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是如何做假账的~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类型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类型一:粉饰经营业绩:粉饰经营业绩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小化、利润均衡化、利润清洗(亦称巨额冲销)。
利润最大化,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当年尤其明显。
最典型的做法是: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亏损挂账、资产重组、关联交易。
利润最小化,当企业达不到经营目标或上市公司可能出现连续三年亏损,面临被摘牌时,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就不足为奇了。
典型做法是: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转移价格。
利润均衡化,企业为了塑造绩优股的形象或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评定,往往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
典型做法是:利用其他应收款、应付款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等科目调节利润,精心策划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
利润清洗(也称巨额冲销),当企业更换法定代表人,新任法定代表人为了明确或推卸责任,往往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
典型做法是:将坏账、存货积压、长期投资损失、闲置固定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和待处理固定资产等所谓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
二:粉饰财务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项:高估资产、低估负债。
高估资产,当对外投资和进行股份制改组,企业往往倾向于高估资产,以便获得较大比例的股权。
典型做法是:编造理由进行资产评估、虚构业务交易和利润。
低估负债,企业贷款或发行债权时,为了证明其财务风险较低,通常有低估负债的欲望。
典型做法是:账外账或将负债隐匿在关联企业。
基于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和政治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大化、利润均衡化的形式出现;基于纳税和推卸责任等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小化和利润清洗的形式出现。
就上市公司而言,危害性最大的会计报表粉饰是利润最大化,即所谓的虚盈实亏、隐瞒负债。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
然而,资产重组现已被广为滥用,以至提起资产重组,人们立即联想到做假账。
财务舞弊
一、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常用手段财务舞弊是指财务造假主体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和报告过程中,为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重要性质和实质性财务事实的违法、违纪行为。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经历了从公开到隐蔽,从单一到多样,从集中在期末的舞弊到连续、均匀、系统的舞弊,从真账假作到假账真作的过程。
1.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
由于同一交易或事项往往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加之中国的具体会计准则还没有涉及到企业核算的方方面面,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就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变更来操纵利润,粉饰经营业绩。
(1)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汇兑损益及相关的金融机构手续费,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长期资产购置无关的借款费用,可以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待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就通过滥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来调节利润。
(2)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对长期投资的核算作了详细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满足一定条件时,如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反之则采用成本法。
但很多公司在这两种方法上做起了文章,当被投资公司盈利时,不该用权益法的投资也用权益法核算,当被投资公司亏损时,该用权益法核算的又改成成本法核算。
(3)选用不当的折旧方法。
延长折旧年限,由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甚至不提折旧等虚增利润在实际操作中屡见不鲜。
(4)选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
上市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或平滑利润,通常在产品或资产的风险或报酬未完全转移之前就确认销售业务和其他资产的转让收入。
(5)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
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相对应的是纳入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所以上市公司还常常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节利润。
2.利用剥离与模拟等“会计创新”舞弊。
剥离与模拟是与企业改制上市相伴而生的。
在行政审批制下,由于实行“规模控制,限报家数”政策,股票发行额度成为十分稀缺的资源。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综合治理
最近几年我们目睹了太多上市公司的业绩骗局,如琼民源、pt红光、东方钢炉、大庆联谊、郑百文的欺诈,st猴王、蓝田股份以及今年披露的黎明股份亿元造假上市,还有“世纪黑马”银广夏的虚幻神话,都让人触目惊心!这些被揭露曝光者,有人把它比喻为冰山的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揭露出来的,估计不在少数。
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严重扭曲了股票的价值,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极大地挫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如果不加以严厉的打击和治理,我国的资本市场就难于有效健康地发展。
