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武器装备概论-21世纪军用直升机发展概况
直升机研究报告
直升机研究报告直升机是一种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具有独特的飞行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直升机的历史、结构、原理、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直升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风筝和螺旋桨原理。
但真正的直升机是20世纪初由法国人Paul Cornu发明的。
随后,美国人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库尔斯基和俄国人尼古拉·卡门斯基分别研制出了第一架成功飞行的直升机。
直升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单旋翼到双旋翼、三旋翼、四旋翼等不同结构形式,逐渐实现了垂直起降、悬停、前进、后退、转弯等多种飞行动作。
二、结构直升机的结构主要由机身、旋翼、尾桨、发动机、传动系统等组成。
机身是直升机的主体部分,包括驾驶舱、客舱、货舱等。
旋翼是直升机的主要升力装置,由主旋翼和尾旋翼组成。
主旋翼是直升机的主要升力来源,通过改变旋翼的旋转速度和倾斜角度来控制飞行方向。
尾旋翼则主要用于平衡直升机的旋转力矩。
发动机是直升机的动力来源,通常采用涡轮发动机或活塞发动机。
传动系统则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旋翼和尾桨。
三、原理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是利用旋翼产生的升力和推力来实现垂直起降和悬停。
旋翼通过改变旋转速度和倾斜角度来控制飞行方向。
当旋翼旋转时,产生的升力可以克服重力,使直升机垂直起降。
同时,旋翼的倾斜角度可以产生推力,使直升机前进、后退、转弯等。
四、应用直升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军事、民用、医疗、救援等。
在军事领域,直升机可以用于侦察、运输、攻击等任务。
在民用领域,直升机可以用于旅游、交通、消防、电力巡检等。
在医疗领域,直升机可以用于紧急救援、医疗转运等。
直升机是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悬停、前进、后退、转弯等多种飞行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直升机的性能和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史.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
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
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
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
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
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
燕山大学21世纪武装直升机发展概论现代武器装备概论机械工程学院09级机自10班0901********孙亚鹏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史第一节直升机概念的萌芽最早直升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前(B.C. 400)中国已有的竹蜻蜓,竹蜻蜓包含一螺旋桨装在一根垂直轴上,人们以手转动此轴即可使竹蜻蜓升空飞行,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的概念直升机。
但是此一概念并没有继续的发展,一直到十五世纪,达芬奇(Leonardo de Vinci)绘出他所认为飞行的机器,在图中他建议以旋转一绕垂直轴的螺旋面(双旋翼直升机概念鼻祖)来达到垂直的飞行。
第二节早期直升机的发展大约在1900年,以汽油为燃料的往复式内燃机开始问世,使得飞机的飞行成真,同时人们亦开始利用在直升机的发展上。
于1904年法国 Renard 制造一架横向双主螺旋桨直升机以一双缸引擎推动同时他利用翼片扑动插梢(flap hinge)来解决因翼片升力所造成螺旋桨轴毂的力矩问题。
1907十一月三日法国 Paul Cornu 驾驶自制的直升机,而这也是飞行史上第一架真正只由飞行员操作飞行的直升机1912年苏联 Yuriev 建造了一架原型机重200千克(下图),这是世上第一架只有单一主螺旋桨配上一垂直反扭力螺旋桨。
而此设计即目前最常见的型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因战争需要高性能的飞机,较佳的引擎被开发出来,直升机所面临功率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
有了足够的动力令直升机起飞,先驱们开始可以集中精力在直升机稳定性及控制性的问题上加以探讨。
为解决控制稳定的问题,一些以前直接引用飞机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修正,如不再以垂直尾舵的方式来控制方向而改以翼面循环倾角和以旋转翼来取代螺旋桨等。
直升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直升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相比较于其他的飞行器,直升机具有自己的优势,它可以做到在空中悬浮停止,而且它对于起飞的要求也很低,不像民航、战斗机,直升机的起飞不需要进行助跑,它可以实现垂直起飞。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直升飞机在日常生活、军事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国家的综合国力。
虽然,直升机研发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对于直升机的创新与研发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人力,但是,我们的直升机技术的发展依旧落后于部分发达国家。
本文针对我国直升机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部分建议。
关键词:直升机,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纵观我国直升机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从第一代直升机到第四代直升机,我国的直升机发展技术进步了很多。
在直升飞机的制作工艺、加工材料等方面,我们取得了诸多的提升。
现如今,我国的直升机的技术水平处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状态,但是成熟并不意味着先进,由于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的因素,我国的直升机技术较国外的发达国家依旧有很大的差距。
对此,我们应该掌握先进的技术,并且借助严谨的设计理念,均衡制作、成本、研发等诸多因素,让我国的直升机技术有进一步的突破。
此外,根据我国的所掌握的直升机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们也要对我国的直升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个合理的分析。
一、发展情况:1.四个周期:根据我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情况,我们大致可以将整个时间段分为四个周期,在这四个周期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直升机技术有着大规模的提升。
