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与习题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金属切削基本知识习题与思考题1-1何谓金属切削加工?切削加工必须具备什么条件?1-2形成发生线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需要几个成形运动?1-3何为简单成形运动和复合成形运动?各有何特点?1-4切削加工由哪些运动组成?它们各有什么作用?1-5什么是主运动?什么是进给运动?各有何特点?分别指出车削圆柱面、铣削平面、磨外圆、钻孔时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6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1-7车刀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各参考平面是如何定义的?1-8刀具的基本角度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定义的?角度正负是如何规定的?1-9用高速钢钻头在铸铁件上钻φ3与φ30的孔,切削速度为30m/min。
试问钻头转速是否一样?各为多少?1-10工件转速固定,车刀由外向轴心进给时,车端面的切削速度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是怎样变化的?1-11切削层参数包括哪几个参数?1-12切削方式有哪几种?1-1345º弯头车刀在车外圆和端面时,其主、副刀刃和主、副偏角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如图1-22所示,用弯头刀车端面时,试指出车刀的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以及切削时的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宽度和切削厚度。
1-14试绘出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工作图。
已知刀具几何角度为:90=rκ,10'=rκ,15=oγ, 8'==ooαα, 5+=sλ。
1-15试述刀具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的区别。
为什么横向切削时,进给量不能过大?1-16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17在CA6140机床上车削直径为80mm,长度180mm 的45钢棒料,选用的切削用量为a p=4mm;f=0.5mm/r;n=240r/min。
试求:①切削速度;②如果kr=45º, 计算切削层公称宽度b D、切削层公称厚度h D、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 D。
图1-22 题1-13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习题与思考题2-1金属切削过程的本质是什么?2-2如何划分切削变形区?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2-3切削变形用什么参数来表示?2-4常见的切屑形态有哪几种?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生成?如何控制切屑形态?2-5什么是积屑瘤?积屑瘤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积屑瘤对切削过程有哪些影响?如何抑制积屑瘤的产生?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2-6金属切削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来分析?试说明这三个分力的作用。
习题和思考题答案

习题和思考题答案习题和思考题答案第⼀章单⽚机概述1. 第⼀台电⼦数字计算机发明的年代和名称。
1946年、ENIAC。
2. 根据冯·诺依曼提出的经典结构,计算机由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3. 微型计算机机从20世纪7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了哪四代的变化?经历了4位、8位、16位、32位四代的变化。
4. 微型计算机有哪些应⽤形式?系统机、单板机、单⽚机。
5. 什么叫单⽚机?其主要特点有哪些?单⽚机就是在⼀⽚半导体硅⽚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并⾏I/O、串⾏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系统时钟电路及系统总线的⽤于测控领域的微型计算机,简称单⽚机。
单⽚机技术易于掌握和普及、功能齐全,应⽤⼴泛、发展迅速,前景⼴阔、嵌⼊容易,可靠性⾼。
6. 举例说明单⽚机的应⽤?略7. 当前单⽚机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MCS是Intel公司⽣产的单⽚机的系列符号,MCS-51系列单⽚机是Intel公司在MCS-48系列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是最早进⼊我国,并在我国应⽤最为⼴泛的单⽚机机型之⼀,也是单⽚机应⽤的主流品种。
其它型号的单⽚机:PIC单⽚机、TI公司单⽚机、A VR系列单⽚机。
8. 简述单⽚机应⽤系统的开发过程。
(1)根据应⽤系统的要求进⾏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标是明确任务、需求分析和拟定设计⽅案,确定软硬件各⾃完成的任务等。
总体设计对应⽤系统是否能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
(2)硬件设计根据总体设计要求设计并制作硬件电路板(即⽬标系统),制作前可先⽤仿真软件(如Proteus软件)进⾏仿真,仿真通过后再⽤硬件实现并进⾏功能检测。
(3)软件设计软件编程并调试,⽬前⼀般⽤keil软件进⾏设计调试。
调试成功后将程序写⼊⽬标单⽚机芯⽚中。
(4)综合调试进⾏硬软件综合调试,检测应⽤系统是否达到设计的功能。
9. 说明单⽚机开发中仿真仪的作⽤。
冲压的思考与练习题

冲压的思考与练习题一、基础知识部分1. 冲压加工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 常见的冲压工序有哪些?3. 冲压件的缺陷主要有哪些类型?4. 冲压模具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5. 简述冲压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材料与设备选择1. 选择冲压材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 常用的冲压材料有哪些?3. 冲压设备按驱动方式可分为哪几类?4. 如何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冲压设备?5. 简述冲压模具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三、工艺设计与优化1. 简述冲压工艺设计的基本步骤。
