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及其意义教学目:通过本节学习,理解学前教育学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区别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概念,理解幼儿身心开展含义、特征与内容,影响幼儿身心开展各种因素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学概念;幼儿身心开展概念教学难点:客观辨证地对待影响幼儿身心开展各因素之间关系一、教育与学前教育〔一〕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史上,不同人对“教育〞有不同解释。
?教育学?对教育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一切能增进人知识与技能,影响人思想观念或改变人行为活动。
它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孩子培养成合格社会成员。
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如幼儿园教育,小学、中学与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而特别组织教育。
它是教师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进展一种有目、有方案、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开展体力与智力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人。
由专业教师承当,教育目性、方案性、组织性、系统性很强,是一种可控性很强、标准教育,因此一般来说效率、效果也更好。
【观点辨析】问题:教育是人与动物共有生存活动吗?分析:人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是两种外表类似而本质不同活动。
因为动物“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与生存本能自发行为,而人类教育是一种复杂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语言、符号系统,思维不够兴旺,活动只能停留在个体层次上,不能类化;动物教育也根本上随着生理成熟而完毕。
所以说,教育是人类特有活动,社会性是人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本质区别。
【归纳总结】理解教育概念,须注意三点,即要注意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教育质规定性。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社会实践活动3、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学——研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并提醒其规律一门科学【观点辨析】问题1:教育孩子是母鸡也会做事情,因此,每个人都懂教育,教育谈不上是什么科学。
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概述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基础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进行概述,从其定义、重要性、目标和现状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定义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幼儿进行的早期教育,旨在促使幼儿能够在自然环境和有意识引导下,全面发展其智力、语言、思维、情感、社交、动作和习惯等方面的能力。
它是幼儿阶段教育的起点,也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形式。
重要性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迅速,各种感觉和认知能力都在迅速发展中。
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生观,促进他们的社交与情感发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目标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这一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发展:帮助幼儿获得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2. 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语言发展:促进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 社会情感发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自信心和自理能力,促进他们适应社会环境。
5. 艺术和体育素养:培养幼儿的音乐、美术、舞蹈和体育等素养,拓展他们的艺术天赋和运动能力。
现状目前,学前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重视。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保障幼儿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在中国,学前教育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政府大力支持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更多的投入和支持。
然而,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包括师资短缺、教育设施不完善等。
其次是学前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此外,与幼儿家长的配合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也是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
学前教育专业概述
学前教育专业概述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一门学科,旨在为幼儿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的定义、专业概况、专业课程和专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该专业的前景进行探讨。
一、学前教育的定义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进行全面教育和照料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注重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社交、语言等各个方面。
学前教育旨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个人发展支持,以培养健康、快乐的幼儿。
二、学前教育专业概况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
学前教育专业既注重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教学。
在专业理论学习方面,学生需要学习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幼儿发展等相关课程,以深入理解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在实践教学方面,学生需要实习或参与校园实验,来提高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
三、专业课程1. 幼儿发展心理学:介绍幼儿的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帮助学生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规律。
2. 幼儿保健学:介绍幼儿的健康问题和护理知识,包括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营养学知识、疫苗接种等内容。
3. 幼儿园教育学:介绍幼儿园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包括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4. 幼儿教育技巧: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四、专业发展趋势1. 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可在幼儿园、教育机构、托儿所等地就业,也有机会从事与幼儿教育相关的研究工作。
2. 学前教育改革:随着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改革也日益深入。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将在该改革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3.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前教育不仅在国内发展迅速,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总结:学前教育专业为培养幼儿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学生将掌握幼儿心理学、幼儿保健学等专业知识,并能够提升教育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概论
多样化阶段
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 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 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的代表。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 (1897)、《学校和社会》(1899)、 《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 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 (1915)、《经验与教育》(1938) 和《人的问题》(1946)等。
提倡自然教育;
教育应注重儿童精神的存在;
特别重视感官训练;
裴斯泰洛奇 《林哈德与葛武德》 非常重视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论就是家庭教育论; 提出了直观教学的思想; 强调儿童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 “孤儿教育之父”“贫民教育家”