失真的会计信息有些是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而造成的技术性失真,或者由于会计法规不完善而造成的合法性失真,还有是某些上市公司为了欺骗广大投资者而无中生有,歪曲事实,恶意编造的虚假会计信息。
由于上市公司的恶意造假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所以本文把它作为分析的重点。
一、上市公司违法造假的根源分析某些上市公司为什么热衷于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甚至在某些造假者受到处罚之后,还紧步后尘,挺而走险,使造假屡禁不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二是低廉的违法成本。
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通过正常经营渠道无法得到的超额利益,从资本市场上“圈”到更多的资金,目无法纪,肆意编造虚假会计信息;而有些中介机构、管理部门为了从中“分得一杯羹”,增加自己的收入和利益,在虚假会计信息的生成及传播过程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下面我们以股份公司的设立、上市为线索,对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进行分析。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许多股份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来。
有些国有企业为了改组成功,获得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资格,就在资产评估和财务报表上大作手脚,以求通过证券委的审批。
不仅企业本身乐于这样作假,当地政府也往往支持这样做。
因为成立股份公司既能筹集到数量可观的资金,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又能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地方政府的工作业绩。
有了政府的支持,其他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像资产评估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一般都不会违背政府与企业的意图,更何况还会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因此,虚假财务资料顺利过关便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四种方式以及10个潜在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四种方式以及10个潜在案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压力的增大,一些上市公司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导致了财务舞弊的出现。
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操作、篡改财务数据,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四种方式,并列举了10个潜在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防范此类行为。
一、虚增收入和利润虚增收入和利润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公司可以通过与客户或合作伙伴进行交易,但实际上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交易或价值。
这样一来,公司可以虚构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财务表现,从而吸引投资者和提升股价。
潜在案例1:某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签订合同,虚构大额销售收入,增加当期利润,欺骗投资者。
潜在案例2:某公司在报表中虚构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虚增采购成本,以此来虚增利润。
二、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的滥用上市公司为了掩饰损失或提高利润,有时会滥用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
虽然根据会计准则,公司有权对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但滥用这一措施就成了财务舞弊。
公司可能故意夸大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以减少利润或做成其他所谓的财务状况。
潜在案例3:某上市公司无视实际市场情况,故意夸大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以此来掩盖真实的损失。
潜在案例4:某公司在资产评估过程中假冒专业机构,通过虚构贬值前提,减少当期利润。
三、滥用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与关联方进行交易,并在交易中充分利用其地位和关系,获取不当的利益。
这些交易可能存在违规操作、价格虚高或虚低等情况,以此来操纵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潜在案例5:某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进行关联交易,但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以此来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
潜在案例6:某公司通过与关联方进行价格虚低的采购交易,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误导投资者。
四、虚构现金流和资金往来公司可能通过虚构现金流和资金往来,掩盖真实的资金状况。
虚构的现金流和资金往来可以使公司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方面呈现出正常或良好的财务表现。
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法
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法财务造假是上市公司不可逾越的监管红线,但受限于当前信息披露质量的局限,投资者在筛选公司的过程中,仍然要关注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
那么,常见的公司财务造假手法有哪些呢?一、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会计恒等式,操纵会计科目根据上面的会计恒等式,可以看到,公司如果通过虚增收入来提高利润,那么必然会虚增资产或降低负债。
表现在实际中,一家公司收入连续高速增长,但存货却一直积压;或者利用空壳公司或关联公司伪造负债,资金一来一去,貌似负债降低了,其实对公司毫无影响。
二、虚构资金流前面所述的会计造假,通常没有资金流验证,手段相对粗糙,一般会计师只要审查仔细都会发现端倪。
因此,一些公司就想出了更高明的造假手法,构造资金流,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常见的手法有:1、通过真实的客户和供应商造假,由于空壳公司容易被发现,发行人对此进行了改进,即使用真实的客户和供应商造假,如万福生科等。
一方面,客户与供应商是真实的,与发行人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发行人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存在真实的经济业务往来。
