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详]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c752257e21af45b307a8cb.png)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课0220320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所属系部:工程技术教研室学时: 78 编写执笔人: 于天秀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其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并重的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教学效果对专业的发展建设和学生的就业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课程是研究汽车在不解体的情况下故障诊断与性能技术的检测,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实践课。
本课程主要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不解体汽车的条件下,掌握汽车性能的检测与故障诊断以及相关维修技术;同时对现代化汽车高级检测及维修设备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熟悉仪器仪表以及合理使用的目的。
其前导课程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制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等,后续课程为《二手车评估》课程设计思路1.2.《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7个学习情境组成。
在学习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
学习情境是在职业院校实训场地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
(2)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
(3)《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尽量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按照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工作任务频率这一事实逻辑设计学习情境。
教学内容按照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组织,即划分为“确定工作任务”、“计划”、“实施”和“检查评估与结果记录”几个阶段,注意培养学生完成综合性工作的能力。
2.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各系统总成主要部件的类型、作用、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2)理解汽车各系统总成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分析简单电路的逻辑思维能力;(3)基本掌握汽车各系统总成的故障诊断的程序和方法;(4)能识别汽车各系统总成主要部件,了解其在车上的布置及连接关系;(5)掌握检测汽车各系统总成主要部件的故障判断与检修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使用万用表、诊断仪、示波器进行零部件故障分析与检修的能力;(6)对各种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对有关设备进行合理使用。
《汽车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c928115727a5e9856a61b6.png)
1、学会自动变速器 道路试验的种类和作 用; 2、学会道路试验的 程序;
26
4
时滞试 验、失速
试验
1、会进行时滞 试验; 2、能进行失速 试验;
1、学会几种试验的 种类; 2、学会几种试验的 程序;
1、能诊断离合
1、学会诊断离合器
27
2
汽车传动 系检测与
诊断
器故障; 2、能诊断变速 箱故障; 3、会对传动轴
发动机综
21
4
合故障诊 能对发动机进 断 行初步诊断。
1、了解发动机异响 的危害; 2、学懂发动机异响 的特征及诊断程序;
1、学懂发动机诊断 程序; 2、学会综合诊断的 原理; 3、学会诊断注意事
项;
22
2
自动变速 器基本试 验、检测
1、能测试自动 变速器油面; 2、能调整节气 门拉线
1、学懂自动变速器 油面的测量方法; 2、懂得节气门拉线 的调整; 3、学会检测发动机 的怠速
能够正 确分析 气缸压 缩压力
喷油泵的 1、能对喷
分组实训;步骤 如下: 1、接好喷油机电
7
喷射压力 油器进行 与喷油量 清洗;
喷油器工作 源;
原理
2、安装好喷油
的检测实 2、能测量
嘴;
掌握喷 油器的 工作原
训 喷油量;
3、测定喷油器喷 理
油量;
4、超声波清洗喷
油器。
1、会测量
能够掌
8
废气分析 与烟度的
采用分组实训; 完成以下几步: 1、确定继电器各 端子名; 2、测试继电器线 端名;
能够正 确的确 认继电 器各端 子名
子名
采用分组实训,
1、会使用
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b3819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b.png)
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标准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标准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之一,旨在培养选择机电维修方向的学生在从事汽车检测和维修工作中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关注学生素质和职业岗位认知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汽车性能检测的原理、方法、标准及汽车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
掌握现代汽车故障波形分析、数据流分析、故障码读取等先进诊断方法,并初步具备分析故障、诊断故障及排除故障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包括:熟悉汽车检测内容、原理和方法;熟悉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汽车一般故障的诊断方法;能够使用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汽车性能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
本课程参考学时为144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发动机综合检测仪的使用、发动机技术、汽车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与诊断、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排放和噪音检测等。
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参观汽车检测线、汽车检测基地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1.课堂教学条件包括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资料及设备、实车、实物及教具模型。
实训条件应参照实训室设备配备标准,并建议师生比在1:15~1:20.2.教材编写应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参照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吸收企业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紧密结合工作岗位,与职业岗位对接。
同时,应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贴近生产实际,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将创新理念贯彻到教学内容中,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
3.教材编写应以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形式为设计基础,加强实训内容,选用典型案例。
应按照“必需、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材料内容,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
4.教材编写应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突出创新和应用,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53c29253169a4517723a374.png)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服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熟悉汽车发动机、底盘及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的故障原因,掌握各系统基本故障的诊断方法,并能进行各系统主要元件的检修。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以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适应汽车维修行业岗位任务对人才的要求。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邀请汽车后市场行业专家对汽车维修等相关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汽车各系统常见的故障检修任务。
