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含解析)(266)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B.氮气C.汞D.五氧化二磷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张青莲B.袁隆平C.侯德榜D.道尔顿3.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单质4.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质子数为57,相对原子质量为139的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82 B.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5.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

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7.下列不属于“Fe”表示的意义的是()A.铁B.铁元素C.铁锈D.一个铁原子8.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前三周期三种不同的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我国科学家发现“土卫二”的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磷,为证明“土卫二”存在生命提供了证据,则其中的“磷”指的是()A. 元素B. 原子C. 分子D. 离子2.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 5 m3石油气可以装入0. 024 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3. 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4.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点击化学”采取简单方法构建复杂的功能分子。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由原子构成B.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5. 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13 6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关于13153I和127 53I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电荷数相同6.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的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毫升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小时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了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隔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7.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 2H:两个氢元素B. 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C. 2Fe3+:两个铁离子D. SO2-4: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8. 思维导图有助于构建知识网络,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处应填入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9. 钕玻璃是激光聚变装置的核心元件,根据钕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钕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0B. 钕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0C. 钕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 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 210.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不正确的是()11. 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⑤中共有4种元素B. 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C. ①④形成简单离子的过程相同D. ②③⑤都表示阳离子12. 如图是加热氧化汞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示意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化汞分子能保持氧化汞的化学性质B. 该反应的产物是汞分子和氧分子C.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3. 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A. m=nB. m=n+xC. m=n-xD. m=x-n14. 如图①是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②、③为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2B. 图②是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它与图④中S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C. 图③中x=11,该元素与图④中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D. 图④中甲、乙对应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815. 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铕(Eu)原子的质量为()A. 152 m16g B.152 m16 C.152 m12g D.152 m1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14分,第18小题19分,第19小题14分,共55分)16. 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B.氧气C.氯化钠D 氢氧化钙
【答案】B
【解析】A、铜由铜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汤姆森和卢瑟福都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论述中,不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的是( )
故选B。
9、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答案】D
【解析】A、铀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铀电子数为92,故说法正确;
10、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来自分子之间有间隔11、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A.分子B.原子C.阴离子D.阳离子
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D、因为原子内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造成不显电性,故D错。
故选C。
5、“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金属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的“铁”、“锌”、“硒”指的是元素,不是单质、金属和维生素。故选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

如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容易失去电子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D.硅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等2.如图是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镱属于非金属元素B.镱元素的元素符号是YBC.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1D.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03.用肥皂膜套在空瓶口上(瓶中为空气),然后把瓶子放在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其变化如图所示。

热水中瓶内气体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数目增多4.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一定比原子大C.离子是一种不显电性的微粒D.体温计的汞遇热读数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5.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

例如用136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关于3717Cl和3517Cl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属于同种元素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C.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D.前者的质量大于后者的质量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消失——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D.H2O2和H2O化学性质不相同,因为分子构成不同7.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

下图是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B.镓属于金属元素C.图中m的值为3D.氮与镓的化学性质相似8.有一个带电的离子含有X、Y、Z三种粒子(质子、电子、中子,未依照顺序排列),且X、Y、Z的粒子数目依序为N X、N Y、N Z。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讨化学的重要工具。

以下信息中,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的是〔〕A.元素的原子结构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元素的原子序数D.元素在自然界的散布2.吸烟有害安康,非吸烟者会因吸烟者吸烟而形成主动吸烟,这是由于〔〕A.分子在不时运动B.分子之间有距离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3.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表示图,有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该粒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粒子最外层上有两个电子D.该粒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4.2021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条约»发布。

