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试验法

合集下载

药物过敏测试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药物过敏测试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药物过敏测试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药物过敏是指人体对某种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现象,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准确判断患者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医生常常采用药物过敏测试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药物过敏测试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评分标准。

一、药物过敏测试的操作流程1. 患者信息收集在进行药物过敏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过敏症状等。

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史以及家族过敏史等。

2.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报告的过敏症状和病史,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测试。

常见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癫痫药等。

如果患者曾对某种药物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需要避免使用该药物进行测试。

3. 药物过敏测试方法(1) 皮肤试验皮肤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药物过敏测试方法。

具体操作是将待测试的药物溶液滴于患者手臂或背部的小颗粒物上,用细针轻轻划破皮肤表面,观察患者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没有过敏反应的人的皮肤仅会出现轻微红肿,而过敏患者则可能出现红肿、瘙痒等反应。

(2)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部分药物过敏会导致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加。

医生可以通过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

4. 结果判读根据药物过敏测试的结果,医生将判断患者对药物的过敏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常见的判读结果包括阴性、阳性、可疑等。

二、评分标准药物过敏测试的评分标准能够帮助医生更加客观地评估患者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常用的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皮肤刺激评分通过观察皮肤试验后的反应情况,医生可以根据红肿、瘙痒等程度进行评分。

一般情况下,评分标准为0至4分,0表示无反应,4表示严重症状。

2.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显示的绝对数量可用于评估患者药物过敏的程度。

一般情况下,过敏反应越严重,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越高。

3. 综合评分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过敏测试结果等进行综合评分。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药物过敏反应。

二、教学内容:1.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定义和目的解释药物过敏试验法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2.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准备试验药物和器材清洁和消毒注射部位进行皮内注射观察和记录试验结果3.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讲解试验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强调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讨论试验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展示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清晰了解每一步骤。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和判断能力,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案:提供关于药物过敏试验法的详细教材或教案,包括图文并茂的操作步骤。

2. 注射器材:准备药物过敏试验所需的注射器材,如注射针、注射器、棉签等。

3. 教学视频:播放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操作过程。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药物过敏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何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及如何处理过敏反应。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的场景,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七、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于药物过敏试验的理解深度。

2. 操作考核:设置药物过敏试验的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独立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的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药物过敏试验技术操作流程

药物过敏试验技术操作流程

药物过敏试验技术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患者信息收集、临床评估、皮肤试验、血清学试验、治疗及监测等步骤。

下面详细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技术操作流程。

1. 患者信息收集在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之前,首先需要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过敏史、病史、现症状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使用过的药物种类及反应情况,对于存在过敏症状的药物需要注意记录。

2. 临床评估在对患者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之前,需要进行临床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等。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可能的过敏原,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试验。

3. 皮肤试验皮肤试验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药物过敏试验方法,包括皮肤划痕试验、皮肤注射试验和皮内试验等。

在进行皮肤试验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过敏原和相应的控制物,遵循规范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通过观察皮肤的反应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是否存在对该药物的过敏反应。

4. 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包括皮下注射试验和血清特异IgE测定等。

在血清学试验中,可以检测出患者体内药物特异的IgE抗体水平,从而判断患者对该药物的过敏程度和敏感性。

血清学试验方法简单、准确,通常用于排除或确认药物过敏反应。

5. 治疗及监测在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之后,需要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密切监测。

对于有过敏反应的患者,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血液生化指标。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总之,药物过敏试验技术操作流程包括患者信息收集、临床评估、皮肤试验、血清学试验、治疗及监测等步骤。

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相应的试验检测,可以有效地判断患者对药物的过敏情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药物过敏试验法

药物过敏试验法

药物过敏试验法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法:(一).试液剂量:500U/ml 皮内注射0.1ml 含50U。

