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献刀形象分析
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
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三国演义》由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西晋初期国家重归统一结束,以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形成演变,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内容摘要:《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乱世枭雄”曹操的形象,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雄才伟略、爱惜人才、慷慨豪迈。
曹操复杂的性格特征不是简单的“奸”与“雄”的相加,而是特定的历史条件造就了曹操的双重性格,而有时“奸”与“雄”甚至是相互融合的,性格的多个侧面互相渗透各显特征。
本文试图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中的“奸”——诡谲狡诈、玩弄权术、猜疑多变、心狠手毒与“雄”——机警多智、雄才伟略、爱才若渴的两个方面来分析曹操的复杂性格。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性格两面性有机统一对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典型,向来有所谓的“三绝”的说法,就是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
《三国演义》中性格最复杂的人便是曹操,一方面,他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一方面他又嫉贤妒能,摧残人才。
一方面他慷慨豪迈,气势恢弘;一方面又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一方面他开明公正,一方面又狡诈多疑。
作者罗贯中吸取以“拥刘贬曹”的影响和三国戏为素材创作的《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这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奸”与“雄”的有机统一。
一、“乱世之奸雄”曹操的“奸”,表现在多个方面:诈伪,善作表面文章;残忍,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多疑,猜忌之心重;善变,诡计多端等等。
(一)诡谲狡诈、玩弄权术《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曹操一出场,首先介绍他的“劣行”: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
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状。
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
操故无恙。
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曹操献刀》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操献刀》阅读练习及答案《曹操献刀》阅读练习及答案曹操献刀曹操佩着宝刀,来到丞相府。
见董卓坐在床上,他的干儿子吕布在一旁站着。
董卓见曹操进来,问道:“孟德,今天怎么来晚了?”曹操说:“我的马太瘦,跑不快。
”董卓对吕布说:“我有西凉送来的好马,奉先(吕布,字奉先)你去选一匹,送给孟德。
”吕布领令出去了。
董卓身体肥胖,不能坐得太久,便面朝里在床上躺下了。
曹操一见,急忙掣出宝刀刺杀董卓。
哪知,董卓从衣镜中看见了曹操在背后拔刀,忙翻身问道:“孟德干什么?”这时,吕布已牵马来到小阁外边。
曹操惊慌间,把刀举起,跪下说:“我有一口宝刀,特带来献给恩相。
”董卓接过来一看,果真是一口宝刀,便递给吕布收下了。
随后,董卓领着曹操出来看马。
曹操拜谢说:“我想骑上试试。
”便纵身骑上,狠打几鞭,往东南方向飞也似地逃跑了。
经过中牟县时被守城军士捉住。
县令陈宫说:“我对您的义行十分敬佩,愿意把官丢掉.随您逃走。
”走了三天,来到成皋地方,天己渐渐黑了。
曹操用马鞭指指林荫深处说:“这里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我父亲的结义弟兄。
我们到他家住一宿,顺便问问我家中消息,怎样?”陈宫点头同意。
陈宫听了,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8、短文写了关于曹操的两件事,试用简明的语言归纳。
9、言如其人,试找出曹操的有关语言,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10、陈宫为什么要弃官同曹操一起亡命天涯?后来又为什么“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11、假如你是曹操,离开庄子时遇上打酒归来的吕伯奢,你准备怎样做?12、曹操和陈宫会何去何从?发挥你的独特想象,为故事补写一个结尾。
答案8、一、刺杀董卓;二、滥杀无辜。
9、示例:“我有一口宝刀,特带来献给恩相。
”突出了曹操机智过人,随机应变,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表现出曹操阴险恶毒,自私自利,卑鄙无耻的性格特征。
10、①陈宫敬重曹操是刺杀董卓的义士,想追随曹操左右;②陈宫因为听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的主要事迹简介
曹操的主要事迹简介
曹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
他似乎永远充斥着阴险狡诈,充满心机,总是不相信别人,因为他生性多疑。
曹操的人物性格分析
1.猜忌。
曹操的猜忌性格反映在他的名言:“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2.奸诈。
奸诈当中有真诚,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
曹操这个人是奸诈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也有坦诚的一面,甚至有可爱的一面。
3.狠毒。
曹操是特别狠毒的,可以说是内脸就不认识人。
4.报复心强。
但是曹操又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但凡是得罪了曹操的人,几乎没有不报复的。
曹操的事迹
1.曹操献刀——为了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
随后,便匆匆忙忙逃出董相府,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2.割发代袍——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