另一方面,发行人在真实交易基础上,伪造少部分虚假交易,有的在交易数量上做文章,有的在交易价格上做文章,虚虚实实,让人真假难辨。
2、利用海外客户和供应商造假,一种情况是在国外成立关联公司或空壳公司,伪装成客户或供应商与发行人进行虚假交易;另一种情况是伪造与海外客户之间的合同,虚增销售价格,虚增的收入部分自行安排海外关联方付款。
因此证监会在审核公司IPO中,对于海外销售占比较高的公司,一般会高度关注公司收入的真实性。
3、大量使用现金流。
当发行人虚构的客户或供应商中存在大量自然人或个体户时,发行人往往大量采用现金支付供应商款项,收到个人款项时,则采取现金缴存的方式存入银行,如蓝田股份造假案等。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在会计报表中虚增资产、减少负债或利润,以达到追求高业绩和个人利益的目的。
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1. 虚增收入:企业通过虚构收入来增加销售额和利润。
虚增收入的手段可以是虚构销售单据、设立虚拟客户、倒卖产品等。
2. 降低成本:通过虚增成本、虚构费用等手段降低利润,以达到隐瞒真实业绩的目的。
3. 虚增资产:虚增资产是指企业通过虚构资产、转移负债等手段,增加企业资产总额,让企业显得更加强势。
4. 负债转移:企业通过转移负债的手段,将公司负责人个人债务变为公司的债务,使企业显得财务状况更加优良。
二、对策分析
1. 严格内部管理: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公司运营和财务管理,避免管理不善造成的财务状况不良。
2. 强化审计监督:企业应聘请专业的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定期审计,并建立合理的审核程序和审核标准,防范财务造假行为。
3. 加强市场监管:政府部门应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企业以及个人的财务造假行为,为市场营造规范的经营环境。
4. 提高公众意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应提高警惕,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和了解,及时披露财务信息,杜绝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总之,财务造假行为的危害性极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防范和打击。
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定期接受审计机构的审计监督,同时投资者和公众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了解,为市场营造健康和规范的经营环境。
如何做假账的
如何做假账的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中国上市公司是如何做假账的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财务会计舞弊十大手法
一、关联交易:不少上市公司通过设立空壳公司或皮包公司,通过资金运作虚增收入、资产或虚减费用、债务;这些空壳公司实为同一控制人所控制,是实质意义上的关联方。
查询其工商登记资料,这些皮包公司注册地址往往在同一地方,联系电话甚至也是同一电话,当然基本是打不通;实地调查,你根本就找不到这些皮包公司。
二、循环交易:一些上市公司经常通过多方交易进行循环交易,如上市公司“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给B,B又卖给C,C再卖回到上市公司,这样的财务安排,可以达到既增加营收规模,又可以节税,因为可以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三、阴阳交易:一些上市公司开具阴阳发票、订立阴阳合同粉饰交易的真相,*ST源药就是这方面造假的典范,他在出售子公司股权时,签订了阴阳协议,使名义的出售价格低于实际的出售价格,差额部分作为收入入账;在收购子公司股权时,又通过阴阳协议,使名义的收购价格大于实际的收购价格,差额部分也作为收入入账。
四、填塞渠道:在期末时通过调节经销商库存以调节收入确认金额,这种会计数字游戏在实务中广泛运用,很多人不认为是一种财务舞弊,但事实上他可能提前或者推迟确认收入五、不断并购: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黄世忠老师曾在安然、世通事件发生后发出警告:收购兼并是滋生财务舞弊温床,并提醒投资者注意公允价值容易被滥用的倾向,实际上,不断并购是财务舞弊最强的征兆之一,最近大量的“系”垮台也证明了这一点,不断并购的背后是资金链紧张以及业绩的实质下滑,一些上市公司将并购作为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六、会计差错: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前期会计差错追溯调整的规定,将亏损往前移,最典型的就是大冶特钢和海王生物,在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差错之间,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了会计差错,因为会计估计变更导致的损益要直接进入当期损益七、大洗澡:科龙05年报暴出了30多亿元的亏损,这是中国上市公司又一起非常恶劣的大洗澡,而且科龙也不是第一次玩这种数字游戏,亏过头实际上是隐瞒净资产,在以后期间可以释放出来作利润,不管是顾雏军还是海信,在中国只有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转移,基本上都会玩这招游戏,这导致控制权转移后的公司实际经营业绩基本不可信,但愿海信不要再玩顾雏军那套虚盈实亏的数字游戏。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层出不穷,造假手法也越
来越高明。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案例分析:
1. 东方日升
东方日升是一家从事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在2012年至2016
年期间,其高管为了完成目标,采用了多种手段突破当光伏行业市
场的瓶颈,其中一个手段就是会计造假。
这些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将
销售收入、利润等虚高,使公司操纵了市场价格,误导了公众和投
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投资损失。
最终,东方日升因为涉
嫌财务造假而被证监会暂停上市并被罚款。
2. 聚龙股份
聚龙股份是一家从事电子电器行业的上市公司,在2016年,该
公司的内部控制出现严重漏洞,很快就发现了大量的财务造假行为,影响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业绩,将多年的财务真相隐藏起来。
最终
证监会对该公司实施了退市、罚款的处罚措施。
3. 安正时
安正时是一家从事电子电器行业的上市公司,在公司业务和财
务数据逐步步入发展趋势的过程中,该公司高层客串制造出大量虚
假业绩和虚假财务信息,使公司的利益集团获得了获利。
最终,证
监会对公司实施了退市、罚款等措施,公司实际控制人也被判处刑期。
以上几个案例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大家看到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严重性。
这些公司通过造假方式来掩盖真
实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认识出现偏差,对企业形象和信誉形成了不能弥补的损害。
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审核、监管和问责,对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上市公司十大财务造假手段全解析
不管是在资本市场较为健全的发达国家,还是快速发展的中国,财务造假问题都层出不穷。
