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生物地理学与保护物种多样性浅谈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意义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意义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意义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研究工作出现了新的突破。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如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理解岛屿生物的特性,为自然保护区的制定提供更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表明,岛屿上生物种类栖息地和迁徙路径呈明显联系,以及岛屿中不同物种或种群之间的生态关系和地理变化。
无论是外岛还是内陆,物种的迁徙路径会进行适应性调整,以适应本地的生态环境。
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借鉴,分析影响岛屿生物活动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并根据岛屿动物特有的生态环境发展出合理的保护措施,以最大化地保护地区内特有的生物物种及其群落以及育苗树种等。
此外,岛屿生物地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更详尽的自然保护区规划,比如:通过对夜行性鸟类的研究,可以结合地形特点为夜行性鸟类指定合适的迁徙路径,制定适宜的保护范围;或者根据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生态关系,为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指明重点。
总之,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发展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指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使大家能够从多方面更好地了解动植物在岛屿上空间分布态势,依法制定合理的自然保护区,最大限度地提高动植物的保护效果。
谨以此文报友们,共勉!。
生物地理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
生物地理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宝贵财富,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福祉至关重要。
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生物多样性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理分布与生物之间关系的学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地理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1. 生物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调查和分析生物的地理分布,揭示了物种的起源、分布和演化规律。
为了研究生物地理学,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物种分布图、分子生物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 生物地理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实践应用(1)物种保护区划的制定生物地理学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确定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并基于此制定物种保护区划。
通过研究物种的地理分布模式和栖息地的要求,科学家们能够为不同的物种制定合适的保护区域,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2)生物入侵物种的管理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并对本地物种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生物地理学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入侵物种的来源和扩散途径,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控制这些入侵物种。
例如,通过研究物种的分布模式和适应性能力,科学家们可以预测入侵物种的扩散趋势,并制定相应的控制计划来减少其对本地物种的影响。
(3)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生物地理学在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灾难事件、自然退化或人为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科学家们可以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植被与气候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可以选择适合的植物物种来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3. 生物地理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尽管生物地理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地理学研究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获取高质量的数据是一项耗时且昂贵的工作。
岛屿生态地理学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岛屿生态地理学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六章岛屿生物地理学辩证法有机体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韩兴国1引言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精神支柱高山小到热带雨林中的林窗即便可以看成是大小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湖泊可以看成是中会的岛屿森林海洋MacArthur和Wilson提出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阐述了上物种的数目与面积之间的关系由于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的物种的灭绝当物种的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按照岛屿古菌地理学理论1Colonizingspecies2尽管研究每个物种的个体数目和它们的生物学活性更有生态学意义即物种的存在与否如土壤节肢动物原生生物该理论认为决定岛屿物种平衡的主导过程是随机的此外如竞争互惠共生和进化等不管这一理论存在着什么不足转向通过野外模拟试验来验证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它已经扩展到陆地生境岛屿的研究中去然后透露了其在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庇护所景观片断化是形成生境岛屿的重要原因之一2岛屿哺乳类地理学理论2Insularity形状和隔离程度多种不同的岛屿例如类活动的影响19561972Trueoceanicislands岛屿上的物种数目同其原来相连的陆地相同陆地桥岛屿成矿由于地质的原因被沙漠围绕的高山FragmentationLandbridgeislands陆地桥由于人例如溪流面上升岛屿上的生物是从陆地经过一定最远的水域后逐渐迁入传播的理想场所13系对社会学早期生态学思想的形成曾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被岛上的动植物所吸引Darwin2种关面积越大而真正海洋海洋岛屿也是所研究海洋所陆地生物2岛屿的动物和植物北区1835年取样面积的大小和样地内所包含的物种数目密切相某个分类群图1表示太平洋诸岛陆地和淡水鸟无腺同岛屿面积之间的关系岛屿图1岛和离4TangaIslands191114TanimbatIslandsNewHebrides2317小于500英里的岛屿WakeKusaieSocietylslandsSantaCruz85PonapeCarolineIqlandsLpouisiades202418HawaiiCeram21252Tuamotu912156远即那些离Henderson3太平洋诸岛陆地和淡水鸟种数与岛屿面积之间的关系表示远于2000英里的岛屿LineIslands71013Kei22solomonsMarquesasMarianasIslandsPelewPalauIslandsSomoaFiji16RenellIalandsD'EntrecasteauxIslands我们就生物学可得到生态学中的所谓1913Arrhenius1925Diamond和Mayr1962aMcQuinness将这一关系用S=CA2表示数并不能描述所有物种的数目与之间的关系只将面积进行对数转换更好1922幂函物种数目和面积都躲进行对数转换1979数转换后直线的斜率McCoyMartin变为上logS=zLogA参数C取决于进行分类类群和生物地理区域C也是需要有比较价值的Sugihara见表1由公式SS表示物种数目但是即经过对Connor和推算时所取单位为平方英里340蚁类繁殖的陆地和八斗子鸟美拉尼西亚群岛西印度群岛03010280303489陆地脊椎动物北方森林中的鸟浮游动物鱼类即可将物种数加倍1957时的特殊情况那么S2=CDarlingion(1943)Preston(1962)1964Hamilton等Hamilton等Hamilton和ArrnqtronR(1965)Preston(1962)Brown(1978)Browne(1981)只需要将岛屿建筑面积增加140倍才能将物种数加倍即是z34倍密西根湖岛美国美国纽约州湖泊美国纽约州湖泊z值的生物学意义巨大如果之值为00325032602300当z=0必须使面积增加所以如果原始生态系统只有10该生态系统有50的面积保存下来,则该生态系统中有75大部分分类群的z值介于00当然那么z值以后可能增加经过对数转换后IsolateSample而样本则是繁殖地中的部分个体样本的z值要比隔离种群小12171835之间MacArthur和Wilson面积曲线以及z值的狭窄范围主要是由于下列十三方面引起的其二是个体总数和物种数目之间迫近的关系非常接近对数正态分布Distributionofspeciesabundance例如1989释物种和面积之间的隔阂PassivesamplinghypothesisHabitatdiversityhypothesis样本一般包含较少的物种数目和较高的种一个体数目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大但新物种增加的频率不断下降大多数确实的自然保护区或其它生境景观都可以看做是代表当地更大群落中部分物种的样本所以就是每个物种中均只有几十个体物种有些的隔离种群生境对其它物种可能是样本生境索罗门群岛上为有的鸟类的z值仅力0而有的物种的z值高达0表现出明显的隔离种群的特性3平衡理论MacArthur和Wilson认为即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当迁人卓和灭绝率相等时即物种的数会相对稳定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称为平衡理论1989图2种一面积椭圆示意图图3岛屿物种数目同物种滴度迁入率和灭绝率的关系由上图可以看出物种迁入率下降因为任何岛屿上生态位或生境的空额有限新迁入的成功能够种定居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迁人率和灭绝率将随岛屿上物种的丰富度的增加而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物种的迁入率随其与陆地种库Colonistsource面积效应假定在某一陆地的边缘体积最新已经形成一排大小不相同从陆地迁入这些岛屿的物种的速率将是一样这些岛屿上物种的灭绝率则不相同这小岛屿有限的空间使得物种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加剧并且每个物种的物种数量也小总的数也小包括这些岛屿上爬行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多样性随面积增距离效应即岛屿离陆地和其它岛屿越远这是因为如果岛屿的基本一致面积完全相同其上的物种的