欧文
1816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工人子 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性格形成新 学园;
为儿童挑选好的乳母和教育者
夸美纽斯
萌芽阶段
《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
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 《大教学论》
《世界图解》是根据“通过眼见耳闻来学 习”的观点编写的带有插图的教科书, 是直接放到儿童手里的读物。
卢梭
《爱弥儿》 建议阅读3遍以上
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 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 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 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 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 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 幼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和其他专门开 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
学前教育概述(全文)
学前教育概述(全文)学前教育概述学前教育是指对三至六岁儿童进行系统教育的一种形式。
在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学前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情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全面概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目标和方法。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学前教育是孩子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态度的关键窗口期。
这个时期的教育可以对孩子的人格品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行塑造。
其次,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接受教育可以促进孩子大脑神经元的联结和发展,对于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思维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学前教育还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社交关系。
在学前教育中,孩子能够与同龄人进行交流互动,培养自信心和合作能力。
这些社交技能在孩子日后的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在学前教育中,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通过教育活动和游戏,我们鼓励孩子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学前教育还注重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孩子思维和智力发展的基础,它涉及到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通过启发性教育和情境教学,我们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前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对于孩子的综合发展和将来的成功非常重要。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通过各种合作游戏和互动活动,帮助孩子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情感发展。
三、学前教育的实施方法学前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学前教育方法:1. 游戏教育:游戏是儿童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各种游戏环境,引导孩子自主探索和学习。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0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历史与人类社会历史一样久远,而学前教 育机构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9世纪之前,学前教育往往在家庭中进行,虽然有人提出了学前儿童公共教育和保育 的思想,但是当时的社会既没有创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足够物质基础,也没有相应的要求。 19世纪初,大工业机器生产在欧洲得到迅速发展,很多妇女走出家庭进入工厂工作,教 养孩子的需求被提出,此时社会已经具备了创办学前教育机构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因此 学前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其中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了“幼儿学校”,把 1~7岁的幼儿组织起来进行集体保育,这是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在这一时期,学前教 育机构多由慈善家、工业家创办,其实质不过是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
从生理年龄角度来说,广义的学前期指的是0~6岁,狭义的学前期指的是3~6岁,也 称幼儿期。对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即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下位概 念必然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能够影响学龄前儿童身体成长、认知、 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狭义的学前教育特指幼儿园(或其他专业的学 前教育机构)教育,是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教育资源,对0~6岁的儿童施以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的活动。学前教育可细分为0~3岁的早期教育 和3~6岁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主要由教育工作者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实施,或在亲子园 等早教机构中开展;3~6岁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园中实施。
在学前期,儿童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他们的可塑性强,如果受到良好教育,他们就能 形成许多好习惯,如爱清洁、懂礼貌、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等,形成良好的性格、个性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 为规范。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家庭是学前教育实施的场所,父母和其他家庭 成员是学前教育者。
学前儿童同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具有血缘 亲情关系,所以,家庭学前教育具有独特的优 势。
(二)社会学前教育
社会学前教育是在家庭以外的社会场所、由专职人 员对学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其 可分为两种形式 :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意义
三、研究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一)认识学前教 育,涵养适宜的学
前教育理念
通过对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学前教育具有怎样的特点、幼儿教师需要 怎样的素质、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遵循怎样的规律等,将有助于准备成为幼 儿教育工作者和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人们澄清观念,从而形成合理的儿童 观、教师观、教育观,进而提高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作为课程的学前教育学,也称“幼儿教育学”、“学前 教育概论”、“幼儿教育概论”,是根据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进行选择、重组 而建构起来的以介绍或阐述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原则 与方法为核心的专业学习领域。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四、学前教育的类型
(一)家庭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学就是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 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
➢ 对儿童的教育从出生就开始了,0~3 岁 儿童的教育称为婴儿教育,3~6 岁儿童 的教育称为幼儿教育,两者是相互连接、 性质相近又密切联系的。
二、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一)研究学前教育活动各要素的组成和发展规律 (二)研究学前教育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学前教育活动同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不同时空条件下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和 理论进展
教育学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1、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各起什么样的作 用?
