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中期宰兽簋
宰甫簋金文(附释文及临摹作品)
宰甫簋金文(附释文及临摹作品)宰甫卣(宰甫簋),商代晚期。
通高31.5、口径11×13厘米,重5.1公斤。
口呈椭方形,腹和圈足呈椭圆形,盖的折沿甚高,上有花苞形钮,颈两侧有环钮,套接兽头提梁。
盖顶和器腹饰兽面纹,盖沿饰夔纹,提梁饰勾连雷纹,口沿前后增饰浮雕兽头。
铭文字数,盖、器同铭,各23字。
铭文镌刻熟练精工,书法遒劲深峻,为金文书法艺术中杰作之一。
菏泽市博物馆收藏,大意是,殷王自豆麓狩猎归来宴飨时,赏给宰甫五串贝,宰甫因作此器以志其事。
此中的“殷王”早已不是武丁,而是康丁;故此中的“甫”(傅)已不是“傅说”而是“傅说”的后人了。
文中的“宰甫”,丁山先生认为是“大宰傅氏的省称,也就是傅说的官衔”。
这一解释明显地欠妥。
因为,此器是殷代晚期器,距离武丁时代甚远。
文中的“宰”是职官之称,“甫”是“氏号”。
“宰甫”联称,是此“宰”者为“甫”(傅)氏之人,亦即“傅说”之后人,而非“傅说”本人。
此人距离“傅说”至少在四、五代以上。
这件铭文证明:傅说之后人中,在殷代晚期仍有人在朝中任“宰”之职。
到了西周时代,“傅氏”这一族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从西周的金文族徽中得到了证实。
西周早期的金文中,有两件以“甫”为族徽的铭文,其文为:“甫,母丁。
鼎”和“甫,父乙。
尊”。
此引二器,《甫母丁鼎》属西周早期;《甫父乙尊》属西周中期,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这两件器铭中的“甫”都具有族徽的性质,亦即“氏族徽号”。
这是“甫”为族徽的有力证据,也是“甫”(傅)为氏族之号的有力证据。
西周中期以后,金文中“族徽”基本不再使用,而且文字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文字考证证明:殷代和西周早期之“甫”通“傅”,使傅氏之源可以追溯至殷武丁时代的傅说。
因此,傅氏一支是汉民族中文化悠久,有文字可考的一支族氏了。
铭文:王来□(兽)自豆彔(麓),才(在)□□(□次),王乡酉(飨酒),王□(光)宰甫贝五朋,用乍(作)宝□(□)。
附吴老师临摹作品编辑简一—— end ——。
青铜典范 宝簋生辉
青铜典范宝簋生辉作者:刘慧葛海洋李光辉来源:《理财·收藏版》2021年第08期青铜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它以造型别致、纹饰精美、铸造精致、品类繁多而著称于世,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其中簋类是古代铸器的大宗,它造型典雅别致,种类繁多,观其神秘厚重的原始张力和粗犷张狂的艺术魅力,可揭秘不同时期的特殊用途。
而青铜簋作为组成商周时期灿烂青铜器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青铜器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青铜簋的使用几乎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也基本上代表了青铜礼器从发展、繁盛到衰退的历程。
青铜簋在世人的眼里,可算是仅次于青铜鼎的重器,且总与鼎一起出现。
鼎是用来放肉的,簋是用来盛放粮食的。
祭祀不能只有肉,还要有“饭”,簋就是用来盛放黍、稷、稻、粱等食粮。
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说明,簋常以偶数出现,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八簋与九鼎相配。
西周不其簋(图1),通高26厘米,口径23.2厘米,腹部深13厘米,重8.7公斤。
子母口带盖,盖呈盘腹状,盖顶部有圈足形的提手,器身椭圆,腹部铸有对称兽首附耳,有珥。
圈足外铸有3个伏兽形足。
盖及器身饰瓦纹和窃曲纹,顶饰蟠龙纹,圈足间饰重环纹。
器内底部铸铭文(图2、图3)12行,共151字,其中重文3字。
铭文释文如下:唯九月初吉戊申,伯氏曰:“不其,朔方严狁广伐西俞,王命,我羞追于西,余来归献禽。
余命汝御追于罂,汝以我车宕伐于高陶。
汝多折首执讯。
戎大同,从追汝,汝及戎大敦。
汝休,弗以我车陷于艰,汝多禽折首执讯。
”伯氏曰:“不其,汝小子,汝肇敏于戎工。
锡汝弓一,矢束;臣五家,田十田,用从乃事。
”不其拜稽手,休,用作朕皇祖公伯、孟姬。
用丐多福,眉寿无疆,永纯灵终,子子孙孙其永宝用享。
不其簋盖(图4、图5)现藏于国家博物馆,不其簋盖为收藏器,而不其簋器身为出土器物,簋盖为何分离,何时分离,后人还在不断地加以考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不其簋的神秘面纱将被最终揭开。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西周青铜器瑰宝(上)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西周青铜器瑰宝(上)木羊簋(一对)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这对西周早中期之际的铜簋,造型奇特,很像今天的围棋盒,小口,腹部圆鼓,只是腹部两侧多了一对兽耳而已。
器内底有铭文9字,最后明确标注其族氏“木羊”,与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青铜器窖藏中出土的多件铜器,同属于微氏家族之物,但这对簋时代早,对研究这一著名西周大族及庄白窖藏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作姜氏簋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这件西周晚期铜簋的器盖与内底均有相同的6字铭文:王作姜氏尊簋。
标明它是某一周王为其姜氏王后所作的铜器,为目前发现的罕见的周王器之一。
它与1974年陕西周至出土的一件王作姜氏簋形制、纹饰和铭文均相同,很有可能同属一套。
王作左守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这件西周晚期大鼎的内腹壁上有“王作彝左守”六字铭文,标明它是周王专门用于祭祀的一件大鼎。
鼎通高41.5厘米,造型十分雄浑端庄。
外腹壁装饰十二只回首卷尾的大型凤鸟纹,凤鸟纹下还以细密的卷云纹衬底。
根据器形和装饰等方面,专家们认为这件鼎的主人应是西周中期的周恭王,或是稍晚的夷王或厉王。
考古学家们苦心求索近百年,一直没有发现周王陵墓的踪迹,目前所发现的明确的周王铜器存世不过六七件而已,作为鼎则仅此一件,故极为难得。
这件周王鼎入藏保利艺术博物馆,是在1999年12月底。
当时,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香港一家古董店中偶然发现了这件鼎,不过当时它里里外外覆盖一层绿色的锈,有人曾为了找铭文在鼎内底上刮了几道,但没有找到,专家们明白鼎的铭文不太可能在底部,要有也应该在内腹壁上,随即重点观察了鼎的内腹壁。
突然,专家们在靠近口沿处的锈下隐隐约约发现两个横道,很像“王”字!专家们不动声色,随即向货主提出要将这件鼎带回北京。
这件鼎一到北京,就被送到有关单位做X光检测。
检测结果验证了专家们的猜测,鼎内壁绿锈下果然有“字”。
虎簋断代与淅川楚墓中的复古现象