迁入就越慢但对于陆地岛屿来说这是因为1234动物则不能生存1969他指出四种不同的平衡状态连续在岛屿上Non-Interactivespecies新物种的迁入率正好等于原有物种的灭绝率equilibrium竞争互作物种平衡此时这个过程中物种组成继续变化在此之后在波多黎哥加而增加牙买加等Assortativespeciesequilibrium群落中的不同成员从遗传上互相适应或适应其周围的环境物种之间将达到进化物种平衡对于物种迁入率和灭绝率的估算需用下列随机模型S是此类动物群物种达到平衡时的平均物种时所需要的时间MacArthur和Wilson一般主要有下列两种间接一般而言方数1967法1推算迁来率和灭绝率必须对岛屿通过必须频繁的取样1979灭绝的群落数相对较少如果取样频度不够某个物种的不存在可能是由于取样误差所致Schoener必须通过实验的方法岛屿群落是否达到平衡状态4岛屿生物地理学本体论的验证自从岛屿生物本体论地理学理论提出以后这些生物类群包括Diamond,1969BrowneBrownHeatwolr和LevinsReyCairns等HaveDickerson和RobinsonAndrews等Kinkel等Chapela和Boddy19871980必须同时八个满足下列三个国际标准123大量关于平衡理论的文章却很少符合上述3个标准Gilbert1917年Howell发表了关于美国南加州沿岸几个岛屿上鸟类的报告Diamond他发现1山雀Chaparral但所有岛屿上都没有该种山雀2的鸟类灭绝34这大现同平衡理论的预料预测是一致的美口科学家Simberloff和Wilson1970Rhizopheramengle另一个小岛离陆地533米首先从波斯湾榄叶片这样然后再用溴甲烷熏蒸蝎蜘蛛甲虫等研究结果表明距离大岛最近的小岛上的物种数目最多湖中的回到动物重新回到了熏蒸前的水平由于迁入率和灭绝率的经常变化导致种群的变化新的物种迁入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但物种的组成却是经常改变的不同类群的生物的迁入率和濒临灭绝率不同而霉菌类的迁入速度最慢蚂蚁等占据空岛最快马陆等两年后仍然没有再返回岛上去也为实验生态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距离效应则相对削弱1970岛屿的面积和隔离程度都都影响鸟类植物的数目2当一个类群占据某个岛屿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所由该物种的选择方向时期建立种效应Founderprinciple简便他说是指一个传播体建立种的等位基因数量相对较少遗传变异将逐渐得到恢复环境条件下岛屿同种种群和纯合水平的提高种群大小对后代种群遗传变异的影响后代的抗性越大MacArthur和Wilson建立种效应在岛屿种1957其群中可K选择对策变为r选择对策1942以后我们可以把占据该岛屿的重叠变化分为相互物种的三个主要就曾经利用的随机遗传学外部性MotherpopulationFitness尽管同其母种群正负的Mayr曾用这一假说解释相似如遗传变异的丢失该物种新的环境条件将提议某个岛屿上物种数目少并不也就是说意味着岛屿上物种的个体数量少Invasibility新的遗传变异就不断注入到建立种群中去第二阶段跟得上是物种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许多物种领Carlquist地缩减且逐渐向调低岛屿内部退缩和蚁类种群中已经四类得到证实3生境一般较小其繁殖能力降低当物种进入降低新的环境后特征置换作用所谓特征置换是指由于杂交和竞争作用由于特征置换作用如果一个物种的种群比另一个物种的种群大得多由于大种群会逐渐置换小种群的特征相反那么所占有的生境的覆盖面积扩大这种现象称为"特征释放VanValenSimberloffSpeciation如果有足够的自然选择时间但是SpeciesturnoverWilson和鸟类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是因为该岛屿就产生同域群落这一现象称为适应性辐射在面积较小或离陆地和其它较小珊瑚岛较近的形成中适应性辐射表现的更明显岛屿特有种的数目少6平衡模型的核心不足第一该理论缺乏预测性在模型中因此能不是非常重要这样的假设过份简单化例如我们能称之为迁入吗我们是否可以称之为灭绝呢但如果它们找不到配偶第三不同岛屿或者某一岛屿的时间来说另外例如所以不仅生态学因子影响灭绝滴度第四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均可减少岛屿种群的灭绝平衡理论认为岛屿上物种存在的数目主要是和迁入率由灭绝率决定的如竞争互惠共生等调节群落结构的作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群内另一个缺陷是它假定同一个分类的不同的种之间的迁入率和灭绝率是一致的同一分类单位一致的不同种之间其扩散能力和灭绝脆弱性是不同的1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庇护所作为岛屿许多自然保护区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或正在成为生境岛屿如农田如道路它们可以看作是大小不一边界明显的生境岛屿欠缺陆地生境岛屿和海洋岛屿缺少着明显的区别鸟和其它生物类群而海洋岛屿则是被水包围必须消除水的屏障作用迁入的成功率显然要较低得多有些自然保护区或保障庇护所是在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剩余斑块上建上进来的有些传播能力差上的物种的迁入也会受到阻碍有些较小的生物Mader和鸟类所以因此Targetspecies曹坤芳3应首先考虑选择具有最合适最丰富物种的地方作为保护区有种Keystonemutualist蜜蜂蝙蝠所以所以关键互惠共生种的丢失将导致流动联接种的灭绝够复杂的生境这样一来类型区是原始植被的剩余斑块通过减缓人为干扰提高保护区的质量3保护区的面积原始植被的破坏并不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剩余的部分往往是质量较差的公家机关地方特别是关键互惠和平相处种的生存保护区内应有足如果保护如农田或草地从而MobilelinksGilbert有些生态系统特曹坤芳保护区的面积根据关键种的种群密度遗传上的要求以及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次要种能够维持生存的种群数量2不同的物种需要不同的领地范围而山狮则要求400km保护区底下的生态系统与保护区的相似性也是保护区面积确定时所要考虑的当增加保护区的国土面积我们对于保护的目标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往往并不清楚的确定必须在充分了解物种的这些行为Merriam1986保护区的面积Mader其面积可小一些则适才能进行和植被演替阶段3GilbertPimm1978Pimm等Pimm等的基础上所谓最小动态面积是指能够包含较复杂的生境类型1975因为保护区的形状对的岛屿可能不重要狭长形如保护区反而更好应该避免狭长形的保护区但当我们考虑边缘效应时而狭长形的风景区造价高狭长的保护区受人为制约的影响也大的5一个大保护区还是几个小保护区好也称为SLOSS的问题曾是等1986保护区比几个小保护区好从而使有些物种灭绝Miller1971那些完全依赖于当地水生植物Harris绝例如传染病如果将一个大保护区许多面积较小的保护区后保护的物种其优点会更多特别是保护区内微生境岛屿的大小分布和时间6保护区之间的连接和廊道Pickett和Thompson小国家森林公园虽然容易发生物Quinn和Hastings种的局部灭Higg370年代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和AbelebHiggs1982一个大的由于保护区的隔离催化作用物种松驰MargulesSimberloff保护区要比几个相互隔离的保护区用心物种可以廊道为踏脚石岛不断地进入保护区内Hubbell和Foster邻近岛屿中类群物种的迁入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得以维持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单个小的保护区内不能维持其存活种群时廊道还增加某一了整个保护区的美感FormanNossMcClintock等Harris莲花池廊道有助于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Simberloff和Cox7景观的保护对于保护区的建立而忽视了更高水一般认为的重视态性只有保护完整的景观多样性和等位基因多所有的当地脊推动物Harris保护整个群落也比仅保护单个群落优越1片断化生境的特点1991其一是总生境面积的降低前者直接影响种群的大小和灭绝率Wilcove等Karieva单个碎片缺少原来未受破坏生境的异质性假定某个生态系统中有一个小湖或小土丘当一个物种需要几种生境类型时陆地景观的片断化还会影响景观内的水生生态系统及其内的生物Townsend和Crowl上游景观的片断化SalmotruttaGalaxiasvulgaris从而导致物种的灭绝小生境中鸟巢被其它生物破坏及遭受寄生病的可能性加大如捕食寄生物植物及共生关系等这是因为分布范围广这些属性使温带能适应于较小生境下生存和维持但是物种不高的漫游性Brown和Koldric-Brown热带地区生境的破坏甚至比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早造成剩余物种受片断化影响很小的假象2片断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境发生片断化后化学和生物学因素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片断生境的能量平衡明显不同于全部被农田的植被覆盖的景观茂密生态系统取代自然植被光强后地表反射率的改变和夜间地表再辐射的增加植物遭受霜害的可能性增加剩余圆斑边缘的温度升高但有的研究表明研究成果从而消减其物种组成Lovejoy等热带化后片断森林这种现象在温带地区也有报道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KleinPark边缘温度的衰减还能影响物种之间的还相互关系寄生和猎捕关系等景观片断化的另一个明显作用是片断生境受风的影响加大风还会对植被会带来间接影响从而产生难以估量的潜在影响由于生态系统片断化是形成生境岛屿对其进行简要讨论有必要1988由于蒸腾和蒸发率的改变和拦截雨的减少地表迳流增加水分循环的改变还能引来外来物种鸟类的侵入Peck和WilliamsonKaposSharma等19871991Wiens1985多度个体增补率Picton草食动物的灭绝同生境的片断化程度有关对生境要求专性强的物种一般只占据某个地区的斑块类型那么适应并巨它们的繁殖率这些生境动物群的生境会越来越小一般相对较低单位面积内的个体数目较少SedentaryspeciesRecruitmentrate另外Habitatspecialization生境专性化灭绝可能通过晶灵效应WiensVrijenhoek3片断化对种群遗传变异的影响由于生境的片断化有些物种的局部例如由于猎物之间竞争强度的增加Hansen等种群小型化将直接影响种群的遗传变异%=[1−群降低到只有10个个体1100表示N如果降到50个个体所谓近交Wright如果某一大种Harris的结果是减少后代的遗传变异Heterozygosity在动物中FetalSurvivorshipNeonatal存活力Competitiveability及生殖力这种现象称为近交衰退Consanguineousmating近交降低鸟的孵化率Ralls等Wright内禀杂合性种群生存的环境条件和物种的繁殖能力等可见度高选择压力大Nei等WrightSenner4片断化对种群所存活力的影响1977近交基因频率每代都发生变化岛屿生物地理学社会学理论还可以应用于Miminumviablepopulation估计最小残存种群方法的方法称为Populationvulnerabilityanalysis所谓最小状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某一类群所能维持其存活存活态的最小个体数目ShafferGrumbineSouleSoule和Simberloff1981遗传变异和种群自身的随机变化存在的情况下的概率存活1000年的种群数量1986PopulationphenotypeEnvironment和种群结构及适合度是进行种群脆弱性分析所要考虑的三个重要部分对于小种群PP弧度和格局的差异生理代谢效率种内生殖隔离与种间行为种间相互作用扩散主境质量干扰包括持续时间结构与片断化大小结构饱和密度相互作用物种的丰富度异质种群环境捕食者等PsF某一斑块内和斑块之间种群增长率基因突变的变异真正种群脆弱性而且也有利于我们预测由于人为破坏造成自然生境岛屿化后物种的灭绝生境的损失将使得种群个体数目和分布范围都变小降低生境质量其结果是急速了种群的灭绝有用处引进有效种群的概念有效种群的估计要考虑到一雄多雌的性配体系和不均等的性比对繁殖当性比不对称时Ne=4•nm•nfN其中N式中N雄性和育龄雌性的数量和其它雄鸟压力的时候Nenmnf非周期在生态系统遭受周期性的变化育龄当每代种群的数量随时间时候波动时11111=[++LL+]N0tN1N2Nt如果比如每10年发生一次这样的波动345500为由于某种原因而不是1000119=[Ne101000+1]50Lande和BorrowcloughDwson等而5OO鸟类个个体是生物永久生存的有效物种MagicnumberWilcox1980Soule一般认为加性变异即杂合性以每代12N=1%e的速度减少Ne=50在短期杂内每代损失1合性的损失率不能高于0如果12Ne=1%ͬʱµ«ÊÇ1987ÊÀ´ú²»Öصþ¶øÕâÐÔÚ×ÔÈ»½çÖÐÊDz»´æÔÚµÄÒòΪµºÓìµÈ¶ÔÎïÖֵĴæ»îÒ²ºÜÖØÒªÔÚ»·¾³Ìõ¼þÎȶ¨µÄÇé¿öÏÂ5 