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园地:几种易混淆的中药饮片的鉴别
10种常见易混淆饮片快速检验方法

10种常见易混淆饮片快速检验方法徐岳鑫(宿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江苏宿迁223800)摘要目的:快速鉴别五加皮等10种常见的易混淆饮片㊂方法:采用性状㊁显微和荧光反应等方法㊂结论:通过颜色,气味和形状的区别,结合显微特征中草酸钙结晶等关键鉴别点,可以快速区分易混淆的饮片㊂结论: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快速对五加皮等10种易混淆的饮片进行鉴定㊂关键词易混淆饮片;快速检验;性状;显微;荧光中图分类号:R28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351(2020)12-0004-03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及饮片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有明显好转㊂根据中检院发布的2019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报告[1],合格率达到了91%,而2013~2018年分别为64%㊁68%㊁75%㊁77%㊁84%㊁88%,合格率呈现出逐年提升㊁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不合格饮片仍集中在小部分易混淆品种之中㊂针对近年来我所检出的不合格率较高的10个品种,总结出一套快速检验方法,主要从性状㊁显微和荧光反应入手,即可快速分辨假劣和易混淆药品,现总结如下:1仪器和样品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B X51显微镜,D P73成像系统㊂样品:本文提及的10种饮片,均为宿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近年省抽检品,经检验后留样㊂2鉴别方法2.1五加皮和香加皮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香加皮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㊂性状鉴别要点:香加皮有特异香气,而五加皮气微香㊂显微鉴别要点为:五加皮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香加皮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见图1㊁图2)㊂二者功效相似,均可利水消肿㊁祛风湿㊁强筋骨,但香加皮有小毒,临床使用剂量小于五加皮,二者混用有中毒风险㊂图1草酸钙簇晶(五加皮)图2草酸钙方晶(香加皮)2.2山药和参薯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㊂参薯为薯蓣科植物参薯的干燥块茎㊂显微鉴别要点:从外表皮处刮取粉末观察,参薯可见石细胞,而山药无石细胞,只可见木栓细胞㊂图3木栓细胞(山药)图4石细胞(参薯)2.3罗布麻叶和大花罗布麻叶罗布麻叶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㊂大花罗布麻叶为夹竹桃科植物大花罗布麻的干燥叶㊂性状鉴别要点:罗布麻叶质脆易破碎,大花罗布麻叶为革质,质坚韧不易破碎㊂显微鉴别要点:大花罗布麻叶每个表皮细胞上有1个乳突,而罗布麻叶无此特征㊂图5表皮细胞(罗布麻叶)图6表皮细胞(大花罗布麻叶)2.4小通草和绣球小通草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㊁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㊂绣球小通草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绣球的干燥茎髓㊂性状鉴别要点:小通草易折断,绣球小通草不易折断,甚至可绕成小环状而不断㊂显微鉴别要点:小通草可见草酸钙簇晶或无草酸钙结晶,绣球小通草可见草酸钙针晶㊂图7草酸钙簇晶(小通草)图8草酸钙针晶(绣球小通草)2.5麦冬和山麦冬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㊂山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或短葶山麦冬的干燥块根,其中湖北麦冬为市场主要流通品种㊂显微鉴别要点:麦冬横切面韧皮部束16~22个,湖北麦冬韧皮部束7~15个(建议在偏光下观察,效果好更容易计数)㊂图9横切面(麦冬)图10横切面(湖北麦冬)2.6延胡索㊁山药零余子和黄独零余子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㊂山药零余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叶腋内生长的珠芽㊂黄独零余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腋内生长的珠芽㊂鉴别要点:将断面置紫外光灯365n m波长下观察,其中黄独显黄绿色荧光,延胡索显金黄色荧光,山药无荧光㊂图11左为黄独,中为延胡索,右为山药2.7鸡骨草和毛鸡骨草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草,毛鸡骨草为豆科植物毛相思子的干燥全草㊂性状鉴别要点:鸡骨草叶下表面被短硬伏毛,毛鸡骨草叶下表面密被长柔毛㊂图12 鸡骨草图13 毛鸡骨草2.8 黄柏和关黄柏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㊂性状鉴别要点:关黄柏外表面偶见灰白色的粗皮残存且有一定弹性,而黄柏无此特征㊂图14 左为关黄柏,右为黄柏2.9 半夏和水半夏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干燥块茎㊂性状鉴别要点:半夏为圆形或类圆形片,水半夏常可见不规则圆锥形片,一端尖,另一端钝圆㊂图15 左为半夏,右为水半夏2.10 木通与川木通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㊁三叶木通(市场主流品种)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市场主流品种)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㊂性状鉴别要点:三叶木通皮部可见淡黄色或棕褐色颗粒状物,小木皮部易脱落,残存皮部边缘不整齐㊂图16 上为川木通,下为木通3 讨论本文提及的所有饮片均为‘中国药典“[2]或各省炮制规范[3-5]收载品种,一旦被判不合格,按照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涉嫌以他种药品替代此种药品,可判为假药,无论生产还是经营企业,必然受到重罚严惩㊂这其中既有生产企业主观混淆视听㊁鱼目混珠㊁企图蒙混过关,也有企业进货把关不严,出厂检验草草了事走过场㊂笔者认为作为药品监督检验人员,必须牢记习总书记提出食药领域 四个最严 的要求,有必要练就出一双火眼金睛,尤其是基层一线药品监管人员,掌握了本文的快速检验方法,对于快速识别出假劣中药饮片并进行针对性抽样,防止其流入市场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1]张萍,李宁新,李明华等.2019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报告[J ].中国现代中药,2002(5):663-671.[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7年版[S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9.[4]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S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维吾尔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S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8.作者简介:徐岳鑫(1981-),男,江苏沭阳,硕士,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药品检验㊂。
临床调剂易混淆中药饮片鉴别