(二).配制方法:1.取PC80万U+NS4ml→20万U/ml;取上液0.1 ml+NS0.9ml→2万U/ml;取上液0.1 ml+NS0.9ml→2000U/ml;取上液0.25ml+NS0.75ml→500U/ml.2.取PC160万U+NS4ml→40万U/ml;取上液0.05 ml+NS0.95ml→2万U/ml;取上液0.1 ml+NS0.9ml→2000U/ml;取上液0.25ml+NS0.75ml→500U/ml。

3.氨苄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取氨苄PC0.5g/支=50万U+NS2ml→25万U/ml;取上液0.2ml+NS0.8ml→5万U/ml;取上液0.1ml+NS0.9ml→5000U/ml;取上液0.1ml+NS0.9ml→500U/ml;二、先锋霉素V皮试配制先锋霉素壹支0.5+生理盐水2.5ml=200mg/ml;取上液0.1+0.9=20mg/ml;取上液0.1+0.9=2mg/ml;取上液0.3+0.7=600ug/ml;取上液0.1+0.9=60ug/ml;取0.1做皮试6ug。

三、蝮蛇抗栓酶过敏试验法:1.试验液剂量:2.5mg/ml 皮内注射0.1ml 含0.25mg2.配制方法:取蝮蛇0.25g/支+NS1ml→250mg/ml;取上液0.1ml+NS0.9ml→25mg/ml;取上液0.1ml+NS0.9ml→2.5mg/ml;四、链霉素过敏试验法:1.试验液剂量:1000U/ml 皮内注射0.1ml 含100 U;2.配制方法:取链霉素100万U+NS3.5ml→25万U/ml;取上液0.1ml+NS0.9ml→2.5万U/ml;取上液0.1ml+NS0.9ml→2500U/ml;取上液0.4ml+NS0.6ml→1000U/ml;五、庆大霉素过敏试验法:1.试验液剂量:400U/ml 皮内注射0.1ml 含40 U;2.配制方法:取庆大4万U/ml/支 0.1ml+NS0.9ml→4000U/ml;取上液0.1ml+NS0.9ml→400U/ml;六、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法1.试验液剂量:150IU(国际单位)/ml皮内注射0.1ml含15IU;2.配制方法:取每支1ml含1500IU的TAT 0.1ml+NS0.9ml→150IU/ml;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七、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1、试验液剂量:0.75mg/ml 皮内注射0.1ml 含0.075mg;2、配制方法:取细胞色素C15mg/2ml/支0.1ml+NS0.9ml→0.75mg/ml。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是为了寻找药物过敏的原因还是确认药物过敏的存在。

2. 选择试验药物:根据病史和症状,选择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进行试验。

3.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药物使用史和相关症状。

4. 试验前准备: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医疗记录整理好,确保试验环境安全和卫生,备好相应的急救药物和设备。

5. 试验设计:根据试验目的和患者状况,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如皮肤试验、血清试验或口服试验。

6. 皮肤试验:使用小针轻轻划开患者的皮肤表面,然后滴入试验药物,观察患者的反应。

常用的皮肤试验包括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TST)、药物斑点试验和皮肤痕试验。

7. 血清试验:从患者的血液样本中提取血清,然后与试验药物混合。

观察混合
后是否发生凝集或沉淀反应,以确定是否存在过敏。

8. 口服试验:在医生的监护下,患者口服试验药物。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症状,如呼吸困扰、皮疹、血压下降等。

9. 评估和记录:观察患者在试验过程中的反应,包括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记录试验结果,并与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对比。

10. 急救处理:如果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或休克,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包括停止试验、给予救护药物和就医治疗。

以上是一般药物过敏试验的操作方法,具体步骤可能会因试验药物和患者状况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试验前应充分了解试验方法,并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与安全要求。

同时,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药物过敏试验应在有相关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教案章节:一、药物过敏试验法概述1. 目的:使学生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意义。

2. 内容: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定义、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

3. 方法:讲解、讨论。

教案章节:二、药物过敏试验法操作步骤1. 目的:使学生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正确操作步骤。