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 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学前社会教育机构是在工业革命后产生的。
构成学前教育的因素主要包括:学前儿童、教师、 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环境。
三、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为:学前教育受社会政 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学前教育又 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起促进作用。 (一)学前教育与政治 1.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性质的制约作用。在不同形态 的社会,由于社会的政治不同,学前教育的性质也就不 同。 2.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社会的政治 不仅对学前教育的性质,而且还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 一定的影响作用。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 的重视与领导,这是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条件。
学前儿童是构成学前教育的核心 要素,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 游戏和活动的主体也是构成交流 活动的基本要素。 1、身体方面 2、认知方面 3、情感方面 4、社会性方面 5、美的感知与表现方面
(四)教育环境
1、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 2、社区环境 3、家庭环境
填空
1.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主要指对0--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所 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包括0--3岁的早期教 育和3--6岁的学前教育,随后与初等教育衔 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 段。
广 义 的 学 前 教 育
狭义的学前教育
海绵宝宝告诉大家世界 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学前教育学学科概述
学前教育学学科概述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的阶段,它是一门专门研究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学科。
学前教育学学科概述包括学前教育的定义、历史发展、学科特点、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一、学前教育学学科的定义学前教育学是指研究幼儿发展规律、教育原理和教学方法的学科。
学前教育学学科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交和动手能力等。
二、学前教育学学科的历史发展学前教育学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一些教育学家开始重视幼儿的教育问题。
20世纪初,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机构和专业。
三、学前教育学学科的特点学前教育学学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跨学科性:学前教育学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儿童健康等多个学科领域,从不同角度研究幼儿教育问题。
2. 实践性:学前教育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育经验。
3. 儿童中心:学前教育学将幼儿视为主体,强调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化教育。
4. 发展性:学前教育学关注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提供相应的教育活动和教学方法。
四、学前教育学学科的教育目标学前教育学学科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通过社会化活动和情感教育,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
3. 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协调能力。
五、学前教育学学科的教学方法学前教育学学科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来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兴趣,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差异提供个别化的教育。
3. 体验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亲身体验并探索知识。
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概述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它被广泛认为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的定义、目标、内容,以及学前教育的意义等方面对学前教育进行概述。
一、学前教育的定义学前教育是幼儿在正式上学之前接受教育和培养的阶段。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文化背景,学前教育的时间长度和范围有所不同。
在中国,学前教育一般指的是3至6岁的幼儿,包括托幼机构和幼儿园的教育和培养。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身体和艺术等各个方面。
通过学前教育,幼儿将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提升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合作意识,强健体魄,以及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三、学前教育的内容学前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前教育的认知内容:鼓励幼儿进行观察、思考和记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记忆力,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2.学前教育的语言内容: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语言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3.学前教育的社会情感内容: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4.学前教育的身体内容:通过体育、游戏等方式,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5.学前教育的艺术内容:通过音乐、绘画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四、学前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前教育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提升幼儿的智力、语言和社交能力。
其次,学前教育为幼儿的入学做好准备,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生活,为他们未来的学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学前教育还可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品德和好的道德风尚。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阶段,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学前教育,幼儿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五、现今我 (二)重视和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三)构建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四)加强政府管理与监督,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 (五)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六)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的没入 (七)坚持科学保教,提升保教质量 (八)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置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三、学前教育的原则
(一)教育的一般原则
(二)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目标性原则 4.主体性原则 5.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6.整合性原则 7.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原则
1.保教结合的原则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教育的活动和直观性原则 4.生活化和一日生活整体性原则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学的萌芽状态
