茚三酮呈色反应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茚三酮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茚三酮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茚三酮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1)原理氨基酸在碱性溶液中能与茚三酮作用,生成蓝紫色化合物(除脯氨酸外均有此反应),可用吸光光度法测定。

该蓝紫色化合物的颜色深浅与氨基酸含量成正比,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故据此可以测定样品中氨基酸含量。

2)试剂①1.2%茚三酮溶液:称取茚三酮1g于盛有35mL热水的烧杯中使其溶解,加入40mg氯化亚锡(SnCl2▪H2O),搅拌过滤(作防腐剂)。

滤液置冷暗处过夜,加水至50mL,摇匀备用。

②pH8.04磷酸缓冲液:Ⅰ、准确称取磷酸二氢钾(KH2PO4)4.5350g于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备用。

Ⅱ、准确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1.9380g于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备用。

Ⅲ、取上述配好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0.0mL与190mL磷酸氢二钠溶液混合均匀即为pH8.04的磷酸缓冲溶液。

③氨基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的氨基酸(如异亮氨酸)0.2000g于烧杯中,先用少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100mL常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准确吸取此液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到标线,摇匀,此为200μg/mL 氨基酸标准溶液。

3)操作方法①标准曲线绘制准确吸取200μg/mL的氨基酸标准溶液0.0、0.5、1.0、1.5、2.0、2.5、3.0mL (相当于0、100、200、300、400、500、600μg 氨基酸),分别置于25mL 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各加水补充至容积为4.0mL,然后加入茚三酮溶液(20g/L)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H为8.04)各1mL,混合均匀,于水浴上加热15min,取出迅速冷至室温,加水至标线,摇匀。

静置15min后,在570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液测定其余各溶液的吸光度A。

以氨基酸的微克数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

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
实验三 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
一、实验原理
• 茚三酮溶液与氨基酸共热,生成氨。氨与 茚三酮和还原性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化 合物。颜色的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可通过测定570nm处的光密度,测定氨基 酸的含量
二、试剂与材料
(1)标准氨基酸溶液:配制成0.3mM溶液Βιβλιοθήκη (本实验用赖氨酸)(已配)
(2)pH5.4,2M醋酸缓冲液:量取2M
86ml 醋酸钠溶液,加入14ml 2M乙酸混合而成。 用pH计较正(250ml/班)
(3)茚三酮显色液:称取85mg茚三酮和
15mg还原茚三酮,用10ml乙二醇甲醚溶解 (15ml/组)
还原型茚三酮按下法制备:称取0.5g茚三酮,
用12.5ml沸蒸馏水溶解,得黄色溶液。将 0.5g维生素C用25ml温蒸馏水溶解,一边搅
2、氨酸酸样品的测定:
• 取样品液1ml,加入pH5.4,2M醋酸缓冲液和茚三酮 显色液各1ml混匀后于100℃沸水中加热15min,自 来水冷却。放置5min后,加3ml60%乙醇稀释,摇 匀后测定OD570(生成的颜色在60min内稳定)
• 将样品测定的OD570与标准曲线对照,可确定样品 中氨基酸的含量
• 样品同时做三份取平均数
四、结果与计算
• 氨基酸的含量(g/100ml)=X*100
——X为查标准曲线所获得每ml含量g数
• 自配样品
——X*250/称取克数(X为查标准曲线所获得 每ml含量g数) ——250为稀释的倍数
• 五、讨论与分析 • 六、思考题
茚三酮是否可用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
定性鉴定?
拌一边将维生素C溶液滴加到茚三酮溶液中,
不断出现沉淀滴定后继续搅拌15min,然后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以茚三酮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以茚三酮
在保存和使用茚三酮时需要注意密封和避光保存: 以避免受潮和光照影响其性能和稳定性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以茚三酮wei
总之,以茚三酮为代表的蛋 白质颜色反应是一种重要的 生化实验方法之一
它具有专一性高、灵敏度高、 操作简便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 生物工程领域中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以茚三酮wei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 气体 对于含有还原性物质的样品:如半胱氨酸等,可能 会干扰颜色反应的结果。因此,在进行实验前需要 先进行适当的处理
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可能对茚三酮颜色反应的灵敏度 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 行判断和分析
化反应,用于检测和鉴定蛋白质的
存在。其中,以茚三酮为代表的反
应在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领域被广
泛应用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以茚三酮wei
什么是茚三酮?
茚三酮是一种有机化 合物,化学式为 C9H6O6。它具有淡黄 色或淡紫色的特点, 在酸性环境中可以与 蛋白质中的氨基发生 反应,生成蓝紫色物 质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以茚三酮wei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以茚三酮wei
茚三酮颜色反应的原理
当茚三酮与蛋白质中的氨基发生 反应时,首先会形成一种可溶性 的中间产物。这个中间产物进一 步脱水、缩合,最终生成一种蓝 紫色的物质。这个颜色变化可以 通过肉眼观察或分光光度计进行 定量分析
蛋白质的颜色反Βιβλιοθήκη 以茚三酮wei茚三酮颜色反应的应用
蛋白质检测: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蛋白质。这种方法常用于 生物样品、食品、药品等的检测 蛋白质定量: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蓝紫色物质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 浓度 蛋白质纯度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组分在颜色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蛋白质的纯 度 蛋白质结构研究:通过观察不同氨基酸残基与茚三酮反应的差异,可以推断蛋白质的 结构信息 其他应用: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应用外,茚三酮还可以用于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多肽合成过程的监控等

