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讲义整理打印资料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真题分章节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真题分章节厦门大学微生物考研真题绪论微生物分类及常见代表微生物?(98、99)从微生物代谢特点来解释微生物“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的原因?(99)第一章原核生物形态,构造和功能细菌和酵母菌的生态分布?(99)1.细胞壁构造5.磷壁酸(04)3..肽聚糖单体(06)外膜(08)举例说明肽桥的类型?(01)分别写出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01)1.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成分及结构的异同点.(4分)(04)比较G+和G-菌细胞对机械抗性、溶菌酶、碱性染料敏感性的差异且解释其可能机制?(08)8.试述内毒素生产菌的细胞结构和组成,且简要说明内毒素的免疫特性及其主要检测方法。
(8分)(07)8.真细菌肽聚糖和古细菌假肽聚糖的组成和结构有何不同6分(06)1.革兰氏染色关键的步骤是哪壹步,为什么?6分(06)抗酸染色(08)LPS的毒性成分是()。
类脂A核心多糖O-侧链脂蛋白(08)2.缺壁细胞2.支原体(3分)(03)12、L型细菌(05)5.在细菌中,专性能量寄生的为: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MLO(06)2、何谓缺壁细菌?说明4种缺壁细菌形成原因及特点。
(5分)(07)3.特殊细胞构造和细胞内含物荚膜的化学成分、功能?(98)菌胶团(2001)1.龋齿的形成和某些产荚膜细菌有关吗?解释你的答案。
(02)内生孢子(98)2、芽孢子(05)1.芽孢囊(06)半孢晶体(08)1.试根据“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分析芽孢的抗热机制。
(5分)(03)菌毛形态和种类?(01)9、细菌的菌毛的主要功能是:A、运动B、传递遗传物质C、附着D、致病性(05)1.证明某壹细菌是否存在鞭毛有那些实验方法?(7分)(03)聚beta羟丁酸颗粒储存的营养要素是?用途及优点?(01)4.放线菌放线菌革兰氏染色结果?(99)工业发酵产抗生素放线菌主要借助哪种方式产生新的菌丝体有性孢子无性孢子菌丝体断裂有性结合(2000)试以链霉菌为例简述放线菌的生活史?(01)在显微镜下,链霉菌的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相比,颜色()、直径()。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知识点归纳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知识点归纳(1)1脂肪只是脂质里面的壹类物质,脂质除包括脂肪以外,仍包括类脂和固醇。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类脂的壹种,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2能合成多糖的场所:叶绿体——淀粉;高尔基体——纤维素;肝脏和肌肉——糖元;内质网壹壹—糖蛋白3组成核酸的核苷酸共有2类8种,碱基共5种4碱基对的数量及排列顺序→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5DNA和蛋白质均存在物种特异性,因此可从分子水平上为生物进化、亲子鉴定、案件侦破等提供证据,而ATP、氨基酸、核苷酸、脂质、糖类无特异性。
6在推测生物膜种类时,常根据生物膜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判断,含糖类多的壹般为细胞膜,含蛋白质多的为功能复杂的生物膜如线粒体内膜。
由糖蛋白可推测细胞膜的内外,其他生物膜的外面壹般无糖被7原生质=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俩膜之间的细胞质8线粒体是动物细胞唯壹产生CO2场所;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则是植物细胞产生C02场所。
9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这样的细胞壹般不再进行分裂增殖。
10低等植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有无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和高等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细胞壁、中心体、叶绿体、液泡。
11溶酶体是具有壹层膜的细胞器,其膜内含多种水解酶。
如当细胞内出现老化的蛋白质时,蛋白水解酶便释放出去,将蛋白质水解;发生细胞免疫时,效应T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靶细胞的溶酶体破裂,释放出各种水解酶,使靶细胞死亡。
1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为有无核膜,俩者共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原核生物的细胞壁为肽聚糖;分裂方式为二分裂;变异方式只有基因突变;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的结构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编码区无外显子、内含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为有无核膜,俩者共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原核生物的细胞壁为肽聚糖;分裂方式为二分裂;变异方式只有基因突变;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的结构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编码区无外显子、内含子13转录和翻译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分裂期染色体处于高度螺旋状态壹般不再转录。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壹、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1、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主要是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鞭毛、芽孢等)及染色特性进行观察,直观地了解细菌在形态结构上特性,根据不同微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达到区别、鉴定微生物的目的。
2、细菌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细胞群体叫菌落(colony)。
不同微生物在某种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菌落特征有很大差异,而同壹种的细菌在壹定条件下,培养特征却有壹定稳定性。
,以此能够对不同微生物加以区别鉴定。
因此,微生物培养特性的观察也是微生物检验鉴别中的壹项重要内容。
1)细菌的培养特征包括以下内容: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大小、形态、颜色(色素是水溶性仍是脂溶性)、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形状、边缘特征及迁移性等。
在液体培养中的表面生长情况(菌膜、环)混浊度及沉淀等。
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观察运动、扩散情况。
2)霉菌酵母菌的培养特征:大多数酵母菌没有丝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和细菌的很相似,只是比细菌菌落大且厚。
液体培养也和细菌相似,有均匀生长、沉淀或在液面形成菌膜。
霉菌有分支的丝状体,菌丝粗长,在条件适宜的培养基里,菌丝无限伸长沿培养基表面蔓延。
霉菌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都常带有不同颜色,因而菌落边缘和中心,正面和背面颜色常常不同,如青霉菌:孢子青绿色,气生菌丝无色,基内菌丝褐色。
