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

合集下载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意义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意义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意义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意义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研究工作出现了新的突破。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如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理解岛屿生物的特性,为自然保护区的制定提供更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表明,岛屿上生物种类栖息地和迁徙路径呈明显联系,以及岛屿中不同物种或种群之间的生态关系和地理变化。

无论是外岛还是内陆,物种的迁徙路径会进行适应性调整,以适应本地的生态环境。

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借鉴,分析影响岛屿生物活动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并根据岛屿动物特有的生态环境发展出合理的保护措施,以最大化地保护地区内特有的生物物种及其群落以及育苗树种等。

此外,岛屿生物地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更详尽的自然保护区规划,比如:通过对夜行性鸟类的研究,可以结合地形特点为夜行性鸟类指定合适的迁徙路径,制定适宜的保护范围;或者根据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生态关系,为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指明重点。

总之,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发展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指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使大家能够从多方面更好地了解动植物在岛屿上空间分布态势,依法制定合理的自然保护区,最大限度地提高动植物的保护效果。

谨以此文报友们,共勉!。

景观生态学第3章

景观生态学第3章
Levins(1970)提出复合种群:由经常局部性灭绝, 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所组成的种群。
狭义复合种群定义:
强调复合种群必须表现出明显的局部种群 周转(即局部生境斑块中生物个体全部消 失,尔后又重新定居,如此反复的过程)
频繁的亚种群(或生境斑块)水平的局部性绝灭。
满足2个条件
亚种群(或生境斑块)间的生物繁殖体或个体的交流。 亚种群尺度或斑块尺度
面积较大而距离 较近的岛屿比面积 较小而距离较远的 岛屿的平衡态物种 数目大。
图1
岛屿生物地理学动态模型
面积较小和距离 较近的岛屿分别比 大而遥远的岛屿的 平衡态物种周转率 要高。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意义
1、丰富了生物地理学理论和生态学论;
2、促进了我们对生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与
动态格局的认识和理解。 3、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简单性及其适用 领域的普遍性使这一理论长期成为物种保 护和自然保护区设计的理论基础。
I0 s(t ) S (0) exp ( I 0 E 0)t S S p p I 0 E0 I 0 E0
I
0


(3.7)
S(0)岛上初始种丰富度。当迁入率等于绝灭率(I=E)时
I0 se ( ) I 0 E0
(3.8)
岛屿平衡态物种丰富度取决于单位种迁入率和绝灭率以及大陆物种 库的大小。
复合种群的类型
一般的来说,复合种群分为五种类型: A 经典型(或Levins复合种群) B 大陆---岛屿型复合种群(或核心---卫星复 合种群) C 斑块性种群 D 非平衡态复合种群 E 中间型或混合型复合种群
经典型(或Levins复合种群)
由许多大小或生态特征 相似 的 生境 缀 块组 成 。 主要特点: 每个亚种群具有同样 的绝灭概率; 整个系统的稳定必须 来自缀块间的生物个 体交 流 或繁 殖 体交 流 , 并且随生境缀块的数 量变大而增加。

《岛屿生物地理学》PPT课件

《岛屿生物地理学》PPT课件
▪ 对岛屿区系的研究表明,岛屿上的生物最初都是外来的。对于所有的陆 地动物,除了飞行动物外,海洋都是有效的阻碍。但较小的鸟和蝙蝠, 特别是飞行的昆虫,可以被动的由大风吹达岛屿。
▪ 动物地理分布研究比植物地理分布晚:一是动物种类数量比植物多的多。 二是动物分布与气候间的关系大多数不是直接的。
▪ 总而言之,岛屿动植物少而贫乏,发展进化和适应辐射迅速,由于这种 状况,岛屿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同时,岛屿生境的风险 大,因此在移入,拓殖和灭绝的过程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生物多样 性保护
编辑ppt
By:Hailing-Zhuang
1
目录
▪ 背景 ▪ 理论 ▪ 应用及不足 ▪ 总结
编辑ppt
2
背景
▪ (一)19世纪早期,自达尔文和华莱士提出进化论和生物地理学以来,经科学家证实地理 隔离对物种形成的重要作用,岛屿成为激发和验证这些科学思想的天然实验室。
▪ 如: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被周围的农田、工厂、城市所 包围的地区。高山、溪流、洞穴,山沿以及其他边界明显的 生态系统、林窗,甚至叶片,都可以看作是大小、形状、隔 离程度不同的岛屿。
编辑ppt
4
岛屿生物的特点
▪ 岛屿生态系统明显地不同于其它生态系统。对于岛屿上生活的生物来说, 岛屿生境风险大,灾害多。
▪ (3)对于不同的动物类群、不同岛屿或者同一岛屿的不同时间来说,迁入 率和灭绝率曲线是不同的。另外,灭绝率曲线还受到物种遗传学机制的影响。
▪ (4)平衡理论将物种的迁入和灭绝看成是相互独立的过程,但实际上并非 完全如此。
▪ (5)平衡理论认为岛屿上物种存在的数目主要是由迁入率和灭绝率决定的 ,忽视了其他物种互作关系(如竞争、捕食、互惠共生、寄生)等调节群落 结构的作用。

