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马屯小学京剧课程结题报告
中小学戏曲社团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我校于本学期成立了戏曲社团。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和实施,戏曲社团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举办戏曲知识讲座:邀请戏曲专家为社团成员讲解戏曲的发展历程、表演形式、艺术特点等,帮助学生了解戏曲文化。
2. 组织戏曲观摩活动:带领社团成员观看经典戏曲演出,让学生亲身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3. 开展戏曲排练: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社团成员学习戏曲表演技巧,排练经典戏曲片段。
4. 举办戏曲比赛:组织校内戏曲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戏曲表演水平。
5. 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邀请专业戏曲团队来校演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
四、活动过程1. 筹备阶段: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戏曲社团的成立,为社团提供场地、设备和资金支持。
同时,选拔有戏曲基础和兴趣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
2. 实施阶段:社团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戏曲知识讲座:邀请戏曲专家为社团成员讲解戏曲文化,帮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
(2)戏曲观摩活动:组织社团成员观看经典戏曲演出,让学生亲身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3)戏曲排练: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社团成员学习戏曲表演技巧,排练经典戏曲片段。
(4)戏曲比赛:组织校内戏曲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戏曲表演水平。
3. 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评选优秀社团成员,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社团成员进行表彰。
五、活动成果1. 学生的戏曲素养得到提高:通过参与戏曲社团活动,学生对戏曲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审美情趣得到提升。
2. 传承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戏曲社团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戏曲,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京剧进校园情况汇报
京剧进校园情况汇报近年来,京剧进校园的情况备受关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在校园中的传播和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京剧进校园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京剧进校园的形式多样。
学校可以邀请京剧表演团体到校演出,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京剧表演。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京剧课程,邀请专业老师传授京剧表演技巧和京剧文化知识。
这些形式的多样性,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其次,京剧进校园的效果显著。
通过京剧的进校园活动,学生们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同时,京剧的表演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艺术表现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演技巧。
京剧进校园活动的举办,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自信。
再次,京剧进校园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一些学生对京剧缺乏了解,对京剧表演缺乏兴趣,这就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加大对京剧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京剧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同时,一些学校在开设京剧课程和举办京剧表演活动时,也面临一定的经费和场地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最后,京剧进校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学校、京剧表演团体、家长和学生等各方都应该共同参与,共同推动京剧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政府可以加大对京剧进校园活动的支持力度,学校可以积极组织相关活动,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了解京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京剧表演和课程,共同推动京剧在校园中的传播和发展。
综上所述,京剧进校园活动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京剧进校园的重要性,共同努力,共同推动京剧在校园中的传播和发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完整版)小学《国粹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doc
**小学《国粹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一、课程实施背景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是一种流行于全国的戏曲剧种,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它吸收并融会了其它剧种在音乐及表演方法上的长处,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
京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
它把歌唱、舞蹈、音乐、美术自然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京剧不但有着辉煌的过去,她一样有着多彩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把她当成历史文物一样来瞻仰,而是让学生去了解京剧、认识京剧、喜欢京剧。
让京剧艺术走进课堂,特别是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孩子,尤其是被流行音乐所包围的现代小学生,更应该了解她;作为教师,更有义务把她介绍给孩子们。
二、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1.通过欣赏,使学生在领略我国京剧艺术所具有的美感时,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3.通过学唱,初步培养学生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现代京剧艺术的认知和审美素养的积淀和提高,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热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按照学习的内容,设置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为“发现京剧”,以兴趣的激发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京剧艺术,初步认识京剧与生活的关系;第二模块为“走近京剧”,以了解京剧艺术的美为主要目标,通过揭示京剧艺术的审美因素(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表现手段),引导学生在体验京剧之美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京剧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三模块为“品味京剧” 。
引导学生在接触京剧名人,欣赏名家名段的同时,接受京剧美的熏陶,并具有一定的京剧表演能力。
京剧课题开题报告演示文稿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 王延忠 副组长: 姜吉萍 成 员: 娄焕好 杨纪苇 孙晓阳 姚金华 范丽丽 孙兴春 刘 泽彪 刘秀珍 李绍宁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有着良好的艺术教育基础,其中京剧艺术教育,历经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 原则。一方面,我们鼓励教师在各科教学中渗透京剧艺术,并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板 报和橱窗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努力普及京剧艺术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为那些对京剧 艺术具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我校于2003年创办“东方少儿 艺术团少儿京剧班”,聘请山东省京剧院京剧艺术专家和专业教师培养小演员,先后 培养了九届50多名京剧学生。这些小演员在市区大赛中频频获奖,其中一些学生被输 送进山东艺术学院。学校分管领导、音乐教师参加过济南市教育局组织的三期京剧骨 干教师培训班,另有两名教师比较喜欢京剧。实验教师刚刚参与了学校《和谐课堂策 略研究》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能力。
京剧课题开题报告演示文稿
京剧课题开题报告
《京剧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开题报告
历城区张马屯小学 王延忠 2014.3.
