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住空间分布看沈阳的社会空间分异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许多中国城市都面临着城市更新的问题。
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老旧、拆迁区域进行再开发和改造,使城市的形象和功能得到提升。
沈阳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尤为重要。
沈阳市的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舒适性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上。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沈阳市老旧的住宅区、工业区和市中心商业街等都得到了改造和升级。
改造后的住宅区拥有更加宽敞和现代化的户型设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而工业区的改造则使得沈阳市的传统产业得以优化升级,为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市中心商业街的更新也使得沈阳市的商业环境更加繁荣,吸引了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更新对沈阳市的空间结构还产生了一定的重塑作用。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对旧城区的改造和拆迁,沈阳市的空间结构得到了优化。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原先杂乱的城市结构得以整合和统一,形成了更加有序和合理的城市布局。
城市更新还提升了沈阳市的城市形象,为城市的城市形象提升和外来投资的吸引提供了有力支持。
沈阳市的城市更新还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沈阳市新增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如公园、购物中心、体育场馆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
城市更新还改变了居民的社交圈子和社会关系,通过改造后的公共空间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增进了城市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往。
沈阳市的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舒适性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空间结构的重塑、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改变以及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推动等多个方面。
这些影响共同促进了沈阳市的城市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1引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沈阳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其演变过程和动力机制在城市系统动态性、开放性的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城市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在城市发展和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并呈现出一系列不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2城市空间结构概述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形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使得城市组织形态呈现出相互关联、快速变化的特点,其具备一定的发展规律,遵循人民群众的意志,又超出人民群众能够控制的范围。
城市空间结构既反映出了城市的生活,又见证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涉及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
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相关学者越来越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空间结构属于跨领域的研究对象,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和重点存在很大的差异,无法构成一致的概念,但在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日益丰富,其将各项城市要素进行了有效融合,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呈现出了分布状态,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城市空间结构的实质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在空间结构中能够反映出城市化建设中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其主要形式分别是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城市形态[1]。
3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的设计和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上构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我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组成部分,为了改善贫穷、落后的局面,积极学习苏联的思想。
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思想、技术和管理模式都无法满足新型的社会发展需求,沈阳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且作为我国重点工业建设城市,国家投入了大量的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开展大规模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Urban Renewal on the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Shenyang郑翔云1,马利诺夫.阿列克桑德罗.阿列克桑德洛维奇2(1.沈阳建筑大学,沈阳100168;2.国立莫斯科建筑学院,俄罗斯莫斯科107031)ZHENG Xiang-yun,Malinov.Aleksandero.Aleksanderovich(1.Shenyang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100168,China;2.MoscowState(National Research)UniversityofCivil Engineering,Moscow107031,Russia)【摘要】沈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要建设城市和工业基地,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不断改变充分体现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满足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地位十分重要。
