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病例患者因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蕴,进而引发腹痛、腹 泻等症状。
患者长期过量食用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导致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会影响脾胃功能,使患者容易出现腹 痛、腹泻等症状。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为原则 ,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
病例四:气滞血瘀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结词
该病例患者因情志不舒或外伤等原因导致气 滞血瘀,进而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处于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 或因外伤等原因导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会 影响脾胃功能,使患者容易出现腹痛、腹泻 等症状。中医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 原则,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
。
THANKS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IBS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泻、 便秘等。腹痛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呈 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腹胀多伴有排便 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等。部分患者 可有黏液便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VS
诊断
IBS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 查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 及发作频率,是否有诱因及加重因素等。 体格检查可发现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 。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根 据症状及检查结果,医生可作出IBS的诊 断。
02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历史沿革与病因病机
历史沿革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症状包括腹 痛、腹泻、便秘等。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历史悠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调 、脾胃虚弱等。病机则与肝郁脾虚、湿邪内盛、肠道传导失 司等有关。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肠道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生理功能性紊乱疾病,多见于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50岁以后首次发病极少,患者常有腹痛不适、腹胀、腹鸣、腹泻和便秘的症状,过去称此症为结肠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等,实际上并没有炎性病变,而功能性紊乱也不局限于结肠,在小肠功能障碍显著的患者,則表现水样腹泻,伴脐周不适或阵发性疼痛和肠鸣亢进,往往因情绪波动而激发,有些患者,由于只在一段小肠发生较持久的痉挛,可有上腹或脐周持续性隐痛而无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多属于为中医的“气滞腹痛”的范畴,多由情志不畅,肝木失于条达,气机不畅所致,其症状以腹部胀闷疼痛,痛无定处,嗳气、矢气后减轻,情志郁怒加重为其特点,并伴有其他气滞不行之象,当然在临床上不是单一出现,常兼杂寒热虚实的症候,我们根据临床加以辩证加减,取得很好的疗效,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科收治病例4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1岁:病程1年以上者16例,3个月到一年者30例。
大便中伴有粘液者26例,不伴粘液者20例。
日大便在4次以上者15例,2-4次不等者26例,最多每天7次,便秘者5例,本组46例病人均针对其病情、病史、病程而进行过大便常规检查和培养,乙状结肠镜检查和钡灌肠而排除器质性病变。
同时全部病例均不同程度和不同时间服过黄连素、土霉素、氟派酸等抗菌药物和654-2类解痉剂,因无明显疗效而改服中药治疗。
2 临床症状患者常腹痛不适、腹胀、腹鸣、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3个月以上,每天大便次数2~4次以上,甚至可达7次以上,每次泻下量不多,亦无里急后重感,或2-3天一大便。
其中大便有伴少许粘液者,也有无粘液者。
也有服黄连素后先是有效,后渐失效,也有服氟哌酸有效,后亦无效者,更见食减、体瘦、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
脉细弦或细软无力,苔薄白腻或淡黄薄腻苔。
3 诊断标准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诊断参考标准如下:1)以腹痛、腹泻及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实验研究进展述评
和脑 一 肠作 用在其 症状形成 中具有重要作用。肠道感染与之关系近 来也受到关 注【 ,] 1 1 。许多中医学 者在国外研究 IS 01 B 最新 进展 的同 时 , 多角度 探索中医关 于 I S 也从 B 发病机制进 展及有关 中药干预 的
研究 。
证候是对人体疾 病变化过 程 中某 一阶段 的病理 状态 的综 合描 述, 是在中医理论 的指导下 , 通过对 大量病人 临床表现进 行观察、 分 析、 归纳、 总结 的产物 。为使证候 的研究逐 步走 向标准化 和客观化 ,
然 胃肠激素变化和 IS中医证 型有 一定 的联 系, 其在不 同证 型之 B 但
间存在交叉重叠现象 , 很难反应各证型的特异性 , 仅能作为中医辨证
分 型的参考 , 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 22 内脏 高敏 感性与 中药干预研 究 . 李 氏【 J “ 应用结 肠慢性 刺激
表现相似 , 突出 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