岛屿生物地理学

岛屿生物地理学

种类-距离和岛屿面积-死亡率的关系
近陆
迁入率
死亡率
小岛
远陆 大岛
岛屿上的物种数量
“距离效应”即岛屿离陆地和其它岛屿越远,其上的物种数目就越少,这是因为如果岛 屿的面积相等岛屿与陆地和其它岛屿之间的距离越远其上的物种的迁入就越慢。 面积与死亡率:岛屿面积越小,死亡率越高或者说灭绝率越高,因为小岛本身的资源和 生态位有限,允许容纳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竞争激烈。
平衡理论的不足
(1)迁入率和灭绝率曲线的确切形状无法估计,因此,难以对某个时期的 种群做出准确的估计。该理论缺乏预测性。 (2)在模型中,平衡态物种的数目是由迁入率和灭绝率决定的。这样的假 设过于简单化。 例如:某一种鸟暂时路过某个岛屿,能称之为迁入吗?如果是的话,当它离 开时,是否可以称之为灭绝呢?再者,优势某种生物的许多个体迁入某个岛 屿,但是如果它们找不到配偶,也是很快会灭绝。 (3)对于不同的动物类群、不同岛屿或者同一岛屿的不同时间来说,迁入 率和灭绝率曲线是不同的。另外,灭绝率曲线还受到物种遗传学机制的影响。 (4)平衡理论将物种的迁入和灭绝看成是相互独立的过程,但实际上并非 完全如此。 (5)平衡理论认为岛屿上物种存在的数目主要是由迁入率和灭绝率决定的, 忽视了其他物种互作关系(如竞争、捕食、互惠共生、寄生)等调节群落结 构的作用。 (6)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另一缺陷是它假定同一分类群内不同的种之间 的迁入率和灭绝率是一致的。但是,同一分类单位的不同种之间其扩散能力 和灭绝脆弱性是不同的。
岛屿生率
s 岛屿上物种数量 岛屿上物种数量平衡模型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的内容:①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度完全取决 于两个过程,即迁入和灭绝。②当迁入率和灭绝率 相等时,岛屿物种数量达到动态平衡,即物种的数 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③ 迁入率和灭绝率将随岛上物种的丰富度的增加而分 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

6 第七章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6 第七章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岛屿的动物和植物区系对早期生态学思想的形 成曾起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1835年,当达尔文考察南美的加拉帕 戈斯 (Galapagos)群岛时,他被岛上的动植物所 吸引。在日记中就提到岛屿在研究物种进化中的 独特地位。
Dr.zengzhiyong Guizhou University 4/28
Dr.zengzhiyong@

S= CAZ
式中:S——物种数 C——常数(其变化反映地理位臵的变化对种 丰富度的影响 ) Z——物种数与面积之间的系数 A——岛屿面积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则得: log S = log C + Zlog A
Dr.zengzhiyong Guizhou University 9/28
Dr.zengzhiyong@
Dr.zengzhiyong Guizhou University 19/28
Dr.zengzhiyong@
可以设想如果岛上拥有临近大陆上所有的物种时,就 不存在新种的迁入。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 为当岛上的物种越来越多时,灭绝率也越来越高。 假定在某一陆地的边缘最新形成一排大小不相同,但 距离陆地又相等的岛屿。从陆地迁入这些岛屿的物种的速 率将是一样。但是,这些岛屿上物种的灭绝率则不相同。 小岛屿上物种灭绝率要比大岛屿快,这是因为小岛屿有限 的空间使得物种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加剧,允许容纳的物种 数就相对较少,并且每个物种的种群数量也小,当迁入率 与灭绝率相等时,总的物种数也小。
达林顿(Darlington,1957)关于岛屿面积增加10倍, 岛上的动物的种数加倍的结论,即是z=0.3时的特殊 情况。设S1=CAz,那么,当岛屿的面积增加10倍, S2=C(10A)z,所以,

正常情况下,空间面积每增加10倍,物种数目平均增 ,即如果原始生态系统只有10%的面积 加 1 倍,反之亦然。 保存下来,那么,该生态系统有50%的物种丢失;如果1% 的面积保存下来,则该生态系统中有75%的物种丢失。

生物地理学中的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

生物地理学中的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

生物地理学中的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岛屿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地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人们对岛屿特殊生态环境的关注,岛屿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生物地理学中岛屿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原因和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解析其研究方法和成果。

一、岛屿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在生物地理学中,岛屿是指相对于周围环境而言具有较为明显边界的陆地块。