成 ,根 茎 呈 不 规则 柱 状 ,有 盘 节 ,长 0.5~3.5cm,有 的顶 端 带 有 残 中加入 米醋 ,使得 成 品略带醋 气 ,多为叶 片的碎 片 。小蓟 炭为 叶 、
仙 鹤 草 、艾 叶炭 和小蓟 炭 、儿 茶 和芦 荟 、人参 叶 和参 叶 ,为其 调 剂 缩 、卷 曲 ,展平后 呈 卵圆形 ,灰绿 色 ,边缘 有钝 锯齿 ,两 面皆有 白色
提供 了准 确而且 简单 有效 的鉴别 方法 ,可 以提高 调剂 人员 的鉴别 柔 毛 ,黄 色头 状花序 ,味微 苦 。墨旱 莲茎 呈 圆柱 形 ,有纵 棱 ,表面绿
摩 科植 物 徐 长 卿 Cynanchum paniculatum(Bge.)Kitag.的 干燥 根 和
二 者炮 制 方式 相 同 ,成 品外 观和颜 色 相似 ,但 由于药 用部 位
根茎 。秋 季采 挖 ,除去杂 质 ,阴干 。其饮 片经 过润透 、切段 、干燥 而 不 同和所加 辅料不 同,使 其特 征又 不相 同 。如 ,艾 叶炭在炮 制过 程
中 图分类 号 :R282.5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006—0979(2013)17—0050—02
中药饮 片是 中医 院主要 的 临床用药 品种 ,随着 临床 中医诊疗 部分 。花开 时采 割 ,晒干 。其饮 片经 润洗 、切段 干燥 而成 。呈 不规
的增加 ,中药 饮 片的使 用量也 在迅 速增 加 。在工 作 中 ,饮片 调剂是 则 的段 ,全体 被 白色 茸 毛 ,茎 呈 圆柱 形 ,有纵 棱 ,表面 绿褐 色 或墨
水 平 ,提高 调剂水 平 ,保 证 临床 的用药 安全 。
褐 色或 墨绿色 。叶片皱 缩卷 曲或破 碎 ,完 整者展 平后 呈长披 针形 ,
几种易混淆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要点

