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的几何解释及应用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对数平均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不等式之一,它通常用于证明和推导各种数学问题。
本文将对对数平均不等式进行详细的证明和应用进行讨论。
对数平均不等式又称为几何平均与算术平均的不等式,通常表现为ln(x1) +ln(x2) >= 2ln(√(x1*x2))。
下面我们将对此公式进行证明。
假设x1和x2是两个大于0的实数,并且x1≠x2。
我们定义a = ln(x1)和 b = ln(x2),则有x1=e^a,x2=e^b。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和b,我们有以下公式:e^a + e^b >= 2√(e^a * e^b)将x1和x2代入上式得:x1 + x2 >= 2√(x1 * x2)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得:利用对数的性质ln(a* b) = ln(a) + ln(b),将右侧拆开得:将a和b重新代入得:ln(x1 + x2) >= ln(2) + 1/2 * ln(x1) + 1/2 * ln(x2)由于ln(2)为常数,我们令-ln(2) = k,那么有:将ln(x1 + x2)右侧移至左侧得:二、对数平均不等式的应用对数平均不等式可以应用于各种数学问题中,下面我们将举例说明其应用场景。
1. 几何平均和算术平均关系的证明ln(x1) + ln(x2) >= 2ln(√(x1*x2))ln(x1 * x2) >= 2ln(√(x1*x2))ln(x1 * x2) >= ln((√(x1*x2))^2)x1 * x2 >= (√(x1*x2))^2由上述推导可知,x1 * x2 >= (√(x1*x2))^2。
这表明x1 * x2的值大于或等于其平方根的平方,即x1 * x2的值大于或等于x1*x2。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几何平均大于等于算术平均。
2. 凸函数的性质证明对数平均不等式也可以用于证明凸函数的性质。
假设f(x)是一个凸函数,我们需要证明对于任意x1和x2,有以下不等式成立:根据凸函数的性质和对数平均不等式,我们可以推导出上述不等式成立。
对数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对数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对数均值不等式(AM-GM不等式)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不等式,它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中必学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针对对数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一、对数均值不等式的表述对数均值不等式又称为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不等式,它的数学表述为:对于任意非负实数$x_1, x_2, \ldots, x_n$,有:$$\sqrt[n]{x_1 \cdot x_2 \cdots x_n} \le \frac{x_1 + x_2 + \cdots + x_n}{n} $$其中,$n$为非负整数。
二、直接证明法对数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直接证明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不等式两边进行变换和分析,从而得到等价的形式,最终得证。
首先,根据不等式的左侧,我们可以将$x_1, x_2, \ldots, x_n$的乘积写成指数的形式:$$x_1 \cdot x_2 \cdots x_n = e^{\ln(x_1 \cdot x_2 \cdots x_n)}$$然后,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我们知道:$$e^{\ln(x_1 \cdot x_2 \cdots x_n)} = e^{\ln x_1 + \ln x_2 + \cdots + \lnx_n}$$接下来,我们可以应用算术平均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即:$$\frac{\ln x_1 + \ln x_2 + \cdots + \ln x_n}{n} \ge \ln\left(\frac{x_1 +x_2 + \cdots + x_n}{n}\right)$$再次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我们有:$$e^{\frac{\ln x_1 + \ln x_2 + \cdots + \ln x_n}{n}} \gee^{\ln\left(\frac{x_1 + x_2 + \cdots + x_n}{n}\right)}$$化简后得:$$\sqrt[n]{x_1 \cdot x_2 \cdots x_n} \le \frac{x_1 + x_2 + \cdots + x_n}{n}因此,我们通过直接证明法证明了对数均值不等式。
对数均值不等式及变式在高考压轴题的应用
对数均值不等式及变式在高考压轴题的应用对数均值不等式及变式在高考压轴题的应用引言:数学作为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中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高考中,有一类不等式常常被提及,那就是对数均值不等式及其变式。
本文将对对数均值不等式及变式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阐述其在高考压轴题中的实际应用。
一、对数均值不等式的定义与简单应用1.1 对数均值不等式的定义对数均值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类不等式,它是由均值不等式推导而来。
对于两个正数a和b,可以定义它们的几何平均数M和算术平均数A 为:\[ M = \sqrt{ab} \]\[ A = \frac{a+b}{2} \]而对于这两个平均数的自然对数,我们可以定义为:\[ m = \ln{M} \]\[ a = \ln{a} \]则对数均值不等式可以表示为:\[ \frac{a+b}{2} \geq \sqrt{ab} \]即:\[ \frac{a+b}{2} \geq \ln{\sqrt{ab}} \]\[ \ln{(a+b)} \geq \ln{2} + \ln{\sqrt{ab}} \]\[ \ln{(a+b)} \geq \ln{2} + \frac{1}{2} \ln{ab} \]1.2 对数均值不等式的简单应用对数均值不等式在求证过程中往往与其他的不等式相结合,从而达到简化证明的目的。
例:设a、b、c为正数,证明以下不等式:\[ \frac{ab+bc+ca}{a+b+c} \leq \frac{(a+b)(b+c)(c+a)}{8abc}\] 解:由对数均值不等式可得:\[ \ln{(a+b)} \geq \ln{2} + \frac{1}{2} \ln{ab} \]\[ \ln{(b+c)} \geq \ln{2} + \frac{1}{2} \ln{bc} \]\[ \ln{(c+a)} \geq \ln{2} + \frac{1}{2} \ln{ca} \]将上述三个不等式相加,得到:\[ \ln{(a+b)} + \ln{(b+c)} + \ln{(c+a)} \geq 3 \ln{2} +\frac{1}{2}(\ln{ab}+\ln{bc}+\ln{ca}) \]\[ \ln{(a+b)(b+c)(c+a)} \geq 3 \ln{2} +\frac{1}{2}(\ln{ab}+\ln{bc}+\ln{ca}) \]由对数的性质可得:\[ (a+b)(b+c)(c+a) \geq 8abc \cdot \sqrt{2} \]将上述不等式代入原式,即可得到所要证明的不等式。
对数平均值的几何解释与探究(岳峻)
三、不等式链的证明
评注:涉及两个变量的不等式的证明,其解题策略耐人 寻味: 证法1是先将不等式逆推分析,进行等价转化,使得其 中的两个变量的特征、规律更明朗,然后将两个变量的比值 (或和、或差、或积)替换为新的一元变量,便于构造出新 的一元函数,再通过对新的一元函数求导,判断其单调性、 确定极值(或最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可归结为 “化归-换元-构造-求导”; 证法2将地位均衡的两个变量之一作为主元,另外的一 个变量视为常量来处理,构造出一元函数,可归结为 “化归-主元-构造-求导”.
高考压轴题与对数平均值
一、对数平均值的概念
中学数学教育专家安振平在剖析2013年 陕西高考数学时指出,其压轴题的理论背景 是: 设 a, b 0, 则
ab a b ab 2 ln a ln b
其中
,
a b ln a ln b
被称之为对数平均值.