仅仅2002年一年,美国经历了25起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事件,此后美国加强了对财务造假的审查和处罚力度。
2004年以后美国财务造假基本绝迹。
近几年来,国内财务造假的情况也是愈演愈烈,2008~2018年期间共有198家A股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发生过违规行为,违规案件合计243起。
是什么原因致使美国财务造假基本绝迹,而国内财务造假层出不穷的呢?在美国财务造假的公司,要面临着至少500万美金的罚款与10~25年的有期徒刑,投资者可以通过集体诉讼的方式得到巨额的赔偿金,帮助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也面临着巨大的赔偿风险。
在国内,财务造假的顶格处罚也就仅仅的60万元人民币和终身证券市场禁入,与公司通过财务造假收获的几千万甚至几亿元的利润相比,60万的处罚不具有任何震慑力。
财务造假的手段多种多样,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但是基本思路都是围绕虚增资产、虚减负债和虚增收入展开的。
本文总结了四大类十小类上市公司常用的财务造假的方法,具体包括:1. 虚增收入;2. 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3. 少记/转移费用;4. 提前或推后确认费用;5. 增加非经常性损益;6. 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调节利润;7. 通过资产重组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8. 借助关联交易操控利润;9. 虚增资产;10. 隐瞒负债。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这十种造假的手段。
一、通过收入和费用调节利润表1. 虚增收入虚增收入就是收入“无中生有”,大多是通过虚构业务、伪造合同实现的。
比如,金亚科技从上市前到上市后一直都在造假,手段非常“全面”。
上市之前,金亚科技通过虚构客户、业务等方式虚增利润达到发行条件,2008年、2009年上半年虚增利润金额分别占当期公开披露利润的86%、109%。
上市之后公司出现大幅亏损,为了扭亏,董事长亲自指挥公司财务人员,虚构财务报表。
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法
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法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通过操纵财务数据、虚构交易等手段,对外界和投资者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也对整个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财务造假有许多常见的手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法及其特点。
一、收入虚增1. 虚构销售额:企业通过虚构销售额来增加营业收入,从而使企业的业绩看起来更好。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构销售订单等方式来实现的。
2. 延迟确认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延迟确认成本的方式,将本期应确认的成本延后到下期确认,从而增加本期的利润。
这种手法虽然不是直接虚增收入,但可以通过减少成本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3. 虚构收入确认时间:企业可以通过虚构收入确认时间的方式,将下期的收入提前到本期确认,从而增加本期的收入。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调整会计准则中的收入确认原则来实现的。
二、费用虚增1. 虚构费用支出:企业可以通过虚构费用支出的方式,增加本期的费用支出,从而减少本期的利润。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虚构采购合同、虚构费用报销等方式来实现的。
2. 提前确认费用:企业可以通过提前确认费用的方式,将下期应确认的费用提前到本期确认,从而减少本期的利润。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调整会计准则中的费用确认原则来实现的。
三、资产虚增1. 虚构资产价值:企业可以通过虚构资产价值的方式,增加企业的资产规模,从而提高企业的净资产和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虚构资产估值、虚构资产折旧等方式来实现的。
2. 资产减值准备不足:企业可以通过不足的资产减值准备来掩盖资产价值的下降,从而保持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不变。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调整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来实现的。
四、负债虚减1. 虚构负债减少:企业可以通过虚构负债减少的方式,减少企业的负债规模,从而提高企业的净资产和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虚构负债减值、虚构负债摊销等方式来实现的。
中国上市公司收入舞弊案例
中国上市公司九大收入陷阱案例分析 2005年11月07日10:56 新浪财经申草作者按:两年前,黄世忠教授写下了一篇经典之作:《收入操纵的九大陷阱及其防范对策》,发表在《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第1-3期,黄老师以案例剖析方式揭示出收入操纵的九大陷阱,包括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以丰补歉,储备当期收入、鱼目混珠,伪装收入性质、张冠李戴,歪曲分部收入、借鸡生蛋,夸大收入规模、瞒天过海,虚构经营收入、里应外合,相互抬高收入、六亲不认,隐瞒关联收入、随心所欲,篡改收入分配。
此文基本涵盖了收入操纵所有伎俩,可惜文中案例均为美国上市公司,下面以中国上市公司案例分析黄教授概括出来的九大收入操纵陷阱,供诸位评判。
陷阱一: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案例一】科龙电器 (000921)今日发布未审计的半年报称:关于2004 年本公司人民币5.76 亿元的货物销售事项的跟踪前任审计师在其2004 年度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中提出本公司对两家国内客户销售人民币5.76 亿元的货物,但未能从客户取得直接的回函确认,而且截至2004 年12 月31 日该笔货款尚未收回。
本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当局对此事作了积极的跟踪,该事项的跟踪处理情况如下:经查证,前任审计意见中所提及的人民币5.76 亿元的销售,是依据本公司2004 年向两家客户实际开销售发票金额人民币2.03 亿元,加上本公司2004 年底向两家客户已出库未开票货物补记收入人民币4.27 亿元,再减去本公司2004 年对两家客户确认的退货人民币0.54 亿元后计算得来的。
