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12五规划纲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5月4日

--------------------------------------------------------------------------------

2011年3月11日兰溪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兰溪构建大平台,培育大产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崛起浙中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根据《中共兰溪市委关于制定兰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兰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系统地阐明“十二五”时期兰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今后五年兰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跨越发展,明确新时期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一)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缓慢复苏和重大调整时期。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促升级、扩内需”成为中长期政策取向,消费结构升级将为产业发展创造巨大空间,长三角区域整合在加速。浙江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一系列改革创新试点深入推进。浙中城市群建设进一步加快,区域分工合作格局初步形成。这为兰溪市加快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

兰溪市处在浙中城市群核心区域,是金义主轴的节点城市;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兰溪区块已列入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中;省级兰溪经济开发区处于整合提升阶段;随着临金高速、金建铁路及兰溪港开发规划的逐步明朗和实施,交通区位优势将明显改善;各项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将有效激发创业创新热情,提升发展活力。这一时期,兰溪市处于经济加速追赶期、转型升级突破期、生态建设关键期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期,经济社会将步入全面转型和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二)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兰溪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强工兴市”战略,紧紧围绕“强工业、兴三产、优环境、促民生”十二字方针,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兰溪市“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6亿元,年均增长12.3%,增幅居金华各县(市、区)前列,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亿元,年均增长15.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

图1:“十一五”时期兰溪市地区生产总值发展规模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实施产业调整振兴三年规划,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强乡镇”工程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强劲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51家,产值突破500亿,比2005年增长2.4倍,初步形成新型纺织、天然药物、装备制造等产业群。荣获“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省棉纺织品出口基地”称号,棉纺织产业列入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聚转型升级示范区。康恩贝、华铝、红狮列入省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拥有各级工业科技型企业122家、研发(技术)中心114家。品牌建设卓有成效,新增省级以上名牌15 只、著名商标12 只。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培育了两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第三产业有所突破,捷盛中央广场、溪西商业中心、嘉宝物流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已开工建设。诸葛八卦村景区升格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露山—芝堰风景区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新增三星级饭店2家。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完成杭金衢高速公路沈村互通口至市区连接线、45省道金兰线路面大中修、灵马公路和兰黄线公路改造等工程,基本实现村村通、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330国道兰溪市区过境段改建工程顺利实施。能源保障更加有力。省百亿工程—浙能兰溪电厂建成投产,500千伏芝堰变、110千伏登胜变、110千伏梅江变建成投运,顺利通过省级新农村电气化县市验收。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工人路立交、城北立交扩孔工程顺利完成,建成博物馆、公共卫生中心等项目,大云山、中洲公园改造提升不断深化,李渔文化公园、告天台公园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城市化率达到50%。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云山、赤溪、灵洞、诸葛等镇乡(街道)实现整体整治,累计完成整治村401个,农房改造村63个,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补助1100户。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推进下山脱贫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步推进,解决了31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高潮等4座中型水库和50余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得到全面加固,城市防洪体系基本形成,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防洪抗灾能力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实施“811”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开发区环境整治行动通过省级验收,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赤溪、石渠溪等小流域污染整治扎实有效,城镇污水管网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全面建立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中转、市处理的收集处理模式,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9.6%,通过省级生态市初级阶段认定。完成“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任务。

民生事业全面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005年的12125元和4890元增加到2010年的18409元和7554元。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由2005年的74.3%提高到2010年的90.7%;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新增校舍面积24万平方米,省教育强镇比例达到94%,成为省教育强市。实施人民医院溪西分院建设工程,完成16个镇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覆盖全市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三级网络基本形成。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芝堰村建筑群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省体育强乡镇4个。

图2:“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在充分肯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新问题、新情况也将会不断出现。主要是市场主体不多,整体不强;经济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突出;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经济增量提质任务十分繁重;在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企业运行成本提高的宏观环境下,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优化任重道远;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人才资源相对短缺,群众还不富裕,社会矛盾增多,加快发展面临诸多要素制约。

(三)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强工业、兴三产、优环境、促民生”十二字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经济增量提质,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追赶跨越、富民强市进程,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2、发展原则

——坚持跨越发展。着眼于现实发展阶段,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自加压力,做大总量,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强工兴市”战略、工业强乡镇工程、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全力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坚持转型发展。抓增量调结构,优存量促提升,加快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提升三产比重和农业效益。

——坚持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措施,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推进教育现代化,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统筹发展。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升人口素质、生活品质,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众,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3、发展重点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全力推进“强工兴市”战略和工业强乡镇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立足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扩展品牌、营销、研发等高端功能要素,形成整体制造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园区平台建设,高品位开发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兰溪区块,整合提升经济开发区,扩容提升乡镇工业园区;坚持扶优扶强,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工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依托科技力量,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技改力度,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区域合作,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引进一批“大好高”项目。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缓解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认真实施规划,强化政策引导,落实项目带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独具兰溪特色的现代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商贸、旅游、物流等优势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积极改善城区和中心镇宜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加快城市功能培育,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提升城市集聚发展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新型宜居城市。积极培育中心镇,强化规划建设,推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