设计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情景,完成一个教学情景,即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在完成了工作任务的同时,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内容,具备了相应的技能,同时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
本课程以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设计工作任务,在职业行动中获取知识,锻炼专业技能,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具体就是通过分析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环境和工作评价,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的设置,使学生能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职业能力。
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遵循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对汽车应用类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抽象、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再对具体的学习领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过程领域设计,从而形成具体的学习情景。
建议本课程在第三学年的第1学期开设。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汽车诊断的基本理论及诊断设备,分析汽车故障的原因及部位,并给予排除,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2.1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熟练使用各种常用工量具;●能正确使用各种检测诊断设备;●能正确对发动机、底盘、电气各系统主要部件进行检测;●能正确对发动机、底盘、电气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DOC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9b19ecf1f8c75fbfc77db220.png)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计划学时/学分:适用专业:建议开设学期:编制人:编制时间: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职业技能课,承担着学生从事汽车维修行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任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汽车性能、故障检测的原理、方法、标准及汽车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现代汽车故障波形分析、数据流分析、故障码读取等先进诊断方法,并初步具备分析故障、诊断故障及排除故障的能力;具有查找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职业素质,以及今后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2设计思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融入其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的总体设计要求,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架尽可能真实的工作过程环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典型工作之中,使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源于生产实际,设计由工作过程结构和工作过程要素组成的“工学结合”课程;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技能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使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最终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课程所选取的每个教学模块都是企业常用的、实用的技术,还反映了汽车应用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2.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故障诊断与各种检测仪器设备的相关操作和维修技能。
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仪器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性能分析的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具备按照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检测的相关工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9cdc4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6.png)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要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一般课程拓展专业课程专业教育: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必修选修面授实验实践网络研讨其他本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支撑学生掌握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与故障排除的方法,具有故障确认、故障分析与故障排除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起动系统的电路及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信号波形的检测及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2.掌握进气系统的电路及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信号波形的检测及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3.掌握供油系统的电路及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信号波形的检测及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4.掌握点火系统的电路及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信号波形的检测及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5.掌握排放系统的电路及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信号波形的检测及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6.掌握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分析与排除的方法;7.掌握汽车底盘综合故障诊断分析与排除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排除起动系统的常见故障;2.能排除进气系统的常见故障;3.能排除供油系统的常见故障;4.能排除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5.能排除排放系统的常见故障;6.能排除发动机的常见综合故障;7.能排除汽车底盘的常见综合故障。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的职业素质;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表达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跟踪新技术、创新设计能力;4.培养技术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服务质量意识等。
四、课程设计课程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的学习思路设计项目组合,根据老师讲,学生练,解疑问,作总评的教学思路,按照4S点实际诊断维修过程设计项目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见图1所示,借助专业平台优势,以最新流行款汽车作为教学核心载体,保障了课程知识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保障课程学习的便利性。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c6bff0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7.png)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性质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作用该课程是实现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动力电池系统、电机及控制系统和智能汽车诊断与维修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具体应用以及不同车型的电池与充电技术、电机及控制技术的特点。