一、对数平均值的概念
对数平均值在现行高中教材没有出现, 但其蕴含着高等数学的背景,近几年的高考 压轴题中,频频出现。 安振平老师构造函数,借助于导数证明 了对数平均数的有关不等式,难度较大,为 此,本人作了一些探讨,以期对2016年的复 习迎考有所启发。
三、不等式链的证明
设函数 f x 1 x ln x 2 x 1 x 1 , 则
证法1:设 b a 0, a b ,则不等式等价于 骣 骣 b 鼢 b b 珑 1鼢 ln > 2 - 1 (a + b)(ln b - ln a) > 2(b - a) ? 珑 鼢 珑 桫 桫 a a a
ab
四、对数平均值的几何解释
(3)又 S矩形ABQX < S曲边梯形ABQP < S梯形ABQP , < S矩形ABYP , 1 1骣 1 1÷ 1 ç + ÷ (b - a) < (b - a),L ③ 所以 b (b - a) < ln b - ln a < 2 ç ÷ ç 桫 a b a
高考试题的探究(一)2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关系的应用(定稿)
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关系的应用安徽省太和县太和中学 岳 峻 236600中学数学教育专家安振平在剖析2013年陕西高考数学时指出,其压轴题的理论背景是: 当0ba时,2221122ln ln a b a bb ababa b aab. 其中ln ln a ba b--被称之为对数平均值.一、借助于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关系巧妙放缩 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提供了多种巧妙放缩的途径,可以用来证明含自然对数的不等式问题.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包含多个不等式,我们可以根据证题需要合理选取其中一个达到不等式证明的目的.例1 (2014年陕西)设函数)1ln()(x x f +=,()()g x xf x '=,其中()f x '是)(x f 的导函数.(1)(2)(略)(3)设+∈N n ,比较()()()12g g g n +++与()n f n -的大小,并加以证明.解析 (3)因为()1xg x x=+, 所以()()()1211112231231n g g g n n n n ⎛⎫+++=+++=-+++⎪++⎝⎭, 而()()ln 1n f n n n -=-+,因此,比较()()()12g g g n +++与()n f n -的大小,即只需比较113121++++n 与()ln 1n +的大小即可. 根据③式中,1ln ln ,b a b a b令,1,a n b n 则1ln 1ln ,1n n n所以1ln 2ln1ln 22<-=,1ln 3ln 23<-,1,ln(1)ln 1n n n <+-+,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111ln 1231n n +++<++,故()()()()12gg g n n f n +++>-.评注 本题是高考试题的压轴题,难度较大,为了降低试题的难度采取多步设问,层层递进,上问结论,用于下问,其第二问是为第三问做铺垫的“梯子”,尽管如此,步骤依然繁琐,求解过程复杂,但我们这里应用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来证明,思路简捷,别具新意,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若根据③式中1ln ln ,bab a a令,1,a n b n 则1ln 1ln ,n nn可得:111ln 1123n n.若根据③式中111ln ln 2b a b a ab,又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请看下例.例2 (2010年湖北)已知函数0b f x ax c a x的图象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1yx .(1)用a 表示出,b c ;(2)(略) (3)证明:1111ln 11.2321nn n nn解析 (1)1,12b a c a ;(3)根据③式中,111ln ln ,2b ab a a b令,1,a n b n 则111ln 1ln ,21n nn n所以111ln 2ln1,212111ln 3ln 2,223,111ln 1ln ,21n nnn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111111ln 1,223421n n n即111111ln11,234212n n n故1111ln 1.2321nn nn例3 (2013年新课标Ⅰ)已知函数()()()1ln 11x x f x x xλ+=+-+.(1)若0x≥时, ()0,f x ≤求λ的最小值;(2)设数列{}n a 的通项111123n a n =++++,证明:21ln 24n na a n-+>. 解析 (1)易得()()()221200,(1)x x f f x x λλ--'==+.令()0,f x '=则120,,x x λλ-==若0λ<,则当0x >时,()()0,f x f x '>是增函数,()()00,f x f >=不符合题意;若102λ≤<,则当120x λλ-≤<时,()()0,f x f x '>是增函数,()()00,f x f >=不符合题意;若12λ≥,则当0x >时,()()0,f x f x '<是减函数,()()00,f x f ≤=符合题意;综上,λ的最小值是12.(2)根据③式中,111ln ln 2bab a a b,令,1,a n b n 则111ln 1ln ,21n nn n 所以111ln 1ln ,21n nnn 111ln 2ln 1,212n n n n111ln 3ln 2,223n n n n111ln 2ln 21,2212n n n n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1122221ln 2ln ,2123212n nn n n n n n即111111ln 2,2123214nn nn n n故1111ln 21224n n n n++++>++. 评注 本题提供标准答案是借助于第一问的λ的最小值12λ=时,()()()2ln 1022x x x x x++<≥+加以赋值,并进行变形,令1x k=,有()121111ln 12121k k k k k k +⎛⎫⎛⎫+<=+ ⎪ ⎪++⎝⎭⎝⎭,亦即()111ln 1ln 21k k k k ⎛⎫+-<+ ⎪+⎝⎭达到放缩的目的.两者相比较,自然是运用对数平均值的不等式链的方法简捷.例4 (2012年天津)已知函数()()()ln 0f x x x a a =-+>的最小值为0.(1)(2)(略)(3)证明:()()12ln 212*.21ni n n N i =-+<∈-∑ 解析 (3)易求1a =,待证不等式等价于()2222ln 2135721n n ++++<+-.根据③式中,1ln ln ,ba b a b令21,21,a n bn 则22ln 21ln 21,21121n n n n2ln 3ln1,32ln 5ln 3,52ln 7ln 5,,72ln 21ln 21,211n n n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22222ln 213572121n n n +++++<+-+,()122ln 21222121ni n i n =-+<-<-+∑.得证. 例5 (2014福建预赛)已知1()ln(1)311f x a x x x =+++-+. (1)(略)(2)求证:()222223411ln 21411421431414n n n +++++>+⨯-⨯-⨯-⨯-对一切正整数n 均成立.解析 (2)根据 式中,ln ln ,b a ab令21,21,a n b n 则2ln 21ln 21,41n n n变形可得:222211142ln 21ln 21,444141n n n n n n n 则 212ln 3ln1,4411213ln 5ln 3,,4421211ln 21ln 21,441n n n n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222223411ln(21)411421431414n n n +++++>+⨯-⨯-⨯-⨯-对一切正整数n 均成立.评注 本题提供标准答案是借助于第一问的a的最小值2a =-时,12ln(1)3101x x x -+++->+,即()1312ln 11x x x +->++,结合待证不等式的特征, 令()2*21x k N k =∈-,得122312ln(1)22121121k k k +⨯->+--+-,整理得:288212ln 4121k k k k ++>--,即()()211ln 21ln 21414k k k k +>+--⎡⎤⎣⎦-,借此作为放缩的途径达到证明的目的.你能注意到两种方法的区别吗?二、多变量问题蕴含的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关系高考数学时常出现多变量的综合问题,且多出现在压轴题的位置,由于含有多个变量,使题目显得繁杂混乱,此类问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转化与划归的思维灵活性要求较高,许多学生面对此类问题往往一筹莫展,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何从繁乱中理出头绪并顺利解决问题呢?例6 (2015合肥最后一卷)已知函数()ln .f x x kx =-(1)(略)(2)若函数()y f x =的有两个相异的零点12,,x x 求证:212.x x e > 分析 第(2)问属于多变量的综合问题,如何破解此类问题呢?因为函数()y f x =的有两个相异的零点12,,x x 显然0k >,不妨设120,x x <<则()()120f x f x ==,亦即1122ln ln 0x kx x kx -=-=,且()2121ln ln k x x x x -=-,要证212,x x e >即证12ln ln 2x x +>,只需证()122,k x x +>即212112ln ln 2,x x x x x x ->-+亦即()2121212ln ln x x x x x x -->+ 待证不等式()2121212ln ln x x x x x x -->+就是不等式2ln ln a b a ba b +->-的“化妆”而已, 破解此类问题,需运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通过构造两个变量的比值(或差值)的函数,使之减少变量的个数,化归为我们所熟悉的一元函数,最后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待证式()2121212ln ln x x x x x x -->+转化为21221121ln 1x x x x x x ⎛⎫- ⎪⎝⎭>+,令()211x t t x =>,则21221121ln 1x x x x x x ⎛⎫- ⎪⎝⎭>+等价于()21ln 1t t t ->+,令()()()21ln 11t g t t t t -=->+,则()()()()222114011t g t t t t t t -'=-=>++, 所以()g t 在区间()1,+∞单调递增,故()()10g t g >=,即()21ln 1t t t ->+成立,因此212x x e >得证.