多肽合成茚三酮显色反应原理

多肽合成茚三酮显色反应原理

多肽合成茚三酮显色反应原理1.引言1.1 概述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多肽合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技术,通过人为合成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可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和生物活性的多肽分子。

茚三酮显色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多肽组装方法,通过茚三酮与氨基酸中的氨基反应,可以使合成的多肽产生可观察的色素变化。

茚三酮显色反应原理是基于茚三酮与氨基酸中的氨基之间的亲核加成反应。

茚三酮分子中的碳原子带有局部部分正电荷,而氨基酸中的氨基带有局部部分负电荷。

当茚三酮与氨基接近时,氨基的性质使其能够攻击茚三酮分子的部分正电荷,形成一个中间的的化合物。

在这个过程中,氨基酸的氨基与茚三酮发生反应,并且形成一个新的酮基。

这个酮基的存在使得茚三酮变成了有色化合物,从而使合成的多肽分子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茚三酮显色反应原理的发现为多肽合成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和直观的组装策略。

通过对茚三酮显色反应原理的深入理解,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调节反应速率和产物结构,从而实现对多肽合成的精密控制和合成效果的优化。

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地介绍多肽合成茚三酮显色反应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通过了解茚三酮显色反应的发展历程、原理和应用,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多肽合成领域中的重要技术和方法。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对多肽合成和茚三酮显色反应进行简要介绍;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多肽合成和茚三酮显色反应的原理和机制,并介绍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条件;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多肽合成茚三酮显色反应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对多肽合成茚三酮显色反应原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对于一篇长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被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已经包括了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本篇长文中,正文部分被细分为多肽合成和茚三酮显色反应原理两个小节。

茚三酮显色原理

茚三酮显色原理

茚三酮显色原理
茚三酮(Indaneone)显色原理是通过茚三酮与亚硝酸钠(NaNO2)和一定条件下的氢酸反应,生成显色的偶氮染料。

该反应的显色原理主要如下:
首先,在盛有茚三酮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亚硝酸钠溶液。

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弱氧化剂,可以与茚三酮发生氧化反应。

随后,在试管内加入稀盐酸(HCl)溶液,调节反应环境酸性。

氢酸的加入可以加速反应的进行,并且使得反应中间体更容易形成和稳定。

在适宜的温度和反应时间下,亚硝酸钠与茚三酮反应,产生一个中间体。

这个中间体是不稳定的,可能通过裂解或另外的反应进一步分解。

然而,在酸性条件下,这个中间体可能会与另一个茚三酮分子发生偶氮偶合反应,形成一个稳定的偶氮染料。

该偶氮染料通常呈红色或橙色,可以通过目视或分光光度计等方式进行检测。

这个颜色的出现是茚三酮与亚硝酸钠反应得到的标志,可以用于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亚硝酸盐常见于食品中,其含量过高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茚三酮显色原理在食品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茚三酮反应

茚三酮反应

反应原理:参考资料•中文名称:苯硑戊三酮,茚三酮英文名称:NinhydrinNinhydrin (DE)1,2,3-Trioxohydrinden Hydrat (DE)1,2,3-Indantrione1,2,3-Triketohydrindene1H-Indene-1,2,3-trione2,2-Dihydroxy-1H-indene-1,3(2H)-dione分子式:C9H6O4分子量:178.14CAS RN:485-47-2熔点:251℃密度: 0.86特性反应:跟酶类或者多肽在加热状况下发生显紫色反应。