几种易混淆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要点摘要】目的:探讨几种易混淆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
方法:从不同类别易混淆的中药饮片中,通过性状,科属等方面进行鉴别。
结果:通过对几种平时工作中易混淆中药饮片性状简要论述,能够使中药调剂和验收人员比较清晰的区分这几种饮片。
结论:提高中药饮片的鉴定技术,从而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延误治疗时机。
【关键词】中药饮片;性状鉴别【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361-01中药理论是中医对疾病治疗的重要基础,中医在开处药方应该充分考虑到患者身体具体状况、辩证内容,另外还需要了解各种药材之间的配伍和禁忌问题,中药饮种片在中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其中有几种极易混淆,如果对此没用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认知不但不能及时改善患者病情甚至对治疗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就当前临床几种较为容易混淆的中药饮种片稍作介绍,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北五味即辽五味,为木兰科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个头较南五味大,外皮紫红或暗红,显油性,肉较南五味厚,表面常被“白霜”,种子1~2枚,肾形、光滑而有光泽。
南五味子为同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果实,果实较小,表面暗红或棕褐色,果皮肉质较薄,种子1~2枚,表面黄棕色颗粒状。
2.半夏与水半夏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较水半夏偏于球形,有的稍微偏斜,其顶端有凹陷的茎痕,下端钝圆,较为光滑,断面洁白富于粉性。
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个货呈椭圆形或类圆锥形,稍小于半夏,顶端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断面白色粉性,但稍逊于半夏,断面颜色则稍重于半夏。
3.山豆根与北豆根山豆根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长短不等,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折断面略平坦,有豆腥气,味极苦。
北豆根根茎呈长圆柱形,长可达50厘米,外皮易剥落,折断面不整齐,纤维性,木部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1]。
中药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分析

加皮;茎木类容易混淆的具体有鸡血藤与大血藤、沉香与降香。 柳的干燥根皮制作而成,存在毒性,饮片相对厚实,外形上看类
根类容易混淆的有漏芦与白头翁;果实类容易混淆的有麦冬与 似五加皮,形状为卷筒状或者槽状。相比之下香加皮表面颜色更
山麦冬。
浅,一般是灰棕色或者黄棕色,而内表面平滑度比较高,且能够
1.2 方法:本研究的分析主要在总结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中 观察到细纵纹,一般是淡黄棕色或者淡黄色,栓皮松软,脱落容
1 材料及方法
浪状突起。砂仁的背面比较平坦,基本不存在凹陷,种脐处在稍
1.1 材料:选取我院中药房常用的且容易发生混淆的几种中药饮 小一端的侧面。
片,具体类别包括茎木类、皮类、果实种子类,果实种子类容易混 3.2 皮类中药饮片鉴别方法
淆的具体有砂仁与益智仁;皮类容易混淆的具体有香加皮与五
香加皮与五加皮:香加皮被习惯称为北五加,萝摩科植物杠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种易混淆中药饮片的主要鉴别点,为
了保证鉴别工作顺利开展,提高鉴别准确性,下文进一步分析上 述几类易混淆中药饮片的性状特点,总结鉴别方法。 3.1 果实种子类饮片鉴别方法
鸡血藤与大血藤:大血藤是大血藤的干燥藤茎,属木通科植 物,两者有着类似的颜色,表面是棕色或者灰棕色,外皮是鳞片 状,剥落后能够发现为暗红棕色,断面平整性好,没有太多褶 皱[5]。木质部为黄白色,能够发现很多细孔状导管,皮部是环状 结构、红棕色,有六处慢慢向内嵌入木质部。鸡血藤是密花豆的
仍可以发现两者的差异,通过准确辨别不同中药饮片,有助于提 颜色相对浅,更多是灰黄色或者黄白色,同时布满了细纵纹。五
升临床用药准确性。
加皮气味有轻微的清香,折断容易,通过放大镜观察其断面能够
表 1 本研究不同中药饮片鉴别点总结
常见4种中药材及其伪劣品、混淆品的鉴别