第一周期:这个周期代表着我国直升机技术的开始,它主要囊括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中期这个时间段。
在这个时间段,我国直升机的发展处于一个初始的状态,不成熟的技术以及不完善的硬件措施充斥着这个阶段。
回顾这个时期,我们采用活塞式发动机,利用木制的旋翼桨叶制作了早期的飞机。
同现在先进的飞机所比较,它没有复杂智能中控系统,没有新进的合金外壳材料,它有的只是简陋的仪表盘和传统的钢制外壳,这是落后的第一周期,也是充满创新的第一周期。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并在空中悬停的飞行器,它具有独特的飞行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升机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概念到现代的高性能直升机。
1. 早期概念和设计(1900年-1939年)直升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当时法国工程师Paul Cornu设计了一种早期的直升机原型。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限制和设计不完善,这个原型并未成功实现飞行。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许多工程师和科学家努力改进直升机的设计。
在1919年,美国工程师Igor Sikorsky设计了一种名为“Vought-Sikorsky VS-300”的直升机原型,它是世界上第一架成功飞行的直升机。
随着技术的进步,直升机的设计逐渐成熟。
在1939年,法国工程师Emile Berliner设计了一种名为“Berliner Helicopter”的直升机原型,它采用了双旋翼设计,提高了飞行稳定性和控制性。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1940年-199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升机在军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国纷纷开始研发和使用直升机进行军事运输、侦察和救援任务。
美国的“黑鹰”直升机和苏联的“米-8”直升机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军用直升机。
冷战时期,直升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各国开始研发更高性能和多功能的直升机,用于执行各种任务,包括反潜巡逻、空中打击和运输。
美国的“阿帕奇”和苏联的“米-24”直升机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军用直升机。
3. 现代直升机的发展(1990年至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航空工程的发展,现代直升机在性能和功能上有了巨大的提升。
直升机的机身材料、发动机技术和飞行控制系统都得到了革新和改进。
现代直升机具有更高的速度、更远的航程和更大的载荷能力。
同时,它们还具备先进的导航系统、红外线探测器和自动驾驶功能,提高了飞行安全性和操作效率。
除了军事领域,直升机在民用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被用于医疗救援、消防救援、物流运输和观光旅游等方面。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并在空中悬停的飞行器,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以下是直升机的发展历史的详细内容。
1. 早期概念和设计(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升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法国。
法国发明家保罗·康特(Paul Cornu)在1907年设计并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原型。
这架原型机由两个旋转桨叶驱动,但由于技术限制,它的性能较差。
2. 早期实用型直升机(20世纪20年代-30年代)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直升机的设计和技术逐渐改进。
美国发明家伊戈尔·西科尔斯基(Igor Sikorsky)是直升机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1923年,他设计并试飞了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该机采用了单旋翼和尾桨设计,具备了垂直起降和悬停的能力。
此后,西科尔斯基继续改进直升机的设计,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商业和军事用途的直升机。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20世纪40年代-8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升机在军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直升机被广泛用于军事侦察、运输、医疗救援和战斗行动等任务。
冷战时期,直升机的技术继续改进,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1967年,美国的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首次投入使用,成为世界上第一款专门设计用于对地攻击的直升机。
4. 现代直升机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后,直升机的设计和技术进一步发展。
新材料、先进的航电设备和数字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直升机的性能和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代直升机具备更高的速度、更长的航程和更大的载重能力,成为军事、民用和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工具。
5. 未来发展趋势直升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提高飞行效率、减少噪音和环境影响、增强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例如,一些公司正在研发涡轮电动混合动力直升机,以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碳排放。
此外,无人驾驶直升机的研究也在进行中,这将为无人机领域带来更多的应用和发展机会。
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
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国外直升机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发展综述1. 引⾔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RMS)是响影军⽤直升机作战效能、作战适⽤性和寿命周期费⽤的关键特性。
特别是在现代⾼技术战争中,RMS成为武装直升机战⽃⼒的关键因素。
美国武装直升机AH-64“阿柏⽀”由于在研制中重视RMS⼯作,具有较⾼的RMS⽔平,保证AH-64具有较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概率。