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取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B.汞的核电荷数为80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D.在化学反响中,汞原子容易失掉电子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下图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取得的信息正确的选项是〔〕A.该元素的符号是COB.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58. 93g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D.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负电荷6.对以下现象或理想的解释错误的选项是〔〕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7.以下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化学反响中,分子种类一定发作变化B.同种原子可以结分解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分解分子C.混合物与纯真物不同,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D.原子是坚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原子的构成表示图如下,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原子是实心球体B.质子、中子、电子平均散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9.水结成冰是由于()A.水分子的运动中止了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作了改动C.水分子变小了D.水分子间的距离发作了变化10.以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表示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反B.三种微粒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反C.三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D.三种微粒都是原子11.某同窗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表示氢气分子的粒子模型是〔〕A.图1B.图2C.图3D.图412.小红同窗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假设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公园里能闻到花香,合理的解释是( )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数目变多D.分子发生了分解2.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3.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的贡献。

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图3-4-1A.3B.4C.6D.74.已知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5.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3H表示三个氢元素B.2Na+表示两个钠离子C.表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由图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图3-4-26.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7.如图所示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属于金属元素B.②的微粒符号是Al3+C.②③⑤属于阳离子D.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8.在化学知识抢答赛活动中,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9.如图3-4-5所示,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

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图3-4-5A.体积小B.质量小C.相互之间有间隔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10.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11.元素观和微粒观是化学核心观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C.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D.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0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D.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Fe13.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素质评价 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素质评价 含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60分钟满分:4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

因此,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

这里的“钙”指的是()A. 原子B. 分子C. 元素D. 单质2. 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

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A. 氧气B. 空气C. 冰水共存物D. 黄金3.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世界上首次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其原理是将液态CO2蒸发吸热,使水变成冰实现制冷。

其中CO2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A. 分子的种类B. 分子间的间隔C. 分子的质量D. 分子的大小4. 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的是()5. 2022年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的“避火衣”是由钛合金等材料制成的。

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钛属于非金属元素B. 钛元素符号为TiC. 钛的中子数为22D.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 87 g6. 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解释A 路过桂花园,闻到桂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C 6 000 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 L的钢瓶中压强增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D 氧气、液氧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者构成的微粒相同7. 下列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均含有1个氢分子B. 均含有2个氢原子C. 均含有氢元素D. 均含有2个氢离子8.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C. 丁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9.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下图是稀土元素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钪的元素符号为Sc B.钪原子的质子数为21C.钪原子的中子数为21D.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氯元素不在同一周期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3.蔬菜中含有钙、钾、镁、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无机盐,其中钙、钾、镁、钠指的是A.元素B.离子C.原子D.分子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水被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了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温度计中的汞柱随温度改变而升降温度改变,原子间间隔改变A.A B.B C.C D.D5.金属铯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B.核电荷数是55C.位于第六周期D.在化合物中一般显负价6.兔兔同学总结了物质、元素及构成粒子的相互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不同元素的两离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不相同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7.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的金属,下图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8B.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C.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8.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时间:65分钟 分值: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氢的元素符号是( )A.hB.HC.HeD.H22.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了两种全新的碳材料C10和C14,构成这两种碳材料的粒子是( ) A.原子 B.离子C.元素D.分子3.含有“氚”的核污水直接排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已知氚原子的质子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3,则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0B.1C.2D.34.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水分子B.氧分子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5.分别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都可以制得氧气,说明这两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氧气 B.氧分子C.氧原子D.氧元素6.已知“●”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7.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稀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部分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B.铈的原子序数为58C.铈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8.“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

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A.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水分子分解加快C.水分子间隔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9.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历了汤姆孙、卢瑟福、波义耳等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现在仍在探索中。

