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化情境下的内部控制模式(1)

合集下载

解读我国内部控制体系(ppt 18页)

解读我国内部控制体系(ppt 18页)

总则、筹资、投资、营运 总则、购买、付款
总则、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总则、销售、收款
总则、立项与研究、开发与保护 总则、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 总则、调查评估与审批、执行与监控
总则、承包方选择、业务外包实施 总则、编制、对外提供、分析利用
(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解读
控制手段类指引(4)
培训要点
• 1.了解下目前中国的内部控制体系 • 2.解读中国内部控制体系 • 3.讲一些案例深化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1.中国内部控制体系(财政部等 )
1.中国内部控制体系(交易所)
2.解读中国内部控制体系
2.解读中国内部控制体系
•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解读 • (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
度》案例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4. 1621.4. 16Friday, April 16, 2021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1:4 7:5011: 47:5011 :474/1 6/2021 11:47:50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4.16 11:47:5 011:47 Apr-211 6-Apr-2 1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定义(4) 目标(5)
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全体员工,旨在实 现控制目标
战略、经营、资产、财报
总则(4)
原则(5)
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
内部控制因素(5)
有效性审计(2) 内部环境(5) 风险评估(5) 控制活动(8) 信息与沟通(5) 内部监督(4)
附则
2007年1月实施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对内部监督的要求、企业价值观、员工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等方面。

传统文化注重忠诚、诚信和忠恕,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高要求,促进了企业的稳健发展。

结合现代管理理念,可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有机结合。

未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下,企业应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制度,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提升企业价值观,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企业内部控制、内部监督、企业价值观、员工行为规范、企业管理模式、重要性、现代管理理念、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概述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是指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的一套监督和管理机制。

这种控制方式与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有所不同,更注重家族、信任和纪律等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企业内部控制被视为维护家族尊严和发展企业长远利益的重要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概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强调家族和社会的连续性,这使得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的控制机制更加稳定和可靠。

传统文化注重忠诚和信任,这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密切的内部关系,有利于建立起一种相互监督和互相支持的工作氛围。

传统文化对规范和纪律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这有助于企业建立起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运作的顺利和高效。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概述体现了家族、信任、纪律等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忠诚和诚信。

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这就体现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员工之间互相信任和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的内部关系,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顺利进行。

传统文化强调家庭观念和集体意识。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综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确保经营活动有效、合法和正常进行所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和方法。

内部控制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和员工,还包括外部的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在不断深入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管理的需求。

本文将对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一、发展现状在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企业改革开放,开始接触国际贸易和外资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1988年,中国证监会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此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也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内部控制研究开始逐渐走向繁荣。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主要探讨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以及其与企业管理、风险管理等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二是内部控制规范和标准研究,即研究国际上和国内相关的内部控制规范和标准,以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情况;三是内部控制实施与评价研究,即研究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如何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四是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研究,即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特点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研究内容丰富。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涉及到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规范标准、实施评价、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等多个方面,研究内容非常丰富。

2. 研究方法多样。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采用了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研究、调查问卷、实证分析等,方法多样化,取长补短,有利于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 研究角度新颖。

在内部控制研究中,一些研究者从企业管理、风险管理、治理结构等不同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一些具有新颖观点和见解的研究成果。

内控制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建议

内控制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建议

内控制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建议2001-7-3 作者:李国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拓展了内部控制制度广阔的发展空间,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

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仅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时代的要求。

这就需要对我国内控制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作些调查研究。

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基本上可用几句话来概括:国有企事业单位比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文字要求写得好,执行得不够好;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比国有小型企业的要好些;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在体系上较国有企业差;股份制单位、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内控制度比国有企业执行得好些。

国有单位内控制度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由于我国管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经验,一般说都有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说基本业务内部管理都有章可循。

但是,特别突出的问题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循与不循、究与不究,一切以法人代表的意志为转移。

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处于发展初期,在内控制度建设上虽然一般没有国有企业搞得好,但他们的老板却自觉地去实施内部控制。

这是因为,他们的产权十分明晰!国有单位内控制度最薄弱的环节在哪里?一是货币资金,二是采购业务。

资金使用的随意性,采购业务中弄虚作假,吃“回扣”等现象较为严重。

国有大中型企业有之,小型企业有之。

此外,由于国有小型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比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业务简单,运转环节少,因此,在内控制度建设上,普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一是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二是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重大”无标准,“决策”无民主的现象;三是财产清查没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清查程序不明确;四是内部审计没有形成制度化,该设内审机构的不设,该配备专职或兼职内审人员的不配置。