评注 以此为背景的两个变量的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其解题策略:先将待证不等式逆推分析,进行等价转化,使得其中的两个变量的特征显现出来,然后利用换元法将两个变量的比值(或差值)作为新的一元变量.这种解题策略是转化与化归、消元与换元、构造与求导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整合,因此此类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的证明方法与本例的证明方法是一样的.例7 (2014年绵阳三诊)已知函数()()()ln 0f x x a x a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1)(2)略(3)设()(),h x f x x =+对任意()()1212,1,x x x x ∈-+∞≠, 证明:不等式()()1212x x h x h x ->-恒成立.解析 (3)易求1a =,()()ln 1,h x x =+不妨设211x x >>-, 待证不等式等价于()()()()212111ln 1ln 1x x x x +-+>+-+根据④中的ln ln b a ab ba, 令211,1bx a x 即可.评注 本题原证的方法是令()21111x t t x +=>+,将待证不等式转化为()ln 1t t >>,()ln 1t t >>即可.想一想,若()1212,1,,x x x x ∈-+∞≠时,()()2112211ln 1ln 12x x x xx x -+<++-+是否恒成立呢?例8 (2015年江南十校联考)已知函数()ln .f x x ax =-(1)略;(2)若函数()y f x =的图像在1x =处的切线平行于x 轴,且()()()112212,,,A x y B x y x x <是函数()y f x =的图像上任意两个不同的点,设直线AB 的斜率为k ,证明:21111 1.k x x -<<- 解析 由题意可知()1,f x a x'=- ()110, 1.f a a '=-==()ln .f x x x =- ()()2211212121ln ln ln ln 1,x x x x x x k x x x x ----==---要证21111 1.k x x -<<-只需证21111,k x x <+<即212211ln ln 11,x x x x x x -<<-根据④中的ln ln b aba b a, 令21,bx a x 即可.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的运用是近几年数学竞赛、名校模拟数学试题、高考数学真题的理论背景,正如罗增儒教授指出:通过有限的典型考题的学习去领悟那种解无限道题的数学机智。
高考数学 高考试题的探究(第二集)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关系链的应用素材
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关系链的应用中学数学教育专家安振平在剖析2013年陕西高考数学时指出,其压轴题的理论背景是: 当0b a >>时,2112ln ln a b b ab a b aa b+->>>>-+.其中ln ln a ba b--被称为对数平均值.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提供了多种巧妙放缩的途径,可以用来证明含自然对数的不等式问题.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包含多个不等式,我们可以根据证题需要合理选取其中一个达到不等式证明的目的.1 ()0ln ln b ab a a b a->>>-的应用例1 (2014年陕西)设函数)1ln()(x x f +=,()()g x xf x '=,其中()f x '是)(x f 的导函数.(1)(2)(略) (3)设+∈N n ,比较()()()12g g g n +++L与()n f n -的大小,并加以证明.解析 (3)因为()1xg x x=+, 所以()()()1211112231231n g g g n n n n ⎛⎫+++=+++=-+++ ⎪++⎝⎭L L L , 而()()ln 1n f n n n -=-+,因此,比较()()()12gg g n +++L 与()n f n -的大小,即只需比较113121++++n Λ与()ln 1n +的大小即可. 根据0b a >>时,ln ln b ab b a ->-,即()1ln ln ,b a b a b -<-令,1,a n b n ==+则()1ln 1ln ,1n n n <+-+ 所以1ln 2ln1ln 22<-=,1ln 3ln 23<-,1,ln(1)ln 1n n n <+-+L ,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111ln 1231n n +++<++L , 故()()()()12gg g n n f n +++>-L .评注 本题是高考试题的压轴题,难度较大,为了降低试题的难度采取多步设问,层层递进,上问结论,用于下问,其第二问是为第三问做铺垫的“梯子”,尽管如此,步骤依然繁琐,求解过程复杂,但我们这里应用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来证明,思路简捷,别具新意,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当0b a >>时,ln ln b a a b a ->-,即()1ln ln ,b a b a a-<-令,1,a n b n ==+则()1ln 1ln ,n n n +-<可得:()111ln 1123n n+<++++L .例2 (2012年天津)已知函数()()()ln 0f x x x a a =-+>的最小值为0.(1)(2)(略)(3)证明:()()12ln 212*.21ni n n N i =-+<∈-∑ 解析 (3)易求1a =,待证不等式等价于()2222ln 2135721n n ++++<+-L . 根据0b a >>时,ln ln b ab b a ->-,即()1ln ln ,b a b a b -<-令21,21,a n b n =-=+则()()()22ln 21ln 21,21121n n n n =<+--+-+2ln 3ln1,3<-2ln 5ln 3,5<-2ln 7ln 5,,7<-L()()()2ln 21ln 21,211n n n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22222ln 213572121n n n +++++<+-+L , ()122ln 21222121ni n i n =-+<-<-+∑.得证.()0ln ln b a b a b a->>-的应用 例3 设数列{}n a 的通项n a =,其前n 项的和为n S ,证明:()ln 1n S n <+.解析 根据0b a >>ln ln b ab a--,即ln ln b a b a -->,令1,,b n a n =+=则()ln 1ln n n +->=n a >>,易证()ln 1n S n <+.3 ()02ln ln a b b ab a b a+->>>-的应用 例4 设数列{}n a 的通项111123n a n=++++L ,证明:()ln 21n a n <+.解析 根据0b a >>时,2ln ln a b b a b a+->-,即()2ln ln b a b a a b -->+,令21,21,b n a n =+=-则()()1ln 21ln 21n n n+-->,易证()ln 21n a n <+. 4()2011ln ln b a b a b a a b->>>-+的应用例 5 (2010年湖北)已知函数()()0bf x ax c a x=++>的图象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1y x =-.(1)用a 表示出,b c ;(2)(略) (3)证明:()()()1111ln 11.2321n n n n n ++++>++?+L 解析 (1)1,12b a c a =-=-;(3)当0b a >>时,211ln ln b a b a a b->-+,即()111ln ln 2b a b a a b 骣÷ç-<+-÷ç÷ç桫, 令,1,a n b n ==+则()111ln 1ln ,21n n n n 骣÷ç+-<+÷ç÷ç桫+ 所以111ln 2ln1,212骣÷ç-<+÷ç÷ç桫111ln 3ln 2,223骣÷ç-<+÷ç÷ç桫L , ()111ln 1ln ,21n n n n 骣÷ç+-<+÷ç÷ç桫+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111111ln 1,223421n n n 骣÷ç+<++++++÷ç÷ç桫+L 即()()111111ln 11,234212n n n +<++++++-+L 故()()1111ln 1.2321nn n n ++++>+++L例6 (2013年新课标Ⅰ)已知函数()()()1ln 11x x f x x xλ+=+-+.(1)若0x ≥时,()0,f x ≤求λ的最小值;(2)设数列{}n a 的通项111123n a n =++++L ,证明:21ln 24n na a n-+>. 解析 (1)易得()()()221200,(1)x x f f x x λλ--'==+.令()0,f x '=则120,,x x λλ-==若0λ<,则当0x >时,()()0,f x f x '>是增函数,()()00,f x f >=不符合题意;若102λ≤<,则当120x λλ-≤<时,()()0,f x f x '>是增函数,()()00,f x f >=不符合题意;若12λ≥,则当0x >时,()()0,f x f x '<是减函数,()()00,f x f ≤=符合题意; 综上,λ的最小值是12.