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政治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互动教学的探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
以学生为本,打造高效政治课堂的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以学生为本,这是世界上先进教育思想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根本上说取决于在校期间自主发展的空间和维度,取决于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程度。
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学校育人的目的和归宿。
因此,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为本,打造高效政治课堂的教学研究课题。
构建高效政治课堂,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生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实现培养发展性学习,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最终目标。
二、研究内容:(1)“优质课堂”教学研究:归纳不同课型必备的特征,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
(2)自学与合作的整合研究:深入剖析自学、合作在教学中时机、内容的协调及其与“教学过程、思维引领”关系把握问题。
(3)学习小组的管理研究:小组评价问题的再研究,注重整体、个体共同发展。
(4)资源库建设:含论文集、课堂实录光盘三、研究思路:1.建构以生为本的教学新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实验过程中,我校构建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全面实施“先学后教,先会后学,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不教,学生会学”等生本教育理念与方法,这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更适应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真正实现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
2.建构以生为本的现代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
在以生为本教学中,我们把可以托付给学生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坚持实施生本教育的先做后教、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等方法论,把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平等权、发展权还给学生,顺应学生发展,爱护学生天性,使学生的才能充分展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弘扬,构建了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的现代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探究学习,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使生本实验研究不断出现惊喜。
高中阶段政治课题的详细报告
高中阶段政治课题的详细报告
引言
本报告旨在对高中阶段的政治课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政治课题作为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标
本报告的目标是探讨高中阶段政治课题的重要性、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和培养目标。
政治课题的重要性
政治课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政治制度、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这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政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
政治课题的内容
高中政治课题的内容应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宪法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应涵盖国际政治关系、政治思想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政治课题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教授政治课题,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课题的内容。
对学生的影响和培养目标
通过研究政治课题,学生可以增强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和理解能力,提高政治参与和决策能力。
同时,政治课题的研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结论
高中阶段的政治课题对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安排,政治课题可以成为高中政治课程中的亮点和重点。
以上是对高中阶段政治课题的详细报告,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员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高中政治课堂讨论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政治课堂讨论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其中,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高中政治课堂讨论教学实践的研究,探讨适合我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讨论模式,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的1. 分析高中政治课堂讨论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总结高中政治课堂讨论的有效实践,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3. 探讨高中政治课堂讨论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讨论教学的效果。
4. 为完善我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内容1. 高中政治课堂讨论的现状分析1.1 讨论的频次和时长1.2 讨论的主题和内容1.3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1.4 教师的引导和反馈2. 高中政治课堂讨论的有效实践2.1 讨论前的准备工作2.2 讨论中的组织与管理2.3 讨论后的评价与反思3. 高中政治课堂讨论的策略和方法3.1 选择合适的讨论主题3.2 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3.3 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3.4 提高学生的讨论技能4. 高中政治课堂讨论的实践效果4.1 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升4.2 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4.3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4.4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教育论文和研究报告,收集关于高中政治课堂讨论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资料。
2.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收集高中政治课堂讨论的现状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高中政治课堂讨论实践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 对比分析法:比较不同高中政治课堂讨论实践的特点和效果,总结规律。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2个月):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收集相关资料。
2. 第二阶段(第3-4个月):进行实证研究,收集数据,分析现状。
3. 第三阶段(第5-6个月):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总结有效实践和策略。
高中政治小课题开结题报告
篇一:《高中政治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高中政治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强调,课程应具有发展性,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强调教育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多个年头,经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绝大部分教师仍采用“满堂灌”或“一言堂”,学生被动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也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效率,甚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
