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九年级国学诵读课程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兖州十四中

一至九年级国学诵读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自2007年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开展以来,经典诵读大赛、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传统节日晚会、夏令营等诵读活动相继举办,经典诵读、书写、讲解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在党的号召下,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中小学普遍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为了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习开展“中华颂·经典诵读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语用函[2010]6号)精神,本学年起,我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将通过开设小学一年级至九年级“国学诵读”课程,让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诵读经典作品内容,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校开设国学诵读课程的根本愿望。

二、目的和意义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道德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共创和谐社会。

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中小学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4、发掘发展潜能。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经典诵读致力于“人文素养”的提高,从而使诵读者获得终身发展的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和最核心的生命潜能,获得坚强的意志力、可贵的创造力和鲜活的生命力,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5、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培养语文特长,渗透我校“德润人心、文化天下”的办学理念;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形成乐学乐读的良好氛围,加强“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守纪、求实创新”的校风建设;发扬优良传统,利用师资优势,学生经过九年的学习,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能写千万言”的教学目标。

三、组织领导及分工

组长:张继荣校长

负责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朱本栋校长卞厚亮校长苏公辉校长张连峰主任

负责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与日常的管理。

组员:一至九年级级部主任、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相关学科教师组成。

级部主任的任务就是排好课程表,督促班主任教师和学科教师抓好教学工作,配

合学校做好该课程的业务检查。

班主任教师:为本校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辅导教师,晨、午检教师,负责课前10钟经典诵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

任课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检查、评价、组织活动等。

相关学科教师:语文教师、音乐教师、品社教师、美术教师等协助搞好工作,负责把国学诵读与专项技能相结合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国学诵读课程内容和篇目

小学一年级诵读《三字经》(全文)、《百家姓》(全文)、《千字文》(全文)、《弟子规》(全文)、《声律启蒙》(全文)

小学二年级诵读《唐诗》(88首)、《宋词》(41首)、《元曲》(9首)

小学三年级诵读《幼学琼林》(节选)、《孝经》(全文)、《诗经·国风》(73首)、《诗经·小雅》(15首)

小学四年级诵读《论语》(学而篇到先进篇)、《论语》(先进篇到尧曰篇)

小学五年级诵读《大学》(全文)、《中庸》(全文)、《礼记》(节选)

小学六年级诵读《尚书》(节选)、《周易·系辞上》(全文)、《左传》(节选)、《孟子》(节选)

七年级诵读《道德经》(全文)、《庄子·内篇》(节选)、《列子·汤问》(节选)、《管子·弟子职》(全文)、《孙子兵法》(节选)

八年级诵读《墨子》(节选)、《荀子》(节选)、《韩非子》(节选)、《中华美文》(先秦到隋段37篇)

九年级诵读《中华美文》(唐到清段39篇)

五、国学诵读课时安排

一至八年级:每周两课时

九年级:每周一课时

六、实施措施

1、营造书香氛围

(1)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宣传栏、牌匾、国旗下讲话、教室走廊墙裙、教室内黑板报、画廊、校报、手抄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2)利用晨读时间,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20分钟为固定的诵读时间。利用午餐等待时间组织10分钟诵读。利用每周(一至八年级两次,九年级一次)正式的诵读课诵读。利用周六周日及寒暑假假期布置诵读任务,重在习惯养成。

号召学生每天在完成学业以后,能够思考与反省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并用随笔、日记或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限形式、不限篇幅、但力求真实。

除此之外,教师教育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阅读经典。让学生多接触,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国学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3)学校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比赛或成果展示等活动,以赛促学,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本次活动之中。

(4)提倡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读书,同写反思,共同成长,为全体学生做乐读、善思、勤写的典范,带动经典诵读活动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发动家长共同参与,学会亲子经典共赏;发动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后,或者临睡前进行经典诵读,鼓励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诵读,增长知识,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