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桥边的老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桥边的老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叙述视角,体会它与“冰山理论”的关联。
2.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冰山理论”在作品中的体现。
3.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中体验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小形象大主题。
教学难点:言简意丰与“冰山理论”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导入
通过一组战争图片的对比,去感受战争的残酷。向牺牲的将士们致敬,同时铭记在战争中无辜受害的百姓。引出桥边的老人,指出作者以小形象反映大主题的学习要点。
活动2【导入】简介作者
二.简介作者
谈谈你所认识的海明威。引出“老人与海”的名句。
活动3【活动】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正音。
踯躅踟蹰踌躇
活动4【讲授】初识文本
四.初识文本,了解“视角”。
1.“我”是什么人?
明确:“我的任务是……到了什么地点”“那天是复活节……埃布罗挺进”可推测“我”也许是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
2、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用“我”第一人称来讲述这个故事,有什么好处?而“我”讲述的是一个陌生人的故事,用第一人称有不好的地方吗?
可能出现的答案:
(1)由“我”来讲述故事,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
(2)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点拨]叙述者只能局限于自己的所见所闻,这种讲述故事的视角便是有限视角。但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的,他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
活动5【讲授】再读文本
五.再读文本,了解“冰山理论”在作品中的体现。
1.什么是冰山理论。
这种有限视角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所有被省略的东西,读者都会通过想象加以联接与弥补。
2.合作探究隐藏在人物形象下的冰山。
分组分角度讨论,步骤:质疑、析疑、交流。
角度一:从桥边的场面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出场。
角度二:从人物的对话中感受老人的生存状态。
角度三:从小说的结尾去推断人物的命运。
3.师小结:在战火纷飞的大背景下,一位普通的老者出现了,他微小,微小到只想养几只动物,他低贱,低贱到晚年想有几只动物陪伴的愿望都被击碎了。从中我们看到了老人对生命的珍视,明里赞颂了拥有朴素人性的老人,暗里却隐藏了对发动战争者的控诉。
活动6【活动】小结
六、课堂总结
许多优秀的作品其实就是一幅画,一切被省略的东西都是可以连接和弥补的。“冰山理论”让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发挥想象,推测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这是现代小说对读者提出的要求。
活动7【练习】小练笔
七、小练笔
以“那个春天,木棉花一朵朵地砸下来,我倚在窗边,又看到那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神情专注”为开头写一段文字,叙述力求简洁且有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