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研究

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研究

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并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分析了中国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中国文化下内部控制的现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框架、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结论部分总结了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研究的启示,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研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帮助企业建立更适应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研究, 中国文化, 企业, 特点, 问题, 启示, 研究方向, 结论, 内部控制框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家族观念和忠诚度,这些价值观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

在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和流程时,必须考虑到中国文化对员工行为和组织运作的影响。

如何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了当前中国企业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中国文化下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框架,并探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指导,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管理模式。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化,但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要求时,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实践可能存在不足。

对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

了解中国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有助于企业在制定管理策略、规范管理流程时更加符合中国文化价值观念,提高管理效率和适应性。

研究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我 国历史悠久 , 传统 文化 源远流长。我国传统文化 中蕴 含着丰厚 的
管理思想 ,为管理 者进行 企业 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总结 。但是在长期 的公司治理 中,由于个人 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造就 了我国企业 独特与其 他国家的企业文化 ,从而影 响着 企业 内部控 制制度的建设 和实施。
( 一 )“ 人 治” 、“ 德 治” 思想 由来 已久, “ 法 治 ” 难 以 实施 或 受 到 忽 视
思想对 于中国人的影响十分深远 ,在现代 企业建设 中 ,“ 集权 ”必 须成 为企业 治理的核心 ,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痛点。不论是在会计 、内部审 计 、还是公司治理的其他方面 , “ 授 权机 制” 显得 尤为重 要。 “ 授 权” 是指主管将职权或职责授给某位部属负担 ,并责令其负责管理性或 事务 性工作。由此可见 , “ 授权 ” 的本质 就是 上级 对下 级 的决策权 力 的下 放, 也 是职责的再分 配过程。由于受我国集权思想 的影响 ,很多企 业在 处理内部事务过程中不能遵守授 权机制 ,导致核 心管理层 的权力 独大 , 对基层员工施加压力 ,逾越内部控制界限 ,损害公 司内部控制。 三、传统文化下的内控 建设建议 ( 一 ) 充分 发 挥 政 府 的 导 向和 监 管作 用 政府的 “ 导向”作用 是体现 在法律 条文 的颁布 上 ,而 “ 监 管” 则 体现在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和执法的独立性上。虽然近几年政府不 断颁 布和推行 了有关 内部 控制制 度 的法律法 规 ,如 《 企 业 内部控制 基本 规 范》 、《 企业 内部控制 配套 指引 》 来约束 企业 ,但 是仅有 法规 对于企 业 的震慑和规范作用是不足的 ,更重要的是政府部 门有关 人员对 于企 业是 否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法律条文的作用归根结底 还是 要 落实 到人 为管控上。这就对 于政府 监管部 门加 强监管力度 ,严厉 打击 官商勾结 , 逃 避执法 检查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而随着我国反腐力度 的不 断加大 ,相信 政府部门不作为的行为会大大减少 ,这对 于我 国内部 控制 制度建设 具有 十分重 要的意义 。 ( 二 ) 现 代 企 业 内部 控 制 制 度 建 设 和 维 护 企业 在内部 控制 制度建设 上应该 做到三方面 : 一是 应该按照现代 企 业制度 的要求 ,加强企业内控制度 建设 。一个好 的内控 制度必然会 大大 阻碍企业 治理风 险的发 生;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设 置内控管理委 员 会 和内部 审计机 制 ,对于 企业 内部控 制 的实 施情 况定 期或 不定 期 的检 查, 发 现企业治 理中的内控 问题并及 时修 正;三是加强 企业管理者 和基 层 员工 思想文化 建设 。一个 真正的现代企业 表现在 企业 内部员工各 司其 职,上下级沟通有效 ,授权机 制十分 完善 ,监督管理非 常有效 。这协 要 求都离不 开管理 者和员 工思想 文化 教育 , 摒弃传统文化 中的弊端 ,使 得 管理者 不至于唯我独 大 , 凌 驾于内部控制制 度之上 ;基 层员工能够 在发 现企业存 在的问题 时及 时上 报 ,严 格遵 守 内部控制 制度。 ( 作者 单位 : 山 东大 学 ) 参考文献 : [ 1 ] 李志斌. 国家文化视 角的 内部控 制研 究 [ J ] .会 计研 究,2 0 1 2 ( 1 0 ) . [ 2] 袁江云.试论传统文化 对企 业 内部控 制的 干扰.企 业技 术开 发 [ J ] .2 0 o 5( 8 ) . [ 3 ] 中国人 民共和 国财政部.我 国上 市公 司 2 0 1 3 年 实施企 业 内部控 制规 范体 系情况分析报告 ,2 0 1 3 . [ 4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财政部 .我 国企业 内部控 制规 范体 系实施情 况