2. 冲压件的排样方法有哪些?3. 如何确定冲压件的毛坯尺寸?4. 冲压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有哪些影响?5. 如何优化冲压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四、模具设计与制造1. 简述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冲压模具的导向方式有哪些?3. 如何进行模具结构强度计算?4. 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冲压件质量有何影响?5. 简述模具调试与维修的注意事项。
五、案例分析弯曲件角度不准确拉深件底部破裂冲裁件毛刺过多一个手机外壳一个汽车零部件一个家用电器外壳产品尺寸:200mm×150mm材料厚度:1.5mm生产批量:10000件模具导向不良模具磨损严重模具弹簧疲劳损坏生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不高安全事故频发六、质量控制与检验1. 冲压件尺寸检验的方法有哪些?2. 如何进行冲压件的外观质量检验?3. 简述冲压件内在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
4. 影响冲压件尺寸精度的因素有哪些?5. 如何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控制计划?七、生产管理与成本控制1. 简述冲压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2. 如何提高冲压生产线的生产效率?3. 冲压生产中的成本主要包括哪些方面?4. 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降低冲压生产的能耗?5. 如何进行冲压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管理?八、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 简述高速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 说说自动化、智能化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
3. 简述精密冲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4. 介绍一下激光冲压复合加工技术。
第一章 思考题和习题

第一章思考题和习题1. 300K时硅的晶格常数a=5.43A,求每个晶胞内所含的完整原子数和原子密度为多少?2. 综述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性及Si、GaAs的晶格结构和特征。
3. 画出绝缘体、半导体、导体的简化能带图,并对它们的导电性能作出定性解释。
4. 以硅为例,简述半导体能带的形成过程。
5. 证明本征半导体的本征费米能级Ei位于禁带中央。
6. 简述迁移率、扩散长度的物理意义。
7. 室温下硅的有效态密度Nc=2.8×1019cm-3,kT=0.026eV,禁带宽度Eg=1.12eV,如果忽略禁带宽度随温度的变化,求:(a)计算77K、300K、473K 3个温度下的本征载流子浓度。
(b) 300K本征硅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分别为1450cm2/V·s和500cm2/V·s,计算本征硅的电阻率是多少?8. 某硅棒掺有浓度分别为1016/cm3和1018/cm3的磷,求室温下的载流子浓度及费米能级E FN的位置(分别从导带底和本征费米能级算起)。
9. 某硅棒掺有浓度分别为1015/cm3和1017/cm3的硼,求室温下的载流子浓度及费米能级E FP的位置(分别从价带顶和本征费米能级算起)。
10. 求室温下掺磷为1017/cm3的N+型硅的电阻率与电导率。
11. 掺有浓度为3×1016cm-3的硼原子的硅,室温下计算:(a)光注入△n=△p=3×1012cm-3的非平衡载流子,是否为小注入?为什么?(b)附加光电导率△σ为多少?(c)画出光注入下的准费米能级E’FN和E’FP(E i为参考)的位置示意图。
(d)画出平衡下的能带图,标出E C、E V、E FP、E i能级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再画出光注入时,E FP’和E FN’,并说明偏离E FP的程度是不同的。
12. 室温下施主杂质浓度N D=4×1015cm-3的N型半导体,测得载流子迁移率μn=1050cm2/V·s,μp=400cm2/V·s, kT/q=0.026V,求相应的扩散系数和扩散长度为多少?。
C 语言 习题及思考题

习题及思考题1.思考题(1)请描述头结点、头指针、首元结点之间的区别?(2)顺序存储与链式存储有何异同?各适用于什么场合?(3)在多项式加法运算中,如果要求在创建时自动创建一个有序链表,应如何修改程序?2.选择题(1)以下关于链式存储结构的描述中,()是不正确的。
A. 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的大小B. 逻辑上相邻的结点物理上不必相邻C. 可以通过计算直接确定第i个结点的地址D. 插入删除方便,不必移动结点(2)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序号为i的元素和在最后进行插入删除运算,则采用()存储方式时间性能最好。
A.双向链表B.双向循环链表C. 单向循环链表D.顺序表(3)假设带头结点的单向循环链表的头指针为head,则该链表为空的判定条件是()A.head= =NULLB.head–>next= =NULLC.head!=NULLD.head–>next= =head(4)已知一个单链表中,指针q指向指针p的前驱结点,若在指针q所指结点和指针p所指结点之间插入指针s所指结点,则需执行()A. q→next=s;p→next=s;B.q→next=s;s→next=p;C. q→next=s;q→next=p;D.q→next=s;s→next=q;(5)设顺序表有19个元素,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为200,且每个元素占3个字节,则第14个元素的存储地址为()A.236B.239C.242D.245(6)在线性表的下列运算中,不改变数据元素之间结构关系的运算是()A.插入B.删除C.排序D.定位(7)在双向链表指针p的结点前插入一个指针q的结点操作是()。
A. p->prior=q;q->next=p;p->next->prior=q;q->prier=q;B. p->prior=q;p->prior->next=q;q->next=p;q->prior=p->prior;C. q->next =p;q->prior=p->prior;p->prior->next=q;p->prior=q;D. q->prior=p->prior;q->next=q;p->prior=q;p->prior->nex=q;(8)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A. 必须是连续的B. 必须是部分连续的C. 一定是不连续的D. 连续和不连续都可以(9)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A.head == NULL B.head->next == NULLC.head->next == head D.head != NULL(10)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第i(1≤i≤n+1)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元素的移动次数为( )A.n-i+1B.n-iC.iD.i-1(11)对于只在表的首、尾两端进行插入操作的线性表,宜采用的存储结构为( )A.顺序表B.