霉菌在固体培养表面形成絮状、绒毛状和蜘蛛网状菌落。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俩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俩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微生物学讲义
绪论一、什么是微生物非分类学上名词,来自法语“Microbe”一词。
是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一般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其进行观察。
三界(域)系统Woese提出将生物分成为三界(后来改称三个域):古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
1990年,他为了避免把古细菌也看作是细菌的一类,他又把三界(域)改称为:Bacteria(细菌)、Archaea(古生菌)和Eukarya(真核生物)。
并构建了三界(域)生物的系统树。
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
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微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质;微生物是现代生物技术使用的重要宿主和工具。
少数微生物也是人类的敌人!认识微生物的四大障碍:个体过于微小;群体外貌不显;种间杂居混生;形态与作用后果很难被认识。
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过程(一)、微生物的发现——形态学时期荷兰人列文虎克(1632-1723)首次观察到了细菌。
(二)、微生物学的奠基——生理学时期法国人巴斯德(1822-1895)(1)证实了微生物活动和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
(2)免疫学——预防种痘(3)发酵的研究——相信一切发酵作用都和微生物的存在及繁殖有关。
不同的发酵是由不同的微生物引起的。
(4)发明巴斯德消毒法。
德国人柯赫(1843-1910)1、建立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1)分离和纯化细菌:划线法,混合倒平板法。
(2)设计了培养细菌用的肉汁胨培养液和营养琼脂培养基。
(3)设计了细菌染色技术2、证实疾病的病原菌学说,提出了柯赫准则。
柯赫准则(1)某一种微生物,当被怀疑是病原体时,它一定伴随着病害而存在。
(2)必须能自原寄主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并培养成为纯培养。
(3)用已纯化的纯培养微生物,人工接种寄主,必须能诱发与原来病害相同病害。
(4) 必须自人工接种发病的寄主内,能重新分离出同一病原微生物并培养成纯培养。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全部答案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全部答案绪论●1680年列文虎克制成显微镜───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
●1857年,巴斯德(LouisPasteur)微生物之父证明了酒精是由活的酵母发酵引起的。
且提出了著名的发酵理论:壹切发酵过程都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1897年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发现磨碎的酵母仍使糖发酵形成酒精───酶●1905年,柯赫建立微生物纯培养技术,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赫的固体培养基也是微生物学研究史上的壹大突破。
第壹章生产菌种的筛选1、工业化菌种的要求有哪些?①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不易变异退化;②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③抗病毒能力强,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④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和致病菌无关,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包括抗生素、激素和毒素等,保证安全);⑤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⑥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如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较快,发酵周期短等)。
⑦培养和发酵条件温和(糖浓度、温度、pH、溶解氧、渗透压等)2.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3、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壹般操作步骤?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壹定要进行富集培养?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培养—培养—菌落的选择—出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富集培养的原因: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4.每克土壤的含菌量大体上有壹个十倍系列的递减规律:细菌(~108)>放线菌(~107)>霉菌(~106)>酵母菌(~105)>藻类(~104)>原生动物(~103)第二章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控制1、酶活性调节的反馈抑制类型和抑制机制。
反馈抑制——主要表当下某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过量时可反过来直接抑制该途径中第壹个酶的活性,促使整个反应过程减慢或停止,从而避免了末端产物的过多累积。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单元资料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单元资料微生物单元资料第1课可参见网站:http://www.blueanimalbio.com,http://kepu.llas.,http://home.jlu.edu.cn,http://www.cbe21.com,http://WWW.zsu.edu.cn。
2壹、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继前壹课了解了微生物之后,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中的壹种细菌。
细菌的分布十分广泛,空气、水、土壤、人体皮肤的表面甚至在身体内部,都有它们的踪影。
但由于它太微小了,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直接见到它。
长期以来,人们壹直以为细菌全是有害的,实际上危害人类的细菌只是壹小部分,大多数细菌能和我们和平共处甚至为人类造福,本课教材从孩子们喜欢的做酸奶活动开始,引领孩子们去认识细菌。
教材分三部分。
第壹部分:自己动手做酸奶。
酸奶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的营养晶。
酸奶除味道为很多人喜欢外,特别适合那些喝牛奶后胃部不适甚至腹泻的“乳糖不耐受症患症”患者。
选择酸奶来代替牛奶是由于酸奶中含乳酸菌,牛奶中的乳糖可被乳酸菌发酵转化成乳酸,乳糖不耐受患者饮用酸奶不会出现腹泻症状,正好解决了这壹部分人喝牛奶可能产生的问题。
学生对做酸奶的活动会非常感兴趣。
制作酸奶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五点:(1)在250克鲜牛奶中加入1~2勺(普通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恃牛奶冷却到35℃~40℃时(相当于人体的温度,如果用水温计测量温度,那么在测量前壹定要将水温计用开水杀菌),加入俩勺酸奶(勺子要用开水杀菌),仔细搅匀;(3)将配制好的牛奶倒进消过毒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4)保温8小时左右后(在此过程中,保温容器盖子不要打开),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5)制好酸奶后,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且且不能存放太久。