城市更新是沈阳市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经过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更新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城市更新是一种城市再生与发展的行动,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在沈阳市,城市更新项目主要涉及旧城改造、城市综合开发、产业升级和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
首先,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为空间布局的优化和转型。
传统的工业城市结构布局比较集中,沈阳市也不例外,城市中心区域企业密集,城乡结合部金融、商业、住宅、办公等功能区域分布较为分散,城市郊区工业园区、科技园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比较集中。
经过城市更新,沈阳市开始实施分散的新城建设计划,新城区将向城市周边扩张,形成多中心格局,建设以住宅为主、涵盖文化、商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综合功能区域,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鲜明性。
其次,沈阳市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功能的升级和转型。
随着沈阳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市模式已由以重化工为主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沈阳市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战略之一。
通过城市更新,沈阳市正在加强地域性服务、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扩大外向型经济的比重,提升沈阳市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综上所述,沈阳市城市更新是城市再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城市功能的升级和转型以及城市环境的改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沈阳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将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等领域起到关键的作用。
沈阳空间调研报告
沈阳空间调研报告
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空间调研中,我发现沈阳的空间发展情况十分独特,以下是我对沈阳空间调研的一些观察和总结。
首先,沈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沈阳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如盛京宫殿和长白山下的抗美援朝纪念塔等。
城市规划师们在新建项目中努力保留和修复这些遗产,以保持沈阳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气息。
同时,城市规划中也充分考虑到了人文环境的因素,创造了许多绿色空间和休闲设施,以提供居民们更好的生活品质。
其次,沈阳的空间利用效率较高。
虽然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但相比于东部沿海城市,沈阳的空间资源并不富裕。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沈阳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实施城市更新计划等方式,有效利用了城市空间。
此外,沈阳还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利用,如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缓解了地面交通和人流压力。
再次,沈阳的交通设施完善,有利于空间发展。
作为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沈阳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高铁和地铁等。
交通设施的发展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便利,也为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的扩展提供了支撑。
同时,沈阳还积极发展自行车道和步行街等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设施,鼓励市民采用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车辆排放。
综上所述,沈阳的空间发展情况得到了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注重保护历史文化,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完善交通设施。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沈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未来,沈阳还可以继续深化空间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为居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层
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层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其中,形成了高度密集的人口聚集区。
然而,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布往往与社会分层密切相关。
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不平等现象使得社会分层日益加剧,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不平等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社会阶层的固化。
在城市中,高收入人群通常居住在高档住宅区或繁华商圈附近,享受着良好的环境和服务;而低收入人群则多聚集在城市边缘的贫民窟或老旧住宅区,面临着环境恶劣和服务匮乏的问题。
这种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割使得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更加显著,中产阶级的上升和社会流动性受到了限制。
其次,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不均衡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由于城市中心区居住用地有限,而需求却巨大,房价不断上涨,导致了“房奴”现象的出现。