(2) 当0b a >>时,211ln ln b a b a a b->-+,即()111ln ln 2b a b a a b 骣÷ç-<+-÷ç÷ç桫, 令,1,a n b n ==+则()111ln 1ln ,21n n n n 骣÷ç+-<+÷ç÷ç桫+ 所以()111ln 1ln ,21n n n n 骣÷ç+-<+÷ç÷ç桫+()()111ln 2ln 1,212n n n n 骣÷ç+-+<+÷ç÷ç桫++()()111ln 3ln 2,223n n n n 骣÷ç+-+<+÷ç÷ç桫++L ()111ln 2ln 21,2212n n n n骣÷ç--<+÷ç÷ç桫-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1122221ln 2ln ,2123212n n n n n n n n骣÷ç-<++++++÷ç÷ç桫+++-L 即111111ln 2,2123214n n n n n n骣÷ç<++++++÷ç÷ç桫+++-L 故1111ln 21224n n n n++++>++L . 评注 本题提供标准答案是借助于第一问的λ的最小值12λ=时,()()()2ln 1022x x x x x ++<≥+加以赋值,并进行变形,令1x k=,有()121111ln 12121k k k k k k +⎛⎫⎛⎫+<=+ ⎪ ⎪++⎝⎭⎝⎭,亦即()111ln 1ln 21k k k k ⎛⎫+-<+ ⎪+⎝⎭达到放缩的目的.两者相比较,自然是运用对数平均值的不等式链的方法简捷.5)0ln ln b ab a b a->>>-的应用例7 (2014福建预赛)已知1()ln(1)311f x a x x x =+++-+. (1)(略) (2)求证:()222223411ln 21411421431414n n n +++++>+⨯-⨯-⨯-⨯-L 对一切正整数n 均成立.解析 (2)根据0b a >>时,ln ln b ab a->-ln ln b a -<令21,21,b n a n =+=-则()()ln 21ln 21n n +--<变形可得:()()2111ln 21ln 21,441n n n n +轾+--<=臌-则 ()212ln 3ln1,4411-<?()213ln 5ln 3,,4421-<?L ()()211ln 21ln 21,441n n n n +轾+--<臌-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222223411ln(21)411421431414n n n +++++>+⨯-⨯-⨯-⨯-L 对一切正整数n 均成立. 评注 本题提供标准答案是借助于第一问的a 的最小值2a =-时,12ln(1)3101x x x -+++->+,即()1312ln 11x x x +->++,结合待证不等式的特征, 令()2*21x k N k =∈-,得122312ln(1)22121121k k k +⨯->+--+-, 整理得:288212ln 4121k k k k ++>--,即()()211ln 21ln 21414k k k k +>+--⎡⎤⎣⎦-,借此作为放缩的途径达到证明的目的.你能注意到两种方法的区别吗?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的运用是近几年数学竞赛、名校模拟数学试题、高考数学真题的理论背景,正如罗增儒教授指出:通过有限的典型考题的学习去领悟那种解无限道题的数学机智。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对数平均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不等式,它描述了一组正数的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之间的关系。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和应用在不同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概率论、统计学、金融学等领域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对数平均不等式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定义、证明和应用。
一、对数平均不等式的定义对数平均不等式通常是指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之间的关系。
如果有n个正实数a1,a2,...,an,那么它们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分别为:调和平均数H = n / (1/a1 + 1/a2 + ... + 1/an)对数平均不等式表示为:G ≤ A ≤ H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1 = a2 = ... = an,即所有的数相等。
对于n个正实数a1,a2,...,an,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对数平均不等式。
我们来证明对数平均不等式的一个特例:n=2。
当n=2时,我们有两个正实数a和b,则它们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分别为:G = √(ab)A = (a + b) / 2(G/A) ^ 2 = (ab) / ((a+b)/2)^2 = 4ab / (a+b)^2我们可以把上式转化为4ab ≤ (a+b)^2化简得显然成立。
G ≤ A。
再来证明A ≤ H:= 1/2通过上述证明,我们得到了n=2的情况下的对数平均不等式成立。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n>2时的情况。
这里不再赘述。
对数平均不等式在不同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我们以概率论中的应用为例来说明。
在概率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随机变量的期望值,而对数平均不等式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些期望值的大小进行估计。
设X1,X2,...,Xn是n个非负随机变量,我们可以使用对数平均不等式来估计它们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之间的关系。
设E(Xi)表示随机变量Xi的期望值,那么有对数平均不等式:E(∏(Xi)^(1/n)) ≤ ∏(E(Xi))^(1/n) ≤ E(∑(Xi)/n)其中∏表示求积,∑表示求和。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对数平均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常用来证明不等式、推理问题以及在各种数学分支中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和应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对数平均不等式的定义。
对数平均不等式可以用来表示一组非负实数的平均值。
对于一组非负实数a1, a2, ..., an,它们的对数平均不等式可以表示为:ln((a1 + a2 + ... + an)/n) ≥ (lna1 + lna2 + ... + lnan)/nln表示自然对数。
这个不等式告诉我们,一组非负实数的算术平均的对数大于等于这组数的对数的算术平均。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证明:证明对数平均不等式,我们可以使用几何平均和算术平均的性质来推导。
我们知道一组非负实数a1, a2, ..., an的几何平均值定义为:G = (a1 * a2 * ... * an)^(1/n)而这组数的算术平均值定义为:接下来,我们对几何平均值取对数:现在我们来比较lnA和lnG:我们定义一个新的函数f(x) = ln(x),然后对f(x)进行泰勒展开:f(x) = f(a) + (x-a)f'(a) + O((x-a)^2)将a设为1,我们将得到:由于这里涉及到泰勒展开,我们在此略去具体的数学推导,但可以证明上面的式子大于等于0,即对数平均不等式成立。
应用:对数平均不等式常常用来证明其他不等式。
当我们需要证明某个不等式时,可以尝试将其转化为对数平均不等式,然后通过证明对数平均不等式来推导出原始不等式。
对数平均不等式还可以应用在概率论、信息论、统计学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对数平均不等式可以用来分析随机变量的期望值、熵的性质等问题。
对数平均不等式还可以与其他数学定理和不等式结合使用,以推导出更复杂的结论。
在微积分中,我们可以与柯西-施瓦茨不等式结合使用,来推导一些复杂函数的性质。
对数平均不等式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可以在各个数学领域中得到应用。
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的几何证明及变式探究
