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学概论-邬沧萍第3版-第三章--老年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在社会老年学领域中是一种占优势 的理论,该理论源于美国学者罗伯特· 哈维 格斯特对美国堪萨斯城的300个年龄在5 0~90岁的老年人的定期谈话的分析。这 个研究结果发表于哈维格斯特与艾玉白合撰 的巨著《老年人》一书中。
该理论认为,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只有 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 的活力。 其要点可以被归纳为:“进入老年时期,老 年人所扮演的非强制性角色的来源越多,就 越不会因为失去强制性的角色而情绪低落。
六、相互作用理论
相互作用理论主要探讨环境、个体及其相互作 用对老龄化的影响。该理论包括象征性相互作 用理论、标志理论和社会损害理论等部分。 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认为,在老龄化的过程中 ,环境、个体以及个体与环境结合等因素的相 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从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衍生出来的标志理论认 为,人们在与社会环境里的他人进行交往的过 程中形成自我观念。
过分强调连续性又难免对老年人产生误导:当老人因健 康状况不佳或财力受限而不能保持早年的生活方式时, 一味对连续性的追求可能会减少老年人在晚年时的自尊 ,也可能妨碍老年人根据个人的愿望而改变其生活方式 。这一理论的最大缺陷在于忽略了外部社会因素对人们 个性改变的作用及对衰老过程的影响。事实上,对生活 满意度高的老人常是那些没有拘泥于某种固定生活模式 、能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其生活方式的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553caee0100 vgtq.html
老年亚文化群理论指出了老年人活动和地位 的一般特征,但该理论并不能应用于所有情 况和所有老年人。在某些情况下,如论资排 辈的环境,老年人拥有较高的地位,也能掌 握较多的资源,如知识、关系网、经济控制 权、潜在的权力,等等。有的老年人的生活 仅局限在家庭中,很少与外人交往,成为老 年亚文化群的观望者。
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都是从标志理 论派生而来的。社会损害综合征是指已有心 理问题的个人所产生的消极反馈。
七、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之一,也是社会老年学家解 释个体如何适应衰老的最早努力之一。 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着不同的社会 角色,例如学生、母亲、妻子、女儿、女商人、祖 母等,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相互接纳的一种形式。 老年人的角色变化与中年人不同,它不是角色的变 换或连续,而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角色丧失或中断。 因此,老年人不仅需要适应与老年相关的新角色, 同时他们必须学会适应角色的丧失。
五、年龄分层理论
年龄分层理论由美国学者M.W.莱利和A .福纳提出,该理论以社会学创立的角色、 地位、规范和社会化概念为基础,分析了年 龄群体的地位以及年龄在一个特定社会背景 下的含义,形成一个理解老年人社会地位的 框架和包括整个人生的老龄化概念。 年龄分层理论认为,年龄不是一种个人特征 ,而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标准,是现代社会 各方面的一个动态成分。
三、连续性理论
连续性理论是对活动理论和脱离理论的挑战, 其重点在于解释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差异性。 无论是社会撤离理论,还是活动理论,它们共 同的不足之处都在于忽视了个性在衰老过程中 的作用,或片面强调了撤离,或一味强调了活 动。连续性理论正是看到了此种局限而提出了 自己的基本观点。
连续性理论认为,人们中年期的生活方式会 延续到老年期。换句话说,老年期的生活方 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中年期生活方式的影 响。中年期开朗活跃者在进入老年期以后也 会积极投入社会活动;中年期沉稳内向者在 老年期一般不会热衷参与社会活动。 这一理论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会更 像自己年轻时已经形成的那样,主要的个性 特点更为浓重,核心的价值更为显著。
第二节 老年学的研究方法
作为多学科交叉科学,老年学研究更为复杂 ,它需要综合考虑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和 生命周期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在人的整个 一生中相互作用,这就需要对大量的变量进 行分析。即使是在比较不同领域的老龄化过 程研究中,研究者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研 究对象可能产生的诸多影响。
一、基本变量:年龄、队列和测量时 间
四、老年亚文化群理论
老年亚文化群理论最初由美国学者罗斯提出 ,该理论旨在揭示老年群体的共同特征,而 老年亚文化群是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好 方式。 按照罗斯的观点,只要同一领域成员之间的 交往超出和其他领域成员的交往,就会形成 一个亚文化群。老年人口群体正是符合这个 特征的一种亚文化群体。
(一)年龄 年龄是一个人已经度过的时间 (二)队列 在人口学里,队列指在同一时期经历了同一起 始事件的一群人。 (三)测量时间 测量时间就是进行检验的年份或者时期,因此 收集数据的时间点可以很方便地反映出当时的 社会和历史对于个人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横向研究 研究老龄化对一个研究变量可能产生的作用 时,最直接和快捷的方式就是比较不同年龄 的人。 横向研究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 料,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 况,或者探讨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 的关系。
参与社会——关注现代信息,坚持终身学习;充分利用自 由空间和闲暇时间,保持良好的代际关系,发挥潜能。
社会撤离理论的评价
积极意义: 一定程度反映了老年期社会老 龄化的事实,总结了老年人口与社会互动关 系的特征。 消极意义: 忽视个性差异; 忽视地位差异; 忽视脱离造成的弊端; 忽视脱离的文化特 征; 忽视了老年人口现象的复杂性; 社会 撤离理论假设不成立。
第一,老年人身衰体弱,形成了脱离社会的 生理Fra Baidu bibliotek础。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社会参与 能力和参与意识下降。 第二,老年人的脱离过程可以由老年人启动 ,也可能由社会启动。 第三,老年人的脱离状态有利于老年人晚年 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继承。 第四,老年人的脱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 避免性。