岛屿生物多样性是指岛屿上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

由于岛屿相对封闭的环境,物种迁移和扩散受到限制,导致了岛屿上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格局。

二、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1. 岛屿隔离:岛屿通常由水或大陆隔离,离大陆较远的岛屿受到扩散限制更加明显,从而形成了独立的生物群落和物种分布。

2. 种群扩散限制:岛屿面积相对较小,相近的物种可能会相互竞争,导致种群数量和密度较低,限制了种群扩散和迁移。

3. 缺乏掠食者:相对于大陆生态系统,岛屿上缺乏大型掠食者的存在,导致食物链和生物链的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了一些特殊的物种演化。

三、岛屿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1. 物种多样性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记录岛屿上的物种丰富度,对物种组成和分类地位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岛屿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2. 种群动态监测:通过长期观察和记录岛屿上物种的数量和种群变化,分析物种的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的原因。

3. 基因组学方法: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岛屿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揭示物种的基因流动、群体结构和适应性进化等遗传机制。

四、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1. 岛屿面积:岛屿面积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较大面积的岛屿通常具备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

2. 岛屿距离:离大陆越远的岛屿受到的扩散限制越大,物种迁移和种群交流较少,从而使得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

3. 岛屿年龄:岛屿的年龄与物种的多样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岛屿演化的时间越长,经过的基因突变和物种迁移的机会也就越多。

五、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案例分析夏威夷群岛是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典型案例之一。

岛屿生态地理学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岛屿生态地理学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970
岛屿的面积和
隔离程度都影响鸟类物种的数目

当一个物种占据某个
岛屿后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由该物种的选择方向时期
建立种效应
Founder principle
简单他说是指一个传播体
建立种的等位基因数量相对较少
遗传变异将逐渐得到恢复环境条件下岛屿同种种群和纯合水平的提高
研究种群大小对后代种群遗传变异的影响
所谓最小动态面积是指能够包含较复杂的生境类型
1975
MarquesasMarianas IslandsPelew Palau Islands
Somoa
Fiji
16
Renell Ialands
D'Entrecasteaux Islands
我们就可得到生态学中的所谓
1913
Arrhenius
1925
Diamond和
Mayr
1962aMcQuinness
将这一关系用
它已经扩展到陆地生境岛屿的研
究中去
然后介绍了其在自然
保护区和保护庇护所景观片断化是形成生境岛屿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Insularity
形状和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
例如
类活动的影响
1956
1972
True oceanic islands
岛屿上的物种数目曾经同其原来相连的陆地相同
陆地桥岛屿由于地质的原因
那么z值可能增加经过对数转换后IsolateSample而样本则是群落中的部分个体样本的z值要比隔离种群小12171835之间MacArthur和Wilson
面积曲线以及z值的狭窄范围主要是由于下列两方面引起的
其二是个体总数和物种数目之间的关系非常接近对数正态分布Distribution of species abundance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doc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doc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摘要:全球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的危机,物种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详细了解,具体分析了岛屿生物的种—面积关系和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理论,物种迁入率和绝灭率的动态变化决定着岛屿上的物种丰富度。

通过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来研究保护生物群落和生物种的问题。

关键词: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种—面积关系,平衡理论一、引言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大至海洋中的群岛、高山、自然保护区、小到森林中的林窗,甚至植物的叶片,都可以看成是大小、形状、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

例如,湖泊可以看成是“陆地海洋”中的岛屿,林窗可以认为是“森林海洋”中的岛屿。

二、理论内容及来源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是由1967年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创立的。

他们认为岛屿中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迁入率和灭绝率,而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的面积、隔离程度及年龄等有关。

麦克阿瑟和威尔逊提出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阐述了岛屿上物种的数目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由于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的物种的灭绝,物种的组成随时间不断变化。

其实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首先注意到,生存在岛屿上的所有物种的数目比大陆上同样面积上生存的生物要少,且其中大部分又是本地所特有的种类,岛屿上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变化为揭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后来又经过麦克阿瑟和威尔逊的卓越贡献,形成了著名的岛屿生物地理学。

三、平衡理论麦克阿瑟和威尔逊认为,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程,即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

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

所以,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称为平衡理论。

关于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岛屿物种的数目代表了迁入和灭绝之间的一种平衡。

麦克阿瑟和威尔逊的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说明了岛屿生物群落的平衡点与拓殖和灭绝速度的关系。

7.6岛屿地理生物学

7.6岛屿地理生物学

6、试说明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核心内容:物种丰富度随岛屿面积或陆地群落的取样面积呈单调递增的趋势。