而实际上本公司2004 年向两家客户实际开销售发票金额人民币2.03 亿元中有人民币1.21 亿元属于本公司对2003 年度的已出库未开票货物补开发票,该笔销售本公司在2003 年已经确认了销售收入,所以当中只有人民币0.82 亿元包含在本公司2004 年度的收入中,本公司2004 年度实际上向该两家客户销售了人民币4.27 亿元加上人民币0.82 亿元总共人民币5.09 亿元的货物,其中已经收到货款的销售为人民币0.78 亿元,另外人民币4.31 亿元的货物由于该两家客户到期未能付款,在本公司要求下已将货物陆续退回本公司,该批退回的货物大部分已经在2005 年上半年销售给其他客户。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操纵财务报表、虚报业绩、隐瞒负债情况等手段,以达到误导投资者、获取不当利益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些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 虚增收入:企业通过虚假合同、不存在的销售订单等手段,编造虚假收入来提高业绩。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销售合同的审计、核实销售订单和客户信息的真实性,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虚减成本:企业通过虚假报销、操纵采购价格等手段,虚减成本,增加利润。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供应商和采购价的审查,确保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严格控制报销流程,防范虚假报销。
3. 资产估值夸大:企业可能通过高估固定资产、低估坏账准备等手段,夸大公司的资产价值。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资产评估的审计,确保固定资产估值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坏账准备的计提标准,加强对坏账准备的审计。
4. 隐瞒负债:企业可能通过隐瞒借款、未计提应付账款等手段,掩盖公司实际的负债情况。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负债的审计,确保负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对应付账款的跟踪和核实。
5. 操纵现金流量:企业可能通过操纵资金转移、虚构收付款等手段,控制现金流量,使财务报表呈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结果。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资金管理的监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审计和核查。
6. 异常波动:企业可能通过人为操纵业绩或财务数据,制造业绩异常波动,误导投资者的判断。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业绩数据的监控和核实,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业绩波动的审计。
7. 虚构盈余:企业可能通过虚构收入、调整会计政策等手段,虚构盈余,吸引投资者。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会计政策的审查和核实,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盈余的审计和核查。
为了防范财务造假,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增强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企业还需要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控和审核,建立独立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和核查。
财务会计造假手段及典型案例
财务会计造假手段及典型案例一、财务会计造假手段。
1. 虚构收入。
这就像是无中生有地变魔术。
企业会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销售交易。
比如说,和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者是关联方伪装成的客户签订假的销售合同。
然后再伪造相关的发货单据,就好像真的把货物发出去了一样,其实仓库里的东西压根就没动。
最后再开个假发票,这样在账面上就凭空多了一笔销售收入。
这就好比一个人说自己卖了一堆空气,还假装收了钱。
2. 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就像是心急吃热豆腐,东西还没完全弄好或者服务还没完全提供,就把收入算到账上了。
比如一个软件公司,软件还在测试阶段,有很多漏洞,但是为了让财务报表好看,就说软件已经可以交付使用了,然后把相关的收入确认了。
而推迟确认收入则是把已经到手的收入藏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就像一个人得到了一笔奖金,但是不想这个月让别人知道自己有钱,就先把这笔钱偷偷藏起来,等下个月再拿出来炫耀。
3. 费用资本化。
这就像是把本来应该是日常花销的东西,当作是一种投资。
比如说,企业日常的维修费用,本来是应该直接算作当期费用的,但是为了减少当期的成本,就把它当作是对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
这样就可以把费用分摊到未来的几个期间,当期的利润就会显得好看一些。
这就好比本来是今天吃的饭钱,却硬要说这是为了以后身体好的一种投资,不把它算在今天的开销里。
4. 关联交易造假。
关联交易本来是正常的商业往来,但是造假的时候就变味了。
企业会通过关联方之间不合理的定价来操纵利润。
比如说,一个集团里有A和B两家公司,A公司生产的产品成本是100元,正常市场售价应该是150元,但是为了让A公司利润好看,就以200元的价格卖给B公司,这样A公司就多赚了一笔,实际上就是在集团内部玩数字游戏,把钱从左口袋挪到右口袋,还让外人看起来A公司很赚钱。
5. 隐瞒负债。
这就像是一个人欠了很多债,但是却不想让别人知道。
企业会把一些应该记录的负债不记录在账上。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近年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以一些典型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为例,探讨造假背后的原因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以期加强对财务造假行为的警惕和监管。
案例一:某A公司利润虚增某A公司是一家浙江地区的制造型企业,曾在A股上市。
在其上市前几年,公司的利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某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额、低价收购母公司资产以及编造盈利模式等手段,将利润人为地虚增。
这种财务造假行为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也损害了市场的正常运行。
案例二:某B公司虚假资产减值某B公司是一家拥有多个子公司的房地产公司,其股票在香港上市。
为了避免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不利披露,该公司在减值测试中虚构了负债、夸大了利润,进而通过欺诈手段掩盖了资产负债风险。
这种财务造假行为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公司的真实风险状况,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
案例三:某C公司编造虚假交易某C公司是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其上市后几年内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然而,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编造了大量虚假交易、合同和收入。
这些虚假交易不仅使得公司财务数据失真,也让投资者陷入错误的判断和判断风险。
最终,该公司被证监会处以罚款并被暂停上市,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财务造假案例背后的原因:一、利益驱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往往是为了掩盖真实经营状况,使公司股价得到提升,从而获得高额回报。