2. 内容: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准备、注射、观察和判断结果。

3. 方法:讲解、演示、练习。

教案章节:三、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注意事项1. 目的:使学生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内容: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患者准备、药物选择、注射技巧等。

3. 方法:讲解、讨论。

教案章节:四、药物过敏试验法的临床应用1. 目的:使学生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 内容: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常见应用,如青霉素过敏试验、链霉素过敏试验等。

3. 方法:讲解、案例分析。

教案章节:五、药物过敏试验法的评估与改进1. 目的:使学生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评估与改进方法。

2. 内容: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改进措施。

3. 方法:讲解、讨论、实践。

教案章节:六、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应急预案1. 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及处理方法。

2. 内容: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中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

3. 方法:讲解、模拟演练。

教案章节:七、药物过敏试验法的临床案例分析1. 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对药物过敏试验法的理解和应用。

2. 内容:分析药物过敏试验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案例,探讨其操作要点和临床意义。

3. 方法:案例分析、讨论。

教案章节:八、药物过敏试验法的考核与评价1. 目的:使学生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

2. 内容: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操作的考核标准和方法,以及评价学生操作技能的方式。

3. 方法:讲解、实操考核。

药物过敏试验法

药物过敏试验法
(3)为避免药物效价下降和降解产物增多引起过 敏反应,青霉素皮试液现配现用。
2.病人准备
(1) 病人不宜空腹时进行皮试,个别人于空腹时注射 用药,会发生眩晕、恶心等,易与过敏反应相混淆。
(2)让病人了解注射目的,懂得皮试观察期间不可随 意离开(20分钟内);不可搔抓或揉按注射部位;如 有异常不适要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3.环境准备 按一般注射法要求进行。
5)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1、Ⅱ、Ⅲ、Ⅳ型)都可
皮内试验药液以每1m1含青霉素200-500u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注入剂量为20-50u (0.
以出现。 TAT(ml) 生理盐水(ml)
2.病人准备 参阅青霉素皮内试验有关内容。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
1型:超敏反应致过敏性休克、哮喘、荨麻疹、 2、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
6)青霉素制剂中所含高分子聚合物及其降解产物(如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等)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可与蛋白质、多糖及多肽类结 合而成为全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Ⅱ型:细胞毒反应致血细胞破坏; 有条件水肿者行气管切开。
皮试液配制: TAT药液(1500u/m1/支) 按一般注射法要求进行。
严重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有自觉症状)(四有)。
2.皮内试验 于前臂掌侧内下1/3皮内注射青霉素皮 试液0.1ml(含青霉素20u或50u)。20min后观察并判 断皮试结果。 3.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 无自觉症状(四无)。
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 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严重头晕、心慌、恶 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有自觉症状)(四有)。
[实施]
1.配制皮内试验药液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什么是过敏?过敏是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通常由于身体对某些特定物质的免疫系统过度敏感而导致。

这些物质被称为过敏原,它们可以是食物、药物、花粉、动物毛发、昆虫叮咬等。

当人体接触到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和白细胞介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哮喘、皮肤瘙痒、流鼻涕、眼睛疼痛等。

过敏试验法过敏试验法可用于检测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过敏试验法主要有两种类型:皮肤试验和血液试验。

•皮肤试验皮肤试验是将少量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直接注入皮肤,以检测对这些物质的敏感性。

在这个测试中,医生会在胳膊或背部进行测试,将不同的过敏原注射到皮肤下面。

如果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种过敏原产生反应,则会出现一小块疹子或肿胀。

这种测试通常很快,可在几分钟内得出测试结果。

通常,皮肤试验只能测出部分过敏反应。

•血液试验血液试验是测量血液中,特定抗体(免疫球蛋白),以确定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这种测试的优势在于,允许测试包括食品、药品和其他物品的大量过敏反应。

