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
计量检测设备校准结果的正确判别和确认
国内统一刊号CN31-1424/TB 2009/2 总第210期核查标准来满足核查要求?人为地选择试验数据,在测量中是不允许的。
为此本文提出采用以下的方法解决此问题。
《规范》条文中有关试验合格值的规定:“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可以理解为:“将此次(已建的计量标准每年进行的重复性试验)所得到试验数据,作为测量不确定度的A 类评定分量,与(预先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B 类分量合成后,用此计量标准检定被检仪器,其测量不确定度应满足最低要求”。
即从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最低要求出发,确定重复性试验的合格值(最大值)。
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在《规范》条文中叙述得非常清楚。
考核对象:① 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②如果计量标准器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均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对应于该参数的实物量具。
考核方法: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 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以相邻两年的测量结果之差作为该时间段内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考核合格值: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即不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该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根据统计,能进行上述稳定性考核的计量标准在所建立的计量标准中只占少数,大部分计量标准只能采用对计量标准器的考核来核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见《计量标准履历书》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图表)。
如果计量标准器是计量仪器,且示值可调,那么进行此类考核是没有意义的,可不进行考核;一次性使用的标准物质也不用进行考核。
考核的合格值可参照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合格值。
由于《规范》中没有期间核查的内容,所以计量标准的核查实际上有期间核查的功能,在核查时间的选择上应考虑此因素,重复性试验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应选择在二次检定之间进行。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
的 测 量 设 备 如 果 该 直 流 电 位 差 计
作 为企 业应 该如 何 理解 、满足 上述 要 求 .达到 测量 设 备都 得到 确认 的 目的呢?笔者在 工作 中发现 . 虽然对
相 关 人 员 进 行 了 计 量 确 认 等 知 识 的 培 训 , 到 具 体 实 施 时 又 显 得 茫 然 但 下 面 本 着 实 施 简 单 、管 理 有 效 的原
管理 篇 工 程 计量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 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
口 中 国 二 重 集 团公 司 计 量 技 术 所 廖 厚 华
IO10 2 2 0 { 1 S 0 1 :0 3  ̄ 量管 理体 系 J
测 量 过 程 和 测 量 设 备 的 要 求 》 在 总 要 求 中 明 确 提 出 “ 量 管 理 体 系 内 测 所 有 的测 量设 备应 经确 认 ” 那 么 .
格 , 认 员( 常是计量检定人员 ) 确 通
就 直 接 下 计 量 确 认 为 “ 格 ” 的 结 合
计 量 标 准 装 置 是 严 格 按 照 检 定
规 程 的要 求配置 的 .经 过政 府计 量 行政 部 门考 核合 格后 .其 量 值传 递
覆 盖 的 范 围 也 是 有 要 求 的 .这 个 要
种类 多 . 量点 多 . 测 因为这 部 分测 量
设 备 预 期 的 使 用 要 求 干 变 万化 . 同
样 的 测量 设备 用在 不 同场 合 .计 量
要 求 就 会 不 同 .不 能 按 照 统 一 的 要
查明 和确 认 测量 设 备是 否 符合 法定 要 求 的程序 . 它包 括检 查 、 标 加
记 和 ( ) 具 检 定 征 书 或 出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引言测量设备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的有效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的频繁度增加,测量设备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性。
为了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计量确认。
本文档描述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旨在确保测量设备的持续性能和有效的质量控制。
2.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能够做到以下几点:•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检查和验证测量设备的性能•记录和跟踪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结果•建立修正措施以纠正发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3. 管理程序概述3.1 计量确认计划在测量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应制定计量确认计划。
计划应明确需要进行计量确认的设备、计量频率、计量方法和责任人。
计划还应包括计量记录的管理和保留要求。
3.2 标准操作程序(SOP)为了确保计量确认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应编制标准操作程序(SOP)。
该程序应详细说明每个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步骤、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测试方法和评估准则。
SOP还应包括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和记录管理要求。
3.3 计量确认的执行执行计量确认的过程中,应按照SOP的要求进行操作。
测量设备的性能应进行检查和验证,例如进行校准、线性度测试、重现性测试等。
测试结果应记录,并与预期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以确定设备是否满足要求。
3.4 结果分析和修正措施对于不满足预期性能指标的测量设备,应进行结果分析,以确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修正措施可能包括设备校准、维护和维修,或更换设备。
修正措施的实施应记录,并验证修正措施的有效性。
3.5 记录和跟踪所有计量确认的结果和修正措施应进行记录和跟踪。
记录应包括测量设备的标识、计量确认的日期和结果、以及修正措施的执行日期和结果。
跟踪记录可用于评估测量设备的性能趋势,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3.6 审计和持续改进定期进行计量确认管理程序的审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要求。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的检定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的检定/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根据RB/T 214 第4.4.3 条款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或计量溯源性有要求的设备,包括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等辅助测量设备有计划地实施检定或校准。