虎簋断代与淅川楚墓中的复古现象上海博物馆周亚提要:河南淅川徐家岭10号墓出土四件方座簋后,传世的虎簋断代问题被重新提出,本文通过对西周中晚期的考古资料及相关传世青铜器的分析后认为,虎簋在器形、纹饰、铭文及铸造工艺等方面与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有着比较密切的关联,所以虎簋仍然应该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
河南淅川徐家岭10号墓出土的方座簋,同墓出土的青铜龙纹鬲及淅川征集的方座簋,表明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在淅川楚墓中存在着一些以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为样本的“复古”作品。
关键词:虎簋、断代、复古虎簋最早著录于吴大澂的《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以后《愙斋集古录》著录了三件虎簋铭文拓片,其中一件器盖齐全,另两件仅存簋盖。
现知存世虎簋共有三件,均器盖齐全,一件现藏上海博物馆,一件藏日本MOA博物馆,一件藏日本箱根美术馆。
将这三件虎簋拓片与著录比对,可知日本MOA收藏的即原为蒲城杨氏所藏;上海博物馆的虎簋之盖原为愙斋所藏,器铭未见愙斋著录;日本箱根美术馆的虎簋铭文也未见愙斋著录。
据沈之瑜介绍1959年苏州文物保管委员会购得两件虎簋盖,其中一件后赠予上海博物馆1,然向苏州博物馆了解,该馆并未收藏有虎簋盖,故愙斋著录其自藏的一件虎簋盖现已不知下落。
除吴大澂以当时认识水平,认为虎簋是商器外,其余著录多以为是西周中晚期之器。
随着西周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虎簋为西周晚期之器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直至1991年发掘的河南淅川徐家岭十号墓中出土了四件除双耳外,器形、纹饰与虎簋几乎完全相同的青铜簋2。
1沈之瑜《环带纹方座簋》,《文物》1960年第2期68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257页,彩版六八.2,大象出版社,2004,郑州。
河南的考古人员根据徐家岭十号墓出土器物的风格特点将该墓的时代定为战国早期,并认为:“铜簋(M10:81)与战国早期曾侯乙墓铜簋(C.109)形制大体相似,仅耳不同,圈足也有差别”。
青铜器“簋”的设计思想
青铜器“簋”的设计思想一、“簋”的介绍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
簋【gui】,盛食器和温食器,一般为圆形,浅底,用于盛放谷物。
在新石器时代就己经有陶簋出现,到西周时期簋和鼎共同成为身份等级的重要标志物。
二、“簋”的种类利簋:西周早期,又名“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
高28厘米,重7.95千克。
器内底铸铭文 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攸簋:西周早期,1973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53号墓,高28.5厘米。
器盖内壁与器底铸有铭文17字,记述了贵族"收"受燕侯赏赐30枚贝币,铸簋为念。
作宝用簋:西周早期,1976年出士千陕西省宝鸡市贺家墓地M112。
高23.2厘米,内底铸铭文“作宝用簋”四字。
现藏于藏于周原博物馆。
蔡侯申簋:春秋,共八件,1955年出土于安徽省寿县蔡昭侯墓。
高35.6-37.7厘米。
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安徽博物院。
双耳高圈足簋:西周早期,1981年出士于陕西省宝鸡市(弓鱼)国墓地纸坊头1号墓,通高22.8厘米.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龙耳方座簋:春秋时期,分别藏于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北京故宫,洛克菲勒基金会,克利夫兰美术馆,玫茵堂,圣路易斯美术馆.㝬簋:又称“厉王簋”,西周周厉王时期。
高59厘米,重60公斤,是现存最大青铜簋。
堪称“簋王”。
内有铭文 124字,是周厉王为祭祀先王而自作的一篇祝词。
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夏代是青铜时代的初期。
青铜器种类不多,型器较小,质地单薄,纹饰不发达。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士的爵是已知最早的青铜器,属于夏代。
商代晚期青铜器代表了中国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1.造型种类繁多,形体硕大厚重;2.多直线造型,中轴对称,风格沉稳雄浑;3.装饰繁缛、瑰丽,流行纹饰饕餮纹、夔龙纹;4.整体上给人以庄重,威严,神秘和狞厉的审美感受5.代表器物:《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象尊》、《妇好鹗尊》《龙虎尊》等。
西周青铜器重器,簋,器形及纹饰演变
西周青铜器重器,簋,器形及纹饰演变西周初期青铜器,与利簋齐名的,就是天亡簋,做器者(持有者)名天亡。
武王灭商之后,举行盛大祭祀活动,感谢先祖和父亲文王在天之灵的保佑,得以击败商,建立伟业。
天亡为助祭者,获得封赏,做此器。
---天亡簋,西周初期武王时期,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眉县。
高24.2,口径21公分此器器形为四耳方座,簋体与禁铸连,这种器型是周人独有,商器中未见。
四耳形体较大,为兽首形,下有坠珥。
此器主纹饰,在器腹和禁的四面,同样是周独有的纹饰,蜗体兽纹。
巨大的龙首,额头如象鼻上卷,头上有独角,颈部伸出一爪,身尾蜷曲,似蜗壳状,或者周人更想表现的是身体在一蜗壳中。
这种类似龙首,商器中偶有出现,但蜗壳则是周人独有。
关于这类怪异动物形体的来历,源于先周历史文化的传统,但无论商还是周,这些动物都不是被崇拜的图腾,商周的文明进程早就跨过了这个阶段。
这些兽为多种动物的合体,是祭祀的祭品及与先祖沟通的工具,是周人自己拥有的吉祥物形体,是他们认为的先人的宠物,就如他们认为先人的灵魂就是云,形状飘忽不定,这类兽也不是恒古不变的,一段时间后,这类纹饰会消失,又有新的形体出现,典型就如中国传统的龙、凤是经过数千年的演化才形成今人之态。
商周贵族的文化描述出这类兽形,民间却不理解,而形成各种神话传说,所以才有后期《山海经》之类的奇书,以民间的观念看待贵族的文化,这种认知由于角度不同,结论是有差异的。
故今人理解数千年前的文化,不能完全依赖《山海经》之类的传说书籍,得去探究商周贵族真实的文化内涵,否则踏入误区是必然的,例如饕餮去进攻中原王朝之类的笑话自然不会少,而收藏品如和莫须有的神话联系,再怎么假也可以被圆谎成功了。
收藏者如果明白历史遗存代表的真实文化内涵,自然就清楚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纹饰表现,这就可以作为断代和辨真伪的依据,脱离了文化主线必假;器形和纹饰不同代必假;器形、纹饰组成不合逻辑必假;纹饰表达不清楚必假,再结合工艺,材质,出土及传世特征,这就是鉴定收藏品专业的过程。
从金文看西周职官的考绩制度
从金文看西周职官的考绩制度(首发)何景成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摘要] 通过对谏簋、静簋、虎簋、闻尊等西周青铜器铭文的分析,我们认为西周时期已经存在对官员的考绩制度。