在1990年12⽉⾄1991年4⽉的海湾战争中,美国陆军101师攻击直升机营的8架AH-64直升机,突袭伊拉克,摧毁了通往巴格达沿途的雷达站,为盟国空军执⾏空战任务开辟了空中通道,仅在2⽉28⽇,第⼀武装分队的AH-64摧毁了36辆坦克,俘获了850名伊军官兵。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出动了288架AH-64,累计飞⾏18700⼩时,仅有⼀架AH-64被地⾯炮⽕击落,在“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动中,AH-64的能执⾏任务率分别达到80%和90%,超过了设计要求。
AH-64的战例充分表明,RMS是现代武装直升机形成战⽃⼒的基础,是发挥其作战效能的保证,也是现代军⽤直升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与性能同等重要的设计特性。
2. 国外直升机RMS技术的发展随着直升机在现代战争中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及地位的⽇益提⾼,直升机RMS越发引起各⼯业发达国家的重视,特别是对直升机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早就得到重视;随着武装直升机的应⽤与发展、机载雷达及⽕控系统的可靠性及维修性也相继引起各国军⽅的重视;近⼗多年来,尤其是海湾战争之后,为了满⾜现代⾼技术战争的需要,要求直升机具有快速出动能⼒和⾼的战备完好性,降低武装直升机的寿命周期费⽤,要求直升机具有低的维修⼯时、少量维修⼈⼒、少量备件和良好的测试性和保障性。
总的说来,近50年来,国外直升机RMS技术的发展⼤⾄可划分为如下3个阶段。
2.1 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期50年代中期或末期开始研制或6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在60年代投⼊服役的直升机,如美国的CH-47A、CH-53A、AH-1A、AH-56A、OH-58A、UH-1A等。
我国民用直升机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我国民用直升机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一、我国直升机市场发展现状随着直升机的不断发展,其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民用领域直升机广泛用于客货运输、紧急救援、农林作业、地质勘探、油气开发、公安巡逻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用直升机作为通航产业重要支撑点的地位更加突出。
由于直升机在抢险救灾、搜索与救援方面的突出优势,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国加快发展民用直升机,并规划建立以直升机为核心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系统。
近年来我国直升机保有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空域管制的相关政策没有放开而且直升机起降的配套基础设施不能支持大量的民用直升机应用,我国的民用直升机数量依然偏少,2020年已注册的民用直升机注册量仅为1241架。
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容量大,在庞大的国土面积和密集的人口条件下,中国积极发展多种交通方式。
公路、铁路总长度虽均位于世界前列,但仍旧难以满足运输要求。
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发展相对快捷的空中交通刻不容缓,直升机作为一种机动灵活、随处可到的交通工具,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更加能体现其优势。
除此以外直升机独特的飞行模式使其可以应用在一些特殊行业,比如海面石油开采、电路巡查和气象探测等。
直升机在石油天然气开采方面的优势使其在能源产业大显身手,海上油气服务供应商曾一度是整个亚太地区的主要增长动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民用直升机注册量相对而言比较少,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左右。
二、国内市场竞争格局中国直升机市场庞大,由于之前直升机技术的落后和市场意识薄弱,导致我国民用直升机市场长期被外国制造商垄断。
国内直升机市场已然是一个开放的市场。
国外各大直升机制造商均有产品销售到中国,在役的直升机机队中,以国外型号为主,国产型号仅占极小的比例。
目前国内市场以国外厂商为主,罗宾逊直升机在中国占有最大的直升机市场份额,为35%,其次是空客(20%)、贝尔(14%)和西科斯基(10%),而中直股份是国产直升机的唯一制造商,在民用市场份额仅占4%。
直升飞机的发展史
直升飞机的发展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最早的直升机是由法国的飞行员保罗·科塞特设计的,他在1907年发明了一种双旋翼飞行器。
然而,这种飞行器无法稳定飞行,因此无法应用于实践中。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各国的工程师和发明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探索如何制造一种可行的直升飞机。
直到1940年代,美国海军的一些工程师成功地开发了一种名为“直升机”的新型飞行器。
这种飞行器无需跑道就可以起飞和降落,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转弯和悬停。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直升机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直升机的性能和功能逐步提高。
例如,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和复杂的航空电子设备提高了直升机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而新材料的开发和使用改善了直升机的耐用性和寿命。
今天,直升机已经成为现代军事和商业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被用于执行各种任务,从军事运输和搜索救援到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也可以预见直升飞机将发展出更多的应用领域。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在空中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直升机在军事、民用、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一、早期概念与发展1.1 早期概念:直升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但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真正的研发和实践。
1.2 早期试验:20世纪初,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进行直升机的试验,如保罗·柯尔特、伊戈尔·西科尔斯基等。
1.3 早期型号: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些早期的直升机型号,如西科尔斯基VS-300等。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2.1 军事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升机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用于侦察、运输、救援等任务。
2.2 技术进步:直升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历了快速的技术进步,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2.3 发展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升机开始逐渐向民用领域发展,用途越来越广泛。