经过计量机构检定或校准后得到的证书,需要检验检测机构对其进行进行准确有效地确认(简称为证书确认),是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通过正确实施证书确认,可以有效提高检验检测机构设备的管理水平,降低检验工作风险,证书确认的结论,直接决定设备能否投入检验检测活动,对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旦确认仪器出现了问题,应立即停止所涉及实验项目的检测活动,必要时,追回所出具的检测数据及报告。
那么如何正确且有效地进行证书确认呢?我们来谈一谈。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检定和校准都是确保仪器设备性能准确有效的溯源方式的其中一种,其中,检定证书只有法定计量机构才可以出具,且检定证书都会给出判定结论合格或者不合格,校准证书一般情况不会给出判定结论,其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检定证书还是校准证书,检验检测机构都需要对其进行确认,原因是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验参数,确认检定或校准的结论是否满足实验的具体要求,这一点我相信小伙伴们很好理解。
在对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之前,我们提前做好计量机构资质审查工作,确认其是否有能力有资质对本公司所涉猎的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避免后期工作的麻烦。
在这说一点,检定还是校准需要根据《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确定,有想了解的可以查询一下(关注最新版)。
接下来,我们具体谈一谈获得证书后,如何进行证书确认:1、确认签字与印章:三人(检定/校准人,复核/核验人,批准/签发人)签名是否齐全,两章(CNAS章,检定专用章/校准专用章)是否齐全;2、确认信息准确性:包括公司名称、地址、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计量机构信息等是否与实际相符。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方法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方法杨伟忠 / 上海市青浦区计量质量检测所0 引言不同的测量过程对测量设备有不同的计量要求,正确实施计量确认是企业保证测量设备满足规定计量要求的重要管理手段。
在测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企业对IS010012:2003标准理解不透彻,对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方法存在误区。
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谈谈不同管理性质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方法。
按照管理性质分类,企业提供的测量设备有三种类型:最高计量标准、强检测量设备和非强检测量设备。
下面就上述三种类型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方法予以阐述。
1 最高计量标准的计量确认最高计量标准包括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是严格按照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校准规范要求配置,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合格才能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
当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以检定方式溯源时,由于其配置正确,符合规程或规范要求,因此只要检定结论合格,计量确认员可直接给出计量确认合格的结论。
1.1 实例一某企业建立了测微量具校准装置,开展千分尺的校准工作。
配备的主标准器是4等0~100 mm专用量块,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则计量确认可直接判为合格。
当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以校准方式溯源时,校准证书给出符合所依据文件条款的结论时,计量确认员也可以直接给出计量确认合格的结论;当校准证书不能给出符合所依据文件条款的结论时,应进行计量验证。
根据规程或规范的规定导出计量要求,将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相比较,符合要求的给出计量确认合格的结论。
1.2 实例二该企业还配备了测力用的量仪测力仪作为配套设备,经有关计量技术机构溯源后出具了校准证书,给出了相应校准点示值误差,未给出符合与否的结论。
根据JJG 21-2008《千分尺》检定规程规定:千分尺的测力应为5~10 N。
根据测量要求,可导出计量要求:测量范围为0~15 N,最大允许误差为±0.2 N。
校准证书给出的校准点覆盖0~15 N测量范围,各校准点最大示值误差为0.06 N,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计量要求,计量确认合格。
浅谈计量检定、校准方法的确认工作
浅谈计量检定、校准方法的确认工作摘要: 在我们计量工作中,当计量检定规程、规范发生更新时,要求检定、校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要及时得以提高,要求计量设备能够符合新规程、规范的要求。
当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更新后,我们必须做好检定、校准方法的确认工作,主要是为了使检定、校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方法确认工作为了达到计量工作中数据及结果的质量要求,应当对其实施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加以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对检定、校准及检测实施质控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必须选用经识别且确认有效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
其工作主要有检定、校准方法的选择,新规程或规范的更新以及新规程或规范确认工作。
1.检定、校准方法的选择。
按照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考核规范)第7.3款的要求,机构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在其授权内的所有检定、校准和检测,包括物品的抽样、运输、储存和准备。
按照考核规范要求,在方法的选择上分为五种类型,分别包括检定方式方法的选择,校准方式方法的选择,型式评价方式方法的选择,计量检验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计量检测方法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基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工作业务只涉及检定、校准及商品量及商品包装计量检验规程或规范的选择。
我们就常用的三种类型进行确认工作的探讨。
1.1开展计量检定工作时,一般采用国家的计量检定规程,如无国家规程,可选择部门或地方制定的计量检定规程。
例如:检定量块,选用JJG146《量块检定规程》;检定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时因无国家规程,则我们采用JJG(建材)124《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规定规程;而经查机动车区间测速监控系统的检定因无国家规程可用,机构经制定陕西省地方规程并按程序进行发布后,则采用JJG(陕)002-2019《机动车区间测速监控系统》这一省地方检定规程。
1.2进行校准工作时,优先选用国家已发布实施的校准规范,例如:JJF1847-2020《电子天平校准规范》。