不少城市居民为了能够在中心区工作和生活,不得不花费大量财力购买昂贵的房产或支付高额的租金。
这不仅增加了居民的经济负担,也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另外,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不合理还使得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加剧。
由于区域间的差异,城市中心区往往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资源,如教育、医疗、文化和娱乐等,而城市边缘地区则面临着服务设施匮乏的困境。
这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让边缘地区的居民无法享受到与城市中心区相同的优质服务和资源,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层的现象。
针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层的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来缓解和改善。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居住空间的规划和管理力度,避免房地产市场波动对低收入人群的冲击。
其次,要建设更多的公共住房,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可负担的住房选择,缓解住房压力。
同时,应加强对城市边缘地区的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通过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企业等方式,为城市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企业可以开展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就业和创业机会,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流动性。
沈阳居住调研报告
沈阳居住调研报告沈阳居住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文是对沈阳市居住环境进行调研的报告。
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沈阳市居住环境的现状,包括住房质量、社区设施、生活便利以及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调研结果1. 住房质量:调研结果显示,沈阳市现有的住房普遍面积较大,小区整体环境较好,但少部分老旧小区存在一些问题,如外立面破损、公共设施老化等。
另外,调研还发现在一些新建小区中,住房质量较好,但空气质量待提升。
2. 社区设施:绝大部分社区设施齐备,在市中心和新城区的社区设施相对更好,包括公园、健身房、游泳池、商场等。
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社区,设施不够完善,比如缺少足球场、篮球场等娱乐设施。
3. 生活便利:沈阳市的生活便利度相对较高,超市、菜市场、医院、学校等生活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交通也比较便利。
但是有一些区域存在交通拥堵问题,特别是高峰时段。
4. 居民满意度:根据调查情况,大部分居民对沈阳市的居住环境比较满意,多数人表示对住房质量、社区设施和生活便利较为满意。
但同时,一些居民也表达了对一些老旧小区以及大城市噪音和空气质量的不满意。
三、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沈阳市的居住环境在整体上较好,尤其是市中心和新城区的住房质量、社区设施和生活便利度相对较高;2. 一些老旧小区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维修和改造,以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3. 部分偏远地区的社区设施不够完善,可以增加投资,提高设施水平;4. 针对交通拥堵问题,可以加强交通管理和优化交通网络。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1. 加大对老旧小区的维修和改造力度,提高住房质量;2. 加大对偏远地区社区设施的投资,提高设施水平;3. 加强交通管理,优化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四、参考资料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8),中国经济出版社。
2.《沈阳市统计年鉴》,(2019),沈阳市统计局。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沈阳市的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更新的概念和意义入手,分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城市更新的概念和意义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旧区进行改造,以提高城市环境品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行为。
城市更新的意义在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城市更新也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
二、沈阳市城市更新的背景和现状沈阳市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规划不足,沈阳市存在着许多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工业遗存,城市空间结构不够完善,城市功能区划不够合理,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沈阳市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对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工业遗存进行改造,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居住环境。
三、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通过城市更新,沈阳市可以将老旧小区重新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域,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城市更新还可以对棚户区进行改造,提高居住环境品质,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减少城市边缘化现象。
2. 建设现代化城市中心城市更新可以促进沈阳市中心区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中心的经济、文化和商业功能,打造现代化的城市中心。
通过城市中心的更新,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3. 促进城市交通的便利化城市更新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
城市更新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功能与服务水平,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保障。
4. 促进城市绿化的提升城市更新可以推动沈阳市的城市绿化工作,改善城市的绿化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沈阳空间调研报告