Ƭ¶Ï»¯¶ÔÉúÎï¶àÑùÐÔÓ°ÏìµÄÑо¿ÊµÀýÐÎ×´¼´Ê¹ÔÚ³õʼÖÖȺºÜСµÄÇé¿ö϶øÇÒÒ²ÄÜͨ¹ýÍ»±ä¶øÖð½¥Ôö¼ÓÖÖȺµÄ±äÒìÆäËüÎïÖֵĴæÔÚÓë·ñLovejoy等的研究为我们分析生境片断化对多样性的影响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巴西政府规定的森林不破坏的森林可以砍伐后改为农田或草场这一演化成地区就形成了许多从一公顷到一万公顷不等的余个到目前为止他们发现鸟种的消失就越快边缘效应小岛例如森林深处的喜湿的蝶类迁走喜热型的蝶类岛许多种鸟的密度在1小岛他们在7个这样的中撒网12000网时虎猫美洲虎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消失使得依靠这些动物粪便为生的甲虫不能生存由于物种在食物链中的特殊地位5小结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阐述了居住岛屿的生物类群的数目与物种迁入率和灭绝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岛屿上物种的数目取决于物种迁入岛屿的速率和定居岛屿的物种的率形状和隔离程度不同的生境岛屿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的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成功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远远不够仅仅环境因素繁殖迁移适应等产生菲常重要的影响种甚至是恶劣的遗传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方面和方法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导意义更大Pimm1992所以此外很少涉及岛屿生境的植物绝少与岛屿面积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片断中型化造成生物种群的小型化灭绝率的提高或者自身的近交衰退而灭绝的危险加大居住上面的鸟种越少1989邬建国1989JJAndrewsOOMM908-809 BrownBrownBrownextinctionWR1981HHMemH58and EWilsonCharacter displacementbiogeographic distribution8Zool5and species composition inMammals on mountain topsAmerican Naturalist467-478The theory of insular biogeography and the distrihution of boreal birds and mammals209-2271977effect of immigration onand Eand RHLand L)KinkelM149432Scienceand EKinkelÄ£ÐÍÓëÓ¦ÓÃ自然保护区学说与麦克阿瑟Éú̬ѧ½øÕ¹Colonization dynamicsCampidgeNordheimFungi8生态学报3In NFokkema and63-76and the the34-39 2ory of island hiogeographySpecies and arearSelander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pecies and area--a replyIs there a best shape for nature reservesElephant sealsthe lakes of central New YorkJSChapelafloorECurtisJr)HLKSmith and WWallerThe relationship offresh-water103Evolution30-48Dicksonprotozoan ities to the MacArthur-Wilson equilipium model The biota of long-distance dispersal IIBoddyand ETPatrophy of wingsPDawsonM57-63 DiamondMProcJProcJtheoryTselectionLR)Franklin)135-149 GergerABiologyGilhertASinauer Associates E)19651986SunderlandCampidge In M153-181RT11MerriamHahitat patch connectivity and population survivalJr66PavlovskyBiogeographic kineticsAcadand EAcadVU1985UA691976A73R1957JLigonVoyage of the Beagleadvisory panel on the spotted owl531979The modification of midlatitude grasslands and forests by manChicago194313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nimalsEngel in 1962R89DVernerThe fate of early fungal colonizers in heech panches decomposing on theforestAmerican NaturalistL791-833data on the evolution of isolated faunas and onCThe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Report to the scientific AcadProcAvifauna equilipium and species turnover rates on the Cannel lslands of Califotniaa test of the MacArthur-Wilson equilipium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genetic drift and natural66GAThe ethics of isolationNew YorkEvolutionary change in small populationsAn Evolutionary-Ecological Perspectiveand landscape ecology213-229ESoule (edConservation EMassFood web organ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neotropical diversityAn Evolutionary-Ecological PerspectiveGilpin(edGleasonHENatureEA1925JSJ1979114S567-5691986processes of species extinctionSunderland3New Yorkthe meaning of the coefficientEcology 619-34SouleConservation Biolog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pecies and area1967wiih remarks upon the behavior of georgraphic races on the amrgins of their habitatsZoologyGrumbineBiologyGyselWTTAforestsLDiversityHaveHCayo AhogadoAHiggsRHubbellDiversityJanzenH402-410Jr1975No park is an islandGJand LPBE SinauerJacobsonand WIII2(4)Evolution545-567 Oikospaleoecology and the coarse-fil-ter 1981B1988Journal of Ecology1986)tree conservation171-179implication for tropicalThe Science of Scarcity and1980198750Levins54Journal of Biogeography285117-124Biogeography of the Puerto Rican Bankmicroorganisms1984A41Island Biogeography Theory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Biotic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immigration and extinction of ciliates inE127-134Borders and opennings of beech-maple woodlands in southern Michiganand VFArmstrong207JrNatlRubinoffSciSwanson and JS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 of insular varia-tion 52Conserving biodiversity in managedOhmann49Environmental determination of insular variation in bird species197-406and federal lands managementConservationViable populationsahundance in the Gulf of Guineain bird species abundanceapproach to maintaining biological diversityKaraivaKarr41(3)microbesBLandeLovejoyMLovejoyR173-185Nature1987Structure of avian ities in selected Panama and Illinois hahitatsH711939Ecologyand GFSoule(edER19841984HHLROO19631967WhitcombPrinceton1715-1725BorrowcloughE1986Conservation BiologyIn MNitecki(edSunderlandExtinctions)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New YorkFBerhee and ENordheim388-390Tropical EcologyLeaves as islands forand their use inpopulation 87-123InPrinceton Evolutionmanagement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attern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peciesUniversity Press MacArthur373-387 MacArthurWhitcomb and B31Island biogeography and the "hahitat islands"of eastern forestdiversityHMargulesMartinMayMayrMayrMayrMerriamAR1978FM194219631965K19911984Jevidence for the value of corridors and mininization of isolations in preservation of bioticBiological ConservationW1982115-128American NaturalistLCondorturnover in islands1984。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摘要:全球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的危机,物种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详细了解,具体分析了岛屿生物的种—面积关系与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理论,物种迁入率与绝灭率的动态变化决定着岛屿上的物种丰富度。
通过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来研究保护生物群落与生物种的问题。
关键词: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种—面积关系,平衡理论一、引言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大至海洋中的群岛、高山、自然保护区、小到森林中的林窗,甚至植物的叶片,都可以看成是大小、形状、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
例如,湖泊可以看成是“陆地海洋”中的岛屿,林窗可以认为是“森林海洋”中的岛屿。
二、理论内容及来源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是由1967年麦克阿瑟与威尔逊创立的。