用头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C.用尾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D.单链表(12)在双向链表存储结构中,删除p所指结点时须修改指针()A. p->next->prior=p->prior;p->prior->next=p->next;B. p->next=p->next->next;p->next->prior=p;C. p->prior->next=p;p->prior=p->prior->prior;D. p->prior=p->next->next;p->next=p-->prior->prior;(13)在双向循环链表中,在p指针所指的结点后插入一个指针所指向的新结点,其修改指针的操作是()A. p->next=q;q->prior=p;p->next->prior=q;q->next=q;B. p->next=q;p->next->prior=q;q->prior=p;q->next=p->next;C. q->prior=p;q->next=p->next;p->next->prior=q;p->next=q;D. q->next=p->next;q->prior=p;p->next=q;p->next=q;3.判断题(1)通常单链表的存取必须从头指针开始。
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2-1 什么叫负荷曲线?有哪几种?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答: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负荷曲线按负荷的功率性质不同,分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曲线;按时间单位的不同,分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按负荷对象不同,分用户,车间或某类设备负荷曲线。
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2-2 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叫负荷系数? 答: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指负荷以年最大负荷m ax P 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这段时间就是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m ax P 指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为防偶然性,这样的工作班至少要在负荷最大的月份出现2~3次)30分钟平均功率的最大值,因此年最大负荷有时也称为30分钟最大负荷30P 。
负荷系数L K 是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2-3 什么叫计算负荷?为什么计算负荷通常采用30min 最大负荷?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有何意义? 答:计算负荷是指导体中通过一个等效负荷时,导体的最高温升正好和通过实际的变动负荷时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该等效负荷就称为计算负荷。
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
对中小截面的导体,其τ约为10min 左右,故截流倒替约经 30min 后达到稳定温升值。
但是,由于较大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往往大于10min ,30min 还不能达到稳定温升。
由此可见,计算负荷 Pc 实际上与30min 最大负荷基本是相当的。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
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合理。
计算负荷不能定得太大,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过大而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计算负荷也不能定得太小,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体过早老化甚至烧毁。
习题和思考题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和思考题第一章晶体1.球体按立方最紧密堆积方式堆积,取出立方晶胞,画出立方晶胞中的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的位置分布图。
2.用鲍林规则分析氧化镁晶体结构。
已知镁离子半径为0.65Å,氧离子半径为1.40Å。
(1)确定晶胞中质点的位置坐标;(2)计算每个晶胞中含氧化镁“分子”数,(3)已知晶胞常数a=4.20 Å,求氧化镁堆积系数和密度,(4)氧化镁晶体中最邻近的两个镁离子中心距为多少?次邻近的两个镁离子中心距为多少?最邻近和次邻近的两个氧离子中心距为多少?(5)画出氧化镁晶胞的(111)、(110)、(100)面的质点分布图并在图上标出氧离子的密排方向,求个面的面密度。
3.已知纤锌矿结构中存在两套硫离子和两套锌离子的六方底心格子,并已知锌离子填充在硫离子最紧密堆积体的四面体空隙中,现以一套硫离子的等同点为基准取六方晶胞,画出晶胞中的质点分布图,计算晶胞中所含式量分子数。
4.完成下表5. 六方最紧密堆积与四方最紧密堆积的堆积密度相同,为什么许多氧化物是以氧离子的立方最紧密堆积为基础,而较少以六方最紧密堆积为基础?6. 用鲍林规则分析镁橄榄石的结构:P48 图2-18(1)标记为50的Mg2+与哪几个氧离子配位形成[MgO6]八面体?写出O2+的标高;(2)标记为25的两个O2+与哪几个镁离子配位?写出Mg2+离子的标高;(3)标记为75的O2+离子与哪几个镁离子配位?写出Mg2+离子的标高;(4)标记为0和50的两个Mg2+的[MgO6] 八面体共用几个顶点?写出O2+的标高;(5)[SiO4] 和 [MgO6] 之间、[MgO6]和[MgO6] 八面体之间有那些连接方式?(6)镁橄榄石的晶胞是什么形状?计算晶胞中含有的式量分子数。
第二章晶体缺陷1.氧化镁为氯化钠型结构,氧化锂为反萤石型结构,在两种结构中氧离子都作立方最紧密堆积,为什么在氧化镁中主要的热缺陷是肖特基型,而在氧化锂中却是弗伦克尔型?萤石型结构的氧化物晶体中常见的热缺陷估计主要是什么类型?为什么?2.已知氯化钠晶体中肖特基缺陷形成焓为2.2ev,而氧化镁晶体中肖特基缺陷形成焓为6ev,试分别计算400℃时氯化纳晶体与氧化镁晶体中肖特基缺陷的浓度。
习题及思考题

习题及思考题1.何谓热电现象?产生热电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热电偶回路中的总热电势如何表示?2.为什么要对热电偶的参比端温度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几种?3.何谓补偿导线?为什么要规定补偿导线的型号和极性?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试用热电偶原理分析:(1)补偿导线的作用;(2)如果热电偶已选择了配套的补偿导线,但连接时正负极接错了,会造成什么测量结果?5.铂铑10-铂热电偶配用动圈表测量炉温。
设动圈表内阻R内=300Ω,在常温下外线电阻R外=15Ω,其中R调=5Ω。
如果被测炉温是1000℃,此时热电偶电阻比常温增加了3Ω(即外线电阻变为18Ω)。