肠易激综合征(rtbebw l ydo ,B ) 以腹痛或腹部 不 ii l o e sn rmeI S 是 ra 适, 伴有大便性状改变 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 能性肠道疾病 , 是 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 胃肠病之一。最新的功能性 胃肠病罗马 Ⅲ分类 及诊断标准 将 IS诊 断 重 新 进行 了定 义, 提 出 了新 的 亚 型分 B 并 类 l 。据美国流行 病学调 查 的数据表 明[1 IS发 病率 为 1 % ~ 1 ] 2 ,B 5
去研究的问题。
2% , 2 每年有约 50万人因此而就诊 , 消耗 医疗费 8 亿美元 。国 0 年 O
内学者调查显示 , 广州市居 民 IS的患病 率为 5 6 , B . % 普通 内科 门诊
及消化专科门诊中 I S 占比例分别为 1. % 、 . %【 。近年来 B所 01 3 3 3 4 J 欧美及东南亚各国崇 尚自然疗法 , 中医药也 1益受 到青睐 。我 国发 3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访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徐陆周
健康随笔专家访谈接受了来访,徐教授介绍说:上述两类患者,在门诊确实经常遇到。
这些患者长期被反复的腹痛、腹泻或便秘所困扰,做了各种检查却无法发现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这种情况,多考虑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女性多见。
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饮食刺激、内脏高敏感性、胃肠道动力异常、肠道感染与炎症、脑肠相互作用、心理因素等有关。
临床上,几乎所有肠易激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这种腹痛与排便相关,多排便或排气后可缓解。
常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患者除腹痛外,多有腹泻或便秘的症状,以腹泻多见,发作时每日腹泻3~5次,严重的可达10余次,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便;以便秘为主者,多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黏液;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以上情况如果已持续超过6个月,近3个月平均发作至少每周1日,则可以初步确诊肠易激综合征。
当然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的问题,如消化性溃疡、肠道感染、结直肠肿瘤、乳糖不耐受、慢性胰腺炎及胆系疾病、糖尿病等。
肠易激综合征一般不会发展或演变成恶性疾病,但长期反复发作,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
如腹泻型患者一天要上几次厕所,严重者会害怕出差、旅游甚至外出;还有患者在紧张时,如考试前夕、上台演讲时,都会有急迫的排便感觉,甚至会因此而失禁,让患者苦恼不已。
改善从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开始目前,肠易激综合征还没有理想治疗方案,治疗目标主要是消除或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至少2/3的肠易激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作与摄入的食物有关;患者中很多都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
因此,对大部分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而言,养成健康饮食及生活习惯是缓解症状的首选最佳途径。
几乎每场重要考试或重要事情之前,都会突然腹痛,迫不及待的便意……还有些人,吃点辣的、冷的,或是不知啥原因,肚子就闹腾开了,以至于常常出门就先要关注厕所在哪里……奇怪的是,医院去了多少趟,各种检查都查不出啥器质性毛病。
中医名家治肠易激医案
中医名家治肠易激医案摘要:一、引言二、中医对肠易激综合症的解释三、中医名家治疗肠易激医案介绍1.张仲景2.李时中3.钱乙四、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优势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肠易激综合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医名家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医案。
二、中医对肠易激综合症的解释中医将肠易激综合症归属于“腹痛”、“泄泻”等范畴,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与肝、脾、胃、大肠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病因包括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病机则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脾胃虚弱等。
三、中医名家治疗肠易激医案介绍1.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尊奉为“医圣”。
他在《伤寒杂病论》中详细阐述了肠易激综合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
张仲景主张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常用药物如厚朴、枳实、黄芩、黄连等,以达到疏肝理气、清热燥湿、健脾胃的效果。
2.李时中李时中是明代著名医学家,他在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李时中认为,肠易激综合症的发病与湿热、痰湿、气血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
他常用药物如苍术、半夏、陈皮、厚朴等,以燥湿化痰、理气活血、和胃降逆为主要治疗方向。
3.钱乙钱乙是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在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钱乙主张,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应重视健脾和胃,同时兼顾肝、大肠等脏腑。
他常用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等,以健脾和胃、调和气血为主要治疗目标。
四、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优势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势。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针对每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此疗效较好。
同时,中医治疗注重调和脏腑功能,增强机体自身调节能力,从而降低复发率。
中医名家治肠易激医案
