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

合集下载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9.1 复习笔记一、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域之间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机制。

1.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1)理论观点①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是用于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的学说。

②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他区域产生作用。

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

④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增长(北方)对欠发达地区(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2)极化效应的表现①随着北方的发展,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②由于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同时,北方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南方,导致南方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北方迁移。

③北方因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入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南方则因劳动力外流特别是技术人员和富于进取心的年轻人的外流,导致劳动力(包括智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小。

④北方的投资机会多,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南方,南方有限的资金也流入北方。

而且,资金与劳动力的流动还会相互强化,从而使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被削弱。

⑤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⑥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

⑦南方本来可以向北方输出初级产品,但是,如果南方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北方就有可能寻求进口,使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

(3)涓滴效应的表现①北方吸收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

②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

③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完整版)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最新整理)

(完整版)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最新整理)

经济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两个阶段)(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一)史志描述1.时期:17世纪以前。

2.特点:(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3.代表性著作: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欧洲:斯特拉波的《地理学》(二)商业地理研究1.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2.特点: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商业地理著作的体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3.代表性著作: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1.概念的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特点之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

◆特点之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1.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行为主义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特点:强调对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4.结构主义分析代表学者:哈维(D.Harvey)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
主要内容:一国出口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 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 型商品。
启示: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存在生产要素的禀 赋差异。如果它们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 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 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 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
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 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 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 交换的国家都是有利的。
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
国 家 酒(1单位) 毛呢(1单位)
英国 葡萄牙
120(人) 80(人)★
结论: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 先要存在互补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 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
(二)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
Q ij = AiWiBjWj f(dij) 式中:Qij——i与j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
Wi、Wj——i、j区域产生作用力的因子 (如人口、经济规模等);
dij——i、j区域之间的距离; f(dij)——距离摩擦函数; Ai、Bj——Wi和Wj的权重。
四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一) 依赖理论
依赖——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 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 系。
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
发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 着一种依赖关系。前者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 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 行剩余价值的剥削成为中心国家。后者由于经济落后 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上形成对 前者的依赖或依附成为外围国家。特别是那些殖民地 国家,这种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更深。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P51 :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

P52数(dispersion index)表示。

P51 表示交通网络的兴旺程度,常用贝塔指数〔beta index〕〔边数/顶点数〕表示。

P53连结。

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域。

“六大特征〞:临空指向性,技术先导性,市场速达性,产业聚集性,全球易达性,空间圈层性。

*尤其是新的交通干线的铺设,会极大增强沿线区域地理可进入性〔交通通达性〕。

***综合体,其形成与开展主要取决于自然力的作用,同时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设备等。

顾名思义这种资本不能轻易移动,往往具有更新年限和地理惯性。

* 指第三次科技浪潮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科学技术。

它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微电子、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三大根底,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制品、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及光纤通讯、海洋工程等为代表。

表现出信息化、综合化、分散化、全球化和快速化等特点,具有节能化、节约原材料化、产品高附加值化、知识集约化等职能特征。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P60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P61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那么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

* 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背景下,距离城市愈近的土地,愈有可能由农业利用转为城市利用,即愈接近城市,农业土地利用价值愈低,农业生产也愈粗放,从而使城市边缘地带的农业景观形态呈现出与杜能模式相反的现象,直到城市扩大或开展潜力终止的地带,才由此向外回复杜能模式。

经济地理学第9章

经济地理学第9章
区பைடு நூலகம்分工的意义
◆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 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 ◆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 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 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一) 成本学说
1.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2.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二) 要素禀赋学说 (三) 新贸易理论 (四) 竞争优势理论
四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一) 依赖理论
依赖——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 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
系。
(二) 相互依赖理论
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观点:
很难区分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在世
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
法进行下去。
第二节 区际联系
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
三、区域合作理论
(一) 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
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
(三) 区域合作的类型
1.区域行业合作 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 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 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 发展。
2.区域全面合作 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 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 全面的经济合作。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
(一) 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必然性
(1) 区域之间在经济结构形成条件方 面、经济基础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存在 差异。 (2) 区域之间的发展机遇大不一样。 (3) 区域之间经济主体的决策、组织 和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 区域经济差异可调控性
1.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的两种观点