要求臣下善于其所司之政事和对所管辖的事无不闻知是西周时期考绩官员的两项基本要求。
这种考绩制度实行于周王对王朝官员的考察以及西周贵族对家臣的考察上。
[关键词] 西周政府考绩青铜器铭文对政府职官的考绩,是激励官员执行政事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我国早期的有关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设计的文献中,即非常强调对考绩的阐述。
《尚书·尧典》记载:“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
《周礼·天官·太宰》记太宰之职:“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政事,而诏王废置。
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战国时期的《管子》、《商君书》、《韩非子》、《荀子》等著作,亦非常重视对考绩制度的设计和讨论。
较为完善的考绩制度的形成,是职官制度走向成熟的条件之一。
西周时期王朝政府已经建立了一套颇成体系的职官制度。
西周金文反映出大致从西周中期开始,王朝政府已经建立了官员的册命制度。
在以往关于西周职官制度的研究中,对于考绩制度的分析则较为少见,且主要依据《周礼》一书立论。
但是《周礼》所描述的制度化的考绩方式,是否是西周政治制度的真实写照,尚有疑问。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依据西周金文资料,分析西周王朝对职官的考绩。
为打印方便,本文所作青铜器铭文的释文,尽量采用通行字。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
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
”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后报政周公。
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
”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周公当时为王朝的摄政大臣,“鲁”、“齐”的受封者伯禽和姜太公均报政于周公,即汇报施政情况。
五鼎四簋文物解读
文物信息
时代:西周
出土时间:1974年
出土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弓鱼国墓地
收藏单位: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文物特征
五鼎四簋,器形风格完全一致,大小相次,器物较低矮,口沿均有铭文一字:“儿”,这五件鼎和四件簋被人们称作“儿鼎”和“儿簋”,它们是西周时期列鼎制度的体现。
文物相关
“列鼎制度”,是指一组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奇数鼎和偶数簋的组合,是贵族在祭祀、宴飨[xiǎng]、丧葬时用来“明尊卑、分上下”的等级制度。
列鼎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周礼规定“名位不同,礼亦异数”,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肉食种类:天子用九鼎八簋,鼎内盛放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用七鼎六簋,鼎内盛放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大夫用五鼎四簋,鼎内盛放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上士用三鼎二簋,鼎内盛放乳猪、干鱼、干肉;下士一鼎一簋,鼎内盛放干肉。
在“礼不下庶人”的周代等级制度中,列鼎制度是贵族的专利品,就连乐舞数量也有差异,而茹家庄国墓地出土的这一组五鼎四簋,就是遵循了《周礼》的严格规定,为研究西周列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洛阳出土商、西周、春秋青铜簋综述
( ) 早 商 青 铜 簋 :深 腹 圈 足 式 , 口稍 宽 ,窄 1 沿外 折 ,深腹 平底 ,腹 部微鼓 ,矮 圈足 。
时代 ,它 和列 鼎制 度一 样 ,在祭 祀 和宴飨 、随 葬时 ( ) 晚 商青铜 簋 : 2 偶 数组 合 与奇 数 的列鼎 配合使 用 。据 记 载 ,天 子用 ① 折 沿 圈足式 ,上 体似 盆 ,口沿 宽而外 折 , 九鼎八簋 ,诸侯用七鼎六簋 ,大夫为五鼎四簋 ,士 腹深壁直 ,底部圜收 ,高圈足,为晚商前段器。 为 三鼎 二 簋 ,在墓 葬 中出土 的簋 也 以偶 数 为多 。 ② 侈 口束 颈鼓腹 式 ,侈 口束 颈 ,腹 部外 鼓 , 圈足稍高 、器壁较厚 ( 晚商器 ) 。 1 商代青铜簋 ③ 侈 口直 壁 深 腹 式 ,侈 口深 腹 ,器 壁 较 直 , 商 代青 铜 器是我 国青 铜 器 的兴盛 时期 ,而青 铜 簋 就 出现 在商 代 早 期 ,数 量 很 少 ,晚 期 逐 渐 增 加 。 底部 略 圜 ,圈足较 高 ( 晚商器 ) 。 ④ 侈 口 圈 足 折 腹 式 ,侈 口斜 缘 ,器 壁 斜 收 , 晚商器 ) 。 洛阳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 一 0 3 年代 ,就曾发现相 当 腹部突折 ,圈足高而外撇 ( 第 二类 为有耳青 铜 簋 ,耳 为兽 首 。 数量的传 世青铜器 ,其 中不少有铭 文 的成组 青铜 器 ,如 伐 父 癸 器 … 、天 父 丁 器 J 我 器 J 从 、 、 ( ) 早期 青铜 簋 : 1
复 古产 品 的 开发 与研 究 .
和邙 山上 。 因而 ,随葬 了大 量珍 贵 的青铜 器 。早 在
第 6期
黄烨儒 :洛 m ̄-商 、西周 、春秋青铜簋综述 I - _
7
32 凤 北 宋时 期 ,洛 阳地 区就有 青铜 器 出土 。其 中成 组 的 纹 。例 :洛 阳东 郊 M1 : 0腹 内部 有 铭 文 “ 且 ,颈 饰 两周 弦纹 。 口径 l. 75厘 米 ,高 l. 97 青 铜器 有 河 南 清 河 ( 洛 阳 孟 津 ) 出 土 的 单 光 丁” 即 器 。 0世 纪 ,又陆 续有成 批 的西周 青铜 器 出土 。 厘米 。 。。2 12 在邙 山庙 沟 ( 96年 马坡 ) 出 土 了兢 器 1 ¨ 6件 , ② 垂腹簋
【doc】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