深刻认识和体会汽车电池与充电系统、电机及控制系统的故障规律和故障特点,构建和积累初步的汽车电池与充电系统、电机及控制系统、整车控制逻、高低压配电的检测诊断经验,切实培养和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故障的检测诊断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3.课程衔接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深化;后续课程为《毕业设计》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为课程开发理念,按照新能源汽车服务技术领域、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内容;按照“项目驱动、实践导向”的设计理念,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育为目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与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开发、设计课程学习项目、任务。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
2.课程设计思路对接汽车维修职业岗位标准、汽车维修服务的生产过程,以国内主流品牌新能源汽车为载体,以故障诊断技术为核心,重点讲解其故障诊断时的高低压配电、控制逻辑和排故技巧。
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知识点融入到多个实操项目的控制逻辑中,在每个项目中都配套了实操工单以及相关操作视频,让学生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去领悟,做到知识面全覆盖,实操任务、案例有侧重,并按照汽车故障的难易和位置进行排序教学。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f1b19fa58da0116d174926.png)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定位在大量调研及企业、专家走访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应用于汽车维修生产的多个工作环节,是汽车维修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也是其应具备的重要技能,见图1。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于汽车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本课程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结合我国目前汽车维修行业的实际情况而设置,其前修课程为《汽车拆装与调整》、《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诊断与修复》、《汽车传动系统的检测与修复》、《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的检测与修复》等专业课程,后续课程为《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图1汽车检测与维修环节二、学习领域目标《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综合故障的诊断分析、检测及故障排除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维修生产实习和就业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按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分别进行描述:1.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各种诊断检测仪器和设备。
(2)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
(3)熟练制定正确的诊断操作流程。
(4)能够通过仪器检测和数据分析,确定故障部位。
(5)熟练完成故障排除的任务。
(6)能够检验汽车修复质量。
2.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向客户咨询车况的能力。
(2)具有通过查阅各种技术资料、查询车辆技术挡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的能力。
(3)能够从个案中找到共性,寻找规律,积累经验,举一反三。
(4)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5)具有理论指导实践、理实结合的能力。
(6)熟悉安全生产规范和操作规程。
3.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与客户交流与协商的能力(2)具有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意识。
(4)具有团队交流和协作能力。
(5)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学习情境设计1.学习情境设计思想《汽车综合故障诊断》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8fc5712e3f5727a5e962f2.png)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编制人:邓波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016 年9月2日审核人:专业负责人:系部主任:目录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二)课程基本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二、课程目标 (2)(一)专业知识目标 (2)(二)职业能力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职业素质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方法能力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社会能力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3)(一)学习领域的描述 (3)(二)学习单元规划和学习单元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实施 (6)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标准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5c0dbf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6.png)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完成汽车维修核心业务岗位工作任务的一门综合技能与素质的专业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电器故障诊断与排除三个教学模块的教学,在培养学生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汽车维修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一)知识目标1.了解和掌握汽车故障诊断方法和常用故障诊断设备的使用;2.掌握汽车发动机各种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及诊断方法;3.掌握汽车底盘各种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及诊断方法;4.掌握汽车电器各种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及诊断方法;5.掌握汽车电控系统各种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及诊断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选用和操作汽车故障诊断仪器设备;2.能对汽车发动机各种故障现象进行诊断,能根据诊断结果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进行分析并排除;3.能对汽车底盘各种故障现象进行诊断,能根据诊断结果对汽车底盘故障进行分析并排除;4.能对汽车电器各种故障现象进行诊断,能根据诊断结果对汽车电器故障进行分析并排除;5.能对汽车电控系统各种故障现象进行诊断,能根据诊断结果对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进行分析并排除;6.能正确执行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章;(三)素质目标(人文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热情主动的工作态度;2.养成遵守操作规程,工作整洁、有序、爱惜仪器设备的良好习惯;3.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良好工作精神;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程内容(一)课程设计思路《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工作的分析,明确工作的具体任务,围绕核心工作任务划分教学模块,再按照工作过程将每一个模块的内容程序化,构成教学内容体系。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f695c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d.png)