沈阳空间调研报告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根据沈阳市的空间调研,以下是对沈阳市空间布局和发展情况的分析报告。
沈阳市的空间布局以城市中心为核心,由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城市周边区域组成。
中心城区是沈阳市的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拥有发达的商业街、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高档住宅区。
城市副中心是在中心城区外围设立的商业和行政中心,主要承担着沈阳市政府的行政职能和部分办公楼的聚集地。
城市周边区域则主要由住宅区、工业区和农田组成。
沈阳市的空间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拥堵严重,交通流量高、道路狭窄导致交通堵塞,并且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缺乏高效的交通枢纽。
其次,城市副中心发展缓慢,商业和行政职能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和提升。
此外,城市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和规划不合理,工业区和住宅区存在混杂,农田资源被大量消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沈阳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规划和建设,增加道路宽度,建设地铁和公交系统,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其次,加强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和发展,整合商业和行政职能,提高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此外,改善城市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加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分离,合理利用农田资源。
未来,沈阳市可以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空间布局。
首先,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城市群,实现共同发展。
其次,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和运动设施等,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促进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沈阳市的空间调研报告指出,沈阳市的空间布局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存在一些潜力和机会。
通过合理规划和发展,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沈阳市的空间布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沈阳市典型群体空间分析——老北市
摘要老北市作为沈阳重要的生活空间,是沈阳曾经最繁华的区域。
我们所调研的北市场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保护较为完好的街区,在沈阳市内像这样保护得如此完整的历史街区已经所剩无几,寻求老北市存在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探寻老北市的生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老北市的未来发展也就成为此次调研的重点。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采取了访谈、问卷、收集资料等多种方法进行调研。
广泛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心声,以期待最大程度上取得第一手资料。
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人们更加关注这个城市曾经最繁华的地方,更希望通过这一完整的实例探讨一下老北市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老北市文化价值现状未来发展引言老北市作为老沈阳重要的生活空间,是维护古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仅从“历史街区”字面意思理解的话,应该说沈阳市已不存在具有连贯性的、完整的历史街区了,但在老北市某些地方仍残留着一些能使人将其与过去的城市结构联系起来的特征,一些更具普遍意义的特色依然存在。
沈阳北市场它不仅构成了“历史的印迹”而且具有符合现代居住生活要求的潜能。
该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市北部,是一块保留较完整的区域。
这里涵盖了老沈阳人的生活方式,老沈阳的特色文化现象,也是沈阳特色建筑的缩影。
这里涵盖了老沈阳人的生活方式,老沈阳的特色文化现象,也是沈阳特色建筑的缩影。
它的周围高楼林立,处在经济繁荣的市中心,有些开发商已经在老北市里建起了新的商业区、住宅区,但都基本没有损坏原来的城市肌理。
为什么该区域能保存得如此完好?以今天的视角,站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看,老北市的明天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这引发了我们对老北市保护方法的深层思考。
目录第一章绪论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方法 (4)1.3 调研思路流程 (4)第二章区位分析 (5)2.1 宏观区位分析 (5)2.2 微观区位分析 (5)2.3 老北市区域范围 (6)第三章老北市的昨天——历史人文概况 (7)3.1 历史背景 (7)3.2 初建 (7)3.3 第一次大兴起 (7)3.4第一次大衰落 (7)3.5第二次崛起 (8)3.6 逐渐消亡 (8)第四章老北市的今天——现状调研概况 (9)4.1 群体空间整体描述 (9)4.2 外部空间业态与内部空间业态分析 (9)4.3 外部流线与内部流线分析 (10)4.4 内部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11)4.5 内部空间更新状况 (12)4.6 北市建筑特色 (13)第五章老北市的明天——启发与探讨 (16)5.1 东北民俗特色街规划展望 (16)5.2 文化特色商贸街区改造 (16)5.3 拆迁兴建精品住宅 (16)第六章结束后的思考 (17)参考文献 (17)个人案例 (19)附录 (62)第一章绪论1.1调研目的“对于历史街区的发展,我们一直在探寻一种能传承城市、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的方法。
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结构演变
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结构演变摘要:随着城市社会结构转变,城市的空间布局发生变化,产生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形态。
反之,城市布局又反映出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是社会结构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