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2OO6年3月第2期麦荦集纠C,otlootodPapersofHistoryStudiosMar..2006No.2古文字研究?新见西周再簋铭文释读吴振武(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摘要:首次刊布的这篇西周青铜簋铭,器主名"再",计49字,时代约在西周中期.铭文的主要内容虽为器主的祈愿之辞,然关系到西周思想文化,家族形态,语言文字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课题.关键词:再簋;西周金文;古文字;考释中圈分类号:K877.3文I畎标识码:A文章编号i0559—8095(2006)02—0084—05 近从友人处获得西周簋铭资料一份(见封二),内容颇为新颖,似是近年新出土的器物.惜无缘得见器形照片,不无遗憾.簋铭7行48字,其中"一子"合文若按2字计,共得49字.从铭文内容和字体风格看,此器的制作年代当在西周中期.在已知的西周铜器铭文中,作于西周中期的哉簋(《集成》8?4322),戡方鼎一(《集成》5?2789),或方鼎二(《集成》5?2824),班簋(《集成》8?4341),繁卣(《集成》10?5430),星簋(《集成》8?4159),毛公方鼎(《集成》5?2724),免簋(《集成》8?4240),免瑚(《集成》9?4626),免尊(《集成}11?6o06),免盘(《集成)16?10161)等器铭文的字体风格与本铭相近似.一般认为,或所作诸器和班簋等作于穆王时期,免所作诸器作于懿王时期.本铭的字体风格,似略晚于或器,班簋,而早于免器. 下面先按我们的理解写出释文,然后再逐句讨论.超白(伯)乍(作)再宗彝,其用夙夜享邵(昭)文神,用福旃(祈)洙(眉)寿.朕文考其至(经)超姬,超白(伯)之德言,其兢余一子;朕文考其用乍(措)毕(厥)身,念再(哉)!亡勾(害)!【超白(伯)乍(作)苒宗彝,】"越白(伯)",人名,虽为作器者(大抵是出资作器者),但非器主.西周中期的易口簋记越叔"休于小臣(武按:指器主易口)贝三朋,臣三家"(《集成》7?4042);永盂记越仲与井伯,荣伯,尹氏,师俗父等人跟益公一起传达王命,"锡畀师永厥田阴阳洛"(《集成}16?10322);守鼎记超仲"命守摄司郑田"(《集成》5?收稿日期"2,006—02—22作者简介:吴振武(1957一),男.浙江杭州人,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先秦古文字与古文献.2755);孟簋则又记孟的父亲曾跟"毛公,超仲征无需"(《集成》8?4162),可知超氏家族在当时具有显赫地位.从本铭看,超伯的地位亦不低."再",人名,即本器器主.西周金文中名"再"者,又见于再作父丁詈(《集成)15?9814),再簋(《集成》7?3912,3913),荣有司再鬲及鼎(《集成》3?679,4?2470),应国再簋(《文物)1999年第9期84页,《近出》2-485),应侯再盈(《文物)1998年第9期ll页,《近出》2?502)等器铭,然观其铭文内容,字体及时代,皆与本器器主无关."宗彝",指在宗庙中举行祭祀时所用的礼器.《尚书?洪范》:"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旧注认为宗彝之"彝"指酒器,现代学者则多据金文资料认为此"彝"字泛指各种祭器.【其用夙夜享邵(昭)文神,用檎旃(祈)沫(眉)寿.】"用",用以."夙夜",金文亦作"夙夕",朝暮之称.《诗?魏风?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周颂?振鹭》:"庶几夙夜,以永终誉."于省吾先生日:"经传及金文凡言夙夜,皆寓早夜勤慎之意."…(P81)"享",献祭."享邵",金文亦作"邵享",如虢宣公子白鼎:"用{Ip享于皇祖考."(《集成》5?2637)"邵"字在两周金文中多用作"昭".至战国早期的厩羌钟铭"邵(昭)于天子"之"邵",始增"日"作""(《集成》1?158)~.郭沫若先生曾指出:"宵即由邵而昭之过渡也."[(308下)"昭"古训明,故在献祭者而言,"昭"或是明其诚敬的意思②,或是使鬼神显灵的意思③.也有学者认为,"邵(昭)享"即金文中常见的"明享",如伯姜鼎:"用夙夜明享于邵(昭)伯日庚."(《集成》5?2791)【3(P2260)按从本铭作"享邵(昭)"看,此说恐非是."文神",有文德之神灵.《国语?周语下》:"夫敬,文之恭也."韦注:"文者,德之总名也."据下文言"朕文考"如何如何,可知此"文神"指已故的先人,犹如金文及文献中常见的"前文人".金文中相同的例子尚有:此鼎:"用作朕皇考癸公尊鼎,用享孝于文申(神)."(《集成》5?2821)痪钟:"夙夕圣爽追孝于高祖辛公,文祖乙公,皇考丁公……用邵(昭)格,喜侃乐前文人……宜文神无疆鼽福."(《集成》l?246)这种代指已故先人的"文神",又可称作"文神人","皇神","先神",如邢叔采钟:"邢叔采作朕文祖穆公大钟,用喜乐文神人."(《集成》2?357)杜伯盈:"其用享孝于皇申(神)祖考."(《集成》9?4448)柽史殿壶:"用追福禄于兹先申(神)皇祖享叔."(《集成)15?9718)按L记?祭义》云:"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横旃(祈)"之"槽",金文首见,音义不详.或可据其右旁读作"茼".字亦见于江陵天星观楚简"享祭葙植"一语中,滕壬生先生以为是"鬼神名"[引(P34).【朕文考其至(经)超姬,超白(伯)之德言,其兢余一子;】"超姬",姬姓女子,超伯之妻.县妃簋记器主县妃"任县伯室"(《集成》8?4269),知县伯之妻称"县妃",是从夫氏[5](e28~29).本铭称超伯之妻为"超姬",与此同例.金文中相同的例子,还见于寰盘的"郑伯,郑姬"(《集成)16?10172),散叔麸姬簋的"默叔,缺姬"(《集成》7?4062)等. "至"可读作"经",是"行"或"遵循"的意思.《诗./J,雅./J,曼》:"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经,朱彬谓当训'行'是也.《孟子》'经德不回'赵注:'经,行也."匪大犹是经'..犹云匪大道是遵循耳.遵,循,皆行也."[6]6(P725)散簋"至(经)拥先王"(《集成》8?4317),晋姜鼎"至(经)拥明德."(集成5?2826),齐陈曼瑚"肇勤经德"(《集成》9-4596),《尚书-酒诰》"经德秉哲"等"至"或"经"字,用法并同.①同出厩羌钟中尺寸较小者,"邵"字则不从"日"(<集成>1.160,161).又.增从"日"的""字.容庚等<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董莲池<金文编校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长春),严志斌<四版(金文编)校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长春)等书皆漏收.②戴震<毛郑诗考证>在解释<诗经>"昭假(格)"一词时谓:"精诚表见日昭."转引自向熹:<诗经词典>(修订本),88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成都.③参袭锡圭:<戎生编钟铭文考释>,<保利藏金>,372373页(论"昭假(格)"部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广州.85"德言",金文首见.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二字连读,指合乎"德"的言论,也即所谓"道德之教也"①.《尚书?康诰》:"呜呼!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祗道乃文考,绍闻衣德言."二是将"德言"二字分读,理解为"德行"和"言语".《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于省吾先生过去曾撰有《诗"德音"解》一文,认为《诗?邶风?日月》,《邶风?谷风》,《郑风?有女同车》,《秦风?小戎》,《豳风?狼跋>,《小雅?鹿鸣》,《小雅?车章》,《小雅?隰桑》,《大雅?假乐》等篇中的"德音",据其文义,都应改为"德言",并认为:"'德言'二字应该平列,和德音之'音'与'德'字为主从关系者判然有别."](P1932o1)可参看.