注意:在制作过程中,所用到的器具都要进行消毒。
第二部分:认识细菌,解释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
这部分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菌的有关知识:第壹,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微生物学知识讲义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一、概述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一群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才可见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基本特征●体积极小,但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能迅速吸收营养物质,很快繁殖;●种类繁多并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空气、动植物的有机体等;●和人类关系极为密切。
3、微生物的作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绝大多数对人类是无害有益的,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蛋白包括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及死去的植物转化为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需要。
✧空气中的氮,必须有固氮菌作用后,植物才能利用,而后植物再被人类利用。
✧如碳、硫、磷等元素也必须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才得以循环和为动植物所利用。
如果没有微生物,植物就不能新陈代谢,人和其他生物将难以生存。
工农业方面,可利用微生物为人类造福。
例:✧农业:用固氮菌、根瘤菌制造菌肥、利用杀螟杆菌消灭病虫害。
✧工业:食物发酵、制革、纺织、石油化工、冶金等。
✧医药: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只有一小部分微生物可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疾病。
例:痢疾杆菌引起痢疾;霍乱弧菌引起霍乱;感冒病毒引起感冒等鉴于微生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有必要研究微生物,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有害的一面,为人类造福。
微生物学应运而生,它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相互关系等问题的一门科学。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我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利用微生物来酿酒;自古以来就把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等真菌用于医疗;●1676年,荷兰人创造了第一架原始显微镜,从而打开了显微镜下的另一个世界;●1798年英国医生创造了牛痘苗预防天花,为预防医学开辟了广阔途径;●19世纪末,俄罗斯学者观察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创造了细胞免疫学派;●1892年,俄罗斯学者证实了自然界还有更小的微生物——病毒的存在;●1929年,发现青霉素,1943年发现链霉素,此后化学治疗剂和抗生素不断出现,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有力武器。
微生物学重点课件知识整理_第一章_第二章_梵游版_适合直接打印复习
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对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细胞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小,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数量多变异快,适应强种类多,分布广微生物的类群不具细胞结构: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古菌、蓝细菌等;真菌:酵母菌、霉菌、担子菌等;单细胞原生生物:藻类、原生动物等二、微生物的分类单位和命名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是一门按微生物的亲缘关系把它们安排成条理清楚的各种分类单位(单元)或分类群(taxon)的科学。
其具体任务:·分类(classification):通过收集大量有关个体描述的资料,经过科学的归纳,整理成一个科学的分类系统。
分类解决的是从个别到一般或从具体到抽象的问题。
·鉴定(identification):通过详细观察和描述一个未知名称纯种微生物的各种性状特征,然后查找现成的分类系统,以达到知类辨名的目的。
鉴定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或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命名(nomenclature):为一个新发现的微生物确定一个新学名,即当详细观察和描述一个未知菌种后,经过认真查找现有的权威性分类鉴定手册,发现是一个以往还未记载过的新种时,按照微生物的国际命名法规给以一个新的学名。
➢种species:凡是与典型培养菌(type culture,type strain)密切相同的其它培养菌统一起来区分为细菌的一个种。
(伯捷氏手册)。
➢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y:某一明显而稳定的特征与模式种不同的种称为模式种的亚种/变种。
➢菌株Strain: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遗传型群体及其一切后代。
因此,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2.微生物的命名➢种的命名原则——双名法学名= 属名+种名+ (首次定名人) + 现名定名人( + 定名年份)用斜体排字均用正体排字,可省略(l)每一种微生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希拉字或拉丁化了的其它文字组成;(2)第一个字是属名,用名词,字首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是种名,用形容词,字首字母不大写;(3)属名规定了微生物的主要特征,如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种名补充说明微生物的次要特征,如颜色、形状、用途等;➢变种的命名原则-------“三名法”学名= 属名+种名+ (subsp./var.)+ 亚种/变种名排成斜体排成正体,但可省略排成斜体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第三节酵母菌Yeast·真核生物Eukaryotes: 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生物。
微生物学知识讲义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一、概述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一群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才可见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基本特征●体积极小,但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能迅速吸收营养物质,很快繁殖;●种类繁多并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空气、动植物的有机体等;●和人类关系极为密切。
3、微生物的作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绝大多数对人类是无害有益的,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蛋白包括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及死去的植物转化为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需要。