而一些高管、股东或内部人员往往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参与其中。
二、监管不严:缺乏严格的财务监管机制也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之一。
部分上市公司利用监管缺失,通过操纵账目和披露信息来误导投资者,进而获取不当利益。
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情况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也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产生了一定影响。
作假帐的内幕
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主要手段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2004年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2005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2004年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
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
中注协官方发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12种惯用手法及37种舞弊迹象识别 (3)
中注协官方发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12种惯用手法及37种舞弊迹象识别2019年10月2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4号——收入确认(征求意见稿)》,该文件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中收入舞弊的12种手段归纳,同时详细列示了如何识别上市公司37种收入舞弊的迹象。
收入是利润的来源,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有些企业为了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而采用虚增、隐瞒、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等方式实施舞弊。
在财务报表舞弊案件中,涉及收入确认的舞弊占有很大比例,收入确认已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高风险领域。
一、上市公司收入舞弊12种手段了解被审计单位通常采用的收入确认舞弊手段,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更加有针对性地实施审计程序。
被审计单位通常采用的收入确认舞弊手段举例如下:(一)为了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而虚增收入或提前确认收入1.虚构销售交易,包括:(1)通过与其他方(包括已披露或未披露的关联方、非关联方等)签订虚假购销合同,虚构存货,并通过伪造出库单、发运单、验收单等单据,以及虚开商品销售发票虚构收入。
某些情况下,被审计单位销售的产品所耗费实物的成本较低,如软件企业销售的通用软件,在虚构销售交易时可能无需虚构存货。
(2)为了虚构销售收入,将商品从某一地点移送至另一地点,以出库单、发运单、验收单等为依据记录销售收入。
例如,虚构出口销售,将商品运送至与报关运抵国不同的国家,再通过关联方进口回国。
(3)被审计单位根据其所处行业特点进行虚构销售交易。
例如,被审计单位从事游戏运营业务,利用体外资金进行“刷单”,对其自有游戏进行充值以虚增收入。
被审计单位虚构收入主要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是虚构收入后无货款回笼,虚增的应收账款/合同资产通过日后不当计提减值准备加以消化,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也容易被注册会计师的函证程序所识别。
另一种方法相对复杂和隐蔽,被审计单位会使用货币资金配合货款回笼,并需要解决因虚构收入而带来的虚增资产或虚减负债问题。
浅谈企业财务造假的惯用手法及其防范措施
浅谈企业财务造假的惯用手法及其防范措施企业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利用特定的手法,在财务报表中虚构或篡改数据,使其表现出比实际情况更好的财务状况,以谋取私利或掩盖业绩问题等。
企业财务造假严重破坏了市场公信力和投资者利益,因此防范企业财务造假十分重要。
以下是企业财务造假的惯用手法及其防范措施:一、惯用手法:1. 收入虚增:企业通过虚构销售订单、同时计入预收账款、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
2. 成本膨胀:企业通过将成本转移至以后期间、虚报成本、虚增存货等方式,来隐藏收入的虚增。
3. 资产虚增:企业通过虚构资产出售、滞销的资产重新计算折旧等方式,虚增资产,进而虚增企业的净资产。
4. 费用虚减:企业将费用进行转移、虚报费用等方式,降低企业的负债和财务成本。
5. 利润虚报:企业通过虚构交易及虚构关联财务信息等方式,制造虚开标的,虚构利润。
二、防范措施:1. 健全伦理文化: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伦理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尊重法律、诚信经营,避免财务造假。
2. 完善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并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强化会计操作管理:企业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运作管理,落实会计核算的责任制,减少人为错误和失误,防止人为造假。
4. 加强监管力度:企业应加强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监管,定期公开审计报告,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提高投资者警惕性,防范企业财务造假。
5. 引入第三方监管:企业应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企业进行定期的审计和监管,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防范措施,企业可以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制度、加强监督,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财务真实性和公信力,防范企业财务造假。
财务作假手段的几种方式
财务作假手段汇总1、虚构收入这是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有几种做法,一是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
这些手法非常明显是违法的,但有些手法从形式上看是合法,但实质是非法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如上市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该子公司销售收入,再由另一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这种做法避免了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
此外,一些还有利用阴阳合同虚构收入,如公开合同上注明货款是1亿,但秘密合同上约定实际货款为5000万元,另外5000万元虚挂,这样虚增了5000万元的收入,这在关联交易中非常普遍。