本文纵观沈阳城市建设历史,探索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及相互关系。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社会空间结构沈阳市1.1古代沈阳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结构1.1.1古代沈阳的城市空间形态古代沈阳城市大致经历了诞生期、发育期、成熟期和蜕变期,从原始居民点衍生,经历军事哨所(燕斥候所)、军事要塞(汉代侯城)、军事私城(辽沈州),发展到交通枢纽(金沈州)、东北重镇(元沈阳路、明中卫城),至一国之都(清盛京),清政权迁都北京后作为“龙兴之地”蜕变为清陪都。
总结古代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大致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城市形制经历“口”字形土城——“田”字形方城——“九宫格”棋盘式——内方城、外圆郭,双重城邑体系;城市交通网络经历了“十”字形街——“井”字形街——蛛网形道路网。
1.1.2古代沈阳的社会空间结构在此阶段,沈阳的社会空间与居住空间出现了一定的等级分化。
皇宫居于内城正中,下设的六部两院等官府衙署布局于皇宫前的街坊,沿街而建。
皇宫后面为繁华的街市。
王公贵族居住于内城的东西及北侧,环绕皇宫,呈现簇拥拱卫之势。
宫殿群左右间隔一段距离建太庙和社稷坛,但后被拆除。
城市建设基本体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建城理念。
内城与外城之间所住则多为从事农耕的平民百姓。
但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统治时期,沈阳的社会空间和居住空间并没有出现隔离。
主要原因是此时对外矛盾远大于内部矛盾,统治者的关注点与主要力量集中于对外防御,城市建设侧面反映了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甚至呈现出城市空间与宫殿空间叠合的独特建设形制:努尔哈赤建东路殿宇群时甚至未设围墙(现有红墙为后期加建),且“宫殿分离”,所住王宫建于城中北门附近,登殿朝政需穿越城市。
此时皇宫与城市可谓完全交融。
浅谈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发展与文化元素的融入
浅谈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发展与文化元素的融入摘要:本文对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发展与文化元素的融入这一重大主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论证。
就城市空间结构、沈阳城市空间结构及未来发展、全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等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思路。
对于沈阳的城市建设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沈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和文化与建设对策研究Abstract: this paper of shenyang city space structur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elements into this major theme, made a pellucid describes and demonstratio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shenyang city space structur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o buil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ut forward a new idea and thinking. For shenyang city construction have a positive and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shenyang city space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的经济活动占据城市内不同的空间,产生各种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各个功能区在城市地区内部出现不同的组合格局,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
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
沈阳空间调研报告
沈阳空间调研报告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本次调研的背景是了解沈阳市的空间利用情况,包括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信息,并分析现有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土地利用情况
沈阳市总体土地利用呈现出城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工矿
用地和自然保护用地等多元化的特点。
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和城市周边,而农业用地主要分布在郊区和农村地区。
3. 城市建设
沈阳市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城市功能区建设不断完善。
市中心地区以商业、办公、居住和文化设施为主,而城市周边地区则注重发展产业园区和新兴经济区。
4. 人口分布
沈阳市人口集中分布在市区及其周边地区,人口数量较多的
区域包括市中心、郊区和重要交通节点周边。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导致一些区域人口密集,而另一些区域相对较少。
5. 现有问题分析
在空间利用方面,沈阳市的城市建设和人口分布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较低,一些旧工业区和废弃地块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人口密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足。
6.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沈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未来,沈
阳市应重视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和建设,并继续改善和完善人口密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7.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沈阳市的空间利用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为了
实现可持续发展,沈阳市应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城乡结合部的协同发展,并注重改善人口密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差异性分析