✧空气中的氮,必须有固氮菌作用后,植物才能利用,而后植物再被人类利用。
✧如碳、硫、磷等元素也必须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才得以循环和为动植物所利用。
如果没有微生物,植物就不能新陈代谢,人和其他生物将难以生存。
工农业方面,可利用微生物为人类造福。
例:✧农业:用固氮菌、根瘤菌制造菌肥、利用杀螟杆菌消灭病虫害。
✧工业:食物发酵、制革、纺织、石油化工、冶金等。
✧医药: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只有一小部分微生物可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疾病。
例:痢疾杆菌引起痢疾;霍乱弧菌引起霍乱;感冒病毒引起感冒等鉴于微生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有必要研究微生物,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有害的一面,为人类造福。
微生物学应运而生,它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相互关系等问题的一门科学。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我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利用微生物来酿酒;自古以来就把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等真菌用于医疗;●1676年,荷兰人创造了第一架原始显微镜,从而打开了显微镜下的另一个世界;●1798年英国医生创造了牛痘苗预防天花,为预防医学开辟了广阔途径;●19世纪末,俄罗斯学者观察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创造了细胞免疫学派;●1892年,俄罗斯学者证实了自然界还有更小的微生物——病毒的存在;●1929年,发现青霉素,1943年发现链霉素,此后化学治疗剂和抗生素不断出现,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有力武器。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江苏大学考研微生物资料
(生物科技行业)江苏大学考研微生物资料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1、名词解释:生长产量常数(Y),最适生长温度,巴氏消毒法,抗生素,抗代谢药物,选择毒力,生长限制因子。
生长产量常数(Y):指菌体产量和限制性营养物消耗的比例关系。
最适生长温度:某菌分裂代时最短或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巴氏消毒法:用较低的温度处理牛乳或其他液态食品,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无芽孢病原菌而又不损害营养和风味的消毒方法。
抗生素: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壹种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人工衍生物,能对他种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抑制作用或致死作用。
抗代谢药物:又称代谢拮抗物、代谢类似物,是指在结构上和生物体所必需的代谢物相似,能够和正常代谢途径中特定的酶发生竞争性反应,从而阻碍酶的功能、干扰代谢的正常进行的物质。
选择毒力:抗生素对人体及动、植物组织的毒力,壹般远小于它对致病毒的毒力,这称为抗生素的选择毒力。
生长限制因子:凡是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营养物,就称生长限制因子。
MIC:最小抑菌浓度,表示某药物对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常以μg/ml或μ/ml 来表示。
2、什么是典型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各期特点如何?典型生长曲线:将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恒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在适宜条件下,其群体就会有规律地生长,定时取样测定细胞含量,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就能够画出壹条有规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划分的依据:单细胞微生物。
特点:(1)延滞期(停滞期、调整期):a.生长速率常数为零;b.细胞形态变大或增大;c.细胞内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
d.合成代谢活跃;e.对外界不良条件的反应敏感。
(2)对数期:菌体细胞生长的速率常数R最大,分裂快,代时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内酶系活跃,代谢旺盛,菌体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群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最壹致,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注册环保工程师微生物考点整理
(生物科技行业)注册环保工程师微生物考点整理1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1、菌株:是指任何壹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
种的特征常用壹个指定的典型菌株来代表。
2、三个分类系统:1)苏联·克拉西尼科夫《细菌和放线菌鉴定》;2)法国·普雷沃《细菌分类学》;3)美国·细菌学家协会所属伯杰氏鉴定手册董事会《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
3、1969年魏泰克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我国王大耜六界分类系统: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
4、微生物的学名采用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构成。
在出版物中,学名应排成斜体(在书写或打印时,在学名之下划壹横线,以表示它是斜体)。
学名通常由壹个属名(第壹个字母大写)加壹个种名(第壹个字母小写)构成。
5、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分布广泛、种类繁多;3)繁殖迅速、容易变异;4)代谢活跃、类型多样。
6、在微生物界,个体最小的是类病毒和阮病毒,他们比病毒仍小将近100倍。
7、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有独立代谢的能力,必须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所需要的化学成分以及繁殖新个体。
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内力,壹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的宿主。
8、病毒繁殖的过程:吸附、侵入、复制和合成、释放。
9、细菌裂解可导致液体培养物由浑浊变清,也可导致固体培养物出现噬菌斑。
10、三级处理可对病毒灭活,经三级处理后可使病毒的滴度常用对数值下降4~6.11、菌体的形态和大小均受菌龄、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2、几乎所有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称为基本结构。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学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言一、微生物概述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microbe,microorganism)通常是描述一切不借助显微镜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这类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古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微生物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因此,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它们的大小和特征见表1.1所示。