景观生态学把包围在另一种基底系统中孤立异质单元,如城市、自然保护区、绿洲、湿地等,视为一种生物地理岛屿(1)基本原理①岛屿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境类型,生态学家们最早关注的是岛屿面积与物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由Preston(1962)提出以下关于岛屿种—面积关系方程:Ss=cAzlogSs=logc+zlogA其中,S是物种丰富度,A是岛屿面积,c和z是常数。

z的理论值为0.263,通常在0.18~0.35之间。

c值的变化反映出地理位置变化对物种丰度的影响。

基本原理②McArthur和Wilson: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A大岛屿的物种数量要多于小岛屿(面积效应);B靠近大陆岛屿物种数量要高于远离大陆的岛屿(距离效应);C年轻的岛屿物种丰度较小,物种周转率(迁入量/灭绝量)高,以后则不断降低,直到二者相等,物种数量达到动态均衡。

结论:岛屿的面积、孤立程度和年龄依次是控制生物迁植、灭绝和物种数量的关键因子。

岛屿生物地理学关键因子方程:Si=f[面积(+), 孤立性(-)]岛屿生物地理学认为:①一个岛上的物种数S是该岛面积A和该岛与其他岛屿相隔距离D的函数,即S? =f (A,D),A越大或者D越小,则S越大。

②每种生物都需要一个求得生存和发育的最小面积,其最小面积的尺度因物种而异;每种生物也有一个能够越过“海洋”而到达邻岛的最小距离,其距离也因物种而不同。

例如,英国现有鸟类生存的最小面积是100hm2。

⑧某一受隔绝的岛屿状生境中,生物尤其是动物的生存与繁殖或种群的延续,都有一个临界的种群密度和种群规模,当个体数降到此临界值以下,该物种就会灭绝。

依靠单一食物来源的动物,处于营养级高层的动物,只在有限的或专门筑巢区栖息繁殖的动物,迁徙性动物,都是易灭绝性动物。

作为一般规律,野生动物种群至少需保持500个个体,才能通过自然选择进行某种程度的进化,否则,终究会因缺乏进化适应性而灭绝。

岛屿生物地理理论及意义

岛屿生物地理理论及意义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应首先考虑选择具有 最丰富物种的地方作为保护区, 许多自然保 护区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或正在成为 生境岛屿。所以可以利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 论来确定保护区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是 否需要廊道连接。
运用生物地理学理论与遥感影像寻找本拉登
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完毕
岛屿:生物赖以生存的具有可区分边界的生境 区域。大至海洋中的群岛、高山、自然保护区、小
到森林中的林窗,甚至植物的叶片,都可以看成是 大小、形状、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
迁入率:物种迁入岛屿速度的快慢。 灭绝率:岛屿上物种消失速度。 面积效应:就不同的岛屿而言,物种的迁入率 随其与陆地种库或侵殖体源的距离增加而下 降,生物多样性随岛屿面积增加而增加的现 象。 距离效应:如果岛屿的面积相等,岛屿与陆地 和其它岛屿之间的距离越远,其上的物种的 迁入就越慢的现象。
平衡理论的理解: 在岛屿生物群落里,物种的多样性随面积的增 加而增加,某个物种的数目也随着岛屿的面 积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岛屿上的物种数却不 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岛屿上的物种数目决 定于迁入物种和灭亡物种的平衡,而且是一 种动态平衡,即不断有物种灭绝,由同种或 别种的迁入而得到补偿。
由此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得出的结论: 1、不论岛屿的面积多大,距离侵殖种源多远, 都存再一平衡物种数 。 2 、岛屿上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 并且只取决于 物种的迁入和灭绝 。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意义
这一理论揭示了种 - 面积关系,从动态方面定量阐 述了岛屿上物种丰富度与面积、隔离程度之间的关 系;(面积效应) 促进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与动态格局的 认识和理解。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非 常重要的理论依据; 利用生物地理学理论可以确定生物物种的个体和群 体。

岛屿生态地理学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岛屿生态地理学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原始植被的破坏并不是一个随机的过程
剩余的部分往往是质量较差的地方
特别是关键互惠共生种的生存
保护区内应有足
如果保护
如农田或草地
从而
Mobile links
Gilbert
有些生
态系统

曹坤芳保护区的面积应根据关键种的种群密度
遗传上的要求以及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关键种能够维持生存的种群数量

不同的物种需要不同的领地范围而山狮则要求400km
MarquesasMarianas IslandsPelew Palau Islands
Somoa
Fiji
16
Renell Ialands
D'Entrecasteaux Islands
我们就可得到生态学中的所谓
1913
Arrhenius
1925
Diamond和
Mayr
1962aMcQuinness
将这一关系用
保护区周围的生态系统与保护区的相似性也是保护区
面积确定时所要考虑的
当增加保护区的面积
我们对于保护的目标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往往并不十分清楚
的确定必须在充分了解物种的行为
Merriam
1986
保护区的面积
Mader
其面积可小一些
则适
才能进行
和植被演替阶段