问此时测量指示值产生的相对误差(相对于被测炉温)是多少?怎样消除这一影响?6.用电子电位差计配热电偶(假定其热电特性是线性的)进行温度测量,室温为20℃,仪表指示300℃。
问此时测量桥路输出的电压等于下列情况中的哪一种?7.第一种情况:热电偶在300℃时的电势;8.第二种情况:热电偶在280℃时的电势;9.第三种情况:等于0。
10.镍铬-镍硅热电偶与电子电位差计配套测温,热电偶自由端温度t0=42℃;如果不采用补偿线而采用普通铜线进行热偶与表之间的连接,设仪表接线端子处(即自由端温度补偿电阻附近)的温度测得为t0=28℃。
求电子电位差计指示在385℃时,由于不用补偿导线所带来的误差是多少?11.热电阻温度计为什么要采用三线制接法?为什么要规定外阻值?12.对于现场已安装好的热电阻的三根连接导线,在不拆回的情况下,如何测试每根导线的电阻值?13.某电阻炉温度在450±50℃范围内波动,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6℃,并能自动记录。
试选配一套测温仪表满足上述要求,应写出测量元件名称、分度号、显示仪表名称、测温范围和准确度等。
14.选择接触式测温仪表时,应考虑哪些问题?感温元件的安装应按照哪些要求进行?15.对管内流体进行温度测量时,测温套管的插入方向取顺流的还是逆流的?为什么?16.用双热电偶测量炉膛屏式过热器后的温度。
思考题及习题

思考题及习题一、解释名词晶体、晶格、晶胞、固溶体、过冷度、细晶强化、加工硬化、再结晶、组元、相、组织、固溶强化、弥散强化、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马氏体、共析转变、共晶转变、淬透性、淬硬性、正火、退火、淬火、回火、渗碳,表面淬火。
二、填空题1.滑移的本质是( )。
2. 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与()。
3. 晶体缺陷主要可分为(),()和面缺陷三类。
4. 面缺陷主要指的是()和()。
5. 最常见的线缺陷有()和()。
6.细化晶粒的主要方法有()和()。
7.纯铁在1200℃时晶体结构为(),在800℃时晶体结构为()。
8.金属的结晶过程是()与()的过程。
9.在工业生产中,金属的晶粒形状大都呈()状。
10.晶粒的大小取决于()速率与()速率。
11.钨在1000℃变形加工属于()加工,锡在室温下变形加工属于()加工。
(钨的熔点3410℃、锡的熔点232℃)。
12.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
13.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的不同,可将固溶体分为()和()。
14.固态合金的基本相结构有()和()两种类型。
15.工业金属材料大多是由两相组成,为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中用()作为基体,以获得();用()作为强化相,以获得()。
16.珠光体是()和()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机械混合物。
17.碳溶解在()中所形成的()称为铁素体。
18. 在Fe-Fe3C 相图中,共晶点的含碳量为(),共析点的含碳量为(),共晶转变温度是(),共析转变温度是(),共晶转变所得的组织是(),共析转变所得的组织是()。
19. 低温莱氏体是()和()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20. 高温莱氏体是()和()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21.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在1148℃时溶解度为()%,在727℃时达()%。
22.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共晶组织称为(),其含碳量为()%,当温度低于727℃,转变为珠光体加渗碳体,又称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考与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考与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指出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理论发现是和。
2、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发展的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马克思的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3、毛泽东在《》一文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实事求是命题。
4 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不懂辩证法。
、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的。
5、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从"两个凡是"入手剖析黑格尔哲学,这种方法是6、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7、《实践论》的副标题是的关系。
8、《矛盾论》认为,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9、列宁认为: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的关系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10、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倡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即的学风,反对的学风。
11、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看作是并合理地解释为。
12、马克思、恩格斯首次系统对自己从前信仰进行清算的著作是。
13、费尔巴哈从religare一词的本来意思是“联系”的意思,来证明两个人之间的任何联系的都是宗教。
恩格斯认为,这种词源学上的把戏是的最后一着。
14、从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还产生了另一个派别,唯一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这个派别主要是同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15、是认识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16、《实践论》的副标题是的关系。
17、毛泽东在《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即的态度,也叫的态度。
18、在列宁看来,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因为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
19、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感情"本身是产物。