但是有些例外,如许多真菌的子实体、蘑菇等常肉眼可见;相同的,某些藻类能生长几米长。
一般来说微生物可以认为是相当简单的生物,大多数的细菌、原生动物、某些藻类和真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即使为多细胞的微生物,也没有许多的细胞类型。
病毒甚至没有细胞,只有蛋白质外壳包围着的遗传物质,且不能独立存活。
表1.1 微生物形态、大小和细胞类型2、生物中哪些是微生物3、微生物的特点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形态上,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需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大小以微米和纳米计量。
物生非细胞生物病毒、亚病毒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真细菌、古细菌真核生物生动物真菌、单细胞藻类、原b繁殖快生长繁殖快,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细菌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可以繁殖一代。
c代谢类型多,活性强。
d分布广泛有高等生物的地方均有微生物生活,动植物不能生活的极端环境也有微生物存在。
e数量多在局部环境中数量众多,如每克土壤含微生物几千万至几亿个。
f易变异相对于高等生物而言,较容易发生变异。
在所有生物类群中,已知微生物种类的数量仅次于被子植物和昆虫。
微生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所以微生物是很好的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用途。
二、微生物学的重要性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紧密联系,下面仅列出几个:1、环境微生物在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地球化学循环)中承担主要作用,构成生物体的所有基本成分。
【高考生物】微生物讲义整理打印资料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讲义整理打印资料微生物培训主要三点:一、微生物是什么?(包括微生物的学科发展、微生物定义、特点等。
以及详细介绍细菌,霉菌,酵母菌这三大类菌。
还有点细菌的增殖原因。
)二、为什么要控制微生物?(有什么危害)食品变质以及各种菌引起的疾病。
三、怎么抑制微生物?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源(水,空气,土壤,人和动植物)抑制方法介绍,详细介绍杀菌方法:加热、药剂控制微生物污染食品微生物学及其发展史1.微生物学(microbiology),micro“小”,bios“生命”,logy“研究”——研究那些小得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活生物体。
我们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达到控制腐败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活动,以防止食品变质和杜绝因食品而引起的病害。
2.微生物学发展简史:2.1.公元前二千多年夏禹时代,就有酿酒的记载,酿酒的记载,酿酒就必须有酵母菌参与。
2.2.十七世纪荷兰人吕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首先观察到微生物(细菌)。
2.3.十九世纪,法国科学家斯德,发现发酵和腐败是微生物的作用结果,为了防止酒类变质,他创造加温处理方法“巴氏消毒法”。
2.4.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微生物的研究日益深入。
微生物的定义所谓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外形的一群低等的、原始的微小生物,如细菌。
(体型微小,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的结构,结构简单,有的具有细胞构造,有的甚至没有细胞构造,生长繁殖快,对物质具有非常强烈的转化作用;容易引起变异,以致微生物的种类特别繁多,并且新的种类还在不断产生;数量多,分布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以致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如土壤、空气、水以及人和动植物体上都有微生物生活或生存)2\\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是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个体最小的生物。
2.1结构简单:微生物多数是单细胞;2.2生长旺,繁殖快(大肠杆菌在它的适宜37-44℃之间,20-30分钟繁殖一代)2.3分布广.种类多(10万多种):自然界中到处都有,如水、空气、土壤等。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学考研笔记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学考研笔记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微生物(一)定义:传统定义: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一般小于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现代定义:一般是指绝大多数凭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或看清,以及少数能直接通过肉眼看见的单细胞、多细胞和无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二)类群:1.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2.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3.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三)特点:小(个体微小)µ m(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n m(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简(构造简单)单细胞微生物简单多细胞非细胞(即“分子生物”)低(进化地位低)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1mm=103µ m=106 nm=107Ǻ分辨率:肉眼:0.1mm;显微镜:0.2 µ m;电子显微镜:10 Ǻ二、为什么要学习微生物1.微生物无处不在2.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也有害。
因此,发掘、利用、改造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和改造有害微生物3.最终目的: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细菌数亿/g土壤,土壤中的细菌总重量估计为:10034 ×10 12吨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皮肤表面: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 亿个每个喷嚏的飞沫含4500-150000个细菌福:1、微生物在许多重要产品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面包、奶酪、啤酒、抗生素、疫苗、维生素、酶等重要产品的生产.2、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帮助消化、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生理屏障3、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有了它们才使得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循环.4、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美妙的前景也是微生物对人类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性皮肤病