检验检测机构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及确认
检验检测机构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及确认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检验检测机构在检定/校准结果确认工作中存在的误区,通过比较检定与校准的定义和区别,研究如何正确应用检定/校准结果,使检定/校准工作起到实际作用,从而确保检验检测机构所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
关键词: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确认检验检测机构为确保所出具数据的准确可靠,应确保所有用于检验检测和抽样的仪器或设备均达到相应要求的准确度,并符合相应的检验检测技术要求。
但在检定与测试工作中,因为人们对仪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理解方法也出现了一定偏差,又没有对检定/校准数据做出必要有效的管理与运用,使得量值溯源法不能传承至今。
1 检定、校准的定义与区别《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所给出检定的含义为"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查是行政手段,带有强制性,是进行依法计量监督的主要方式。
检定的对象,主要是将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
检定标准是指依据有效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的基本性能,包括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全面的评定。
是由国务院的计量技术部门或批准的地方计量技术部门实施检查,由具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试验,做出合格和不合格的判断,并颁发检定合格证书或检查结论通知单,其结果具备法律效力。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给出校准的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第一步就是确定有测量标准所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即为根据此方法判断由示值得到测量数据的方法,这里的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和相关示值均具有的不确定。
一般情况下,只将上述定义中的第一步看作是校准。
"校准可以确认该仪器的示值误差,或对示值进行适当调整。
校准不存在强制性,由试验测试单位进行自己负责,是对检验检测部门的溯源性的一项自愿性要求。
校准的范围包括强制检定以外的非法制测量工具,重点包括在产品和服务供应活动中所采用的测量工具。
4如何判定设备实施检定或校准
,应满足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01-A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 》的相关要求。 • 4.2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应覆盖开展的内部校准活动,并对内部校准活 动建立文件清单。 • 4.3 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应经过相关计量知识、校准技能等必要的 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或经授权。 • 4.4 实验室实施内部校准的校准环境、设施应满足校准方法的要求。
•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JJF)。
• 校准是实现量值统一和准确可靠的重要途径。
• 校准溯源的方式,一般选择送CNAS认可承认的量值溯源机 构获得外部校准服务之外,一些检测实验室也有选择自己 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内部校准。
检定/校准机构选择
• 校准的频次: • 只有在规定的时期内完成的校准才是有效的。 • 校准的频次基于风险和成本; • 当测量是严格的或接近设备的极限时,需要一个严
• “内部校准”与“自校准(Self-Calibration)”是不同的术语, “自校准”一般是利用测量设备自带的校准程序或功能(比如智 能仪器的开机自校准程序)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没有溯源证书的标 准样品进行的校准活动,通常情况下,其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 动,但特殊领域另有规定除外。
内部校准
• 内部校准活动的要求
格的校准计划。
• 计划取决于: 设备的型式、正确使用或滥用、环境条件、固定或
临时场所、维护计划、稳定表现记录、要求的测量不 确定度。
内部校准
• G004内部校准
• 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使用自有的设施和测量标准 ,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需要,为实现获认可的检测活动相关的测 量设备的量值溯源而实施的校准。
计量合格确认规范
计量合格确认规范一、引言计量合格确认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检验和评价,评定被测量设备或仪器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计量标准和要求。
计量合格确认规范是实施计量合格确认工作的指导文件,旨在确保计量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和计量的准确性,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探讨计量合格确认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其基本要素和实施步骤。
二、计量合格确认规范的重要性1. 保障产品质量计量合格确认规范的遵循可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计量结果准确可靠,从而保障产品质量。
通过对被测量设备或仪器进行合格确认,可以确保其在生产流程中所计量的数据是准确无误的,避免了因计量不准确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
2. 提高计量的准确性计量合格确认规范的实施可以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在进行计量合格确认时,需要对被测量设备或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对计量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减少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影响,提高计量数据的可靠性。
3. 保护消费者和企业权益计量合格确认规范的执行可以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产品交易和服务过程中,计量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
通过确保计量合格确认的实施,可以避免误导消费者和企业的情况发生,保护其合法权益。
三、计量合格确认规范的基本要素1. 标准要求计量合格确认规范应明确被测量设备或仪器的计量标准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准确度、分辨率等要素。
标准要求是确保计量结果准确和可靠性的基础。
2. 测试方法和程序计量合格确认规范应规定被测量设备或仪器的测试方法和程序,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步骤、测试仪器等。
通过明确的测试方法和程序,可以确保计量合格确认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校准和验证计量合格确认规范应包括被测量设备或仪器的校准和验证要求,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定期校准和验证,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设备或仪器的偏差和误差。