三、冷战时期与现代化3.1 冷战时期:冷战时期,直升机在军事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各国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
3.2 技术革新:冷战后,直升机的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革新,出现了更加先进的型号和系统。
3.3 民用应用:直升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医疗救援、消防救援、旅游观光等。
四、未来发展趋势4.1 自动化技术:未来直升机的发展趋势是向自动化技术发展,实现更加智能化的飞行控制系统。
4.2 环保节能:未来直升机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研发更加高效的动力系统和材料。
4.3 多用途化:未来直升机将越来越多地发展为多用途飞行器,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五、总结直升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从早期的试验型号到现代化的高性能机型,直升机在军事、民用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直升机将继续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帮助。
现代武器概论作业论文
21世纪轰炸机发展概况姓名:钱鑫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号:110102020043轰炸机是指携带武器攻击地面、水面或者是水下目标的军用飞机。
轰炸机可以分为轻型轰炸机、中型轰炸机和重型轰炸机三种类型。
轻型轰炸机一般能装载炸弹3~5吨,中型轰炸机能装载炸弹5~10吨,重型轰炸机能装载炸弹10~30吨。
轰炸机是一座空中堡垒,除了投炸弹外,它还能投掷各种鱼雷、核弹或发射空对地导弹。
目前世界先进轰炸机的发展方向是大航程、精确打击与隐身性并重,美国空军的B-2轰炸机就是典型的代表。
目前中国使用的大型轰炸机仍是轰-6型,而一直有传闻称中国正在研制一款具备隐身能力的先进轰炸机。
B-2轰炸机有三种作战任务:一是不被发现地深入敌方腹地,高精度地投放炸弹或发射导弹,使武器系统具有最高效率;二是探测、发现并摧毁移动目标;三是建立威慑力量。
美国空军扬言,B-2轰炸机能在接到命令后数小时内由美国本土起飞,攻击世界上任何地区的目标。
随着冷战结束,除印度这种盲目扩充军备的国家之外,各个军售领域似乎都在萎缩。
其中专业性与成本均较高的重型战斗轰炸机的军售萎缩趋势尤其明显。
但这一局面或在可预见的时期发生改变。
受到反恐战争与新兴国家发展的影响,世界整体形势在趋于多极化的同时,关键地区的紧张局势也在加剧。
此时,对于占世界大多数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最根本的国防任务就是尽快构建针对本地区强国或传统势力的非对称优势。
伊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作为对海打击战力提升最为迅速的装备,重型战斗轰炸机的重要性此时无疑将迅速展现。
对中国而言,其自身已经具备了世界级的反舰弹药研发能力,如果能成功的对苏-34战机进行仿制升级,中国无疑将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同时提供高端重型战斗轰炸机与反舰弹药的国家。
届时,尽管不大可能成为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核心装备,但经过中国实际使用与技术改进升级的苏-34战机,必将成为那些与世界传统强国进行非对称对抗,第三世界国家梦寐以求的装备。
直升机的发展史
直升机的发展史作者:暂无来源:《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9年第5期你知道“竹蜻蜓”吗?它由一根竹棒和几个竹片构成,只要用双手夹住竹棒,使劲一搓,竹蜻蜓便能蹿上天。
由于没有动力装置,它飞到一定高度后便不再上升,接着开始旋转下降,越转越慢,直至落回地面。
这样短暂的飞行怎么过瘾?于是人们想到如果给它装上一个动力装置,它就可以在天空中进行长时间的飞行了。
直升机的出现早在15 世纪,达·芬奇就提出了一种直升飞行器的设想,但直到1893 年,这种直升飞行器的草图才被发表出来。
美国纽约的一个博物馆里现在还保留着一架达·芬奇直升飞行器模型。
直升机和旋翼机一样,也有一副旋翼。
旋翼在发动机的带动下,可以旋转产生升力,这与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的原理相似。
1843 年,英国发明家乔治·凯利制作了一架直升机模型,头部尖如鸟嘴,机身似海鸥呈流线型,上面装有两副反向旋转的旋翼,一台蒸汽机为其提供动力。
不过,这种直升机并未被生产出来。
20 世纪初,直升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1907 年,法国工程师布雷盖驾驶着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首次飞离地面,这在航空史上,尤其是直升机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1922 年,移居美国的俄国科学家德保泰扎特研制的直升机首次飞行,随着发动机启动,四副旋翼就像巨大的风车一般转动起来,直升机慢慢离地升起,人们为此欢呼不已。
不过,这架直升机由于机身超重,实用升限太低,不能满足军方需求而被放弃。
直升机的飞跃发展1943 年,美国贝尔公司生产出第一架贝尔直升机(贝尔-13),美国西科斯基的H-5 和H-6也相继投入生产。
苏联和法国等国也先后建立起直升机制造厂,专门研制、生产直升机。
20 世纪50 年代以前生产的直升机大多采用活塞式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约为200 千米/ 时,50 年代后期直升机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各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出了许多型号的直升机。
直升飞机的资料
直升飞机在各个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民用方面,它们用于长距离旅行、紧急医疗救援、野外探险和消防等。军用方面,直升飞机被用于运兵、执行海上救援任务、执行侦察任务和陆地打击等。此外,直升飞机还用于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电力输送和环境监测等特殊应用领域。
•多用途功能:直升飞机将具备更多的功能和应用领域,如货运、航天、物流和个人出行等。
总之,直升飞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具备垂直起降能力和多样化的应用领域,在现代航空领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直升飞机将继续创新和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
参考资料:
1.
5.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直升飞机在设计、性能和功能上都有了显著的改进。以下是直升飞机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
•自动化: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使得直升飞机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动化:电动直升飞机的出现将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减少污染和噪音。
•高速飞行:新的设计和材料技术将使得直升飞机能够以更高的速度飞行,提高运输效率。
3.