Gilbert
Pimm
1978
Pimm

Pimm等的基础上
后代的遗传变异越大
MacArthur和
Wilson
建立种效应在岛屿种
1957
其群中可
K选择对策变为

选择对策
194

以后

动物进化中的岛屿生物地理学

动物进化中的岛屿生物地理学

动物进化中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岛屿生物地理学是生物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岛屿上的生物的分布、特征、变化和进化等。

岛屿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重点探讨动物在岛屿上的进化和生物地理学方面的研究。

一、地理隔离对动物进化的影响岛屿与大陆之间由于地理隔离的存在,使得动物迁入岛屿的能力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岛屿上物种的独特性。

岛屿动物通常源于大陆动物迁徙、飘散等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物种会丧失一部分遗传变异。

与此同时,地理隔离也使得不同岛屿之间的物种分布和遗传特征产生差异。

二、岛屿上物种形成和独特性的机制1. 自然选择:岛屿上的生态环境通常与大陆相比更加封闭和受限。

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得物种更容易适应,从而进行适应性进化。

由于资源有限,种群数量较小,自然选择在岛屿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物种形成和独特性的产生。

2. 随机漂变:岛屿上的种群规模通常较小,这使得随机漂变对基因频率造成的影响更加显著。

小种群大小使得随机因素对进化过程的影响不能忽视。

漂变作用造成了岛屿上物种的遗传变异,进而导致了物种的分化和独特性的产生。

三、岛屿大小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岛屿大小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较大的岛屿具有更多的生境和资源,因此可以维持更大的物种多样性。

而较小的岛屿由于资源有限,种群数量较小,很容易导致物种灭绝或者物种贫瘠。

岛屿大小的差异对岛屿动物的数量和物种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演化速率在岛屿生物地理学中的意义岛屿上常常存在着限制性的环境条件,如食物紧缺、气候变化等,这就使得岛屿上的物种进化速率相对较快。

由于资源有限,物种需要更快地适应环境变化以生存。

因此,岛屿成为了研究进化速率的重要场所之一。

岛屿上的物种进化速率的差异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进化过程的机会。

五、人类活动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和岛屿旅游的兴起,岛屿上的生物地理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人类的介入破坏了一些岛屿的原始生态系统,引入了外来物种的同时也导致了原生物种的灭绝。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doc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doc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摘要:全球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的危机,物种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详细了解,具体分析了岛屿生物的种—面积关系和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理论,物种迁入率和绝灭率的动态变化决定着岛屿上的物种丰富度。

通过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来研究保护生物群落和生物种的问题。

关键词: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种—面积关系,平衡理论一、引言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大至海洋中的群岛、高山、自然保护区、小到森林中的林窗,甚至植物的叶片,都可以看成是大小、形状、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

例如,湖泊可以看成是“陆地海洋”中的岛屿,林窗可以认为是“森林海洋”中的岛屿。

二、理论内容及来源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是由1967年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创立的。

他们认为岛屿中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迁入率和灭绝率,而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的面积、隔离程度及年龄等有关。

麦克阿瑟和威尔逊提出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阐述了岛屿上物种的数目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由于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的物种的灭绝,物种的组成随时间不断变化。

其实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首先注意到,生存在岛屿上的所有物种的数目比大陆上同样面积上生存的生物要少,且其中大部分又是本地所特有的种类,岛屿上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变化为揭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后来又经过麦克阿瑟和威尔逊的卓越贡献,形成了著名的岛屿生物地理学。

三、平衡理论麦克阿瑟和威尔逊认为,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程,即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

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

所以,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称为平衡理论。

关于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岛屿物种的数目代表了迁入和灭绝之间的一种平衡。

麦克阿瑟和威尔逊的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说明了岛屿生物群落的平衡点与拓殖和灭绝速度的关系。

第六章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六章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行对数转换 该公式经过对数转换后 变为上 logS=zLogA C 式中 s 是面积为 A 的岛屿上 某一分类群物种的数目 参数 C 取决于分类类群和生物地理区域 其生态学意义不大 但是 Gould 1979 认为 只要种 面积曲线的之值相同 C 也是具有比较价值的 z 即经过对 数转换后直线的斜率 尽管对于参数之的大小和生物学意义也引起过许多争论 Connor 和 McCoy 1979 Martin 1981 Sugihara 1981 但其值在下同的生物类群之间和世界不同 地区的同一分类群之间变化不大 见表 1 表 1 岛屿上各种不同陆生植物和动物的 z 值 由公式 S CAz 而来 S 表示物种数目 A 是岛屿的面积
面上升 被隔离后 其上的生物经历了与陆地生物不同的选择压力和进化过程 而真正海洋 岛屿上的生物是从陆地经过一定距离的水域后逐渐迁入 所以 海洋岛屿也是研究陆地生物 传播的理想场所 岛屿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 岛屿比陆地和海洋简单 2 地球上岛屿 的数量要比大陆和海洋多 3 岛屿的大小 形状和隔离程度都不同 岛屿的动物和植物区 系对早期生态学思想的形成曾起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 1835 年 当达尔文考察南美的 Galapagos 群岛时 他被岛上的动植物所吸引 他在日记中就提到岛屿在研究物种进化中的 独特地位 Darwin 1360
2 3 平衡理论
MacArthur 和 Wilson 1963 1967 认为 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 程 即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 见图 3 当迁人卓和灭绝率相等时 岛 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 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 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 所以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称为平衡理论 邬建国