中国传统文化下内部控制模式的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下内部控制模式的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下内部控制模式的探索组织与社会是一群人与所有人的价值集合。

由于利益目标的不一致,人类个体的行为可能会偏离乃至违背组织与社会的整体目标要求,如何将这种偏离与偏差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规模与水平内,这是人类社会产生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诉求。

对于这一问题,现代西方内部控制以“防御”为制度依归,强调各种刚性十足的标准与规则的应用,试图以详细、无所不包的制度对员工的行为形成严密的“外律”。

这种目标定位与设计思路,使现代西方内部控制依赖于高度的工具理性,呈现出“物化”的模式。

近年来以COSO报告为代表的西方内部控制风靡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借鉴COSO报告以建设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表明这种以“物化”为特征的思维已经成为当今内控制度设计的主流思想。

然而,反思近年来内部控制建设的发展,在成绩之外,我们发现存在两类问题。

一是,对价值理性关注的不足为西方内部控制在目标定位、方法选择上带来诸多局限,导致实践效果不佳。

二是,中国内部控制建设存在“拿来主义”的倾向,较少考虑到了我国实际情况和文化差异。

这一方面导致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虽然看似规范严密,但却实效不彰,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始终扮演着模仿和追随的角色,缺乏原创性、根源性贡献,失去了应有的话语权。

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立足于中国本土情境,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着眼于以东方理念、东方思想、东方实践,来探讨面对西方内控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成熟的内控元素融为一体,最终求得既适合中国发展又能对国际内控产生示范作用的内部控制。

具体而言,本文以先秦诸子古籍为依托,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根源进行回溯,从中凝练出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内容,并加以整理分析,最终提出了有别于西方内部控制的“心化”内控模式,其与现行西方范式的内部控制有以下显著差异之处:(1)内部控制目标。

从人性中“善”的期待和理解出发,相较于“防御”特征的“外律”式内控而言,“心化”内控更为强调主动在人的内心建立起共有价值观规范,引导个体不断完善与成熟自我心智的模式,实现自我行为控制,最终保障内部控制的实现。

我国内部控制的演变路径

我国内部控制的演变路径

2001.6.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 依据《会计法》制定该会计控制规范,财政部 22 本规范》和《—货币资金 门依据《会计法》和本规范对其建立和执行进 》财政部 行检查,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 截止 2004年 底 发布采购与付款、销售与 固定资产、存货、筹资、预算、成本费用等5 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 项征求意见稿。 资和担保等5项五项规范
相关法规和规范 时间 规范 要点 1978.9.12 《会计人员职权 企业的重大计划和重要经济合同,应由总会计师 条例》国务院 会签。 1984.4.24 《会计人员工作 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同经济责任制相联系,以 规则》财政部 责定权,责权明确,严格考核,有奖有惩;出纳 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 作以及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1985.1.21 《中华人民共和 重申了会计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及企业内部会计监 国会计法》人大 督基本要求,明确了外部监督职权。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从“自愿阶段”发 展到“局部强制阶段”,再到目前的“整体强制阶段”。
3.1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2)会计控制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以前
相关法规和规范 时间 规范 要点 1996.6.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 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但不限于内部 17 政部 牵制制度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1996.1 2.26 1999.1 0.31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 规范注会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行为。 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 提出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 险 》中注协 序三要素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以法律形式对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明 》修订版 人大 确了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求。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 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

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研究

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研究

适应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内部控制研究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是保障企业资产和利益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内部控制研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密切关注组织文化的因素。

组织文化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中国企业在管理上注重家族文化和信任文化,要实现内部控制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文化因素,真正促进员工在公司的认同感和责任心。

此外,还需要关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权力结构和人际关系牵扯等情况,将这些因素融入内部控制的设计中。

其次,注重内部控制在实践中的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管理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针对中国市场和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需要探讨创新的内部控制方式。

通过加强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内部控制效果和效率,为企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再次,注重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的实践。

内部控制设计应该注重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和透明化,以充分向社会和投资人展现企业风险和控制情况。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自身社会责任的落实,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并在内部控制设计中体现出来。