学前教育学最早起源于古代智者对学前儿童教育与养育问题 的思考,即最初的学前教育思想。西方,在古希腊和罗马时 期,已经存在了早期学前教育思想。
柏拉图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 的教育问题,他主张儿童公育,并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游戏和故事材 料的选择等问题。 亚里士多德也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 的论点,为人类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JL了正确方向。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学的萌芽状态
1.洛克
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儿童体育、 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具体建议。
《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 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 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括第一节学前教育及其意义教课目的:经过本节的学习,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差异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看法,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含义、特点和内容,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样因素及其作用。
教课重点:学前教育学的看法;幼儿身心发展的看法教课难点:客观辨证地对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一、教育与学前教育(一)教育和教育学教育史上,不一样的人对“教育”有不一样的解说。
《教育学》对教育的解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全部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术,影响人的思想看法或改变人的行为的活动。
它的任务就是把本来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育成合格的社会成员。
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如幼儿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余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
它是教师依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授知识技术、培育思想道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由专业的教师担当,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很强,是一种可控性很强的、规范的教育,所以一般来说效率、成效也更好。
【看法辨析】问题:教育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计活动吗?解析: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是两种表面近似而实质不一样的活动。
由于动物的“教育” 是一种鉴于亲子和生计本能的自刊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思想不够发达,活动只好逗留在个体的层次上,不可以类化;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跟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
所以说,教育是人类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实质差异。
【归纳总结】理解教育看法,须注意三点,即要注意从三个方面来确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活动是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意的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学——研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并揭露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看法辨析】问题 1:教育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所以,每一个人都懂教育,教育谈不上是什么科学。
学前教育学概述
儿童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年龄:含婴儿教育和幼儿教育两个阶段。 形式:包括幼儿园等专门机构的社会化学前教育,也包括家
庭、狭义学前教育
专指对3-6岁幼儿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往往特指幼儿园和其它托幼机构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 总称 。
两个要件: 首先,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或学前儿童。 其次,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保育和教育活动 。 国际: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ECCE
(1)广义学前教育
(3)其它名称
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的对象主要是3-6岁的幼儿,又叫“幼 儿教育”;
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的对象处于人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又叫 “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各国划分 不一。
ECCE:1978年,在泰国召开的世界“学前教育新态度”区域 专家会议,称 “早期保育与教育”(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简称ECCE。现今各国文献用此说法。
和“教”的内容,是学前教育者和学前儿童共同运用的资 源与对象 。 第二,学前教育手段是指学前教育活动开展的保障条件、 途径与方法及等。
需要,是学前教育活动适宜与否的关键。
学前教育者 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要素。 学前教育机构中的专职教师、保育员,孩子的父母及其他长
辈等,是学前教育者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制约着他 们设计、组织、实施保育和教育活动的质量,最终影响学前 儿童的发展水平。
学前教育措施 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支持性要素。 第一,学前教育内容是学前教育活动中选择实施的“保”
学前教育概述ppt课件
10
• 案例二
• 小红是小班的幼儿。他是一个很腼腆的孩 子,在班上他很少说话。在绘画课上老师让幼 儿画冰激凌,小红画好了把画拿给老师看,冰 激凌画好了但是冰激凌的周围都是一条条的线 ,老师没有指责而是耐心的询问:为什么有这 么多线呀?小红说:这是冰激凌的热气(这是 冷气)老师肯定了他的作品,并表扬了他观察 的仔细同时给他解释了为什么会有“热气 ”……这一系列做法让小红开心极了,对画画 的兴致更高了。
17
• 其中“保”是指“保育”,是指幼儿园以支援父母育儿为目 的,并利用保育园等各种社会设施,以婴幼儿为中心,如保
育师之类的专业人员,在一定的时间里,照顾幼儿包括游戏 在内的生活;它主要侧重于幼儿的身体与生活的养护与照顾
。
•
“教”是指“教育”,是指针对语言和运动功能发展到
一定程度的、一定年龄以上的儿童进行的,由专业的教育人
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生活知识和技术教育, 主要侧重于幼儿的心理机能与习惯的养成。
“保教合一”则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给予同等重视,并 使两者相互渗透,即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才能相 得益彰。
18
教合一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教育与保育始终联系在 起,二者相互渗透,涉及到幼儿园的教学、游戏、体 锻炼和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活动。
16
• (三)保教结合的原则
1.保教合一的概念
从古到今,“保教”的含义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 断充实其内容并赋予新的内涵。保教在古时的涵义是 指遵守教化。《国语·越语下》:“事无闲,时无反, 则抚民保教以须之。” 韦昭 注:“保,守也。” 三 国魏阮籍《通易论》:“‘后’者何也?成君定位, 据业修制,保教守法,畜履治安者也。”而保教在现 代的涵义是指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 机构中,对婴幼儿进行保健、养育和教育。
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单元 学前教育概述
单
元
导 学
本单元主要介绍学前教育的内涵,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以及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主要解决以下几
个问题:
1.学前教育及其机构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2.国内外教育家提出了哪些学前教育思想和方法?