他们认为岛屿中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迁入率与灭绝率,而迁入率与灭绝率与岛屿的面积、隔离程度及年龄等有关。
麦克阿瑟与威尔逊提出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阐述了岛屿上物种的数目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由于新物种的迁入与原来占据岛屿的物种的灭绝,物种的组成随时间不断变化。
其实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首先注意到,生存在岛屿上的所有物种的数目比大陆上同样面积上生存的生物要少,且其中大部分又是本地所特有的种类,岛屿上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变化为揭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后来又经过麦克阿瑟与威尔逊的卓越贡献,形成了著名的岛屿生物地理学。
三、平衡理论麦克阿瑟与威尔逊认为,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程,即新物种的迁入与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
当迁入率与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与更新,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
所以,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称为平衡理论。
关于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岛屿物种的数目代表了迁入与灭绝之间的一种平衡。
麦克阿瑟与威尔逊的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说明了岛屿生物群落的平衡点与拓殖与灭绝速度的关系。
岛屿生物地理学
种类-距离和岛屿面积-死亡率的关系
近陆
迁入率
死亡率
小岛
远陆 大岛
岛屿上的物种数量
“距离效应”即岛屿离陆地和其它岛屿越远,其上的物种数目就越少,这是因为如果岛 屿的面积相等岛屿与陆地和其它岛屿之间的距离越远其上的物种的迁入就越慢。 面积与死亡率:岛屿面积越小,死亡率越高或者说灭绝率越高,因为小岛本身的资源和 生态位有限,允许容纳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竞争激烈。
平衡理论的不足
(1)迁入率和灭绝率曲线的确切形状无法估计,因此,难以对某个时期的 种群做出准确的估计。该理论缺乏预测性。 (2)在模型中,平衡态物种的数目是由迁入率和灭绝率决定的。这样的假 设过于简单化。 例如:某一种鸟暂时路过某个岛屿,能称之为迁入吗?如果是的话,当它离 开时,是否可以称之为灭绝呢?再者,优势某种生物的许多个体迁入某个岛 屿,但是如果它们找不到配偶,也是很快会灭绝。 (3)对于不同的动物类群、不同岛屿或者同一岛屿的不同时间来说,迁入 率和灭绝率曲线是不同的。另外,灭绝率曲线还受到物种遗传学机制的影响。 (4)平衡理论将物种的迁入和灭绝看成是相互独立的过程,但实际上并非 完全如此。 (5)平衡理论认为岛屿上物种存在的数目主要是由迁入率和灭绝率决定的, 忽视了其他物种互作关系(如竞争、捕食、互惠共生、寄生)等调节群落结 构的作用。 (6)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另一缺陷是它假定同一分类群内不同的种之间 的迁入率和灭绝率是一致的。但是,同一分类单位的不同种之间其扩散能力 和灭绝脆弱性是不同的。
岛屿生率
s 岛屿上物种数量 岛屿上物种数量平衡模型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的内容:①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度完全取决 于两个过程,即迁入和灭绝。②当迁入率和灭绝率 相等时,岛屿物种数量达到动态平衡,即物种的数 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③ 迁入率和灭绝率将随岛上物种的丰富度的增加而分 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听起来有点儿学术,但其实跟我们平常生活也有不少关系。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小岛上,周围是无尽的大海,耳边是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这个小岛,就像一个独立的小世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它们有的飞翔,有的游泳,还有的在沙滩上晒太阳,真是热闹非凡。
你知道吗?这些生物的分布并不是随便的,背后有许多有趣的原理在起作用。
岛屿的大小和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
大的岛屿就像是个超级大餐厅,能供给更多的食物和栖息地,吸引更多的生物前来。
而小岛呢,就像是个小吃摊,虽然也有美味,但选择有限。
所以在大岛上,我们能见到各种五花八门的动植物,而小岛上可能就只有几种。
岛屿离大陆的远近也影响生物的到达率,离得近的岛屿,就像是方便的快递站,生物们随时都可以顺风而来,离得远的岛屿,生物们就得开个大长途,才能来到这里。
再说说迁徙吧,这也是个有趣的话题。
你知道的,有些小鸟在冬天会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春天再回来。
这就是它们的“假期旅行”。
在岛屿上,这种迁徙也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在岛上定居。
想象一下,一个小岛上只有几只特定的鸟,它们飞来飞去,不小心把食物撒到地上,过了一段时间,种子发芽了,变成了小树。
这就是“生态互助”的魅力啊。
小岛上的生物就这样相互依赖,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岛屿上的环境条件也决定了生物的生存。
例如,有些岛屿可能阳光明媚,适合热带植物生长;而有些则可能多风多雨,适合那些耐寒的植物。
气候变化也是个大话题。
大海温度升高可能会影响岛屿上的生态平衡,像是加了一把火。
海洋里的水位上升,可能把一些生物的栖息地淹没,那些生物可就遭殃了。
说到这里,咱们不能不提“演化”的概念。
岛屿的生物常常会因为隔离而发生演化。
想象一下,在一个封闭的小岛上,动物们因为没有外来的竞争,慢慢变得独特起来,甚至出现一些只有在这个岛上才能找到的物种。
这种独特性,让每个岛屿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吸引着科学家们前来探险,研究那些奇妙的生物。
地球科学知识:岛屿地质和生态系统
地球科学知识:岛屿地质和生态系统岛屿是地球上特殊而珍贵的地貌和生态系统,是从海中突起的陆地。
它们由岩石、珊瑚礁和沙子构成,环绕着海洋和海湾,自然条件稀缺而有限。
岛屿不仅是生物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地球生命多样性的丰富源泉。
本文将从岛屿的地质特征和生态系统两个方向入手,探讨岛屿在自然进化和人类旅游开发方面的意义与价值。
一、岛屿的地质特征地球上的岛屿由火山、悬崖、珊瑚礁和沙滩等构成。
在地球的地殻中,岛屿是一种比较薄弱的区域,并不像大陆那样坚固牢固。
岛屿因地质条件复杂而多变,使得它们成为地球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对象。
火山是岛屿形成比较显著的一种自然力量。
岛屿的许多火山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喷发和地表盘块运动导致的灾难性爆发。
火山作用使得岛屿上的物质更丰富多彩,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富集源泉。
另外,现象级天气现象对岛屿的地质条件也有很大影响。
例如,飓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小岛沉没或溃坏。
而它们的大小、位置和组成成分也使得岛屿生态系统变得异常脆弱。
二、岛屿的生态系统岛屿的自然环境更趋于单一,因此对岛屿的生态系统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岛屿生态系统因物种多样性和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交织而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
岛屿所特有的生态系统,体现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特征。
海洋是岛屿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岛屿生态系统通常是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组合。
海洋对于岛屿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殊为显著的,因为海洋对岛屿的影响比陆地更持久、更严重。
其间的相互联系决定了岛屿地质生态系统的迥异性。
岛屿的动植物多样性也因其地理位置、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树和灌木通常是岛屿上的植物形态,而岛屿上的动物特别是非鸟类动物却相对比较贫乏。
岛屿上大部分生物种类是出于适应岛屿独特的环境条件而演化形成的。
三、岛屿在自然进化和人类旅游观光方面的意义与价值借助科学技术,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掌握大陆上绝大多数生物物种的演化过程和原因,但对于很多岛屿上的物种,人们并不清楚在这些狭隘环境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特殊的适应性和进化策略。
生物地理学中的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
生物地理学中的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岛屿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地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人们对岛屿特殊生态环境的关注,岛屿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生物地理学中岛屿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原因和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解析其研究方法和成果。
一、岛屿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在生物地理学中,岛屿是指相对于周围环境而言具有较为明显边界的陆地块。
岛屿生物多样性是指岛屿上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
由于岛屿相对封闭的环境,物种迁移和扩散受到限制,导致了岛屿上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格局。
二、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1. 岛屿隔离:岛屿通常由水或大陆隔离,离大陆较远的岛屿受到扩散限制更加明显,从而形成了独立的生物群落和物种分布。
2. 种群扩散限制:岛屿面积相对较小,相近的物种可能会相互竞争,导致种群数量和密度较低,限制了种群扩散和迁移。
3. 缺乏掠食者:相对于大陆生态系统,岛屿上缺乏大型掠食者的存在,导致食物链和生物链的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了一些特殊的物种演化。
三、岛屿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1. 物种多样性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记录岛屿上的物种丰富度,对物种组成和分类地位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岛屿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2. 种群动态监测:通过长期观察和记录岛屿上物种的数量和种群变化,分析物种的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的原因。
3. 基因组学方法: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岛屿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揭示物种的基因流动、群体结构和适应性进化等遗传机制。