最后,注重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问题。

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境外投资,内部控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需要对各国的法规和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并加以应对,充分保障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研究需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企业的组织文化、社会责任和跨国经营等问题,同时加强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我国内部控制建设体系

我国内部控制建设体系

中国的内部控制建设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目前的内控和风险管理框架都是基于COSO(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的模型。

- 风险管理体系: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要求管理风险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内,为主体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 我国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成。

- 内控审计:2002年6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生效,要求公司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系统内部控制有效性以一个公认架构进行评估,同时要求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层评估结果进行鉴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监管的加强,中国的内部控制建设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国内部控制的构建完善和发展概述

中国内部控制的构建完善和发展概述

中国内部控制的构建完善和发展概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用以保护资产、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商业活动的有效和高效进行。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的构建与发展也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中国内部控制的构建完善和发展进行概述,从内部控制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内部控制的意义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治理和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它不仅是企业自身利益的维护,更是对外投资者、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的一种信誉保证。

内部控制的构建完善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在国家层面上,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经济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内部控制的现状中国的内部控制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我国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内部控制的要求,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包括法规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三、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 法规制度不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具体的内部控制法规指导,导致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缺乏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2.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意识薄弱,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容易出现失误和风险。

3. 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执行不到位,内部控制失效,容易发生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

五、建设内部控制的建议1. 加大内部控制意识的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2.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科学设计内部控制目标、要素和程序,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中国内部控制的构建完善和发展概述

中国内部控制的构建完善和发展概述

中国内部控制的构建完善和发展概述内部控制是一个指导性的管理体系,旨在确保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防范风险、保护财产安全等方面具有有效的控制手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各种内控问题也接连不断地涌现,如财务舞弊、资产侵占、信息泄露等。

为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内控相关法规和指导意见,包括《内部控制管理指引》、《全民会计准则》、《公司治理准则》等。

同时,企业自身也积极探索和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内部控制,以提高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内部控制构建方面,中央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率先开展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同时,国务院还出台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要求各级国有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调国有企业必须将内部控制作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为各级国有企业明确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并促进了全国性的内部控制建设活动。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私人企业的迅速增长,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各类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政府和行业协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内控标准,例如银行业内部控制标准(GB/T 19618-2004)、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标准(ZQC01-2004)等。

并建立了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能力。

总的来看,中国内部控制的构建完善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推进的实施阶段。

政府和企业都意识到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加大了内部控制建设的投入力度,并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内部控制建设模式和实践。

在未来,中国内部控制建设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内控体系也需要更加完整和系统,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内部控制制度的本地化

内部控制制度的本地化

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总第396期第06期2012年3月一、引言近几年来,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强化内部控制和监督,在我国很多企业都开始重视起内控管理工作,随着工作的开展,对于内部制度建设和管理我们较以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对于内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实践中仍有一些部分、人员对内控制度建设认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控的有效发挥。

本文针对内部控制工作中出现的不同声音,就如何更好的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使内部控制工作做到效益最大化,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变成企业管理的促推器,而不是拦路石,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

二、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内部控制是遵循投资者和监管者的要求,规范管理行为和管理程序,确保经营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保证财务会计报告和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促进经营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实现经营及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及方法体系。

而内部控制制度的本地化是指将可以广泛使用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个别企业的本身实际相结合,综合考虑内部控制制度的特点和本企业的需要,充分照顾内控实施的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合理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本地化将使得内部控制真正成为一套能为本企业服务、能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制度。

三、推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开展是一个稳步推进的过程,它需要宣传、制定、领导和组织等各方面工作的配合,需要企业市场、技术、装备、财务、法律、安全等各部门的协调,而在我国,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够,内部控制宣传工作不到位;内部控制工作变成了企业的一个负担,而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许多企业将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当成是一项任务的完成,是一个部门的事,而不是企业管理水平一个新台阶的跃升,不是所有部门共同完成的事。

(二)内部控制工作就是简单的照抄照搬其他企业已经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细则,只需要在每个流程中将对方的控制点数据换成自己的就可以了,根本不去想或很少想到符合自己的内部控制流程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控制机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带动和推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内部控制的建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企业和社会组织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这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管理上,内部控制的疏漏和缺失都会给企业和组织带来巨大的损失和风险。

因此,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内部控制的建立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内部控制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力度。

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为内部控制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其次,政府积极推动内部控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中国国家审计署制定并实施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确立了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流程,为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标准和指导。

最后,政府在内部控制的推进中还重视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广并提供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管理软件,方便企业和组织进行内部控制的档案管理、审核、监督和评估等环节,实现内部控制的全面覆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