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
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
3.官渡之战——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今河南封丘西)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曹操献刀》分析精品PPT课件
巷中小儿薄劣, 其家所厌苦,辄 与钱,令聚坐听 说古话。至说三 国事,闻刘玄德 败,颦蹙有出涕 者;闻曹操败, 即喜唱快。
——苏轼《志林》
《三国演义》的作者显然 是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同时 也糅合了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 理,在全书中体现出“尊刘抑 曹”的思想倾向:把刘备集团 作为善的代表,渗透了作者的 理想和抱负;把曹操集团作为 恶的象征,寄予了作者对丑恶 的批判。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
个什么样的人呢?
•
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满,沛国谯郡(今安徽亳
县)人。出生于大官僚地主家庭,其父曹嵩是中常侍
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也因为这种关系,曹操自幼
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
自幼放任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
历史为英雄搭建了表演的舞台,
而小说则为豪杰做了诗意的诠释……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 如今,都已沉沉睡去 但,每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 眼前,却依然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教人禁不住共其悲欢,久久难忘……
课前考一考
• 1曹操的字,小名是什么,本姓什么? • 孟德 阿瞒 本姓夏侯 • 2曹操的父亲是谁? • 曹嵩 曹腾的养子 • 3曹操的谥号? • 魏武 • 4许劭(约150年—约195年),字子将。汝
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个 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 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 非常佩服他。
——鲁迅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 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 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 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 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三国典故之曹操献刀
三国典故之曹操献刀
范文一:
我最近在读《三国演义》,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那就是曹操献刀。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曹操在与刘备的战争中,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夺取了他的宝剑“借东风”。
后来,曹操得知刘备有意前来向他借刀,他就命令自己的部下把宝剑送回给了刘备。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要有宽容,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这个故事的重点是曹操在胜利后把“借东风”还给了他的敌人刘备。
这个举动让很多人感到佩服,也让曹操在人们心中树立了很好的形象。
在这个故事中,曹操教会了我们要宽容和有礼貌,这些品质是做人的重要素质。
我们在写这篇作文时,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例如:“宽容”、“礼貌”这样的词语。
同时,在表达观点时,需要理智、中肯,不要太过主观,以避免给读者带来误解。
范文二:
曹操献刀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三国典故。
这个故事发生在曹操战胜了刘备的时候,他得到了刘备的宝剑“借东风”。
后来,曹操听说刘备需要一把好剑,就把宝剑送还到了刘备手中。
这个故事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即使在敌对的环境下,我们也应该保持尊重和宽容。
关于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曹操宽容的举动。
他不仅打败了刘
备,而且还把宝剑还给了他,这样做就是要教育我们尊重别人。
在写这篇作文时,在用词上要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可以选择使用表达尊重、宽容、礼貌的词汇。
同时,还需要理性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尽量不给读者带来不良的印象。
《曹操献刀》教学设计(自己)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 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 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 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 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 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 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
“借刀”— 谋董卓王允聚宴 借宝刀曹操负任 “献刀”— 刺董贼孟德功败 施巧计曹操脱身
“遇陈宫”—识谎言陈宫擒曹 仰曹志二人携手
“杀伯奢”— 访伯奢孟德心疑 杀无辜陈宫识操
人物形象
方法提示:必须抓住文中的描写, 不可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人物形象分析——借刀
A、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曰:“……还能哭死董卓否?”