常见4种中药材及其伪劣品、混淆品的鉴别摘要】目的旨在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管理,保证临床用药有效,对中药材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我院使用的天麻、血竭、金钱草、秦皮4种常见中药饮片及混伪品进行了鉴别。
结果医院常用的中药饮片存在较多的混伪品,必须引起注意。
结论本文能供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常见中药材伪劣品和混伪品鉴别【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317-02中药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为保证临床用药的质量,促进中药业健康发展,笔者将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4种中药材(饮片)真假鉴别方法加以整理,供医院中药质量检验时参考。
1 天麻[1-2]1.1 正品天麻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可见潜伏芽排列成的横环纹多轮,习称“芝麻点”。
一端有残留茎基,红色或棕红色,俗称“鹦哥嘴”;另一端有圆形的根痕,习称“肚脐眼”。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略平坦,角质,黄白色或淡棕色,有光泽。
嚼之发脆,有黏性。
气微,味甘。
1.2 常见天麻伪品1.2.1 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干燥根根呈长圆锥形,无环节,断面角质样,有纤维状断头,有时可见由小点断续排列成的多个同心环纹。
无“芝麻点” 和“肚脐眼”。
味淡有刺辣味。
1.2.2 菊科植物大丽菊的干燥块根外形呈扁纺锤形或扁椭圆形,极皱缩,有明显不规则的纵皱纹,可见明显的纤维断头,断面类白色,角质样。
质硬脆,体轻,表面无点状环纹,无“肚脐眼”。
1.2.3 美人蕉科植物芭蕉芋的干燥块茎本品呈扁圆形或长椭圆形,未去皮者表面有3~8个环节,去皮者环节不明显。
顶端有时可见茎基痕,下端钝圆,无“肚脐眼”。
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有白点。
无特异气味,味甘,嚼之粘牙。
1.2.4 茄科植物马钤薯的干燥块茎外形呈椭圆形或圆锥形,表面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浅沟,无点状环纹“芝麻点”或有仿制的环纹。
黄白色,断面白色。
中药饮片及其常见易混淆品、伪品的鉴别

易混淆品一般指两种以上的饮片在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相似而易发生相互混淆的品种,如人参饮片与西洋参饮片、天花粉饮片与葛根饮片等。
伪品指用其他的植物或人为加工后来冒充正品,如用小的天南星块根饮片冒充半夏饮片、小的浙贝母冒充川贝母、桔梗片冒充人参片、玉米须或纸丝染色冒充西红花等。
1、半夏[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nata (Thunb.) Rbeit.块茎。
[成品特征] 生半夏为类圆球形,大小不一,有的稍偏斜,顶端有凹痕,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周围有麻点状根痕,下端多圆平,粉质坚实。
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状。
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
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
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类圆形厚片、表面棕色或棕褐色。
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
味淡、微有辣味,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
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
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
气微,味淡。
[常见伪品] 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forme(Lodd.)Blnme的块茎。
块茎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高0.8~3cm,直径0.5~1.5cm。
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
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天南星[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异叶天南星Arisama heterophyllum Bl.块茎的切片。
[成品特征] 生天南星呈扁球形,直径1.5~6.5cm,表面乳白色至淡棕黄色,较光滑,有的皱缩,顶端有凹的茎痕,周围可见茎痕及麻点状须根痕。
中药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中药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发布时间:2021-09-23T06:21:22.17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月20期作者:王宇鹏[导读] 目的:探究临床中药调剂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的中药饮片,并对于其鉴别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药房中几种药品名称类似、作用位置、炮制工艺、加工方法接近的中药饮片,对于其查阅相关文献,王宇鹏河南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50099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中药调剂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的中药饮片,并对于其鉴别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药房中几种药品名称类似、作用位置、炮制工艺、加工方法接近的中药饮片,对于其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对茎木类、皮类、果实种子类等种类的中药饮片进行分析鉴别,提出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结果:茎木类、皮类、果实种子类中多种药材容易发生混淆,通过结合临床工作经验以及文献报道能够比较准确地鉴别。
结论:通过鉴别中药调剂中易混淆的中药饮片,可以有效避免药物错用,保证用药准确性,提升药物使用效果。
关键词:中药调剂;中药饮片;鉴别方法近年来,中医学的发展受到了广泛重视,而中药饮片成为了临床治疗的常见方式。
但是,中药配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中药饮片是当前中医治疗领域的常用药,因为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中药材品种,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对于疾病诊疗的促进效果非常明显。
但是中药调剂会遇到形状相似,但功效不同的中药饮片,从而导致调剂问题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如果中药调剂差错,将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从而发生医患纠纷。
本研究分析了中药调剂中容易混淆的一些中药饮片,提出了一些易混淆的中药饮片鉴别方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中药房中十分常见但容易混淆的几种中药,具体类别主要包括果实种子类的益智仁、砂仁;皮类的香加皮、五加皮;茎木类的沉香与降香、鸡血藤与大血藤等;根类的白头翁与漏芦等;果实类的山麦冬和麦冬等。
1.2方法对药用部位、炮制工艺、加工方法相同以及药名相似的几种中药饮片进行鉴别,总结鉴别方法。
十种易混中药的鉴别