岛屿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岛屿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岛屿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岛屿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岛屿形成、演化和特征的学科,它不仅仅关注岛屿本身的地理特征,还深入探讨了岛屿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岛屿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认可,并且为我们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首先,岛屿地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研究模型。

相比于大陆,岛屿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生物种群的迁移和扩散更加受限。

这使得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观察和记录物种的分布和演化过程。

通过研究岛屿上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种形成、灭绝和扩散的规律。

其次,岛屿地理学为我们揭示了物种多样性与岛屿特征之间的关系。

根据马克-孔德分布理论,岛屿的面积和距离是决定物种多样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岛屿面积越大,物种数量越多;而与大陆相比,岛屿上的物种数量较少,且物种组成也相对单一。

此外,岛屿之间的距离越远,物种的迁移和扩散就越困难,物种多样性也就越低。

这些规律的发现为我们理解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此外,岛屿地理学还为我们揭示了物种演化的过程。

在岛屿上,物种的迁移和扩散受到了限制,这使得物种在岛屿上独立地进化。

岛屿上的物种通常会发生辐射进化,即一个祖先物种分化为多个衍生物种。

这是因为岛屿上的环境资源有限,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进化的结果是适应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的形成。

岛屿地理学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物种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宝贵的案例。

最后,岛屿地理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岛屿上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且分布相对集中,因此岛屿生态系统更容易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研究岛屿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抵抗力,我们可以为保护岛屿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和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维护岛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岛屿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研究模型,揭示了物种多样性与岛屿特征之间的关系,解析了物种演化的过程,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景观生态学-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六、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1.岛屿的概念岛屿性(Insularity)是生物地理所具备的普遍特征。

岛屿通常是指历史上地质运动形成,被海水包围和分隔开来的小块陆地。

许多自然生境,例如溪流、山洞以及其它边界明显的生态系统都可看作是大小、形状和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

有些陆地生境也可看成是岛屿,例如,林中的沼泽、被沙漠围绕的高山、间断的高山草甸、片段化的森林和保护区等。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景观的片段化(Fragmentation),也是产生生境岛屿的重要原因。

由于物种在岛屿之间的迁移扩散很少,对生物来讲岛屿就意味着栖息地的片段化和隔离。

2、岛屿的种数与面积的关系早在60年代,生态学家就发现岛屿上的物种数明显比邻近大陆的少,并且面积越小,距离大陆越远,物种数目就越少。

在气候条件相对一致的区域中,岛屿中的物种数与岛屿面积有密切关系,许多研究表明,岛屿面积越大,种数越多。

Preston(1962)将这一关系用简单方程描述:S=CA Z该公式经过对数转换后,变为:logs=ZlogA+C 式中S是面积为A的岛屿上某一分类群物种的数目,C,Z为常数。

3、物种数目分布的机制与假说对于物种数目随面积和隔离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假说:(1)平衡假说(Equilibrium hypothesis)MacArthur 和Wilson(1967)认为,岛屿上物种数目是迁入和消失之间动态平衡的结果。