面对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我们提出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一方面能够全面深入地探索和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帮助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探索,学会主动改革,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成长。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自主、合作学习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学习者自主性方面的理论性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领域的许多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他们纷纷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
国内外教育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层面对自主学习下过定义,虽然表述不一,但内容大体相同。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而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横埠中学政治教研组课题结题报告
横埠中学政治教研组课题结题报告
本次课题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入探究如何提高中学政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认真的调研和实践探究,我们团队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 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针对深度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的要求,我们加强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整合,鼓励教师更好地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思政课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政治课应该是一门“活生生”的课程,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提高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的目的。
因此,我们鼓励教师更加注重使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创设情景化的教学环境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政治知识。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促进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灵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之举。
我们鼓励教师灵活运用各种课堂互动手法,有效地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4. 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思维训练
政治学科涉及到诸多重要的社会和国家领域知识,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大量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也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
总的来说,经过本次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只有在注重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和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会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不断继续深耕和创新,为中学思政课的教育改革和提高质量提供更多的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教学经验。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中政治课题研究报告《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课堂是教师生命价值的舞台,是学生汲取知识、升华思想的殿堂。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发课堂的深刻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课堂教学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和核心。
有效教学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课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确定了“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为研究课题,并于XX年10月成为莆田市立项课题。
1、教学有效性的特点:①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②关注教学效益;③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④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⑤是一套准备、实施与评价的策略。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标准:(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多向互动;(3)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6)让学生获得对学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 7)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3、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三个要素——教师引导是关键、把课堂的主角真正让给学生、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发展;五个理念——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地方、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会学习中学习、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学习;对教师的四方面要求——问题引导要抓住知识点的关键和核心,学生能讲的教师固定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代替,以多种形式开启学生的智慧、经常改变教学方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成功多给予鼓励、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让同学帮助改正;对学生的四方面把握——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有宏观把握、让学生主动参与但不违背规则、让学生展示自己但不放纵自己、让学生体验乐趣但又参与竞争。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结题报告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高中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做到注意学生的特点,善于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思想,对学生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确立正确的政治观点、立场和方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青年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而教材中的事例往往有些陈旧,而经过教师筛选的时事素材既具新鲜感,又富教育性,既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又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心理需求。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不应该只是以传播课本知识为己任,还要充分重视时事政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及时地捕捉各种热点、焦点信息,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循善诱地进行教学活动。
思想政治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时事材料则时时更新,开展时事教学,犹如为思想政治课注入涓涓清泉,恰当使用时事材料,有效开展时事教学,是思想政治课保持蓬勃生机的源泉。
二、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1、通过时事政治教育,有效促进对高中生的德育工作。
学校的教育不是封闭的教育,而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常说的“小课堂,大社会”就是这个道理,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会从不同角度渗透到学校中来。