9.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9.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主导产业的特点-区域性、阶段性和关联性, 主导产业的特点 区域性、阶段性和关联性, 区域性 前两个不能绝然分开, 前两个不能绝然分开,区域性是阶段性的另一 种表现形式: 种表现形式: [1] 阶段性:一个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不 阶段性: 同的主导产业,这是主导产业升级换代所致; 同的主导产业,这是主导产业升级换代所致; 小资料:上个世纪 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 小资料: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在世 界经济增长的竞赛中已摘到了金牌( 界经济增长的竞赛中已摘到了金牌(年增长率 )。此时 为8%—10%)。此时,日本的主导产业是纺 )。此时, 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到了60年代中期, 到了 年代中期,日本已经在此类产品的出 年代中期 口中积累了足够的资金,产业开始了第一次升级, 口中积累了足够的资金,产业开始了第一次升级, 日本电气、钢铁和化工产品开始成为主导, 日本电气、钢铁和化工产品开始成为主导,把纺 织品和玩具产业甩给了跟在自己身后的台湾、 织品和玩具产业甩给了跟在自己身后的台湾、新 加坡、韩国和香港。 加坡、韩国和香港。 等到了7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了新一轮的转 等到了 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 汽车、半导体、 型,汽车、半导体、精细化工等高附加值产品开 始成为主导, 始成为主导,自己旧有的产业甩给了已经成为 四小龙”的第二集团。 “四小龙”的第二集团。第二集团则把劳动密集 型的产业甩给了东盟、南亚和其他东亚国家。 型的产业甩给了东盟、南亚和其他东亚国家。
意义——在区域经济增长中,主导产 意义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 业处于支配地位。 业处于支配地位。通过与其它产业之间的 较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 较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主导产业的发展 就能影响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就能影响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进而对 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p71. 苏联学者两种不同观点。

〔1〕区域学派。

该派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域消费综合体或经济区。

研究它的形成过程、功能、内部构造、空间形成、内外经济联络、进一步开展的途径和地理配置规律。

〔2〕部门统计学派。

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消费力和消费关系相统一的消费配置,着重研究其规律。

1973年萨乌金认为,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社会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地域系统,包括消费力的地域系统、社会开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地域系统。

1976年全苏地理学会指出: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地域组织的方法论原理的科学。

它的主要任务是:①研究各经济部门的开展和配置,②地域消费综合体的形成,③经济区划以及自然条件和资源评价的理论和理论问题。

2. 课本观点:①经济活动的内容;②经济活动区位;③经济活动空间组织;④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学科体系:所谓学科体系是指医学科内部的分支系统。

经济地理学有自身的学科体系。

经济地理学包括:〔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①农农业地理学、②工业地理学、③交通运输地理学、④商业地理学、⑤信息业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根底概念p341. 区位: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3. 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消费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理论:〔1〕古典区位论和〔2〕现代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包括①杜能农业区位论、②韦伯工业区位论。

第二节第三节要素投入和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p38-p47第四节 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p491. 运费本钱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间隔 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间隔 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那么一般同运输间隔 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重点第一章:绪论“理论地理学之父”---克里斯泰勒。

19世纪80年代,欧洲地理学家葛茨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7世纪中叶,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之一。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经济活动的内容。

2、经济活动区位。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经济活动一般由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活动组成,其中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区位: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是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生产的三要素:自然投入、劳动力、资本劳动力:劳动力是劳动能力的人口。

交通网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

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计算公式为:β=E/V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通常称为杜能圈。

农业区位论的贡献农业区位论的贡献农业区位论的贡献农业区位论的贡献:1、提醒人们,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同一地区可能形成不同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结构(六圈),其方向和结构调整取决于地区内的人文因素(城市)。

为农业区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2、运费使产生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立足点。

