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诗两首--池上解析

合集下载

池上的诗意

池上的诗意

池上的诗意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2.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3.艇:船。

4.白莲:白色的莲花。

5.不知道;不懂得。

6.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7.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8.一道:一路。

9.开:分开。

诗意(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作品赏析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池上的诗意]。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1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2《登池上楼》,谢灵运著,这首诗写在诗人任永嘉太守之时。

他出任永嘉太守,是受到宋新贵集团排挤的结果,所以这首诗的情绪比较低沉,萦绕着进退维谷的忧郁和无可奈何的怅恨。

登池上楼【名称】《登池上楼》【年代】南朝宋【体裁】五言古诗【作者】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zuò)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xùn)禄反穷海,卧疴(kē)对空林。

《池上》原文注释及简析

《池上》原文注释及简析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词释义】
艇:船。

一道:一路。

小娃:小女孩儿。

开:分开。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古诗今译】
一个小孩子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样隐瞒这件事,于是在水面上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名句赏析】——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铺着的密
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古诗二首池上的意思

古诗二首池上的意思

古诗二首池上的意思原文:《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衍生注释:“小娃”指小孩子。

“小艇”即小船。

“白莲”指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浮萍”是水生植物。

二、赏析:这首诗如同一个生动的小短片,把小孩子偷采白莲的有趣场景描绘得活灵活现。

小娃天真无邪,撑着小艇去偷采白莲,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道自己的行踪早已暴露。

那被小船冲开的浮萍,就像是他留下的“罪证”。

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三、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他的作品往往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四、运用片段: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在公园里玩耍,看到湖面上有一艘小船,我不禁想起了“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诗句,心想这要是我们也能划着小船去探险,那该多有趣呀!原文:《池上二绝·其二》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一、衍生注释:“山僧”指住在山寺的僧人。

“对棋”即相对下棋。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寺对弈图。

山僧相对而坐专心下棋,棋局旁的竹子投下清凉的阴影。

没有人看到他们在竹林里下棋,但时不时能听到棋子落下的声音。

诗人通过环境的描写和声音的衬托,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宁静中的生机。

三、作者介绍:同样是白居易所作。

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能写出百姓的疾苦,也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美好。

四、运用片段:周末,我走进了一座古寺,看到两位僧人在安静地下棋,周围一片宁静,此时此景,不正像“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所描绘的那样吗?我的观点结论:这两首《池上》诗,一首充满童趣,一首宁静清幽,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不同美好瞬间。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白居易《池上》译文注释及欣赏

白居易《池上》译文注释及欣赏

白居易《池上》译文注释及欣赏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

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

池上唐代: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及注释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鉴赏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

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创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

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池上》原文及译文

《池上》原文及译文

《池上》原文及译文
《池上》是唐朝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诗写出了小孩的贪玩和天真。

今天,店铺为您介绍的`是《池上》原文及译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关于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

关于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

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关于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池上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古诗(白居易)及注释译文一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译文二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注释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④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⑤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简析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可信。

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他高兴坏了,兴奋得竟忘记了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跑回家,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经过的痕迹。

诗人把一个充满童趣的画面和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创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及翻译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及翻译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及翻译第一篇: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及翻译《池上》是我们小学就学过的一首古诗,大家知道怎么样翻译这首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及翻译,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池上作者: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译文一个儿童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鉴赏这首诗写一个儿童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儿童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儿童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

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第二篇:白居易《池上》原文及翻译《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基调为闲情偶寄,该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是经典佳作之一。

《池上》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诗歌理论篇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译文及注释篇二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鉴赏篇三白居易的轶事典故爱恋湘灵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

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

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

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

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

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

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

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

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

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

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

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

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

在近8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池上》注释

《池上》注释

《池上》注释白居易《池上》译文及注释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居易《池上》译文及注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池上》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④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⑤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白居易《池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1、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

(音乐、图像)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21课《古诗两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编辑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出示两首古诗)(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的儿童。

)师:对,是这样的原因。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二、读诗。

1、师: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诗:《池上》(板书课题),这首诗大家都已经预习了,那你们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它的作者吗?师:同学们说得很清楚,看来课前预习花了很多工夫。

老师课前也搜集了有关资料,比较简洁,大家一起读一读。

老师出示:(生齐读)2、师:了解了作者,现在来读诗,大家会读吗?要不,你们先在下面练习一下吧。

池上·白居易全诗赏析

池上·白居易全诗赏析

池上·白居易全诗赏析池上·白居易全诗赏析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池上·白居易全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池上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鉴赏1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

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鉴赏2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池上》古诗解析

《池上》古诗解析

《池上》古诗解析池上,这是一首古代诗歌,通过对池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使用了古典诗歌的格式来呈现,正文如下:池上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诗以黄梅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池塘中的雨水和青草,以及蛙声的回荡。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首先,诗人用“黄梅时节”开篇,黄梅时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季节,表示春季渐进,植物开始生长。

黄梅时节的家家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这里的“家家雨”揭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细腻的感受。

接着,诗人描绘了“青草池塘处处蛙”,通过对草和池塘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感,并通过蛙鸣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悸动。