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的几何证明及变式探究2013年陕西高考数学压轴题时指出,其理论背景是:平均数”.安振平老师通过构造函数,借助导数,证明了上述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难度较大行了深入的探讨,给出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的几何证明,形象直观,易于理解1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的几何证明1如图,先画反比例函数f(X )= —(X >0 )的图象,再画其他的辅助线,其中Xf1MN 11 CD ll x 轴,A(a , 0 ), P (a,—AP,BQ交于点E,F,则根据左图可知:ABFEb 1 2所以J -dx= In b- In a >X因为2曲边梯形AUTPJ -dx= In Tab- In a 二Q X1 12(lnb-In a) = 2边梯形ABQP,S梯形AUTP= 2l+iw后-a)=7 需扛ABCD,设b> a> 0 ,则b> a+^>2b- a -- >In b- In a 'Tab^-2—1 1a b> a,其中a —b----------- 被称为“对数In a — In b 中学数学教育专家安振平在剖析.基于此,笔者进AP II BC U TU II KV,.设函数f (X)在点(b- a).a+ bS矩形ABNM,因为S a边梯形ABQP > S梯形K F?,走〕处的切线分别与直线b - a 而根据右图可知:S 曲边梯形AU TPv S 梯形AUT P ,所以Inb- I nav —.J ab综上,结合重要不等式可知:X — X求证:In X 2 T 门%<^^^.VX 1X2知 X 2 > X 1 > 0,求证:1一互 < I n X2T n % <X 21(b- a )v4vInb- b' ' a+ bInavb-a屁<1骣 2?吿+1 j b- a )v1(b-a),即 b>U b- a >2 In b- In aT ab > 2------- > 1 1 —+ - a ba (b> a> 0).2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的变式探究 近年来,以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为落点的压轴试题层出不穷,如年新课标I 、 2014年陕西卷、2014福建预赛、2014年绵阳一、三诊、2015合肥最后一卷等等,因此关注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的变式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 2010年湖北卷、 2012年天津、2013 为了行文叙述的方便,将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中的不等式 ,记为①式;将 In b- In a b- a ---- > In b- In a J Ob ,记为②式;将b> ln b- b- a ---- > In a,记为③式 变式探究1:取a = X i ,b = X 2,则由①知:X 1 +x 2 2X 2-X 1 >In X 2 Tn x 1于是,可编制如下试题:已知X 2 >X i >0, 求证:lnx 2-lnx .>2(X2—X1)X 1 +X 2变式探究2 :取a=x ,,b=X 2,则由②知:X 2 -X 1 In X 2 Tn x 1>7x1x r .于是,可编制如下试题:已知另外,根据S 矩形ABQX < S 曲边梯形ABQP <S弟形ABQP< S 矩形ABYP ,可得:[(b- a ) v Inb- Inav + - j (b- b 2?® b ■ a)<^(b- aa ).X 2 AX j >0, 变式探究 3:取a =捲山=X 2,则由③知:2>—-—.于是,可编制如下试题:已In X 2 Tnx 1 丄 + 丄X 1 X 2X 2> X 2-X 12 2X 2-X 12X 1X 2变式探究4:取 a =X 1 +1,b =X 2 +1,则由①知:(X1+1)+(X2+1)A 区+“^为十.于是,可 " In (X 2 +1) -1 n (捲 +1)编制如下试题: 对任意X i , X 2 € ( —h ),且 X i 工 X 2 , X 2 — Xi X i +X 2求证:In (X 2 +1)-Ind j +1) V —厂 +1.变式探究 5:取a=X i +1,b =X 2 +1,则由②知:朋:肌时丙.于是,可编制如下试题: 对任意X i , X 2 匸(—1, ,且 X i H X 2 , X 2 - X1求证: -------- -- ------- > J X 1X ^ X <l- X ^1 . In (X2+1)—I n (X 1 +1) J变式探究 6:取 a +1,b =X 2 +1,则由③知:一(X2+1) —(X1+1)2 X <H 1 > -------------------------- > ------------ ---In (X2+1)—I n^ +1) 1 + 1人+1 X2+1是,可编制如下试题:对任意 X 1,X 2 忘(一1,母),且 X 1 H X 2,求证: X 2 —X1 2(X 1+1)(X 2+1)X2 +1 > ---------- = --- : -------- > In (X 2 +1)—I 门(为 +1) 为 +X 2 +2变式探究 7:取a =为-1,b =X 2 -1,则由①知: (x 1 1)rx 2-1)于是, In (X 2—1) —I n (X 1 —1) 编制如下试题: 对任意 X 1, X 2 € (1,邑),且 X 1 HX 2,求证: .4—1. In (X 2 -1) —I 门(为-1) 2 变式探究 =X 1 -1,b =X 2 —1,则由②知:(X 2 -"-(花 一1) In (X 2 -1) jnd j T ) > J (X 1 -1)(X 2 -1).于是, 编制如下试题: 对任意 X 1,X 2 巳1,+^),且 X 1 KX 2,求证: X 2 — X1 In (X 2 T )Tn (为 T ) > J X ,X2 - % - X 2 +1 .变式探究 9:取 a = X 1—1,b = X 2-1,则由③知:X 2_1 A (X 2 -“-(捲-1)In (X 2 -1) —In (X 1 -1) +为 一1 X 2 -1可编制如下试题:对任意 X 1,X ^(1^),且X 1 H X 2, 求证: X 2 十化-1)“-1)In ( X 2 -1) Tn ( X i-1) >2(X 1-1)(X 2-1) X j + X 2 -2X1 变式探究 10:取a=e X1,b=e'严,则由①知:— +e X 22A 兰三.于是,可编制如下试题:对任意X 2 -X 1总之,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的运用是近几年数学竞赛、 名校模拟数学试题、高考数学真题的理论背景,正如陕西师范大学罗增儒教授所言:我们可以通过有限的典型考题的学习,去领悟那种解无限道题的数学 机智.这里的领悟解题的数学机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问题本质的理解,而对问题本质的发现还在于我 们对问题信息的审视和挖掘 .水有源,题有根,茫茫题海,寻觅其根源,领悟其通性通法,方是提升数学 思维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 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X j , X 2 壬 R ,且 X 2 >x 1,求证: X 2 X 1 X 2e -e 1~> X 1X2e^e "2变式探究11:取a =e Xl ,b XX 1= e X2,则由②知:eeX2.于是,可编制如下试题:对任意X i ,X 2 迂 R ,且 X 2 >X i ,求证: (X 2-X i 丫尹2变式探究12 :取a = e x , b X 2 -X i<(e J”eX2e X2-e "1> -------------------X 2 — X12> 一2一 .于是,可编制如下试题:对 丄+―1X ie eX 22eXi恢e X 2 _e X 1任意 X2 R ,且 X ^X1,求证:e X2>K 〉E-X 22e X11-严 1 e* + e X^ X 2 -X-i V。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对数平均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不等式,它常常被用于证明和推导其他数学定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对数平均不等式的定义、证明以及一些应用。
一、对数平均不等式的定义对数平均不等式又称为加权对数平均,它是指对数平均和算术平均之间的不等关系。
具体来说,设x_1, x_2, ..., x_n是n个正实数,a_1, a_2, ..., a_n是n个非负实数且满足a_1 + a_2 + ... + a_n = 1,则对数平均不等式定义为:(\prod_{i=1}^{n} x_i^{a_i})^{\frac{1}{1}} \geq (\sum_{i=1}^{n} a_ix_i)\prod_{i=1}^{n} x_i^{a_i}表示x_i的加权乘积,\sum_{i=1}^{n} a_ix_i表示x_i的加权和。
二、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其中一个比较简单的证明思路如下:假设n=2,即x_1和x_2是两个正实数,a_1和a_2是两个非负实数且满足a_1 + a_2 = 1。
我们需要证明以下不等式成立:(x_1^{a_1} \cdot x_2^{a_2})^{\frac{1}{1}} \geq (a_1x_1 + a_2x_2)我们可以通过将不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化为等价的形式,即证明以下不等式成立:\frac{1}{1} \cdot (a_1\ln{x_1} + a_2\ln{x_2}) \geq \ln{(a_1x_1 + a_2x_2)}进一步化简得到:a_1\ln{x_1} + a_2\ln{x_2} \geq \ln{(a_1x_1 + a_2x_2)}通过进一步变形和化简,可以得到对数平均不等式成立的结论。
对于n > 2的情况,证明的思路和方法也是类似的,只是需要进行更多的数学推导和变形运算。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通过数学归纳法或其他方法进行证明。
对数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对数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对数平均值不等式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广泛应用的不等式,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从几个具体的应用角度来讲述对数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工具。
一、对数平均值不等式在数列中的应用对数平均值不等式可以用来证明数列的某些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对数平均值不等式来证明以下结论:对于正数数列$a_1, a_2, \ldots, a_n$,有如下不等式成立:$$\sqrt[n]{a_1a_2\ldots a_n} \leq \frac{a_1+a_2+\ldots+a_n}{n} $$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对于任意$n$个正数的数列,它们的几何平均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