朝代
魏晋南北朝 以前
魏晋南北朝
唐
宋元
明清
体裁特点 神话传说
志怪志人
传奇小说 话本小说 演义小说 创作小说
例子 《穆天子传》 《山海经》
《世说新语》 《搜神记》
《长恨歌传》 《李娃传》 《三国志平话》 《说岳全传》
四大名著
中 先秦寓言 → 汉代杂记、 国 史传 → 魏晋志人志怪
小说 → 唐传奇 → 宋元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 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 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 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
——奸诈狡猾、多疑残忍
多疑 狡诈 残忍 自私
曹操献刀课件(版)
曹操献刀课件一、背景介绍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
曹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事迹广为流传。
其中,曹操献刀的故事,更是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二、故事梗概曹操献刀的故事,发生在曹操与刘备共同抵抗袁绍的时期。
当时,曹操为了争取刘备的支持,将自己心爱的宝刀赠予刘备。
这一举动,既显示了曹操的诚意,又彰显了他的大度和胸怀。
然而,曹操献刀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段曲折的故事。
三、曹操献刀的深层原因1.政治斗争的需要曹操献刀,是为了巩固与刘备的联盟,共同对抗强大的敌人袁绍。
在当时,曹操与刘备的力量相对较弱,面对袁绍的威胁,双方必须携手共进。
曹操献刀,正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以换取刘备的信任和支持。
2.个人品质的体现曹操献刀,还反映了曹操大度和胸怀的一面。
曹操深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宽广的胸怀和容人的雅量。
因此,在关键时刻,曹操能够舍弃个人利益,将自己的宝刀赠予刘备,显示了他高尚的品质。
3.策略手段的运用曹操献刀,也是他运用策略手段的体现。
在当时,曹操与刘备的关系并不稳固,双方都存在着猜疑和戒备。
曹操通过献刀,巧妙地打破了双方的隔阂,使刘备感受到自己的诚意,从而巩固了双方的联盟。
四、曹操献刀的影响1.巩固了曹刘联盟曹操献刀,使刘备感受到了曹操的诚意,从而坚定了与曹操共同抵抗袁绍的决心。
在曹操和刘备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击败了袁绍,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2.提升了曹操的形象曹操献刀,使他在刘备及其部下心中树立了高尚的品质和宽广的胸怀。
这一举动,为曹操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3.丰富了三国文化曹操献刀的故事,成为了三国文化的一部分,被后人传颂。
这个故事,既展示了曹操的智谋和胸怀,又体现了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成为了三国历史的经典佳话。
五、曹操献刀,是曹操一生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它不仅体现了曹操的政治智慧和个人品质,还影响了三国历史的走向。
2024年《曹操献刀》标准教案
2024年《曹操献刀》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三国演义》选读部分,具体内容为《曹操献刀》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曹操为救父亲曹嵩,献刀给董卓;董卓对曹操的试探;曹操机智应对,取得董卓信任;曹操借献刀之机,刺杀董卓的经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掌握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曹操、董卓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课堂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曹操献刀》原文,理解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讲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曹操献刀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人物形象:曹操、董卓、吕布等。
3. 故事情节:献刀、试探、应对、刺杀。
4. 主题思想:爱国情怀、英勇智慧、忠诚勇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谈谈你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人物形象、情节分析、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及事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观看与三国相关的影视剧,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具体阐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探讨。
曹操献刀人物形象分析
曹操献刀人物形象分析1. 引言在中国历史上,曹操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
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也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
在历史上,曹操被描述为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既有政治才能,又有军事胆识,同时也有人情味和文学造诣。
本文将对曹操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揭示其各个方面的特点和表现。
2. 曹操的政治才能曹操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他在东汉末年乱世中积极参与政治,通过巧妙的策略和手段建立了强大的势力。