如图,物种迁入率(I) 随物种数(S)增加而逐渐下降,而消失率(E) 却逐渐上升,这主要是由于竞争压力的作用。

当I=E时,达到平衡物种数(S)。

当面积增加时,迁入率曲线上升至I1,消失率曲线下降至E1,当I1=E1时,达到新的平衡数目S1,比原平衡数目S大。

反之亦然。

当迁入率(I)=消失率(E)时形成平衡物种数目S,若面积增加,则形成新的平衡物种数目S1,且S1>S;反之,有S2,S2<S。

根据平衡假说,隔离度越大,物种数应越小。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保护生物学介绍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保护生物学介绍
在过 去 的 2亿 年 中 , 自然 界 每 2 一种 植 物 种从 7a有
很 久 以前人 们 就意识 到 岛屿 的面 积与 物种 数量 之 间存 在着 一种 对应 关 系 ,但是 2 纪 6 代 以 0世 0年
前 在 岛屿 生 物 地 理 学 中基 本上 没 有 定 量 的理论 。
地球 上 消失 ,每世 纪 约有 9 0多 种脊 椎 动 物灭 绝 [。 “ ] 但是 , 随着人 口膨 胀 、 工业 发展 、 森林 面 积 锐减 、 湿地
生 物 多样性 的研究 始 于 2 0世纪 4 0年代 ,当 时
仅指 生 物 群 落 中物种 的 多样 性 大 家 都 知道 , 命 生
系统 是一 个等 级 系统 ,包括 从 微观 到宏 观 的多 个层
研究 表 明 , 境 片 断 化 、 生 岛屿 化 现象 , 生 境 丧 是 失 的重要 原 因 ,而生 境丧 失 对生物 多样 性 的影 响可
物多样 性 的影响 有着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 。
随着人 口的增长和人类各种活动的加剧 ,生物 2 生物 多样 性
多样性 问题 日益 突 出 ,有 关生 物保护 的研 究人员 之
收稿 日期 :2 1- 1 2 ,修改稿收到 日期 :2 1- 2 1 0 1O — 1 010—5
21 生物 多样 性及 其研 究层次 。
决定 物种 丰富度 的 主要 因素是 岛屿 的面积及 其隔 离 程度 。现在 , 越来 越多 的物 种正 以惊人 的速度 灭绝 , 保护物 种 和生物 多样 f 生保护 的真 实价值 ,并 不应该 只是 为 了保 护几 个 即将 灭亡 的物种 ,而是要 保护这 些物种 和它 所栖 息的特定 生境 , 其免受 斑块化 、 使 片
以作 用 于 3 层 次 , 括 物种 丰 富度 、 个 包 种群数 量 和分 布 、 因多样 性㈣。可 以说 , 种 生境 片断化 、 基 这 岛屿化 现象 , 当前 生物 多样 性 大规 模 丧失 的主要 原 因【。 是 “ 】

生物地理学的岛屿生物群落研究

生物地理学的岛屿生物群落研究

生物地理学的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规律和原因的学科。

在生物地理学领域中,岛屿生物群落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岛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和演化规律,因此成为了生物地理学家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的概念、方法和研究进展。

一、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的概念岛屿生物群落研究旨在揭示岛屿上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演化等方面的规律和机制。

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的核心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动态变化。

二、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的方法1. 野外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记录不同类型岛屿上的生物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建立生物群落数据表。

2. 实验方法:采用实验设计,观察和测量不同环境因子对岛屿生物群落的影响,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演化过程。

3. 模型建立方法:利用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和统计模型,构建数学模型来预测岛屿生物群落的演化趋势和动态变化。

三、岛屿生物群落的特点1. 物种多样性:岛屿上的生物数量相对较少,但物种多样性却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岛屿上的物种来源有限,往往来自于母本种群的迁移和外来物种的引入。

2. 物种分布格局:岛屿上的物种分布通常呈现出梯度分布的特点。

即从岛屿中心到岛屿边缘,物种数量和多样性逐渐减少。

3. 物种区系特征:岛屿上的物种区系有其独特性,常常存在一些特有物种。

这些特有物种通常适应着岛屿的环境和资源利用。

4. 物种演化:岛屿上的物种演化速度较快,存在较多的物种分化和特化现象。

这是由于岛屿的地理隔离和资源限制,使得物种具有了更多的演化空间。

四、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岛屿生物群落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1. 岛生物地理理论的建立:马克·麦克阿瑟和罗伯特·麦克阿瑟提出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为岛屿生物群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平衡理论的发展:丘伯赫希提出了“动态平衡理论”,认为岛屿生物群落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平衡状态受到物种迁移、灭绝和演化等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
摘要:全球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的危机,物种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详细了解,具体分析了岛屿生物的种—面积关系与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理论,物种迁入率与绝灭率的动态变化决定着岛屿上的物种丰富度。

通过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来研究保护生物群落与生物种的问题。

关键词: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种—面积关系,平衡理论一、引言
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大至海洋中的群岛、高山、自然保护区、小到森林中的林窗,甚至植物的叶片,都可以看成是大小、形状、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

例如,湖泊可以看成是“陆地海洋”中的岛屿,林窗可以认为是“森林海洋”中的岛屿。

二、理论内容及来源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是由1967年麦克阿瑟与威尔逊创立的。

他们认为岛屿中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迁入率与灭绝率,而迁入率与灭绝率与岛屿的面积、隔离程度及年龄等有关。

麦克阿瑟与威尔逊提出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阐述了岛屿上物种的数目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由于新物种的迁入与原来占据岛屿的物种的灭绝,物种的组成随时间不断变化。

其实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首先注意到,生存在岛屿上的所有物种的数目比大陆上同样面积上生存的生物要少,且其中大
部分又是本地所特有的种类,岛屿上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变化为揭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后来又经过麦克阿瑟与威尔逊的卓越贡献,形成了著名的岛屿生物地理学。

三、平衡理论
麦克阿瑟与威尔逊认为,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程,即新物种的迁入与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

当迁入率与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与更新,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

所以,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称为平衡理论。

关于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岛屿物种的数目代表了迁入与灭绝之间的一种平衡。

麦克阿瑟与威尔逊的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说明了岛屿生物群落的平衡点与拓殖与灭绝速度的关系。