当前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尤其是价值观念的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都会从不同程度影响当代的中学生,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刻不容缓。
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教育,不仅可以让他们拓展了知识面,同时还使他们受到生动有趣的思想和品德教育,丰富了德育的内容,也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通过时事政治教育,有效弥补教材的相对滞后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党和政府对许多实际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与此相比,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还不能及时地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反映出来。
高中政治结题报告
高中政治结题报告篇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高考问题的研究结题报告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高考问题的研究结题报告点击数: 45 【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解决的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的理念和实践已经在日常教学中扎根,并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认真研究、总结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和经验,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显得十分重要;同时,新课改下的高考更受到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认真研究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程高考的特点,规律和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让师生取得好成绩,必然对思想政治课改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新课程模块教学的基本模式,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用生活基础,构建学科逻辑,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2.探索新课程下的思想政治课的高考特点、形式和规律,指导学生在政治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让教师、学生有成就感。
3.探索新思想政治课改和高考的关系,新思想政治课程的实验必然促进其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高考取的好成绩,反过来又促进课改的实施。
二、课题前期的主要研究过程(一)从事的研究工作:1、自XX年开始高中课程改革以来,本课题负责人作为教研人员,开始关注、探讨研究传统思想政治课和新课程在教材内容、课标、教法、学法评价标准和高考试题上的联系和重大区别,先后率领各学校教师参加在北京、广州、银川等地举办的有关新课程培训学习培训活动,并到各学校听课、授课搜集掌握有关的第一手资料,于XX年3月撰写了课题报告,上报自治区教研室,同时确定市嘴山市三中、一中、光明中学、平中为实验研究学校,XX年10月进行了开题论证报告。
2、XX年主要进行听课、授课、讲座、组织观摩评比活动: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授课活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授课,进行了《德才兼备讲政治讲“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培训》、《XX年高中时政热点问题复习探讨》的讲座,在三中、平中、市一中、光明中学组织了新课程观摩活动,课题组成员范惠平、梁晓丽、李荣、李娟、蒋大宝、王红岩、王丽蓉、王应芳、杜素芳等分别进行了公开课的观摩交流和评比活动。
高中政治问题研究性学习总结
高中政治问题研究性学习总结一、本课题简介概念的界定:问题探究学习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学生探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现象,究其本质.通过收集各种信息,究其问题.通过问题究其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研究目标:通过为学生提供问题探究学习的课题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体验和实际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培养一种钻研、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运用哲学方法、经济学方法、政治学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成绩的全面地提升.2.研究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和错误认识,学生在收集资料过程存在的问题、学生运用问题探究学习方法过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对学生运用问题探究学习方法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3.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课外指导法、收集资料法、材料分析法、课堂实践法、归纳总结法4.研究途径:1)、在课外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合运用问题探究学习方法的课题,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2)、在课堂内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运用该方法的学习环境和氛围.3)、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学习研究.4)、通过座谈会和个别谈话方式了解学生运用探究学式学习方法困难和要求,来指导学生学习.5)、在预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预习.5、本课题的创新程度: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专题研究的课题,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学习是本课题的创新点;对学生运用问题探究学习方法所呈现的不同现象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找出一般性规律为本课题的创新点.6、研究基础:社会各界已经有了对于问题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本课题由刘建玲老师和高宪华老师共同负责.其中高宪华老师,多年担任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教学积累.目前,她还担任高中三年级的政治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并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此外孙继珍老师、马玉晴老师老师还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承担过区级重点课题的研究,此课题已将顺利结题.她本人对课题研究也有一定的经验.作为课题研究的负责人之一的刘建玲老师,从事政治教学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此外多年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陶明川主任,在学生组织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十分有效的组织好学生开展探究性研究活动.最后,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政治课,另外我校还有图书馆提供的时政热点点评,有学生探究性课程的开设等,这一切为本课题的探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二、本课题研究阶段成果综述本课题于2006年1月开始筹划准备,并计划于2007年1月结题,历时近一年时间.本课题组由高宪华老师任组长,成员刘建玲老师、孙继珍老师、马玉晴老师.2006年9月,被认定为2006年度市教科规划基础教育立项课题.1研究时间:2006.1-200712研究对象:2006-2006高一,高二,高三3研究过程:2006年1月-2月设计课题研究方案.2006年4月-2006年5月研究策略2006年5月-2006年12月研究2006年12月-2007年1月完成研究报告4研究方式:(1)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政治课问题探究学习的学业评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走访调查高中政治学科任课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对课外活动形式进行收集整理,分类.(2)运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总结法对政治课课外活动评价的策略,方法,手段和标准进行研究,了解每次课外活动后教师的所采取的评价方式.设计评价标准,并用于实践.(3)理论演绎法对研究作理论概括.(一)2006年1月—2006年3月,为课题实施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有提出问题,撰写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方法,明确分工合作.