中医名家治肠易激医案(最新版)目录1.肠易激综合征的定义和症状2.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3.名家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案例4.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防治方法正文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 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该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尚未找到明确的病因,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然而,在我国传统医学中,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多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弱和湿热内蕴等。
因此,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在实际治疗中,许多中医名家运用中医药和针灸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例如,有一位中医名家在治疗一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时,采用了以下医案:患者,男,45 岁,病程 3 年,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每日 3-4 次,伴有腹胀、纳差。
经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型肠易激综合征。
名医选用柴胡、白术、枳壳、陈皮等草药组方,并配合针灸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腹痛、腹胀减轻,排便正常。
后续随访半年,症状未见复发。
除了个体化的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预防和调护同样重要。
根据中医理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不畅导致的肝郁气滞。
同时,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养护脾胃。
此外,适度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总之,中医在防治肠易激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通过名家医案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中医药和针灸等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疗效。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变属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
1 辨证分型(1)寒湿泄泻型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
(2)湿热泄泻型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伤食泄泻型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4)脾虚泄泻型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5)肾虚泄泻型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6)肝郁泄泻型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2 护理方法2. 1 情志护理[1]沟通,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健康教育(3)情志调护因人制宜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4)分散患者注意力,保持愉悦心情。
(5)饮食一般泄泻患者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膏粱厚味、生冷、煎炸、油腻等不易消化食物,忌烟酒。
根据临床辨证选择饮食。
1 寒湿泄泻型多由贪凉饮冷所致,除注意保暖外,进食宜温,大米煮粥最好加入适量山药和薏苡仁,可增强健脾祛湿止泻作用,如伴有恶心呕吐,可用鲜姜 50 g 煮水,频频热饮,不仅外祛表寒,内散水邪,且降逆止呕。
忌食木耳、芹菜等增加胃肠动力之品。
2 湿热泄泻型宜食用赤小豆或绿豆粥清热利湿,给湿热之邪增加出路,而达止泻目的。
3 伤食泄泻型多由饮食过量、不节、不洁所致,忌生冷、黏滑、不易消化食物,导致病情反复。
4 脾虚泄泻型平素宜常食用山药、薏苡仁健脾,同时多吃橘子、橙子芳香开胃,保证脾胃升清降浊。
5 肾虚泄泻型平素宜常服桑椹、枸杞子、山药补益肾气,减少泄泻发作。
中医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
证论治 ( 气乘脾 型、脾 胃虚 弱型 、脾 肾阳虚型 、肝郁 气滞型 、肝脾不和寒热夹杂型、湿浊困脾型、郁 阻肠络型 )及从心里和饮 肝
食 方 面 的调 理 ,收 到 了满意 的 治 疗效 果 。
【 关健词 】 肠道 易激综合征;辨证诊治; 中医
[ b ta t T i a il ea oae t a n B n T M . e c b d te c u e o i ae p to e ei whc h ud g ts k A sr c ] hs r c l rt r t g I S i C t e b ei D sr e h a s f ds s a g n s i s o l e i i e h s h c
我国古代 医家很早就认为精神失调可致 内脏功 能紊乱,如
《 内经 》就 有 因思 虑 、惊 恐 而 内伤 脾 胃致 腹 泻 的记 载 。此 外 , 饮 食 不 节 、劳倦 久 病 、 湿 等 是 本病 诱 发 、加 重 、发 展 的 因 素 。 寒
其 主 要病 机 是 肝 气郁 滞 ,肝脾 不和 ,久 病 伤 肾 。
腹 痛 即 泻 ,泻 下 不 多 ,泻 后痛 缓 ,伴 少 腹拘 急 ,胸胁 胀 满 , 嗳 气 少食 ,便 下粘 液 。舌 淡 红 , 薄 白 ,脉 弦细 。治 以抑 肝 扶 脾 , 苔 调 和气 机 。代 表 方 :痛 泻 要 方 。常用 药 选 白术 , 白芍 ,防风 , 陈 皮 ,柴 胡 ,佛 手 ,枳 壳 ,厚 朴 ,藿 香 ,香 附 ,木 香 ,元 胡 ,
l e sle i gem n l adha miuete t dys eysl n Y u hn n )n e ia drm at i ed t i r pen s re e tod n et x r,h d ep e , uZ ca g o v da c t wemu l pe t wid i t ln o a h rw t t i d a f te hh e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秘和排便不规律。
中医养生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是由于脾胃虚弱、肝气郁结等因素引起的。
通过中医的调理,可以有效缓解和改善该病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方法,帮助患者调理肠易激综合征。