•含量不少于95.0% 净重5g•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由于热敏纸(一种对热敏感的纸,如传真纸是其中一种,译者注)在信用卡收据上广泛使用,在热敏纸上显现潜指纹成为警方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众所周知,茚三酮能与指纹汗液中的氨基酸反应,是在多孔表面显现潜指纹的最早方法。

然而,一些热敏纸在使用常规的茚三酮溶液处理时出现对热敏感的正面背景颜色变黑的现象,结果使得收据上的指纹信息受到损毁。

•目前,在热敏纸上显现潜指纹可采用的方法有:1、使用茚三酮衍生物替代茚三酮;2、茚三酮夹心法(用两张含干茚三酮的吸墨纸将热敏纸夹在中间,加压并保持数日);3、二甲氨基苯甲醛烟熏法;4、通过电子探测微量分析仪测绘潜指纹法;5、对新鲜潜指纹使用碘熏法。

•本文介绍的方法是通过降低气压使茚三酮升华,无需溶剂显现热敏纸上的潜指纹。

茚三酮的分子量为178.14,理论上可以从固相直接转化为气相。

已有文献尚没有关于茚三酮的升华和气体分压试验的报道,除了个别文献提及茚三酮在分解时熔点为241℃,有人在常压下曾使用茚三酮烟熏法。

••一、试验设备及方案•整个试验在一个边长为50cm的立体真空箱进行。

真空箱设一个玻璃前门,内部有一个可控温的热源,直径为5cm,位于距真空箱底部上方10cm处。

氨基酸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茚三酮反应,也称为米氏试验,是一种检测蛋白质中是否含有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这个反应的原理是,当茚三酮在酸性环境下与氨基酸结合时,会发生显色反应,产生紫色或蓝色的化合物。

在实验中,首先要将待测的蛋白质加入一定量的酸性溶液中,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茚三酮溶液,让它与氨基酸反应。

如果样品中存在氨基酸,则会发生显色反应,产生紫色或蓝色的化合物,而没有氨基酸的样品则不会出现颜色变化。

茚三酮反应的原理是基于氨基酸中存在α-羰基和氨基两个基团,它们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酸解离,使α-羰基上的羟基离去,形成不稳定的离子,并与茚三酮中的酮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产物并发生颜色变化。

这种反应的特点是比较敏感,只要氨基酸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够产生显色反应,因此适用于检测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的多少。

这种检测方法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经常被使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

茚三酮显色蛋白质含量测量

茚三酮显色蛋白质含量测量

茚三酮显色蛋白质含量测量蛋白质含量测量一、实验目的 1(学会各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2.了解各种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 1. 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 法) 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法),是根据蛋白质与染料相结合的原理设计的。

这种蛋白质测…当孙杨第一个到达终点时,整个游泳馆沸腾了~矗立在水中的孙杨紧握双拳,击打着水面,口中发出野兽一般的咆哮~那一刻,他征服了我,也征服了全世界~真正认识孙杨,是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

那场宏壮的体育盛宴点燃了全世界,即使平时不太关注体育的…在网上搜索了一半天,看到的都是亚克力制品有多少种,做什么最适合,在哪方面可以发挥最大的效果,承认亚克力制品作为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其中的很多性能超越以往的材料,而且节省成本,但是任何一种事物不可能是完美的,总会有缺陷。

亚克力制品也不例外,今天集中说说…1蛋白质含量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各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2.了解各种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1. 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法) 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法),是根据蛋白质与染料相结合的原理设计的。

这种蛋白质测定法具有超过其他的突出优点,因而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一方法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蛋白质测定法。

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如图),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 max),由465nm变为595nm,溶液的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兰色。

经研究认为,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

在595nm下测定的吸光度值A595,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Bradford法的突出优点是: (1)灵敏度高,据估计比Lowry法约高四倍,其最低蛋白质检测量可达1 g。

这是因为蛋白质与染料结合后产生的颜色变化很大,蛋白质,染料复合物有更高的消光系数,因而光吸收值随蛋白质浓度的变化比Lowry 法要大的多。

茚三酮显色原理

茚三酮显色原理

茚三酮显色原理茚三酮是一种常用的显色试剂,它在分析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茚三酮显色原理是指茚三酮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产生显色反应的化学过程。