曹操的政治才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统一思想策略:曹操善于驾驭不同的群体和派系,能够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交好朋友和建立信任关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精明的决策:曹操在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时,往往能够做出明智而果断的决策。
他善于分析形势,根据政治和军事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灵活的变通:曹操在处理政治问题时,往往能够快速调整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变化。
他能够迅速适应变动的局势,保持自己的议程和目标不变。
3. 曹操的军事胆识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他善于组织和指挥军队,以强大的军事实力确保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曹操的军事胆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善于运筹帷幄:曹操能够在军事行动中制定出精确而可行的计划,包括兵力部署、战术选择等。
他的军事布局往往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对敌方产生最大的压力。
•出奇制胜:曹操在战争中经常采取出其不意的军事行动,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他善于运用计谋,击败敌人并夺取重要战略地点。
•勇于决断:曹操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做出决策,表现出过强的军事胆识。
他相信胜利只属于那些敢于下定决心并采取果断行动的人。
•优秀的组织和指挥能力:曹操能够组织和指挥大规模的军队,有效管理各种军事资源,并确保战争的有效进行。
他在统一行动和协调指挥方面表现出色。
4. 曹操的人情味和文学造诣除了政治才能和军事胆识,曹操还展现出了人情味和文学造诣。
这使得曹操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多元化。
新人教版选修《曹操献刀》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曹操献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选修《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第二单元《三国演义》选段,具体内容包括《曹操献刀》章节。
该章节详细描绘了曹操为救父亲曹嵩,单骑献刀给董卓的经过,展现了曹操的智勇与果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理解其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曹操的形象,引导学生学习其勇敢、智慧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曹操在献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
2. 教学重点: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三国演义》选段、《曹操献刀》故事插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曹操献刀》故事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讲解:详细讲解《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情节,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如“曹操为何要献刀给董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在献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曹操献刀》2. 主要内容:故事背景:三国时期,曹操为救父曹嵩情节概括:曹操单骑献刀,董卓赠马人物形象:曹操智勇双全,果敢勇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曹操献刀》中曹操的性格特点,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论述。
2. 答案示例:曹操在《曹操献刀》中表现出智勇双全的性格特点。
在面临困境时,他果断采取行动,利用智慧化解危机,最终成功救出父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深入了解曹操及其他人物形象,提高阅读兴趣。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献宝刀读后感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献宝刀读后感
——读《曹操献刀》有感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反面人物,但曹操也是一位枭雄,虽然曹操残忍多疑、奸邪狡诈,但是他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珍惜贤才、有胆识的人,自古就有“乱世出英雄”。
在东末时期,整治黑暗,出现许多地方割据势力,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
而在《曹操献刀》中,可以感觉到曹操是一个做大事的人。
就如杀死救命恩人吕伯奢全家可看出,他做大事不拘小节。
他生活的时代是乱世,他也有许多无奈,在乱世中没有绝对的公正。
只有强者才不能被压迫,在乱世中,你不把别人杀死就是别人把你杀死,只有把自己变强才不会受到伤害。
曹操他有自己的理想,他只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曹操功成名就后把陈宫的母亲接来好生养着,这说明曹操并非忘恩负义,杀伯奢全家也是无奈之举,并非他真想杀他们。
曹操在梦中杀人,是由于他睡觉不安、精神紧张,老觉得有人对他不利,这是由于在乱世中,长期在战斗中所压迫出来的警觉,他也厚葬了那位被杀之人。
总之,曹操是一位枭雄,他没生在和平的年代,他生活在苦难的时代,他在逆境中艰难地前行,他不畏权贵、不畏艰难,勇敢地为他的理想而拼搏奋斗,面对失败他并不气馁而是勇敢向前。
他有英雄气概,并非全是奸邪。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选修语文《曹操献刀》教案
选修语文《曹操献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选修语文课程中《三国演义》的经典章节《曹操献刀》。