一、饮食调理1.养肝清热: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与肝火旺盛有关,因此平时应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
可食用清热降火的食物,如苦瓜、黄瓜、西瓜、冬瓜等。
2.调理脾胃:脾胃虚弱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饮食应以温补脾胃为主。
可以适当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稀饭、面条等。
同时要避免过冷、过热、过油腻的食物,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3.增加纤维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对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有一定作用。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减轻便秘症状。
可以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和豆类等。
二、生活习惯调理1.保持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对于调理肠易激综合征非常重要。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尽量每天保持相同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适当的运动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症状,如散步、慢跑、太极等。
2.情绪调节:肝气郁结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情绪不稳定和压力过大会导致肝气郁结。
因此要学会正确处理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
可以通过音乐疗法、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紧张和压力。
三、中医治疗方法1.中药调理:中医中药是调理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术、茯苓等,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作用。
但是,中药的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进行。
2.针灸疗法:针灸也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肠道功能,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但是,针灸治疗需要找到专业的中医针灸师进行。
中医养生调理肠易激综合征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和症状特点,因此,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调理方案还需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
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治疗*导读: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等。
该病具有持续性发作或间歇性发作的特点,因此比较难根治。
目前西医方面未有明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是缓解不适的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不妨试试用中医调理。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等。
该病具有持续性发作或间歇性发作的特点,因此比较难根治。
目前西医方面未有明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是缓解不适的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不妨试试用中医调理。
在在中医看来,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分为肝气乘脾型,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型,脾胃虚寒型四种类型。
*肝气乘脾型肝气偏食,主要是情绪问题,患处的精神常常抑郁、恼怒或紧张焦虑,导致出现腹痛和腹泻。
治疗此类型要以抑肝扶脾为原则,可以用加味痛泻要方,每天一剂,一剂分三次服下。
另外可以服用中成药逍遥丸,每次服6-9克,每天2-3次。
*肝郁气滞型此类型由于肝气郁结,常感到腹痛涨闷,频繁排气,排便先难后易等。
此类型可以用柴胡疏肝散,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或者用中成药四逆散,每次9克每日2-3此即可。
*脾胃虚弱型主要表现为肝气不和,脾虚失于健运,患者会感到进餐后腹痛,欲排便,大便稀薄,此类型患者还会感到身体疲倦,面色苍白等。
可以服用加减参苓白术散或启脾丸治疗。
*脾胃虚寒型主要症状是腹泻,食欲不振,四肢发冷等。
治疗要坚持健脾益胃的原则,可用中成药丁蔻理中丸或虚寒胃痛胶囊或虚寒胃痛颗粒治疗。
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期间,以及治愈之后,都需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情绪郁结在心头。
定时进餐,少吃刺激和油腻的食物,还需要避免容易令自己身体敏感的食物,如奶制品、花粉、虾、蟹等。
经常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强身健体之余也能是心情放松。
肠易激综合征心理因素的中医认识
素相关 中医学认 为, 肝主疏泄 , 节气血运 行, 调
“ 心一在 志为喜 ” “ , 脾一 在志为思” 肺一 在 志为 忧 ” “ ,“ , 肾一
促 进 脾 胃运化 ,具有 调 畅情 志 的功 能 ,任
在志为恐” 《 , 黄帝内经》用 “ 志”表示人的情绪、情感,并且 何形式的不 良隋绪刺激 首先影响了机体正
阐述了人的情 绪与五脏密切 相关, 是脏腑机 能的外在表现 形式 。 “ 七情 ”是从 “ 五志”衍变 出来 的, 首见于 ( 《 三因极一辩证 方论 “ 七情者, 、 、 、 、 、恐、 喜 怒 忧 思 悲 惊是 也” 五志” “ 。“ 、 七情” 概念提 出后, —直 为后世 医家沿用。中医情志包 括了人的精 神、 意志和情 绪活动 。在一般 情况下,五脏 功能 正常 , 志属于 情 人 常 的气机 ,进 而气 血津 液及 脏腑 功能 失调 , 阴阳失衡, 机体 的正气 ( 内环境 )受 到损害。 肝 脾两 脏 相互 制 约,共 同完成 消化 转 运 的
该 病属 中医 “ 腹痛 ” 便秘 ” 泄 泻 ” 郁证 ”范 畴 ,多 由于 、“ 、“ 、“
体 对外界 的正常生 理 现象 ,但 是如 果情 绪 活动失常,则对人体有害 ,可以成为致 病因 素,损伤五脏 ,或者在五 脏虚弱的时候 ,正 常 的外界 刺激 ,可 以导 致 相应 脏 器 的情 志
行 表述 。