4. 记录和报告计量合格确认规范应规定对计量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包括记录方式、内容及格式。
论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关键检校参数的确认方法
论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关键检校参数的确认方法论文摘要:在日常工作中,仪器设备能否满足试验检测机构要求,是否能溯源至国家基准要求,是确保试验检测结果有效、数据准确的一个关键环节。
因此要通过仪器设备校准/检定后,对出具的校准/检定证书进行有效性确认,来确保仪器设备满足检测规程的要求。
在以往证书有效性确认过程中,虽有规定确认内容,但并没有针对于检测规程中仪器设备量值要求进行详细比对进行确认。
因此本文从如何在检测规程中查找仪器设备量值要求,针对各种校准/检定证书出具的不同格式,如何与检测规程进行比对,修正因子如何使用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试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1、引言在工程试验检测机构体系运行管理中,仪器设备占重要的一部分,仪器设备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能溯源至国家基准要求,是确保试验检测结果有效、数据准确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检定后,对出具的校准/检定证书进行有效性确认,是试验检测机构必要的工作之一。
本文主要是从仪器检定校准计划的制定、检定校准证书的确认、检定校准修正系数的发布等几方面技术活动中需要大家改进优化的要点进行阐述,希望能给同行业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或参考。
2、检定校准计划制定在以往检定/校准计划制定时,仅仅列举了需要检定/校准的仪器台账,明确了检定/校准的周期,而对于每台仪器需要检哪些项目,每个项目需要检定校准的指标值并无规定,这就造成了计量机构在进行检定校准时比较随意,往往检测的项目和指标值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导致检定校准活动流于形式。
所以在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前,应梳理设备所需检校的量值要求,并列出检定/校准计划中。
2.1检测规程中仪器设备量值要求的梳理试验检测机构在对本机构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检定前,要根据检测规程、技术标准等要求确定仪器设备的量值要求,全部进行梳理列出。
根据检测规程中对仪器设备的要求,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检测规程中对设备准确度等级有明确规定的,则按照现行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列出设备对应等级的计量要求。
计量管理实施细则(4篇)
计量管理实施细则一、总则为了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达到计量管理的目标,规范计量行为,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计量设备的管理(一) 选择合适的计量设备1. 根据计量要求和使用范围,选择适合的计量设备。
2. 优先选择具有国家计量认证的计量设备。
3. 对于关键性计量设备,应优先选择具有跟踪监控功能的设备。
(二) 计量设备的采购与验收1. 采购计量设备应提前编制采购计划,明确需求和规格,并进行比价和谈判。
2. 对于重要设备,要进行公开招标。
3. 计量设备的验收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符合使用要求。
(三) 计量设备的校准和检验1. 计量设备的校准要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校准应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精度要求确定。
3. 校准记录要完整准确,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结果等信息。
(四) 计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计量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和性能。
2.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3. 维护保养记录要完整准确,包括维护保养日期、维护保养人员、维护保养内容等信息。
三、计量人员的管理(一) 人员的培训与评估1. 对计量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计量理论和实践技能。
2. 定期对计量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鼓励其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二) 人员的资质和权限1. 为计量人员设立相应的资质等级,根据资质等级,确定其计量工作的权限。
2. 对于关键性计量工作,要设立专门的核验人员,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计量管理的文件与记录(一) 编制计量管理手册1. 详细规定计量管理的目标、范围、职责和要求。
2. 对计量管理的重要事项,要有明确的流程和操作指导。
(二) 计量管理的文件和记录1. 编制计量工作规程,详细规定计量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2. 编制计量记录表,记录计量设备的校准、维护和使用情况。
3. 对于关键性计量工作,要编制核验记录,记录核验过程和结果。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管理规程
###########有限公司标准管理规程目的:为了使本公司所有测量设备通过计量确认,确保测量设备都能纳入溯源管理工作,提高量值溯源的可靠性,从而确保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责任者:计量管理部门、质量保证部门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监视与记录装置、理化分析与试验设备、显示装置以及测试软件等不同方式的计量确认,使其量值最终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2. 职责2.1 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的管理工作,并负责在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状况的监督抽查。
2.2 计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测量设备的送检。
2.3 计量管理部门负责非强制检定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和校准。
2.4 计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无法检定或校准的特殊测量设备的比对或重复性测量。
2.5质量保证部门配合计量管理部门进行自校规范的制订。
2.6 质量保证部门的理化分析实验室负责利用标准物质进行理化分析设备的定度或校准。
2.7 计量管理部门负责年度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计划的安排,并编制测量设备周检计划表,经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3. 管理内容和方法3.1 本公司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以下方式:3.1.1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以及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并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测量设备,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检定系统表所规定的检定周期送本市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监测院进行强制检定。
内部检定。
