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复习资料(含名词解释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一至七章)

一、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二、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所谓“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

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其次,必须以马恩创立的,有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四、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第一,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

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实际相结合。第二,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五、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怎样体现时代精神:第一,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

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第二,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第三,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六、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七、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第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

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

感觉则可以突破这种束缚来进行自由创造,其中就包括文学创造。第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第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八、合目的性: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需要而设计的,就是劳动过程结束时的

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九、合规律性: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

十、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因此它是遗传机能赋予的感性的感

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他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积淀着理性的内容。

十一、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主要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主观世界包括人的思想感情,也包括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十二、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首先,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其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其三,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

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十三、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

十四、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系统。

十五、巫术: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也可以说是一套前文明的世界观。

十六、为什么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十七、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另一种情况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是成正比里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

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十八、文学的含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十九、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第一,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第二,文学总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第三,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第四,文学蕴含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二十、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地和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等

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

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

二十一、审美意识形态: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人们的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二十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二十三、无功利与功利:从目的看,文学不带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性的,但这种无功利性本身也蕴含有某种功利意图。无功利: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而审美的无功利性

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

二十四、文学间接或内在的隐伏着某种功利性从两方面看:第一,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第二,作为再现现实生活的

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他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现实生活这一功利目

的的特殊手段。

二十五、形象:指审美形象,即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

二十六、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在这里特指审美直觉。

二十七、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过程,它通常被认为与形象方式相对。

二十八、理性的力量:形象被置入文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常依赖另一种力量。

二十九、理性作用:它使文学的艺术形象终究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

三十、情感:指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如好恶、喜怒、肯定与否定、欢乐与痛苦等。审美情感往往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

三十一、审美情感与理智认识的关系: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地。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

层往往隐伏着间接地理智认识。

三十二、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其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三十四、意识形态:是话语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复杂连接场,是指人们的社会话语与人们所身处于其中的现实社会关系的具体而又复杂的联接方式,包括两方面:第一,它使人们所说所写的话语;第

二,这种话语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三十五、文学作为话语的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