具体内容包括:曹操为救父亲曹嵩,向董卓献刀一节,分析其背后的智谋与勇气;对董卓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曹操此举对其个人命运及三国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
2. 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曹操献刀背后的智谋与勇气,理解董卓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曹操献刀》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智谋和勇气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讲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3.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献刀过程中的智谋和勇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事件对个人命运及三国历史的影响,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主要人物:曹操、董卓3. 情节概括:曹操献刀,董卓性格分析,事件影响4. 重点语句:文章中的精彩描述和重要论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曹操在《曹操献刀》中的智谋与勇气,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智谋和勇气的理解。
2. 答案示例:曹操在《曹操献刀》中展现了极高的智谋和勇气。
他在危急关头,巧妙地利用董卓的贪婪,成功救出父亲。
这让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具备智谋和勇气,面对困难时,善于运用智慧,勇敢应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三国历史,提高文学素养。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情节以及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分解
• 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 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 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 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 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后 人有诗说: 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 锦袍;剑割髭(zī)髯(rán)应丧胆,马超声价 盖天高。
• 奸巨滑的曹操想出了一条借刀杀人之计, 他想如果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依刘表 的暴躁的脾气非把他杀了不可,这样一来, 非但可以将祢衡除掉,自己还可不担那杀 害名士的恶名。后来祢衡果然激怒了刘表, 最后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杀死。
• 两人急忙上马逃走。路上正好遇到吕伯奢 买了酒菜回来。吕伯奢忙问何故离去,曹 操不敢停下,拍马往前赶。走了几步,忽 然拔剑转回来,指着别处问吕伯奢道: “这个来的是谁?”吕伯奢回头看时,曹 操一剑将他砍死。陈宫很疑惑,曹操说吕 伯奢回去发现了,一定不肯干休,如果叫 人来追,一定会遭殃。陈宫说知道误会还 杀了他,不算仁义,曹操说:“宁教我负 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割发代首 曹操出征张绣途中,为安抚民心,便谕 村人父老及沿途官吏,曹军“大小将校,凡过麦 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巧的是曹操正在
• 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 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占领荆 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222年,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 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崩于白帝城。之后不久, 蜀汉、东 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南北之间虽然 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 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 (第十六回)曹操哭典韦 张绣投降曹操后,一日曹操喝 醉了,就命令军士将张绣的叔叔张济之妻强抢过来,张绣 知道后十分气愤,就同谋士贾诩商议偷袭曹操营寨。因为 畏惧身边的卫士典韦,不能轻易靠近,就和偏将胡车儿商 议。那胡车儿能背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也是个异人。他 献计让张绣请典韦喝酒,将他罐醉,他乘机偷取了典韦的 兵器。当晚二更,张绣命人在军中放火,曹操军中大乱, 急忙叫唤典韦。典韦醉梦中听到金鼓喊杀之声,便跳起来, 却找不到双 。这时门前无数军马,各挺长枪,蜂拥上来。
谋董贼孟德献刀的读后感
谋董贼孟德献刀的读后感
标题:《以谋董贼孟德献刀——深读曹操智勇兼备的壮举》
在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以谋董贼孟德献刀”的章节,我深深被曹操的智勇与权变所震撼。
这一情节生动展现了曹操的深沉机智、果敢决断以及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操献刀事件发生在东汉末年,董卓乱政,天下动荡不安之际。
面对董卓的暴虐无道,曹操挺身而出,假借献七星宝刀之名,试图行刺董卓,以解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尽管行动最终未能成功,但曹操此举充分体现了他为了大义而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的英勇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而从智谋角度看,曹操能够巧妙利用董卓的信任,制定出接近董卓并伺机行刺的计划,显示出其超凡的智略和洞察力。