四、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1. 岛屿面积:岛屿面积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较大面积的岛屿通常具备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
2. 岛屿距离:离大陆越远的岛屿受到的扩散限制越大,物种迁移和种群交流较少,从而使得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
3. 岛屿年龄:岛屿的年龄与物种的多样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岛屿演化的时间越长,经过的基因突变和物种迁移的机会也就越多。
五、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案例分析夏威夷群岛是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典型案例之一。
生物地理学与岛屿生物多样性分布模式
生物地理学与岛屿生物多样性分布模式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理空间上分布和演化的学科,而岛屿生物多样性则是生物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岛屿作为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物群落特征,因此对于岛屿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的适应性演化、生物地理分布和物种形成等重要问题。
岛屿生物多样性分布模式研究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分布模式两个方面。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或地理区域内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度量,而生物地理分布模式则是指岛屿上不同物种的分布规律和特征。
研究表明,岛屿的物种多样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岛屿的地理面积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定律”,岛屿的物种丰富度与岛屿的面积成正比关系。
即岛屿面积越大,物种丰富度越高。
这是因为较大的岛屿可以提供更多的生境,容纳更多的物种。
此外,较大的岛屿还能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食物,支持更多物种的生存与繁衍。
另外一个影响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是地理位置。
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定律”的首度规则和最大相对距离规则,物种移入岛屿的概率与岛屿和大陆的距离成反比关系,并随着大陆的面积和物种库存的增大而增加。
这是因为较近的岛屿易于物种迁移和扩散,可以更容易地由大陆或其他岛屿扩散过来。
而较远的岛屿则由于迁移能力有限,物种迁入和迁出的机会较少,因此物种多样性较低。
此外,岛屿的地理隔离程度也会影响物种的分布和形成。
地理隔离是指岛屿与其他生境之间的空间隔离。
地理隔离可以限制物种的迁移和交流,导致岛屿上物种独特的适应性进化和物种形成。
在地理隔离的作用下,岛屿上的物种经过长期演化和选择,形成了独特的种群和亚种。
在岛屿生物地理分布模式研究中,有三种经典的分布模式被广泛关注。
首先是“上升式”分布模式,即物种多样性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加的速度逐渐减缓。
其次是“分类”分布模式,即不同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对于岛屿面积的响应不同。
例如,某些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可能随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增加,而其他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则保持相对稳定。
生物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生物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物灭绝的加剧,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物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生物的空间分布和演化关系,制定出有效的保护策略。
本文将介绍生物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意义和局限性。
一、古生物地理学古生物地理学是生物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研究古代生物的地理分布和演化历史,可以了解地球环境的变化和生物的适应能力。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古生物地理学被广泛应用于恢复和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通过研究古代生物的分布和演化过程,可以为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二、物种分布模型物种分布模型是利用现代的生态环境数据和物种分布数据,通过建立统计模型来预测物种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
这种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的分布规律和环境特征,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物种分布模型来确定适宜的保护区域和保护策略,以保护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并提供生长条件。
三、岛屿生物地理学岛屿生物地理学是生物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生物种群在岛屿上的分布和演化规律。
由于岛屿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物种多样性和基因流动受到很大的影响。
岛屿生物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种在岛屿上的适应和分化过程,为岛屿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来制定保护措施,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和破坏岛屿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在特定景观中的分布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结合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景观格局、景观结构和景观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景观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景观类型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保护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来优化保护区域的布局和连接,促进物种的迁移和基因流动,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
岛屿生态地理学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剩余的部分往往是质量较差的地方
特别是关键互惠共生种的生存
保护区内应有足
如果保护
如农田或草地
从而
Mobile links
Gilbert
有些生
态系统
特
曹坤芳保护区的面积应根据关键种的种群密度
遗传上的要求以及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关键种能够维持生存的种群数量
2
不同的物种需要不同的领地范围而山狮则要求400km
MarquesasMarianas IslandsPelew Palau Islands
Somoa
Fiji
16
Renell Ialands
D'Entrecasteaux Islands
我们就可得到生态学中的所谓
1913
Arrhenius
1925
Diamond和
Mayr
1962aMcQuinness
将这一关系用
保护区周围的生态系统与保护区的相似性也是保护区
面积确定时所要考虑的
当增加保护区的面积
我们对于保护的目标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往往并不十分清楚
的确定必须在充分了解物种的行为
Merriam
1986
保护区的面积
Mader
其面积可小一些
则适
才能进行
和植被演替阶段
3
Gilbert
Pimm
1978
Pimm
等
Pimm等的基础上
后代的遗传变异越大
MacArthur和
Wilson
建立种效应在岛屿种
1957
其群中可
K选择对策变为
r
选择对策
194
2
以后
动物进化中的岛屿生物地理学
动物进化中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岛屿生物地理学是生物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岛屿上的生物的分布、特征、变化和进化等。
岛屿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重点探讨动物在岛屿上的进化和生物地理学方面的研究。
一、地理隔离对动物进化的影响岛屿与大陆之间由于地理隔离的存在,使得动物迁入岛屿的能力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岛屿上物种的独特性。
岛屿动物通常源于大陆动物迁徙、飘散等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物种会丧失一部分遗传变异。
与此同时,地理隔离也使得不同岛屿之间的物种分布和遗传特征产生差异。
二、岛屿上物种形成和独特性的机制1. 自然选择:岛屿上的生态环境通常与大陆相比更加封闭和受限。
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得物种更容易适应,从而进行适应性进化。
由于资源有限,种群数量较小,自然选择在岛屿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物种形成和独特性的产生。
2. 随机漂变:岛屿上的种群规模通常较小,这使得随机漂变对基因频率造成的影响更加显著。
小种群大小使得随机因素对进化过程的影响不能忽视。
漂变作用造成了岛屿上物种的遗传变异,进而导致了物种的分化和独特性的产生。
三、岛屿大小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岛屿大小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较大的岛屿具有更多的生境和资源,因此可以维持更大的物种多样性。
而较小的岛屿由于资源有限,种群数量较小,很容易导致物种灭绝或者物种贫瘠。
岛屿大小的差异对岛屿动物的数量和物种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演化速率在岛屿生物地理学中的意义岛屿上常常存在着限制性的环境条件,如食物紧缺、气候变化等,这就使得岛屿上的物种进化速率相对较快。
由于资源有限,物种需要更快地适应环境变化以生存。
因此,岛屿成为了研究进化速率的重要场所之一。
岛屿上的物种进化速率的差异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进化过程的机会。
五、人类活动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和岛屿旅游的兴起,岛屿上的生物地理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人类的介入破坏了一些岛屿的原始生态系统,引入了外来物种的同时也导致了原生物种的灭绝。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doc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摘要:全球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的危机,物种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详细了解,具体分析了岛屿生物的种—面积关系和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理论,物种迁入率和绝灭率的动态变化决定着岛屿上的物种丰富度。
