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
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过敏性休克处理
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保暖、吸氧,就地 抢救
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小儿 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 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如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 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 加心输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和尿量。未脱离危险 期前不宜搬动
注意事项
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 皮内试验时严密观察过敏反应;首次注射青
霉素者需观察20min 青霉素应现用现配,因水溶液极不稳定,可
分解产生致敏物质;在室温中放置可使效价 降低 配制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等渗盐水应专用 备好急救物品和药物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7:27:3007:27:3 007:27 Sunday , December 20, 2020
青霉素过敏试验 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对青霉素过敏的人接触该药后,任何年龄、 性别、给药途径(注射、口服、外用等)、 剂量和制剂(钾盐、钠盐、长效、半合成青 霉素等)均可发生过敏反应。其发生率在各 种抗生素中最高,约3 %~6 %,多发生于多 次接受青霉素治疗者,偶见初次用药的患者。
过敏反应的原因
青霉素过敏反应系抗原和抗体在致敏细 胞上相互作用而引起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 2020.1 2.2007:27:3007 :27:30 December 20,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20 日上午7 时27分 20.12.2 020.12. 20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2月20 日星期 日上午7 时27分 30秒07 :27:302 0.12.20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药物过敏反应。
二、教学内容:1.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定义和目的解释药物过敏试验法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2.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准备试验药物和器材清洁和消毒注射部位进行皮内注射观察和记录试验结果3.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讲解试验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强调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讨论试验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展示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清晰了解每一步骤。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和判断能力,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案:提供关于药物过敏试验法的详细教材或教案,包括图文并茂的操作步骤。
2. 注射器材:准备药物过敏试验所需的注射器材,如注射针、注射器、棉签等。
3. 教学视频:播放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操作过程。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药物过敏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何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及如何处理过敏反应。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的场景,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七、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于药物过敏试验的理解深度。
2. 操作考核:设置药物过敏试验的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独立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的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药物过敏试验的操作步骤、方法和技巧。
3. 熟悉药物过敏试验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
4. 能够正确处理药物过敏试验中的紧急情况。
二、教学内容1.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药物过敏试验的操作步骤:包括药物的选择、皮内注射技术、观察和判断结果等。
3. 药物过敏试验的护理评估:包括患者过敏史的收集、患者身体状况的评估等。
4. 药物过敏试验的护理诊断:包括可能的过敏反应、疼痛管理等。
5. 药物过敏试验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观察、术后护理等。
6. 药物过敏试验的护理评价:包括患者对药物过敏试验的满意度、护理效果的评价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2. 演示:现场演示药物过敏试验的操作步骤,让学生清晰了解操作过程。
3. 模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练习,互相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 讨论:分组讨论药物过敏试验中的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模拟练习中的操作技能和准确性。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测试或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对药物过敏试验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大纲:提供关于药物过敏试验法的相关教材或教学大纲。
2. 演示材料:准备药物过敏试验的演示材料,包括皮内注射器、药物等。
3. 模拟练习材料:准备模拟练习所需的材料,如模拟皮肤、药物等。
4. 教学评价工具:准备课后作业、测试或问卷调查等评价工具。
六、教学准备1. 环境准备:确保教学场所干净、整洁,具备适当的温度和照明。
2. 材料准备:准备药物过敏试验所需的全部器材和药物,如皮内注射器、药物稀释液、观察表格等。
3. 学生准备:确保学生已经完成了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基础护理技能培训。
药物过敏试验教案