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差异性分析城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吸引了大量的人们前往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然而,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差异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城市中的富裕和贫困并存,造成了居住环境的不均等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差异性,并探讨其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居住条件和居住区域的不平等分布上。
富裕阶层通常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享受到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他们的住宅通常宽敞舒适,周围环境也更加整洁和便利。
而相比之下,贫困阶层经常被迫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或贫民窟中。
他们的住房条件差,不仅面积狭小,而且缺乏基本的设施和维护。
这种差异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不平等感。
其次,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差异性还反映在居住成本和房价上。
城市中心地带的房价通常非常昂贵,富裕阶层可以轻松承担这样的费用。
然而,对于贫困阶层来说,却很难负担得起高昂的房租或房贷。
这导致了低收入人群只能选择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区,使得我们常常看到贫困社区的形成。
这种空间的不均等现象加剧了城市中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差距。
由于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差异性存在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住房政策,确保低收入人群能够拥有适宜的居住条件。
这可以包括提供负担得起的租金、购房补贴以及住房贷款的优惠政策等。
其次,城市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避免把富人区和贫民窟完全隔离开。
应该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分配城市资源,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教育、医疗和就业机会。
此外,公民社会组织和非盈利机构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提供社区服务和促进社会交流来减少居住空间的社会差异性。
举办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和教育项目,可以促进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减少社会分隔。
在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差异性问题上,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写沈阳居住变化的调查报告
写沈阳居住变化的调查报告篇一:沈阳市城市改革发展调查报告沈阳城市改革发展调查报告这个假期,我对沈阳市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我调查得出的结论及分析。
一.城市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沈阳的工业门类已达到142个,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33家,地区生产总值2240多亿元。
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以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为主线,坚持改革开放和工业立市方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外资和民营经济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得到拓展优化;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产业初具规模,已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软环境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沈阳经济和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沈阳经济和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之下,沈阳市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着手沈阳市新区的开发和老城区的规划建设,铁西新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沈阳市区的中西部,由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连接组成,总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铁西新区现有各类企业1586家,集中了沈阳市66%的工业产值,66%的工业利税和75%的大中型企业,荟萃了沈阳制造业的全部精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增强综合国力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业之都。
铁西新区突出两大功能分区,一是把开发区建设成新区的现代工业区,全力打造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新高地;二是把铁西区建设成新区的现代商贸生活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
浑南新区前身为沈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
199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国家科技部重点扶持的10个高新区之一目前已引进视界500强企业30余家。
浑南新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常住和流动人口20余万人。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在城市更新上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从2009年开始,沈阳市启动了首个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大南山片区的翻建,之后陆续进行了许多城市更新项目。
这些城市更新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也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城市更新项目改善了城市的空间功能。
在城市更新前,很多老旧住宅区、工业用地等都是空置的或者使用率低。
这些区域的存在降低了城市的整体利用效率,因此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将这些区域进行整合并重新规划,使得城市空间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沈阳市中心的太原街、长白街等地区,原本是老旧的居民区和市场,经过城市更新项目的改造,变成了集商业、服务、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整合了周边的商业资源,提升了区域的活力和品质。