通过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来研究保护生物群落和生物种的问题。
关键词: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种—面积关系,平衡理论一、引言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大至海洋中的群岛、高山、自然保护区、小到森林中的林窗,甚至植物的叶片,都可以看成是大小、形状、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
例如,湖泊可以看成是“陆地海洋”中的岛屿,林窗可以认为是“森林海洋”中的岛屿。
二、理论内容及来源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是由1967年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创立的。
他们认为岛屿中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迁入率和灭绝率,而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的面积、隔离程度及年龄等有关。
麦克阿瑟和威尔逊提出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阐述了岛屿上物种的数目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由于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的物种的灭绝,物种的组成随时间不断变化。
其实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首先注意到,生存在岛屿上的所有物种的数目比大陆上同样面积上生存的生物要少,且其中大部分又是本地所特有的种类,岛屿上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变化为揭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后来又经过麦克阿瑟和威尔逊的卓越贡献,形成了著名的岛屿生物地理学。
三、平衡理论麦克阿瑟和威尔逊认为,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程,即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
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
所以,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称为平衡理论。
关于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岛屿物种的数目代表了迁入和灭绝之间的一种平衡。
麦克阿瑟和威尔逊的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说明了岛屿生物群落的平衡点与拓殖和灭绝速度的关系。
第六章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行对数转换 该公式经过对数转换后 变为上 logS=zLogA C 式中 s 是面积为 A 的岛屿上 某一分类群物种的数目 参数 C 取决于分类类群和生物地理区域 其生态学意义不大 但是 Gould 1979 认为 只要种 面积曲线的之值相同 C 也是具有比较价值的 z 即经过对 数转换后直线的斜率 尽管对于参数之的大小和生物学意义也引起过许多争论 Connor 和 McCoy 1979 Martin 1981 Sugihara 1981 但其值在下同的生物类群之间和世界不同 地区的同一分类群之间变化不大 见表 1 表 1 岛屿上各种不同陆生植物和动物的 z 值 由公式 S CAz 而来 S 表示物种数目 A 是岛屿的面积
面上升 被隔离后 其上的生物经历了与陆地生物不同的选择压力和进化过程 而真正海洋 岛屿上的生物是从陆地经过一定距离的水域后逐渐迁入 所以 海洋岛屿也是研究陆地生物 传播的理想场所 岛屿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 岛屿比陆地和海洋简单 2 地球上岛屿 的数量要比大陆和海洋多 3 岛屿的大小 形状和隔离程度都不同 岛屿的动物和植物区 系对早期生态学思想的形成曾起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 1835 年 当达尔文考察南美的 Galapagos 群岛时 他被岛上的动植物所吸引 他在日记中就提到岛屿在研究物种进化中的 独特地位 Darwin 1360
2 3 平衡理论
MacArthur 和 Wilson 1963 1967 认为 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 程 即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 见图 3 当迁人卓和灭绝率相等时 岛 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 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 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 所以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称为平衡理论 邬建国
岛屿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岛屿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岛屿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岛屿形成、演化和特征的学科,它不仅仅关注岛屿本身的地理特征,还深入探讨了岛屿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岛屿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认可,并且为我们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首先,岛屿地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研究模型。
相比于大陆,岛屿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生物种群的迁移和扩散更加受限。
这使得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观察和记录物种的分布和演化过程。
通过研究岛屿上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种形成、灭绝和扩散的规律。
其次,岛屿地理学为我们揭示了物种多样性与岛屿特征之间的关系。
根据马克-孔德分布理论,岛屿的面积和距离是决定物种多样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岛屿面积越大,物种数量越多;而与大陆相比,岛屿上的物种数量较少,且物种组成也相对单一。
此外,岛屿之间的距离越远,物种的迁移和扩散就越困难,物种多样性也就越低。
这些规律的发现为我们理解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此外,岛屿地理学还为我们揭示了物种演化的过程。
在岛屿上,物种的迁移和扩散受到了限制,这使得物种在岛屿上独立地进化。
岛屿上的物种通常会发生辐射进化,即一个祖先物种分化为多个衍生物种。
这是因为岛屿上的环境资源有限,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进化的结果是适应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的形成。
岛屿地理学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物种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宝贵的案例。
最后,岛屿地理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岛屿上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且分布相对集中,因此岛屿生态系统更容易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研究岛屿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抵抗力,我们可以为保护岛屿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和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维护岛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岛屿地理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研究模型,揭示了物种多样性与岛屿特征之间的关系,解析了物种演化的过程,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保护生物学介绍
很 久 以前人 们 就意识 到 岛屿 的面 积与 物种 数量 之 间存 在着 一种 对应 关 系 ,但是 2 纪 6 代 以 0世 0年
前 在 岛屿 生 物 地 理 学 中基 本上 没 有 定 量 的理论 。
地球 上 消失 ,每世 纪 约有 9 0多 种脊 椎 动 物灭 绝 [。 “ ] 但是 , 随着人 口膨 胀 、 工业 发展 、 森林 面 积 锐减 、 湿地
生 物 多样性 的研究 始 于 2 0世纪 4 0年代 ,当 时
仅指 生 物 群 落 中物种 的 多样 性 大 家 都 知道 , 命 生
系统 是一 个等 级 系统 ,包括 从 微观 到宏 观 的多 个层
研究 表 明 , 境 片 断 化 、 生 岛屿 化 现象 , 生 境 丧 是 失 的重要 原 因 ,而生 境丧 失 对生物 多样 性 的影 响可
物多样 性 的影响 有着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 。
随着人 口的增长和人类各种活动的加剧 ,生物 2 生物 多样 性
多样性 问题 日益 突 出 ,有 关生 物保护 的研 究人员 之
收稿 日期 :2 1- 1 2 ,修改稿收到 日期 :2 1- 2 1 0 1O — 1 010—5
21 生物 多样 性及 其研 究层次 。
决定 物种 丰富度 的 主要 因素是 岛屿 的面积及 其隔 离 程度 。现在 , 越来 越多 的物 种正 以惊人 的速度 灭绝 , 保护物 种 和生物 多样 f 生保护 的真 实价值 ,并 不应该 只是 为 了保 护几 个 即将 灭亡 的物种 ,而是要 保护这 些物种 和它 所栖 息的特定 生境 , 其免受 斑块化 、 使 片
以作 用 于 3 层 次 , 括 物种 丰 富度 、 个 包 种群数 量 和分 布 、 因多样 性㈣。可 以说 , 种 生境 片断化 、 基 这 岛屿化 现象 , 当前 生物 多样 性 大规 模 丧失 的主要 原 因【。 是 “ 】
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分布规律的研究
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分布规律的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的生命形态,这些生物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生命周期,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了解和研究这些生命体的分布规律和生命周期,人们提出了生物地理学这一学科。
生物地理学基本上研究的是物种分布的空间模式和进化关系,并试图解释种群的分布和演变。
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了许多领域,包括形态学、解剖学、生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等,其中最基本的问题是物种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它旨在研究现代物种的分布模式以及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物种的多样性变化。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在研究生物多样性时,人们通常将其视为生态系统、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交叉学科。
对于生物地理学研究人员来说,探究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分布规律是必须要求解决的问题。
首先,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了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衍能力。