药物过敏试验教案教案[学科] 护理学基础[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师][课题] 药物过敏试验[课型] 理论[学时] 2学时[教学⽬的与要求]1、掌握青霉素过敏试验⽪试药液的配置⽅法、阳性的判断和处理⽅法;2、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
3、了解头孢菌素过敏试验液的配制⽅法。
4、了解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教学重点]1、青霉素过敏试验⽪试药液的配置⽅法2、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判断和处理⽅法;3、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护理。
[教学难点] 青霉素试验液的配制、过敏反应的处理⽅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教学活动]通过⽰教,实例讲解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法、过敏的判断和处理; 结合联系⽪内注射法和青霉素⽪试过敏试验讲解其他常见药物的过敏反应判断和处理⽅法[教具] 教材[作业布置]掌握青霉素过敏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护理,破伤风等的⽪试液浓度和结果判断及处理⽅法[教学内容]药物过敏试验法⼀、青霉素过敏试验法技术(⼀)发⽣机制半抗原进⼊⼈体与组织蛋⽩结合形成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相应抗体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抗原抗体结合产⽣过敏反应,对于过敏者任何剂量任何途径的给药都会引起过敏。
(⼆)预防措施1、使⽤青霉素之前⼀定要询问过敏史,⽆过敏史者⽤药前必须作过敏试验,已知过敏者忌做⽪试;接受治疗者若停药三天或换⽤不同⽣产批号的药,必须重做试验;2、试验结果为阴性⽅可给药,阳性者禁⽤,在体温单、医嘱单、病历卡、床头卡、门诊卡.、注射卡上醒⽬注明,并告知本⼈及家属;3、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4、青霉素⽔溶液必须现配现⽤;5、加强⼯作责任⼼。
(三)试验⽅法1、青霉素试验药液配制法(500u/ml为例)青霉素试验液室温下保存4h,在冰箱冷藏可保存24h。
2、⽅法:青霉素试验液0.1ml(含青霉素G20u或50u)ID,20min后观察结果并记录3、结果判断:(1)阳性:⽪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于lcm;周围出现伪⾜、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慌、恶⼼,甚⾄发⽣过敏性休克。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3. 学会观察和处理药物过敏试验的阳性结果。
4. 能够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
二、教学内容1.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3. 药物过敏试验的阳性结果的观察和处理。
4.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2. 演示法:现场演示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实践操作,加深理解和掌握技能。
4. 案例分析法:分析药物过敏试验法的阳性结果的观察和处理,提高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实验室或临床实践场所。
2. 教学设备:药物过敏试验器材、模型或患者。
3. 教学材料:教案、PPT、案例、评估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演示: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并进行现场演示。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5. 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演示、实践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操作环节,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重要性,掌握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并能够进行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步骤的正确性、操作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是否到位等。
临床护理技术教案第九章第五节过敏试验.doc
卫生学校教案(首页)讲课题目:第五节药物过敏试验法专业:护理授课日期:课时:3 课型:理论教学目标:1、说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2、叙述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3、阐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4、说出各种药物皮试液的浓度5、正确配置各种药物皮试液6、正确判断各种药物过敏试验结果7、阐述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教学重点、难点:1、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2、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3、各种皮试液的浓度4、正确配置各种药物皮试液5、正确判断各种药物过敏试验结果6、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教具:黑板、粉笔、教材小结:青霉素是一种杀菌力强、毒性低的广谱抗生素、使用时因个人体制不同易致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时前、停药前三天以上、使用过程中更换批号时,都应做过敏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药,且用药过程钟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防发生意外。
链霉素、TAT、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碘造影剂等药物也可因个人体质不同引起过敏反应,故使用前须做过敏试验。
思考题:(课后目标检测题)课后记录: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时间分配:5分钟一、青霉素过敏试验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螺旋体感染,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
但青霉素易致过敏反应,人群中有3%—6% 对青霉素过敏,而且任何年龄,任何剂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各种青霉素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药,阳性者禁止使用青霉素。
时间分配:分钟(一)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时间分配:分钟过敏反应系抗原与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后引起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