直升飞机通过旋转翼和尾桨的协同工作实现悬停、起降和飞行。旋转翼通常由一片或多片大型螺旋桨组成,通过引擎提供动力,产生升力和推力。同时,尾桨的作用是抵消旋转翼的扭矩反作用力,保持飞机的平衡。
为了实现悬停和飞行,直升飞机还配备了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悬挂系统。驱动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发动机提供动力,将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输给旋转翼。控制系统包括各种操纵面和飞行控制器,用于调整飞机的姿态和飞行状态。悬挂系统则连接旋转翼和机身,提供支撑和稳定的功能。
现代武器装备概论-21世纪军用直升机发展概况
21世纪军用直升机发展概况直升机是指依靠发动机带动旋翼产生升力和推进力的武器。
直升机能垂直起落、空中悬停、原地转弯、并能前飞、后飞、侧飞;能在野外场地垂直起飞和着陆,不需要专门的机场和跑道,能贴近地面飞行和长时间悬停,超越障碍,或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活动;能吊运体积大的武器装备,不受本身容积的限制。
因此,尽管与固定翼飞机相比,直升机存在航程短、速度小、震动和噪声大等缺点,但却因其独有的特性在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军事的重要装备。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就开始使用直升机执行战术任务。
到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开始大规模使用直升机,其在丛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获得了“战场出租车”的称谓。
在民用领域,直升机的用途更为广泛。
无论医疗救护、抢险救灾、农牧监测、地质勘探,还是重型设备吊装、交通指挥、治安巡逻,到处都能看到直升机的身影。
一、直升机的分类军用直升机自其所负担的任务,通常可分为武装直升机、战斗保障直升机和辅助用途直升机三大类。
武装直升机也称作战直升机或攻击直升机。
具体包括:①火力支援直升机。
该类直升机通常装备有机枪、航炮、火箭弹、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系统,装们以机载火力攻击敌方的坦克装甲车辆,进行对地火力支援,袭击地面的点、面目标,压制敌方的活力和活动目标。
②反潜直升机。
主要装备有反潜设备(如声纳)和反潜武器(如深水炸弹、反潜火箭等),可深测和攻击对方的潜艇,有的还加装有反舰导弹,可有效地遂行反舰作战任务。
③空战直升机:通常装备有空对空导弹和航炮,所以与敌方直升机进行空中格斗,或拦截敌方低速的攻击机,保护己方地面部队的上空安全,使其免受敌方武装直升机的攻击。
④运输直升机。
主要运送作战人员、作战物资等,按其起飞重量又可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三种。
⑤战斗保障直升机,是指主要遂行战场侦察、通信、炮兵校射、机动布雷和野战加油等任务的直升机。
⑥辅助用途直升机。
主要用于执行某些辅助性任务。
通常分为起重直升机、救护直升机、训练直升机、教练直升机等,但在本质上与其他直升机并无明显差别。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一、引言直升机是一种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飞行器,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升机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实验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应用,以及现代直升机的技术进步。
二、早期实验机直升机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的实验机阶段。
1877年,法国发明家埃蒙·德·拉维兰德成功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模型。
随后,德国工程师保罗·科恩施特克设计并创造了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直升机,于1907年成功试飞。
这些早期实验机的设计和性能都十分有限,但为后来直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应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升机开始被军队广泛应用。
1915年,意大利飞行员埃尔科莱·博尔尼奥利成功进行了一次直升机的战斗任务,这标志着直升机在军事领域的首次应用。
德国和法国也纷纷开始研发和使用直升机,用于侦察、观测和救援等任务。
然而,由于当时直升机的技术限制和性能不稳定,直升机在战争中的应用仍然有限。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直升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这一时期,直升机的技术得到了显著改进,性能也有了较大提升。
美国在战争中积极研发直升机,并成功应用于军事行动。
1944年,美国军方使用直升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空中战斗行动,这是直升机在战争中的重要里程碑。
随后,直升机开始在军事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用于运输、救援、侦察等多种任务。
五、现代直升机的技术进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直升机的技术不断进步。
现代直升机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设计理念,使得它们在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例如,现代直升机采用了复合材料创造机身,使得机身更加轻巧且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同时,现代直升机的发动机技术也得到了突破,提高了动力输出和燃油效率。
六、直升机的应用领域现代直升机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军事领域,直升机被用于军事行动、运输、侦察和救援等任务。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并在空中悬停、飞行的飞行器。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了数十年的技术突破和改进,如今已经成为现代航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升机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概念验证、关键技术突破以及现代直升机的应用领域。
早期概念验证直升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当时达·芬奇就提出了一种类似于直升机的设计。
然而,真正的直升机发展始于20世纪初。
1919年,法国设计师埃米尔·勒维尔斯提出了一种名为“直升飞机”的概念,并获得了专利。
这一概念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无法实现实际的飞行。
关键技术突破直升机的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1923年,胡戈·厄尔在德国成功试飞了第一架直升机。
这架直升机采用了旋翼和尾桨的设计,能够实现垂直起降和悬停。
然而,由于当时的发动机技术和材料技术的限制,这种直升机的性能仍然有限。
直升机的关键技术突破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