十种易混中药的鉴别摘要】主要从性状方面介绍了龙胆与远志、猫人参与藤梨根、紫苏梗与青蒿梗、通草与小通草、水半夏与半夏、等几种易混中药材的区别,为实际工作中鉴别该类药材提供参资料。
【关键词】中药材混淆品伪劣品鉴别中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的康复。
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加之某些中药饮片外形极其相似, 不易区别,因而在购销与调剂时极易混淆,造成差错事故,给病人用药安全带来威胁。
这类中药伪品与正品名字相似,功能主治相近,外观性状相仿,而市场价格相差很远,在销售使用中易混淆不清。
一些不法商贩利用这些特点,以次充好,以廉充贵,鱼目混珠,牟取暴利。
近年来,中药材品种混淆使用问题时有发生。
有的是名称相似易混,有的是外形相似易混,有的则因价格相差甚远故意掺混。
笔者将临床中遇到的一些常见易混品种药材的经验鉴别方法报道如下,仅供参考。
1 龙胆与远志二者来源不同。
龙胆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
龙胆饮片性状:“龙胆”为圆柱形的段,直径0 2—0.3era。
根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
具纵皱纹或横皱纹;质脆;切而皮部黄白色,木部色较浅,维管束点状环列。
根茎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3一lem,有的可见残茎、茎痕或根痕。
气微。
味极苦。
“坚龙胆”根表面棕褐色,覆有膜质易脱落的外皮,无横皱纹;切面皮部黄棕色,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维管束集生于中心部分。
根茎具片状易剥落的外皮。
远志饮片性状:为圆柱形的段,略弯曲,直径0.3~0.8cm。
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术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
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制后无刺喉感。
鉴别要点:龙胆药用部位包含根茎,外面常可见残茎、茎痕或根痕,口尝味极苦。
远志药用部位无根茎,苦味低于龙胆,但有辛味,且生品口尝有刺喉感。
四种中药饮片掺伪的快捷鉴别

四种中药饮片掺伪的快捷鉴别【摘要】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蝉蜕、瓜蒌、青黛、蒲黄4种中药饮片掺伪的快捷鉴别方法,对同行的药检工作有启迪和帮助作用,以策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中药饮片;掺伪;快捷鉴别伪品中药饮片容易引起质检人员的警惕和重视,而中药饮片中的各种掺伪现象却容易蒙混过关,如检验人员稍不留心,便会造成工作失误,使中药剂量不准,成分发生变化,甚至产生不可知的副作用,严重影响中医医疗质量。
现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的蝉蜕、瓜蒌、青黛、蒲黄4种中药饮片掺伪的快捷鉴别方法介绍如下,以策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1.蝉蜕的鉴别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1.1正品蝉蜕:略呈椭圆形而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
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
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
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
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
腹部钝圆,共9节。
体轻,中空,易碎。
气微,味淡。
以色黄、体轻、完整、无泥沙者为佳。
1.2掺伪品:掺伪蝉蜕多在皮壳内和表面灌注或粘附泥土、矿物质粉等杂质来增重。
1.2.1掺有黄土的蝉蜕,其特点是皮壳腹内布满黄泥土,蝉蜕腹部光亮,坚实,呈黄棕色,不透明,手捏不碎,质重,从断面可看到黄泥土。
1.2.2掺有矿物质粉(俗称“重金粉”)的蝉蜕,掺伪加重方式巧妙,只是在蝉蜕的口吻部、足部粘附矿物质粉等。
因为蝉蜕落在地下不可能一点泥土都没有,有人利用这一点沾上矿物质粉以增加重量,一般是不容易观察出来,虽然看似量小,但因蝉蜕本身体轻,矿物质粉比重大,所占重量比例相对偏大,不容忽视,应引起警惕。
重量:净蝉蜕(标准麻袋)每包6~7公斤,掺伪品一般麻袋中装的较松,也会超过10公斤。
水试:把掺伪蝉蜕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搅拌,稍放置。
烧杯底部有一层沉淀物,沉淀物为细粉样或细颗粒状,质重,棕黄色或棕褐色。
易混淆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要点

