时。
- 志愿服务活动:安排2次,每次4学时,共计8学时。
- 道德实践活动:安排2次,每次2学时,共计4学时。
- 心理健康教育:安排1次,2学时。
- 模拟联合国、辩论赛等活动:安排2次,每次2学时,共计4学时。
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课(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本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和理论分析,使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了解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包括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安全知识等。
2.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包括物质的称量、溶解、加热、冷却、过滤、蒸馏、萃取等基本操作。
3. 化学实验分析方法:包括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分析、验证等。
4. 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5. 化学实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化学实验案例,使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知识。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3. 理论分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验证,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化学实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 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分析和验证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理论实践课程(2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教学理论实践课程是一门以培养教育专业人才为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课程。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教学观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教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论目标:使学生掌握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2.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具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增强职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 教学理论概述:介绍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性人物。
2. 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任务的确立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探讨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其优缺点。
4. 教学组织与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5. 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探讨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6. 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分析典型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四、教学实施1. 理论讲解:教师通过讲授、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教学观摩:组织学生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
4. 教学设计: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
5. 教学反思: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6. 小组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提高。
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讨论、提问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3.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思想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思想理论课教学方式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提高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组织开展了本次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思想理论课的认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1. 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厉害了,我的国》、《战狼2》等爱国主义影片,让学生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精神的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3. 举办主题演讲比赛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举办学生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4.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
5. 举办知识竞赛举办以思想理论课相关内容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开展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围绕思想理论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活动实施1. 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活动目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具体实施步骤。
2. 宣传动员通过班会、海报、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组织实施严格按照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活动心得,总结活动成果,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课和理论实践课教学内容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西南财经大学的办学定位是,以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心,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以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在适当时机,实施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发展战略;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全国一流重点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以培养素质优良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中心,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反映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办学特色;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先导,拓宽专业口径,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这样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体现,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现代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掌握的方法论基础,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有必要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从多年的实践看,本校生源素质较好,又是文理兼收,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完全有条件将计量经济学作为必修课程。
对于大多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是需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而不是重在研究计量方法本身,所以需要的是理论与应用并重,融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为一体的一门计量经济学课程。
我们反复精选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大多数经济、管理学本科专业教学的实际要求;课程包含了由教育部全国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全部内容。
本科课程以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为主,适当概要性地介绍“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新发展与动态,。
课程坚持“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的原则,特别注重基本思想、经济背景、基本方法和实际应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研究和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现实的经济和管理问题。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计量经济学》的知识模块分为三部分:经典计量经济学基础模块、非经典计量经济学拓展模块和实践应用模块(含案例分析、实验教学与课程论文),总课时54 +10 课时(10 学时为上机实验学时)。
经典计量经济学基础模块由第
1 ,
2 ,
3 ,
4 ,
5 ,
6 ,7,8(一、二节),11 章组成,分配学时数36 ;非经典计量经济学拓展模块由8(三节),9,10章组成,学时数8-10;实践应用模块由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和课程论文(12章)三部分组成,包括课程论文讨论,课程论文公开答辩,以及上机实验等教学环节。
课程论文10学时,另外,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外安排不低于10学时的上机实验教学时间。
具体的知识模块顺序与对应学时如下: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难点不仅仅是《计量经济学》课程各章节讲授中知识的重点难点。
课程组认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应升华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
课程的内容回答“教什么?”、教学方式回答“如何教?”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是各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各个专业及不同层次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课程内容有共同性需求和专门性需求之别,其中共同性体现为最基础性知识。
为此,教材和教学中我们明确了最基本要求,这是教学的重点。
同时还提出了若干供各专业选择的教学内容。
此外,还在以下方面作了许多努力:
1、强调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课程,而不是数学课。
但是计量经济学离不开数学和概率统计,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描述离不开数学过程。
不过如果只是重点讲理论方法,课程过于数学化,学生对其经济背景不清楚,不明白这些理论方法应怎么应用,就会失去了对经济学各专业的实际意义。
对于理论方法,更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数学过程。
我们强调本科的计量经济学要“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不是没有必要的数学推导,而是把数学过程只作为解决计量经济基本思想的工具,不加过分强调。
而是着重于基本思想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
为此在教材、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上都作了改革。
在新编的教材中,在每一章的开始都设置了从实际经济背景出发提出的“引子”,目的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体会到本章将要讨论的主要问题,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不是抽象地讲理论和方法。
在理论方法的讨论中,凡是比较繁琐的数学推导都放到附录中或在网络教学资源中供参考。
每一章的最后一节都是“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经济问题的案例说明本章讨论的主要方法如何通过EViews计算机软件去实际运用。
实践证明这样编写的教材更加适合大多数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要求。
教学中坚持“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程论文”三结合,教师讲课的着重点是基本思想的分析,在对方法讲解的基础上,从实际经济问题的实际例子出发,通过案例又回到经济问题的分析,并指导学生通过完成“课程实验”、“课程论文”,去自己体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实际应用,以提高计量经济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
还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重点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基本点,形成课堂授课的基本框架。
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也是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不强调数学推导,实际应用(含课程论文及答辩)占40%。
期末考试只占60%。
2、实践能力培养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重要方面,除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外,课程论文及其答辩是一种好形式。
具体采用了学生自选题目、分组课下准备、完成论文初稿、课堂公开答辩讨论、教师点评、课后修改课程论文的方式。
上机实验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另一种好形式(详细论证见4-2-4)。
3、计量经济学内容丰富,要做到“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程论文”三结
合,教学学时有限,加之开课学生人数多,教师负担很重。
为此教学中要精选讲课内容,大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十分必要。
为配合教学改革,建设了计量经济学教学主页,包括了17个栏目,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4、推动教与学的互动,强化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收集反馈意见。
为了反映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的实际情况,专门设计了包括对计量经济学的认识与看法;学习方式;不同章节中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基本思路、方法、工具的掌握程度;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对教学的意见建议等10个方面内容的调查方案和专门的调查问卷,对所有参加《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的学生分别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汇总分析,以得出具有指导教改意义的若干信息与结论。
了解掌握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可帮助和指导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与改革,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差距,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及时完善《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计量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由案例分析、实验教学与课程论文三部分组成。
1、案例教学
为了引导学生体验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实际应用,除了第一章和第十二章以外,每一章的最后一节都安排为“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经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了解理论方法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并结合案例分析介绍EViews软件的使用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计量经济理论方法更加贴近经济管理实际,而且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去学习计算机软件,比单纯讲授软件本身更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以通用的Eviews软件为载体,为配合《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专门设计的辅助性教学环节。
设计思想和目的是完成课堂讲授内容的计算机软件的实现,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评价课堂所学的内容。
具体做法是在数量分析实验室进行专门的上机实验教学,并要求学生课外另外安排不低于10小时的上机实践。
上机实验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结合自己选定的作业和设计的模型,熟悉EViews软件的使用方法各个部分的具体操作。
我们还专门设计了实验项目表(如下所示),编写了上机手册(见网络资源)。
实践证明,经过10学时及以上的训练,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分析的EViews 软件操作,都具有了用计量经济软件作实证性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
从对2000、2001、2002级同学的最近三次事后问卷调查看,关于对“参加计量经济学上机实习收获的自
我评价”问题的回答,在1(无收获)和5(收获大)的5级程度分类中有如下结果:
可以看出,调查结果普遍集中在 3 , 4 这个程度上,大多数学生认为上机实习的收获较大。
实验室教学项目表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实验类别: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