本铭"德言"似指前者,即德教."兢"字原从"薷"从二"大"夹一"o".二"大"夹一"o"者,象二人争球形;"豁"亦兼有声符的作用.1975年陕西扶风自家村所出戡簋铭文中的"兢"字,写法与本铭同(《集成》8?4322,特别是盖铭).然过去学者在摹录戡簋"兢"字时,却有将.旁误摹成"El"旁的n(P153)."兢"的本义是相争,争胜.《说文>:"就,僵语也.一日逐也.从嚣,从二人."段注:"兢,礓叠韵,礓语谓相争."金文如班簋"亡克兢厥烈"(《集成》8?4341),麸钟"朕猷有成亡兢"(《集成》1.26o)等"兢"字皆用此义.又引申出强盛义.《尔雅?释言》:"蛀,疆也."《左传?僖公七年》:"心则不兢,何惮於病."杜注i"就,强也."孔疏:"言心则不能礓盛,则当须屈服於人,何得难於屈弱之病而不下齐."本铭"兢"字即用此义.戡簋铭云:"朕文母兢敏口行,休宕厥心,永袭厥身."亦可证"就"可施于人身."一子"二字原作合文,金文中常见的"一人"二字亦多作合文."余一子",器主再的自称,古铭刻中首见.按古代天子自称"余一人",《国语?周语上》:"在《汤誓》日:'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韦注:"天子自称日余一人."在殷墟卜辞中,大约武丁时期商王自称"一人",武丁以下则称"余一人".西周金文中所见的周王多自称"余一人"或"我一人",如师飘鼎称"余一人"(《集成》5?283o),毛公鼎和塑盔二称并见(《集成》5?2841,9?4469)[8(P1533).有时又稍有变化,如大盂鼎在"余一人"中插入同位语"乃辟"作"余乃辟一人"(《集成》5?2837,同铭又见"我一人"),新出四十三年逑鼎又将"余一人"和"我一人"的说法合并成"余我一人"(《文物)2003年第6期20—2l页).显然,"余一子"的说法和"余一人"相类似.子对父而言,自得称"子".从器主髯能摹仿天子的口气自称"余一子"来看,器主的身份恐亦不低,推想其当是小宗之长.而超姬,超伯,则很可能拥有宗妇,宗君(大宗宗子)之地位.大约作于西周早期的超尊和明卣铭文记由伯命器主翅和明为亡父作器(《集成)11?5998,10?5356),裘锡圭先生曾作过深入的讨论9(P2Ol~2o3).本铭所见人物之间的关系,跟翅尊,哪卣铭文中所见的人物关系极为相似,可相参校.簋铭此二旬盖谓再之先父能遵行超姬,超伯夫妇之德言,使再强盛.【朕文考其用乍(措)罩(厥)身,】"早(厥)身"指再身.戡方鼎二铭云:"戡日...…?毋有愍于早(厥)身."(《集成》5?2824)~邾公华钟铭云:"余毖恭畏忌,淑穆不坠于早(厥)身."(《集成》l?245)"早(厥)身"皆指器主,即说话人自己,本铭与之同."乍",似应读作"措",训置.古"乍"及从"乍"得声之字常跟"昔"或从"昔"得声之字相通假[10(P9o4~9o5).且从"昔"得声的"醋"字,《说文》或体作"j昨";从"昔"得声的"嚣","猎"二字,《说文》皆谓"读若笮",并可证"乍","措"音近可通.上世纪6o年代初河南南阳博物馆征集入藏的春秋宋右师延敦铭文最后一句云:"天其舄屯于朕身,永永有庆."(《文物》l991年第5期89页,《近出》2?538)"舄屯"二字旧释为①参<诗.,J,雅-鹿鸣>"德音孔昭"郑笺.⑦关于"憨"字的释读,参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尤"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四辑,74—94页,jB京大学出版社,2OO4年,北京.86"乍(作)市(祓)"0),字形上皆有问题,绝不可信②."舄"即"雏"(今作"鹊")字的象形写法,在此亦当读作"措"0."屯"则读作"纯",当美善讲.敦铭盖云天将置美善于我身.本铭所云,则是再希望亡父能将强盛置于髯身.前引破簋铭云:"朕文母兢敏口行,休宕厥心,永袭厥身."墙盘铭云:"烈祖文考式宁授墙尔楚福,怀发禄,黄翥,弥生."(《集成)s6?lo175)C11(P38o)并可参考.【念再哉(哉)!亡勾(害)!】"念",《说文》谓:"常思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日:"谓长久思之."[12J12(P94)"哉"本从"哉"得声,故金:艾多借"哉"为"哉",如何尊:"敬享哉(哉)!"(《集成》1I?6014)作册嗌卣:"毋念哉(哉)!"(《集成》1O?5427)禹鼎:"呜呼!哀哉(哉)!"(《集成》5?2833)至战国中山王罂鼎:"呜呼!念之茅(哉)!"(《集成》52840)则又借"茅"为"哉".懿王或孝王时的大克鼎铭记克之先祖师华父"永念于厥孙(武按:指器主克)辟天子"《:《集成》5?2836),本铭记器主再希望先父长念自己,事正相类,可相参校. "亡勾"之"勾",显应读作"害".伯家父簋铭云:"用锡害(勾)眉寿,黄寄,灵终."(《集成》8?4156)无直鼎铭云:"用割(勾)眉寿万年."(《集成》5?2814)星伯子寤父盔铭云:"割(勾)眉寿无疆."(《集成》9?4443)并借"害"或从"害"得声的"割"为"勾"."亡害"一词早在殷墟卜辞中即已出现,裘锡圭先生曾撰有《释"童"》一文,考证綦详[11(Pll16).前面引过的恭王时的墙盘铭云:"天子沫(眉)无勾."李学勤先生释日:"《诗?圈官》:'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疏:'使得万有千岁,为秀眉之寿,无有患害.'古代以老年人的秀眉作为耆寿的象征.本铭覆(武按:即"洙"字)无勾即眉无害."【l3(P152)此"亡勾",即墙盘的"无勾(害)",也即《圈官》的"无有害".根据以上释读,簋铭的大意是说:超伯为再制作了这件用于宗庙祭祀的礼器,再拿它来早早晚晚享祭已故的先人,以祈求长寿.我的亡父能遵行超姬,超伯夫妇之德言,强盛我这一个儿子.我的亡父会将这一点置于我的身上,并长念再啊!没有祸害!本铭的主要内容虽为器主的祈愿之辞,然价值不菲.总结起来,约有如下数端:思想与文化史方面:青铜器铭文显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重要观念之一——"德",至西周中期已是相当发达了.恭王时的师飙鼎铭文中有七处提到"德",李学勤先生认为其"全铭贯穿着'德'的思想",并指出"研究西周'德'这一观念的发展,这件鼎是最有价值的例证"[14(r96~97).本铭中"德言"一词的出现,不仅在古籍校勘方面有其意义,对于我们进一步考察西周时期"德"的观念,亦增添了一个出土文字方面的新例.此外,关于"神"的问题,过去刘翔先生亦曾据金文资料作过总结,他认为:"西周时期开始出现的'神'字,在多数场合是专指祖先神灵的.似乎可以说,着重于表述祖先神观念的神字,只有在周代宗法社会的背景下,自然神祗崇拜向人类化的祖先神灵崇拜转变出现以后才得以产生o"[15](P6~7)本铭中所见的"文神"一词之内涵.亦为此说增一新例.社会史方面:近二十多年来,经过林,裘锡圭,朱凤瀚等先生的努力,学术界在利用出土文字资料考察商周家族形态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④.本铭中的人物关系,亦可藉此得到合理的解释.反过来说,本铭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西周贵族家族之形态,提供了新的资料.语言文字方面:本铭中有不少语词是青铜器铭文中首次出现的,如"享邵(昭)","禧旃(祈)","德言99,d[6余~予"等.而"兢"字的写法,不但可以纠正过去学者在字形认识上的错误;也许在中国球类运动①徐俊英:<南阳博物馆藏一件春秋铜敦),<文物)1988年第5期.s8—89页.