青霉素属于药物的半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其降解产物一一青霉喋哇和青霉稀酸与组织蛋白结合成全抗原一一青霉曝哇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IgE.,由于IgE与组织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故形成的抗体固定在某些组织的肥大细胞上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表面,使机体呈致敏状态,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再次接受类似抗原刺激后,即与特异性抗体(IgE)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细胞破裂,释放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
护理学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药物疗方法与过敏试验法01
2016护理学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药物疗方法与过敏试验法01第一节概述一、护士在执行药疗中的角色和职责给药中护士的主要职责:(一)严格遵守安全给药的原则1.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须切实做到“三查七对”。
“三查”:指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均须进行查对。
“七对”:包括核对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剂量、用法和时间。
检查药物的质量,以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并且没有变质。
3.及时用药做到五个准确:必须做到给药时间、给药途径、药物剂量、药物浓度、病人的准确。
4.加强用药后的观察和记录。
5.按需要进行过敏实验。
(二)参与病区药物管理(三)熟练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与技术(四)促进疗效及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五)及时与病人沟通,指导病人正确用药二、药物疗法的基本知识(一)药物的种类(1)内服药:包括片剂、丸剂、散剂、胶囊、溶液、酊剂和合剂等。
(2)注射药:包括水溶液、混悬液、油剂、结晶等。
(3)外用药:包括软膏、搽剂、酊剂、洗剂、滴剂、粉剂、栓剂等。
(4)新型制剂:如粘贴敷片、胰岛素泵、植入慢溶药片等。
(二)药物的领取(三)药物的保管(四)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1.药物的体内过程对药物疗效的影响(1)药物的吸收(2)药物的分布(3)药物的代谢(3)药物的排泄2.个体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1)年龄与体重(2)性别(3)身体状况(4)心理因素(5)个体差异3.给药方法对药物疗效的影响(1)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
吸收速度由快至慢比较,顺序为:静脉→吸入→肌内→皮下→直肠黏膜→口服→皮肤。
(2)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取决于药物半衰期以及人体的生理节奏(3)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4.饮食对药物疗效的影响(1)饮食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疗效。
(2)饮食干扰药物吸收,降低疗效。
(3)通过改变尿液Ph,影响药物疗效。
(二)机体方面1.生理因素(1)年龄与体重(2)性别2.病理状态3.心理、行为因素三、药物疗法的护理程序(一)评估内容包括:⒈基本生理状况⒉病理状况⒊用药史和目前医嘱用药4.心理社会问题(二)拟出护理诊断给药中常见的护理诊断有:⒈知识缺乏与不了解药疗知识有关。
护理学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药物疗方法与过敏试验法02
第四节常用注射给药法一、注射原则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5.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6. 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7.现配现用注射药物8.注射前排尽空气9. 注射前检查回血10. 减轻病人的不适与疼痛二、注射前的准备(一)注射用物准备1 .注射盘内放有2 ﹪碘酊、70 ﹪乙醇各一瓶、消毒棉签、消毒镊子、消毒治疗巾、砂轮、开瓶盖器、弯盘等。
2. 注射器和针头3.注射药物4.注射本(二)药液抽吸法1.查对药物2.吸取药物3.拍进空气4.妥善放置5.注意事项三、常用注射法(一)皮内注射法目的: 1. 药物过敏实验。
2. 预防接种。
3. 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部位:毛发少、色素少、皮肤浅薄的部位,药敏试验多在前臂中段内侧;接种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操作1、解释核对2、75%乙醇消毒3、平直式进针,针尖斜面与皮肤呈5度角,推注0.1ml药液于皮内,形成一个皮丘,退出针尖(二)皮下注射目的:1 .用于不宜口服或不能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
2 .预防接种。
3 .局部麻醉用药。
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前侧、外侧或两侧腹壁方法: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拴,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深度为针梗的1/2~2/3;以左手抽动活塞柄,无回血方可推注药液。
注射毕快速拔针,并用干棉签按压针刺处片刻。
(三)肌内注射目的:1.用于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而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时。
2.要求药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疗效而又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时。
3.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部位:肌肉较丰厚,与大血管与大血管和神经距离相对较远的部位作肌内注射。
以臀大肌最为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再次为上臂三角肌。
定位法:十字法和联线法两种操作:(1)绷紧局部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以中指或无名指固定针栓,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深度约为针梗的2/3(约2.5~3cm)。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教案章节:一、药物过敏试验法概述1. 目的:使学生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意义。
2. 内容: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定义、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
3. 方法:讲解、讨论。
教案章节:二、药物过敏试验法操作步骤1. 目的:使学生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正确操作步骤。
2. 内容: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准备、注射、观察和判断结果。
3. 方法:讲解、演示、练习。