2、提前确认收入这种情况如: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
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
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
四是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
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房地产企业,往往将预收账款作销售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等。
以工程收入为例,按规定工程收入应按进度确认收入,多确认工程进度将导致多确认利润。
3、推迟确认收入延后确认收入,也称递延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
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手法。
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4、转移费用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有些费用根本就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
一些企业往往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帐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
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挂列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
应该反映在当期报表上的费用;挂在“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或“预提费用借方这几个跨期摊销帐户中,以调节利润。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当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时,或者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者承担上市公司的相关费用,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从而达到转移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上市公司是如何做假账的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2004年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2005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2004年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
在西方,投资者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这种小把戏骗不过市场;但是在中国,不但普通投资者缺乏经验,机构投资者、分析机构和证券媒体都缺乏相应的水平,类似的假账陷阱还真的骗过了不少人。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
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
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某种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等。
让我们站在做假账的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应收款”的操纵难度显然比“应收账款”要低,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其他应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较容易,而且估价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容易露出马脚。
有了银广夏和郑百文虚构销售记录被发现的前车之鉴,后来的造假者倾向于更安全的造假手段;“其他应收款”则来无影去无踪,除非派出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调查,很难抓到确实证据。
对于服务业企业来讲,由于销售的不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应收账款”,如果要做假账,只能在“其他应收款”上做手脚。
在中国股市,“其他应收款”居高不下的公司很多,真的被查明做假账的却少之又少。
换一个角度思考,许多公司的高额“其他应收款”不完全是虚构利润的结果,而是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结果。
早在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就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欠款的努力,大部分欠款都是大股东挪用资金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以“其他应收款”的名义进入会计账目。
虽然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早已被视为中国股市的顽症,并被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进行清查,但至今仍没有根治的迹象。
在目前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大股东想企业资金简直是易如反掌;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做假账,但肯定是一种违规行为。
二、与“应收账款”相连的“坏账准备金”?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关键词是“坏账准备金”,通俗的说,坏账准备金就是假设应收账款中有一定比例无法收回,对方有可能赖帐,必须提前把这部分赖帐金额扣掉。
对于应收账款数额巨大的企业,坏账准备金一个百分点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净利润的急剧变化。
举个例子,波音公司每年销售的客运飞机价值是以十亿美圆计算的,这些飞机都是分期付款,只要坏账准备金变化一个百分点,波音公司的净利润就会出现上千万美圆的变化,对股价产生戏剧性影响。
理论上讲,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金比例应该根据账龄而变化,账龄越长的账款,遭遇赖账的可能性越大,坏账准备金比例也应该越高;某些时间太长的账款已经失去了偿还的可能,应该予以勾销,承认损失。
对于已经肯定无法偿还的账款,比如对方破产,应该尽快予以勾销。
遗憾的是,目前仍然有部分上市公司对所有“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按照同一比例计提,完全不考虑账龄的因素,甚至根本不公布账龄结构。
在阅读公司财务报表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它是否公布了应收账款的账龄,是否按照账龄确定坏账准备金,是否及时勾销了因长期拖欠或对方破产而无法偿还的应收账款;如果答案是“否”,我们就应该高度警惕。
从2002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对各个上市公司进行了财务账目的巡回审查,坏账准备金和折旧费都是审查的重点,结果有大批公司因为违反会计准则、进行暗箱操作,被予以警告或处分,它们的财务报表也被迫修正。