茚三酮显色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分析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茚三酮是一种含氧杂环化合物,它具有较强的络合能力。

当茚三酮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这是因为金属离子与茚三酮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导致吸收和反射光线的特性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显色反应。

茚三酮显色原理的具体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以铁离子为例,茚三酮与铁离子形成络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如下:Fe3+ + 3C10H7COCH3 → Fe(C10H7COCH3)3。

在这个化学方程式中,茚三酮分子中的羰基与铁离子形成了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的形成导致了茚三酮分子中的π电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了显色反应。

茚三酮显色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分析化学中,茚三酮可以用于检测和分离金属离子。

通过茚三酮显色原理,可以对金属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实现对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和分离。

此外,茚三酮显色原理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

除了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茚三酮显色原理还在其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茚三酮显色原理可以用于生物标记和细胞成像。

通过茚三酮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可以实现对生物样品中金属离子的检测和成像,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总之,茚三酮显色原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茚三酮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研究,可以实现对金属离子的检测、分离和成像,为分析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茚三酮显色原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

2.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材料:酱油 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容量 瓶,移液管,具塞刻度试管。 试剂:茚三酮、氯化亚锡、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钠、标准氨基酸(异亮氨酸)。
3. 实验步骤
(1)样品的处理:准确吸取0.5mL酱油于100mL 烧杯中,加入5g活性炭和50mL蒸馏水,置于80℃ 水浴锅中,保持半小时后过滤,用蒸馏水将滤渣 清洗数遍,收集滤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 刻线,摇匀备用。
5. 说明及注意事项
(1)该法是微量法,对氨基酸的最低检出量可 达0.5μg,其其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2)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 最大吸收波长在440nm处。
(3)通常采用的样品处理方法为:准确称取粉碎 后的样品5g~10g或吸取液体样品5mL~10mL, 置于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和5g左右的活性炭, 加热煮沸,过滤。用30mL~40mL热水洗涤活性 炭,收集滤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摇匀备用。
实验九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茚三酮比色法)
1. 实验原理
凡含有自由氨基的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 氨基酸(脯氨酸除外)在碱性溶液中与水合茚三 酮共热时,产生紫色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 570nm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颜色深浅与氨基 酸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进行测定。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反应分两个步骤:
样品溶液/mL 0 0.5 0.5 0.5
水/mL
1.6 1.1 1.1 1.1
磷酸盐缓冲液/mL 0.4 0.4
按上表加样后混匀,按标准曲线的步骤进行 实验,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并在标 准曲线上查出氨基酸含量微克数。
4. 结果计算
(2)标准曲线的绘制
管号
12 3 4 56 7

茚三铜反应

茚三铜反应

茚三酮反应
ninhydrin reaction
定义:
2,2-二羟基-1,3-茚三酮与氨基酸、肽类或蛋白质的自由α氨基或其他氨基化合物所产生的一种可定量的显色反应。

所呈现的颜色随反应的条件(酸度、温度、盐浓度、铜、镉离子等)不同而异。

用于氨基酸和肽的层析及定量测定。

茚三酮反应,即:所有氨基酸及具有游离α-氨基的肽与茚三酮反应都产生蓝紫色物质,只有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亮)黄色物质。

此反应十分灵敏,根据反应所生成的蓝紫色的深浅,在570nm波长下进行比色就可测定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也可以在分离氨基酸时作为显色剂对氨基酸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在法医学上,使用茚三酮反应可采集嫌疑犯在犯罪现场留下来的指纹。

因为手汗中含有多种氨基酸,遇茚三酮后起显色反应。

茚三酮

茚三酮

茚三酮反应:+0.2%茚三酮试液→蓝或蓝紫色(氨基酸、多肽、蛋白质茚三酮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入茚三酮试液2-3滴,加热煮沸4-5分钟,待其冷却,呈现红色棕色或蓝紫色(蛋白质、胨类、肽类及氨基酸)。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水合作物作用,氨其酸氧化成醛、氨和二氧化碳,而茚三酮被还原成仲醇,与所后成的氨及另一分子茚三酮缩合生成有蓝紫色的化合物。