1940年,美国航空工程师伊戈尔·西科尔斯基成功试飞了第一架由单一旋翼和反扭矩尾桨组成的直升机。
这种设计大大提高了直升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奠定了现代直升机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直升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涡轮发动机的引入,直升机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涡轮发动机不仅提供了更大的动力,还减轻了直升机的重量,使其能够携带更多的乘客和货物。
此外,自稳定旋翼和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直升机的操纵性和安全性。
现代直升机的应用领域如今,直升机已经成为现代航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
在民用领域,直升机被用于医疗救援、消防、警务、航空旅游等方面。
它们能够在复杂地形和狭小空间中起降,提供快速、灵活的交通服务。
在军事领域,直升机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们可以执行空中侦察、运输、攻击、救援等任务。
直升机的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使其能够在没有机场的地方进行作战行动,并提供支援和援助。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在空中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具有独特的飞行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升机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概念设计到现代化的高性能直升机。
1. 早期概念设计(18世纪末-20世纪初)早在18世纪末,人们就开始探索垂直起降的飞行器的概念。
1783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蒙哥利尔提出了“气球式旋翼机”的构想,但由于技术限制和材料问题,他的设想并未实现。
直到20世纪初,直升机的概念设计才逐渐得到重视。
2. 早期实验机(20世纪初-1930年代)20世纪初,直升机的实验机开始出现。
1907年,法国发明家布鲁特斯·皮卡尔成功试飞了一架由螺旋桨提供推力的直升机。
随后的几十年里,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致力于直升机的研发工作。
1922年,德国工程师亨利·福赫特成功试飞了第一架真正的直升机,这标志着直升机的实用化进程的开始。
3. 技术突破与发展(1930年代-1950年代)1930年代至1950年代是直升机技术突破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939年,美国工程师伊戈尔·西科尔斯基成功试飞了第一架具备稳定性和操纵性的直升机,奠定了现代直升机的基础。
随后,西科尔斯基公司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划时代的直升机型号,如R-4、R-5和H-19等。
1950年代,直升机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美国军方在朝鲜战争中广泛使用直升机进行战斗和运输任务,展示了直升机在军事领域的重要作用。
同时,民用直升机也开始应用于医疗救援、消防、航空运输等领域。
4. 现代化发展(1960年代至今)1960年代至今,直升机的发展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直升机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包括速度、航程、载荷能力和操纵性等方面。
同时,直升机的设计也趋向多样化,涌现出各种不同用途的直升机型号。
在军事领域,直升机成为重要的作战工具,如武装直升机、反潜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等。
在民用领域,直升机广泛应用于医疗救援、警务巡逻、消防救援、航空旅游和物流运输等领域。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并在空中悬停的航空器。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但真正的直升机在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升机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实验机到现代化的直升机。
1. 早期实验机(18世纪末-20世纪初)早在18世纪末,人们就开始尝试制造能够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法国人Launoy和Bienvenu于1784年制造了一架由热气球驱动的旋翼飞行器,这可以视为直升机的雏形。
随后,英国人George Cayley在19世纪初设计了一种由螺旋桨驱动的旋翼飞行器模型,这被认为是现代直升机的起源。
2. 早期直升机的发展(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直升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07年,法国人Paul Cornu成功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能够垂直起降的直升机。
然而,由于技术和工程上的限制,早期直升机的性能和稳定性都不理想。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升机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和观测任务。
3. 直升机的技术突破(1920年代-1940年代)20世纪20年代,直升机的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1923年,德国人Henrich Focke设计出了第一架具有实用价值的直升机,被称为Focke-Wulf Fw 61。
这架直升机具备了良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奠定了现代直升机的基础。
随后,美国人Igor Sikorsky设计的VS-300直升机于1939年首飞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架由单一旋翼驱动的直升机。
4. 直升机的应用扩展(1950年代-1970年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直升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
在军事领域,直升机被广泛用于运输、救援和攻击任务。
在民用领域,直升机被用于医疗救援、消防、警务和旅游等领域。
此时期,直升机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5. 现代化直升机(19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后,直升机的技术进一步发展,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先进的材料、电子技术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使得直升机的性能和操控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一、前言直升机是一种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使其在军事、民用、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直升机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概念设计到现代直升机的技术突破,详细探讨了直升机的演变过程。