3.1.3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及无法实施计量检定的测量设备,由计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校准操作规程,经质量保证部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按校准操作规程进行校准。
3.1.4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而用标准物质进行定度或校准的理化分析设备由质量保证部门的理化实验室负责编制校准操作规程,经计量管理部门、质量保证部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按校准操作规程进行校准。
3.1.5 玻璃量器等易损易耗测量设备只做一次性检定。
浅谈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实施过程
或维修过程和再校准过程只是在计量验证不合格后才 出
现 的过 程 。
2 计量 校准/ 定过 程 检
对 于测 量设备 的计 量 校 准或 检 定 过 程 , 国家计 量 在 技术 规范 J 10 —19( J 0 1 98通用计 量 术 语及 定 义 》 , 准 F 中 校
是指 :在规定 条件 下 , “ 为确 定 测 量仪 器 或 测 量 系统 所 指
在测量 设备经 过计 量 校 准 或 检定 后 , 视 具 体 情况 应 做 出i量设 备 的计 量性 能评定 工作 。计 量检定 过程 是严 贝 0 格依 据相关 计量检 定 规程 执 行 的 , 检定 规 程 中对 所使 用 的计 量标准 器 和从 事该 项计量 检定 工作 的环境 等 条件 已 作 出明确规 定 , 应 的计 量 检定 证 书 ( 检 定 结果 通 知 相 或
书一般不会给出结果合格与否的判定 , 以应对校准后 所
结果 进行评 定 。评定 时应充 分考 虑使用 方法 、 量标 准 、 计
认状态标识等四个子过程是计量确认必须的过程 , 调整
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 并有效 的利用校准证 书给出的
《 量s测 ̄- .) o2牟 第3 计 4, 2 t / t 9卷第 5期
计 量确 认是 一个过 程 , 量确认 的对 象是测 量设 备 。 计
简单地说 , 计量校准就是为了确定量值 的一组操作。
在 JFO1—19《 用 计 量 术 语 及 定 义 》 , 定 JI0 98 通 中 检
(efao) vr ctn是指 :查 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 i i i “ 要求的程序 , 它包括检查 、 加标记和( ) 或 出具检定证书。 ” 计量检定的目的是查 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 求, 前提是通过计量标准装置与被检测量设备的 比较得
测量设备校准确认间隔控制程序
测量设备校准确认间隔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测量设备在使用的量值中的量值的准确、可靠,应在其准确度、稳定性可能发生变化之前进行再次确认,实施周期检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非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校准(检定)间隔的确定。
3、工作程序
3.1、确认间隔的设定和调整由计量室拟定方案,报质量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2、对已执行的确认间隔,收集连续三个间隔的检测数据,若周检合格率(在调修检定
之前)达到95%以上(含95%),说明确认间隔的制定符合要求,若周检合格率低于95%则说明确认间隔过长,这时应对这些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间隔适当缩短原确认间隔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3.3、对送检的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一般按检定证书上的有效期为准确定其确认间隔。
但
也应根据测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如使用频率、被测量具的精度要求等)自行制订确认间隔,对于经确认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试验设备,如系确认间隔过长而引起,应缩短其确认间隔(检定周期)。
4、管理程序
4.1、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已经制订,应视为本企业的最长法定期限,应严格按已制订的
周期实施周期检定。
4.2、计量室应对到期的测量设备列出周检计划、提前下达周检通知单到测量设备使用单
位。
各计量工段负责人应将到期的测量设备及时送计量室。
4.3、周期检定的其它管理办法在“周期检定管理制度”上做有详细的规定。
5、支持性文件和记录
5.1、公司年月份测量设备周期检定一览表
5.2、公司测量设备周检通知单
5.3、测量设备(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日程表
5.4、外送测量设备送检计划表
5.5、《计量管理制度》。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目的为使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规范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和验证等过程受控,防止测量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失效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公司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3定义3.1测量设备是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资)和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2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和验证。
4 职责4.1股份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职责4.1.1股份公司设备部是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明确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基本要求,管理计量确认目标和实绩。
4.1.2股份公司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是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实施总部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和修理业务,并按公司要求和能力实施股份公司其它单位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业务。
4.2股份公司各单位职责4.2.1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按公司和本单位管理文件要求管理本单位测量设备计量确认。
各单位通过合同委托计量外供方实施本单位内部无能力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工作。
4.2.2 各单位测量设备使用部门按管理文件规定实施本部门测量设备检校或送检、维护等业务,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5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流程见附件。
6管理要求6.1测量设备配备确认6.1.1各单位按《测量过程管理程序》(BGFZ13A02)要求组织开展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规定所形成的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
记录包括测量要求(工艺要求)和以此要求得到的所配备测量设备的配备(计量)要求。