国韵飘香 天津福彩迎春京剧演唱会受热捧 国家京剧院演出剧照
明星演唱会
研究背景
享誉世界的艺术瑰宝——京剧,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它凝聚着民族的智慧,积淀着中国艺术的精华,传载着浓郁 的民族审美情趣与传统道德理念、价值取向。国人自豪的称 之为“国粹”。 2010年11月16日,京剧成功申报为“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全世界更广泛的认可。京剧还被 誉为东方歌剧,成为与希腊的悲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的世 界三大古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喜剧已经成为历史遗迹,印度 的梵剧也中断失传了。唯有京剧,历经近二百多年的坚持与 创新,得以传唱至今。但是,在现今多元的社会现实面前, 京剧受其自身表现形式的限制正在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市 场逐步萎缩,观众日趋老龄化,年轻一代的京剧爱好者寥寥 可数。因此,传承与发展京剧成为国家与社会的重大责任之 一。
小学京剧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将京剧引入小学教育,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本文通过对小学京剧教学实践的研究,探讨京剧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一、引言京剧作为我国国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京剧教育逐渐走进校园。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京剧教学具有以下意义:1.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4.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小学京剧教学实践现状1. 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京剧教师和教学设施,难以满足京剧教学的需求。
2. 教学内容单一:部分学校京剧教学内容过于注重传统剧目,缺乏创新和趣味性。
3. 教学方法传统:部分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4. 学生兴趣不足:由于京剧艺术形式较为古老,部分学生对京剧缺乏兴趣,难以激发学习热情。
三、小学京剧教学实践策略1. 完善教学资源:学校应加大对京剧教学资源的投入,引进专业的京剧教师和教学设施,为京剧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 创新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京剧剧目,如《白蛇传》、《霸王别姬》等,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3. 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京剧。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唱腔模仿、舞蹈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 培养师资队伍:加强京剧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小学生的京剧教学方法。
5. 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京剧社团、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京剧的机会。
6. 家庭教育配合:引导家长关注京剧教育,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京剧教学活动,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戏曲社团活动总结
小学戏曲社团活动总结本次小学戏曲社团的活动总结,我想从活动内容、组织管理、收获成果三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首先是活动内容方面。
本次戏曲社团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戏曲基本功,欣赏戏曲表演,小组合作创作和演出等。
我们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戏曲动作和唱腔,同时也欣赏了一些经典的戏曲表演,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戏曲文化。
我们还组织了小组合作创作和演出活动,让同学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对戏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是组织管理方面。
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注重统筹规划和细致安排。
首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并安排了老师和学生干部负责不同环节的组织和管理。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确保活动进展顺利。
我们也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向家长汇报活动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样的组织管理,我们能够有效地推动活动的开展,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最后是收获成果方面。
通过这次戏曲社团的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戏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培养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在学习戏曲基本功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时刻保持专注和耐心,不断学习和练习,这对他们的自律能力和毅力有着很好的培养作用。
在参与小组合作创作和演出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相互配合和协作,互相帮助和支持,这对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在活动中,同学们还通过欣赏戏曲表演和交流分享,丰富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
京剧期末汇报总结
京剧期末汇报总结一、引言京剧是中国戏曲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我们在本学期的京剧学习中,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演练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了京剧的特点、技巧和表演方法。