2 中医对 I 的心理 因素认识 B S 中医的情 志虽与 五脏 直 接相 对应 ,但 是 与 IS心 理 因素密 切相 关 的脏器 主要 有 B
1 中医对心理的认识
中医学 中没有 “ 心理”这个名词 ,与之相对 应的是 中医情 志理论 即 “ 七情 ”与 “ 五志 ” ( 问 ・ 。( 素 阴阳应 象大 论篇 》 日: “ 人有五脏 化五气,以生喜怒 悲忧 恐” ,又云 :肝一 在志为怒” “ ,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20年第9期主任医师王豪(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南昌 330008)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腹痛”‘便秘”“泄泻”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的病理基础。
其病机在于肝脾气机不畅、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日久及肾,形成肝、脾、肾、肠胃诸脏功能失调。
同时与情志失调、思虑劳倦密切相关。
⒈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郁怒忧愁过度可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甚则气滞血瘀,脉络不通而腹痛。
肝气郁结,横逆乘脾犯胃,脾胃运化失常可见泄泻。
⒉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若因各种原因致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反为湿与滞,于是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泄泻乃作。
⒊湿热蕴结。
湿邪蕴结肠道,故见黏液便。
如嗜食肥腻辛辣之物,胃肠积热,伤津化燥,肠失濡润,腑行不畅易出现便秘;或气虚阳虚,肠道通降无力而便秘。
肝脾不调,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故腹泻与便秘交替。
⒋肾阳虚衰。
肾之阳气助脾胃之运化以腐熟水谷。
若肾气不足,或久病之后肾阳受损,或房室无度命门火衰,致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此外,气运不调,生湿、生热、生痰,也可形成寒热互结、虚实夹杂的证候。
其早期多属肝郁脾虚;后期累及肾,表现为脾肾阳虚;波及血分可见气滞血瘀等证候。
故临床辨证需辨明虚实、寒热、气滞、兼夹的主次及相互关系。
治疗以调理肝脾气机为主,兼以健脾温肾。
【肝胃气滞证】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伴情志抑郁或心烦易怒,或兼胁痛,舌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理气。
方药:六磨汤加减沉香(后下)9克,木香(后下)12克,槟榔12克,乌药12克,枳实15克,大黄6克,郁金12克,厚朴9克。
气滞甚者加厚朴10克,香附15克,柴胡10克,以助理气之功;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龙胆草15克清肝泻火;气逆呕吐者,加半夏10克, 旋覆花15克,代赭石30克;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15克,柴胡12克,合欢皮15克;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加桃仁15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活血化瘀。
中医名家治肠易激医案
中医名家治肠易激医案
一、引言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本文将介绍中医名家治肠易激的医案,以供参考。
二、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中医将肠易激综合征归于“腹痛”、“泄泻”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志不舒、饮食不当、劳逸失调等。
病位主要在肠,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三、病因病机分析
1.情志因素:长期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肠道气机,使肠道传导失司。
2.饮食不当: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导致腹泻。
3.劳逸失调:过度劳累,耗伤正气,脾胃虚弱,肠道功能失司。
四、治疗方法及案例解析
1.疏肝理气:针对肝气郁结型肠易激,采用柴胡、香附等药物疏肝理气,调和气机。
2.健脾和胃:针对脾胃虚弱型肠易激,选用党参、白术等药物健脾和胃,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3.温肾助阳:针对肾阳不足型肠易激,运用肉桂、附子等药物温肾助阳,
振奋脾肾阳气。
案例解析:某患者,男,35岁,因长期情志不舒,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
诊断为肝气郁结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疏肝理气、调和气机的方法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五、预防与调理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
2.饮食有节,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3.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4.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六、结语
中医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辨证论治,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可取得良好疗效。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仍以支持对症为主,目前以个体化治疗及综合治疗为原则。
中药具有副作用小、多靶点、综合调节整体治疗的优势,对IBS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对IBS等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及关注。
现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针灸推拿其他疗法三方面对近些年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一、辨证分型治疗从报道看,目前中医治疗以辨证分型治疗为主,疏肝健脾、理气温肾法最为常用。
其次为清热、化湿、祛瘀、活血、滋阴、润肠。
常用方剂有:痛泻要方、半夏泻心汤、干草泻心汤、六磨汤、柴胡疏肝饮、藿朴夏苓汤、平胃散、枳术丸、三黄汤、连理汤、香连丸、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参苓白术散、升阳益胃汤、当归四逆散、少腹逐瘀汤、乌梅丸、真武汤、理中丸、附子温胆汤、一贯煎、增液汤、润肠丸、麻子仁丸等。