6.1.2各单位按照配备确认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中的配备(计量)要求和其它附加要求委托计量检定校准机构实施计量检定校准或开展自行检校项目,根据检校结果与配备(计量)要求的符合程度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6.2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各单位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以配备确认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间隔调整方法和标准由本单位计量主管部门规定。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在总要求中明确提出“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
那么,作为企业应该如何理解、满足上述要求,达到测量设备都得到确认的目的呢?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虽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计量确认等知识的培训,但到具体实施时又显得茫然。
下面本着实施简单、管理有效的原则,谈谈不同要求的测量设备确认实施方法。
一、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装置的计量确认1.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装置企业中准确度等级最高的、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的规定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标准或工作测量设备的总体。
2. 计量检定查明和确认测量设备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3. 计量确认实施方法计量标准装置是严格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配置的,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其量值传递覆盖的范围也是有要求的,这个要求就是计量要求。
工作过程中,一定不能超出这个要求。
如某UJ32/1直流电位差计计量标准装置,准确度等级:0,005级,其测量范围:×0.1挡(0~0.2111111)V,×1挡(0~2.111111)V。
该装置量值传递覆盖的测量范围为(0~2.111111)V、0.05级及以下的测量设备。
如果该直流电位差计计量检定的结论为合格,确认员(通常是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就直接下计量确认为“合格”的结论,贴“合格”标识,投入量值传递使用。
二、强检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1. 强检测量设备指《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中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的测量设备。
2. 计量确认的实施方法对于这类测量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强检形式及强检适用范围表》进行强检与非强检正确判断,同时,计量部门有责任指导使用单位正确分类。
对于这类测量设备,根据相关要求在配置正确的前提下,按照计量检定规程对这类测量设备进行计量检定,只要计量检定的结论为合格,确认员(通常是计量检定人员) 就直接下计量确认为“合格”的结论,出具检定证书,贴“合格”标识,直接投入使用就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仪器设备校准、功能性检查结果确认程序
仪器设备校准、功能性检查结果确认程序1.目的: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第5.4.9款的要求,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可靠性,必须对计量器具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功能性检查等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并具有良好的溯源性。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仪器设备。
3.职责3.1办公室负责计量器具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功能性检查计划的编制,并按周期组织实施。
3.2各检测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所属部门仪器设备功能性检查及检定/校准结果的验证确认,仪器设备专管员配合完成送检和结果确认工作。
3.3质量负责人负责功能性检查及检定/校准结果确认的审批。
4.工作程序4.1检定/校准和功能性检查4.1.1凡省或市计量部门可以进行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和仪器设备统一由办公室组织送检,各检测室应积极配合。
办公室制定检定/校准计划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按计量有关规定执行。
4.1.2无法送检的,且需要出具检测数据的仪器设备,可根据随机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编制该仪器的操作规程,并进行验证,以增强该仪器出具数据的可信度。
验证方法有: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来给出可靠的物理或化学特性;采用与其它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实验。
验证试验由各检测室负责人提出,共用仪器设备由质量负责人负责协调各使用室共同参加完成。
在取得相应数据,并符合仪器使用精度或达到检测要求使用精度后,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验证试验记录、验证结果以及分析报告等须归入仪器设备档案中保存。
4.1.3不需要出具数据的,可以根据仪器设备的技术功能指标进行功能性检查。
功能性检查由各检测室自行组织,各仪器设备专管员具体负责。
功能性检查每年一次,必要时,可进行全面保养和维护。
4.1.4除湿机、冰箱、冰柜及常年使用的辅助性小仪器设备只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
4.2检定/校准结果的验证确认4.2.1对计量部门提供的检定证书,实验室可直接采用。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目的为使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规范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与验证等过程受控,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有限公司体系各单位。
3 定义测量设备是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资)或者辅助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含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与验证。
4 管理职责4.1设备部是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
4.1.1设备部计量管理室负责公司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计量确认间隔审核、计量确认计划管理,监督评价计量确认实绩,制定实施过程的规定。
4.1.2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是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实施对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与修理业务。
4.1.3设备部通过合同委托计量外供方实施股份总部内部无能力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工作。