这一结论在概率论、统计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对数平均值不等式在函数中的应用对数平均值不等式也可以应用于函数的研究中。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对数平均值不等式来证明以下结论:对于连续函数$f(x)$在区间$[a, b]$上,有如下不等式成立:$$\frac{1}{b-a} \int_a^b f(x)dx \geq \sqrt[b-a]{\prod_{x=a}^b f(x)} $$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对于任意连续函数$f(x)$在区间$[a, b]$上,它的平均值不小于它的几何平均值。
这一结论在函数的积分平均值定理的证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对数平均值不等式在概率论中的应用对数平均值不等式在概率论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对数平均值不等式来证明以下结论:对于概率空间$(\Omega, \mathcal{F}, P)$中的随机变量$X$和$Y$,有如下不等式成立:$$P(X+Y \geq 2\sqrt{XY}) \leq P(X \geq \sqrt{XY}) + P(Y \geq \sqrt{XY})$$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对于任意两个随机变量$X$和$Y$,它们的和大于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的概率不大于它们分别大于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的概率之和。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摘要】对数平均不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不等式之一,它在分析和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本文通过对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展示了其在数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文章介绍了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过程,详细解释了其推导和原理。
接着,分析了对数平均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求解各种数学问题中的价值。
通过实例分析和一般形式的推广,展示了对数平均不等式在不同领域的灵活运用。
文章探讨了对数平均不等式与几何平均和算术平均的关系,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
结论部分总结了对数平均不等式的重要性、在数学中的应用和意义,强调了其在数学研究和实际问题中的不可或缺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用对数平均不等式,提升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分析水平。
【关键词】对数平均不等式、证明、应用、实例分析、推广、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关系、重要性、数学应用、意义1. 引言1.1 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对数平均不等式是数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重要不等式,其证明及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数学、物理、经济等。
本文将对对数平均不等式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我们将详细介绍对数平均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通过推导和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对数平均不等式的成立条件和相关性质。
接着,我们将探讨对数平均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这些应用涉及到各种不同的情境和领域,例如在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在金融学中的投资决策等。
在实例分析部分,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展示对数平均不等式的具体应用以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将对对数平均不等式进行一般形式的推广,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不等式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我们将讨论对数平均不等式与几何平均与算术平均的关系,进一步揭示其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结合以上内容,我们将总结对数平均不等式在数学中的应用和意义,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们对对数平均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将会得到提升。
对数均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对数均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一、对数均值不等式的简单介绍对数均值不等式呢,就是这么一个挺有趣的不等式。
它在数学里可是有不小的地位哦。
你想啊,对数函数本身就有点神秘兮兮的,这个不等式又跟它有关。
比如说,对于两个正数a和b,对数均值不等式就像是在给它们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下定义。
二、从几何角度看对数均值不等式1. 先从函数图像说起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对数函数y = ln(x)的图像(这里假设底数是e啦,比较常见嘛)。
如果有两个点在这个函数图像上,对应的横坐标是a和b,那对数均值不等式在几何上就和这两个点以及它们周围的情况有关系。
当我们考虑这两个点之间的线段啊,还有这个函数图像在这两点之间的部分,就会发现一些很奇妙的事情。
比如说,对数均值不等式里涉及到的那个对数均值,它在几何上好像是和这一段函数图像以及两点连线的某种平均斜率之类的东西有关。
就好像是在找一个平衡,在函数的弯曲和两点之间的直线关系之间找到一种平均的状态。
2. 再看面积的关系如果我们把对数函数在a到b之间的图像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考虑进来,对数均值不等式也能从这个角度找到一些几何意义。
比如说,这个对数均值可能和这个面积以及a和b这两个端点的某种组合关系有关。
就好比是这个面积在a和b这两个边界条件下,通过对数均值不等式有了一种新的衡量方式。
想象一下这个面积像一块不规则的小田地,而对数均值不等式就像是在告诉你这块田地在a和b这两个围栏下的一种特殊的平均性质。
三、对数均值不等式几何意义的实际例子1. 在实际图形中的体现假设我们有一个物理问题,涉及到某种随时间变化的量,这个量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对数函数来近似表示。
如果我们要研究这个量在两个特定时刻之间的平均变化情况,对数均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比如说,这个量就像一个小球的滚动距离(当然这只是为了方便理解的假设),随着时间按照对数规律变化。
那在两个不同时间点,这个对数均值不等式就像是在描述这个小球在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一种综合的、平均的运动状态,从几何上看,就是和这个对数函数所代表的曲线在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各种关系的一种体现。
5.对数平均不等式-教师
对数平均不等式1.定义:设,0,,a b a b >≠则2ln ln a b a bab a b+->>-其中ln ln a b a b --被称为对数平均数2.几何解释:反比例函数()()10f x x x=>的图象,如图所示,AP BC TU KV||||||,MN CD x ||||轴, (),0,A a 1,,P a a ⎛⎫ ⎪⎝⎭()1,0,,B b Q b b ⎛⎫ ⎪⎝⎭,1,,T ab ab ⎛⎫ ⎪⎝⎭作()f x 在点2,2a b K a b +⎛⎫⎪+⎝⎭处的切线分别与,AP BQ 交于,E F ,根据左图可知,因为ABNM ABQP ABFE S S S >=矩形曲边梯形梯形,所以()12ln ln ,badx b a b a x a b=->-+ò① 又1ln ln abAUTP aS dx ab a x==-ò曲边梯形, ()11ln ln 22ABQP b a S =-=曲边梯形,()11111222AUTPABCD b a S ab a S aab ab骣-÷ç=+-=?÷ç÷ç桫梯形梯形, 根据右图可知,AUTP AUTP S S <曲边梯形梯形 ,所以ln ln b ab a ab--<, ②另外,ABQX ABYP ABQP ABQP S S S S <<<矩形矩形曲边梯形梯形,可得:()()()11111ln ln ,2b a b a b a b a b a b a骣÷ç-<-<+-<-÷ç÷ç桫 ③ 综上,结合重要不等式可知:()()()()211111ln ln 2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ab骣--÷ç-<<-<<+-<-÷ç÷ç桫+,即 ()20112ln ln a b b ab ab a b a b aa b+->>>>>>>-+. ④等价变形: )0.()(2ln ln >≥+-≥-b a ba b a b a)0.