治疗中应抓住主证,注重兼夹,灵活辨证治疗。
目前临床辨证一般分3-4型较多。
我所宋德勇等对近40篇关于IBS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文章进行分析,所有收录文章的作者都来自县级以上的医院,结果这些文章主要的辨证分型有肝不乘脾、脾胃湿热、寒湿困脾、脾胃阴虚、脾肾阳虚6种,还有少量辨证为痰湿、气滞血瘀型的统归为其它类,共为7类。
蔡茜虹等将其分为肝郁脾虚型、寒热夹杂型、肠道津亏型四型,并配合吴茱萸加生粗盐炒热后外敷脐周腹部进行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对照组病例口服得舒特,每次50mg,每天三次,疗程为六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刘永奇则将IBS分为脾胃虚弱、肝木乘脾、脾胃阴虚三型治疗,结果:84例病人痊愈68例,占81.0%;好转12例,占14.3%;无效4例,占4.7%;总有效率为95.3%。
在80例有效病例中,疗程最短14d,最长58d,平均22d。
其中脾胃虚弱证平均疗程30d,肝木乘脾证平均疗程25d,脾胃阴虚证平均疗程为21d。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a n d p u l s e c o n d i t i o n f r o m T CM e p i d e mi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o f 3 0 9 c a s e s o f I BS ,t h e n u s e d t h e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 a n d c l u s t e r na a ly s i s o n 8 8 v a r i a b l e s . Re s u l t s :I t b r o k e n d o wn t o 1 2 TC M p a t t e ns r ,i . e .p a t t e r n o f l i v e r d e p r e s s i o n a n d s p l e e n d e i f c i e n c y ,p a t t e r n o f l i v e r q i
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根治方法
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根治方法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根治方法;肠易激综合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胃肠激素、胃肠反射、情绪等等方面有关。
临床以腹泻或便秘、腹痛为特点,属难治的疾病。
中药对其有较好的作用,疗效的好坏在于选择什么样的治法和方药。
例如,止泻药有多种,但性味功效差异很大,治疗腹泻并不是随意堆砌止泻药。
应选出最恰当的药物使用,应对同类药再作进一步的划分。
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几种治法和药物的分类。
1.理气法肠易激综合症常常表现出肝气郁结、脏腑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气滞不通的现象,理气法对其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各证型的肠易激综合症均可使用理气药。
理气药可细分为:⑴疏肝理气,这是最主要的治法。
药物有郁金、香附、元胡、川楝、姜黄等。
肝郁不疏、肝木克土在肠易激综合症患者中很常见,处方中加入这类药可调整脏腑平衡,缓解紧张情绪,使疗效提高。
⑵健脾理气,药物有木香、陈皮、佛手、砂仁等。
这些药能行气消滞、健脾开胃,是处方中常用的药。
⑶理气止痛。
有这种功效的药较多,前两类药中有一些也有这方面作用。
常用药有木香、台乌药、香附、佛手、川楝、元胡、姜黄。
每一个理气药都有多种功能,在临证时应选最适合病人的药物。
另外,理气药有寒热之分,选药时也应注意。
2。
清热解毒法这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常用治法,对肠易激综合症属热证的病人适用。
常用中药有: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黄芩、连翘、荆芥、白花蛇舌草、葛根、马齿苋、穿心莲等等。
每剂药可选1~3种,不宜太多,用量也不宜过大。
白头翁、秦皮、黄连大剂量使用会出现毒副作用,应该注意。
3。
止泻法主要针对以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症。
能直接止泻的中药很多,应辨明证型,不可混用。
按药性可细分为:⑴清热解毒止泻,药物如葛根、马齿苋。
用于热毒泄泻患者。
⑵健脾止泻,药物有淮山、莲子、芡实、薏苡仁.适用于有明显脾虚之象的患者。
⑶涩肠止泻,药物有五味子、诃子、乌梅、金樱子、赤石脂、五倍子、石榴皮。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
2 7
腻, 脉滑数 。 遂以三 拗汤加 味 , 以宣 肺通 腑 法治疗 , 予 处方 如下 : 麻 苔 黄燥 , 脉滑数。 证属肺热 内郁 , 潲 。 应选用宣肺通腑法 , 辨 腑 治疗 黄 l , 仁 1g 生石膏 3g 紫苏 子 1g 葶 苈子 3g 川 芎 1 上宣 内郁之肺热 , 通闭结之 腑气。 g o 杏 5, 0, 5, 0, 5 下 处方 以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 具体 麻 g o杏 5, 0, O, g 金 银花 2g 连 翘 2g , 0。 0 ,黄 芩 2g 桃仁 1g 火 麻仁 3g 0, 5, 0 ,大黄 加减 , 药物如下 : 黄 l , 仁 1g生 石膏 3g知母 lg葶苈 o, 5, o, 5, 5, g O 火麻 l异 剂水煎服之, o 。3 患者服药后大便尽解, 热势减退 , 咳嗽、 喘息气 子 3 g紫苏 子 1g莱菔 子 3 g桔 梗 1g芦根 1g桃仁 2 , 紧明显缓解 。遂改用桂 枝汤加 味调和 营卫 , 5 , 皆平 。 服 剂 诸症 仁 3g郁李 仁 3g金银花 2 g连翘 2g 上药服 3 , 者咳喘明 o, 0, 0, 0。 剂 患 例 2赵 某 , ,3 ,09 6 1 : 女 5 岁 20 年 月 4日就诊 。患 者 既往有 支 显缓解, 热势减去 , 咯痰量少 , 色稍黄 , 大便通畅, 舌质淡红苔薄白, 气管哮喘病史 3 余年 , O 2目前患者因接触油漆, 出现气紧喘息, 脉滑 。遂 以竹叶石膏 汤加昧 以善其后 , 者诸症 皆愈。 自 患 行吸人 布 地奈 德 和沙 丁胺 醇 后 , 见 明显 缓 解 , 未 遂第 二 日到 门诊 2 体 会 就诊 。 时患者气 紧 , 诊 呼吸 困难 , 面色 发绀 , 间痰 鸣 , 夜 间喘息 喉 诉 治 疗肺 系 咳 喘疾 患 , 考虑 到 肺与 大 肠 的相 互 表里 关 系 , 用 采 不得 平 卧 , 白色 黏稠 痰 , 咯 出 , 眠 差 , 便 黄 。 便 三 日未 宣肺通腑法 , 咯 难 纳 小 大 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肺主宣发 , 是大肠得以濡润 解, 舌质 淡苔 薄 白 , 细 数 。查 体 : 6 ℃, 8 分 , 2 的基础, 脉 T3 . P7 5 R2 次, 使得大肠不致燥气过而便秘; 肺主肃降 , 是大肠传导功能 分 ,P10 0 m g双 肺满 布 哮鸣 音 。诊 断 : 气管 哮 喘急 性发 的动力 。 B 2/ m H , 7 支 相反 , 腑气主降 , 腑气不通则肺气闭塞 , 降无出路, 而致使 作。 辨证 : 气失 宣 , 不通 。 肺 腑气 治疗 当 以宣肺通 腑 为基本 治则 。 处 肺失宣 降 , 而出现 咳喘 胸 闷 , 难咯 等症 状。 痰多 故在 治疗肺气 闭塞 方 以射干 麻黄 汤合 宣 白承 气汤 加 减 , 具体 用 药如 下 : 干 1g麻 兼见腑气不通媳咳喘病人过程中当双管齐下 ,宣肺与通腑兼施 , 射 5, 黄 lg杏仁 1g桔 梗 1g黄 芩 1g桃 仁 1g葶 苈 子 3 , 自 提壶揭盖 , O, 5, 5, 5, 5, g o 桑 釜底抽薪 , 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以上病例 , 起 病人