20、恩格斯认为:对不可知论和哲学上各种奇谈怪论的最彻底驳斥只能是。
机械基础(多学时)—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绪论1.思考题(1)构件和零件的主要区别。
答:构件是运动单元,零件是制造单元,零件组成构件。
(2)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都是由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执行装置和操纵、控制及辅助装置组成的。
(3)机械零件使用最广的材料是什么材料。
答:机械零件使用最广的材料是金属材料。
2.选择题(1)( A )统称为机械。
A.机器和机构B.机构和构件C.构件和零件D.零件和机器(2)CA6140型普通车床的执行装置是( D )。
A.床头箱B.进给箱C.挂轮箱D.主轴(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生活中如果没有摩擦,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B.冬天向冰雪覆盖的地面上洒些炉灰是为了增大摩擦C.胶鞋的鞋底一般都有花纹,是为了减小行走中摩擦力3.简答题(1)何谓机械?答:机械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重要劳动工具,它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简述机械零件的承载能力。
答:组成机器的零件具有足够的承受载荷的能力,称为承载能力。
零件的承载能力主要由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来综合衡量。
(3)简述摩擦的利弊及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答:(1)摩擦的有利作用①传动作用②制动作用③阻尼作用(2)摩擦的有害作用①损耗能量②引起磨损(3)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
(4)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在接触面上加润滑剂、利用气垫、磁悬浮(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分离)等。
第1章题解思考题: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答: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怎样的?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作用线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习题与思考题(二)

习题与思考题(二)2-1 如何从运动方程式判断拖动系统是处于加速、减速或稳定运行状态?2-2 什么是直流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什么是直流电动机人为机械特性?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特性和各种人为特性各有何特点?2-3某电力拖动系统的传动机构如图2-24所示。
已知: n 1=2500r/min ,GD d2=8kg·m 2,n 2=1000r/min ,GD d2=25kg·m ,n 3=500r/min , GD 32=500kg·m 2;实际负载转矩T =10kg·m ,电磁转矩T =5kg·m ,传动机构效率η=0.8,试问:(1)生产机械轴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少?(2)要加装GD z 2=93kg·m 2的飞轮,以使生产机械轴的平均加速度降为4r/min/s ,此飞轮应装在哪个轴合适?2-4某他励直流电动机额定数据如下:P N =60kW, U N =22V , I N =2350A, n N =1000r/min 试求:(1)固有机械特性的表达式,并画在座标纸上;(2)50%始额定负载时的转速;(3)转速为1050r/min 时的电枢电流值。
2-5他励直流电动机额定数据同题2-4,试求,(1)电枢回路串R Ω=0.4Ω时的人为特性表达式;(2)端电压为U =110V 时的人为特性表达式;(3)磁通为Φ=0.8ΦN 时的人为特性表达式。
2-6 当提升机下放重物时:(1)要使他励电动机在低于理想空载转速下运行,应采用什么制动方法?(2)若在高于理想空载转速下运行,又应采用什么制动?制动的条件各是什么? 2-7 试说明电动状态、能耗制动状态、回馈制动状态及反接制动状态下的能量关系。
2-8他励直流电动机额定数据同题2-4,试问:(1)如果将该机直接起动,则起动电流为多少?(2)使起动电流限制在2I N 应在电枢回路串入多大电阻?(3)如果采用降压起动且使起动电流限制为2I N 端电压应降为多少?2-9他励直流电动机保持U =U N 及Φ=ΦN 不变,增加电枢回路电阻(而T N 不变),对起动电流及I a 稳定值各有什么影响?若R Ω不变而增加T N ,对起动电流及I a 的稳定值又各有什么影响?2-10他励直流电动机额定数据如下: P N =10kW ,U N =220V ,I N =53.4A ,n N =1500r/min ,R a =0.4Ω。
大学化学基础(邓建成第二版)第一章思考题、习题

T < 2 1 9 6 .1 K
(3) HgO (s) = Hg(l)+1/2O2 (g) 70.29 76.06 205.03
Θ ∆rH m = 91kJ / mol
Θ Sm ( J ⋅ mol −1 ⋅ K −1 )
Θ ∆ r S m (298.15 K ) = 205.03 ×1/ 2 + 76.06 − 70.29
则反应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8. 查表求下列反应:2Fe2O3 (s)+3C(s) = 4Fe(s) + 3CO2 (g) 在什么温度下能够自发进行?
Θ Θ 解:查表得298K时各物质的 ∆ f H m 和 Sm
Θ ∆ f H m (kJ / mol )
2Fe2O3 (s)+3C(s) = 4Fe(s) + 3CO2 (g) -824.2 0 87.4 5.74
㊀
㊀
3NO2(g)+H2O(l) = 2HNO3(l)+NO(g) 33.18 -285.83 -174.10 90.25
Θ Θ Θ Θ Θ ∆rHm (298.15K) =[∆f Hm ( NO, g) +2∆f Hm ( HNO,l)]−[∆f Hm ( HOl) +3∆f Hm ( NO , g)] , 3 2 2
2 .反应:N2(g)+3H2(g)=2NH3(g) 在恒容量热器中进行,生成
㊀ 2molNH3时放热82.7J,求反应的△rUm和298K时反应的
。
根据 rHm △
㊀
解:Qv=1mol×
㊀ △rUm ㊀
(反应进度为1mol)
△rUm = –82.7J/mol Qv= –82.7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 由 Qp= △H 得:
加工精度的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与思考题2—1 何谓加工精度、加工误差、公差?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2—2车床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及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对车削轴类零件的加工误差有什么影响?影响程度各有何不同?2—3 试分析滚动轴承的外圈内滚道及内圈外滚道的形状误差(图2—64)所引起的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它对被加工零件精度有什么影响?2—4 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时产生下述误差的原因:1)在车床上镗孔时,引起被加工孔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2)在车床三爪自定心卡盘上镗孔时,引起内孔与外圆不同轴度、端面与外圆的不垂直度。