这种试验可以提供更广泛的结果,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是通过使用药物来减轻过敏反应症状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主要的药物疗法:•抗组胺药:这是一种用于治疗瘙痒、流鼻涕、过敏性鼻炎、花粉热和其他过敏反应的药物。

抗组胺药可以阻止组胺的释放,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糖皮质激素:这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它具有减轻发炎反应、缓解瘙痒等不良反应的作用。

这些药物可以治疗从轻微到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

•蛋白酶抑制剂:这是一种用于预防特定的过敏反应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过敏反应症状。

过敏试验法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自己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药物疗法是有效治疗过敏反应症状的方法,而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

药物过敏试验法

药物过敏试验法

(一)目的
预防链霉素过敏反应。
(二)操作程序
1. 护理评估 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2. 护理计划 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将青霉素换 2500U 的链霉素生理盐水溶液(2500U/ml)
为标准。具体配置方法(表 2 )。
表 2 链霉素皮肤试验液的配制
1.试验结果阴性的患者,在使用过程仍可出现过敏反应,所以在使用时要严密观察患 者的反应。
2.链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链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及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 用。链霉素毒性反应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表现为全身麻木、肌肉无力、抽搐、眩晕、耳 鸣、耳聋等,注射链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仅次于青霉素,但死亡率较青霉素高。出 现中毒症状或出现过敏性休克时,均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因链霉素可与钙离子 结合,而使中毒症状减轻或消失。
表 3 碘过敏试验方法及结果判断
3
试验方法 口服法 皮内注射法 静脉注射法
眼结膜法 舌下含服法
操作步骤
结果判断
检查前 3 天开始口服 5%~10%碘化钾 出现口麻、头晕、心慌、恶心、
5ml,每日 3 次,共 3 天,观察结果 呕吐、荨麻疹等症状为阳性
碘造影剂 0.1ml(30%泛影葡胺)作皮内 局部有红、肿、硬块,直径超
注射,20min 后观察判断结果
过 1cm 为阳性
碘造影剂 1ml(30%泛影葡胺),缓慢静 有血压、脉搏、呼吸和面色等
脉内注射,观察 5~l0min 后观察判断 改变为阳性,其余同口服法症
结果

碘造影剂 l~2 滴,滴入一侧眼内, 滴药侧眼结合膜有充血、水肿
5~l0min 后双眼进行对照
等现象为阳性
(一)目的 预防普鲁卡因过敏反应。

15药物过敏试验法

15药物过敏试验法
(皮试液浓度:200 ~ 500 u /ml)
步骤 名称
稀三推二
青霉素+生理盐水
含量 u /ml
溶 解 稀
80万u+4 ml(混匀)
抽 0.1ml+0.9ml (混匀) 剩 0.1ml+0.9ml (混匀)
20万u /ml
2万u/ml弃0.9ml 2千u/ml弃 0.9ml 500u/ml 200u/ml ?
碘过敏试验法


临床上常用碘化物造影剂作肾脏、胆 囊等造影。 此类药物也可发生过敏反应,凡首次用 药者应在碘造影前1-2天做过敏试验,结果为 阴性者方可做碘造影检查。
1、过敏试验方法:
(1)口服试敏法:口服5%-10%碘化钾(或钠)连 续3天;每日三次,每次5ml,观察结果;
(2)皮内注射试敏法:皮内注射碘造影剂0.1ml,20 分钟后观察结果。
重点


首次用药、停药3天以上者、 用药过程中更换药物厂家 或批号时,均需做过敏试验。 体温单、医嘱单、门诊病 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青霉素,报告医生,并在相关 历卡、病例卡、注射卡、 文件上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床头卡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前做好急救 的准备工作。 不宜空腹、过度劳累、昏迷未清醒时做过敏试验。不同 时做两种药物的过敏试验。 皮试液现配现用,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0.8
0.7 稀释至1ml
TAT脱敏注射法时注意事项
在脱敏注射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 病人反应。