其次,通过研究物种分布规律以及演化途径,人们可以获得许多与环境适应、生物变异、分类学等方面有关的信息。
一些基础概念在介绍生物地理学研究内容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概念比较基础,需要先解释。
物种是指在相同环境下繁殖而生产出的后代能够互相交配的生物。
物种分布规律指的是在大范围内物种出现的经验性和规律性的分布。
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物种的空间模式,所涉及的地理和生物学领域很广。
首先物种分布状况可以分为全球、区域和本地范围。
对于全球范围,物种的分布通常是由物种原始形态的分布,或物种的适应性和能力决定的。
而对于区域和本地的分布则受到生态位、生态地位和生境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生态位指的是所有生物在生物学系统中占据的角色和地位,通常是同一领域中生物之间资源的竞争策略、行为性态和适应性的总和。
生态位在物种的演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同的生态位会影响物种的分布、繁衍和适应。
日本地理位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日本地理位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日本地处东亚,东邻太平洋,是一个由四个主要岛屿组成的国家。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日本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动环境法规、进行科学研究等。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对日本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日本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保护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大部分领土都环绕在海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
这些海洋环境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支持着众多物种的繁衍生息。
此外,日本的地理位置也促使其受到来自大陆和太平洋两个方向不同的气候影响。
北部地区受寒冷的亚寒带气候影响,而南部地区则属于温带气候,这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为各种植物和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例如,北部地区的雪国植物适应了严寒的冬季,而南部地区的亚热带植物则能够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茁壮生长。
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为了保护和维护日本的生物多样性,日本政府设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涵盖了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包括山地、湿地、海洋等。
通过划定保护区边界和实施相关保护规定,日本积极保护着珍稀濒危物种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保护区的监测和巡逻工作,确保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其次是加强公众意识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居民和游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此外,日本还鼓励科研机构和公众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工作中,以促进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环境法规的推动和执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法规。
这些法规涵盖了土地使用、水资源管理、空气质量控制等方面,旨在减少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
例如,日本制定了《森林法》、《水环境基本法》等法律,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对森林、水资源等进行保护和管理。
为了确保这些环境法规的有效执行,日本政府加强了执法力度,并建立了相关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
岛屿生态学基础与景观生态学条件下的物种多样性维持
岛屿生态学基础与景观生态学条件下的物种多样性维持岛屿生态学是科学家研究岛屿生态系统的学问,包括各种生物、环境和生态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岛屿被视为理想的研究对象,因为它们通常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其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相互作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由外界注入的物质、来自土壤和地表水的营养物、以及气象和气候变化。
岛屿生态学最早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达尔文对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研究。
他发现了加拉帕戈斯岛屿上的物种是由大陆引进,然后逐渐分化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含农生”的演化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种逐渐适应了其所处的环境,并在这里繁衍生息。
这导致了许多生态习惯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相互作用,同时也造就了岛屿上的物种多样性。
在岛屿生态学中,物种多样性是一个关键因素。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物种的数量、种类和相对数量,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力量,也是生态系统中许多生物学问题的基础。
物种多样性维持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避免物种灭绝和衰竭。
在景观生态学条件下,保持物种多样性并不容易。
景观生态学涉及到一个地理区域内各种不同生境、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交错和交织。
这种复杂的交互使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
因此,在景观生态学条件下,需要采用多种措施来维持物种多样性。
首先,必须利用生态工程手段改善和维持生态系统,以保持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例如,留下一段不规则的林间边缘,使用天然护障或钢丝网设置屏障保护草地等,还可以建立生态通廊,促进动植物之间的生物交流。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帮助维持岛屿的生态系统,还可以通过驯化生物和人工造林等手段,帮助恢复岛屿上的野生生物种群。
其次,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防止额外的污染和地形改变。
市政部门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垃圾填埋、污染的排放和野蜜蜂及降低它们对岛屿环境的影响等行为。
强化对一些岛屿特有的生物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很关键的。
另外,保护和发展岛领航是保持物种多样性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生物地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地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广袤地球上,生物地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两个紧密相连且至关重要的概念。
生物地理研究的是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而生物多样性保护则致力于保护这些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及其所依存的生态系统。
生物地理涵盖了众多方面。
首先,它关注不同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模式。
为什么某些物种只存在于特定的地区,而在其他地方却不见踪影?这可能与地理障碍、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
比如,热带雨林中的物种丰富多样,这是因为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复杂的生态结构为众多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而在寒冷的极地地区,物种相对较少,能够适应极端低温和有限食物资源的生物才能在此生存。
其次,生物地理还研究生物的迁移和扩散过程。
物种并非总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它们可能会因为自然因素或者人类活动而发生迁移。
例如,鸟类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寻找更适宜的繁殖和觅食场所。
生物多样性则是指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我们最为直观感受到的,从微小的细菌到巨大的蓝鲸,每一个物种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遗传多样性则体现在同一物种内部基因的差异,这为物种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潜力。
生态系统多样性则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
然而,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的严峻挑战。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森林的砍伐、湿地的填埋以及过度的农业开发等,都使得大量生物失去了它们的栖息地。
气候变化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气温的升高、降水模式的改变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都给生物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
一些物种可能因为无法适应这些变化而走向灭绝。
此外,外来物种的入侵也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之一。
当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天敌的制约,它们可能会迅速繁殖并挤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岛屿生物地理学与保护物种多样性浅谈
赵江晨
(北京农学院,生物工程142班,201020142031)
摘要: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 人类活动强度加剧, 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正在以空前的速度迅速增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经引起了全球广泛的关注, 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仍在加剧。
如何有效地保护地球上现存的生物多样性便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于是生物地理学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也建立起了联系,本文通过对生物地理学保护物种多样性方法入手,重点谈论了岛屿生物地理学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多样性,物种保护