北京;刘雨,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录>第二册,449—450页,中华书局,2002年,北京;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金文引得【春秋战国卷】),"青铜器铭文释文"72页.广西教育出版社,2OO2,年.南宁.②同铭中另有"乍(作)"字,与此"舄"字写法完全不同.又,陈猷釜"纯"字所从之"屯"的写法与本铭"屯"字同,看容庚等:<金文编),857页,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0在已知的先秦铭刻中,"措"字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中山王謦方壶"进贤措能"一语中,原字从"支""昔"声(<集成)l5?9735).④参林?云:<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氏着<林学术文集),46~5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北京;又,<碉生簋新释),同上,157165页.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氏着<古代文史研究新探),296—342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南京;又,同参考文献[9]所引文,193—206页.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杜,20o4年,天津.87史方面,更有其重要意义.2005年8月20日初稿2006年1月26日改定引书简称表: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1994年,北京.近出I雨,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中华书局,2OO2年,北京.参考文献:[1]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2.[2]郭沫若.金文丛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3]张世超等.金文形义通解[M]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4]臊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5]盛冬铃.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J]文史:第17辑.[6]王先谦.清经解续编:第二册[z]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7]容庚等.金文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5.[8]胡厚宣.重论"余一人"问题[J]古文字研究:第6辑.[9]裘锯圭.从几件周代铜器铭文看宗法制度下的所有制[A]裘锯圭学术文化随笔[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0]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会典[z]济南:齐鲁书社,1989.[11]裘锝圭.史墙盘铭解释[A]古文字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2.[12]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4.[13]李学勤.论史墙盘及其意义[J]考古.18(2).[14]李学勤.师飙鼎剩义[A]新出青铜器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5]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责任编辑:马卫东Textna_!.ResearchandF_A~planationofInscriptionon ChengGuiofWestZhouDynastyⅥr【JZheag—WU(嘞o/Books,J///a,Chang~,砌,130012,伉m)Abstract:TheownerofthebronzeapplianceChengGuiwhosemanufacturingageisaroundth emiddleWestZhouDynastyisCheng(再).Therem49charactersOilitsinscriptionnewlypublished.Thoughthe mainc~nteiltsoftheinscriptionisCheng'8wishes,itconcerned801"110valuableproblemssuchA.gtheideologic alcultu~,lyform,hngu~,scriptand80Oil.Keywords:ChengCui(再簋);inscriptionoilbronzeofWestZhouDynasty;ancienttiIlg;t~ualresearchand explanation88。
青铜器簋的介绍
青铜器簋的介绍
簋是古代的一种盛食器,通常用以盛放食物。
周代时,青铜
簋的数量、种类、形制和装饰均较丰富,其中有许多是我国古代
青铜器中最著名的品种。
其形状与现代的方盘相似,由鼎足和三个器耳组成。
鼎足与
器耳之间有一条较深的横档,用来插接和固定器耳。
在周代,簋
是主要的食器之一,在礼制中地位仅次于鼎。
古代人认为,“簋”即为“吉礼”之一,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簋也是“吉礼”之一。
周
代的簋都是双耳、平沿、圈足。
它一般通高在25厘米左右,口
径为30厘米左右。
西周时期簋的制作已相当精美。
所铸铭文字数和内容比前代
丰富。
铭文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内容可分三个部分:一是礼器
的作用及用途;二是宗庙中祭祀的仪式;三是祈求丰收、喜庆等
吉祥语。
说明当时的人们十分重视宗庙祭祀活动。
西周时期簋主
要流行于西周早期和中期,至西周晚期已很少见了。
簋最早出现于春秋中期。
—— 1 —1 —。
文物2013年11期--河南商丘出土西周铜簋_刘昭允
河南商丘出土西周铜簋刘昭允(商丘市文物局副研究员)1984年9月,河南商丘睢阳区古宋乡王营村的村民在挖土时,在距地表1.5米深处挖出一件铜簋,此簋现藏睢阳区博物馆。
此簋口沿外侈,方唇,微束颈,圆弧腹,圜底,圈足较高,微外撇。
腹部有两个对称的象鼻兽首耳,双耳之下有长方形垂珥。
颈部饰一周以细雷纹作地、由两组四瓣目纹和圆涡纹相间组成的纹饰带,每组又以一个浮雕兽面纹为中心,分列两侧。
腹部饰以竖条凸棱纹,形似瓦垄。
两耳上端为兽首状,垂珥两侧饰阴线卷云纹。
圈足中间饰一周四瓣目纹和圆涡纹相间的纹饰带。
口径18.8、底径14.1、圈足高3.9、通高图一铜簋76(上接第75页)笔画清晰。
“左库”一词常见于战国三晋兵器上,据新郑白庙窖藏兵器的铭文资料,战国时期韩国冶铸兵器之所有武库、左库、右库、库等[7]。
综合此矛的形制及铭文判断,此为战国晚期韩国的兵器(图六、七)。
铭文中的“京”为地名。
京铭兵器又见京戈(《集成》10808)、九年京令戈[8]等。
此外,郑州、荥阳两地所出陶文有京昃(《陶汇》6.48)[9]、京斛(《陶汇》6.51)。
亦有多件平肩空首布上铸有“京”字,如《货系》386、388、389、391[10]。
可见,京地不仅有铸兵器之所,亦可铸币。