【注】①茚三酮试剂主要是多肽和氨基酸的显色剂,反应在1小时内稳定。

试剂溶液pH值以5-7为宜,必要时可加吡啶数滴或醋酸钠调整。

②此反应非常灵敏,但有个别氨基酸不能呈紫色,而呈黄色,如脯氨酸。

我整理的关于茚三酮测定氨基酸显色反应的一些总结:1.原理: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物质外,所有的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氨基酸被氧化,产生CO2 、NH3和醛,而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生成之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此反应的适宜pH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大时甚至不显色。

该反应十分灵敏,1:1 500 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显示反应,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方法。

但也有些物质对茚三酮也呈类似的阳性反应,如β-丙氨酸、氨和许多一级胺化合物等。

所以定性或定量测定中,应严防干扰物存在。

2.试液的配制:KCN-乙二醇甲醚-茚三酮溶液:称取1.25g重结晶茚三酮溶于25ml经重蒸馏的乙二醇甲醚中使成5%溶液。

将 2.5ml10mmol/L KCN溶液用乙二醇甲醚溶液稀释至125ml充分混合。

然后将125mlKCN—乙二醇甲醚溶与25ml茚三酮-乙二醇甲醚溶液相混合,置试剂瓶待用,正常情况下应为浅黄色。

乙二醇甲醚(CH3OCH2CH2OH, methyl cellusolve)的处理:将5g硫酸亚铁加在500g乙二醇甲醚中,振摇1─2小时。

色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现象分析

色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现象分析

色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现象分析篇一苯丙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与茚三酮反应分别显什么颜色?【答案】黄色,红色,红色氨基酸的α-NH2所引起的反应。

α-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一起在水溶液中加热,可发生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首先是氨基酸被氧化分解,放出氨和二氧化碳,氨基酸生成醛,水合茚三酮则生成还原型茚三酮。

在弱酸性溶液中,还原型茚三酮、氨和另一分子茚三酮反应,缩合生成蓝紫色物质。

所有氨基酸及具有游离α-氨基的肽都产生蓝紫色,但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因其α-氨基被取代,所以产生不同的衍生物。

此反应十分灵敏,根据反应所生成的蓝紫色的深浅,在570nm波长下进行比色就可测定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

也可在分离氨基酸时作为显色剂定性、定量地测定氨基酸。

扩展资料: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物质外,所有的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氨基酸被氧化,产生 CO2 、NH3和醛,而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

第二步是所生成之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此反应的适宜pH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大时甚至不显色。

该反应十分灵敏,1:1 500 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显示反应,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方法。

但也有些物质对茚三酮也呈类似的阳性反应,如β-丙氨酸、氨和许多一级胺化合物等。

所以定性或定量测定中,应严防干扰物存在。

主要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氨基酸+ 弱酸→ 水合茚三酮+ 二氧化碳+ 醛类+ 氨气。

第二步两个水合茚三酮+ 氨→ 还原性茚三酮(蓝紫色)。

氨基酸的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的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的茚三酮反应茚三酮反应是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反应,作用于氨基酸时,能够发现其结构中的羧基和氨基的位置,具有较好的鉴别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

一、反应原理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羧基会先离去,生成亚胺酸。

紧接着茚三酮加入,与亚胺酸的氨基反应,生成稳定的茚三酮亚胺酸产物。

同时,其中一个氢原子被氧化,生成醛或酮基团,另一个被取代的氢原子则构成茚三酮环中的一个C-H键。

二、实验准备1、氨基酸标样:甲氨基酸、丙氨酸、谷氨酸等2、茚三酮:茚三酮作为反应试剂,重要性不言而喻。

3、还原剂:限制剂量的亚硝酸银或其他还原剂,如硫酸亚铁等。

三、实验步骤1、称取大约1g的氨基酸标品,加入10ml的15% 三氯乙酸溶液中,搅拌均匀。

2、加入1ml的氢氧化钠,使反应溶液中酸碱度调至酸性状态。

3、取1ml的反应液,加入等体积的茚三酮溶液,混合均匀,保温反应10至30分钟。

4、将反应溶液加入等体积的硝酸银溶液,混合均匀,室温沉淀分离,取上清液。

5、接着取上清液,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测量结果,可得氨基酸的总含量。

四、实验细节1、氧化反应中,如反应过量,会引起氨基酸中的酰胺键断裂。

2、准确化学实验条件,如时间、温度、反应液的浓度等,对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3、在制备试样之前,注意要对试剂的含量、纯度进行标准化处理。