本篇总结将从学习内容、学习收获、表演经历和展望未来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学习内容本学期的京剧学习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学习了京剧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知识,了解了京剧的特点、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
其次,我们学习了京剧的一些基本动作和表情,如行走、身段、手势等。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京剧的唱腔和曲调,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唱念做打的技巧。
此外,我们还观看了一些优秀的京剧演出,通过欣赏大师级演员的表演,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演技水平。
三、学习收获通过本学期的京剧学习,我们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我们对京剧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其特点和技巧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其次,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演练,提高了自己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通过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和表情,我们的形体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外,我们通过学习京剧的唱腔和曲调,提高了自己的音域和气息控制能力,使我们在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最后,我们在观看优秀演出的过程中,除了享受到了艺术的盛宴,还学习到了大师级演员的表演技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四、表演经历在本学期的京剧学习中,我们有机会参与了几次班级演出和校内演出。
在这些演出中,我们除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还和其他同学们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
在每一次演出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京剧带给我们的魅力和快乐。
通过一系列的排练和现场表演,我们不断吸取经验,改进演技,提高了自己的表演水平。
虽然在演出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们用不懈的努力克服了它们,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场精彩的京剧演出。
五、展望未来通过本学期的京剧学习,使我们对京剧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验。
我们深知京剧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不断实践的艺术形式,因此,我们对自己未来在京剧方面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和期望。
小学京剧课程总结
小学京剧课程总结引言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京剧,学校在小学课程中引入了京剧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京剧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且通过观赏和表演京剧,提高了我们的艺术鉴赏力和表演能力。
本文将对我在小学京剧课程中的学习经历和收获进行总结。
课程内容小学京剧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
首先,我们学习了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京剧的起源和发展、京剧的基本构成要素、京剧的表演风格等。
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资料给我们讲解了这些知识,让我们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除了理论知识,我们还学习了京剧的表演技巧。
老师教我们如何正确使用舞台道具、如何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如何使用声腔和唱腔来表达角色的情感。
通过多次练习和表演,我们学会了一些基本的京剧动作和唱腔,并能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
此外,课程还包括了对经典京剧剧目的学习和欣赏。
我们观看了《红色娘子军》、《白蛇传》等经典京剧演出,欣赏了京剧艺术的魅力。
老师还分析了这些剧目的剧情和人物性格,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京剧。
学习收获参加小学京剧课程,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收获和个人成长。
首先,通过学习京剧,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
通过学习京剧,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和传统价值观,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其次,学习京剧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京剧是一门高度审美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完美地结合舞台动作、面部表情、声腔和唱腔等诸多要素。
通过观看和学习京剧,我学会了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另外,参与京剧课程还培养了我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京剧的表演技巧,还有机会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通过多次练习和表演,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表演能力,还培养了自信和沟通能力。
在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京剧小组实践总结报告
京剧小组实践总结报告本次京剧小组实践总结报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京剧小组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在此我将对这次实践进行总结,并分享我们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的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和协调完成了一个精彩的京剧表演。
在实践活动之初,我们进行了角色分配,并且制定了排练计划。