二、早期概念设计直升机的概念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当时意大利画家、发明家达·芬奇提出了一种类似于螺旋桨的装置,可以通过旋转产生升力。
然而,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这个概念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直升机的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初。
1919年,法国飞行员埃米尔·布莱恩特成功试飞了第一架直升机,这标志着直升机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
然而,早期的直升机由于技术限制,飞行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三、技术突破与改进随着科技的进步,直升机的设计和性能逐渐得到改进。
1923年,德国工程师亨利·福斯特设计了一种具有双旋翼和尾桨的直升机,这种设计大大提高了直升机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在20世纪40年代,直升机的技术突破进一步推动了其发展。
美国直升机创造商贝尔公司研发出了第一款商用直升机贝尔47型直升机,并成功进行了商业化生产。
这款直升机在农业、森林消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标志着直升机进入了实际应用的阶段。
四、直升机的军事应用直升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得到发展。
二战期间,直升机被广泛用于军事侦察、救援和运输任务。
1950年代,美国军方研发出了第一款武装直升机,为直升机的军事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
在越南战争期间,直升机的军事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示。
直升机可以快速机动,提供空中火力支援,并在战场上执行救援任务。
这些特点使得直升机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五、现代直升机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直升机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新材料的应用、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和推进系统的改进,使得直升机的速度、控制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现代直升机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
医疗直升机可以快速将病人从事故现场或者偏远地区转运到医院,提高了救援效率和生存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军用直升机发展概况直升机是指依靠发动机带动旋翼产生升力和推进力的武器。
直升机能垂直起落、空中悬停、原地转弯、并能前飞、后飞、侧飞;能在野外场地垂直起飞和着陆,不需要专门的机场和跑道,能贴近地面飞行和长时间悬停,超越障碍,或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活动;能吊运体积大的武器装备,不受本身容积的限制。
因此,尽管与固定翼飞机相比,直升机存在航程短、速度小、震动和噪声大等缺点,但却因其独有的特性在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军事的重要装备。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就开始使用直升机执行战术任务。
到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开始大规模使用直升机,其在丛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获得了“战场出租车”的称谓。
在民用领域,直升机的用途更为广泛。
无论医疗救护、抢险救灾、农牧监测、地质勘探,还是重型设备吊装、交通指挥、治安巡逻,到处都能看到直升机的身影。
一、直升机的分类军用直升机自其所负担的任务,通常可分为武装直升机、战斗保障直升机和辅助用途直升机三大类。
武装直升机也称作战直升机或攻击直升机。
具体包括:①火力支援直升机。
该类直升机通常装备有机枪、航炮、火箭弹、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系统,装们以机载火力攻击敌方的坦克装甲车辆,进行对地火力支援,袭击地面的点、面目标,压制敌方的活力和活动目标。
②反潜直升机。
主要装备有反潜设备(如声纳)和反潜武器(如深水炸弹、反潜火箭等),可深测和攻击对方的潜艇,有的还加装有反舰导弹,可有效地遂行反舰作战任务。
③空战直升机:通常装备有空对空导弹和航炮,所以与敌方直升机进行空中格斗,或拦截敌方低速的攻击机,保护己方地面部队的上空安全,使其免受敌方武装直升机的攻击。
④运输直升机。
主要运送作战人员、作战物资等,按其起飞重量又可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三种。
⑤战斗保障直升机,是指主要遂行战场侦察、通信、炮兵校射、机动布雷和野战加油等任务的直升机。
⑥辅助用途直升机。
主要用于执行某些辅助性任务。
通常分为起重直升机、救护直升机、训练直升机、教练直升机等,但在本质上与其他直升机并无明显差别。
二、直升机的作战使命①机降突击作战:运输直升机或具有运载能力的多用途直升机依靠自身的运载能力和机动能力,在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的支援下,或单独将作战部队直接运抵攻击目标的周围,或在对方的战斗队形中实施攻击的一种战斗兴中,其规模一般为营、连等小分队。
从其作战任务性质看,主要有直接配合地面主力部队作战的战斗机降和间接配合主力作战行动的特殊机降,如偷袭、破坏、抢救被俘人员等。
②空中火力支援:武装直升机以自身的机载武器系统对敌地面目标,特别是对坦克等装甲目标发起攻击,以掩护和配合地区部队的作战。
空中火力支援是武装直升机遂行火力突击作战认务的主要样式,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命中精度高、杀伤能力强、射击距离远等特点。
③反直升机作战:指具有一定空战能力的武装直升机,用机载的空对空导弹、航炮(机枪)等武器与敌方的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进行空中格斗的作战样式。
④反潜(舰)搜索和攻击:具有专门设备的武装直升机搜索发现敌方的潜艇及其他水面舰只,并用深水导弹、反潜火箭、反舰导弹等武器对其攻击的作战行动。
⑤空运作战物资和机动兵力:运输直升机在战场上运送作战物资和机动兵力兵器。
目前,运送作战物资和机动兵力兵器正在成为直升机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行动样式。
⑥战场侦察和校正炮兵射击:直升机利用机上各种先进的侦察器材侦察敌情和和观测己方炮火射击的情况,为炮兵火力的校正提供可靠情报。
⑦空中布雷:直升机运载一定数量的反坦克地雷,从空中实施快速布雷作业的一种行动方式。
⑧空中预警:指在直升机上安装与预警雷达为主的电子侦察设备,用于发现远程的高空、低高空和超低空的行动目标。
⑨运输:主要遂行短途运输或其他运输工具难以完成的任务,如吊装桥梁和工程设备等。
⑩指挥和通信联络。
三、新型军用直升机的发展由于军用直升机在现代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和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现代化新型军用直升机作为军备研制的一个重点领域。