首先,撰写研究方案2006年1月底开始,我们课题组成员查阅了大量的关于新课题研究方面的书籍与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对比了最新的自主合作教学的多种模式,比如有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沙龙式教学模式、“三自一导”教学模式等.发现了一个问题:其实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理论依据,有不同的优点,也有不同的缺点.但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具体的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只有对不同的“问题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才能揭示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在查阅与研究对比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我们撰写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并且向学校教科研室提出了课题的立项申请.其次,关于任务分工.本课题由高宪华老师担任总负责人,负责本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组织与运行;具体分工负责:刘建玲老师、孙继珍老师、马玉晴老师分别负责沙龙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探索;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三自一导”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理论实践;以上几种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并负责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再次,关于研究方法.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比较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同时还有个案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并遵循集体研究与个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最后,确定实验班级.因为我们的的课题研究在筹划阶段,仍然停留在假设与搜索阶段,所以对于实验班级的确定还是很不成熟的.况且当时我们的的课题组成员基本上是担任高二理科或高三文科老师,而我们认为本课题的实施对于高一学生比较有热情和实施力度.当时,组长在他所任教的高二(1)班进行了实验研究,落实了“沙龙式”教学模式.老师先是布置任务,确定以一个寝室为单位.课题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范围为高一经济生活.当时,我们的同学积极性很高,老师准备在完全不干预的情况下让学生完全自主探究组合.课堂的形式由一位同学主持,以近乎游戏的形式来设计了一些问题.但是,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没有达到预先的设想效果.该寝室同学的主持同学大约花了20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他们准备的内容,然后剩下的20分钟就没事情可做了.刘建玲老师、孙继珍老师、马玉晴老师负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三自一导”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理论实践都分别在各自的教学班展开了实验活动.但是我们对于本课题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模式还缺乏深刻的了解,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比如,探究式教学活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法”的模式对于我们的备课工作量大大增加,“三自一导”似乎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十分理想,最后还仍然要求老师的大量讲解.“研究性”学习则是我们实施比较顺利的一种形式,因为这种模式我们学校已经在各个学科都全面展开的研究活动,无论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比较成熟.(二)2006年4月—2006年5月,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探索当今教学活动中各种常见问题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调查学生问题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真实状况,制定实施与实验计划.首先,探索各种问题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以下把我们对各自负责的教学模式的理论部分作简单介绍.问题,是集体讨论还是个别回答,是点名、抽学号还是小组代表发言均由他们做主.合作学习首先是指生生合作都由一个几人小组承担,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始终在一起共同选择主题、搜集材料、研究问题、策划方案、主持活动,他们分工合作,开展着最平等、最密切、最自然也是最必需的合作学习.生生合作还表现在全体学生围绕主题,按主持的设计思路开展活动,这里有更广泛的生生合作——主持的小组与全体学生之间、其他各小组内部、其他各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其次,合作学习是指师生合作.师生合作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参与到活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学生出谋划策、提供信息等;学生们的点子和搜集的方方面面材料为教师开拓了新思路和进行了资料的积累.另一方面还表现在活动中师生们共同参与,用各自的观点、理念、方法、立场感染、影响、教育着对方.再次,合作学习还表现在生校合作上,绝大多数不是学校的某个教师和某个部门力所能及的,如有些主题综合性较强,需要地理、历史、语文等教研组的配合;有些活动涉及到资料、器材等,需要资料室、图书馆、信息技术组等部门的配合.其次,倡导“三自一导”教学模式“三自一导”教学读是基础,疑是深入,求是升华.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认识到,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必须做到:(一)学生自己读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把握新课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知识点.我们的做法分三步:第一步,导人,即导人新课,启迪学生思维.其方法大体有:由复习旧课导人,架起通向新知识的桥梁;创设情境导人,如通过趣事逸闻、成语故事、诗词歌曲等,把学生引人获取新知识的愤悱状态;制造悬念,即由问题导人,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开门见山,直接引导学生读书,探索新知,等等.第二步,提示,学生读书前,教师应提示本课的主要内容或读书的基本要求,给学生以思维的支撑烹,以聚焦集思,不致使学生大海捞针.也就是说,让学生围绕几个主要问题去读书思考,以免分散精力,偏离教学目标.第三步,,读议.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按照教师的要求,或初步拟出本课的学习提纲,或思索教师提出的问题,达到基本把握本课主要内容或基本知识点的目的.读,有粗读、精读之分.粗读,是开始第一遍读,目的是了解大体的内容,建立初步印象.精读,是对重点、难点的反复品味,反复琢磨.精读又分为通读、分节读.通读以整体推进,分节读以分节、分段或分题推进.此外,还有学生自己默读,或让同学领读或分角色读,或齐声读.自己默读是学生自个儿钻研人领读是唤起同学注意,分角色读是造成思维的氛围,济读则是共同探索的目标或成果(即结论).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小会写来也会吟.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读,才能为质疑、求索奠定基础.(二)学生自己质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找难点,找疑点,找关节点,-交流信息,敞开思想.学生能不能提问,会不会提问,是检验学生学习深度和思维广度的重要标志,是达到懂、信、用的必经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自己质疑的途径有:①在预习中质疑,即初读时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或作为自己的攻关目标,或在讨论中提出,作为集体研究的问题;②在讨论少质疑,即同学们在讨论某个问题时相互质疑,以追求问题的真谛;③在教师进课电质疑,即听了老师讲解,还有哪些不理解,哪些还不能服人;④在练习中质疑,即让学生在练习中碰钉子,对解题思路甚至答案质疑.学生自己质疑的另一种情况是往往“跟着感觉走”.他们喜欢抓住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对课文质疑.此时,老师要善于聚焦集思、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分散的、现象的、感性的问题上升到理性并纳入到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轨道上来,从而形成集体求索的态势.(三)学生自己求索学生自己求索的目的在于抓重点、明思路、排难点、解疙瘩、澄疑点、解迷惑,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己求索,决不是学生单个苦思冥想的过程,而应该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乃至课前课后老师之间的多边互动的过程,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这里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小组的讨论,有全班的交流,有师生的切磋,有学生之间的相互纠正,有正反方的辩论,有老师的适时点拨,有学生或老师的小结.