之后,我们每周定时集中训练,磨合配合,不断调整表演细节。
我们尊重每个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优势。
最终,我们以一次出色的演出向观众展示了我们的合作精神和专业素养。
其次,我们通过实践体验到了京剧的魅力与艺术内涵。
在排练和准备的过程中,我们研究了京剧的历史、技巧和表演风格。
我们了解到京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融合了音乐、表演、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我们深入学习了京剧的表演技巧,包括唱腔、舞蹈动作和面部表情等。
我们通过实践,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京剧的精髓和内涵,增强了我们对京剧的喜爱和推广。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的舞蹈动作和唱腔技巧,需要反复学习和练习。
此外,我们在排练时间和地点上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然而,通过大家的努力和共同克服,我们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且以一个完整而出色的表演呈现给观众。
最后,参与这次京剧小组实践的每个成员都收获了很多。
我们提高了自己的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我们也更好地了解了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得到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艺术修养,也培养了自信和坚持的品质。
总的来说,这次京剧小组实践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通过合作与努力,成功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表演,深入体验了京剧的魅力和艺术内涵。
同时,我们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协作,克服了这些问题。
最重要的是,每个成员都从中收获了成长和锻炼。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为传承和弘扬京剧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京剧省级课题结题报告报告
京剧省级课题结题报告项目背景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演风格,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然而,由于京剧表演的高难度和繁琐的学习过程,传统京剧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促进京剧的传承和发展,本次课题旨在通过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提高京剧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
项目目标本次课题的目标是设计和开发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京剧学习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高质量的京剧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项目计划第一阶段:需求分析和设计1.对京剧学习者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目标用户的学习需求和痛点。
2.设计学习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视频教学、习题练习、在线答疑等。
3.制定用户界面设计规范,确保学习平台的易用性和美观性。
第二阶段:平台开发和测试1.基于调研结果和设计方案,进行学习平台的开发工作。
2.在开发过程中,及时进行功能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3.不断优化平台的性能和功能,提升用户满意度。
第三阶段:推广和运营1.制定推广策略,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手段,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学习平台。
2.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平台的服务和功能。
3.加强与京剧相关机构和教师的合作,提供更全面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项目成果经过数月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京剧学习平台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顺利投入使用。
通过该平台,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京剧知识,观看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并进行相关的练习和互动。
平台还提供在线答疑和交流的功能,方便学习者与老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沟通和讨论。
项目总结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艺术教育的积极影响。
京剧学习平台的建立为传统京剧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其他传统艺术的数字化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将为我们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京剧期末教学总结
京剧期末教学总结一、引言京剧作为中国国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本学期的京剧教学中,我主要从角色塑造、唱腔表演和身段动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指导,争取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在此,我将对本学期进行一次总结,以期望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二、教学内容1. 角色塑造在角色塑造方面,我主要通过教授学生角色的基本特点和表演技巧,让他们全面理解并掌握各个角色的形象和内涵。
我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每个角色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在演出中更好地展现角色的独特之处。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向学生传授一些常用的舞台演出技巧,如气势的表现、眼神的运用和肢体语言的调动等,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2. 唱腔表演京剧的唱腔表演是京剧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主要着重讲解了京剧的基本唱腔技巧和艺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喉发法和发声技巧。