为此,政府不断加强了内部控制的完善工作,修订相关法规,提升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和效果。

首先,政府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强内部控制审核和监督。

国家审计署成立了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加大了对企业和社会组织内部控制的审核和评估力度,发现和纠正了一些内部控制漏洞和缺陷。

其次,政府积极推广内部控制标准的应用和实践。

针对不同行业和组织类型,制定不同的内部控制标准和实践指南,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为内部控制完善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支持。

最后,政府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强内部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我国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

我国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

长虹APEX事件
四川长虹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曾一度是国 内股市中少有的绩优股。
2004 年12 月28 日,长虹发布了上市10 年以来的首次 预亏公告亏损主要缘自对单一应收账款户(美国APEX公 司)的坏账准备。公司的美国进口商APEX公司由于涉及 专利费、经营不善等因素出现了较大的亏损,全额支 付公司欠款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将造成公司10年来首 次亏损。从1998 年到2004年,APEX 公司已经累积拖 欠四川长虹4.67亿美元货款,长虹可能收回的资金大约 为1.5亿美元,因此计提坏账准备3.1亿美元,换算成人 民币超过25亿元。这使长虹产生近27亿元的巨额亏损 。
为了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的难题,应该在规范 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来规范公司的内部控制,并明确 管理当局对企业内部控制应承担的责任,使其真正意 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为了达到上市筹 集资金或维持上市资格所做的一种形式上的包装。正 如只有制定出会计原则和具体准则后,才能以相应的 规范为依据来判断企业报表信息的公允性、真实性一 样,也只有制定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以后,注册会 计师才有了判断企业内部控制完整、合理的标准。
豪赌石油爆仓 中航油自2004年开始参与石油衍生商品交易的,除了对冲风 险之外,公司也从事投机性质的交易活动 。国际原油价格猛涨,导致公司必 须为未平仓的衍生品仓位注入数额巨大的保证金。由于无法为一些投资性质 的交易补仓,公司被迫在亏损的情况下结束部分仓位 。一连串利空消息,股 价频频下挫 ,石油衍生品交易出现巨亏导致公司于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 高等法院申请破产 。
2003年,《求是》杂志曾发表调查报告,盛赞中国航油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棋盘上的过河尖兵 。国资委也表示,中国航油是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 国经营的一个成功典范。2002年公司被新交所评为“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 奖,并且是唯一入选的中资公司。公司总裁陈久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 “亚洲经济新领袖”,陈久霖还曾入选“北大杰出校友”名录。

中化公司内控体系介绍

中化公司内控体系介绍

•内控系统的监控通过以下工作实现:
✓ 进行中的监控工作 ✓ 单独的评估 (内部审计) ✓ 二者的结合
控制类别
控制要素
监控 信息和沟通 控制活动
风险评估 控制环境
单位 4
单位 3 单位 2
单位 1
监控系统的评价 连续性的行动和 一次性的活动
反映严重问题的系统
小结:五大控制要素
通过使用五大控制要素, 管理层可以处在一个更好 的位置来把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和已建立的标准进 行比较, 找出运营中, 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以及 是否遵守了法律法规, 并采取行动加以改进.
•计划经济 •要素非市场化 •经济主体单一
垄断利润
•市场经济 •要素逐渐市场化,垄断逐渐被打破 •经济主体多样化,资信变化,且竞争日益加剧 •政策利润 + 放帐“利润” •乱放帐、乱担保、乱融资“三乱”现象比比
皆是
• 公司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不确定性,追求目标模糊,缺乏核心经营能 力,且缺乏驾驭过程和抵御风险能力,加之多年实行传统的经营承包制, 导致漠视股东利益、短期化行为严重,不分客户资信、盲目放帐
98年前管理:控制环境存在制度性缺陷(1)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总公司管控能力弱化
在控制环境上,98年前,公司组织功能软弱无力,盲目横向多元化、 纵向多级法人化(见附图),权、责、利不对称,其业务运作、财 务管理、资源分配均自行其事,每个法人单位都有投资权,加上总 公司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导致总公司集中管理能力弱化 总公司自身缺乏科学的高层决策机制,决策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主观性
危机的祸根- 经营空洞,管理失控
在渡过支付危机后,中化公司痛定思痛,从1999年开始,公 司从自身内部查找危机产生的原因,达成共识:

中国内控中国化

中国内控中国化

中国内控中国化随着主管机构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宣传和推广,不仅需要实施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对此十分重视,更多的非上市公司也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开始关注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

相比上市公司而言,非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看法更多元化,也更体现五部委制订的中国内部控制的内涵。

这些非上市企业通常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都有迫切的愿望,也能够理解内部控制是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方法论,在潜意识里把内部控制当成企业管理提高的救命稻草。

虽然内部控制并不一定能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但这种误打误撞也时常会有收获。

2009年的时候,有个民营企业的老总老张向我提出了自己企业的困惑,也认为内部控制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我当时由于正要赶飞机,只提出了关注流程的同时关注基于流程的成本核算的建议。

满以为对他帮助不大,毕竟这么小的企业既没有内部控制人才,也没有成本会计人才。

两年后,他说起了自身探索内部控制并提高管理的情况。

他的厂做一种以铝为主要原材料的简单工业零件,由于勤劳肯干并且信誉较好,企业发展还算顺利。

于是,他的小厂开始提供工艺稍复杂一点的零部件产品。

说工艺复杂,只不过是比起原来几乎一次成型的产品复杂,因为这个新产品有六道工序,并且对质量和规格更加严格而已。

运气好的是,这个新产品利润和销量都不错,居然成为某知名企业的原料供应商,从此,企业发展进入快行道,并且生产、经营都很稳定,老张一度以为自己成为企业家的梦想已经很近了。

可惜好景不长,从2005年末铝的价格就开始大幅波动,急涨急跌频现,小厂的利润降到了个位数,甚至有时没有利润,经营难以为继。

加上那家知名企业对原材料的要求很严格,老张即使想偷工减料也不可能。

日子久了,老张变得一筹莫展,不断寻求解决的方法。

于是,老张在懵懂中,找到些内部控制的资料,了解到从流程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就自己尝试规范流程,尽管他并不会画流程图,但还是在自己小小的企业里做起来粗浅的流程分析,收获却不小,通过对工序流程的规范,生产的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老张终于发现六道工序流程的产品每道工序都会产生2%的废品和1%可返工半成品,废品只能制成其他低利润产品,而返工需要的时间是相同工序生产时间的5倍。

谈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谈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浅谈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内容摘要:现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产生经营业务过程形成的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有着自己的有效方法,即实现内部控制的手段,所以内部控制制度对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要不断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经营发挥更大的作用。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企业财产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一、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单位管理者为了确保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保护财产、物质的安全和完善,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保进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既定的目标,对所属单位和人员的行为进行制约和规范,对所拥有你的资金和财产进行维护和有效利用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的总称。

(二)内部控制产生与发展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单位内部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追溯其发展历史,可以说人类自从有了群体活动,就有了一定意义上的控制。

我国古代的御使制度,西方早期的议会制度,均属于控制制度的演变。

但现代意义的内部控制制度,其产生仅仅是近几十年的事。

它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随着企业对内加强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约束的系统。

内部控制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其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期,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的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最新发展。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推进。

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加强金融机构控制的指导原则》,1996年财政部发布《独自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内部控制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的理解是不同的。无 论是 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还是荀子“人性本恶” 的观点,都决定了中国文化 道统对人性的出发点 是存有善意期待的,认为人性可塑。 因此,中国传统内部控制的构 建,并没有仅仅停 留在行为约束的表层,而是深入 到人的心理,致 力于通过造就完善的心智模式来促成优秀的行为。 制度设计的机理: 在人的内心深处建立起共有价值观规范与信仰, 可 为人的行为提供内在指引, 从而使人主动合理化自己 的行为, 将偏差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
b.不“循欲”的自我控制与调节。
通过标榜“贤臣”等人格范式,船厂鼓励个 体不 断修身完善自我。在修身中,一个重要的起 点就是 “克己”,尤其是对自己“欲”的控制上, 做到不“循 欲”,即主动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 和需求。这对 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c.“环境要求”的压力与引导。
个体的欲求必然会受到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 影 响,而非是在真空中发生。在社会共有价值观 下, “贤臣”的人格范式与行为目标是社会整体共由 共 守的,这种社会环境氛围会对主事的心理形成一 种 环境压力,使主事个体不得不对自己形成与之一 致 的要求,同时也会对主事的心理起到引导作用, 激 励他按照“贤臣”的社会期望去调整自我心理进 而 行为。