如发现病人有面容苍白、发绀、荨麻 疹,及头晕,心跳等不适或过敏性休克 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医生进行抢 救。
如过敏反应轻微,可待症状消退后, 酌情将剂量减少,注射次数增加,在密 切观察病人情况下,使脱敏注射顺利完 成。

药物过敏试验的要点

药物过敏试验的要点
200u/ml,每次均需混匀
准备 核对
核对并解释,再次询问患者 用药史、过敏史
在患者前臂掌侧下段注入青 霉素皮试液0.1ml(20u)
清理用物,密切观察患者用 药后全身和局部反应
皮内注射 判断结果 整理
观察20分钟后,判断结果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
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 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 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 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正确记录皮试的结果
记录
技术操作
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细胞色素C是一种细胞呼吸激活酶,常作为组织缺 氧治疗的辅助用药。偶见过敏反应发生
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操作流程图
护士洗手,戴口罩 细胞色素C (每支2ml含15mg) 0.1ml药液+NS0.9ml
0.75mg/ml并混匀
准备
核对
核对并解释,再次询问患者 用药史、过敏史
第十三章 药物过敏试验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皮试液的配制,药物过敏试验的方法、 皮试结果判断、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过敏性休 克的急救措施。 2.熟悉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3.了解过敏反应的原因、药物过敏试验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
某患者在5min前做青霉素皮试后,现突然 感到胸闷,气急、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 血压在10.0/7.0Kpa(75/52mmHg),脉 细弱。
护士洗手,戴口罩,配皮试液:
先锋霉素IV0.5g+NS2ml 250mg/ml 0.2ml药液+NS0 . 8ml 50mg/ml 0.1ml药液+NS0 . 9ml 5mg/ml 0.1ml药液+NS0 . 9ml 500ug/ml
准备 核对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引言在护理学中,药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可以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并且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及时识别药物过敏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基础的药物过敏试验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过敏试验法,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识别能力和处理水平。

1. 皮肤测试皮肤测试是最常用的药物过敏试验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患者皮肤上施加一小片含有药物成分的刺激物,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常用的皮肤测试方法有:•扎痕法:将待测药物直接注射或划破患者皮肤表面,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斑贴试验:将待测药物涂抹在斑贴上,贴于患者皮肤上,并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食物试验:将待测药物加入食物中,让患者食用,并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皮肤测试方法简单、便捷,并且对患者的刺激较小,是常用的药物过敏试验方法之一。

2. 血清IgE测定试验血清IgE测定试验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IgE 水平来判断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提取患者的血液样本。

2.将血液样本注射到特定的试剂中,使其与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结合。

3.检测试剂中的IgE水平,通常使用荧光素酶标法或放射免疫测定法。

4.根据测定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反应。

血清IgE测定试验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药物过敏判断结果,但是需要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操作相对较为复杂。

3. 类银白试验类银白试验也叫做皮内试验,是通过将待测药物注射到患者的皮肤表皮下层,观察是否发生局部皮肤变化来判断药物过敏反应。

操作步骤如下:1.消毒处理:将试验部位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注射药物:注射待测药物到患者的皮下层,通常使用微量注射器。

3.观察反应: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局部变化,如红斑、水肿、瘙痒等。

类银白试验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药物过敏试验方法,但是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适和疼痛感,需要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安慰。

重要的药物过敏测试方法与评估指标

重要的药物过敏测试方法与评估指标

重要的药物过敏测试方法与评估指标引言药物过敏是指人体对药物成分产生过敏反应的一种病理状态。

药物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从轻微的皮肤瘙痒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都有可能。

因此,准确的药物过敏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重要的药物过敏测试方法以及评估指标。

一、皮肤试验皮肤试验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过敏测试方法,它通过在患者的皮肤上施加药物来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皮肤划痕试验和皮肤针刺试验。

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在皮肤上划痕或针刺,然后在划痕或针刺处滴加药物,观察是否出现红肿、水肿或瘙痒等反应。