4.2各直属厂部(下列简称各厂部)、技术中心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工作,管理现场检校与测量设备的送检、保护等业务,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5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流程见附件。
6 流程要求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对象能够是单体设备或者其组合(如测量系统)。
6.1测量设备配备确认是计量确认根据6.1.1各厂部等测量设备使用部门根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见管理文件《测量过程管理程序》,表格编号:××)中的配备(计量)要求规定的技术特性进行计量确认。
6.1.2计量检定校准机构根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中的计量要求与用户的委托要求,配备检校资源与实施计量检定校准。
6.2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与调整测量设备定期检校或者更换间隔通常与计划确认间隔相同。
6.2.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以测量设备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
间隔调整方法与标准由设备部制定的《测量过程与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计量特性管理标准》(编号)规定。
6.2.2分类管理的测量设备间隔调整按《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编制审核流程执行。
计量检测设备校准结果的正确判别和确认
计量检测设备校准结果的正确判别和确认摘要:在相关科学技术发展影响下,计量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时至今日,计量检测设施也是在逐步向着多参数、自动化采集测量数据以及借助计算机处理的方向发展,并且已经相继出现了诸多研究成果。
目前,计量技术机构在检测计量仪器计量特性的工作中使用的方法都是对计量仪器的计量量值进行相应的溯源,在全面检查其功能之后,出具对应的计量校准证书,但是这个证书上却并没有直接给出相应的合格与否的结论。
如此一来,计量仪器的使用以及管理人员就需要针对这个校准结果进行正确与否的判断。
本文从校准工作的工作流程分析入手,就如何判断校准结果的正确性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今后的校准结果验证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量检测;校准结果;判别和确认1.检测和校准检测是依据检测规则要求,通过具体的操作,确定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以判断其是否合格。
判断其结果有两种方式表示:检测合格的,出具检测证书;检测不合格的,出具不合格通知书。
判断合格与否可不需要给出测量不确定度,但必须给出检测有效期或下次送检日期。
检测的目的是全面评定测量仪器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
检测周期按照计量检测规程规定的时间进行。
检测具有法制性,按照我国计量法的规定,计量检测分为强制检测和非强制检测两类,都属于法制检测。
校准是依据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为测量仪器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的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里,其结果也可用校准因子、修正值或校准曲线等形式表示。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一般要给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通常还包含对下次校准日期的建议。
校准的目的主要是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或示值的修正因子,确保量值准确。
校准不是强制计量,是自愿溯源行为。
校准周期可由实验室根据使用设备的需要确定,周期的确定一般需要考虑仪器的使用的频繁程度和环境条件、以往校准记录的趋向性数据、期间核查情况等。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的实现
XZKL12346.4% 电梯直达楼主填写您的邮件地址期使用计量要求(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相比较的过程,其目的是确定测量设备能否正常投入使用;所以,计量验证是计量确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正如GB/T19022-2003标准术语和定义3.5(计量确认)中注2所描述的:“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预期使用要求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测量设备计量特性主要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准确度等级、扩展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等,具体可参考GB/T19022-2003之7.1.1总则中的指南);测量设备预期使用要求通常以测量过程(产品加工、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等)控制量允许公差范围(控制限),以及测量过程所选用测量设备最低准确度等级等方式来体现。
下面就以测量设备计量特性中较为常用的测量范围、分辨力、准确度等级、扩展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等4种参数为例来谈谈测量设备的计量验证。
(1)测量范围测量设备所能显示的测量范围应不低于其预期使用的实际测量范围;鉴于测量准确性和安全性的考虑,测量设备预期使用的实际测量范围建议处于测量设备所能显示测量范围的1/3~2/3为宜。
(2)分辨力测量设备的分辨力应处于其预期使用测量过程控制量允许公差(控制限变动范围)的1/10为宜。
(3)准确度等级当测量设备预期使用要求以测量过程所选用测量设备最低准确度等级来表示时,测量设备的实际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其预期使用要求所规定的最低准确度等级。
例1: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之4.3.8款规定:作为Ⅲ类用户,用于进出本单位有功交流电能计量的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为1.0级;作为该类用户,实际使用的进出本单位有功交流电能计量的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1.0级,故该项目实际使用的电能表可选用1.0级、0.5级及以上级别。
(4)扩展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当测量设备预期使用要求以测量过程(产品加工、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等)控制量允许公差范围(控制限)来表示时,可以通过计算求得实际测量系统测量能力指数(Mcp1)与测量设备预期使用要求应达到的理论测量能力指数(Mcp0)两者之间比较的方法来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在总要求中明确提出“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
那么,作为企业应该如何理解、满足上述要求,达到测量设备都得到确认的目的呢?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虽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计量确认等知识的培训,但到具体实施时又显得茫然。
下面本着实施简单、管理有效的原则,谈谈不同要求的测量设备确认实施方法。
一、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装置的计量确认
1.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装置
企业中准确度等级最高的、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的规定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标准或工作测量设备的总体。