易混淆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要点摘要】中药是我国的精粹之一,在治疗疾病和强身健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药的发展,中药从最初的原药材在市场流通逐渐转变为中药饮片在市场流通。
医院为此也不再自己进行加工,而是由中药材药厂统一提供,但是近几年来,假冒伪劣中药含片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中药的用药安全。
另外,中药切片后,很多中药饮片外形相似,疗效却有很大的不同,一旦用错药,将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害。
当前我国还没有能够精确区分不同中药饮片的仪器,当前中药饮片的鉴别、区分主要还是依据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区分。
为了更好的鉴别中药饮片,把好中药饮片的质量关,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就几种易混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药饮片;性状鉴别;要点一、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方法一是通过中药饮片的外皮特征来鉴定,主要是通过观察中药饮片的额表皮、颜色、形状、断面来进行鉴别和区分中药饮片。
不同种类的药材饮片虽然很相似,但是由于其用药部位不同,其表面实际有很大的差别,还有的中药材其具有特定的表面特征,这些都是来鉴别和区分中药饮片的重点。
例如皮质类的药材经过处理后得到的中药饮片多是呈现为卷筒状。
再者就是依据颜色进行区分,可以利用中药材的表面颜色和断面颜色来鉴别和区分不同的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主要是通过经验对其进行鉴别,有经验的专家在区分和鉴别中药饮片时还可以通过药材的软硬程度、轻重程度等来具体的区分,但是这种手感鉴别方法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
例如荆三棱用手掂起来就比较坚实体重,而与其相似的泡三菱则体轻。
另外,中药药材鉴别还可以通过水火来测试不同之处,很多的中药材在遇水和遇火之后会产生特殊的气味和现象。
这也是常用的鉴别方法之一。
【1】二、几种易混淆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要点下面就几种易混淆中药饮片的形状鉴别要点进行介绍。
1、根茎类中草药饮片1.1半夏、水半夏饮片依据统计调查半夏和水半夏是经常混淆的中药饮片之一,半夏和水半夏名称相似,仅仅只相差一字,但是其药性却千差万别,需要仔细的区分辨认。
几种常用相似易混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

几种常用相似易混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发表时间:2019-05-07T10:40:41.933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1月作者:罗仁书何治勇刘廷杰[导读] 当前市场上的中药饮片中,有很多性状相似,但是功效却不同,在临床使用中由于保管不当,可能混淆使用,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影响治疗质量。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罗仁书何治勇刘廷杰摘要:当前市场上的中药饮片中,有很多性状相似,但是功效却不同,在临床使用中由于保管不当,可能混淆使用,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影响治疗质量。
故此,应该做好性状相似易混中药饮片鉴别工作,把握不同中药饮片特点,结合临床治疗要求进行选择,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本文就几种常见性状相似易混的中药饮片鉴别展开分析,以便于为后续临床治疗活动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中药饮片;性状相似;北豆根[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我国的中药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很多中药饮片性状相似易混,如果混淆使用可能为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对于当前常见的性状相似易混的中药饮片而言,尽管性状相似,但是功能却不同,需要把握不同中药饮片特质,在临床治疗中准确鉴别与合理使用,提升治疗效果。
加强常见性状相似易混的中药饮片鉴别研究,可以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1 北豆根与山豆根1.1北豆根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其性状特征为:细长圆柱形,伴有短节状和弯曲细根;直径为0.3cm~0.8cm;北豆根表面呈现黄棕色至暗棕色,有纵皱纹和突起根痕,外皮很容易剥离;饮片切面皮较薄,木部呈现为类白色和淡黄色;饮片为圆形,厚2mm,直径4mm~8mm。
北豆根不容易折断,伴有气微、味苦,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和祛风止痛功效[1]。
1.2山豆根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其性状特征为:不规则的结节状,有长短不一的分枝;饮片表现为圆形,直径0.7cm~1.5cm,厚度为2mm。
几种易混淆的中药饮片的鉴别