中医名家治肠易激医案
中医名家治肠易激医案【引言】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为临床表现。
中医将本病归于“腹痛”、“泄泻”等范畴,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本文将介绍三个具体病例,分析中医治疗肠易激的疗效,并探讨治疗原则及预防调护方法。
【病例介绍】一、肝郁气滞型患者,男,35岁。
主诉:腹痛、腹胀、排便不畅半年。
患者半年前因工作压力大,情志不遂,出现腹痛、腹胀、排便不畅。
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
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型肠易激。
治疗以疏肝理气、止痛为主,方用逍遥散加减。
服药两周后,症状明显改善,继续调理月余,症状消失。
二、脾胃虚弱型患者,女,40岁。
主诉:腹泻、腹胀、乏力一年。
患者一年前因饮食不慎,导致腹泻、腹胀、乏力。
舌质淡,苔白,脉弱。
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型肠易激。
治疗以健脾和胃、止泻为主,方用四君子汤加减。
服药一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调理两个月,症状消失。
三、湿热内蕴型患者,男,30岁。
主诉:腹痛、腹泻、口苦半年。
患者半年前因久居湿热之地,出现腹痛、腹泻、口苦。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为湿热内蕴型肠易激。
治疗以清热利湿、止痛为主,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服药一周后,症状缓解,继续调理一个月,症状消失。
【中医治疗原则及方法】一、肝郁气滞型的治疗1.疏肝理气:使用逍遥散加减,以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等药物为主,达到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目的。
2.调节情志:患者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以减轻病情。
二、脾胃虚弱型的治疗1.健脾和胃:使用四君子汤加减,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为主,达到健脾和胃、增强脾胃功能的目的。
2.饮食调养:患者需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三、湿热内蕴型的治疗1.清热利湿:使用葛根芩连汤加减,以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等药物为主,达到清热利湿、止痛的目的。
2.生活作息:患者需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论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最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主要累及大肠或小肠,是由肠管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
其特点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对刺激有过度的反应或反常现象,表现为结肠性腹痛,便秘或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本病多为精神因素所引起,病理改变纤维镜可见肠管痉挛,充气激惹性疼痛,黏液分泌可能增加或可见轻度的充血水肿。
主要表现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患者常见腹泻、腹部不适、腹胀、肠鸣音亢进、或便秘等症状。
体检可触及乙状结肠肠段有敏感性压痛。
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黏液便型四种。
血、尿、粪常规检查、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检一般无器质性改变,应与其他肠道器质性病变相鉴别。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腹痛”、“泄泻”、“便秘”、“下痢”、“肠郁”等范畴。
1)病因病机脾胃虚弱是本病的病理基础,病机主要在于肝脾气机不畅,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日久及肾,形成肝、脾、肾、肠胃等脏功能失调。
忧思恼怒,久郁不解,伤及于肝,肝气不舒,横逆及脾,脾气失和,可形成肝脾不调证.根据临床观察,一些明显的精神变化,均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运动功能和内分泌失调。
中医“脾藏意”、“肝主舒泄”、“思虑伤脾”、“木郁克土”的传统理论,表明十分重视神经活动在病因学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脾胃的腐熟与输运,依赖肾阳之温煦,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也是脾运不健的的重要原因。
此外,气运不调,生湿、生热、生痰,也可形成寒热互结,虚实夹杂的征候。
其早期多属于肝郁脾虚;后期累及肾,表现为脾肾阳虚; 波及血分可见气滞血瘀等症候。
2)诊断1.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见于女性,起病缓慢,病程多经年累月,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症状轻重不一,一般情况较好。
2.临床病情与情绪关系密切,对饮食、寒温、劳累等也颇敏感而易于诱发,常伴有失眠、焦虑、精神涣散、头痛、健忘、神经过敏等症状。
对药物“敏感”,初服多有效,再服则无效。
3.主要表现为腹痛不适,多为胀痛或呈痉挛痛,部位以左少腹为多见,矢气或排便后腹痛可减轻或缓解。
排便习惯改变,伴有食欲不振,嗳气,腹胀,肠鸣,消化不良等症。
体检可无阳性发现,或于左下腹有轻压痛,或可扪及条索状肠管。
4.实验室检查:大便黏液较多镜检无红、白细胞,找不到阿米巴及血吸虫卵,细菌培养阴性隐血实验阴性。
血常规及血沉等属正常。
5.X 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现象。
6.内窥镜检查:肠运动亢进,甚至痉挛,黏膜无异常,活检基本正常。
3)辨证论治1.肝郁脾虚证证候:每因情志拂郁即腹痛肠鸣泄泻,泻后痛减,脘痞胸闷,急噪易怒,嗳气少食,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调理气机方药:痛泻要方加味。