京城遗址位于今荥阳市东南约10公里的豫龙镇、贾峪镇、乔楼镇交界处的京襄村附近,地面所存城墙至今尚存2800余米长,最高处高出地面10余米[11]。
典籍中有关京城的记载颇丰,如《公羊传》、《谷梁传》言:“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京城北。
”[12]《史记·项羽本纪》:“楚……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
”《正义》引《括地志》云:“京县城在郑州荥阳县东南二十里,郑之京邑也。
”[13]又据《左传》隐公元年载,春秋初年,武姜为共叔段“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杜预注:“京,郑邑。
今荥阳京县。
”[14]京城在春秋时属郑,战国时属韩,秦属三川郡。
汉属河南郡,设京县。
摄影:陈巍拓片:赵兰[1]郭沫若《甲骨文合集》(简称《合集》,下同),中华书局,1978~1982年。
西周金文的分类(鼎盛期)(1-7)
西周金文的分类(鼎盛期)(1-7)西周金文的分类(鼎盛期)师酉簋一二、周中期金文周中期金文主要指周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时期的金文。
这一时期的金文逐渐脱离了商代和周初的风貌,用笔上的肥美逐渐变为以线为主的中锋,象形和修饰意味也渐渐消失。
方圆笔兼用,字形渐方,端庄匀称,章法谨严,通篇美观。
至此,西周金文书法的风貌基本形成。
布局上出现有界格,但有收有放,不被界格所约束,生动大方,自然多变。
一" name=image_operate_17741317522390718alt="[转载]西周金文的分类(鼎盛期)师酉簋一"src="/DownloadImg/2012/11/1 620/28272643_2"real_src="/DownloadImg/2012/ 11/1620/28272643_2"> 【文物原属】西周时期盛食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22.9cm,宽32.8cm,重4.94kg。
簋圆形,敛口,鼓腹,有双耳,耳上端雕铸兽头,兽角呈螺旋状,圈足,圈足下为三兽形扁足。
有盖,盖上有圆形捉手。
盖顶与器腹饰瓦纹,盖沿、颈部和圈足上饰重环纹。
盖器同铭,10行97字:一" name=image_operate_8281317522400421 alt="[转载]西周金文的分类(鼎盛期)师酉簋一"src="/DownloadImg/2012/11/1 620/28272643_3" width=482 height=383real_src="/DownloadImg/2012/ 11/1620/28272643_3">师酉簋shī yǒu guǐ一" name=image_operate_60811317522362312 alt="[转载]西周金文的分类(鼎盛期)师酉簋一"src="/DownloadImg/2012/11/1 620/28272643_4" width=690 height=396real_src="/DownloadImg/2012/11/1620/28272643_4">西周师酉簋铭文一"name=image_operate_99191317522362375 alt="[转载]西周金文的分类(鼎盛期)师酉簋一"src="/DownloadImg/2012/11/1 620/28272643_5" width=356 height=40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11/1620/28272643_5">师酉簋铭文拓片译文:唯王元年正月,王在吴,格吴大庙。
宝鸡地区出土青铜器简介 宰兽簋(西周中期)
方 座 簋 样 式 , 侈 口 , 束 颈 , 方 唇 , 宽腹 , 中部 外 鼓 ,圈 足 , , 下 设 方 座 , 平 底 。 盖 项 中 央 有 圆 形 捉 手 , 捉 手 外 和 口 沿 处 饰 以 云 雷 纹 衬 地 的 变 形 兽 面 纹 两
周 , 问 以 高 ^ 的 瓦 棱 纹 。 口 沿 和 圈足 饰 以 云雷 纹 衬 地 的 兽 目 交 连 纹 。 腹 部 两 侧 有 兽 首 形 耳 , 兽 首 双 角 呈 螺 旋 状 , 略 高 出 器 口 , 屈 舌 上 饰 重 环 纹 , 下 有 象 鼻 状 垂 珥 。 腹 部 饰 瓦 棱
宰 兽 簋 铭 文 是 记 载 西 周 册 命 制 度 最 完 整 的 铭 文 之 一 , 对 周 王 册 命 臣 下 的 仪 式 、 命 辞 、 程
序 , 都 作 了 比 较 详 细 的 记 载 。 这 一 套 制 度 在 共 王 时 已 经 定 型 , 首 先 是 王 到 某 宫 、 庙 、 大
齐 桓 、晋 文 时期 。
宰 兽 簋对 我 们 进 一 步 研 究 西 周 册 命 制 度 有 着 非 常 重要 的历 史价 值 。
文催 睿华
图, 龙剑辉
责任编校 :王晓敏
( 本栏 目由宝鸡 青铜 器 博 物馆
宝
- '
l -
兽 目 簋
( 周 中期 ) 西
1 9 年 7 陕 西 省 扶 风 县 段 97 月 家 乡 大 同 村 出 土 , 现 藏 宝 鸡 市 周 原博物 馆 。 器 物 通 高3 . 厘 米 , 口 径 75 2 . 厘 米 , 腹 深 1 厘 米 , 方 座 45 3 正 面 长 2 . 厘 米 , 侧 面 长 48 2 . 厘 米 , 高 1 . 厘 米 , 重 53 5 2 1 4 千 克 。 形 制 为 西 周 中 晚 期 .4
宝鸡青铜器简介
1、饕餮纹高足杯:1976年扶风县法门美阳村出土,这是一件造型别致,并不多见的饮酒器。
上大下小的喇叭形,圈足四面有四个十字形镂孔,两两相对,腹饰云雷饕餮纹,并以联珠纹镶边。
造型美观大方,与现代人使用的高足酒杯没有大的区别.其时代大约相当于商代中晚期。
青铜杯一般分为三类,一类为商、周圆体执杯,二类为无耳杯;三类为东周椭形杯。
2、陶水管:发现于1976年岐山县凤雏村大型西周早期建筑基址,建筑排水管。
该遗址面积1469平方米,是西周时期最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房屋基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
3、板瓦(外环耳):发现于1976年岐山县凤雏村大型西周早期建筑基址,西周时期关中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了泄水方便,房屋多建成“人”字坡或四面坡,屋顶坡度较大,为防止瓦下滑,人们就在瓦上加了瓦钉、瓦环,将瓦钉插入屋顶的泥中固定。
当时的瓦有筒瓦和板瓦之分,板瓦用做仰瓦,筒瓦为覆瓦,配合使用覆盖两瓦之间的垅缝。
板瓦背着屋面,凹面朝上以承接雨水,因此又称为仰瓦,在西周中晚期出现了半瓦当,有素面的,也有饰重环纹的,在西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
4、陶爵:1978年扶风县齐家村出土。
爵为酒器,类似于现在的酒杯。
有学者认为是温酒器,考古资料发现有爵底部有烟炱痕迹,也有学者认为是斟酒器。
西周由于礼制的盛行,加上社会崇尚华丽,因此盛行青铜爵,最早在夏代晚期二里头遗址已有爵的出土。
盛行商代,西周以后减少,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铜器之一。
一般和觚组合使用,有“尊者举爵,卑者举觚”,是西周礼制等级“明尊卑,分上下”的作用。
5、陶盉:1978年发现于扶风县齐家村19号墓藏,并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的仿铜陶器,且品类繁多。