其次,城市更新项目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组织和设施,从而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老旧住宅区、工业用地等的存在,城市中存在一些交通瓶颈和障碍,城市更新项目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善。
例如在太原街、长白街等地区,城市更新项目新增了地下停车场、地铁、快速路等交通设施,与周边的公交、出租车等交通资源相互配合,增强了整体的出行配套和效率。
这些设施的新增,减少了市民的通勤时间,提高了城市的整体交通效率,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新增的交通设施引领了城市的重要交通流线,以及重要区域的功能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并不完全是正面影响,还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城市更新项目往往注重综合效益和高效利用,这会导致更新项目的重心偏向城市中心,而忽略了城市边缘地区。
这样,城市边缘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公共设施建设就会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影响到了城市的整体均衡发展。
同时,由于城市更新项目往往会涉及拆迁和改建等问题,将导致一些当地居民的迁移和失业问题,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城市更新在改善城市空间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项目开展中,需要有效地平衡城市中心和城市边缘的发展,不断推进城市均衡发展。
城市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居住空间重构初探——以沈阳为例
省级高 些普遍性的转变。本文以沈阳为例 , 试从 西新区和沈北新 区等各种 国家级 、 新城市社会学视角m发 , 通过对沈 阳城市 新技术开发区 、 金融开发区等新 区的陆续
一 个 多 元 的投 资 格 局 正 在 形 成 。 和居住空间变迁的分析 , 来理解和揭示社 诞 生 , 会 转 型 中 中 国大 城 市 居 住 空 间 的 逐 渐 生 3 . 由 生产 功 能 向消 费 功能 转 变
是物质 概念 , 将空 间视 为物质 的容器 , 静
止 的平 台 , 关 注的是 “ 空 间内 的生产 ” , 而
迁 的几个 特征
工业化初步完成 , 我 国经济 由产品短缺迈 向了物 质极大 丰富 。刺激 消费 日益 成为
空间文化理论开始关注空间 自身 , 将其视
改革开放 以来 , 我 国社会在迈 向现代 当前重要 的经 济建 设理 念之一 。发 展各 化进程 中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逐渐形 类生产 生活服 务业成为城 市的重要 发展
为社会关系与社会实践的动态建构过程 , 成 了现代城 市体 系 。沈阳作为 辽宁省省 目标 。近年来 沈阳_ 丁业 生产区域陆 续 向 强调空间本身既是社会的产物 , 又是社会 会 、 城市边缘迁移 , 主城 区逐渐被第三产业 占 传统 老工业 基地 , 城市演变 呈现 出如
生活 的建构力 量之一 。在众 多空间文化 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理论 中 , 法国哲学 家列斐伏 尔的 “ 空 间生 产” 理论 , 具 有开创性 意义 。受 马克思 主 进 据, 在全 市几个 中心 区域 , 大型商业 综合 步行街替代 了原来 的_ 【 = 厂 与住宅 。 1 . 由 工 业 化 为 主 向 多种 产 业 齐 头 并 体 、 4 . 城市化水 平显著提高 我 国由优先 发展重 工业转 向一 、 二、 城市人 口不断增多 , 至2 0 1 2 年末 , 沈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1. 引言1.1 引言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空间结构、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沈阳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城市更新也成为了该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将从城市更新的概念入手,探讨沈阳市城市更新的背景,分析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简单的城市改造,更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战略调整和规划重塑。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城市更新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城市建设和改造,而是需要结合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人口流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谋划。
在这一背景下,沈阳市作为中国东北的重要城市,城市更新的发展与变革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分析沈阳市城市更新的背景及现状,探讨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更新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沈阳市及其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城市更新的概念城市更新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老旧、落后、低效的城市空间进行改造和提升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并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城市更新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景观环境的提升以及城市功能区域的重新规划等内容。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城市土地的再利用,建筑物的改造和更新,交通设施的完善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
通过城市更新,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形象。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在沈阳市城市更新实践中,城市更新的概念得到了充分体现,各类老旧、陈旧建筑得到了更新改造,城市的功能区域得到了重新规划划分,城市的道路交通、绿化环境等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极大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居住空间分布看沈阳的社会空间分异摘要: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主要以居住空间的形式体现,本文对沈阳的居住空间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得到沈阳的社会空间结构特征。
关键词:居住空间分布社会空间结构沈阳市