图2是锂原子结构的现代行星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2A.从模型可以看出,锂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B.构成原子的微粒间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C.结合模型可知,锂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10.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 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3所示。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以下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教室进行消杀后室内充满消毒液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说明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C.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D.和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解析:D【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A、教室进行消杀后室内充满消毒液气味,是因为消毒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消毒液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说明说明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2.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类似的实验,实验如图,关于这两个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都可测定出氧气的含量约为空气中的五分之一B.波义耳加热后质量增加是因为火炉中的火元素进入到汞中C.拉瓦锡的实验反应后得到的红色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D.拉瓦锡的实验,玻璃钟罩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D解析:DA、波义尔实验在敞口容器中进行,不能测定出氧气的含量约为空气中的五分之一,此选项错误;B、波义耳加热后质量增加,是因为空气不断进入容器中,此选项错误;C、拉瓦锡的实验反应后得到的红色物质是氧化汞,氧化汞由分子构成,此选项错误;D、拉瓦锡的实验,玻璃钟罩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是因为氧气完全反应后液面不再变化,此选项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不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运动的是()A.糖块放在水中,一段时间后消失不见了B.阳光透进黑暗的屋子,看到灰尘飞扬C.湿衣服在太阳下晒干D.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发现水中花粉做无规则运动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B.夏天钢轨缝隙变小——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湖面上柳絮飘扬——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A. AB. BC. CD. D4、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5、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可分成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氢原子没有中子B.重氢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C.重氢原子的中子数为2D.重氢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6、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某小组同学记录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金属汞是由分子构成的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7、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是硅元素,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14B.原子个数是14C.相对原子质量是14D.质子数是288、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氧化物9、火山灰的成分主要含有硫、钙、硅、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核心知识1. 构成物质的微粒1.(2022·江苏泰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锌B.氮气C.石墨D.氯化钾2.(2022·河南中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钠、硫酸铜B.水、干冰C.金刚石、氧化汞D.氦气、氨气3.(2022·江苏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B.金刚石C.干冰D.氯化钠4.(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金刚石C.干冰D.银5.(2022·辽宁鞍山中考)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氯化钠C.氢气D.铜核心知识2.微粒的性质6.(2022·湖北襄阳中考)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有佩带香囊的习俗。

很远就可以闻到香囊的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分子不断运动B.分子很小C.分子有间隔D.分子不可分7.(2021·辽宁鞍山中考)2000L的氧气加压后能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体积变小了B.分子间间隔变小了C.分子的质量变小了D.分子的数目变少了8.(2022·湖南益阳中考)水蒸发为水蒸气后所占体积变大,这一事实说明()A.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D.水分子的质量增加9.(2022·山东临沂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10.(2022·广西河池中考)下列事实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核心知识3.微粒结构示意图11.(2022·湖南株洲中考)如图为某元素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解析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解析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钛被称为“航空金属”,国产C919大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到9.3%.已知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和26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2B.26C.48D.4【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进行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题意一种Ti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故该钛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22。

故选:A。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H B.H2O C.H2D.2H【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解答】解:氢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分子。

故选:C。

3.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分析】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区别以及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说法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B说法正确;C、分子、原子的种类都很多,有的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有的分子的质量比原子小,故C说法错误;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4.椰汁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饮料。

其中的钙、磷、铁、钾,指的是()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分析】根据椰汁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饮料。

其中的钙、磷、铁、钾,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解:椰汁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饮料。

其中的钙、磷、铁、钾,指的是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练习(含解析)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练习(含解析)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练习〔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物质中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A. 二氧化碳B. 氢气 C. 氯化钠晶体 D. 水银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 ,正确的选项是〔〕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D.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3.根据如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得出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一种元素B. ②和④是两种金属元素C. ②带正电荷 ,是阳离子 D. ①和③化学性质相似4.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B. 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 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5.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 原子B. 分子 C. 质子 D. 中子6.关于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 ,错误的选项是〔〕A. 它们表示两种元素B. 它们均为稀有气体C. 它们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 它们的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二、多项选择题7.以下现象或事实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 冰能融化B. 将稀盐酸倒在大理石上可以观察到气泡C. 墙内开花墙外香 D. 各取10ml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溶液总体体积小于20mL8.根据以下图有关信息判断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镁离子核外有12个电子 B.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 在化学反响中 ,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 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9.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 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 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10.以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 它们的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C.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 D. 它们都是原子11.一个原子的核电荷数 ,可以推断它的〔〕A. 质子数B.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C. 中子数 D. 元素的种类三、填空题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及构建微观粒子模型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 ,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A、B、C、D表示四种物质 ,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响生成C和D ,其化学方程式﹣﹣氢原子﹣﹣氧原子﹣﹣硫原子13.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答复以下问题: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答复以下问题: Mg和Ca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He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 ,化学性质________ 相似(填“一定〞或“不一定〞)14.请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符号的意义:①2个氢原子________;②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③3H2O________;④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___;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含解析)分子运动的实验。