角色转变——工作角色、双亲角色、交往角色等的变化, 是部分角色的解脱,并不意味着成为无角色的角色,将自 己置于社会之外,封闭度日。 生活方式——老年人要转换社会角色,调整生活方式,摆 脱孤独、寂寞和失落,使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
活动理论在现实世界中虽然得到了许多实证调查和社会现象的支 持,但是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该理论并没有考虑个性和社会经济 地位、生活方式在老年人参与过程中的影响。 此外,活动理论也未能有效解释个人经历与老年人晚年活动需求 的关系。 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是构成老年人是 否有一个幸福晚年的重要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如下事实:有些 老年人活动不积极却也很快活,他们闲赋家中养花喂鸟以娱悦性 情、读书写字达观内心。即,老年人因性格差异会有截然不同的 晚年生活,我们不应用一种模式去要求所有的老年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553caee0100vgtq.html
一、脱离理论
脱离理论又被称为撤退理论或休闲理论,是 老年学家提出的第一个主要理论,其代表作 是1961年出版的卡明和亨利所著《年事 日增》(也有学者译为《逐渐衰老》)。该 理论最初的实证数据来自对于美国堪萨斯城 的275名年龄在55~90岁的老年人的 调查。
脱离理论认为,老年期生活被认为是和中年 期生活不同的另一段生活,而不是中年生活 的延续。老年人身心衰弱,不宜于继续担任 社会角色,而应该脱离社会,这既有益于老 年人,也有益于社会。
年龄分层理论有四个主要要素,体现了生理人与社会人 之间的关系。 第一个要素是有一个由不同人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可 以按照年龄或其他发展标准划分为若干个年龄层,又称 为“同期群”。 第二个要素是各年龄层的能力及其贡献和影响。不同的 年龄层具有不同的能力,也就有不同的社会责任。 第三个要素是年龄层的社会形式。第三个要素是年龄层 的社会形式。
活动理论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 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 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从 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活动理论提出的基本的观点为大多数老年社 会工作者所肯定。在老年社会工作者看来, 社会不仅在态度上应鼓励老年积极参与他们 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应努力为老 年人参与社会提供条件。
连续性理论看到了个体社会老龄化的差异性,并用个性特 征予以解释,弥补了脱离理论和活动理论的欠缺,这是一 个进步。但该理论也有明显的缺点。 其一,连续性理论将能否遵循早期阶段个性特征视为老年 期结果良好与否的标准,忽视了个性特征的具体内涵。 其一,连续性理论将能否遵循早期阶段个性特征视为老年 期结果良好与否的标准,忽视了个性特征的具体内涵。 其三,个性的变化与社会变化有密切关系。
第三章 老年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目 录
第一节 老年学的主要理论
第二节
老年学的研究方法
课前活动
1、你是否赞成退休? 为什么? 2、老年人如何才能确 保健康老龄化? 3、是否存在老年人群 所特有的文化?试举 例 4、你如何看待生与死?
第一节 老年学的主要理论
纵观已有的老年学的理论和观点可以发现, 现有的老年学理论包括生物学理论观点和社 会学理论观点。 其中生物学理论和观点主要是从遗传! 生物 和生理的角度揭示人类个体发展和衰老的规 律和机理;而社会学的理论和观点则是从社 会学角度揭示个体老龄化的原因,解释个体 老龄化过程,总结个体老龄化和适应老龄化 的社会学规律。
假设
第一,老年人的角色丧失越多,参与的活动 就越少; 第二,老年人的自我认识需要在社会活动中 形成和证明; 第三,自我认识的稳定性源于角色的稳定性 ; 第四,自我认识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
活动理论与社会撤离理论的基本观点正好相 反,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 的老年人更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 。
基本概念
脱离理论、活动理论 连续性理论、老年亚文化群理论 角色理论、相互作用理论 年龄、队列 纵向研究、横向研究
复习思考题
1.使用某一种老年学理论分析如下案例:一直作为博 士生导师的朱教授在80岁时仍旧每周从郊区的家中来 到城里,与他的学生工作一天。谈到他与学生之间的互 惠关系时,他感到非常兴奋和满足。当学生谈到他们与 导师之间的关系时,人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学生对这位 导师满怀敬意,他“现在”是老师,永远是老师。 2.试列举中国举行的大型老年调查研究,并按照横向 和纵向研究设计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其优缺点。
(二)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指在若干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 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 现象先后之间的联系。 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趋势研究 、同期群研究和同组研究。
动态研究
混合设计或叫做“动态研究”。这就是把纵向研究和横 断研究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教育和发展的关系,从而 解决时间方面的两难问题。 例如,研究儿童运算能力:可以同时测查不同年龄的儿 童,并进行比较,这是横断方法;然后集体追踪几年, 这是纵向方法;再对这几个年龄组同时测验、比较,这 又利用了横断法。 具体讲,开始对某些追踪组测查和比较,若干年后再测 查和再比较。这种方法吸收了纵向法和横断法的长处, 而避免了其缺点,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现实的情况是,许多老年人想有所作为而苦于没有机会;一些老 年人因退出社会主流生活而导致老年抑郁症;有些老年人因枯坐 家中无人交谈而提前脑退化进程。 现代医学证明,勤于用脑的人比懒于用脑的人,脑力活动退化的 速度要缓慢得多,较少说话的老人比常有陪伴的老人更多患老年 痴呆症。 因此,让老年人保持较高的活动,极参与社会生活,对防止老年 人大脑退化具有无庸置疑的作用。随着核心家庭和双职工家庭的 增多,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使子女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陪 伴老人,所以,鼓励老人自我调适、积极投身社会生活而不是独 处一隅,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