(ln ln >≥-≤-b a ab b a b a 3.典例剖析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提供了多种巧妙放缩的途径,可以用来证明含自然对数的不等式问题.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包含多个不等式,我们可以根据证题需要合理选取其中一个达到不等式证明的目的. (一)()0ln ln b ab a a b a->>>-的应用例1 (2014年陕西)设函数)1ln()(x x f +=,()()g x xf x '=其中()f x '是)(x f 的导函数.(1)(2)(略) (3)设+∈N n ,比较()()()12g g g n +++ 与()n f n -的大小,并加以证明.解析 (3)因为()1xgx x=+, 所以()()()1211112231231n gg g n n n n ⎛⎫+++=+++=-+++ ⎪++⎝⎭, 而()()ln 1n f n n n -=-+,因此,比较()()()12g g g n +++ 与()n f n -的大小,即只需比较113121++++n 与()ln 1n +的大小即可. 根据0b a >>时,ln ln b ab b a ->-,即()1ln ln ,b a b a b -<-令,1,a n b n ==+则()1ln 1ln ,1n n n <+-+ 所以1ln 2ln1ln 22<-=,1ln 3ln 23<-,1,ln(1)ln 1n n n <+-+ ,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111ln 1231n n +++<++ , 故()()()()12gg g n n f n +++>- .评注 本题是高考试题的压轴题,难度较大,为了降低试题的难度采取多步设问,层层递进,上问结论,用于下问,其第二问是为第三问做铺垫的“梯子”,尽管如此,步骤依然繁琐,求解过程复杂,但我们这里应用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来证明,思路简捷,别具新意,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当0b a >>时,ln ln b a a b a ->-,即()1ln ln ,b a b a a-<-令,1,a n b n ==+则()1ln 1ln ,n n n +-<可得:()111ln 1123n n+<++++L . (二)()2202ln ln a b b a b a b a+->>>-的应用 例2设数列{}n a 的通项()111n a n n =++,其前n 项的和为n S ,证明:()ln 1nS n <+.解析 根据0b a >>时,222ln ln a b b ab a+->-,即()222ln ln b a b a a b-->+,令1,,b n a n =+=则()()222ln 1ln 1n n n n +->++22221n n =++22222n a n n >>++,易证()ln 1n S n <+.(三)()02ln ln a b b ab a b a+->>>-的应用 例3.设数列{}n a 的通项111123n a n=++++ ,证明:()ln 21n a n <+.解析 根据0b a >>时,2ln ln a b b a b a+->-,即()2ln ln b a b a a b-->+,令21,21,b n a n =+=-则()()1ln 21ln 21n n n+-->,易证()ln 21na n <+.(四)()2011ln ln b a b a b a a b->>>-+的应用 例 4.(2010年湖北)已知函数()()0bf x ax c a x=++>的图象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1y x =-.(1)用a 表示出,b c ;(2)(略)(3)证明:()()()1111ln 11.2321n n n n n ++++>++?+L 解析 (1)1,12b a c a =-=-;(3)当0b a >>时,211ln ln b a b a a b->-+,即()111ln ln 2b a b a a b骣÷ç-<+-÷ç÷ç桫, 令,1,a n b n ==+则()111ln 1ln ,21n n n n 骣÷ç+-<+÷ç÷ç桫+ 所以111ln 2ln1,212骣÷ç-<+÷ç÷ç桫111ln 3ln 2,223骣÷ç-<+÷ç÷ç桫L ,()111ln 1ln ,21n n n n 骣÷ç+-<+÷ç÷ç桫+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 ()()111111ln 1,223421n n n 骣÷ç+<++++++÷ç÷ç桫+L即()()111111ln11,234212n nn +<++++++-+L故()()1111ln 1.2321n n n n ++++>+++L(五)()0ln ln b aab b a b a->>>-的应用例5. (2014福建预赛)已知1()ln(1)311f x a x x x =+++-+. (1)(略) (2)求证:()222223411ln 21411421431414n n n +++++>+⨯-⨯-⨯-⨯- 对一切正整数n 均成立.解析 (2)根据0b a >>时,ln ln b aab b a->-,即ln ln ,b ab a ab --<令21,21,b n a n =+=-则()()22ln 21ln 21,41n n n +--<-变形可得:()()2222111142ln 21ln 21,4414141n n n n n n n -+轾+--<=<臌---则 ()212ln 3ln1,4411-<?()213ln 5ln 3,,4421-<?L ()()211ln 21ln 21,441n n n n +轾+--<臌-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 222223411ln(21)411421431414n n n +++++>+⨯-⨯-⨯-⨯- 对一切正整数n 均成立. 评注 本题提供标准答案是借助于第一问的a的最小值2a =-时,12l n (1)3101x x x -+++->+,即()1312ln 11x x x +->++,结合待证不等式的特征, 令()2*21x k N k =∈-,得122312ln(1)22121121k k k +⨯->+--+-, 整理得:288212ln 4121k k k k ++>--,即()()211ln 21ln 21414k k k k +>+--⎡⎤⎣⎦-,借此作为放缩的途径达到证明的目的.你能注意到两种方法的区别吗?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的运用是近几年数学竞赛、名校模拟数学试题、高考数学真题的理论背景,正如罗增儒教授指出:通过有限的典型考题的学习去领悟那种解无限道题的数学机智.这里的领悟解题的数学机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问题本质的理解,而对问题本质的发现还在于我们对问题信息的审视和挖掘,水有源,题有根,茫茫题海,寻觅其根源,领悟其通性通法方是提升数学素养的途径. 强化训练1.(2012年天津)已知函数()()()ln 0f x x x a a =-+>的最小值为0.(1)(2)(略)(3)证明:()()12ln 212*.21ni n n N i =-+<∈-∑解析 (3)易求1a =,待证不等式等价于()2222ln 2135721n n ++++<+- . 根据0b a >>时,ln ln b ab b a ->-,即()1ln ln ,b a b a b -<-令21,21,a n b n =-=+则()()()22ln 21ln 21,21121n n n n =<+--+-+2ln 3ln1,3<-2ln 5ln 3,5<-2ln 7ln 5,,7<-L()()()2ln 21ln 21,211n n n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22222ln 213572121n n n +++++<+-+ , ()122ln 21222121ni n i n =-+<-<-+∑.得证. 2.(2013年新课标Ⅰ)已知函数()()()1ln 11x x f x x xλ+=+-+.(1)若0x ≥时,()0,f x ≤求λ的最小值;(2)设数列{}n a 的通项111123n a n =++++ ,证明:21ln 24n na a n-+>. 解析 (1)易得()()()221200,(1)x x f f x x λλ--'==+.令()0,f x '=则120,,x x λλ-==若0λ<,则当0x >时,()()0,f x f x '>是增函数,()()00,f x f >=不符合题意;若102λ≤<,则当120x λλ-≤<时,()()0,f x f x '>是增函数,()()00,f x f >=不符合题意;若12λ≥,则当0x >时,()()0,f x f x '<是减函数,()()00,f x f ≤=符合题意;综上,λ的最小值是12.(2) 当0b a >>时,211ln ln b a b a a b->-+,即()111ln ln 2b a b a a b 骣÷ç-<+-÷ç÷ç桫, 令,1,a n b n ==+则()111ln 1ln ,21n n n n 骣÷ç+-<+÷ç÷ç桫+ 所以()111ln1ln ,21n n nn 骣÷ç+-<+÷ç÷ç桫+ ()()111ln 2ln 1,212n n n n 骣÷ç+-+<+÷ç÷ç桫++ ()()111ln 3ln 2,223n n n n 骣÷ç+-+<+÷ç÷ç桫++L()111ln 2ln 21,2212n n n n 骣÷ç--<+÷ç÷ç桫-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 1122221ln 2ln ,2123212n n n n n n n n骣÷ç-<++++++÷ç÷ç桫+++-L 即111111ln 2,2123214n n n n n n骣÷ç<++++++÷ç÷ç桫+++-L 故1111ln 21224n n n n++++>++ . 评注 本题提供标准答案是借助于第一问的λ的最小值12λ=时,()()()2l n 1022x x x x x++<≥+加以赋值,并进行变形,令1x k=,有()121111l n 12121k k kk k k +⎛⎫⎛⎫+<=+ ⎪ ⎪++⎝⎭⎝⎭,亦即()111ln 1ln 21k k k k ⎛⎫+-<+ ⎪+⎝⎭达到放缩的目的.两者相比较,自然是运用对数平均值的不等式链的方法简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的几何解释及应用中学数学教育专家安振平先生在剖析2014年陕西高考数学试题时指出,其压轴题的理论背景是:设,0,,a b a b >≠则2ln ln a b a ba b+->>-ln ln a b a b --被称之为对数平均数.