这些反应的程度和时间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对药物的过敏程度。

二、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特定抗体来评估药物过敏的测试方法。

最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IgE抗体来确定患者对特定药物的过敏反应。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不给患者施加药物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但是它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

三、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一种通过观察患者的淋巴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来评估药物过敏的测试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患者的淋巴细胞与药物一起培养,然后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来判断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评估患者对药物的免疫反应,但是它的操作复杂且耗时较长。

四、评估指标在进行药物过敏测试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评估指标来判断患者对药物的过敏程度。

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是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

轻微的皮肤瘙痒可能只需要停用药物即可,而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可能需要紧急治疗。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过敏反应的时间。

有些过敏反应可能在服用药物后立即发生,而有些可能在数小时或数天后才出现。

此外,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家族过敏史以及其他与过敏相关的因素。

结论准确的药物过敏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患者基本治疗与护理—药物过敏试验法

患者基本治疗与护理—药物过敏试验法
0.5mg
以下用1ml注射 器
每次配置都需 将溶液充分混 匀
即配成皮试溶 液
TL
2.实验方法:
皮内注射先锋v.皮试液0.1ml含先锋 v50ug(0.05mg),20min后观察结果并记 录
TL
3.结果判断:
•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 红晕,无自觉症状。
•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 直径>1cm,或周围出现伪足,有痒感, 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取每ml含TAT1500IU药液0.1ml,加 0.9%氯化钠注射液0.9ml即配成皮试液
TL
2.实验方法:
皮内注射TAT皮试液0.1ml含TAT 15IU, 20min后观察结果并记录
TL
3.结果判断:
•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 红晕,无自觉症状。
•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 直径>1cm,或周围出现伪足,有痒感, 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实施: 1.皮试液的配置 要求每1ml含AMP.
0.5mg 为标准 1g=1000mg 1mg=1000ug
TL
具体的配置方法
AMP. 加0.9%NaCl(ml) 每ml药液AMP含量 要点说明
(mg\ml)
0.5g
2
250mg
用5ml注射器
0.1ml上液
0.9
0.1ml上液
0.9
0.2ml上液
0.8
TL
病例导入:
张某某,男,30岁,因车祸出现左下肢开放 性骨折来院就诊。医嘱:手术,破伤风抗毒 素1500IU,肌肉注射,st;青霉素80万U、 0.9%氯化钠溶液250ml,ivgtt,bid.患者术后 ,经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康复出院。

项目十五 药物过敏试验

项目十五 药物过敏试验

②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 2000u/ml。混均
③取上液0.1ml-0.25ml+生理盐水至1ml= 200-500 u/ml。混均
2021/10/10
12
15-12
2.正确皮内注射
❖青霉素试验液室温下保存4h,在冰箱冷藏 可保存24h。
❖方法:青霉素试验液0.1ml(含青霉素G20u 或50u)ID,20min后观察结果并记录
痒、荨麻 疹等。
胸闷、气 汗、紫绀、
大小便失禁
促伴濒死 脉细弱、血
等。
感。
2021/10/10
压下降等。
6
15-6
(3)血清病型反应
2021/10/10
-
用 药 后 7 14 天
15-7
7
3.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 (1)
处理原则
❖迅速及时 ❖分秒必争 ❖就地抢救
2021/10/10
8
15-8
保如3 0暖症mi,状n 可报不重告缓复医解生ih,或。每iv隔, 也可气管内滴入。
要求
溶解 摇匀 摇匀 摇匀
2021/10/10
18
15-18
(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
❖过敏实验法 ❖脱敏实验法
2021/10/10
19
15-19
1.过敏实验法
(1)试验液的配制 ---l50IU/ml
▪ 每支TAT为1ml,含l500IU。 ▪ 取0.1m,加等渗盐水至1ml,摇匀即得。
2021/10/10
21
15-21
(四)链霉素过敏试验(1)
❖ 过敏反应特点:
▪ 皮疹、发热、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较常见。
▪ 过敏性休克发生率虽较青霉素低,但死亡率很高。