2. 计量检定
查明和确认测量设备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3. 计量确认实施方法
计量标准装置是严格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配置的,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其量值传递覆盖的范围也是有要求的,这个要求就是计量要求。
工作过程中,一定不能超出这个要求。
如某UJ32/1直流电位差计计量标准装置,准确度等级:0,005级,其测量范围:×0.1挡(0~0.2111111)V,×1挡(0~2.111111)V。
该装置量值传递覆盖的测量范围为(0~2.111111)V、0.05级及以下的测量设备。
如果该直流电位差计计量检定的结论为合格,确认员(通常是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就直接下计量确认为“合格”的结论,贴“合格”标识,投入量值传递使用。
二、强检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1. 强检测量设备
指《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中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的测量设备。
2. 计量确认的实施方法
对于这类测量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强检形式及强检适用范围表》进行强检与非强检正确判断,同时,计量部门有责任指导使用单位正确分类。
对于这类测量设备,根据相关要求在配置正确的前提下,按照计量检定规程对这类测量设备进行计量检定,只要计量检定的结论为合格,确认员(通常是计量检定人员) 就直接下计量确认为“合格”的结论,出具检定证书,贴“合格”标识,直接投入使用就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配置正确是指配置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对于这类测量设备,这个要求就是计量要求,如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关于计量器具配备中规定,电能表直流电能计量准确度等级要求2.0级。
三、非强检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1. 计量确认
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它包括计量校准、计量验证、调整或维修3个过程。
2. 适用的范围
用于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和其他测试、试验,对测量准确度有一定要求的测量设备;用于进出单位及车间能源计量、物资量计量的测量设备等。
3. 计量确认的实施方法
对干这类测量设备确认,必须按照计量确认的定义,将全部过程进行完。
作为大型企业,由于测量设备种类多,测量点多,因为这部分测量设备预期的使用要求千变万化,同样的测量设备用在不同场合,计量要求就会不同,不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合格与不合格的判断,不能把预期的使用要求法规化。
对这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是实施ISO10012:2003的关键和难点,只有进行了计量验证,才能判断该测量设备是否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1)计量校准/检定过程
按照校准规范或计量检定规程对测量设备校准/检定,得到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
(2)确定计量要求
测量设备是用于测量的一种工具,不同的测量过程其预期的使用要求是不同的。
预期的使用要求可以从产品合同、设计图纸、制造规范、工序卡、检验规范等对测量的要求导出计量要求。
计量要求可以是测量范围、分辨率、稳定性、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环境条件、操作者技能要求等。
按照以下原则确定计量要求:
②测量设备的测量范围是测量要求范围的1.5倍左右
②测量设备的分辨率和稳定性可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确定。
③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由具体的测量工艺确定。
④对于光滑工件的测量,测量过程的允许不确定度:
U≤(1/2~1/5)×T/2,T为被测工件的工差。
除此之外,测量过程的允许不确定度:
U≤(1/3~1/10)△X,△X为被测量的最大允许误差。
⑤环境条件和操作者技能要求可根据具体的工序测量要求确定。
(3 )计量验证过程
计量验证就是将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该测量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进行比较,在计量验证工作中,需要得到计量特性和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两个方面数据,计量猃证工作才能进行下去,只有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计量验证才算通过,即计量确认为“合格”。
对于多参数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要对各参数分别进行确认。
根据此确认方法,如果在某一测量段计量特性满足计量要求,那么,该测量设备可以限制使用。
(4)这类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不论执行的是计量检定规程还是校准规范,都出具校准证书或者校准结果通知书。
(5) 计量确认标识
经过计量确认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测量设备,使用“合格”确认标识。
如果在某一测量段计量特性满足计量要求的测量设备,使用“限用”,确认标识。
4. 填写“计量确认”记录
这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应由使用测量设备的相关人员进行计量验证,可以将计量要求、计量特性和计量验证的结论直接写在校准证书上,也可以单独设计验证记录。
四、一般测量设备的有效性确认
1. 确认
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可以理解为认定测量设备是否有效,或叫有效性确认,这种确认方式可以不需要数据。
为便于同计量确认有所区别,将这种确认方式称为“有效性确认”。
2. 适用的范围
在测量过程中无严格的测量准确度要求仅作为指示用的测量设备:国家规定实行一次性检定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测量设备;一般测量用的低值、易损、易耗或作为工具使用的测量设备;用于能源计量小口径直装式测量设备和不易拆卸的测量设备。
3. 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
(1)使用中的这类测量设备,可以由使用单位的兼职计量员按照一定的频次(如1次/年)进行现场确认,确认的内容包括完好性、标识、零位、动作等是否正常,不需要出具数据,但要做好确认记录。
(2)对干定性、半定量的测量设备(如看谱镜),由使用单位的人员依据使用前检查方法进行确认,做好确认记录。
(3)对干同级比对的测量设备,依据比对规定进行确认,做好确认记录。
(4)有效性确认标识
经过有效性确认合格的测量设备,由确认人员贴上“准用”标识。
4. 有效性确认实例
例如车间内使用的大吨位行车电子秤,要实现定期校准是有困难的,比较符合实际而有效的做法是加强平时的监视,进行行车电子秤妁有效性确认。
在监视的过程中如果怀疑有问题,再在车间内找替代物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校准。
这样可操作性较强,行车电子秤也受控了,确认合格贴“准用”,标识。
五、结束语
计量确认中的计量验证是计量工作的一个新概念,需要认真理解。
按照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法,根据不同使用要求,采取不同的确认方法,这样既满足了标准的要求,也符合企业的实际,使计量管理工作简单而有序。
牢记测量设备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是计量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