《汽车故障诊断》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详细信息1.适用对象高中后三年制学生/初中毕业五年一贯制学生.2.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3. 参考课时64学分***4. 课程简介该课程通过对现代汽车常见故障现象进行总结,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部位,使学生掌握故障检测诊断方法与检测诊断流程,以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各系统重要部位的调整和检测方法,能正确排除故障,掌握汽车故障检测与这怒单维修的实践技能.5. 课程性质与定位①课程性质:汽车电子技术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②课程定位:本课程构建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等课程的基础上,也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底盘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与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6. 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机修工工作岗位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发展职业能力.为了使学生会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修,本课程设计了6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依据汽车故障特点,将每个项目进一步分解成学习型工作任务,共包括20个学习型工作任务.7.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汽车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底盘维修保养、修理、故障诊断与检测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与相关的职业能力,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本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离合器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2〕掌握变速器的结构、组成、传递路线和拆装调整方法;〔3〕掌握液力机械变速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拆装检测方法;〔4〕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5〕掌握驱动桥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6〕掌握汽车行驶系的组成、工作情况和拆装调整方法;〔7〕掌握转向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8〕掌握汽车制动系的类型组成、结构、各部件的工作情况和拆装调整方法.2.职业素质养成目标〔1〕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2〕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经济成本意识;〔5〕培养文献信息检索能力.〔6〕培养良好的安全环保意识.〔7〕培养工作建构能力;〔8〕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 〔9〕具有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潜力3.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参加汽车维修高级工技能取证,获取相关证书. 8.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9.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项目1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项目2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项目3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项目4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项目5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项目6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10. 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岗位技能养成组织教材内容.〔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与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二〕教学资源〔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院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4〕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室与实训基地,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形成功能,实现"教、学、练、做"一体化,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三〕参考教材〔1〕《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人民邮电张钱斌主编.参考书:《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李学民西南师范大学 2009 《汽车检测与维修》董正身机械工业 2007《汽车诊断与检测》陈焕江机械工业 2008〔四〕学习汽车与驾驶维修qclt 汽车论坛汽车族ephua 汽车维修技术网easiu 中国易修网autorepair . 汽车维护与修理网〔五〕课外杂志汽车技术;汽车杂志;汽车之友;汽车导购;汽车驾驶员;轿车情报;汽车测试报告;汽车知识;汽车博览.11. 教学评价、考核要求〔1〕本课程考核按学习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则是学习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最终成绩=考核成绩*30%+期末成绩*70%〔2〕每个学习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其成绩与权重与课程考核成绩的计算按下表进行.表11课程考核成绩表12.附录实训条件经过近年的建设,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拥有数万元的实训设备.实训中心完可以开展实际微修生产.并拥有数台实训设备,能够同时满足40人的汽车底盘拆装、调整与维修实训车间.实训设备情况如下表.实训室利用:汽车维修实训中心是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基地利用:开发了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给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13. 编制依据该课程标准是以依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专业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制的.。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标准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95447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8.png)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是一门重要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与汽车安全、环保和高效使用密切相关,是现代汽车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检测和维修,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要求:1. 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汽车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检测;3. 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汽车维修作业;4.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车检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维修技术等。