我也向学生传授了一些京剧唱腔的常用技巧,如音域的掌握、节奏的把握和音色的调动等。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对京剧的唱腔表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用更准确、动听的声音表达角色的情感。
3. 身段动作京剧的身段动作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展示角色的品格、身份和情绪等。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通过训练学生的体能和柔韧性,提高他们的舞台形体表现能力。
我也向学生介绍了一些经典的身段动作和动作表演技巧,如扇子的舞动、刀枪的舞技和步法的演绎等。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的身段动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能够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形象。
三、教学效果1. 角色塑造经过本学期的教学,学生对京剧角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清楚了解到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形象,能够更加准确地塑造角色的个性。
在表演上,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肢体、音色和眼神等手段,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2. 唱腔表演学生的唱腔表演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通过训练,他们的喉发法和发声技巧得到了改善,音质更加圆润、饱满。
2024年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3篇)
2024年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一、活动背景和目的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和基础的关键时期。
为了促进戏曲在小学生中的传承和普及,提高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我校于____年秋季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戏曲进校园,让小学生们感受到戏曲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活动内容和安排1. 招募戏曲社团成员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开展活动前招募了学校的戏曲社团成员。
这些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专业戏曲培训,具备一定的戏曲基础和演出经验。
2. 邀请专家授课为了提高学生们对戏曲的理解和认识,我们邀请了戏曲专家来校授课。
专家通过讲授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各种戏曲剧种的介绍以及经典戏曲剧目的欣赏等内容,让学生们对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组织戏曲表演为了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在活动期间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戏曲表演。
学校戏曲社团成员和专业戏曲表演团队共同演出了一些经典戏曲剧目,如《红楼梦》,《四美图》,《白蛇传》等。
这些表演既展示了小学生们的才艺,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戏曲的魅力。
4. 开展戏曲进校园体验活动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戏曲,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戏曲进校园体验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实地参观戏曲学院、戏曲剧院等,参与戏曲表演和编排等,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戏曲的过程,感受到戏曲舞台的魅力。
三、活动成果和效果通过本次戏曲进校园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效果:1.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戏曲起源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对戏曲剧种、经典剧目以及相关艺术术语等有了更多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通过参与戏曲进校园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戏曲表演和编排等活动,培养了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
他们通过与专业演员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了自己的演技和表演水平,锻炼了自己的才艺。
小学声乐综合实践活动京剧表演总结汇报优秀范文
小学声乐综合实践活动京剧表演总结汇报优秀范文小学声乐综合实践活动京剧表演总结汇报优秀范文zz小学声乐综合实践活动队本学期进行了京剧学唱表演,经历了紧张、忙碌、充实、精彩的日子,我们播种了希望的种子,收获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果实。
一、前期筹备本着“京剧进课堂”的大胆设想,站在“传承国粹”的制高点,我们创立了“京剧表演社团”。
社团创立伊始,为了社团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周详的方案,选定了《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智斗》以及《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三个表演唱段。
二、主要工作组建工作完成后,我们制定了详尽的方案,并按方案紧锣密鼓地开展京剧学唱各项工作。
首先是指导老师对京剧唱段的解读与学唱。
老师必须对唱段进行反复的研究,才能很好地理解学唱和把握京剧情节以及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在此根底上对京剧进行相应地整合,使之更符合小学生能力水平。
其次是角色的安排。
为了能让同学演唱适合于他们的角色,社团指导老师可以说是煞费苦心,通过组织社员反复观看京剧视频资料、试演、调整、再调整等过程才最终确定了各个社员饰演的角色。
第三项工作是背诵京剧台词。
这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之一,为了确保背诵台词的成效和进度,我们给每个同学的台词都编上了号,为各个社员分别制定了“台词背诵进度表”,指导老师严格按照进度表指导社员背诵台词。