1001(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性皮肤病1002 第五十七章微生物性皮肤病第五十七章微生物性皮肤病第壹节头癣【病史采集】1.发病情况:初起有无丘疹、脓疱、黄痂、白色鳞屑,有无断发、化脓及疤痕。
2.自觉症状:痒感程度。
3.治疗经过:尤其是抗真菌药疗效的观察。
4.接触史或流行史:托儿所、学校有无头癣患者,家中有无患癣的猫狗等家畜。
【体格检查】皮肤科情况:1.头皮损害:黄癣初为丘疹、脓疱,继为黄癣痂,留下萎缩性疤痕。
白癣初为白色鳞屑母斑,周围继发小的卫星样损害,常且发脓癣。
黑点癣为散在的白色鳞屑斑。
2.头发损害:黄癣发干枯、细黄、弯曲、参差不齐,发际处壹般不受侵犯。
白癣为片状高位断发常有菌鞘。
黑点癣为片状低位断发,外观如小黑点。
【实验室检查】1.直接镜检:黄癣为病发内气泡和真菌菌丝,白癣为病发外密集真菌孢子,黑点癣为病发内成串关节孢子。
2.真菌培养:黄癣为许兰氏黄癣菌,白癣为铁锈色小孢子菌或羊毛状小孢子菌,黑点癣为紫色毛癣菌或断发毛癣菌。
3.滤过紫外线灯:黄癣病发呈暗绿色荧光,白癣病发呈亮绿色荧光,黑点癣无荧光。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头皮及病发的典型改变,真菌直接镜检及滤过紫外线灯检查,壹般不难诊断。
可疑病例,真菌培养阳性,能够做出诊断。
应和石棉状糠疹、头部银屑病、湿疹、脂溢性皮炎等病相鉴别。
【治疗原则】1.壹般治疗:(1)剃头:每周剃头1次,共8次,去除带菌的头发。
(2)洗头:每日用温水肥皂、2%酮康唑洗剂、硫化硒洗剂洗头2次,连续8周。
(3)消毒:对患者的衣、帽、毛巾及护发、理发用具等应每周煮沸或用其他方法消毒1次。
2.外用药:外搽1%联苯苄唑霜、2%酮康唑霜、1%特比奈芬霜、3%咪康唑霜、5%~10%硫磺软膏、5%水杨酸软膏等,每日2次,共8周。
3.内服药:(1)首选灰黄霉素:15~20mg/Kg.d,黄癣连服10天,白癣、黑点癣连服14天。
(2)特比奈芬:体重小于20Kg者,每日62.5mg,共4周;体重20-40Kg1004 第五十七章微生物性皮肤病者,每日125mg,共4周;体重大于40Kg者,每日250mg,共4周。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第三节微生物的人工培养技术培养原则:细胞型微生物使用体外培养基进行培养。
病毒使用活细胞进行培养。
操作原则:无菌操作培养条件:需氧培养、微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
培养方式:分离培养和纯培养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的生态?是研究微生物和环境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包括三大研究内容:第壹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第二节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三节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作用(自学)学习要点:1.掌握反刍兽瘤胃中微生物种类和作用;2.掌握正常菌群的作用;3.掌握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第壹节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壹、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分布二、正常菌群及其作用三、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自学)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自学)五水中微生物的分布(自学)反刍兽瘤胃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厌氧菌→109-1011个/g内容物厌氧真菌→105个/g内容物纤毛虫→105-106个/g内容物瘤胃内厌氧菌纤维素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蛋白质合成菌蛋白质分解菌脂肪分解菌淀粉分解菌维生素合成菌产甲烷菌瘤胃微生物的作用肠道中微生物粪便中微生物真杆菌腐败菌双歧杆菌酵母肠球菌霉菌拟杆菌嗜热菌大肠杆菌等放线菌等分解纤维素使非反刍分解粪便中纤维素,兽部分利用粗纤维,转化为优质粪肥合成挥发性脂肪酸。
二、正常菌群(normalflora)1.正常菌群是指动物体某些部位恒定发现的微生物群体.异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和动物体间的平衡受到破坏,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改变,潜在病原微生物迅速繁殖而引起菌群失调症。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杀灭大量敏感菌,使某些条件致病菌或耐药菌优势生长,因感染及慢性消耗性疾病,使动物免疫功能低下。
长期给动物饲喂单壹饲料或急剧改变饲料配方或动物过度使役、长途运输。
第二节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重要概念消毒(disinfection)是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而对非病原微生物且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防止病原传播。
防腐(antisepsis)是指利用某种理化因素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微生物讲义汇总
微生物讲义微生物定义需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形体微小、肉眼看不见,数量繁多、上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观察到的低等生物体。
此类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6类。
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半透性薄膜。
通过质壁分离、选择性染色、原生质体破裂或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可以证明细胞膜的存在。
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运送、交换;a)b) 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作用; c) 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和荚膜等大分子的场所;进行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 d)e) 许多酶和电子传递链组分的所在部位;f)鞭毛的着生点和提供其运动所需的能量等间体:细胞膜内褶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囊状的结构,一般位于细胞分裂部位或其附近,其功能主要是促进细胞间隔的形成并与遗传物质的复制及其相互分离有关。
在革兰氏阳性菌中,间体较为明显。
.糖被微荚膜、在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存在着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
类型:荚膜或粘液层如果细菌荚膜连在一起,其中包含有许多细菌叫菌胶团。
糖被的功能保护细菌免受干旱损伤,对一些致病菌来说,可保护它们免受宿①堆积以备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主白细胞的吞噬;②贮藏养料,③通过荚膜或其有关构造可使菌体附着于适当的物某些代谢废物;④体表面。
真核微生物: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核仁,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一类微生物。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霉菌(丝状真菌)蕈菌(大型真菌))真菌大多真菌具有细胞壁,是一类低等真核生物的通称。
无根茎叶分化,真菌的菌体除少数为丝状体,不含叶绿素,靠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
为单细胞外,多数由不分隔或分隔的菌丝体组成。