几种易混淆的中药饮片的鉴别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医治疗中几种常用且易混淆的中药饮片开展鉴别,从而在提高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性以及保障中医治疗效果。
方法:在充分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从来源、性状以及科属等方面对几种易混淆的中药饮片开展鉴别。
结果:在中医治疗中诸如半夏与水半夏、大血藤与鸡血藤以及山豆根与北豆根等几种常用中药饮片虽然极易出现混淆的情况,但通过一定的鉴别要点仍是能够将其很好区分出来。
结论:通过论述笔者在几种易混淆的中药饮片鉴别的经验,以期能够在切实有效地提升中药饮片鉴别水平基础上,为提高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性以及保障中医治疗效果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中药饮片;混淆品种;比较;鉴别【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330-02中医作为我国重要的疾病治疗方法,上下五千年的沉淀使其治疗所用中药种类品种繁多,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中药种类大概有八千多种,而其中较为常用的有600多种,这为确保中医疗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所影响,目前在一些中药饮片存在着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以及一药多源等容易产生混淆情况,这就使得中医治疗用药时极易出现使用到错误中药饮片的现象,如此一来势必会导致治疗效果无法保障,甚至是产生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情况,因而这就要求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必须做好中药饮片鉴别工作。
对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实践,重点围绕中医治疗中几种易混淆的中药饮片鉴别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半夏与水半夏鉴别根据笔者对半夏与水半夏研究可知,二者同属于天南星科植物根茎类中药,对它们的鉴别要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从形状大小鉴别。
半夏通常呈类球形或扁圆球形,而水半夏则为圆形或类圆锥形,即前者比后者更圆。
半夏一般直径为l~1.5cm,水半夏直径则为0.5~1.8cm;其次,从二者切面、气味与味道鉴别。
半夏由于粉性较高使其断面呈白色,而水半夏颜色较淡通常为乳白色或浅黄白色。
八种常用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

八种常用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随着中药材市场的流通,用药单位中药饮片购进量比例增加,掺杂的饮片也随之增多。
掺杂的中药饮片,不仅损害患者经济利益,而且影响用药剂量的准确性、降低了疗效,更重要的是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本文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中药饮片混淆品五花八门,有药品名称相近似的,有外观形状相似的。
这些饮片混淆品的功效与正品多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反,须加区别。
笔者收集了一些中药饮片混正品与混淆品,提出了一些经验鉴别要点(见表1),以供参考。
1 酸枣仁:鼠李科(Rhamnaceae)植物酸枣Ziziphus spinosa Hu的干燥成熟种子。
混淆品:(1)滇刺枣:同科植物滇刺枣(Z. mauritiana)的种仁。
(2)枳椇子:同科植物拐枣(Hovenia dulcis)的种子。
2 牛蒡子:菊科(Compositae)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L的果实。
混淆品新疆牛蒡子:新疆大鳍薊(Onopordon acanthium)的果实。
3 紫荆皮:木兰科南五味子属南五味子Kadsura longepedunculata Fin. et Gagnep的干燥根皮。
混淆品:土槿皮(别名:土荆皮):松科金钱松属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 [P. kaempferi Gord]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
4 大风子:大风子科大风子属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 Pierre ex Laness的干燥成熟种子。
混淆品:吕宋豆:为马钱子科植物吕宋豆(Strychnos ignatii Berg)的干燥成熟种子,有剧毒。
5 南天仙子:爵床科植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 (Vahe) Nees的干燥成熟种子。
混淆品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种子。
6 半边莲:桔梗科山梗菜属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 [L. radicans Thuub]的全草。
常见中药与中药饮片真伪品的鉴别

常见中药与中药饮片真伪品的鉴别摘要】文章主要对临床上常见的几种中药及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进行了相关阐述,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可以给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石斛草豆蔻酸枣仁苏木伪品鉴别1 常用中药真伪鉴别1.1 酸枣仁与伪品滇酸枣仁酸枣仁系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该种子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一面平坦,中间有一条微突起的纵线纹。
表面平滑有光泽,外表呈紫红色或紫褐色,长5~9mm,宽5~7mm,厚约3mm,气微,味淡。
滇酸枣仁系鼠李科植物滇酸枣仁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扁圆形,一面平坦,无纵线纹。
表面平滑有光泽,棕黄色,长4~8mm,宽4~6mm,厚1~3mm,气微,味微酸。
1.2 石斛与伪品石仙桃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茎。
临床常用的是黄草石斛(D,chrysantnum),呈圆柱形略弯曲,无膜质鳞片,长30~80cm,直径0.3~0.5cm,表面金黄色至淡褐色,具纵沟,顶端无叶痕。
质实易断,断面纤维性。
嚼之粘性,气无,味微苦。
石仙桃为兰科植物石仙桃的假鳞茎或全草。
去掉叶以伪充石斛,外观呈圆柱形,弯曲,被膜质鳞片,长10~30cm,直径0.2~0.4cm。
表面污黄色或黄棕色,偶有金黄色者,有分枝,分枝具纵沟,顶端有叶痕。
质坚稍韧,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嚼之无粘性,气无,味淡。
1.3 草豆蔻与伪品长柄山姜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的种子。
本品种子团呈圆球形,直径1.5~2.7cm,表面灰褐色,中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三瓣,每瓣有种子22~100粒。
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略光滑,长3~5mm,直径约3mm,种背为1条浅纵沟。
质硬,气香,味辛,微苦。
长柄山姜为姜科植物长柄山姜的干燥种子,种子团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2~2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中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三瓣,每瓣有种子10~25粒,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较粗糙,长4~7mm,直径约3.5mm,种脊为1 条深纵沟。
论文—浅述临床易混中药饮片的识别