四年一班台词背诵验收效果好,大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社员们对于自己的台词几乎都能脱口而出。
第四是排练工作。
一进入排练阶段,我们就遇到了两大难题。
首先是社员们尽管已经对各自的台词非常熟悉,但对于自己饰演角色的理解并不十分到位;此外我们还面临着时间和场地的难题,周五下午的社团活动时间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排练需求,而且我们还需要一个能模拟舞台的场所进行排练。
社团指导老师绞尽脑汁,本着“方法总比困难多”的坚决信念,将难题一一破解。
对于第一个难题,指导老师们无数次地亲身为社员们演绎他们饰演地角色,结合他们的切身经历帮助他们理解角色,让他们的表演尽可能到位;对于第二个难题,我们采用“见缝插针”的战术,充分利用放学后时间转战于音乐教室、阶梯教室等能尽可能模拟舞台的场所。
小学生社团上学期戏曲课程总结
小学生社团上学期戏曲课程总结至此,这一学期的工作也逐渐接近尾声。
回想本学期的点点滴滴,虽然辛苦,却也无怨无悔。
因为热爱戏曲,我们相聚在一起;因为有着同样的梦,我们一起奋斗;因为不怕孤独,我们毅然坚守。
即使戏曲在当今社会并非主流文化,我仍然愿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戏曲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锻炼同学们的能力和展示我校同学的才华,本学期我们组织了戏曲社团活动。
这学期戏曲社团训练总共有24人。
在10月份学校派我和贾学淼老师参加了一校一品郑州戏曲特色校的观摩活动,使我受益颇多。
本学期的社团活动已经告一段落,通过这一学期的社团活动,无论是组织社团活动的老师还是参加社团活动中的同学们都有许多收获。
我校社团活动始终坚持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因势利导,活动多样化,全面展示学校的艺术风采。
作为组织这一社团活动的教师,我通过这个学期的社团活动,在每次活动前广泛的查阅相关资料,拓展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通过每周组织来自各个年级和不同班级的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我学会了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发掘他们的优点,挖掘他们的潜力。
在社团活动中,一些学生会表现出许多在平时文化课堂上不一样的性格、爱好和行为习惯,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这次的社团活动,我更多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耐心和能力的要求,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关注学生,特别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的动力、情绪等。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对工作应该投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责任心与耐心。
作为参与到本社团的同学们,通过这半学期的社团活动,大部分同学反映自己的普通话有了进步,胆子也变大了,语言也丰富了,学习和生活多了许多乐趣,许多同学变得更自信了,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回答问题时也不再那么紧张了。
而且在我们的排练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参与其中,出谋划策,有的认为这句话应该用这种语气,有的认为这句话应该加上什么样的肢体语言动作,有时大家会为了某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这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参与创造能力。
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张马屯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校本课程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落实。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对课程的本质和标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课程评价标准对于课程评价有很强的指向性,确定课程评价标准,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具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有:2、学生与社会都是价值主体,作为评价主体的课程评价者如何综合考虑学生与社会的需要。
3、课程评价标准如何既体现学生主体的共同需要又体现学生的个性要求。
4、学生参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习程度的大小,是否有一定的兴趣。
5、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不一致时,价值主体的需要只有通过评价主体的意识和理解才能起作用,因此,评价者对价值主体需要的认识、理解,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即使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趋于一致时,主体的真实需要与主体的愿望之间仍会有差距,因而应尽量使愿望与需要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主观价值标准与客观价值标准的一致性。
二、评价原则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校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国粹京剧(三——六年级)三、评价标准与方法:内容与标准: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学生情况的评价。
对教师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材、教案等,主要看这些内容是否符合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符合“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要求。
学生情况主要指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态度、学生认知与技能、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的养成、学习成果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做好问卷调查,有效调控实验过程 分为实验前测和实验中测。
①搞好前测,使实验起点适应学生状态。 ②适时中测,调整实验各因子。
八、课题研究手段
据此,我们以学生的兴趣以及经验基础,来选择相适应的京剧内 容使其成为预设活动,同时也能及时根据学生的有价值生成进行 调整。
七、课题研究过程
本研究共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三个阶段,历经3 年。