炒白术、生白芍各12克,陈皮、炒枳壳、制香附、煨木香克各10克,防风、柴胡各9克,生甘草6克加减:腹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嗳气频繁者--加代赭石、沉香泄泻者--加党参、乌梅、木瓜腹满胀痛,大便秘结或欲便不能者--加大黄、枳实、槟榔2.寒热夹杂证证候:腹中作痛或肠鸣腹泻,便下粘腻不畅,或夹泡沫,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烦闷不欲食,脘腹喜暖,口干,舌红苔腻,脉滑治法:平调寒热,理肠和胃方药:乌梅丸加减。
党参15克,炒白术、乌梅、黄柏、茯苓、炮姜、煨木香、当归各10克,黄连、甘草、炒川椒各6克,制附子5克,细辛3克,炒白芍2克加减:少腹疼痛,胀满恶寒者--去黄连,加荔枝核、小茴香胃脘灼热,口苦者--去川椒、炮姜、附子,加栀子、吴茱萸温邪内阻,腹满后重者--去党参、甘草,加川朴、山楂、槟榔、藿香3.脾胃虚弱证证候: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与刺激性食物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上腹部隐隐作痛,面色萎黄,精神疲,舌淡苔白,脉缓弱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炒薏苡仁 40 克,炒扁豆 30 克,党参、茯苓、白芍、山药、莲子各 12 克,炒白术 10 克,炒陈皮、木香、甘草各 6 克,砂仁 4 克(后下)加减:久泻不止,脾虚下陷者--加升麻、柴胡、生黄芪肾阳已衰,寒气内盛者--可加肉桂黎明泄泻,伴腰膝酸冷者--加补骨脂、肉豆蔻腹痛喜按,怯寒便溏者--加干姜、肉桂4.肠道津亏证证候:便秘数日一行,便结难下,大便如卵状、羊屎状。
部分患者可于左下腹触及包块,少腹疼痛,伴失眠、头痛、烦闷、手足汗出,舌红少苔或燥苔,脉弦治法:滋水清肝,润肠通便方药:一贯煎和增液汤加减。
生地24克,北沙参15克,麦冬、当归、白芍各12克,玄参、川楝子各10克,玫瑰花6克(后下)加减:兼气虚者,加太子参、生黄芪、生甘草便秘甚者,加火麻仁、生首乌腹痛者,加元胡,重用白芍5.肠道瘀滞证证候:打败内或稀溏或便秘,左少腹疼痛固定,并可扪及条索状包块,腹胀,嗳气,纳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玄涩治法:理气化瘀方药:少腹逐瘀汤。
当归、赤芍各15克,元胡10克,桂枝、蒲黄各9克,川芎、五灵脂、没药各6克6.食滞肠道证证候;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法:消食导滞方药:保和丸。
山楂 18克,半夏、茯苓各9克,神曲、莱菔子、陈皮、连翘各6克食滞较重化热--用枳实导滞丸4)肠易激综合症如何保养?其原则是减少对消化道的不良刺激,避免食物过敏反应和少摄入能在消化道内产气的食品。
应避免过分辛辣、甘、酸、粗糙等刺激性食物。
多食易消化、富营养的食品。
便秘患者应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和水果。
对有过敏史者,就避免摄入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对疑有乳糖不耐受者,应避免摄入大量牛奶及牛奶制品。
宜细嚼慢咽、戒烟、少饮碳酸饮料。
肠易激综合症常用气功疗法选介:1.固精功2.甩手固精功3.转腰气功4.小河车法5.吞气法5)跷步运化功:1.起式:站式身法,平足屈膝圆档,松胯悬项,抵腭含胸,垂臂弯肘,凝神合目,要求松、静、自然。
接着将两手自身体两侧缓慢移至中丹田部位,合掌(常心正对丹田)置其上,做3次嘘息,3次开合。
2.正功:左脚在前时,两手左摆,上身略左转,身体重心随之移向右腿;当左手摆至右胯,右手摆至胸前时,周左脚跟清清占地,默数“一”字,此为第一步。
然后,两手右摆,重心随之左移,上身略向右转;当左手摆至胸前,右手摆至右侧胯外,重心移至右腿之际,右脚跟提起,趁势向前迈一步,同时默数“二”字,此为第二步。
如此每迈 9步便暂停片刻,使重心在两腿之间,两手升至膻中穴水平,中指相接,做向下导引动作。
然后继续缓步迈进。
一般以行走 20-30 分钟为宜。
要求缓慢行走(大约每半分钟迈 1 步),步态柔和,向后摆动的胳臂下垂 35 度。
3.收式:先缓慢地做(上、中)二田开合式,患者导引内气归于中丹田。
然后平站,双手重叠,做揉腹式,左、右各做36全圈。
最后做丹田三嘘息,使意念恢复常态,两手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原地站立3-5分钟。
当意念完全离开中丹田,慢慢睁开双眼,原地或缓步活动片刻。
6)六字诀--“呼”字法:宁声调息,气沉丹田,先叩齿 36 遍,绞海使津液满口,徐徐咽之,使津液流入丹田。
随后口呼鼻吸,呼气时默念“呼”字声,呼气后自然吸一口气。
如此反复练 20-30 次。
7)肠易激综合症如何预防?1.未病前的预防:①本病多在思想负担沉重、情绪紧张、焦急、愤怒、抑郁等因素时发病。
因此避免精神刺激,解除紧张情绪,保持乐观态度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②对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虾、蟹、牛奶、花生等尽量不食,辛辣、冰冻、油腻生冷食物及烟酒要禁忌。
同时避免泻药及理化因素对肠道的刺激。
饮食定量,不过饥过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适当参加文体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2.已病后的预防:①本病一般不危及生命。
但重要的是这些患者的慢性病症状,很易掩盖新发生的肠道恶性病变。
为此,医者应随时提高警惕,注意对并发器质病变的早期发现。
②本病精神护理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必须与家属互相配合,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根据检查结果,让患者了解本病的起因,性质及良好的预后,以解除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③本病一般无需卧床休息,鼓励病人劳逸结合,可参加适当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④少食多餐。
腹泻患者应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食物;便秘者应食多纤维蔬菜、粗粮等,建立定时排便习惯。
避免过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8)肠易激综合症与慢性结肠炎的区别?二者均有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粘液便。
肠易激综合症上证虽反复发作,但一般不会影响全身情况; 而慢性结肠炎往往伴有不同程序的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结肠内窥镜检查,慢性结肠炎镜下可见结肠粘膜粗糙,接触易出血,有粘液血性分泌物附着,多发性糜烂、溃疡,或弥漫性粘膜充血、水肿,甚至形成息肉病。
X线钡剂灌肠显示出有肠管变窄及缩短改变,粘膜粗乱、肠袋消失和假性息肉等改变。
而肠易激综合症镜下粘膜仅有轻度水肿,但无出血糜烂及溃疡等改变。
粘膜活检正常。
X线钡剂灌肠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现象。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