他的失败并非源于计划本身的疏漏,而是因为意外因素的干扰,这更凸显了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让人对英雄命运产生深深的感慨。
通过解读“以谋董贼孟德献刀”这一情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立体多元的曹操形象——既有敢于担当、不畏强权的勇气,又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
这不仅丰富了我对历史人物曹操的认识,也启示我在现实生活中要勇于担当,善于思考,遇事冷静判断,果断行动。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以谋董贼孟德献刀”一章,既是对历史人物曹操智勇双全的一次精彩描绘,也是对我们后世读者关于勇敢、智慧、责任与担当的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它让我们明白,在任何时代,都需有像曹操那样胸怀大志、智勇兼备的人物站出来,为正义事业奋斗不息。
曹操献刀读后感
曹操献刀读后感《曹操献刀》是一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作者是著名的作家金庸。
这部小说以曹操献刀的故事为主线,描写了曹操和刘备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曹操的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
通过对曹操的塑造,金庸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历史人物形象,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在小说中,曹操是一个极具魅力和野心的人物。
他有着非凡的才华和决断力,能够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内心挣扎的人。
他对刘备的仇恨和对刘禅的爱戴,展现了他的矛盾性格。
他在政治上的野心和个人情感的挣扎,让人对他产生了复杂的情感。
曹操献刀的故事更是展现了曹操的复杂性格。
在这个故事中,曹操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不惜献出自己的宝刀。
这种舍己为人的情感,展现了他的仁义之心。
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具政治智慧和权谋的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为自己的政治目标服务。
这种矛盾性格让人对他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对曹操的塑造,金庸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历史人物形象。
他不再是简单的英雄或者反面人物,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情感的人。
这种塑造让读者对历史人物产生了更深的共鸣和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再是简单地接受历史人物的形象,而是通过对他的深入了解和思考,对他的人格和行为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另外,小说中还通过曹操的故事,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人物关系。
曹操和刘备之间的恩怨情仇,曹操对刘禅的爱戴,展现了当时的政治风云和人物关系。
通过对这些故事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对历史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曹操献刀》是一部充满魅力和思考的历史小说。
通过对曹操的塑造和故事的展现,金庸展现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历史作品。
《曹操献刀》教案分享:历史与现实交错的人物形象探讨
《曹操献刀》教案分享:历史与现实交错的人物形象探讨。
一、故事背景曹操献刀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
那时候,天下大乱,朝廷内部也是鱼肉之争。
当时的朝廷由于腐败和内部矛盾,逐渐失去了控制权。
曹操作为时代的巨头,执掌一方,是当时的名将,被誉为“辅国将军”。
二、故事分析1.曹操为何要献刀?故事中,曹操为了表示自己对汉献帝的忠诚,决定献出他自己的宝刀。
曹操丢掉宝刀,也就丢掉了他作为一个武将的尊严和荣誉。
但是他却认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是比一把宝刀更重要的东西。
在很多方面,曹操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人。
他重视礼仪,也是一个信奉忠诚和国家利益的人。
他认为,在一个时代的动荡和混乱中,只有通过团结和信仰,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2.曹操的形象故事中,曹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
他既是一个人才,又是一个恶棍。
他作为一个武将,秉承着忠诚与勇敢的品质,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官场上非常圆滑。
曹操在历史上被评价为一个英明的政治家和杰出的将领。
但是,他也有很多的负面形象,例如残暴和无情。
他判死刑,封建和拷打都很多。
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复杂的,同时也是可以借鉴的。
他的形象使我们看到了历史和现实的交叉和交错,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们可以从曹操的形象中看到,人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画面。
3.曹操的价值观故事中,曹操的价值观显得非常高尚和正义。
他深深地理解了一个人应该如何为国家和民族服务的道理,真正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人士。
同时,他还表现出了充分的爱和尊重,向汉献帝献上自己的宝刀,也表明了他真实的想法。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价值观,有些人把财富和权力视为唯一的追求。
然而,像曹操这样的人物,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三、教学建议1.了解这个时期历史的背景。
在教学中,应该要让学生了解这个时期争夺权力的背景。