但是,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无论证监会处罚多少家违规企业,处罚的力度有多大,如果普通投资者没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类似的假账事件必然会一再重演,投资者的损失也会难以避免。
三、最大的黑洞——固定资产投资??许多中国上市公司的历史就是不断募集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他们发行股票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增发配股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不分配利润也是为了省钱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阴影里,是否隐藏着违规操作的痕迹?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司做假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是这种假账不可能做的太过分。
公司可以故意夸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借机转移资金,使股东蒙受损失;也可以故意低估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或者在财务报表中故意延长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减少每一年的成本或费用,借此抬高公司净利润——这些夸大或者低估都是有限的。
如果一家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做的手脚太过火,很容易被人看出马脚,因为固定资产是无法移动的,很容易审查;虽然其市场价格往往很难估算,但其投资成本还是可以估算的。
监管部门如果想搞清楚某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没有很大水分,只需要带上一些固定资产评估专家到工地上去看一看,做一个简单的调查,真相就可以大白于天下。
事实就是如此简单,但是在中国,仍然有许多虚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没有被揭露,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投资者,对此都缺乏足够的警惕性。
如果一个投资者对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造假现象抱有警惕性,他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调查:上市公司承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完工?比如某家公司在2000年开始建设一家新工厂,承诺在2003年完工,但是在2003年年度报告中又宣布推迟,就很值得怀疑了。
而且,项目完工并不意味着发挥效益,许多项目在完工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无法发挥效益,或者刚刚发挥效益又因故重新整顿,这就更值得怀疑了。
如果董事会在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中没有明确的解释,我们完全有理由质疑该公司在搞“钓鱼工程”,或者干脆就是在搞“纸上工程”。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呈现高额化、长期化趋势,承诺投入的资金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项目建设周期动辄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仅仅完成土建封顶的时间就很漫长,更不要说发挥效益了。
这样漫长的建设周期,这样缓慢的投资进度,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做假账的充裕空间,比那些“短平快”的小规模工程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监管部门清查的难度也更大。
即使真的调查清楚,往往也要等到工程接近完工的时候,那时投资者的损失已经很难挽回了。
四、难以捉摸的“其他业务利润”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操纵“其他业务利润”比操纵“主营业务利润”更方便,更不容易被察觉。
因为在损益表上,主营业务涉及的记录比其他业务要多的多,主营业务的收入和成本都必须妥善登记,其他业务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登记利润就可以了。
对于工业公司来说,伪造主营业务收入必须伪造大量货物单据(也就是伪造“应收账款”),这种赤裸裸的造假很容易被识破;伪造其他业务利润则比较温和,投资者往往不会注意。
为了消除投资者可能产生的疑问,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往往玩弄文字游戏,把某些模糊的业务在“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之间颠来倒去,稍微粗心的投资者就会受骗。
比如某家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把“主营业务”定义为“房地产、酒店和旅游度假业”,但是在主营业务利润中却只计算房地产的利润,把酒店和旅游度假业都归入其他业务利润,这显然与年度报告的说法是矛盾的。
在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混乱局面下,也不能排除某些公司把某项业务利润同时计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的可能。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不可能深入调查某家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是不是伪造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分析出一定的可能性——如果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与“其他业务利润”严重不成比例,甚至是“其他业务利润”高于“主营业务利润”,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它做了假账。
中国投资者和证券媒体没有意识到上市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可能存在造假行为,也并非完全出于疏忽,因为上市公司不好好做自己的主营业务,反而热衷于在“其他业务”上大捞一笔,在中国股市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许多公司名义上是“运用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经营或投资(实为投机)活动,其实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完全不把主营业务当一回事。
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热度很高,许多上市公司纷纷改头换面做房地产,开始是把房地产当成短期的“其他业务”,后来有的公司干脆进行产业重组,改为正式的房地产公司;钢铁、医药、进出口乃至旅游度假等比较热门的行业都有类似情况发生。
追逐利润固然是资本的天性,但是作为资本数额很大、负有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如此目光短浅的追求短期利润,对公司前景根本没有长远战略,无疑会损害股东乃至整个社会的长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