盉是盛玄酒(水)以调和酒的浓淡的器具,到西周中期也和盘组合使用。
盉,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有自铭的盉出现于西周,西周中期的盉别名又称鎣,也有铭文以盘盉并称,成为组合。
则盉又担任了匜的角色。
6、宰兽簋:1997年7月陕西省扶风县段家乡大同村出土,共四件,其中三件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
西周鼎簋制度
西周鼎簋制度:等级象征与演变鼎簋制度是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形成的一种重要礼仪制度。
鼎是最重要的礼器,是身份的象征,簋则与鼎配合使用。
在这套制度中,奇数的鼎与偶数的簋配套成为礼仪活动的主祭礼器。
其具体规定为: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或一鼎无簋。
例如河南三门峡两周之际的虢太子墓是七鼎六簋,山西西周晚期的晋侯墓地中未曾被盗的晋穆侯墓是五鼎四簋。
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鼎和簋既是食器也是礼器。
在祭祀时,鼎通常用来放肉,簋则用来盛粮食。
鼎可分为镬鼎、升鼎、羞鼎三种:镬鼎:体型较大,用于烹饪,是古代一种酷刑“鼎镬”中煮人的工具。
升鼎:也叫正鼎,是祭祀和宴享用的鼎,其内部通常放牛、羊、豕(猪)、干鱼、干腊肉、动物肠胃、肤(切肉)、鲜鱼、鲜腊肉等。
不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僭越称王,也开始用九鼎,且鼎内盛放的食物可能会因各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比如中山国祭祀时鼎内会存放一些猎物肉或者狗肉,这与他们的游牧民族特征有关,和中原地区鼎内盛放家畜的情况有所区别。
羞鼎:又叫陪鼎,是配合正鼎使用的,用于放置调味品。
簋内一般盛六谷,即稻、黍、稷、梁、麦、苽。
其中,稻和麦比较常见;黍是黄米;稷指不黏的黍(也有说法认为是高粱);梁通粱,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苽指菰米,是一种黑色长粒米。
鼎簋制度的目的是“明贵贱,辨等列”,通过规定不同等级的人在祭祀或宴飨等活动中使用鼎和簋的数量,来体现严格的等级差别,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然而,东周以后,用鼎制度逐渐被破坏,贵族们纷纷打破西周时的规定,逾越身份使用更高等级的葬仪。
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簋
簋簋,读作“诡”(Guǐ),是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1、典籍解释康熙字典:【未集上】【竹字部】簋〔古文〕朹《广韵》居洧切《集韵》《韵会》矩鲔切《正韵》古委切,音晷。
《说文》黍稷方器也。
《广韵》簠簋,祭器,受斗二升,内圆外方曰簋。
《周礼·冬官考工记》旊人为簋,实一觳,崇尺。
《疏》祭宗庙用木簋,今此用瓦簋,祭天地及外神,尚质,器用陶瓠之意也。
《易·损卦》二簋可用享。
《注》离为日,日体圆。
为木,木器圆。
簋象,则簋亦以木为之也。
《诗·秦风》於我乎每食四簋。
《传》四簋:黍稷稻粱。
《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东面坐启簋会,各郤于其西。
《史记·太史公自序》墨者尚尧舜,言道其德行,曰食土簋。
《注》用土作簋。
考证:〔《传》四簋,黍稷稻梁。
〕谨照原文稻梁改稻粱。
〔《史记·太史公自序》墨者尚尧舜,道其德行。
〕谨照原文尚尧舜道为句,言其德行为句,言字不可省,谨增言字。
说文解字:【卷五】【竹部】簋黍稷方器也。
从竹从皿从皀。
㔳,古文簋从匚饥。
匦,古文簋或从轨。
朹,亦古文簋。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黍稷方器也。
周礼舍人注曰。
方曰簠。
圆曰簋。
盛黍稷稻粱也。
掌客注曰。
簠,稻粱器也。
簋,黍稷器也。
秦风传曰。
四簋,黍稷稻粱也。
按毛意言簋可以该簠。
郑注则据公食大夫礼分别所盛也。
许云簋方簠圜。
郑则云簋圜簠方。
不同者,师传各异也。
周易。
二簋可用享。
郑注云。
离为日。
日体圆。
巽为木。
木器圆。
簋象。
聘礼竹簋方注云。
竹簋方者,器名。
以竹为之。
状如簋而方。
贾疏云。
凡簋皆用木而圆。
此则用竹而方。
故云如簋而方。
宋刻单行疏内簋字凡四见。
今本依释文改经注疏皆作簠字。
非也。
巳上可证郑确谓簋为圆器。
周礼疏云。
孝经陈其簋簠注云。
内圆外方受ぬ二櫵者。
直据簠而言。
若簋则内方外圆。
孝经郑注,说者谓郑小同之注也。
菏泽博物馆宰甫卣,三千多年前商王狩猎的历史见证
菏泽博物馆宰甫卣,三千多年前商王狩猎的历史见证三千多年前的一天,商代国王带领群臣来到甫族人生活的甫地进行狩猎活动,像这样的狩猎活动每年要举行很多次。
或许是甫族人非常善于田猎,也或许是甫地的动物比较多,非常适合狩猎活动,所以每年狩猎时商王都会选择甫地,这次也不例外。
汉画像石上的狩猎场景(图片来源网络)商王这次狩猎是在甫地一个叫豆麓的地方进行的,收获颇丰,所以回到王宫后宴飨群臣。
在席宴期间,商王赏赐给甫地的官员宰甫五串贝币,以表彰狩猎时宰甫给予的协助。
能够得到商王的赏赐,宰甫当然很高兴,回到甫地后就命人制作了一件青铜卣,将商王狩猎的事情记录了下来。
古人狩猎场景(图片来源网络)古人狩猎场景(图片来源网络)三千多年后,这件被命名为宰甫卣的青铜器在山西一处窑厂被一个打工的菏泽人偶然发现,我们才对商王的这次狩猎活动有所了解。
这件青铜器也因为用一篇长文记录了商王狩猎的活动而成为价值连城的宝贝。
菏泽市博物馆菏泽市博物馆菏泽市博物馆宰甫卣也叫饕餮纹宰甫卣,因在其器盖上铸满了饕餮纹而得名。
宰甫卣的珍贵之处当然不是青铜器上饰有饕餮纹,而是器盖和器体底部内壁上铸刻的三行共23字的铭文。
铭文内容为:王来兽(狩),自豆录(麓)。
才(在)师,王乡(飨)酉(酒)。
王光(贶)宰甫贝五朋,用乍(作)宝(将鼎)(奖)。
翻译成现在的汉语,大意是殷王自豆麓狩猎归来宴飨时,赏给宰甫五串贝,宰甫因作此器以志其事。
菏泽市博物馆菏泽市博物馆很多经常参观博物馆的朋友应该都见过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比如著名的毛公鼎、大克鼎等国之重器,然而我国发现的很多带有铭文的青铜器都是西周时期铸造的,商代制作的青铜器中很少带有铭文,即使有也不过几个字,这件饕餮纹宰甫卣居然铸刻有23字铭文,在国内发现的商代青铜器中非常少见。
宰甫卣图片宰甫卣上的铭文宰甫卣简介宰甫卣宰甫卣为商代晚期的器物,高31.5厘米,口径11至13厘米,腹围59.5厘米,重5.1公斤,盖子内部和器物底部都铸刻有铭文,内容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周中期宰兽簋
宰兽簋,西周中期後段。1997年7月陝西扶風縣段家鎮大同村西周墓。通高36.2、口徑24.8、腹深13釐米,重13.45公斤。侈口束頸,鼓腹,一對獸首耳,下有較長的垂珥,圈足連鑄方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蓋面隆起,上有圈形捉手。捉手外和和蓋沿均飾雲雷紋填地的變形獸體紋,蓋上和腹部飾覆瓦紋,圈足和頸部飾獸目交連紋。方座四壁亦飾獸目交連紋,以雲雷紋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