这样一来,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并且有更好的思考和发现。
2.引导学生探究曹操这个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曹操既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诡诈、虚伪、凶残的奸诈之徒。
本文分析曹操艺术形象,着重他的“奸”和“雄”。
标签:《三国演义》曹操政治家军事家奸雄英雄。
说到《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你会想到他的狡诈、多疑、假仁假义,十足的大奸臣;但他的宽广胸怀却在当时无人能及,他的诚挚更能令人感叹。
他在混乱分裂的三国时期,对我国北方的统一,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此,下面我就《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的形象进行简单分析。
一、曹操的“奸”《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主要体现在狡诈、虚伪、凶残、好猜忌、假仁假义上。
(一)狡诈、虚伪、凶残曹操十足的阴险狡诈,《三国演义》开始就写他用权术。
曹操年少时比较贪玩,“游荡无度”,他的叔父经常向他父亲反映,曹操很头疼,为了平息士兵对自己的怨恨,稳定军心,曹操竟然杀死一个没有过错之人,他的奸诈狠毒可见不一般。
曹操这个人的性格多变,这在表情、脾气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当俘虏张辽后,张辽不但不肯投降,还破口大骂,于是惹火了曹操,亲自拔剑想杀张辽,被刘备、关羽劝阻后,他立刻掷剑大笑:“我亦知文忠义,故戏之耳。
”并亲自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
感情如闪电似的转瞬即变,令人瞠目结舌而脊背发凉。
“杨修之死”更显曹操的奸诈、虚伪和凶残。
杨修被杀的三年原因: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罪名将他杀掉。
二是杨修为人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扬言曹操要退兵,扰乱军心,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权的政治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只能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初中语文课本《杨修之死》中写: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一近侍慌取复盖。
《曹操献刀》及曹操人物形象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曹操献刀》及曹操人物形象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品曹操---《曹操献刀》及曹操人物形象赏析教案煤师院附中韦传萍一、学习目的1、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2、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3、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4、深刻理解历史上的曹操的是非功过,感受《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
二、学习重点品读名著片段,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三、学习难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和辩正的分析历史人物。
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设备多媒体六、教学设计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认识学生多停留在表面,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引导学生分析和教师点拨相结合,鉴赏探究曹操性格的多元化。
七、学法指导把握人物形象,能过小组互助讨论交流探究使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多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任务:鉴赏选文,分析第四回中曹操形象一、导入(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为英雄反革命搭建了舞台,小说为英雄做了诗意诠释,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巳沉沉睡去,但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一代枭雄曹操的形象却仍然栩栩如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的历史天空,深入认识曹操的形象。
二、了解《三国演义》1、阅读“课前提示”中《三国演义》……关键。
”2、补充介绍:历史演义小说的源头。
《三国演义》描写了上百次战争有虚有实、有详有略,堪称“军事文学”之王三、解读文本1、字词学习学生板书自查结果骁骑散讫马羸急掣宝刀操惶遽县令熟视曹操屏退左右2、梳理情节学生速读,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1、概括故事梗概:①曹操借刀②曹操献刀③路遇陈宫④错杀伯奢2、依照回目的形式概括每部分内容(教师出示一例)学生仿写交流教师出示:王允旧臣哭社稷曹操奇谋借宝刀教师展示:孟德献刀遇弑贼李儒献计操脱身识谎言陈宫擒曹仰曹志二人携手访伯奢孟德心疑杀无辜陈宫识操1、品味语段,分析本文中曹操人物形象学生按情节分成四小组,分析内容,总结人物形象和描写方法,记录发言。
《三国演义》前20回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前30回人物性格1、曹操人物形象阅读分析——“奸雄”第一回(宴桃园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曹操便出现,更以整段篇幅给予描写。
其中作者便把曹操的奸诈形象尽显无遗,并为曹操人物形象作了定位。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①“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褒贬参半②假装中风欺骗叔父,赢取父亲信任——小时即如此,长大后可想而知。