童永奇老师构造函数,借助于导数证明了对数平均数的上述不等式,难度较大,为此,我作了深入地探讨,给出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关系的几何解释,形象直观,易于理解.1 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关系的几何解释反比例函数()()10f x x x=>的图象,如图所示,AP BC TU KV ||||||,MN CD x ||||轴, (),0,A a 1,,P aa ⎛⎫ ⎪⎝⎭()1,0,,Bb Q b b ⎛⎫ ⎪⎝⎭,,T 作()f x 在点2,2a b K a b +⎛⎫⎪+⎝⎭处的切线分别与,AP BQ 交于,E F ,根据左图可知,因为ABNM ABQPABFES S S 矩形曲边梯形梯形,所以12ln ln ,badx b ab a xab①又1ln ln ab AUTPaS dx aba x曲边梯形,11ln ln 22ABQP b a S 曲边梯形, 11111222AUTPABCDb a S abaS aabab梯形梯形,根据右图可知, AUTP AUTP S S 曲边梯形梯形 ,所以ln ln bab aab, ② 另外,ABQXABYP ABQPABQPS S S S 矩形矩形曲边梯形梯形,可得:11111ln ln ,2b a b ab ab a baba③综上,结合重要不等式可知:211111ln ln 2b a ba b ab ab ab a ba ba baab ,即20112ln ln a bb a baba b a b aab. ④2 不等式链的应用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提供了多种巧妙放缩的途径,可以用来证明含自然对数的不等式问题.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包含多个不等式,我们可以根据证题需要合理选取其中一个达到不等式证明的目的.2.10ln ln b a ba ab a的应用例1 (2014年陕西)设函数)1ln()(x x f +=,()()g x xf x '=,其中()f x '是)(x f 的导函数.(1)(2)(略) (3)设+∈N n ,比较()()()12g g g n +++与()n f n -的大小,并加以证明.解析 (3)因为()1xg x x=+, 所以()()()1211112231231n g g g n n n n ⎛⎫+++=+++=-+++⎪++⎝⎭, 而()()ln 1n f n n n -=-+,因此,比较()()()12gg g n +++与()n f n -的大小,即只需比较113121++++n 与()ln 1n +的大小即可. 根据0ba时,ln ln b abb a ,即1ln ln ,ba b a b令,1,a n bn 则1ln 1ln ,1n n n所以1ln 2ln1ln 22<-=,1ln 3ln 23<-,1,ln(1)ln 1n n n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111ln 1231n n +++<++, 故()()()()12gg g n n f n +++>-.评注 本题是高考试题的压轴题,难度较大,为了降低试题的难度采取多步设问,层层递进,上问结论,用于下问,其第二问是为第三问做铺垫的“梯子”,尽管如此,步骤依然繁琐,求解过程复杂,但我们这里应用对数平均数不等式链来证明,思路简捷,别具新意,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当0ba 时,ln ln b a a b a,即1ln ln ,b ab a a令,1,a n bn则1ln 1ln ,n nn可得:111ln 1123n n. 例2 (2012年天津)已知函数()()()ln 0f x x x a a =-+>的最小值为0.(1)(2)(略)(3)证明:()()12ln 212*.21ni n n N i =-+<∈-∑ 解析 (3)易求1a =,待证不等式等价于()2222ln 2135721n n ++++<+-.根据0ba 时,ln ln b abb a,即1ln ln ,ba b a b令21,21,a n bn 则22ln 21ln 21,21121n n n n2ln 3ln1,32ln 5ln 3,52ln 7ln 5,,72ln 21ln 21,211n n n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22222ln 213572121n n n +++++<+-+,()122ln 21222121ni n i n =-+<-<-+∑.得证. 2.22202ln ln b b aba b a的应用例3 设数列{}n a 的通项n a =,其前n 项的和为n S ,证明:()ln 1n S n <+.解析 根据0ba222ln ln b b ab a,即222ln ln b a b aab,令1,,b n an 则222ln 1ln 1n nnn 22221nn22222n a nn ,易证()ln 1n S n <+.2.302ln ln a bb aba b a的应用例4 设数列{}n a 的通项111123na n=++++,证明:()ln 21n a n <+. 解析 根据0b a 时,2ln ln a bb ab a,即2ln ln b ab aa b,令21,21,b n a n 则1ln 21ln 21n n n,易证()ln 21n a n <+. 2.42011ln ln b a b a b aab的应用例 5 (2010年湖北)已知函数0b f x axc a x的图象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1y x .(1)用a 表示出,b c ;(2)(略) (3)证明:1111ln 11.2321nn nnn解析 (1)1,12b a c a ;(3)当0b a 时,211ln ln b a b aab,即111ln ln 2b ab a a b,令,1,a n b n 则111ln 1ln ,21n nnn所以111ln 2ln1,212111ln 3ln 2,223,111ln 1ln ,21n nnn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111111ln 1,223421n n n即111111ln11,234212n nn 故1111ln 1.2321nn nn例6 (2013年新课标Ⅰ)已知函数()()()1ln 11x x f x x xλ+=+-+.(1)若0x ≥时,()0,f x ≤求λ的最小值;(2)设数列{}n a 的通项111123na n =++++,证明:21ln 24n n a a n-+>. 解析 (1)易得()()()221200,(1)x x f f x x λλ--'==+.令()0,f x '=则120,,x x λλ-==若0λ<,则当0x >时,()()0,f x f x '>是增函数,()()00,f x f >=不符合题意;若102λ≤<,则当120x λλ-≤<时,()()0,f x f x '>是增函数,()()00,f x f >=不符合题意;若12λ≥,则当0x >时,()()0,f x f x '<是减函数,()()00,f x f ≤=符合题意; 综上,λ的最小值是12.(2) 当0ba 时,211ln ln b a b aab,即111ln ln 2b ab a a b,令,1,a n b n 则111ln 1ln ,21n nn n 所以111ln 1ln ,21n nnn 111ln 2ln 1,212n n n n111ln 3ln 2,223n n n n111ln 2ln 21,2212n n n n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1122221ln 2ln ,2123212n nn n n nn n即111111ln 2,2123214nn nn n n故1111ln 21224n n n n++++>++. 评注 本题提供标准答案是借助于第一问的λ的最小值12λ=时,()()()2ln 1022x x x x x ++<≥+加以赋值,并进行变形,令1x k=,有()121111ln 12121k k k k k k +⎛⎫⎛⎫+<=+ ⎪ ⎪++⎝⎭⎝⎭,亦即()111ln 1ln 21k k k k ⎛⎫+-<+ ⎪+⎝⎭达到放缩的目的.两者相比较,自然是运用对数平均值的不等式链的方法简捷.2.50ln ln b a ab b a b a的应用例7 (2014福建预赛)已知1()ln(1)311f x a x x x =+++-+. (1)(略) (2)求证:()222223411ln 21411421431414n n n +++++>+⨯-⨯-⨯-⨯-对一切正整数n 均成立.解析 (2)根据0ba 时,ln ln b a ab b a,即ln ln ,b ab aab令21,21,b n a n 则22ln 21ln 21,41n n n变形可得:2222111142ln 21ln 21,4414141n n n n n n n 则 212ln 3ln1,4411213ln 5ln 3,,4421211ln 21ln 21,441n n n n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222223411ln(21)411421431414n n n +++++>+⨯-⨯-⨯-⨯-对一切正整数n 均成立.评注 本题提供标准答案是借助于第一问的a 的最小值2a =-时,12ln(1)3101x x x -+++->+,即()1312ln 11x x x +->++,结合待证不等式的特征, 令()2*21x k N k =∈-,得122312ln(1)22121121k k k +⨯->+--+-, 整理得:288212ln 4121k k k k ++>--,即()()211ln 21ln 21414k k k k +>+--⎡⎤⎣⎦-,借此作为放缩的途径达到证明的目的.你能注意到两种方法的区别吗?对数平均数的不等式链的运用是近几年数学竞赛、名校模拟数学试题、高考数学真题的理论背景,正如罗增儒教授指出:通过有限的典型考题的学习去领悟那种解无限道题的数学机智.这里的领悟解题的数学机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问题本质的理解,而对问题本质的发现还在于我们对问题信息的审视和挖掘,水有源,题有根,茫茫题海,寻觅其根源,领悟其通性通法方是提升数学素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