3.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陶行知(1891 ~ 1946),中国·安徽
他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陈鹤琴(1892 ~ 1982),中国·浙江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 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活教育”理论。
他也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他创办 了幼师和幼专,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当代世界学前教育有哪些趋势?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学前教育特点
(一)原始社会
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性,所以教育也没有 阶级性。在原始社会时期,学前教育完全融 入在生产和生活中,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幼 儿的存活。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教育出现阶级性、等级性。出现了专门的学 校,只有统治阶级的子女才有机会接受教育。 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分散进行。
蒙台梭利也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
张雪门(1891~1973 ),中国·浙江
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一生痴迷幼稚教育”,与陈鹤琴齐名,20世 纪30年代即有“南陈北张”之称。
从幼稚园的课程入手研究我国的幼稚教育,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使儿童 获得直接经验。张雪门认为“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提出把见习和实习放在突出 的重要地位。
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概述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和培养,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培养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与情感、身体和艺术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具备综合素养。
学前教育主要包括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
幼儿园教育是指通过在集体环境中的教学活动,培养儿童的各种能力和个性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和社交机会。
家庭教育则是指父母和家庭成员对幼儿进行的教育和培养,通过日常生活和亲子互动,促进幼儿的成长。
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教育、保健、游戏、艺术、户外活动等。
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包括语言、数学、科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学习,以及发展幼儿的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保健方面主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体验和探索世界,培养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艺术方面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帮助幼儿表达情感和培养审美能力。
户外活动则是通过亲近自然和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和社交能力。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儿童全面发展和成为有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社会适应力强的个体奠定基础。
通过学前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其学习能力和自信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此外,学前教育还对促进家庭教育的合作和参与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和合作。
学前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传统上,学前教育侧重于知识的输入和技能的培养,注重教师的指导和纪律性的管理。
但是,随着对儿童发展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儿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幼儿园要提供一个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环境,鼓励幼儿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个性。
近年来,一些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方法逐渐兴起。
例如,游戏为基础的教育,强调通过游戏来激发幼儿的探索和创造能力,提供丰富的情境和材料,让幼儿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二章第三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三、四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教育的类型;2、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3、运用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要素、类型与发展趋势一、学前教育的含义:学前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
对学前教育这一概念的定义要抓住以下两个要件:1、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或称学前儿童。
从对象来看,我们在广义上可以把出生到入学之前的儿童都视为学前教育的对象,但也必须记住,学前教育存在因入学标准、学前起点的差异而造成的多样性。
2、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保育和教育活动。
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学前教育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外,还需特别注重保育。
学前教育在当今国际上普遍被称为“早期儿童保育和教育(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简称ECCE)。
二、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参与活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构成的。
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是由学前儿童、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措施三项基本要素及其有机联系构成的。
1、学前儿童:学前儿童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参与保育和教育活动并直接承受其影响的学龄前儿童,是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围绕学前儿童而展开, 因学前儿童的存在而存在。
(2)如何准确认识、把握和尊重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特点与需要,是学前教育活动适宜与否的关键。
2、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者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直接或间接承担设计、组织、实施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人, 是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因学前儿童这个核心要素而存在,并不意味着有了学前儿童,学前教育活动就可以自为、自然地出现。
(2)从承担学前教育责任的角度看,学前教育者的存在是广泛的。
但是,不同场景中的成人所承担的学前教育职责是不同的。
3、学前教育措施:学前教育措施是学前教育活动中支持、联结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者开展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一切中介,是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支持性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只有核心要素和组织性要素,仍不可能运转,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者之间通过一定的保教内容、借助一定的保教形式与手段,才能使学前教育活动变为现实。
(2)学前教育内容是学前教育活动中选择实施的“保”和“教”的内容, 是学前教育者和学前儿童共同运用的资源与对象;学前教育手段是指学前教育活动开展的保障条件、途径与方法等。
在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中:学前儿童是核心要素,学前教育者和学前教育措施要围绕核心要素展开,二者的影响只有通过学前儿童的主动选择和吸收才能产生作用;学前教育者一般居于主导地位,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但是这种地位和作用能否发挥,完全取决于他们能否尊重并发挥最为核心的学前儿童的主动性。
学前教育措施的支持性作用,处于被选择、被运用、被接受的地位。
三、学前教育的类型学前教育可以根据各种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形式。
从学前儿童的年龄来分:胎教、婴儿和学步儿教育、幼儿教育;从学前教育的内容来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或学前儿童的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等;从学前教育实施的场所来分:家庭学前教育和社会学前教。
1、家庭学前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在家中对学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
(1)家庭是学前教育实施的场所,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是学前教育者。
学前儿童同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具有血缘亲情关系,所以,家庭学前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2)研究家庭学前教育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充分发挥家庭学前教育的作用,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2、社会学前教育是在家庭以外的社会场所、由专职人员对学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