教案章节:三、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注意事项1. 目的:使学生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内容: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患者准备、药物选择、注射技巧等。
3. 方法:讲解、讨论。
教案章节:四、药物过敏试验法的临床应用1. 目的:使学生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 内容: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常见应用,如青霉素过敏试验、链霉素过敏试验等。
3. 方法:讲解、案例分析。
教案章节:五、药物过敏试验法的评估与改进1. 目的:使学生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评估与改进方法。
2. 内容: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改进措施。
3. 方法:讲解、讨论、实践。
教案章节:六、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应急预案1. 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及处理方法。
2. 内容: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中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
3. 方法:讲解、模拟演练。
教案章节:七、药物过敏试验法的临床案例分析1. 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对药物过敏试验法的理解和应用。
2. 内容:分析药物过敏试验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案例,探讨其操作要点和临床意义。
3. 方法:案例分析、讨论。
教案章节:八、药物过敏试验法的考核与评价1. 目的:使学生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
2. 内容: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操作的考核标准和方法,以及评价学生操作技能的方式。
3. 方法:讲解、实操考核。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授课班级: 2010级临床本科2班授课时间:第12周星期四1、2节2学时授课章节:第四章注射法第五章药物过敏试验法重点:1、常用注射法的注意事项2、各种药物皮试浓度及皮试结果判断3、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难点:1、各种药物皮试浓度及皮试结果判断2、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学时分配:第四章注射法 .............................................................................................................第一节注射原则.......................................................................................... 5min第二节药液抽吸法.................................................................................... 5min第三节常用注射法.................................................................................. 35min 第五章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一节青霉素过敏试验 ............................................................................... 7min第二节链霉素过敏实验法 ........................................................................... 8min第三节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 ............................................................... 8min第四节普鲁卡因与碘过敏实验法 (8)教学内容:第四章注射法第一节注射原则注射原则是注射给药的总则,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护理技术 给药技术 药物过敏试验法 护理学基础课件
青霉素是β-内酰类抗生素,使用过 程中容易出现过敏反应,这是因为 青霉素制剂中所含有高分子聚合物 以及降解产物。
熟悉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了解青霉素过敏实验的操作 掌握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判断
以0.1ml含有青霉素 20至50个单位的试验
液皮内注射。
根据皮丘变化以及病人全 身情况判断试验结果。阴
期间不可随意离开,一般休息20分钟左右。 ➢ 不可骚抓或揉按注射部位,如有异常不适要随
时告知医护人员。
环境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 配置好的皮试液。 ➢ 抢救车内准备0.1%的盐酸肾上腺素两支,地
塞米松5mg。5ml注射器一支,砂轮一个,无 菌纱布一块。
皮丘大小无改变 皮丘周围不红肿 无红晕 患者无不适变现
丘皮大小有改变 有红晕 有伪足 有局部痒感
患者皮丘大小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患者无 不适表现。提示该患者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
患者皮丘大小有改变,隆起增大,直径大于一个厘米, 周围有红晕,有伪足,伴有局部痒感。患者出现有不 适表现。则提示该患者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阳性。
如何患者皮试结果判断 如何配置青霉素皮试液
要点
5ml注射器 1ml注射器 每次配制均需混匀
生理盐水
抽取
青霉素钠
充分混匀
皮试液
评估患者
➢ 询问患者三史(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 ➢ 了解患者用药情况。 ➢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青霉素过敏试验的目的、方
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患者准备
➢ 患者不宜空腹进行皮试。 ➢ 患者了解注射目的和配合要点,患者皮试观察
性方可使用青霉素。
每1ml皮试液含有青霉素200~500个单位,注入 剂量为0.1毫升含有青霉素钠20-50个单位。
教案 药物过敏试验法
基本知识一、常见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机制是异常的或病理性免疫应答,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咱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浆细胞。
浆细胞产生lgE、,lgE附着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当机体再次接受同样抗原时,变应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lgE特异性结合,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活化,从而导致脱颗粒反应。