3、农业经营方式和经营体系等空间排列法则,是影响农业区划的基本因素。

4、距市场远近不同的土地,所创造的农产品价值呈现出级差分布,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依据。

农业区位论的缺陷农业区位论的缺陷农业区位论的缺陷农业区位论的缺陷:1、片面强调运费的作用,忽略了行为等其他人文因素的影响。

2、忽略了不同规模中心城市在市场交易能力方面的差异,只考虑农业土地利用,没考虑到城市周围土地利用(逆杜能圈)。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经济地理学)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经济地理学)

第二性(后天因素)
Business template 发展 关系 经济 差异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 联系 经济 协调 案例 分析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发展 关系 经济 差异 不可调控——倒U型假说 经济 联系 经济 协调 案例 分析
三、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调控性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
赫希曼( A.O.Hirshman )认为,如果一个 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 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
北方 (经济发达区域)
极化 效应 涓滴 效应
南方 (经济欠发达区域)
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发展 关系 经济 差异 经济 联系 经济 协调 案例 分析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 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 • 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 • 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 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 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 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 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 的经济发展;
二、梯度推移学说
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 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 先进程度。
产品阶段
创新阶段
主导产业
兴旺部门
发展梯度
高梯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长阶段
停滞部门
成熟阶段 衰退部门 衰退阶段
中梯度
低梯度
推移方式:就近推移、跳跃式推移、等级推移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发展 关系 经济 差异 经济 联系 经济 协调 案例 分析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发展 关系 经济 差异 经济 联系 经济 协调 案例 分析

【地理】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地理】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地理《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1、本课程的目的:本课程通过对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及其研究方法与进展、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和经济活动全球化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学科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能从经济活动布局条件入手分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为高年纪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几点:(1)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

(2)把握影响经济地域体系的诸种要素和条件,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经济地域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各阶段特点、基本规律,培养从时空耦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牢固掌握产业分类体系、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5)牢固掌握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6)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和动力因素。

(7)掌握经济地理学一般研究方法,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有系统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3、教学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本课程体系和内容以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安排,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总论;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六章,单区位企业一多区位企业一跨国企业的企业区位及空间组织分析;第三部分是第七至第九章,区域内、区域间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第四部分是第十至第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第五部分是第十三、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新近理论研究。

4、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重在理论基础知识,以课堂讲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来完成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原理的系统学习。

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使学生分析经济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达到对理论知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经济地理全

经济地理全

名词解释1、区位(P34):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因子(P37):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或者是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3、综合等费用线(P71):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4、临界等费用线(P73):一系列同心圆状的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是临界等费用线。

5、中心地(P93):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6、门槛人口(P94):指某种中心地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7、接触扩散(P121):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

8、等级扩散(P121):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

9、生产链(P156):是某种产品生产与销售各环节活动及其关联,包括原材料采集、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造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

由于每一个环节均为产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故又称做增值链。

10、区域经济结构(P173):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11、主导产业(P174):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12、区域空间结构(P183):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13、增长极(P208):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14、支配效应(P209):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15、乘数效应(P209):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经济地理学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通论经济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

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

如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

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学科。

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学,多以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形式出现。

区域经济地理学以某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空间关系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等。

在我国的实践中,国土资源调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理论意义1.经理地理学可以分析经济增长的区域来源,并提供解释区域发展先后格局的理论2.经济地理学可以独到的解释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3.经理地理学提供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论解释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意义1.经济地理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2.指导经济活动区位合理选择3.提供区域政策发展咨询4.对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提供建议5.区域差距诊断建议第二章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 自然经济技术交通政策。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1.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2.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它研究人类话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其中讨论经济话动的区位理论就构成了经济区位理论,可以分为农、工、商业区位论等。

3. 区位条件是指区位所具有的属性或资质,人类对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优劣。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二、自然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31)1. 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