拓殖的或新物种移入者已经是岛上的拓殖种,故出现新物种的速度下降。

同时新进入的每个物种都有灭绝的危险,进入种越多,每个种的平均种群大小因竞争加剧而缩小,于是种的灭绝速度升高,直到与拓殖速度相等的平衡点,这时即维持岛屿区系的现有物种。

生物群落平衡点还取决于岛屿的大小与拓殖者来源的远近。

在岛屿生物群落里,物种的多样性随面积的增加而增加,某个物种的数目也随着岛屿的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岛屿上的物种数却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岛屿上的物种数目决定于迁入物种与灭亡物种的平衡,而且是一种动态平衡,即不断有物种灭绝,
由同种或别种的迁入而得到补偿。

大岛屿比小岛屿能维持更多的物种数;随岛屿离大陆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的种数逐渐降低。

四、种—面积关系
岛上种数与面积大小的关系:
S=CA Z
S-多样性
A-面积,
C-比例常数
Z-一般为0.18~0.35
由上图可以看出,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加,物种数目也有规律的增加;随着岛屿上物种数目的增多,物种迁入率下降,但灭绝率提高。

因为任何岛屿上生态位或生境的空额有限,已定居的种数越多,新迁入的种能够成功定居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任一定居
种的灭绝率就越大。

因此,对于某一岛屿而言,迁人率与灭绝率将随岛屿上物种的丰富度的增加而分别呈下降与上升趋势。

1.面积效应
就不同的岛屿而言,物种的迁入率随其与陆地种库或侵殖体源的距离增加而下降,生物多样性随岛屿面积增加而增加的这种现象称为“面积效应”。

小岛屿上物种灭绝率要比大岛屿快,这是因为小岛屿有限的空间使得物种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加剧,允许容纳的物种数就相对较少,并且每个物种的种群数量也小。

当迁入率与灭绝率相等时,总的物种数也小。

许多西印第斯群岛的岛屿,包括波多黎哥、古巴、牙买加等就是一例。

2.距离效应
如果岛屿的面积相等,岛屿与陆地与其它岛屿之间的距离越远,其上的物种的迁入就越慢。

这就是所谓“距离效应”,即岛屿离陆地与其它岛屿越远,其上的物种数目就越少。

距离是衡量岛屿隔离程度的重要指标。

3.稀有物种
威尔逊认为区分不同的平衡是很有必要的。

互作物种平衡在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决定物种生存的重要因素。

物种的总数变小,物种组成继续变化,直到稀有物种进入到岛屿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生命周期长及那些最适合岛屿特定环境条件的物种数目将增加。

五、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
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的内涵, 当然不限于"种-面积"关系的揭示, 即使如此, 该关系本身也还存在着一些基本的不可克服的困难。

简而言之,地球表面的非均一性,自然条件随着空间变化的巨大差异,生物物种的固有特性以及对于生存环境的选择,物种驯化的有限性,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等都会对上述公式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种-面积”关系纯粹是一种经验统计关系,只能说明静态的宏观模式,尚未触及到机理的本身,因此,需要改进。

鉴于上述分析,麦克阿瑟与威尔逊适时提出了“平衡理论”,综合了“种-面积”关系,从更深入的动态原则去弥补在分析上的缺陷。

均衡理论的基本前提在于:物种数目的多少,应当由“新物种”的迁入与“原有物种”的消亡或迁出之间的动态变化所决定,它们遵循着一种动态均衡的规律,这就是说物种维持的数目,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结果。

显然,麦克阿瑟与威尔逊把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的阐述,已经从单纯的经验关系,向着较高层次的解析推进了一步,已经从单纯的静态表达向动态变化推进了一步,从单一的物种面积研究,向以该物种面积为中心,并结合邻域特点的空间研究推进了一步。

现在证实,唯有把“种-面积”关系与“平衡理论”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揭示生物地理学原理,也才能够被应用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中。

按照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1)不论岛屿的面积多大,距离侵殖种源多远,都存再一平衡物种数;
2)岛屿上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并且只取决于物种的迁入与灭绝。

六、应用
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表达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表达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直有深远影响。

这一理论它使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由仅仅依据相关与比较方法进行描述,开始转向通过野外模拟试验来验证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

岛屿生物地理学现在已经不只是局限于陆桥岛屿与海洋岛屿物种丰富度与面积关系的研究,它已经扩展到陆地生境岛屿的研究中去了。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

由于该理论的局限性,仅仅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生物的生存除了受物种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对生物的分布、繁殖、扩散、迁移、种群调节、适应等产生菲常重要的影响,这些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必须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生物地理学的新认识及其方法在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动物分类学报, 2010, 35(1):158-164.
自然保护区学说与麦克阿瑟—威尔逊理论.生态学报,
1990,10(2):187-191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模型与应用.生态学杂志,1989 ,8(6): 34-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