从排出的颗粒中或脱颗粒的细胞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白三烯、肝素、前列腺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分别作用于靶器官与组织,引起平滑肌痉挛,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黏膜水肿及分泌增加,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二、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一)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是对机体威胁最大的反应。
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十,可发生于用药数秒或数分钟内,或半小时后,但大多发生在注射后30min内。
过敏性休克主要表现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甚至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等。
(二)血清病型反应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4d发生,临床表现和血清病型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痛痒、尊麻疹、全身淋巴肿大、腹痛等。
(三)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1.皮肤反应皮肤反应有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
2.呼吸道反应呼吸道反应有哮喘或促使原有的哮喘发作。
3.消化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三、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对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应采取以下措施:(I)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保暖。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力口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3)立即氧气吸人2.4L/min。
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
有条件者可插人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药物过敏实验讲课教案
药物过敏实验讲课教案教案标题:药物过敏实验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药物过敏的定义、症状和常见药物过敏原。
2. 理解药物过敏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3. 掌握药物过敏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室规范。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马克笔。
2. 药物过敏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如试剂、药物过敏试验板、试管、显微镜等。
3. 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4. 实验室安全指导手册。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常见的药物过敏症状,引发学生对药物过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药物过敏?药物过敏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知识讲解:1. 通过PPT或白板,介绍药物过敏的定义、症状和常见的药物过敏原。
2. 解释药物过敏实验的基本原理:通过药物过敏试验板上的药物过敏原与患者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免疫反应以判断是否过敏。
3. 详细讲解药物过敏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准备试剂、样本采集、药物过敏试验板的使用和结果判断等。
实验操作演示:1. 在实验室中进行药物过敏实验的操作演示,确保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到每个步骤的操作细节。
2. 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手套、避免交叉污染等。
实验操作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药物过敏试验板和相关材料。
2. 指导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3.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药物过敏。
2. 让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可能的误差和原因。
总结与讨论:1. 总结药物过敏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3. 鼓励学生提出对于药物过敏实验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药物过敏的机制和治疗方法。
2. 推荐相关文献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常用护理技术-药物过敏试验法【35页】
第五章
药物过敏试验法
教学标准
具有常用药物过敏试验的相应技能。
青霉素发现者
青霉素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抗生素。1928年9月,英国医生、生理学家弗莱明(1881—1955年)在实验室无意中发现青绿色的霉斑旁边没有活着的葡萄球菌。经多次研究查明,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就是青霉素。
引起过敏反应发生的致敏源
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配制过程: 链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和毒性反应均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减轻症状。 操作过程要求无菌;每次稀释时均需将溶液摇匀;链霉素是硫酸盐类,临床经验显示,每克链霉素内含有结晶水约0.5mL。
注意事项
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法
试验液的配制 试验液浓度 150IU/mL 试验液剂量 0.1mL或15IU 问题:现有1支TAT,其剂量为1500IU/mL,现需配制TAT皮试液,请问配制方法。思考:150IU与1500IU的数值关系。结果:提供药物是皮试液的10倍,即需稀释10倍。配制过程
本 章 小 结
目 标 评 价
张女士,因不慎被锈刀割破手指,伤口很深。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皮丘红肿,直径1.9cm,皮肤搔痒,无荨麻疹。护士应怎样诊断其皮试结果?如何处理?
目 标 评 价
刘先生,40岁,农民,因大叶性肺炎急诊入院。遵医嘱用青霉素治疗,青霉素皮试阴性,用药四天后症状控制,要求出院回家,在村卫生室继续用青霉素治疗。第一次用药后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120次/分,血压70/30mmhg,神志尚清。问: (1)病人出现了什么反应? (2)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3)怎样预防?