从达尔文时代起到20世纪末,生物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代表时期:1) 19世纪后半叶起,起源中心和扩散用于解释生物分布;2)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生态学具备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岛屿生物地理学发展起来;3) 同样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板块构造学说和分支系统学理论的发展,隔离思想出现并促进泛生物地理学和隔离分化生物地理学的发展,后者后来被称为分支生物地理学; 4)20世纪80年代末,在线粒体标记应用和溯祖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兴起并迅速发展。
(一)生物多样性问题:
生物地理学主要关注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历史成因。
关注的科学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1) 物种多样性格局,利用生物地理学在空间格局分析上的优势研究多样性格局,包括大空间尺度及全球多样性梯度;2) 遗传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包括遗传多样性的地理格局、格局的历史成因、揭示隐存多样性等;3) 大尺度多样性格局的历史机制,关注地质运动、生境保守性、灭绝事件等历史事件对大尺度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以下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将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就地保护的最有效途径。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为一些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 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造成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3、建立基因库
英国曾斥巨资建立“千年种子库”,自1997 年启动以来,已实现了保存全部的英国植物物种和全球10% 的植物物种的目标。
我国也有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共建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计划,于2005 年动工建设,2009 年11 月通过了国家验收。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成,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因为,如果在某个物种灭绝以前,能把它的种子(基因)保存下来,那么就有希望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安全的复制。
(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其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2.1岛屿生物地理学理
很久以前人们就意识到岛屿的面积与物种数量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但是本世纪60 年代以前在岛屿生物地理学中基本上没有定量的理论。
MacArchur 和Wilson[的岛屿生物地
理学理论定量阐述了岛屿上物种的丰富度与面积的关系, 其关系式通常用下式表示:
Z
S
CA
式中, S 代表物种丰富度, A 代表岛屿面积, C 为与生物地理区域有关的拟合参数, Z 为与到达岛屿难易程度有关的拟合参数。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首次从动态方面阐述了物种丰富与面积及隔离程度的关系,认为岛屿上物种的丰富度取决于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的物种的灭绝。
这两个过程的相互消长导致了岛屿上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图1)岛屿生物地理学动态模型
该模型表明物种迁入率随距离, 绝灭率随面积变化的规律。
模型预测了岛屿上物种数目的变化。
在迁入率与绝灭率相等时, 岛屿物种丰富度达到动态平衡, 此时物种周转率在数值上等于当时的迁入率或绝灭率。
每一个岛屿面积与隔离程度的组合都将产生一个特定的的物种数量与物种周转率的组合。
当迁入率与绝灭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
这种状态下物种的种类更新的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当时的迁入率或绝灭率,通常称为种周转率。
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图1) 。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简单性及其适用领域的普遍性使这一理论长期成为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区设计的理论基础。
2.2平衡理论
MacArthur 和Wilson 1963 1967 认为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程即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见图3 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所以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称为平衡理论,由图2以看出随着岛屿上物种数目的增多物种迁入率下降但灭绝率提高因为任何岛屿上生态位或生境的空额有限已定居的种数越多新迁入的种能够成功定居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任一定居种的灭绝率就越大因此对于某一岛屿而言迁人率和灭绝率将随岛屿上物种的丰富度的增加而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就
不同的岛屿而言物种的迁入率随其与陆地种库Species pool 或侵殖体源Colonist source
(图2,3)
的距离增加而下降生物多样性随岛屿面积增加而增加的这种现象称为面积效应假定在某一陆地的边缘最新形成一排大小不相同但距离陆地又相等的岛屿从陆地迁入这些岛屿的物种的速率将是一样但是这些岛屿上物种的灭绝率则不相同小岛屿上物种灭绝率要比大岛屿快这是因为小岛屿有限的空间使得物种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加剧允许容纳的物种数就相对较少并且每个物种的种群数量也小当迁入率与灭绝率相等时总的物种数也小。
(三)岛屿生物地理学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3.1 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庇护所作为岛屿
许多自然保护区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或正在成为生境岛屿由于自然保护区被其它生态系统如农田草地和其它人类活动场所如道路所包围因此它们可以看作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边界明显的生境岛屿必须注意陆地生境岛屿和海洋岛屿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陆地岛屿周围的生境中有哺乳动物鸟和其它生物类群它们能够比较自由地进出这些陆地岛屿而海洋岛屿则是被水包围陆栖生物要迁入或扩散到岛屿上去必须克服水的屏障作用因此迁入的成功率显然要低得多。
所以有的保护区也表现一定程度的海洋岛屿特性因此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为研究保护区内物种数目的变化和保护的目标物种的种群动态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首先考虑选择具有最丰富物种的地方作为保护区另外特有种受威胁种和濒危物种也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四)小结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阐述了居住岛屿的生物类群的数目与物种迁入率和灭绝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该理论认为岛屿上物种的数目取决于物种迁入岛屿的速率和定居岛屿的物种的灭绝率,因此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
由于该理论的局限性仅仅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生物的生存除了受物种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对生物的分布、繁殖、扩散、迁移种群调节、适应等产生菲常重要的影响。
这些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必须考虑的因素。
但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告诫我们,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片断化造成生物种群的小型化,物种则由于迁入率的降低、灭绝率的提高或者自身的近交衰退而灭绝的危险加大。
岛屿越小居住上面的物种越少。
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我们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我们不能再对我们生活的地球做出更多的破坏,因为她已经到达极限。
再也受不了更多的破坏性活动。
人类要平衡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请我们的生活中充满鸟语花香,充满生机。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参考文献
[1] 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J/OL].[2005-11-01]/blife/2005/3967.htm.
[2] 张晓波. 中美“生态走廊”模式之比较研究[A].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 2002.
[3] 赵淑清,方精云,雷光春. 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从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到集合种群理论[J].生态学报. 2001,21(7):1171-1179.
[4] Farina A.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M].London:Chapman & Hall,1998:46-58.
[5]蒋志刚, 马克平, 韩兴国主编. 保护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研究丛书. 杭州: 浙江杭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10.
[6] 韩兴国. 岛屿生物地理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见: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编.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83~103.
[ 7] 邬建国.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模型与应用. 生态学杂志, 1989, 8( 6) : 34~39. [ 8] 张知彬.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理论基础. 见: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编.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和方
法.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