2—5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2—65所示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2—6 试分析在转塔车床上将车刀垂直安装加工外圆(图2-66)时,影响直径误差的因素中,导轨在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弯曲,哪个影响大?与卧式车床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7 在磨削锥孔时,用检验锥度的塞规着色检验,发现只在塞规中部接触或在塞规的两端接触(图2—67)。
试分析造成误差的各种因素。
2-8 如果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直径D=100mm,滚齿机滚切传动链中最后一个交换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200mm,分度蜗杆副的降速比为1:96,若此交换齿轮的齿距累积误差△F=0.12mm,试求由此引起的工件的齿距偏差是多少?2-9 设已知一工艺系统的误差复映系数为ε=0.25,工件在本工序前有圆柱度(椭圆度)0.45mm。
若本工序形状精度规定公差0.01mm,问至少进给几次方能使形状精度合格?2-10在车床上加工丝杠,工件总长为2650mm,螺纹部分的长度L=2000mm,工件材料和母丝杠材料都是45钢,加工时室温为20℃,加工后工件温升到45℃,母丝杠温升30℃。
试求工件全长上由于热变形引起的螺距累积误差。
2-11 横磨工件时(图2-68),设横向磨削力Fy=100N,主轴箱刚度k=5000N/mm,尾座刚度wz k=4000N/mm,加工工件zx尺寸如图2—68所示,求加工后工件的锥度。
思考题——精选推荐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1章绪论1-1 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1-2 分别给出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以及中药制药的含义1-3 分离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1-4 与化工分离过程相比,制药分离过程有哪些特点?1-5 试说明化学合成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三种制药过程各自常用的分离技术以及各有什么特点。
1-6 举例说明制药分离过程原理与分类。
1-7 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的原理与区别是什么?1-8 分离过程所基于的被分离物质的分子特性差异、以及热力学和传递特性包括哪些?1-9 对特定目标产物选择最佳分离方案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10 试按照过程放大从易到难的顺序,列出常用的8种分离技术。
1-11 结晶、膜分离和吸附三种分离技术中,最容易放大的是哪一种?最不容易放大的又是哪一种?1-12 吸附、膜分离和离子交换三种分离技术中,技术成熟度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又是哪一种?1-13工业上常用的传质分离过程包括哪两类?举例说明它们的特点。
第2章固液萃取(浸取)2-1 简述植物药材的浸取过程的几个阶段?2-2 试结合固液提取速率公式说明提高固液提取速率的措施包括哪些?2-3 试根据浸出的总传质系数公式说明各项的物理意义?植物性药材总传质系数都与哪些因素有关?2-4 选择浸取溶剂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试对常用的水与乙醇溶剂的适用范围进行说明。
2-5 单级浸取和多级逆流浸取计算程序有何不同?如何计算各自的浸出量和浸出率?2-6 固-液浸取工艺方法都有哪些?各用什么设备?2-7 影响浸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8 简述超声协助浸取的作用原理及影响因素2-9 简述微波协助浸取的作用原理及影响因素2-10 试结合固液提取速率公式说明提高固液提取速率的措施应包括哪些?并说明浸取的总传质系数公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2-11 试根据索氏提取法工艺流程图写出应用该法进行中药提取的操作步骤。
2-12 含浸出物质25%的药材50kg,第一级溶剂加入量与药材量之比为3:1,其它各级溶剂的新加入量与药材量之比为4:1,求浸取第一次和浸取4次后药材中所剩余的可浸出物质的量,设药材中所剩余的溶剂量等于其本身的重量。
第2章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一、思考题1、搅拌釜式反应器主要有哪些装置组成?釜盖上有哪些部件?其结构简图如何?2、从主要材质上考虑,搅拌反应釜可以分成哪几类?3、搪玻璃设备有哪些优点?4、搪玻璃反应釜的主要工作特性?5、反应釜的轴封装置有哪二种密封方式?6、反应釜的夹套加热可分为哪几种加热方式?7、反应釜的搅拌器有哪几种型式?8、提高混和效果有哪些措施?9、在导流筒安装方面,螺旋桨搅拌器和涡轮式搅拌器有什么区别?10、导流筒的直径一般为多少?11、高转速搅拌器主要有哪些?大叶片低转速搅拌器主要有哪些?12、如何选择合适的搅拌器?13、搅拌器放大时有哪些常用准则?14、搅拌器的功率曲线?15、实际设备中,如何对搅拌功率进行校正?16、如何用通气准数来关联通气~搅拌功率的影响?17、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18、温度对选择性的影响?19、搅拌釜的传热装置有哪几种型式?20、蛇管传热的特点?21、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的定义?22、设备之间的平衡,主要有哪几种情况?23、对于一级不可逆的CSTR,稳定操作点如何选择?24、对于CSTR的稳定操作点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二、习题1.六叶直叶因盘涡轮搅拌器,d = 0.1m,n = 16 rps,液体粘度µ = 0.08 Pa·s,密度ρ = 900 kg /m3,有挡板,用查图法求搅拌功率。
答:166 W2.搅拌釜内装六叶弯叶圆盘涡轮搅拌器D = 1.83 m、d = 0.61 m,搅拌器离釜底0.61 m,釜内装深度为1.83 m,浓度为50%的碱液,在65℃下搅拌,粘度为0.012 Pa · s,密度为1498 kg/m:,搅拌转速为90 rpm,釜内装挡板,用查表和查图两种方法计算搅拌功率。
答:2.05 kW3.中试时推进式搅拌器的直径为0.1m,转速为800 rpm,放大后采用的搅拌器直径为0.8 m,求在不同相似情况下放大后的转速。
习题与思考题

7.已知待处理废水的流量为400m3/h,总碱度为0.5×10-3n-1mol/L。
经试验,宜采用精制硫酸铝为混凝剂,剂量为25mg/L,以生石灰为pH调整剂,其活性CaO含量为60%。