真菌的繁殖方式,除了小段菌丝的再生外,主要是形成多种形式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繁殖特征是真菌分类的主要依据。
真菌的特点:细③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②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叶绿体,①.有性呈顶端生长;④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⑤胞壁多含几丁质;℃。
2020版生物高考讲义:第33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Word版含答案.pdf
第33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3.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4.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科学思维分析培养基的成分及其作用,比较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异同科学探究设计实验探究微生物培养的条件近三年考情2018·全国卷Ⅰ(37)、2018·全国卷Ⅱ(37)、2018·全国卷Ⅲ(37)、2017·全国卷Ⅰ(37)、2016·全国卷Ⅰ(39)、2016·全国卷Ⅲ(39)社会责任关注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及宣传健康生活考点一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营养组成: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 、氧气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3)种类①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②按照成分的来源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③按照功能用途可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
2.无菌技术(1)含义: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2)常用方法3.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①纯化培养原理:想方设法在培养基上得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可获得较纯的菌种。
②纯化大肠杆菌的关键步骤:接种。
③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a.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如图所示b.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3)菌种的保存方法①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②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真核微生物讲义
(生物科技行业)真核微生物讲义真核微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真正细胞核、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有线粒体的微小生物,称为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中的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微藻及原生动物。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间的差别见下表。
在真核微生物中,种类最多、被比较广泛研究的类群是真菌。
真菌是壹个自然的分类类群,其成员既有很微小的酵母,也有较大型的蘑菇。
由于微生物是指肉眼见不见或见不清楚结构的微小生物,因此只有部分真菌属于微生物的范畴,就是我们在研究和生产上经常涉及到的酵母和霉菌,而具有大型子实体的蘑菇、灵芝、马勃、木耳、鹿花等等则不应被包括在微生物的范畴之中。
另壹方面,随着生物的系统学特别是真菌的系统学研究的深入,壹些曾被认为属于真菌的类群当下已被划入到其他的生物界中,例如过去在丝状真菌中涉及到的以水霉、疫霉、霜霉等为代表卵菌以及丝壶菌等;仍有壹直存在分类学归属争议的粘菌、根肿菌等。
再加上属于微生物范畴的、分类地位明确的藻类和原生动物等,真核微生物实际上不像原核微生物那样是壹个单系类群,而是包含了属于不同生物界的几个类群,不过这其中,真菌仍是种类较多、价值比较重要的主要微生物类群。
按照晚近的壹些认识,真菌的主要特征包括:①具有真正细胞核;②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③营养体壹般为发达的丝状、分枝结构,也有单细胞;④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⑤细胞壁含几丁质(甲壳质);⑥营养方式为吸收式异养;⑦陆生性较强。
第壹节丝状真菌——霉菌绝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是菌丝体,因此,丝状真菌是真菌的最主要成员。
同时丝状真菌也不是壹个系统学或者分类学上的概念,因为它是按照营养体类型的壹致性而不是按照作为真菌分类依据的子实体特征来划定范畴的,故包含了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等。
霉菌(mould,mold)是丝状真菌(filamentousfungi)的壹个通俗名称,这是因为这类真菌通常会在生长基质表面呈现为发霉的特征。
它们往往在潮湿的气候下大量生长繁殖,长出肉眼可见的丝状、绒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霉状物),有较强的陆生性,在自然条件下,常引起食物、工农业产品的霉变和植物的真菌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讲义整理打印资料微生物培训主要三点:一、微生物是什么?(包括微生物的学科发展、微生物定义、特点等。
以及详细介绍细菌,霉菌,酵母菌这三大类菌。
仍有点细菌的增殖原因。
)二、为什么要控制微生物?(有什么危害)食品变质以及各种菌引起的疾病。
三、怎么抑制微生物?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源(水,空气,土壤,人和动植物)抑制方法介绍,详细介绍杀菌方法:加热、药剂控制微生物污染食品微生物学及其发展史1.微生物学(microbiology),micro“小”,bios“生命”,logy“研究”——研究那些小得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见见的活生物体。
我们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达到控制腐败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活动,以防止食品变质和杜绝因食品而引起的病害。
2.微生物学发展简史:2.1.公元前二千多年夏禹时代,就有酿酒的记载,酿酒的记载,酿酒就必须有酵母菌参和。
2.2.十七世纪荷兰人吕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首先观察到微生物(细菌)。
2.3.十九世纪,法国科学家斯德,发现发酵和腐败是微生物的作用结果,为了防止酒类变质,他创造加温处理方法“巴氏消毒法”。
2.4.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微生物的研究日益深入。
微生物的定义所谓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见清它们外形的壹群低等的、原始的微小生物,如细菌。
(体型微小,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见到它们的结构,结构简单,有的具有细胞构造,有的甚至没有细胞构造,生长繁殖快,对物质具有非常强烈的转化作用;容易引起变异,以致微生物的种类特别繁多,且且新的种类仍在不断产生;数量多,分布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以致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如土壤、空气、水以及人和动植物体上都有微生物生活或生存)2\\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是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个体最小的生物。