药物过敏试验的名词解释

药物过敏试验的名词解释

药物过敏试验的名词解释导语:药物过敏是指人体对特定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现象。

为了确诊药物过敏,医生常常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这项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患者对某种药物的过敏性质和过敏程度。

本文将围绕药物过敏试验展开,解释其中涉及的几个重要名词。

1. 药物过敏药物过敏是指人体对某种药物在使用后产生免疫反应的一种不良反应。

这种过敏反应可以包括轻微的皮肤瘙痒、荨麻疹、红肿等,也可以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症状。

药物过敏的发生和个体的免疫系统有关,同一种药物对不同人可能产生不同的过敏反应。

2. 药物过敏试验药物过敏试验是一种通过给予患者微量的药物,观察其体内是否产生过敏反应的检测方法。

常见的药物过敏试验方法包括皮肤测试、血清IgE抗体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

2.1 皮肤测试皮肤测试是一种通过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行刺激反应的方法。

其中,皮肤点刺试验和皮肤斑贴试验是常见的试验方法。

在皮肤点刺试验中,医生会将一小量的药物直接刺入皮肤表面,观察是否产生过敏反应。

而皮肤斑贴试验则是将药物涂抹在特定区域的皮肤上,观察是否发生红肿、瘙痒等皮肤反应。

2.2 血清IgE抗体测定血清IgE抗体测定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特定药物致敏引起的IgE抗体浓度的方法。

这项测试通常需要在实验室进行,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在检测过程中观察IgE抗体是否被药物激发。

血清IgE抗体测定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的程度。

2.3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淋巴细胞对特定药物的反应来判断过敏情况的试验方法。

该试验将患者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与特定药物一起培养,观察细胞的转化率以及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反应,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对该药物过敏。

3. 药物禁忌症药物禁忌症是指因为个体对某种药物过敏而禁止该药物使用的一种情况。

在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时,医生需要排除某些药物禁忌症的情况,以避免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