四、实验结果经实验,可得出氨基酸的总含量,从而比较同一样品不同批次之间的含量差异,同时也可以鉴别氨基酸的结构成分,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氨基酸的茚三酮反应具有高度的鉴别性和精准度,可以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氨基酸的结构和成分。

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广泛应用,对于生物工程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茚三酮反应实验报告

茚三酮反应实验报告

茚三酮反应实验报告茚三酮反应实验报告引言:茚三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茚三酮的性质和反应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实验过程、观察结果以及实验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以期对茚三酮的反应有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目的:探究茚三酮的反应特点,了解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与仪器:茚三酮、醋酸、氢氧化钠、氯化铁、乙醇、滤纸、试管、烧杯、分液漏斗等。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清洗实验器具,准备所需试剂。

2. 取一定量的茚三酮溶于醋酸中,搅拌均匀。

3.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沸腾。

4. 将茚三酮-醋酸溶液缓慢滴加到试管中,同时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

5. 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记录颜色、气味、沉淀等现象。

6. 过滤沉淀,收集滤液。

7. 将滤液中的溶剂蒸发,观察残渣的性质。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茚三酮反应的一系列变化。

首先,茚三酮溶于醋酸中后,溶液呈现出黄色。

随着加热,茚三酮-醋酸溶液开始发生反应,溶液的颜色逐渐变为橙色,并伴有一股特殊的气味。

当滴加氯化铁溶液后,溶液中出现了深红色的沉淀。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茚三酮在醋酸的存在下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了一个中间体。

而后,中间体与氯化铁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了深红色的产物。

这一反应过程中,茚三酮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颜色和气味的变化。

实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此外,在反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茚三酮没有完全反应,导致产率较低。

为了提高产物的纯度和产率,我们可以考虑调整反应条件和改进实验操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茚三酮的反应特点。

茚三酮在醋酸和氢氧化钠的存在下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中间体,再与氯化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深红色的产物。

实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茚三酮反应实验报告

茚三酮反应实验报告

茚三酮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茚三酮进行Heck反应,反应出目标化合物——马来酸2-(1-乙烯基)-7甲基肉桂酸乙酯,从中加深对有机合成实验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二、实验原理
Heck反应属于烯烃合成反应,主要是通过碱催化,使芳香烃上面的不饱和键和烯烃反应,形成新的碳-碳键。

茚三酮在反应过程中被脱羧转化为茚三酮脱羧质,然后与苯乙烯反应,最终得到目标化合物马来酸2-(1-乙烯基)-7甲基肉桂酸乙酯。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室用具消毒:将试管、滴定管、留置管等用具放入酒精灯上高温高压消毒。

2. 合成反应:将0.1克茚三酮和
3.3毫升三乙胺放入10毫升干燥的甲醇中溶解,然后加入3毫升苯乙烯,将其混合均匀。

在室温下加入0.1克[Pd(PPh3)4]催化剂,然后在气室的常温下反应70分钟。

3. 结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慢慢滴入至3毫升甲醇中,混合均匀后将其过滤,收集固体物质。

4. 后续处理:将结晶物质进一步过滤锻烧,得到最后的目标化合物——马来酸2-(1-乙烯基)-7甲基肉桂酸乙酯。

四、实验结果分析
本次实验结果较为理想,得到了优质的目标化合物。

结晶后,产率为72%左右,结晶物质为白色结晶体,熔点为163-165℃。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茚三酮反应实验,熟练掌握了有机合成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技能,并且对有机反应中的Heck反应理论有更深入的认识和
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实验安全,严格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操作,遵守实验室规定,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茚三酮实验报告

茚三酮实验报告

茚三酮实验报告引言茚三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9H6O3。

它是一种典型的芳环化合物,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

本实验将通过合成茚三酮,探究其合成方法以及反应过程。

实验目的1. 学习芳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2. 了解茚三酮的合成步骤和反应过程;3.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 固体三氯合铝;- 连滚管;- 冷水槽;- 反应瓶;- 冷凝管;- 温度计;- 细颈均口瓶。

2. 操作步骤:a. 在反应瓶中将茚(10g)溶于四氯化碳(30mL)中;b. 将固体三氯合铝(5g)加入到煤油(100mL)中,充分搅拌溶解;c. 将茚和四氯化铝溶液用漏斗滴加到连滚管中,在冷水槽中冷却反应;d. 将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e. 将滤液转移到细颈均口瓶中,先倾倒沉淀,将茚三酮收集。