学生自己求索,应掌握好“收”与“放”的关系,放开以各抒己见,收拢以达到相对统一的认识,使学生的认识系统化、规范化.再次,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探究案例需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探究案例;而在其它教学方法中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案例—理论,理论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掌握理论需要分析案例,案例分析是为了掌握理论.具体说来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特点:(1)学生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事先向学生布置题目,要求学生阅读案例,学生在辩论和教师指导中学到知识、锻炼才干.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随机点名提问,发现问题,回答问题,总结提炼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2)布置任务,创造场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强迫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要求学生真正从实际工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到上课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必须全力以赴.所以,学生除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外,还必须组成学生小组,来缓解学习的巨大压力.这种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而不是单纯地进行理论讲授.其真谛在于把学生发言也作为全体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基本技能.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胆量、快速反应的能力等.(4)立体透视案例,体现因材施教.在案例教学法中,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应当是因人而异.培养的学生不一定是“知识分子”但却必须是“能力分子”.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也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实际上这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挥各种类型学生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达到使所有的金子在这里都能发光的目标.(5)重在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之中.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种教学法的成功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程度,而能否参与,又与学生是否为每个案例做了充分的准备有关.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这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单一主体地位,强调单向交流,教材多年一贯的固定化等有很大不同.最后,提倡研究性学习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涵义一般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认为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是相对应、相互补的,主要的特点是强调主动探究、问题研究性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运用.比如有的老师非常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解决的学习中;这种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采取专题探究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活动通常都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根据这个特点,人们给研究性学习活动起了不同的名称.(2)探究的专题来自学生的周边生活研究性学习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不是来自于教科书上根据某一个知识点所设计出的练习题,而是来自于学生实际的社会生活、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3)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多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现在各学科的教学都强调一定的开放性,但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放程度是最高的,无论是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还是学习的手段等等,都具有非常充分的开放性,尤其重视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4)综合应用多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探究实践,这就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在讲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常常提到四个“重”: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的调研以及分析对此展开调查研究我设计了如下调查表格进行调研:表一:课外活动的研究课外活动的形式竞赛类(如:时政知识竞赛)等模拟类(如模拟股市,法庭,各种会议等)社会调查类小论文,黑板报,感想文章等等第评价,参观学习社会考察辩论赛胜败等第评价与过程评价想结合课外活动的研究课外活动的形式竞赛类(如:时政知识竞赛)对中学生上网的消费问卷调查,对中学生生活中消费情况的调查对中学生当前不合理文化消费的调查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和研究得出大致有以下几种值得推广的与课堂教学和学校德育相联系的几种模式.1.竞赛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每隔一段时间根据教学内容或者是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定期的安排以政治学科为背景的竞赛是很有的必要的.竞赛涉及的知识面更宽,它考核了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更注重考察学生的拓宽和丰富知识面的意识,竞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及合作精神等,也强化了学生的时间和效率观念.竞赛不仅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也使得赛前指导教师受益非浅..必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改革改和课程建设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敢于尝试的勇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全面提高学生自信心.2.社会实践类在“二期课改”的教育观念和改革思路的指导下.许多学校的政治科的老师都积极开拓政治课社会实践的活动.有的是与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实践活动模式,有的是体验性的参观学习,有的是服务性的社会,社区服务.有的是与我们教材密切结合的社会调查活动.这个带领他们广泛接触自然界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并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些活动都具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反映社会实际等特点,而且政治教师可以密切结合教材,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的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既能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强化学生多社会责任心和爱心,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实现感.同时在学生加深对所学的政治,经济,哲学的常识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过程中,也培养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社会调查类如:城桥镇居民收入调查,消费观念调查.纳税情况调查等社会考察服务社会社区,社会服务宣传法制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交通法规)等4.模拟类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和时政热点.形象生动的开展一些模拟活动,把“书上得来终觉浅”的知识,让他们“躬亲”加深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实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造能力.