XXXXXXXX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浅述临床易混中药饮片的识别学生姓名:专业形式层次:学号(或准考证号):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完成时间: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临床实践中,很多中药饮片性状类似,容易混淆,需要加强鉴别,认真调剂,严防患者错误服用。
在此,将临床易混中药饮片的性状区别分述如下:1、苦杏仁与桃仁:苦杏仁呈心形,稍扁,底部及边缘较厚,顶端略尖,外皮黄棕色,种仁油性较桃仁小,嗅特殊,味苦;而桃仁呈扁平卵圆形,顶端尖,底部钝圆偏斜,中间隆起,周边薄,外皮浅黄棕色,种仁油性较苦杏仁大,味微苦。
2、黄精与玉竹:黄精即“鸡头黄精”,呈不规则圆锥形,头粗尾细,状如鸡头,地上茎痕呈圆盘状,形似鸡眼。
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全体有明显波状环节,须根痕呈点状突起,断面淡棕色,角质样,可见多数筋脉小点(维管束),气微,味微甜,嚼之发粘;玉竹呈圆柱形,略弯曲而稍扁,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环节明显而隆起,根茎、端有时具芽,并有圆形茎痕,半透明,断而黄白色,角质样,颗粒状,隐约可见筋脉点(维管束),气微,味微甜,略带粘性。
3、香加皮与地骨皮:香加皮又称“北五加皮”。
呈细长圆筒形,外表面灰棕色,表皮粗糙,内表面淡黄色,较光滑,有细纵纹,质轻,断面黄白色,有浓厚香气,味苦刺舌,有毒;地骨皮呈卷筒状,或不规则碎片,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纵裂纹,易成碎片剥落,内表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而后苦,常以“糟皮白里无香气”来形容地骨皮的特征。
4、玫瑰花与月季花:玫瑰花略呈半圆球形或不规则团状,花瓣密集,呈复瓦状排列,紫红色鲜艳,雄蕊多数,黄褐色,花托半圆球形,花5片,披针形,黄绿色,气芳香浓郁,味甘、微苦;月季花,性状与玫瑰花相似,但花瓣较长,花托倒卵形,香气淡,味淡微苦。
5、槐花与扁豆花:槐花性状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片,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中间可见须状花蕊,无臭,味微苦;扁豆花与槐花类似,但花朵较大,呈扁平形,花萼灰绿色,被柔毛,气微香,味淡、微酸。
几种常见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

几种常见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摘要】中药调剂当中会出现一些具有相似形状的品种,这些品种较易混淆且具有不同功效,为避免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临床中应严格进行区分,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时机。
本研究选择药物调剂过程中较易混淆的几种饮片进行介绍,分析其鉴别要点,保证工作人员在调剂过程中能够有效区分。
【关键词】易混淆;中药饮片;鉴别【Abstract 】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of some varieties with similar shapes,and these varieties are relatively easy to confuse and have different effect,in order to avoid impact on treatment effect,should be strictly differentiated in clinical,avoid adverse reactions or delay treatment. In this study,several kinds of soft drinks that are more easily confused in the processof drug dispensing are introduced,and the key points are analyzed to ensure that the staff can distinguish effectively in the dispensing process.[Key words] easy to be confused;Chinese medicine yinpian;To identify中药调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旦在调剂过程中出现剂量或品种错误,不仅会严重影响药物疗效,而且还会威胁到患者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