中图分类号: p42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主要以居住空间的形式体现。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作为居住物质环境对社会经济分化的响应,一方面它是城市阶层分化导致的空间分隔的结果,另一方面,这种社会空间隔离又强化了社会阶层的分割。
因此,良好的居住组织将有利于缓解社会空间分异,有助于实现社会平等及社会公平;减少居住隔离,增加阶层融合,促进社会稳定。
沈阳市居住空间分布
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居住功能”始终是城市最基本的职能。
居住空间也是城市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城市地域空间内某种功能建筑的空间组合,还是人们居住活动所整合而成的社会空间系统。
城市住房与居民的社会地位及家庭经济收入紧密相关,即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化可以客观的反映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下面根据2011年11月沈阳市房地产展示交易会的相关数据,对沈阳的当年在售楼盘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1)按楼盘价格分布分析
首先,笔者以住宅每平米销售价格为标准,对沈阳市区内不同地段分布的在售楼盘加以划分。
将这些所有在售楼盘中,已定价格的楼盘划分为五个不同的价格梯度,分别为5000元/㎡以下的低价楼盘、5000——7000元/㎡的中低价楼盘、7000——8000元/㎡的中等价格楼盘、8000——10000元/㎡的中高价楼盘和10000元/㎡以上的高价楼盘。
然后,将这些不同售价的楼盘位置标志于沈阳市平面图上。
根据分析图显示,不同价格梯度的楼盘在城市的空间分布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离散,同时各价格梯度楼盘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
以市府广场为坐标原点划分象限,同时以沈阳的环路为参照,将不同价格梯度的楼盘分布进行拆解分析,可知:5000元/㎡以下的低价楼盘多数分布于三环以外,分布方向以市区东北和西南方向为主,集中于第二象限和第五象限,在第一、第三和第四象限偶有零星散布,在第六、第七、第八象限则无分布;5000——7000元/㎡的中低价楼盘主要分布于二环与三环之间,在方向上集中于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七象限,但在其他方向上也都有所分布;7000——8000元/㎡的中等价格楼盘在城区西部集中于一、二环之间,在各象限呈现较为均质的分布,在城区东部则是集中在第一象限和第七象限,在第七象限不同于其他方向,而是集中在二、三环之间,位于浑河以南;对于8000——10000元/㎡的中高价楼盘,相较于其他价位的楼盘分布表现出更为集中的布局态势,分布大致都在二环以内,在第四、五、六、七象限的分布明显多于其他四个象限,
但在第六、第七象限的分布集中在二、三环之间;10000元/㎡以上的高价楼盘分布出现分化,一部分楼盘集中于二环以内靠近城市中心,一部分则集中于风景环境优雅的棋盘山风景区和浑河沿岸。
通过对不同价格梯度的楼盘分布区位比较可以看出,沈阳市的住房布局模式显现出圈层与扇形结合的空间形态。
低级住宅区分布于圈层的最外层;中等住宅区分布于圈层中间层;高级住宅区则分布于圈层内层紧靠城市中心或者分布于外圈层风景优美环境优良之地,但远离低级住宅区形成居住隔离。
2)按楼盘类型分析
以销售价格划分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居住空间的分异。
但是不同的住房类型即使单位面积销售价格相同,因其住房性质不同,消费人群必然有所差异,即住宅类型与居住对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在国外,通常中、高收入阶层住在郊外的低层住宅,也有中产阶层偏爱住在内城的多层或高层公寓。
而低收入阶层往往住多、高层公寓。
在我国情形则不尽相同,高收入阶层的居住去向有两种选择:郊外的低层住宅(现在大都叫别墅,这种表达不准确。
严格地讲,别墅指本宅外另置的园林建筑游息处所。
)和市中心的高档高层公寓。
而低收入阶层大都住在城市中未经改造的解放以前建造的低层住宅、上世纪80年代以前建造的多层公房和郊区新建的经济适用房里。
贫困阶层甚垒不能拥有自己的住房,而只能在住宅市场租房或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
在衡量沈阳中心区居住分异过程中,为避免以单一的楼盘售价做标准评判带来的片面性,笔者还对沈阳市中心区在售楼盘类别进行了分类,分别对别墅、住宅和复合商住(包含写字间、住宅、公寓等)的分布状况进行观察,借以了解不同收入的人群在城市居住中的差异。
从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沈阳市的别墅主要分布于城市三环以外,在象限上集中于第一象限中心区东北方向的东陵公园和棋盘山风
景区附近,另外在第二、三象限城市正北方的蒲河沿岸及第六、七象限的浑河沿岸也有一定集聚,在其他方向则呈现零散布局的状态;相较于别墅的布局,复合型商住项目的布局显得较为集中,绝大多数分布于城市二环以内,在二环之外的分布则集中在住房密集区和交通干线附近,在象限分布上,一环以内集中于东部第一、第八象限和西偏南的第五象限上,一环和三环之间则集中于南偏西第七象限浑河沿岸,在三环以外呈零散分布,城区以北蒲河沿岸略有集中;普通住宅的分布较之别墅和复合商住,其分布规律并不明显。
沈阳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
1)社会空间分布呈现整体单中心圈层与局部扇面相结合
围绕城市中心各社会阶层呈现由高收入至低收入的圈层式分布,但在城市东部与南部高收入阶层沿交通干线呈现扇形分布。
2)社会空间结构分异突显,但未隔离
不同社会阶层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及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占有表现出明显的分异,但在空间上并未形成完全隔离。
3)低收入群体边缘化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旧城改造,低收入阶层逐渐外迁,由原先居住于老城区向城市外围甚至郊区搬迁。
住宅远离城市中心、工作地,与城市发展方向背离。
4)城乡结合区域社会空间极化日趋明显
随着城市的扩张,原城市的近郊成为城市建设区。
由于其相对较好自然环境和较低的土地出让金,成为城市中高等院校新址及新型产业的集聚空间,随之城市精英阶层居住的别墅区和高档住区也应运而生。
此外,由于其较低的土地租金使得原有的居民及部分外来务工的农民在此聚居。
这样,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空间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
5)社会空间结构趋向复杂
经历了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后,城市居住空间打破原先“单位制”格局,加之城市交通环境改善,通勤距离加长,人们选择居住空间时的自由度加大,影响因素增多,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由均质化走向复杂化。
参考文献:
[1]杨上广,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以上海市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05/5;
[2]黄怡,城市社会分异与居住隔离,2004,同济大学:
[3]姜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与发展,2008,辽宁师范大学:
[4]庞瑞秋,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以长春市为例,2009,东北师范大学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