为今后学生走上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类别具体内容成果形式模拟类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大会模拟各种投资方式方法等周密设计奖综合表现突出奖最佳合作团队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高中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他们成长的这么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尤其要注意培养并注重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真实提高他们的主体能力和自主意识.只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才能到达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三、目前为止的总体感受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实践操作缺乏方法与艺术.所以,我们课题组成员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在初步的实践中进行理论探索,并且能够从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中汲取理论精华,从而使我们的课题研究目的更明确,步骤更具体,方法更科学,效果更明显.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如下:1、活动的态度较佳2.做好准备工作,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识别信息的价值,分析整理归纳信息3.主动参与活动计划,目标的制定4乐于合作,有团队意识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以及创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的发展情况5.敢于质疑,善于探究6.体会学科知识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联系7.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8.善于“反思”,勤于动手9.活动中认真、踏实、严谨、实事求是10.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1.各环节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的水平12.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13.求知的好奇心,探索、创新的欲望活动成果和收获。
高中政治小课题开结题报告
篇一:《中学政治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探讨》小课题结题报告“中学政治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探讨背景:《国家基础教化改革指导纲要》强调,课程应具有发展性,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要变更课程过于留意学问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主动主动的学习看法,使获得基础学问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强调教化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留意培育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多个年头,经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老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更,但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更,绝大部分老师仍采纳“满堂灌”或“一言堂”,学生被动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也限制了学生创建实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培育终身学习实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效率,甚至导致学生厌学心情的扩散。
面对我校教化教学的现状,我们提出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探讨》这一课题,目的在于通过探讨,一方面能够全面深化地探究和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实力、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另一方面能够增加老师的探讨意识,帮助老师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探究,学会主动改革,从而促进老师教化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实力的成长。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自主、合作学习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头,到八十年头,随着学习者自主性方面的理论性探讨取得丰硕成果,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实力已成为教化领域的很多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他们纷纷把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实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
国内外教化探讨者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层面对自主学习下过定义,虽然表述不一,但内容大体相同。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而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事实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依据自己的学习实力,学习任务,主动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高中政治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政治教学中点拨精讲环节的落实》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高二政治备课组2012.10一.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国家的新课程,按照新课程要求,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探索到一条能是教学质量迅速提高的课堂教学方式。
2、课堂教学中很好的实施“精讲精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使教学质量迅速上升。
3、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一)教师成长层面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课堂教学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生学习方式层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三研究方法:1.文献借鉴法。
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
2.调查研究法。
一是调查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努力使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操作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切合学生实际,提高实效;二是调查实验过程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变化发展,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事实依据。
3.经验总结法。
边实验边总结,形成阶段性总结,使教学中好的经验能推广。
四.基础及条件:研究的理论基础1.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中学生心理特点: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刺激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课内外各种活动手段、促使整个教学机制高效运转,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3.创造力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主要理论基础教师团队:陆隆兵中高课题负责人李碧中一方法研究高枫中二策略研究丁红丽中二策略研究管理机构:石泉中学教科室研究的步骤一、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二、中期实施阶段:2013年2月——2013年10月三、总结结题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教师的教学论文与教学设计。