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0.+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10.+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图9.3
世界体系
的中心、次外围、
外围的动态变化
(a)1795年; (b) 1895年; (c)1995年
(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Human Geograph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98.54)
重要性:它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 建立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 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 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 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 又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 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 成损害。
(一) 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此求彼有)
2.涓滴效应 (trickling – down effect) 定义:经济活动及要素逐步由极化地区向外围 扩散渗透,形成离心运动所造成的影响。
对南方的好处:
●缓解南方就业的压力;
●购买南方商品和投资品(开始阶段);
●向南方输出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和 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后期)。 机制:市场因素(自发的,如南方的商务成本 过高),政府干预。
10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10.1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10.2 区际联系 10.3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 域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即 它们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
机制。
第一节的主要内容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衡量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 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 长的比值。 各种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变化。 国家之间资本双向流动(包括直接投 资和间接投资)的指标。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第一章 绪论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散指数D=∑∑==n i n j ij D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②杜能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

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1889年,由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要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

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经济区位选定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法,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区位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简答或论述题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经济地理学期中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学期中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期中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或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学科。

2.经理地理学研究对象本身固有的特殊性质有:地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社会性。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本书观点):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P4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章节)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中占有场所的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3.区位理论的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

5.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6.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7.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差异:区位条件是由于生产场所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8.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9.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

10.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11.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

固定资本包括厂房、设备等。

12.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决定性的要素;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决定性的要素。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目录•内容提要•序•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研究对象•二、学科体系•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二、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二、胡佛的区位理论•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第四章中心地理论•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第二节廖什的中心地理论•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发展•一、贝利和加里森的中心地模型•二、中心地的等级性•三、中心地系统的变化•四、人口密度与中心地•第四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第一节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二、企业的空间扩张•第二节企业空间演变模式•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五、模式比较及在中国应用•第三节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一、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二、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第一节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二、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三、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第二节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第三节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联系的背景•二、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三、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相互作用关系•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第一节区域经济结构•一、区域产业分类•二、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二节区域空间结构•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二、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第三节城市与区域关系•一、城市的一般特征•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三、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第四节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一、农村工业化的特征•二、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第五节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一、技术与技术创新•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建设与管理•四、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现实有效性评价•第三节经济区与经济区划•一、经济区•二、经济区划•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赫希曼的极化 - 涓滴效应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三、中心 - 外围理论•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第二节区际联系•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三、区域合作理论•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一、区域经济差异概述•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篇经济活动全球化•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一节发展历史•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三、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一、技术进步•二、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三、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四、国际经济协调•第三节经济活动全球化特点及地理意义•一、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三、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四、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第四节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一、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二、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四、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第十一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第一节车工业•一、汽车及汽车工业•二、汽车工业的影响因素及布局变化•第二节电子工业•一、生产格局的全球化•二、消费市场的全球化•三、技术、资本、劳动力、交通是重要区位因子•第三节服务业•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条件•二、现代服务业特征•三、邮电通信业及其布局•四、国际服务贸易及其布局•第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第一节新的国际分工格局•第二节全球化与当地化•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一、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二、不同地区全球化效益的差异•三、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独立的关系•四、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策•五、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启示•第十三章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公司(企业)调查及分析方法•一、企业问卷调查及定量分析•二、企业案例调查及定性分析•第二节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分析方法•一、区域经济地理条件评价方法•二、区域人口、就业和经济活动模型分析•三、项目评估与方案优选•第三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一、地理信息系统(GIS)•二、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第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第一节新产业区研究•一、新产业区概念由来•二、新产业区研究的主要问题•三、研究新产业区的意义•第二节经济活动地理研究的社会化•一、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二、福利地理学( Welfare Geography )研究•第三节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一、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y )•二、对经济地理学传统的看法•三、克鲁格曼空间经济模型•四、克鲁格曼经济地理研究的特点前言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节区域间经济发展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Polarization-Trickling down effect )由德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 O. Hirshman)提出,⽤来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及影响。

(⼀)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涓滴效应(⼜译作渗漏效应、滴漏效应),也称作“涓滴理论”(Trickle-down theory,⼜译作利益均沾论、渗漏理论、滴漏理论),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与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这被称作是“涓滴效应”。