中国传统内部控制


a. b. c.
但同时,中国古人也认识到,内部控制对自然 人心智的引 导,只能使人尽可能多地去做“君子”不 做“小人” , 还需要通过严密的制度 规范来约束“小人”行为,以使 “小人”的行为保持在 社会进步的可容忍范围内。 总之,中国传统内部控制认为若想将人类 的行为偏差控制 在合理范围内,必须把法人制度规 范与自然人的心智模式 构建有机结合起来 相较于西方内控: 由外部主体性的推动转变为自我要求 由“他律”转变到“己律” 效果更为彻底、有效
“为臣 之道” 典型词 忠、敬、 公、仁、 惠、恤 总条目 73 引用语举例 任王事而不备,谓之不忠 睹民 瘼而不恤,谓之不惠 因公而役 私,因私以弊上 方今造船者, 能无成之不精,废之不当,因 公营私,病国而害民乎? 敬事 信工,无弊上下 “敬事”。夫 敬始于吾心而充之,可以安百 姓 使居是堂者,恒惟委任之专, 惩玩愒之弊,日克克焉思毖厥 后,毋幸 其不试而苟且以塞责
“下有法守”
a. “官备责专”的组织架构与权责分配。 b.船厂有着十分清晰、合理的流程划分, 以及 相应的控制措施设置。 c.船厂对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所谓 “弊”, 进行了梳理,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d.船厂设置了明确的惩罚机制, 这为个体建立 了“行为边界”体系, 提供反激励, 以强制纠 正超出可容忍范围外的行为偏差。
家国天下整体思维
2、整体模式下的内部控制目标与主体: 龙江船厂内部控制目标统一于社会整体的发展目 标之中。 “三位一体”: a.第一实施主体为社会整体层面, 所谓“尊王命政令 自上行者也” b.第二主体为船厂组织层面, 确保组织内部个体行为 偏差不违背总体目标的设定 c.第三主体则是个体, 即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
本文贡献
1.通过案例研究, 本文发现早在我国明代时期 就已存在较为成熟且有别于西方的内部控制 体系, 这有助于打破西方式内部控制的认知 “垄断”, 拓展现有内部控制理论的新边界。 2. 立足本土情境, 本文提出了“心化”内控的 概念, 为探索出一套与传统文化相承继, 与当 下现实相融合的内部控制模式提供了思路与 方向。
五、结论
(一)龙江船厂“心化”内控思路 (二)本文贡献 (三)我国当代内控发展现状
龙江船厂“心化”内控思路
1.在总体模式上, 将船厂内部控制“嵌入”社会 整体控制之中, 突出社会层面自上而下确立的 共有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对船厂内部控制的引 导。 2. 在控制方式上, 由“正心”而“正行”, 强调“正心 律己”对内部控制的基础性引导作用。
内部控制方法
1、 方法总体结构 2、“上有道揆” 3、“下有法守”
方法总体结构:“上有道揆, 下有法守”
共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 “道揆”, 即以共有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对人的 内心秩序进行规范, 促成人的自我控制。 二是, “法守”, 即制定制度规则来对人的外在行为 进行引导与约束, 属于外部控制。(如图3所示)
d.“观之者得以指其名而臧否之”的行为 评估与反馈机制。
船厂进一步通过对行为结果的评估反馈来形 成对人心理欲求与动机的干预。《龙江船厂志》 中第四章“建置志”载工部分司与提举司门前都 立了石 碑。石碑上依次记录了船厂历任管理者的 行为信 息,包括姓名、籍贯、任职时间,行为举 措、事迹等, 该管理者的实际行为是否符合目标 行为“贤”,是否 称职,“观之者”都能够“核 其实”做出评价。这给船厂的管理者带来了强大 的威慑,会促使管理 者反过来调整自我内心的欲 望与需求:降低不正当 的欲望需求,使自己的行
(二)内部控制方法
船厂内部控制模式:家国天下整体思 维
1、船厂内控设计的整体模式: 与西方“企业”个体取向的控制模式相反, 龙 江船厂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取向的控制模 式, 将自己置于社会整体的控制与发展目标 之下。 社会层面把控了船厂内控的大方向 (图2所 示)
图2
这种社会整体的控制表现在: (1)社会共同价值观的确立。国家自上而下设 定、 灌输一个总体的共有价值观,引导包括船厂在 内的 社会单元的行为与社会总体目标保持一致。 在这种 共有价值观下,任何存在于这个社会中的组 织与个 人,一旦做了有悖于共有价值观的事情,比 如欺君 罔上、害民,就会受到全社会的谴责与惩罚, 而不 仅是在组织内。 (2)整体制度的顶层设计。船厂内部控制的制 度建 设要根据国家层面的制度来设置、调整。在家国天下 的整体思维下,所有社会组 织的内部控制实施都会 受到国家整体层面的约束 与纠正,这使得船厂能够 切实的承担起自己对于民 族、社会、国家的责任与 义务。
我国当代内控发展现状
1.存在“拿来主义”的倾向, 较少考虑到中国实际 情况和文化差异, 这带来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2.正如本文力图展示的那样, 以COSO报告为代 表的西方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存在不足, 其解决之 道, 可能恰恰存在于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中, 需 要各界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传统管理控制思想的 深入了解。 3.令人遗憾的是, 现有文献中, 根植于中国传统 文化的内部控制研究乏善可陈。
图3
“上有道揆”