(2份)《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第四、要明确提问的主体应是学生。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把课讲得天衣无缝并不一定好,因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课堂教学以我为中心的观念,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弹性,留出一些时间,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老师积极引导、总结、完善和补充,真正发挥教师“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位外国的教育学者说:“我发现,中国的学生非常聪明,老师讲的课,一听就明白,从来就没有问题”。岂知,“没有问题”意味着潜在着更大的问题,说的就是中国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首先,教师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欢迎学生争辩,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爱问。很难想象,“满堂灌”的课堂会培养出爱提问题的学生。因此,教师多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让学生会问。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有教师埋怨学生懒于思考,不敢质疑。其实,很多学生根本就不会问,他们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甚至发现不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比如,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还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如进行求异思维、反向思考等等。
第四,学生回答问题多,提出问题不足。
我们的许多教师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预设”,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甚至无视学生的提问权。一说到提问,就只能是教师问,学生答。因此,教师对学生提问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作为,甚至对提问的学生冷嘲热讽,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多,提出问题少。新课改告诉我们,教学不能局限于让学生获得了多少具体知识,而应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学会”,更要看学生是否“会学”,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不仅会答,还要会问。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问题的提出(一)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包括“高中政治”、“高效性”、“教学模式”三个核心概念。
1、高中政治:高中政治教学的地域很广,不同地区教学条件差异很大;课堂教学研究只有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才有实际价值。
贵定是黔南的组成部分,贵定教育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具有黔南教育的共性。
确定高中政治这一概念意在缩小研究的范围,从本县、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出发探讨高效课堂教学的共性问题,力图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2、高效性:“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课堂效率的最优化和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3、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
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
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是: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提要:本课题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根据新课程理念及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的理论,结合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旨在探索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模式,并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引进课堂,以构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关键词: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形态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第一部分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
我们之所以特别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它所需要的教育环境条件,特别对教师观念转变、理解水平的要求等等,不是课程标准本身就能解决得了的。
由此引发一系列困惑、疑虑、担忧也都是很正常的。
当前,急需的工作就是要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梳理,对一些牵涉教学实施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作出回答,以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实效。
那么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个体学习和接受学习”的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转变?怎样从一种课程形态和一种学习方式来认识并强化研究性学习的管理?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结题总结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结题总结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已经开展并实施了一年,得到了市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以及课题组全体教师的支持。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研究理论和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案例,得到了一定的成效。
同时,我们还结合了课题组教师的课例,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制定了研究方案,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将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汇报,以期共同探讨、完善和提高。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课题组成员加强了理论研究,确立了新课程理念;通过集体备课、加强合作交流,提高了业务素质;并在课堂中深入研讨,寻求有效教学策略并实践于课堂。
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研究进展情况总结如下: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6年5月—2016年8月)在这个阶段,我们逐步有序地开展了课题各项工作。
我们讨论、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布置了课题活动计划以及具体分工,填写了申报书并撰写了开题报告。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相关文件和理论专著、搜集了资料,并邀请了有关领导和专家就本课题进行论证。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7年5月)在这个阶段,我们针对课题进行了组内讨论和分工,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和职责。
具体分工如下:姓名年龄职称分工情况陈国春38 中教一级课题理论研究、撰写实验报告、论文陈晓明35 中教一级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张栋超42 中教一级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论文曾文技37 中教一级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论文黎国慧39 中教一级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论文黄理华40 中教一级收集整理资料、数据收集与分析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17年6月—2017年7月)在这个阶段,我们研究了相关理论著作,写了读书笔记并撰写了论文,提升了理论水平。
同时,我们还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总结,总结了研究成果和经验,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在开题阶段,我们的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培训,认真研读了多本专著,如《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的教学实施》等,作为我们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
高中政治问题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
“三自一导”教学读是基础,疑是深入,求是升华。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认识到,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必须做到:
(一)学生自己读书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把握新课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知识点。我们的做法分三步:第一步,导人,即导人新课,启迪学生思维。其方法大体有:由复习旧课导人,架起通向新知识的桥梁;创设情境导人,如通过趣事逸闻、成语故事、诗词歌曲等,把学生引人获取新知识的愤悱状态;制造悬念,即由问题导人,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开门见山,直接引导学生读书,探索新知,等等。第二步,提示,学生读书前,教师应提示本课的主要内容或读书的基本要求,给学生以思维的支撑烹,以聚焦集思,不致使学生大海捞针。也就是说,让学生围绕几个主要问题去读书思考,以免分散精力,偏离教学目标。第三步,,读议。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按照教师的要求,或初步拟出本课的学习提纲,或思索教师提出的问题,达到基本把握本课主要内容或基本知识点的目的。读,有粗读、精读之分。粗读,是开始第一遍读,目的是了解大体的内容,建立初步印象。精读,是对重点、难点的反复品味,反复琢磨。精读又分为通读、分节读。通读以整体推进,分节读以分节、分段或分题推进。此外,还有学生自己默读,或让同学领读或分角色读,或齐声读。自己默读是学生自个儿钻研人领读是唤起同学注意,分角色读是造成思维的氛围,济读则是共同探索的目标或成果(即结论)。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小会写来也会吟。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读,才能为质疑、求索奠定基础。
4)、通过座谈会和个别谈话方式了解学生运用探究学式学习方法
困难和要求,来指导学生学习。
5)、在预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5、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专题研究的课题,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学习是本课题的创新点;对学生运用问题探究学习方法所呈现的不同现象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找出一般性规律为本课题的创新点。
2023年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6篇)
2023年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6篇)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1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善师生关系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
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校于6月申报立项了《高中政治课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为省级课题。
9月1日正式开始实验研究。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本学年来课题组成员按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课题活动与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我新光学校前身是南平造纸厂职工子弟学校,现为省级、体育传统示范校,也是南平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由于我校与南平市少体校联合办学,承办少体校学生文化课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延平区定点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生源差异较大,家庭背景与素质的差异明显,尤其是高中生源素质差异更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
学生讨厌老师,老师看不惯学生的现象广泛存在;老师体罚学生,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结合我校实际,在我校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是我校新一轮课改的关键环节点,是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的着力点,也是我校“外求发展,内抓管理”的核心点和突破口;同时,也是打造一支师德高、技艺精,具有教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有效载体,该课题的研究存在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该项工作的有效展开,必将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为此,我们提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师生之间紧张对立的现状,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先从教师着手。
二、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认识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在当前,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的。
高中政治小课题结题报告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
2019年3月4日上午,市教研室黄锐辉副主任、空港区教研室黄伯才副主任、榕城区教研室黄东晓教研员和空港区教研室孙洁明教研员一行莅临空港一中举行并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学思想政治课专业委员会教育科“十三五”规划课题——广东思想(品德)政治及道德与法治小课题:《关于提高揭阳高三学生全国卷政治主观题信息筛选技能的研究》结题报告会,出席会议的人员有市、区教研室领导、专家组,学校何钦辉校长及教务处和教科室有关行政领导、课题组成员和政治组其他老师,我校孙志辉副校长主持了本次会议。
会议的第一项由主持人孙志辉副校长介绍参加结题报告会的领导,专家及特邀嘉宾。
会议的第二项,揭阳市教研室黄锐辉副主任介绍了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结题的有关工作。
会议第三项,课题研究主要成员代表谢晓佳老师受课题主持人何钦辉校长委托做结题陈述报告,谢老师对结题报告进行了全面高度概括的陈述,并重点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实验成果。
会议第四项,由课题鉴定小组对课题材料进行检查并做与会反馈,黄锐辉副主任对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研究成果和课题成员老师的研究积极性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推广意义,同时他还指出课题研究可以进行改进的地方;特邀专家榕城区教研室黄东晓教研员从课题的实验成果材料:学生的成绩对比,教师论文,会议活动记录以及活动图片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最后,在一阵热烈掌声中,在明媚的阳光下,专家组与学校有关领导、课题组成员合影留念。
撰稿:谢晓佳摄影:郑漫瑶编辑:李涵编审:杨亿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教学中点拨精讲环节的落实》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高二政治备课组2012.10
一.选题依据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国家的新课程,按照新课程要求,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探索到一条能是教学质量迅速提高的课堂教学方式。
2、课堂教学中很好的实施“精讲精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使教学质量迅速上升。
3、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一)教师成长层面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课堂教学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生学习方式层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借鉴法。
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
2.调查研究法。
一是调查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努力使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操作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切合学生实际,提高实效;二是调查实验过程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变化发展,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事实依据。
3.经验总结法。
边实验边总结,形成阶段性总结,使教学中好的经验能推
广。
四.基础及条件:
研究的理论基础
1.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中学生心理特点: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刺激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课内外各种活动手段、促使整个教学机制高效运转,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3.创造力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主要理论基础
教师团队:
陆隆兵中高课题负责人
李碧中一方法研究
高枫中二策略研究
丁红丽中二策略研究
管理机构:石泉中学教科室
研究的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
二、中期实施阶段:2013年2月——2013年10月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教师的教学论文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