③“‘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言大喜。
”——为曹操人物形象定下基调。
性格;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 .故事:曹操献刀、杀吕伯奢全家、发矫诏讨董、报父仇伐徐州、大败吕布、挟天子令诸侯、煮酒论英雄华容道官渡之战许田打围挟天子以令诸侯梦中杀人杀杨修杀华佗2、刘备: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性格:勇敢忠义体恤民情,仁爱待人,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但无成大事之风使用的武器:故事: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刘备接任徐州牧,三顾茅庐3、张飞: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
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
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性格:其貌不扬,粗犷,暴躁,不善用计,胆识过人,气吞山河,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心直口快,总是心里想到什么嘴巴就说什么。
第一回中刘备看完刘焉的招募义兵的榜文后慨然长叹,忽闻身后传来厉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此人正是张飞。
同是这回中刘、关、张救了董卓,卓轻视他们的地位,不施之与礼,飞大怒:“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故事: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当阳吓死夏侯杰,义释严颜,怒抽邮、独挡长坂桥、战马超、智取瓦口关。
曹操献刀详细教案2
《曹操献刀》教案焦作一中崔新教学目标1.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赏细节,探究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开掘曹操英雄中“奸”的本质。
教学方法讨论法诵读法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三国时期,刀光剑影,金戈铁马,出现了一批赫赫有名的铁血英雄,传扬了一种轰轰烈烈的生命理想,可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就是历史啊!然而,那些人,那些事,又在文学的世界里饱满、鲜活起来。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将通过《曹操献刀》来重温那些鲜活的生命。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并将学习目标标注在课本上〕1.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赏细节,探究小说主题。
三、检查预习1.《曹操献刀》中有名有姓有台词的主要人物都有谁?王允吕伯奢曹操董卓陈宫2.用一个词概括曹操的形象。
〔学生会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定位:褒或贬。
〕四、分析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形象由学生预习作业对曹操的评价入手,先来分析曹操的“奸”。
〔一〕在《曹操献刀》中,最能表现曹操奸诈狠毒的是哪一件事?罗贯中是怎么表现曹操的奸诈狠毒的?学生研读第4段。
明确:亡命途中,草木皆兵,误杀好人,尚可理解;知错再错,诱杀伯奢,穷凶极恶,不可原谅;面对指责,竟道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刺裸裸的无耻!比较探究: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
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孙盛《杂记》孙盛《杂记》中的内容和文本中的内容不同在哪里?〔引导学生品读“凄怆”、“宁”、“毋”,最后尝试理解翻译〕明确:凄怆——曹操已知铸成大错,愧疚难当,悲怆恸哭。
如果你写这个片段,你会选择哪一句话?〔横看成岭侧成峰,自圆其说即可。
〕〔二〕探究曹操英雄的一面杀伯奢,我们看到了曹操的冷血和残忍,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就只是一个负面的形象吗?学生研读第一段。
赏析:1.一人抚掌大笑曰:“诸位公卿,夜哭到明……还能哭死董卓否?”明确:推敲“抚掌”的含义。
群臣哭作一团,一片混乱,此时慢慢、大声地拍手,有提醒的意思,引人注目,卓尔不群;“慢”中含有嘲讽的意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区分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 《三国》的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 拥刘反曹, 因此对曹操的揭露有不少是虚构的。 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 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惟于关羽, 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以“我看曹操”为题 写一篇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 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共120回接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西游记 吴承恩
水浒传 施耐庵
红楼梦 曹雪芹
刘 备
曹 操
诸 葛 亮 关 羽
杨 修
曹 操 献 刀
罗 贯 中
课文理解:
曹操为什么要杀吕伯奢?
思考: 为这么一件小事杀人, 是否过于小题大做?
人 物 形 象
结合课文说说曹操各是怎样 的人?
虚伪,奸诈 心胸狭窄、生性多疑
曹操:
历史中的 曹操是怎样 的呢?
历史上的曹操: 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用人唯才,抑制豪强。 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 精兵法,善诗歌。
鲁迅: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至少是一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