对于禁忌药物的选择,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药物史,并进行合理的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其他药物过敏试验法
三、态度目标
具有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爱心与细心
重点及难点
重点:1.各种药物的皮试剂量、配制方法及皮试结果的判断
2.TAT脱敏注射法
难点:过敏反应的处理
主要内容
1.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法(原因、预防措施、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及急救处理)
2.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
1.设青霉素一瓶160万单位,请同学们将其演变为皮试液浓度
2.每位同学持注射用物一套和药液,2位同学一组自行按照具体的程序进行配制,互相学习
3.教师纠正并示教,强化操作要点
4.提问并讨论:同学们中有谁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你知道护士是怎样判断使用青霉素的标准的?
5.结合临床案例,阐述其试验结果的判断及注意事项
2.告之上述药液原浓度,请同学们推算其皮试浓度
3.请一位同学模拟操作链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40 min
完成任务二:
1.上述药液试验结果的判断
2.过敏反应的处理
1.比较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与青霉素试验结果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讨论:
①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试验结果的判断为什么与其他药液试验判断不同?
2.破伤风抗毒素阳性结果时,为什么一定要采用脱敏注射?何谓脱敏注射?其方法如何?其试验结果的判断有何不同?
3.碘过敏试验方法有几种?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 min
完成任务一:
知道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的皮试剂量及配制
1.讨论:使用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一般多长时间需做过敏试验?
3.青霉素皮试剂量各是多少?如何配制?
4.怎样判断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结果?
5.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你应如何处理?
1 min
完成任务一:知道
1.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
2.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临床表现(1)过敏性休克
(2)血清病型反应
(3)各组织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3.过敏反应的预防
1.与同学们一道复习过敏反应的原因
30 min
10 min
教学小结与评价:
1.通过上述学习,请一位同学谈谈青霉素过敏反应能否避免?如何避免?
2.结合临床实际,如何观察青霉素过敏反应?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何采取紧急措施?
3.将不同浓度的青霉素配制成标准的皮试液浓度,你会判断皮试结果吗?
5Min
课后思考:
1.哪些患者使用青霉素等药物必需做过敏试验?为什么?哪些患者不宜作青霉素过敏试验?
2.结合临床案例,使学生明确青霉素过敏反应与量无关,而是与患者的个体和药物的质有关
3.针对过敏反应原因推理出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4.过敏性休克进为什么要首选盐酸肾上腺素?每项措施的理由是什么?
5.分析讨论青霉素过敏反应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如何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
10 min
20 min
10 min
完成任务二:
1.青霉素试验液的配制方法
160U/瓶+4ml生理盐水=40万U/ml
取上液0、1ml+0、9 ml生理盐水=4万U/ml
取上液0、1ml+0、9 ml生理盐水=4000U/ml
取上液0、1ml+0、9 ml生理盐水=400U/ml
2.试验结果的判断
阴性反应: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反应: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硬块,直径大于1㎝,严重时可发生胸闷气短、发麻等过敏症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1.如果林护士不为张某做过敏试验而直接注射青霉素,张某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2.林护士应该如何正确为患者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做完过敏试验后,林护士应该向患者交待哪些注意事项?
3.如一旦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时,林护士又该项如何处理?
4min
鼻分析学习任务
1.哪些患者使用青霉素等药物必需做过敏试验?为什么?
2.青霉素为什么会引起过敏反应?属哪一型变态反应?
教学方法
1.病例导入
2.分析问题:启发式提问、小组讨论
3.规范演示
4.仿真训练
5.角色扮演
6.逐个考核
教学材料
1.教具:无菌注射用物
2.教学单元设计
3.多媒体教学CAI课件
考核评价方法
评价内容:
1.完成1份实训报告
2.随机考核:配置青霉素皮内试验液的方法
参考资料
1.常用护理技术实训(张连辉) 校本教材
2.护理技巧(熊爱娇)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3.护理基本技术(陶丽云)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基础护理学(李小平)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活动设计(第一次课)
教学程序及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时间
分配
病案导入:
张某,女,38岁,因头晕、咳嗽、咽痛2天入某镇医院门诊部就诊。经医生检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口服感冒冲剂、肌注青霉素等治疗。张某考虑到家里还有青霉素针剂,于是没有取药。于下午自带青霉素针剂找到与其熟悉的护士林某,说以前未做过过敏试验,因怕痛,要求林护士不做过敏试验直接为其注射青霉素。林某不同意,坚持要为张某做青霉素过敏试验。请问:
护理专业课程单元设计(首页)
课程:常用护理技术09-2010学年第2学期任课教师:石敬萍
学习性工作任务二:用药护理技术
项目十一:药物过敏试验
学时:6(3次课)
任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会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
2.能辨别过敏反应的结果
3.会搜集患者的病情
二、知识目标
1.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法(原因、预防措施、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及急救处理)
②破伤风抗毒素阳性结果时,为什么一定要采用脱敏注射?
③何谓脱敏注射?如何采取脱敏注射?
3.比较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有何相同点?有何不同点?
4.碘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护理并与上述进行比较
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3.青霉素一瓶160万单位,如何配制?
4.怎样判断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结果?
5.发生过敏性休克,首选的急救药物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敏试验的方法,其过敏反应、结果判断、皮试液的配制有哪相同点和不同点
讲述并提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第二次课)
教学程序及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时间
分配
病案导入:
患者丁某,男性,39岁,因腿部严重损伤,急诊入院。经查患者除外伤外,且患有肺结核,根据医嘱给予链霉素抗结核治疗;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清创前使用普鲁卡因,请问如何正确使用以上药液?
3min
鼻分析学习任务
1.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的皮试剂量各是多少?如何配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