碘过敏试验法
皮内试验法取碘造影剂0.1mL作皮内注射,观察20min后判断结果并记录。阳性者局部有红肿、硬块,直径超过1cm。静脉注射法静脉注射碘造影剂1mL(30%泛影葡胺),观察5~10min后判断结果并记录。阳性者有血压、脉搏、呼吸和面色等改变。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引言在护理学中,药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可以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并且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及时识别药物过敏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基础的药物过敏试验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过敏试验法,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识别能力和处理水平。
1. 皮肤测试皮肤测试是最常用的药物过敏试验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患者皮肤上施加一小片含有药物成分的刺激物,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常用的皮肤测试方法有:•扎痕法:将待测药物直接注射或划破患者皮肤表面,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斑贴试验:将待测药物涂抹在斑贴上,贴于患者皮肤上,并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食物试验:将待测药物加入食物中,让患者食用,并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皮肤测试方法简单、便捷,并且对患者的刺激较小,是常用的药物过敏试验方法之一。
2. 血清IgE测定试验血清IgE测定试验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IgE 水平来判断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提取患者的血液样本。
2.将血液样本注射到特定的试剂中,使其与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结合。
3.检测试剂中的IgE水平,通常使用荧光素酶标法或放射免疫测定法。
4.根据测定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反应。
血清IgE测定试验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药物过敏判断结果,但是需要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操作相对较为复杂。
3. 类银白试验类银白试验也叫做皮内试验,是通过将待测药物注射到患者的皮肤表皮下层,观察是否发生局部皮肤变化来判断药物过敏反应。
操作步骤如下:1.消毒处理:将试验部位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注射药物:注射待测药物到患者的皮下层,通常使用微量注射器。
3.观察反应: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局部变化,如红斑、水肿、瘙痒等。
类银白试验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药物过敏试验方法,但是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适和疼痛感,需要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安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班级: 2010级临床本科2班授课时间:第12周星期四 1、2节2学时授课章节:第四章注射法第五章药物过敏试验法重点: 1、常用注射法的注意事项2、各种药物皮试浓度及皮试结果判断3、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难点: 1、各种药物皮试浓度及皮试结果判断2、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学时分配:第四章注射法.............................................第一节注射原则.................................... 5min第二节药液抽吸法................................. 5min第三节常用注射法................................ 35min 第五章药物过敏试验法......................................第一节青霉素过敏试验............................... 7min第二节链霉素过敏实验法............................. 8min第三节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 8min第四节普鲁卡因与碘过敏实验法 (8)教学内容:第四章注射法第一节注射原则注射原则是注射给药的总则,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1.工作人员自身准备符合无菌操作要求,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保持衣帽整齐,注射后洗手。
2.注射部位常规皮肤消毒,保持无菌。
3.注射器空筒的内壁、活塞、乳头和针头的针梗、针尖、针栓内壁必须保持无菌。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四)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六)注射药物要现配现用(七)排空气注射前必须排尽注射器内空气,以防气体进入血管形成栓塞。
排气时,防止药液浪费。
(八)检查回血(九)掌握无痛注射技术1.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2.取合适的体位,使肌肉放松,易于进针3.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和拔针快而推药慢而且均匀4.同时注射物的配伍禁多种药物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同时注意药忌5.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针头宜粗长且进针要深第二节药液抽吸法1.注射盘内放(1)皮肤消毒液(2%碘酊与75%乙醇,或0.5%碘伏)。
(2)无菌持物钳(浸泡于消毒溶液瓶内或盛放于灭菌后的干燥容器内)。
(3)砂轮、无菌棉签、弯盘、启瓶器,静脉注射操作时加止血带和治疗巾。
2.注射器和针头1.抽吸前准备抽吸前护士洗手、戴口罩,按医嘱准备药液,认真查对药名、浓度、剂量、2.(1(2)自密封瓶内吸药法3.4.保持无菌5.注意事项(1)针头不可触及安瓿外口,针尖斜面向下,有利于吸(2(3(4)油剂可稍加温或双手对搓药瓶(药液易被热破坏者除外)后,用稍粗针头吸第三节常用注射法皮内注射法(intradermic injection, ID)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2(31.皮内试验..前臂掌侧下段,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肤色较浅易辨认局2.预防接种3.局部麻醉1.(1)评估2.3.护士自身准备.4.5.环境准备. 注射环境清洁,(1(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并解释。
(3)正确选择注射部位,以75%(4(5)一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
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固定针栓,注入药液,药量要准确,使局部隆起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6)注射完毕,(7)整理患者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正确处理一次性物品,(8)如为药物过敏试验,15~20 min后观察局部反应,作出正确判断并记录观(9)如需作对照试验,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的相同部位,注入0.1 mL等渗盐水15~20 min【注意事项(1(2)做皮试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如患者对需要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可作皮试,应与医生联系,更换其他药物。
(3)注入的剂量要准确;不得两种皮试液同时进行,以免影响判断。
(4)忌用碘酊、碘伏消毒,进针角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
(5(6)注射完毕应嘱咐患者勿用手按揉注射部位,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不得擅(7)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如为阳性反应,告知患者或其亲属,不能再用该种药物,并记录(1)给患者做药物过敏试验后,嘱患者勿离开病室(或注射室),等待护士,于15~20 min后观察结果。