(1)社会学前教育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专门化的社会学前教育机构所实施的学前教育,如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日托中心等开展的保教活动。
二是其他社会组织、机构所实施的学前教育,如大众媒介、其他文化及教育机构等开展的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活动。
(2)在我国,专门化的社会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等。
幼儿园:根据1996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幼儿园是对3 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托儿所:1956 年发布的《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的规定:招收4 周岁以下的儿童者为托儿所。
到20 世纪80 年代, 托儿所主要招收3 岁以前的婴幼儿。
学前班:1991年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规定:“学前班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现阶段,它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城市,则是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
”四、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学前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儿童公育、古代社会家庭学前教育,到了近代,欧文的幼儿学校和福禄培尔的幼儿园等专门化的社会学前教育产生并得到逐步推广。
19世纪末,专门化的社会学前教育逐步制度化,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同家庭学前教育一起共同承担了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任务。
20世纪中期以来,学前教育受到各国重视,得到迅速发展。
1、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后,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成为当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民主化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其核心指标是: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机会均等。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扩大学前教育的规模,尤其强调保障处境不利的学前儿童特别是那些身体残疾的学前特殊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权利的实现。
(2)政府加大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从保障儿童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民主化的宗旨出发,“二战”后,各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干预、调整的力度,出台了相应政策、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我国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先后制定颁布《幼儿园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等法规, 规范学前教育行为, 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
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原则。
(3)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当代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表现为:第一,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显著提高。
第二,学前教育制度灵活多样,能够适应社会各方面发展的要求。
第三,托幼机构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
教师的学历普遍得到显著提升,各国还逐步建立了托幼机构教师的专业资格制度。
第四,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和任务一、学前教育的特点:学前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 具有教育的一般特点。
教育所具有的历史性、民族性、迟效性、育人为本等特点, 也体现在学前教育领域。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指的是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奠基性特质。
总体来讲, 教育承担育人的任务,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因而, 基础性也是教育的特性之一。
学前教育的启蒙性:指的是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具有启蒙作用的特性。
从字面看, 启蒙的含义是开启蒙稚。
启蒙之于个人发展, 强调的是开启蒙稚、开端良好,而非发展的终极结果与成品。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就是指学前教育能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特性。
公益就是公共利益、公众福利, 它与私利、个人利益相对而言。
公益性体现为某物具有为社会大众带来福利的性质。
二、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1、普惠性原则: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必须面向所有儿童, 确保所有学前儿童都能从中获益, 而不能仅仅满足少数特殊群体的学前教育需要。
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1)确保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均等。
要通过扩大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 创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 以保障处境不利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机会的实现。
(2)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
必须逐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率, 逐步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惠及每位学前儿童的目标。
2、全面性原则:学前教育的全面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应注重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 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1)整合并发挥各种类型学前教育的作用。
各种学前教育均有自己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独特方式和优势, 必须加以整合, 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2)以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 学前儿童身心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而和谐的整体, 不可机械割裂、片面发展。
这就要求学前教育必须以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
3、保教结合原则:学前教育的保教结合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将对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两项工作相结合, 保教并重。
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1)保育和教育并重。
学前教育必须首先承担对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看护与照料的工作, 确保他们生活安全、身体健康、习惯良好,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2)保育和教育结合。
保育工作不仅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需要, 也是实施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要寓教育于保育中。
反之, 对学前儿童的初步知识、经验与能力的教育, 也能提升保育工作质量。
4、以游戏为主要途径的原则:学前教育的以游戏为主要途径的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必须以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为最重要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1)以游戏为实施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
判断是否以游戏为主要方式, 要看在幼儿一日的生活中, 是否有足够的游戏机会和时间, 是否有足够的游戏空间, 是否有开展游戏的足够的资源, 是否能积极参与游戏。
(2)将游戏和其他方式相结合。
在实践中, 应将游戏与其他途径和方式相结合。
如在精心设计与组织的课堂集体教学中, 将教学和游戏相结合, 就能提高学前儿童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兴趣, 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学前教育的任务:1、对学前儿童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学前教育之所以存在, 就是为着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因此, 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
首先, 要做好对学前儿童的保育工作。
根据保教结合的原则, 要将对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保护、日常生活的照料放在重要位置;其次, 对学前儿童开展初步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教育。
2、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