具体内容包括:1. 汽车检测基础知识,如检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检测数据的解读等;2. 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等部位的故障诊断和检测;3. 维修技术,如维修工具的使用、维修方案的制定等;4. 实际操作训练,如故障模拟、维修实践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包括: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汽车检测和故障诊断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2.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3.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动手能力;4.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期末考试采用实际操作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编制人:邓波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016 年9月2日审核人:专业负责人:系部主任:目录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二)课程基本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二、课程目标 (2)(一)专业知识目标 (2)(二)职业能力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职业素质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方法能力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社会能力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3)(一)学习领域的描述 (3)(二)学习单元规划和学习单元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实施 (6)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硬件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师资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材编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其他说明 (9)《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学时:72学时一、前言(一)课程定位课程性质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各部分的运行性能,一方面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诊断汽车各类故障打下扎实基础。
课程作用本课程主要采用“项目引领式”的指导思想,结合现代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和发展趋势,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维护和汽车修理技能融为一体,重点介绍了现代汽车各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适当加入了加入了知识拓展以拓宽知识面;同时又引入知识拓展,增加了汽车故障案例分析,以提高实战技能。
本课程主要特点:从项目引领入手,以故障现象为出发点,综合运用仪器诊断和人工诊断方法,重点阐述了故障检测诊断的思路、关键部件的检测以及维修、调整等操作技能。
(二)课程设计思路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开发与学习型的工作环境结合,需要企业参与制定,一般经历准备、实施和反馈3个阶段。
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内容包括:学习型工作的问题引导,可能的信息线索,个体或团队工作的要求,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名录,用于评估和演示的标准等等。
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是对行动、思维及决策进行整合的过程。
本课程的学习环境是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现场等场所,根据学习型工作任务的不同,合理地选择学习场所,配备各种必要的工具加工设备和生产线,营造实际工作的情境,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诊断数据、技术流程的等,学会汽车电器控制线路的检测,掌握常用工具、常见专用工具的基本操作使用技能。
1.知识目标(1)熟悉汽车各系统结构及其原理;(2)能够根据汽车故障现象选择正确的检测设备;(3)能正确分析汽车故障,有较为缜密的分析思路;(4)正确使用故障解码器;(5)能正确使用各种压力检测设备;(6)能正确操作各种特种维修设备。
2.学生专业能力目标(1)具有作为汽车维修岗位和汽车故障诊断岗位必须的软件应用能力;(2)具有制定和实施中等复杂汽车故障分析和维修的能力;(3)具有正确选用特种维修设备的能力;(4)具有规范填写各种维修清单的能力;3.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2)培养团队合作能力(3)具有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4)具有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保护意识(5)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6)能独立开展评估鉴定的能力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四、课程实施(一)师资要求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1)具备中职学校教师资格;(2)具备汽车故障诊断与分析等方面的相关知识;(4)具备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二)教学硬件设施1.汽车举升机、解码器、汽车动平衡检测等设备;(三)教材及参考资料表1-3 参考教材(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在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在汽车实验室组织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对一些典型的机械传动、电器设备、机构结构特点等进行现场讲解,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结合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是将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对汽车变速器、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和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习中,时刻把握将理论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工程理念的培养,将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实际例子恰当地引入课堂中,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兴趣。
3.探索项目驱动法和专题研讨法以汽车专业相关竞赛课题以及任课教师提出技能型大作业要求等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项目驱动教学法。
以汽车专业故障诊断实际录像以及相关网络资源工程问题为载体,布置研讨课题,分析简化实际问题,参加全班研讨,由教师和同学共同打分。
比如分析故障现象、故障排除、认识实训——结合查找资料等自主学习——内容教学——完成学习与活动报告——分组进行汇报、讲评、考核”来积累感性认识。
建议教学方法: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五)教学评价1.建立学习过程、任务实作考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2.加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
3.设计各环节的考核标准和相应的考核表格,形成对工程素质、实践技能、合作能力等综合评价体系。
4.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本课程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考核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大方面,平时考核占60%,占40%。
(1)平时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三个方面。
学习态度的考核:主要是考查每个学生上课出席情况,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态度及作业完成情况,共占20%,其中出勤情况、听课态度占10%,作业完成情况占10%。
学习水平的考核:主要包括课堂提问、讨论课发言及平时测验的考核,共占20%。
其中课堂提问、讨论课发言占10%,平时测验占10%。
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占20%,主要根据实际操作和仿真实训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期末考试:考试题多为综合题,强调工程背景,立意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
5.成绩认定及考核标准学生成绩的认定,包括2个方面,一是平时总评成绩,满分60分,见表7-4;二是按照课程考核标准进行的期未考核,满分40分,见表1-4。
两项分之和,即为学生最终成绩。
表1-4 《机械基础》课程平时考核标准(60分).. . .. .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利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一批有针对性的课件2.利用网络教学条件,延伸课堂教学,采用网上素材资源、图片、仿真动画、视频录象、助学课件、网上学习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内课外交叉与互补,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创造条件。
五、其他说明1.本课程适用于三年制中职机械专业。
2.根据新技术发展,该课程标准使用2-3年后修订。
. 专业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