青草与池水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清新、活力的感觉。

诗的下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某个人的思念。

他们有一个约定,却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在午夜前见面。

这种约定未能落实的遗憾和思念,通过“有约不来过夜半”表达出来,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通过对棋子和灯花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思念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悠闲地弹奏着棋子,思念之情如灯花般飘散。

这样的描写引出了整首诗的思考和情感。

《池上》这首古诗运用了古典诗歌的格式,以经过认真观察的黄梅时节为背景,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描述约定未果的遗憾为主线,通过对池塘、雨水、蛙声、棋子和灯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

这首诗语句通畅流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整体上,通过精选的描写,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安详的感觉。

这首诗揭示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中的遗憾,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思考意义。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能够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表达出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思想。

《池上》这首古诗正是如此,通过对池塘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喜爱自然和对未实现的希望的思念。

同时,诗句流畅自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池上》这首古诗通过典雅的句式和描写细腻的词语,展示了古代文人的心灵世界和对自然之美的领悟。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原文_《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池上古诗的意思翻译

池上古诗的意思翻译

池上古诗的意思翻译池上小娃①撑②小艇③,偷采白莲④回。

不解⑤藏踪迹,浮萍⑥一道⑦开。

——唐·白居易注释①小娃:小男孩儿或小女孩。

②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⑦一道:一路。

解读翻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人家的白莲花回来。

他不懂得怎样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留下了一道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过程,写出了小孩子顽皮可爱的特点。

诗的前两句是小孩子去偷白莲,诗句生动地描绘出儿童的天真可爱、活泼淘气。

后两句写的是小孩儿的离去,他不知道掩藏自己,水面绿色的浮萍被小船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泄露了秘密。

这个小孩子就像白莲花一样,天真幼稚、活泼可爱。

扩展阅读莲花仙子的故事很久以前,在渤海与黄海交界处一个地方叫做普兰店。

普兰店附近有一片莲花怒放的地方,人们叫它莲花湖。

湖里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莲花仙子,与百姓们过着美满祥和的温馨生活。

渤海湾里住着一条凶狠的蚊龙王子,他听说莲花湖里有一位莲花仙子,就决定占领这个地方,霸占莲花仙子,让当地的百姓听从他,为他效力。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突然乌云密布、狂风驟起,渤海里一股黑色龙卷风向着莲花湖席卷而来,蚊龙王子露出狰狩凶狠的面孔。

莲花仙子为了保护当地的百姓,冲出湖面与蚊龙展幵了一场生死搏斗。

在最后关头,莲花仙子手持双锋宝剑,刺断了蛟龙的喉咙。

美丽的莲花湖因这场大战而枯竭了,所有的莲花都凋谢了,莲花仙子已经奋奋一息。

她伸出双手,一粒粒晶萤剔透的莲花杆从空中飘落下来,投入大地的怀抱,深深埋在这黝黑的土地之中。

从此以后,莲花依旧盛开,而美丽的莲花仙子却再也回不来了。

《池上》古诗原文及其赏析

《池上》古诗原文及其赏析

《池上》古诗原文及其赏析《池上》是由我国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所作,他与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古诗小池的有关知识,希望大家喜欢!目录池上古诗原文小池宋代: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池上古诗赏析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

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

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

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

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

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

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

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

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池上古诗译文注释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古诗池上的意思

古诗池上的意思

池上·白居易〔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赏析: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白居易《池上》赏析

白居易《池上》赏析

白居易《池上》赏析
白居易的《池上》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画面:一个小娃偷偷撑着小艇去池塘里偷采白莲,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于是浮萍被小艇划开了一道明显的痕迹。

这个场景生动地展现出小娃的天真、活泼和可爱。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小娃偷采白莲的情节,让人感受到儿童的纯真和活泼。

浮萍被划开的水线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秘密,引导着读者去探寻小娃的探险之旅。

这首诗充满了情趣和童趣,让人在微笑中领略到一份难得的纯真和快乐。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让人在品读之后仍能回味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艇, 回。 迹, 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池 上 小娃撑 / 小 艇, 偷采/ 白 莲 回。 不解藏 / 踪 迹, 浮萍一 / 道 开。
细读。
白居易,汉族, 字乐天,晚年又号香 山居士,我国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 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 和文学家。他的诗歌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 之称。
小 娃 撑 小 艇,
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撑:撑船,用桨使船前进 艇:船
句意: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 采 白 莲 回。
白莲:白色的莲花 回:回来
句意: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1 、怎样的荷塘,怎样的 白莲? 2、 小孩如何偷采白莲?
不 解 藏 踪 迹,
解:知道,懂得
句意:他还不懂得怎样隐藏
浮 萍 一 道 开。
一道: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 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开:分开
句意:在水面上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背 诵 古 诗
返回
读一读,试着背诵
池上
(唐)白居易
小 偷 不 浮
娃 采 解 萍
撑 白 藏 一
小 莲 踪 道
艇, 回。 迹, 开。
小测验
这首古诗写出了一个__ _ 天真顽皮 的 小娃娃,突出了童 心 、 童 真 、童 趣 。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自由读 读这首 诗。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看拼音,读一读
池上
(唐)白居易
chēng
tǐng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píng
浮 萍 一 道 开。
去拼音,读一读
池上
(唐)白居易
小 偷 不 浮
娃 采 解 萍
撑 白 藏 一
小 莲 踪 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