1.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主要是组建研究班子 ,撰写研究方案,做好前期的研究准备工作,并申报立项 。
2.实施阶段:2004年1月─2015及时总结反思,不断修正研 究方案。注意过程性资料的积累。
二、课题界定
以京剧艺术为内容,以学校的资源优势为依托,保证课时让全体学 生受到京剧普及教育,并形成课程评价体系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
我们提出的京剧校本课程,主要以小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 以及专业社团、普及活动为实施途径,引导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京剧 艺术的体验,由浅入深地了解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树立学生对民 族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此增强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学生的学习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班级集体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即形成课时有保 证,学科有分工,内容有层次,评价有目标的课程体系。
课题研究手段
2.实验中的学科渗透。 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梳理京剧艺术与音乐、美术的关系,在课堂主阵 地上学唱、鉴赏、体验、熏陶,了解京剧的博大精深,感悟民族瑰宝 的魅力所在。具体是在音乐课上:以“经典京剧曲目”为突破口进行 京剧艺术传承的研究,既提高教师的专业底蕴,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 养,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在美术课上:将京剧艺术元素渗入现代设 计中的实践与研究,既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又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 间,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京剧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 题结题报告
——张马屯小学课题研究组
一、课题背景和意义
2010年11月16日,京剧成功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 了全世界更广泛的认可。京剧还被誉为东方歌剧,成为与希腊的悲喜 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的世界三大古戏剧文化。传承与发展京剧成为国 家与社会的重大责任之一。
研究成果
(2)、 美术课堂上,体验在的手工创作中 美术课上,教师让学生参与《画脸谱》活动,绘画、涂抹、剪纸,学 生在五颜六色的色彩世界里认识了脸谱学问的深奥。懂得了如何通过 脸谱识别人物性格。并懂得了一点脸谱化妆的要点。
研究成果
(3)、校园广播的音乐熏陶 校园广播每天在学生课余进行经典曲目的反复播放,熟悉了京剧名段 ,为平时的音乐教学打下了基础,一些教唱中的难点也在聆听中突破 了,渐渐的学生就在校园中自信地唱起来,有的还在班级活动中大胆 表演。
九、研究成果
㈠营造京剧艺术进学校、进课堂良好氛围的途径
(1)、音乐课堂上陶醉于丰富的视、听资源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视觉图片有百余张。精美的图片设 计的有:京剧人物,京剧脸谱、京剧乐器、京剧剧照等。音乐有名家 名段 有的是视频,有的是声音一律京腔京韵。即使是京剧伴奏也能做 到有京韵十足。这些均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课题研究手段
3.学校广播室滚动播放经典京剧曲目,让听京剧从陌生到熟悉,从隔 膜到朗朗上口进而脍炙人口。在校园广播的熏陶下,边走边唱,对学 生形成一种引导。学校周边的社会人士,在经过学校时哼唱曲子,势 必也会影响学生。
4.文化长廊的京剧常识介绍,普及京剧常识的学习,拓宽京剧学习的 视野。
课题研究手段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相关资料,做好文献综述研究。 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使艺术教育行动围 绕京剧教学,有所突破。 案例研究法:积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研究京剧艺术的典型案例,并进 行相应的分析与研究。 经验总结法:总结与研究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分析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概括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范式。
5.特长生在表演中体验.在学校的京剧兴趣组中,让特长生在学习表 演中挖掘京剧故事、人物以及表演艺术家们身后的精神底蕴,通过活 动,使孩子们长知识、长智慧,从而在学生的心灵里埋下热爱京剧艺 术的种子,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6.文艺节目展示成果,激发更多的京剧爱好者参与京剧学习与探讨 。在学校、镇、市级的比赛中能被选中的京剧选手,会产生自豪感, 进而影响到身边的其他同学,有利于更多的京剧爱好者参与京剧学习 ,从而营造京剧学习良好的氛围。 7.每阶段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评价中了解学生的学情,适时调整教 学,有的放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调动学习热情,做到人人参与, 人人学有所获,校园学习氛围更浓。
2008年3月,教育部提出“京剧进课堂”,要求首先在各省、市选点 试行,确定15首京剧唱段作为中小学“京剧进课堂”的教学内容。这 一举措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如何立足现有的办学条件,有效地激发 学生对京剧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并喜爱京剧,一时间成为教育界热议 的话题。
枝江市在2008年5月,就开始了京剧进课堂的实验,聘请了一些专家 传经送宝。多年来,培养了众多小演员和京剧爱好者。“京剧”进校 园经过近四年的实践摸索,给学校带来勃勃生机,使校园内充溢着浓 郁的国粹芬芳,“京剧进校园”真正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 认可。同时我们更欣喜地发现,京剧除了传唱之外,本身还蕴含着丰 富的教育内涵,值得我们潜心研究和利用。
研究成果
㈡探索出营造京剧艺术进学校、进课堂良好氛围的方法: (1)、环境熏陶法 创设和营造京剧艺术的环境气氛,让学生在各方面都随时随地受到京 剧艺术的感染、熏陶在实验的第一节音乐上,我上了一节《走进京剧 》的课让学生熟知了京剧的行当和功夫,简单的了解京剧历史和伴奏 乐器等。在简短的视频和图片中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有积极学习、 了解、表现的愿望,从而对京剧文化艺术产生自豪感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