2008年4月,在美国休斯敦的一次直升机展上,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解密了其最新的X2攻击直升机。
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机空重2406千克,持续速度可达463千米/小时(合计:250节),这个速度几乎是美军现役黑鹰(130节)的两倍。
X2沿用俄罗斯卡莫夫公司直升机的设计思路,采用两个重叠的、质量轻的复合材料叶片,并在尾翼处加了一个推进螺旋桨,发动机动力1400马力,与现役主战坦克的动力相当。
目前,不光美国推出这种设计的高速直升机,俄罗斯也推出了同样设计的KA-92军用直升机,其布局跟X2完全相同。
2008年底,俄罗斯武装直升机制造领域发生了两起重要事件。
首先是俄空军司令亚历山大·泽林上将宣布,通过对最新式国产武装直升机的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将开始为俄陆军航空兵装备两种新型号——米-28N“夜间猎人”和卡-52“短吻鳄”。
2008年卡-52完成了首飞并投入批量生产。
卡-52是卡-50(“黑鲨”)攻击干扰机的双座改进型,它不但继承了卡-50的所有优点,而且还可以作为指挥机,协调武装直升机群的行动、寻找并分配目标,特别是在执行山地作战任务时的优势尤为明显。
卡-52在同一地点上空的持续盘旋时间可达12个小时,火力能够覆盖周围数公里范围。
卡-52“短吻鳄”从2009年开始装备俄军部队。
四、未来军用直升机的发展1.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直升机结构复杂,机动部件较多,机件疲劳寿命是导致各种事故的重要诱因,且在超低空飞行时,很容易受到撞击而坠毁,桨叶也很容易受到雷击。
这些特点对制造直升机一些关键部件的材料有着特殊要求,并直接影响着直升机的结构设计。
复合材料抗疲劳强度高,缺口效应的敏感性比金属低得多,不会骤然断裂,具有破损安全性,抗撞击能力也比金属强,可大大提高直升机的安全性;同时,复合材料比较容易成形,破损后也容易修复,并可抗雷击,雷电不会穿透桨叶内部。
因此,复合材料能够较好地适应直升机的特殊要求,并可有效改善直升机的机体性能。
先进的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研制成功后,其良好的物理性能不仅对提高直升机的机体性能大有益处,而且更便于对直升机结构进行改进,因而被广泛用于新型直升机的研制,对现代直升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直升机对材料强度、密度等特殊要求的主要指标看,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是非常可靠的,而且在许多方面优于金属材料;特别是纳米技术的发展使纳米复合材料逐渐得到应用,碳纳米管具有高强度、低密度、高长径比等普通碳纤维、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无可比拟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直升机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并且降低了结构重量,提高了使用寿命。
2.广泛应用隐身技术随着现代战场对抗的日益激烈,直升机的作战环境更加严酷,提高生存能力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
除提高机动性能和实战对抗能力外,各国都把提高直升机的隐身性能作为提高生存能力的有效手段。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的隐身直升机,一些先进的直升机,如AH-64“阿帕奇”直升机、“虎”式直升机等只是采用局部措施降低可视性、减少红外特征,并借助主动对抗提高其生存能力。
军用直升机达到隐身目的,必须应用各种隐身技术,运用各种手段降低自身的信号特征,使之难以被敌方目视、雷达、声学和红外等探测方法所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从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并对敌实施有效打击。
提高直升机的隐身性能,主要从机动隐蔽、使用隐身材料和各种隐身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从隐身技术角度讲主要包括:目视隐身、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和声学隐身。
一是目视隐身。
即通过减小机体外形尺寸、缩小旋翼直径、采用单座椅或阶梯式纵列双座椅的窄机身设计,使机身细长,减少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在机身上涂饰伪装漆,使直升机色彩与背景接近,以适应在丛林地、草地和沙漠戈壁等特殊地形飞行时不被敌发现。
3.大力发展新概念直升机直升机的飞行速度一直难以大幅度提高,无法超出低亚声速的范围,成为直升机的一个致命弱点。
为了向更高的速度迈进,美、俄、英、法、德、日等国近年来正在突破传统旋翼原理的旧框框,加紧研制飞行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好的新概念直升机,并已取得初步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战需求,新概念直升机的研制将会非常活跃,可以预见,各种新概念直升机将会不断出现在现代战场上。
未来新概念直升机发展有下列四个趋势:①发展高速直升机。
直升机虽然能称心如意实现垂直起降,但由于旋冀限制飞行速度相对较低。
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以求大幅度提高直升机飞行速度。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V-22倾转旋翼直升机。
V-22把传统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的优点结合起来,既利用直升机能垂直起降的性能,又发挥固定翼飞机速度快的长处。
目前V-22原型机最大平飞速度已达526千米/小时,大大越过常规直升机的飞行速度。
如果研制成功或取得较大突破,直升机时速预计可达600-700千米,航程将超过1000千米,接近固定翼飞机的速度与航程,将成为未来陆军航空兵的重要装备之一。
②发展无人直升机。
适应未来战争“零伤亡”的要求,大力发展无人驾驶直升机也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它可以在驾驶员承受不了的环境(如沙尘暴)、非常危险的环境和过载条件下飞行,遂行各种特殊任务。
三是发展微型直升机。
随着微机电、微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微型空中飞行器在国防、经济与社会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这种如同蚊子、苍蝇般大小的微型飞行器,可携带各种探测设备,具有信息处理、导航和通信能力,还可执行低空侦察、通信、电子干扰和对地攻击等任务。
③智能化控制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在综合运用各项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直升机配备有先进的机载航电设备,其中央计算机组能够同时处理所有的传感器信号与数据,不必为每个传感器配备专门的处理器,这样的综合处理结构可以使其体积减少、重量减轻。
一体化的控制、导航、通信、侦察、告警、作战和故障自动显示系统,能在进行侦察过程中形成传感器图像、战斗计划、情况报告,并进行导航修正和系统自检。
特别是功能强大的任务计算机组和由传感器系统、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和显示系统组成的任务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为将来升级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