试估算每天的硫酸铝和生石灰实物用量各为多少?第五章浮力浮上法1.按照水中悬浮物的性质,浮力浮上法有哪几种具体的处理方法?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对象。
2.试比较压力溶气气浮三种供气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3.什么是微气泡与微絮粒的共聚粘附?如何实现共聚粘附?4.今拟用平流式隔油池处理流量为60 m3/h的某含油废水。
已知废水在池内的流速为12mm/s,要求除去废水内粒径大于60μm的可浮油,浮油密度为0.87g/cm3。
试确定该隔油池上浮区的结构尺寸。
5.试将图5-8改为部分进水加压和部分回流水加压流程示意图。
6.今用部分回流水加压溶气气浮流程处理某厂纸浆白水。
已知废水流量为160m3/h,原水中纸浆纤维SS为160mg/L,处理后要求不大于10mg/L。
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空压机供气和折流板空罐溶气,溶气罐过流密度为60m3/m2·h,溶气压力为294kPa(表压)。
气固比A/S=20L/kgSS,水温为20℃。
试计算:(1)空压机额定供气量;(2)溶气罐结构尺寸;(3)气浮池结构尺寸。
第六章不溶态污染物的其它分离方法1.格栅和筛网的功能各是什么?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2.用离心分离法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分离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3.磁力分离的原理如何?怎样提高其分离效率?4.已知某种工业废水的流量为160m3/h,水温为30℃。
现选用直径为500mm的压力式水力旋流器进行预处理。
如被分离砂质颗粒的密度为2.25g/cm3。
试计算此旋流器的各部结构尺寸、单台处理能力、所需台数和被分离颗粒的极限尺寸。
第七章活性污泥法1.活性污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规律包括哪几种主要关系,试从理论予以推导和说明。
第2章 思考题和习题

2
;
(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当负载为电阻性负载时,其晶闸管角的
移相范围为 0
2 ; 3
当负载为电感性负载时,其晶闸管角的 移相范围为 0
2
;
7.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如在自然换流点之前加入窄触发脉冲, 会出现什么现象?画出 ud 的波形。 解:如图所示,当触发脉冲 ug1 触发 a 相晶闸管,则 a 相晶闸管导通。当 ug2 触发 b 相晶闸管时,由于 a 相电压高于 b 相电压,a 相晶闸管继续导通,b 相晶 闸管因承受反压而不导通。过了自然换相点后,尽管 b 相电压高于 a 相电压,但 b 相晶闸管的触发脉冲 ug2 已消失,所以 b 相晶闸管仍不导通。a 相晶闸管导通到 过零点结束。接着导通的是 c 相晶闸管。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晶闸管间隔导通而 出现了输出波形 ud 相序混乱现象,这是不允许的。
2 I d = 44.91A; 3
(4) 变压器次级容量 S = 3U2I2 = 3*94*44.91 = 12.67kVA; (5) =0时,电路功率因数 P I d2 Rd 0.955 ; S S
(6) 因为 Ud = 2.34U2cosα,所以当=0时,Ud = 0,即触发脉冲距离对应次级相
解:因为 Ld = 0.2H,Rd = 4Ω,所以 ωLd = 2*50*π*0.2 = 62.8Ω≫Rd = 4Ω,所以可
以认为该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连续。 (1) 求取变压器二次侧相电压有效值时,应考虑上限情况,即 Ud = 220V
Ud 94V ; 2.34 cos
因为 Ud = 2.34U2cosα,所以 U 2
(2) 整流输出电压 Ud = 0.9U2cosα = 127.28V; 电流平均值 I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 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验2.1 如何量取河长?如何计量某河段的弯曲系数? 2.2 简述平原河道平面形态特点与水流冲淤特性。
2.3如题2.3表,已知各河段特征点的河底高程及其间距,试求各河段的平均比降及 全河的平均比降。
2.4 什么叫流域分水线?如何量取流域面积?2.5 河川径流一般指的是什么?河川径流量可用哪几个特征值表示?2.6某河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为566km 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8m 3 / s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86.7mm ,试求其各径流特征值。
河段平均比降计算资料题2.3表2.7 我国南、北方河流的特征时期是什么? 2.8 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9什么叫水位?如何测定水尺的零点高程?2.10 简述如何用流速仪测量流速并计算流量。
2.11 含沙量与输沙率有何不同? 2.12已测得13对水位一流量关系如题2.12表1所示,另有实测的水位一面积、水位一水面宽度以及用流速仪测得的4个水位一流量关系如题2.12表2所示。
试用断面特征法 将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延长到最高水位H =4.0m 处。
实测水位一流量关系题2.12表1第三章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3.1 水文计算为什么要采用数理统计法?3.2 频率、概率和累积频率有什么区别?扼要说明累积频率的基本特性。
3.3 什么叫重现期?它和物理学中的周期有何区别? 3.4 累积频率与设计频率有何区别? 3.5 简述经验适线法的操作步骤。
3.6 试述计算经验频率曲线及理论频率曲线的意义。
3.7 设有系列:1, 2, 3, 4, 5, 6, 20,试求此系列的统计参数。
3.8有A , B 两系列,A 系列平均数为弓,偏态系数C s A ,对应的累积频率为P A ; B 系列平均数为,偏态系数为C s B , B 对应的累积频率为P B 。
若C s A >C s B ,试分析P A 与 P B 哪个大(扼要说明原因)?3.9已知统计参数Q =1000m 3/s , C v =0.5, C s =2C v ,试绘制理论频率曲线,并确定P =1%时的设计流量Q 设。
3.10 若Q =1000m 3/s , C v =0.5, C s =4C v ,试比较本题理论频率曲线与题3.9曲线的差异,并\ 求Q 1%值。
3.11已知两系列的统计参数:C v 1 = 12=1, C s 1 = C s 2=2C v , X =1000m 3/s , X =4000m 3/s ,两 系列P =1 %时的设计流量Q 1%有何关系?3.12 如题3.12图。
黑点为经验频率点据, 实线为理论频率曲线。