2.1结构简单:微生物多数是单细胞;2.2生长旺,繁殖快(大肠杆菌在它的适宜37-44℃之间,20-30分钟繁殖壹代)2.3分布广.种类多(10万多种):自然界中到处都有,如水、空气、土壤等。
2.4个体小:小于0.1mm。
肉眼不可见。
2.5适应性强,易变异2.6代谢强,转化快详细介绍细菌,霉菌,酵母菌这三大类菌一、细菌细菌是不含细胞核膜,只有原核细胞的低等微生物,它和植物壹样都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素的微小单细胞生物体。
1、形态和大小细菌的形态分为球状、棒状、螺旋状,壹般所谓的球菌、杆菌及螺旋菌。
细菌是靠细胞的分裂来增殖又称分裂菌。
球菌分裂后,除了以单球菌存在外,依不同的分裂方法,也有分裂后不立即成单球菌而形成特有的细胞群存在。
杆菌的分裂,由于受限于长轴方向,所以细胞分裂后,不会脱离,壹般都以连锁状存在,如Y字、V字等形状。
螺旋菌的里面特有的逗点状(comma)物,故又称为弧菌(Vibrio)。
细菌大小,依菌种有很大的差异,大多球菌在0.7~2μm(μm=1/1000mm),杆菌在0.5~1μm×3mm,也有100μm之上的丝状杆菌。
(μm=微米=10-6米,mm=毫米=10-3米)2、细胞细菌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及细胞质所组成。
细胞质是遗传因子的本体,它亦包含了核糖体(ribosome),液胞及细胞含有物。
细胞壁的构造,因组成分的不同会造成革兰氏(Gram)染色的差异。
草酸铵结晶紫碘液酒精番红革阳性紫色革阴性为红色。
3、粘质层大部分细菌细胞都是由多糖体及多肽(Polypeptide)等高分子化合物所形成的粘质层所包围着,依菌种的不同,在粘质层中的薄膜层组成分,也有所不同,这对其特异的免疫性也有所不同。
4、鞭毛大多数的杆菌和少数的球菌,能利用鞭毛在液体中运动。
所以鞭毛对具有运动性的细菌来说,它是壹种运动器官,而鞭毛的有无、生长的位置及数量,更是在细菌分类上重要的指标。
5、孢子(芽孢)有的细菌会形成孢子,而壹般在细菌细胞内所形成的内生孢子称为孢子囊,而对平时负责生长,代谢的普通细胞则称为营养细胞。
营养细胞的抗热性,壹般非常弱,80℃以下的加热,则可让它死灭。
而孢子则较强的抗热性,100℃之上的加热,尚可耐住。
孢子的形状大多是球形和椭圆形,每个细胞能形成1个孢子,孢子形成的部位,有的在端部,有的则在中央部,而细胞本身的形状有的不会变,有的则会成膨肿状,如图1。
细菌孢子的形成,是细菌为了对抗恶劣的生长环境,所形成自我保护形态,这也是细菌生活链的壹部分。
孢子对热、药剂、干燥等等的抵抗力比营养细胞来得强,而这种耐久体,在适当地条件下,能够发芽再变成营养细胞,进行分裂增殖。
细菌孢子的异常抵抗力原因在于孢子的微细构造中含特异的分子配列,及孢子是由数层含有复杂构造的细胞膜所围住,其浓密的细胞质内,水份的含量相当少,且是结合水,而营养细胞的主要水份为自由水。
除此之外,孢子含有壹种Calciumdipicolinate这是营养细胞所没有的,这和细菌孢子有较强的抵抗力,有很大的关系。
壹般细菌孢子的耐热性,比细菌的营养细胞、霉菌、酵母来得强,故在加工过程中,因加热杀菌不足,残留下孢子,导致食品变坏及食物中毒的原因。
表1显示各种细菌及耐热性孢子的加热致死灭值。
壹般孢子的耐热性,其加热处理条件有很大的影响,特别耐热性很强的内毒杆菌孢子(cl.botulinum)尤其重要,故在中性食品的加工过程中,更应注意到此类细菌孢子带来的危害后果,所以不得不加以防范。
又有壹些极端的好热性细菌孢子,在壹些加温贩卖的制品里,会衍生出极大的问题,此点必须注意到。
表1微生物壹般的热抵抗力(湿热)*部分是由D值推定而来的。
**相同菌属,不同菌种其热抵抗力不同。
霉菌霉菌在菌类的分类学上被归属于真菌类,而其菌体呈丝状,故又称为丝状菌。
霉菌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此类和细菌及酵母不同,故其形态较为复杂。
而其菌体形态,可分为菌丝体和子实体俩部分。
菌丝体有俩种功能:①生育的菌丝。
②生长的菌丝。
而霉菌的菌丝形态又可分为俩种:①有隔膜菌丝②无隔膜菌丝。
至于子实体,它长在菌丝的顶端,作为霉菌的增殖器官。
壹般霉菌的增殖皆透过菌丝顶端的子实体细胞分裂,所产生的孢子,孢子在空中飞散,从各式各样的孢子发芽,到发育出新的霉菌,循环不已,此所谓霉菌的再生过程。
霉菌在适当的水份、空气、温度下,在所有的食品中皆能发育。
又含有酸液或少量的盐类的水、糊也能生存,皮、衣服、壁、床及机械设备皆能发育,其生长环境的范围包含相当广大。
霉菌对低温也有抵抗性,故在冷藏库中也能够发育。
霉菌的耐热性较弱,轻度的加热即可使其死灭,故经过加热杀菌后的罐头食品,其杀菌前的制品原料,比杀菌后的制品,更易变坏。
但也有耐热强的霉菌(Byssochlamysfulva)及耐药剂性的霉菌(Chaetomium属)被发当下无菌充填制品的败坏案例中。
又,霉菌对紫外线的抵抗性相当强,故在容器、瓶盖的UV杀菌问题上,就需特别注意。
霉菌也是很多食品、饮料变坏的主因,尤其在以下状况的食品、饮料很容易受害于霉菌:①食品干燥到能够阻止细菌增殖时。
②食品之PH在4.2以下时。
③糖、盐、油脂含量高时。
④添加只对细菌有抗菌力的防腐剂时。
之上4种情况往往不加注意,给霉菌有生长的机会,导致食品的变坏,因为霉菌能够在之上4种环境下存活生长。
霉菌在产业、医学上也有很多的有益霉菌,像味噌、酱油的酿造、酒的酿造、糖化酵素、青霉素的抗生素、干酪的熟成等等的制造,但另壹面也有毒,有害及病原性的霉菌。
酵母菌酵母菌大部分时间皆以单细胞存在,而以出芽的方式作为增殖的方法,其大小约为4-10μm,有球形、卵形、椭圆形、柠檬形等形状。
大部分的酵母皆用出芽分裂方式来增殖细胞,除了出芽法外,也有部分酵母,由母细胞的中间,加以分裂而成;同时也会因出芽细胞的延长,而有伪菌丝的产生。
多数的酵母菌皆能形成子囊细胞,内藏有子囊孢子,而此子囊孢子的数目及形状特征是酵母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酵母菌和霉菌壹样,生长在低温而高温的发育较弱,因此喝剩的PET 装饮料放置于常温,因酵母菌的增殖,会有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导致PET瓶破裂,使瓶盖飞出去的事件发生。
酵母菌有很强的耐酸性,能在PH2.5左右的低PH条件下发育,且在低水活性下亦能生长。
酵母菌被利用于酒的酿造及大部分会有呈味成分的制造生产,如发酵食品、面包、维生素、酶、食品添加物、核酸物质、Inosin等等,而酵母菌亦常发当下制品中的有害物质及动植物中的病原性物质内。
影响微生物增殖要因二、细菌的增殖要因1、细菌的增殖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分裂,达到增殖的目的,而每个细菌细胞每分裂壹次所需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generationtime),细菌的世代时间依菌种及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有的8~30分钟即可分裂壹次,有的则需数个小时;而细菌的增殖(同壹种菌),也会因营养分的缺乏,代谢产物的累积及发育生长阻害物质的形成,导致细菌增殖的停滞,甚至死灭的现象,如图2所述。
微生物的增殖,会受到营养源、PH、水分、温度、氧等众多环境因素影响,即使当中有壹个因素有所不合条件,微生物的增殖,也会受到阻害,这对微生物的抑制机制,有着重要的关系。
2、营养微生物和其他生物壹样,它的增殖就必须有营养源,以供新细胞生成的物质及能量。
而营养源对微生物来说,又可分为只需简单的无机物营养源的独立营养细菌及较为复杂的有机物营养源的从属营养细菌,如表3所列。
壹般病原性菌及食品腐败菌都是属于需有机物营养源的从属营养细菌,所以在食品工厂的卫生管理上,将生产时所留下的食品残渣除去,是壹件很重要的事。
表3依营养要求微生物的分类3、PH每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增殖的PH,很多细菌的最适增殖PH不是中性,而是微碱性,生长发育范围的PH在5~9。
像肉毒杆菌在PH4.6以下,即不能增殖;又如耐酸性的乳酸菌,即使PH在3.5也能够发育生长;而壹般的霉菌、酵母其最好的发育是弱酸性,PH为5~6。
可是在相当低PH的,如PH2以下,也有能生长发育的霉菌、酵母。
有些会形成耐热性孢子的细菌,在PH3.7之上也会发育,就像在食品卫生上很重要的指标菌:肉毒杆菌,它在PH4.6之上的食品、饮料就能够生长、发育,故壹般都用PH4.6之上的食品为低酸性食品;而PH4.6~4.0为酸性食品;PH4.0以下则为高酸性食品。
至于耐热性,同壹种细菌,细菌孢子在不同的PH 下,其耐热性也不同。
壹般中性时耐热性较强,酸性时较弱。
又因为能形成孢子的细菌,在PH3.7以下的高酸性食品是不能发育生长的,故对壹些耐热性低弱的无孢子细菌,如乳酸菌、霉菌及酵母菌,在此PH值(3.7),使其死灭,较为容易。
但在PH4.6之上能发育的肉毒杆菌,其又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孢子,就必需很严谨的加热,使其死灭。
表4所列出的是依不同的PH罐装容器食品、饮料加分类,且在不同的杀菌条件下,会使其变坏的主要微生物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