同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应立即通知护理人员,以便(2)指导患者拔针后勿揉擦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皮下注射法(hypodermic injection, H)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
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3【部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两侧腹壁、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
1.2.3.护士自身准备4.用物准备(1(2(3(4(5)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过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皮肤,迅速刺入针头的2/3,左手抽吸无回血,即可缓慢推注药液。
(6(7)再次核对,安置患者,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3)注射前详细询问用药史。
(4)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小穿刺角度,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肌内注射法(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是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目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厚且距大血管、大神经较远处。
其中最常用的部位为臂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臂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臀大肌起自髂后上棘与尾骨尖之间,肌纤维平行向外下方止于股骨上部。
坐骨神经起自骶丛神经,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在臀大肌深部,约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中点处下降至股部,其体表投影为自大转子尖至坐骨结节中点向下至腘窝。
注射时注意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定位方法有两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2)联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连线,其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2.臀中肌、(1)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髂嵴、示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示指与中指间构成的角内。
此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23.股外侧肌注射部位...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取髋关节下10 cm至膝关节上10 cm的范围。
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注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尤适用于2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分布较薄,只能作少剂量注射。
1.评估患者并解释(1)评估患者:①病情及治疗状况;②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③局部注射部位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瘢痕、硬结;④患者对用药相关知识的了解及其程度;⑤(2)向患者解释肌内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及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3.护士自身准备4.用物准备注射盘内盛2~5 mL无菌注射器、6~7号针头、注射卡及药液、皮肤消毒液(2%碘酊与75%乙醇,或0.5%碘伏)。
(1(2(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可取以下体位:①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③仰卧位:适用于危重患者,不宜翻身的患者;④坐位:身体重心偏向非注射一侧。
(4(5(6)左手拇、示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用握毛笔法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针栓,将针头与皮肤呈90°,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2.5~3 cm(消瘦者及儿童酌减),约针梗的2/3。
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缓慢注入药物。
(7)注射毕以消毒棉签轻压进针点,快速拔针,按压片刻。
以不渗血液为止,再次核对。
清理用物,(8(1(2)对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其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3)对需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并用细长针头,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
(4)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衔接处折断,难以取出;若针头折断,应嘱患者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5)长期多次注射引起局部硬结时,可采用热敷、理疗等方法处理。
(6(1(2)对因长期多次注射出现局部硬结的患者,教给其局部热敷的方法。
静脉注射法(intravenous injection, IV(1)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时,或需迅速发生药效时。
(2)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性检查,如由静(31.四肢浅静脉常用肘部浅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及腕部、手背、2.头皮静脉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表浅易见,易于固定,方便患儿肢体活动。
故患儿静脉注射多采用头皮静脉,有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
使用时需注意与头皮动脉鉴别。
3. 股静脉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
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联线的中点为股动脉定位,股动脉内侧0.5 cm为股静脉,股静脉位于股神经和股动脉的内侧。
1.评估患者并解释2.3.护士自身准备4.用物准备1. 四肢浅静脉注射(1)(2)(3)(4) 在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约6 cm处扎紧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嘱患者握拳。
(5) 再次核对,排尽空气,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自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
(6) 见回血,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固定针头(如为头皮针,用胶布固定),缓慢注入药液。
(7) 注射毕,将干棉签按于穿刺点及上方,快速拔出针头,按压片刻。
(8)2.小儿头皮静脉注射需由助手固定患儿头部,术者左手拇、示指固定静脉两端,右手持头皮针小翼,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见回血后推药少许,如无异常,用胶布固定针头,缓慢推注药液。
3.股静脉注射(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并消毒术者(2)用左手示指于腹股沟扪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加以固定,右手持注射器,在股动脉内侧0.5 cm处垂直或呈45°刺入,抽动活塞见有暗红色血,提示针头已进入股静脉,固定针头,注入药液。
(3)注射毕,拔出针头,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 min,胶布固定,继续(1(2)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