适线时,欲使理论频率曲线更靠近经验频率点据,应调整什么参数?增大还是减小?水位H过水面 积①河宽B 湿周 X水力半径RR R3": R流量Q附注(m )m 2 m mmm 3/s1.0 1.52.0 2.5 530 650 780 900 196 210 223 231860 1290 1780 2400上用流速仪测 得的流量3.04.01020 1280239 254}待求流量其它实测关系题2.12表23.13已收集到某取水建筑物附近的洪水流量资料如题3.13表,试用频率分析综合程序推求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Q1y题3.13表3.14 均方差与标准误差有何区别? 3.15 说明总体与样本的区别和联系?3.16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有哪几种,为什么要进行相关分析?3.17 相关分析应满足哪些条件?长短系列分别用什么变量表示(变量为%,y )? 3.18 下列符号代表什么含义?s s s s s s s第四章年径流与洪、枯径流4.1 年径流分析与计算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工程上有何用途? 4.2 径流资料的一致性指的是什么?如何进行分项还原计算?4.3 径流资料的代表性指的是什么?如何检验一个n 年样本系列的代表性? 4.4 如何根据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求某流域的年平均径流量? 4.5 什么是水文比拟法?怎样选择参证站?4.6 表示径流年内分配的方式有哪几种?各表示什么内容?4.7已知设计年径流量Q j =12m 3 / s ,代表枯水年的年径流量年内分配如题4.7表,试确定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
4.8 试简述设计洪水的概念及其内容。
4.9 有哪两类防洪设计标准?试各举一例说明之。
4.10 试简述调查考证洪水特大值的意义及特大值的处理。
4.11 试简述连序系列与不连序系列的概念及其组成。
4.12按年最大值法选样,得1960〜1980年连续实测最大流量,全部流量总和»Q =4800m 3/s ,其中1976年特大流量Q 1976T200m 3/s 。
此外,又于文献中查得历史特大洪 峰流量:1880 年为 Q 1880=1000m 3/s , 1890 年为 Q ^fOOm S /s ,试求:(1)系列平均数N ;(2)各特大值重现期 T (Q MG ),丁(Q 1880),T (Q 1890);(3)连续观测资料中次大洪峰流量的重现期。
4.13 已知某站1959〜1978年实测洪峰流量资料(见题4.13表),另经历史洪水调查,得1887, 1933年历史洪峰流量分别为Q 1887=4100m 3/s , Q 1933 = 3400m 3/s ,试按此样本系列 推算P = 1 %的设计洪峰流量Q 女1%某站1959〜1978年实测洪峰流量 题4.13表4.14 简述影响枯水径流的主要因素。
4.15 枯水径流的历时如何确定?枯水径流的经验频率如何计算?4.16 简述含零枯水系列的频率分析方法。
4.17 试述选择枯水径流参证站的原则。
4.18 缺乏资料地区枯水径流估算的方法有哪些? 4.19 径流调节的目的何在?4.20 试校核图4.7的调节容量(提示:春季开始于二月份,元月份属于去年冬季)。
4.21 各种库容及其特征水位有哪些?如何确定总库容?4.22 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如题4.7所求结果,若年平均用水流量Q =10m 3/s ,试确定 给水调节库容丫(为简化计算,损失略去不计)。
4.23 什么是潮汐现象?什么叫高潮、低潮、潮差及潮期? 4.24 什么是潮流界?什么是潮区界? 4.25 潮汐河口的水位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4.26 简述潮位频率计算的方法。
第五章降水资料的收集与整理5.1 什么是降水三要素?如何观测降水量?5.2 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常用哪些方法?其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为何? 5.3 试将图5.9按表5.3的内容对照整理分析一下。
5.4试用程序框图扼要说明图解法求暴雨强度公式i B lgT 中参数(A 「B 及n )t n的步骤。
5.5某城市根据自记雨量计记录资料,经过计算整理得出题5.5表。
试用图解法推求 暴雨公式i =A +B 1g 1中的A B 及n 。
然后,再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程序(需稍加改动) t n 进行求解,并将结果与手算法加以比较。
i — t — T 关系题5.5表110 3.30 2.51 1.85 1.57 1.30 1.15 1.0125 2.92 2.00 1.65 1.40 1.15 1.000.8633 2.61 1.81 1.45 1.30 1.050.880.7642 2.40 1.65 1.35 1.220.950.800.6851 1.85 1.35 1.180.980.800.630.5460.5 1.44 1.100.870.790.650.480.4070.33 1.150.920.720.610.510.380.3280.25 1.000.700.580.500.400.320.26第六章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6.1为什么要计算降雨损失?降雨主要有哪些损失?一次降雨的净雨深如何计算?6.2如题6.2 图,设f1=0.5km2, f2 =15km2, f3=10km2,流域汇流历时匚3h,净雨历时与=4h,净雨深依次为:R1=30mm, R2=20mm, R3=R4=10mm 试求最大流量及流量过程线。
6.3什么是流域最大汇流时间?什么是产流历时?什么是降雨历时三者有何异同?6.4用水科院水文所公式推算暴雨洪峰流量需要哪些资料?简要说明其计算步骤。
6.5我国南方某丘陵地区一小河,流域面积F = 18.6km2,主河槽长度L = 5.5km,河槽纵比降S=0.0083。
属植被一般的土石山区,流域内耕地较多,间有稀疏幼林,土质为壤土。
24h 平均降雨量P2「100mm, C v, 24=0.5, C s, 24=3.5C v, 24, n=0.70,试用水科院水文所公式求设计频率为P =1%的洪峰流量Q m。
6.6用铁一院两所公式推算暴雨洪峰流量有何特点?简要说明其计算步骤。
6.7已知某小河流域面积F=39km2,地处丘陵区,植被中等,河床弯曲,多冲田滩地。
主河槽长度L『32km,平均坡度S『165%0;山坡平均长度L2=0.2km,平均坡度S2=673%。
;河槽流速系数A1=0.167(m1=10, a=4),山坡流速系数A2=0.015。
土壤类别为O类,其R =1.02, Y『0.69;暴雨公式采用i=At - n形式。
频率为1%的点雨力A占=74mm/h, n『0.42, n 2=0.70, 长短历时暴雨强度衰减指数转折点时间%=1h。
试用铁一院两所公式计算频率为1%的设计洪峰流量。
6.8按暴雨资料推求洪峰流量时,在哪些参数中体现出设计频率?6.9某地川原沟壑区有一流域面积F=32.5km2的河流,试按式(6.67)与表6.16推求设计频率为2%的洪水流量。
6.10某丘陵区有一小河,流域面积F=18.4km2,该地区多年平均最大24h暴雨量P24 = 110mm, C v24=0.55, C s 24=3.5C v 24, n=0.70,试用公式(6.69)与表6.17 求该地设计频率为5%的洪水流量。
第七章城市降雨径流7.1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对城市水文过程有什么影响?7.2城市暴雨径流有何特点?城市化对城市降雨径流有什么影响?7.3城市水文资料的收集应注意哪些方面?为什么城市水文测验中还包括径流水质监测方面的内容?7.4城市暴雨径流的水质有何特点?城市暴雨径流中污染物来自何处?7.5城市径流水质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7.6用于城市径流水质控制的滞洪设施主要有哪几种?分别说明这些滞洪设施是如何控制径流水质和调节径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