(1)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 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2)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运动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填标号);②从上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________;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实例:________。

【答案】D BC 分子种类(或相对分子质量或化学式量)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合理即可)【分析】(1)该实验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甲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乙烧杯中,使乙烧杯中的溶液变红;氨分子不能运动到丙烧杯中,丙烧杯中的溶液不变色;(2)B和C都是氧分子,由于它们的温度不同,运动速率不同,对比两者可知,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A和B温度相同,由于分子种类不同,它们的运动速率有很大差异;日常生活中,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的快,也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详解】(1)A、乙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此实验是用来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的;C、乙烧杯中的溶液会变成红色;D、乙烧杯中的溶液颜色会改变,丙烧杯中溶液的颜色不变。

故选:D(2)①B和C室温温度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也不同,对比两者可以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结论;②A和B中温度相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对比两者可知,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分子的种类(或相对分子质量或化学式量);③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的快可以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合理即可;97.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

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发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已知①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②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③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_____(“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 .【答案】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对比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低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详解】实验一:(2)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会看到溶液变红的现象,故填: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3)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当运动到烧杯A中时,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故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空气中放置的B是为了做对比试验,说明不是空气使酚酞变红,故填: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对比;实验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氨分子的运动,会观察到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故填: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已知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在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说明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快,故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填: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实验三: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将糖溶解在水中,体积会小于糖和水的体积之和,故填: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98.(1)下图是小明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5g以下用游码)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B配制溶液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C使用量筒时如果采取俯视读数会导致溶液浓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多选,用字母作答)。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不能用碳、硫粉或者铁丝代替B铁在氧气中燃烧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瓶中预留少量水的目的相同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E用pH试纸测量酸性的pH时如果被水打湿会使结果偏小【答案】搅拌,加快溶解速率④②①⑤③偏大AC【详解】(1)A、③中使用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故答案为:搅拌,加快溶解速率;B、配制溶液的正确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故答案为:④②①⑤③;C、使用量筒时,俯视量筒,则称量的水的质量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2)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只能使用红磷,不能使用硫和木炭代替。

因为硫和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会减小压强差,从而影响结果。

A正确;B、铁在氧气中燃烧,放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硫燃烧,放水的目的是吸收有毒的生成气体二氧化硫。

B错误;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正确;D、探究物质燃烧的实验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无法接触氧气。

D错误;E、用pH试纸测定酸性溶液的pH,若润湿,则会使酸性减弱,pH值增大。

E错误。

故答案为:AC。

六、科学探究题9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氨水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进行试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甲烧杯_____乙烧杯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导出一些结论: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Ⅰ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Ⅰ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Ⅰ所示的装置。

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

用注射器吸取2mL的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mL浓氨水的注射器。

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型管中注入浓氨水。

(1)按照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该现象说明了_____。

(2)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①_____②_____【答案】溶液变红溶液未变红对照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合理即可)滤纸条由C向A依次变红。

实验过程中将酚酞滴到棉花上,氨水滴到滤纸上。

棉纱布D比棉纱布B先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防止氨气污染空气能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详解】(1)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甲烧杯中,故甲烧杯变为红色,而乙烧杯不变红。

此处烧杯乙的作用是与甲烧杯对照。

由此实验可知,分子在做不停的运动。

(2)C最靠近浓氨水,故最先变红,B次之,A最后变红。

如果滤纸没有变红而棉花变化,可以是实验过程中将酚酞滴到棉花上,氨水滴到滤纸上。

(3)左边装置中的温度高于右边装置,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D出比B处先变红;该实验能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4)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的优点是防止氨气污染空气、能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七、计算题100.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 kg,计算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55.9【详解】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269.28810kg1.9193101×2⨯⨯≈5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