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 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 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 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 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 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 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 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
(2)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 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 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中心与外围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 1.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 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 新在中心不断地发生。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 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 中心的统治地位。
四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一) 依赖理论
依赖——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 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 系。
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
发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 着一种依赖关系。前者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 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 行剩余价值的剥削成为中心国家。后者由于经济落后 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上形成对 前者的依赖或依附成为外围国家。特别是那些殖民地 国家,这种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更深。
二者之间存在一条无限的宗主-卫星链,外围国 家创造的剩余价值沿这条链流入发达国家,导致发达 的核心国家与落后的外围国家的二元结构。外围国家 必须通过革命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中摆脱出来。
(二) 相互依赖理论
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观点: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 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 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 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 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 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在世 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就无法进行下去。
经济发展梯度——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 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
1.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 2.梯度推移学说在我国的发展 与梯度推移有关的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反梯度推移论;并存论;主导论。
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
产品阶段:创新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衰退阶段
主导产业: 兴旺部门 停滞部门 衰退部门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 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 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 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 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 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 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极化效应
经济要素(劳动力、资金、资源):南方 北方 国内外贸易:南方处于不利地位(产品市场,原材料市场)
2.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
在中心,存在着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 效应,支持中心的成长。
主导效应: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 向中心的净转移。
信息效应: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
心理效应:创新的成功对更多创新的刺激 作用。
现代化效应: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 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化。
连接效应:一个创新引起新的创新的趋势。 生产效应:为创新而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构 支持,包括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专业化。 信息效应和心理效应常常与主导效应相伴 随,而现代化效应则与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密 切相联。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中心不断地成 长。相比之下,外围的发展将处于不利地位。
2.涓滴效应
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缓解南方 就业压力 双方经济互补,给南方带来发展机遇 北方先进的社会经济要素向南方涓滴
3.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
开始一般是极化大于涓滴,最终,涓滴大于极化
4.国家干预
为了克服不利因素,避免成本过高,国家应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干预,强化涓滴效应,促进南北双方的均衡发展
Baidu Nhomakorabea
二、梯度推移学说
衡量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 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 长的比值。 各种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变化。 国家之间资本双向流动(包括直接投 资和间接投资)的指标。
对相互依赖的认识:
相互依赖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 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相 互依赖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产生不 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某些国家有利的变化, 对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不利。
发展梯度: 高梯度区域 中梯度区域 低梯度区域
梯度推移: 高梯度区
低梯度区
就近推移 推移方式 跳跃式推移
等级推移 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反梯度推移; 并存论; 主导论
三、中心-外围理论 (一) 发展渊源
中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为核心-边缘理 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 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 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 观点的总称。
图9.1 弗里德曼的经济发展中心-外围模型
(资料来源:Allen, Unwin .Systematic Geography. London: Brian Knapp,1986.423)
图9.3 世界体系 的中心、次外围、 外围的动态变化
(a)1795年; (b) 1895年; (c)1995年
(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Human Geograph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98.54)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 域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即 它们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 机制。
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二、梯度推移学说 三、中心-外围理论 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 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 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 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
(二)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基本观点:
(1)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得 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 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