由此还有“涓滴经济学”(trickle down economics),常⽤来形容⾥根经济学,因为⾥根政府执⾏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最好的⽅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受益。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赫希曼认为,如果⼀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作⽤。

赫希曼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发达区域称为“南⽅”。

北⽅的增长对南⽅将产⽣不利和有利的作⽤,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极化效应有以下⼏个⽅⾯:⼀是,随着北⽅的发展,南⽅的要素向北⽅流动,从⽽削弱了南⽅的经济发展能⼒,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是,在国内贸易中,北⽅由于经济⽔平相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是,如果南⽅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上涨,北⽅就有可能寻求进⼝。

由此导致南⽅的⽣产受到压制。

2、涓滴效应体现在:北⽅吸收南⽅的劳动⼒,有利于南⽅解决失业问题;在互补情况下,北⽅向南⽅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刺激南⽅的经济增长。

特别是,北⽅的先进技术、管理⽅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为⽅式等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因素向南⽅的涓滴,将对南⽅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多⽅⾯的推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一) 依赖理论
依赖——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 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 系。
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
发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 着一种依赖关系。前者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 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 行剩余价值的剥削成为中心国家。后者由于经济落后 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上形成对 前者的依赖或依附成为外围国家。特别是那些殖民地 国家,这种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更深。
发展梯度: 高梯度区域 中梯度区域 低梯度区域
梯度推移: 高梯
等级推移 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反梯度推移; 并存论; 主导论
三、中心-外围理论 (一) 发展渊源
中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为核心-边缘理 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 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 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 观点的总称。
衡量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 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 长的比值。 各种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变化。 国家之间资本双向流动(包括直接投 资和间接投资)的指标。
对相互依赖的认识:
相互依赖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 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相 互依赖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产生不 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某些国家有利的变化, 对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不利。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 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 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 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 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 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 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极化效应
经济要素(劳动力、资金、资源):南方 北方 国内外贸易:南方处于不利地位(产品市场,原材料市场)
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 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 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 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 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 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 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 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
2.涓滴效应
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缓解南方 就业压力 双方经济互补,给南方带来发展机遇 北方先进的社会经济要素向南方涓滴
3.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
开始一般是极化大于涓滴,最终,涓滴大于极化
4.国家干预
为了克服不利因素,避免成本过高,国家应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干预,强化涓滴效应,促进南北双方的均衡发展
二、梯度推移学说
2.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
在中心,存在着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 效应,支持中心的成长。
主导效应: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 向中心的净转移。
信息效应: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
心理效应:创新的成功对更多创新的刺激 作用。
现代化效应: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 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化。
连接效应:一个创新引起新的创新的趋势。 生产效应:为创新而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构 支持,包括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专业化。 信息效应和心理效应常常与主导效应相伴 随,而现代化效应则与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密 切相联。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中心不断地成 长。相比之下,外围的发展将处于不利地位。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 域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即 它们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 机制。
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二、梯度推移学说 三、中心-外围理论 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 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 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 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
(二)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基本观点:
(1)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得 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 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
图9.1 弗里德曼的经济发展中心-外围模型
(资料来源:Allen, Unwin .Systematic Geography. London: Brian Knapp,1986.423)
图9.3 世界体系 的中心、次外围、 外围的动态变化
(a)1795年; (b) 1895年; (c)1995年
(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Human Geograph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98.54)
经济发展梯度——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 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
1.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 2.梯度推移学说在我国的发展 与梯度推移有关的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反梯度推移论;并存论;主导论。
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
产品阶段:创新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衰退阶段
主导产业: 兴旺部门 停滞部门 衰退部门
二者之间存在一条无限的宗主-卫星链,外围国 家创造的剩余价值沿这条链流入发达国家,导致发达 的核心国家与落后的外围国家的二元结构。外围国家 必须通过革命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中摆脱出来。
(二) 相互依赖理论
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观点: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 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 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 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 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 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在世 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就无法进行下去。
(2)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 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 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中心与外围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 1.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 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 新在中心不断地发生。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 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 中心的统治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