所谓“上有道揆”, 指船厂通过角色之“道” 来对人的内心秩序进行规范。 个体的行为过程如图4所示。
图4“道揆”对个体行为
“上有道揆”
a.“贤臣”的人格范式与行为目标设定。 b.不“循欲”的自我控制与调节。 c. “环境要求”的压力与引导。 d.“观之者得以指其名而臧否之”的行为评估 与反馈机制。
案例简介



龙江船厂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下令于洪武 初年 (公元1368年) 设立, “以备公用”的官 办船厂。 船厂直属六部中的工部, 由都水司具体管辖. 涉及兵部船只的修造事宜 (主要是快船、平 船) 则与兵部共同署掌。 船厂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龙江船厂组织图
四、案例分析(一)船厂内部控模式三、研究设计与案例简介
(一)研究设计
(二)案例简介
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单案例研究
2、案例选择:明代龙江船厂
选择理由: a.从文化的传承角度看:明代是中国历史 上最后一个汉室王 朝,极具历史地位,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之一。 龙江船厂属于典型 的官营手工业企业,其内部控制设计的背 后是国家 意志力的反映,所以它能够很好地继承与体现我国 古代的主流文化。
一、引言




西方“性恶论”、“以恶抑恶”,以完善 的外部 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 “安然事件”等恶性事件 中国借鉴西方—形式化倾向 本文的基本观点:“心化”与“物化”内 控的有机结合
二、理论分析
(一)西方当代内部控制
(二)中国传统内部控制
西方当代内部控制
制度设计的逻辑基础: 由于人性本“恶”, 且不能够被改变, 因而只能 通过依靠“外律”来“抑恶”。 “物化”内控: 工具理性置于价值理性之上,以自律为特征 局限性: a. 单纯从制度供给出发的内部控制具有滞后性。 b. 制度供给的不断增加必然也伴随制度成本的 不断攀升, 没有可持续性。
a.“贤臣”的人格范式与 行为目标设定
社会共有价值观下,每种角色都有 自己清晰的 人格范式与行为目标定 位,给出了其应有行为的明 确期望。 对于船厂主事而言,他既是君王的 臣子, 也是船厂员工、百姓的父母 官,肩负双重委托责任, 对于该角 色有着“贤臣”的人格范式与行为 目标。 因此他要遵守“为臣之道”, 做一位“忠臣”、“贤臣”, 举止 要时刻符合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包 括对国家做 到“忠”,对百姓做到 “仁”、“惠”。
中国本土化情境下的内部控制 模式探索
——基于明代龙江船厂的案例研究
摘要
本文以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官营造船厂——龙江船厂为案 例研究对象, 发现早在中国明朝时期的工厂内就存在较为成熟的 内部控制体系, 如清晰的组织权责划分、明确的业务流程设置与 控制措施, 以及对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潜在与现实“弊端”进行 梳理并提出应对措施。进一步, 本文发现, 与西方相比, 龙江船厂 内控实践背后的指导思想也独具特色。如龙江船厂通过对人的 内心秩序进行规范, 促成个体对其行为的“应然”认知, 从根本 上降低了个体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之间的不一致性, 降低了其中的 代理成本, 使其无需过分依赖具体的制度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通过对该船厂内部控制实践的历史经验及其思想的总结, 有助于 打破西方式内部控制思想的壁垒, 积极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民 情和文化道统的内部控制模式。
“下有法守”

我们发现, 船厂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 大量的应用了诸如职责分离、轮岗、记录 与凭证、审核与复核等一系列控制措施。 此外, 船厂中还应用了一种连带责任机制, 通 过赋予具有信息优势的人以监督责任来推 动舞弊信息的曝光, 使彼此之间形成相互监 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