实验结果与讨论合成得到的茚三酮呈现出白色晶体的形态,并具有特殊的气味。

对茚三酮进行各种鉴定实验后,确定其纯度较高。

茚三酮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作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的中间体,还可以用于制备药物、染料和合成材料等领域。

因此,掌握其合成方法以及相关性质对于有机化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茚三酮,并得到了纯度较高的产物。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芳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掌握了茚三酮的基本反应过程。

这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茚三酮的应用和相关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提供基础。

实验中我们也发现,在处理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手套、眼镜和实验衣,避免吸入有毒气体等。

这是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必须遵守的安全规范。

总之,通过这次茚三酮的合成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有机化学的理解,还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能够在有机化学领域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氮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氮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氮游离氨基酸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标准曲线绘制1. 实验原理游离氨基酸的游离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作用,产生蓝紫色的化台物二酮茚一二酮茚胺,产物的颜色深浅与游离氨基酸含量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570nm 下测其含量。

因蛋白质中的游离氨基酸也会产生同样反应,在测定前必须用蛋白质沉淀剂将其除掉。

2. 仪器与用具100ml容量瓶;漏斗;三角瓶;研钵;刻度吸管:0.1ml×1、1ml×2、2ml×2、5ml×l;沸水浴;具塞刻度试管20 ml×10;分光光度计3. 试剂3.1.1 水合茚三酮称取0.6g重结晶的茚三酮放烧杯中,加入15ml 正丙醇、30ml正丁醇、60ml乙二醇及9 ml PH4.54的醋酸盐缓冲液混匀,棕色瓶中冰箱内保存,10天内有效。

3.1.2 氨基酸标准液称取80℃烘干的亮氨酸23.4mg,以10%的异丙醇溶解定溶至50ml (含氮为50ug/ ml),取此液5ml,用水定容至50 ml,此为含氮量5ug/ ml工作液。

3.1.3 0.1%抗坏血酸称取0.1g抗坏血酸定容100 ml,随用随配4. 实验方法取6支20ml试管,按下表加剂:管号试剂1 2 3 4 5 6亮氨酸标准液(ml) 0 0.2 0.4 0.6 0.8 1.0无氨蒸馏水(ml) 2.0 1.8 1.6 1.4 1.2 1.0水合茚三酮(ml) 3.0 3.0 3.0 3.0 3.0 3.0抗坏血酸(ml) 0.10.10.10.10.10.1氨基氮量(ug/管)0 1.0 2.0 3.0 4.0 5.0将各管溶液混合均匀,封口,在沸水中加热15min,取出后立即用冷水摇动冷却,用60%乙醇定容至20 ml,摇匀。

0 0.025 0.055 0.099 0.146 0.186λ=570nm处测定吸光度5. 标准曲线绘制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氨基氨ug 数为横坐标,绘标准曲线如图1。

实验四茚三酮显现潜在手印

实验四茚三酮显现潜在手印

实验四茚三酮显现潜在手印一、实验目的(一)了解茚三酮溶液显现无色潜在手印的机理和适用范围。

(二)掌握茚三酮显现法显现不同客体上潜在手印的基本方法。

(三)学会利用不同的显现条件,使茚三酮显现法获取最佳的显现效果。

二、实验内容(一)茚三酮涂抹显现法显现潜在手印。

(二)茚三酮浸染显现法显现潜在手印。

(三)茚三酮喷雾显现法显现潜在手印。

(四)茚三酮/DFO熏显箱显现潜在手印。

三、实验原理茚三酮显现法显现潜在手印,是茚三酮与手印汗液中的氨基酸发生化学反应,分解出氨(NH3),同时茚三酮被还原。

过量的茚三酮和生成的氨与还原的茚三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从而显现出手印。

茚三酮显现法适用于显现各种浅色纸张、本色木、牛皮纸、票证等物面上的新鲜和陈旧汗潜手印。

四、实验器材1. 茚三酮、丙酮、无水乙醇、DFO溶液2. 烧杯、天平、量筒、药勺、玻璃棒、镊子、脱脂棉、喷雾器、电熨斗、电吹风、剪刀。

3. 客体:旧报纸或杂志、牛皮纸、普通白纸、彩色纸。

五、实验步骤与方式(一)茚三酮涂抹显现法显现潜在手印。

1.在普通白纸、牛皮纸、旧报纸等客体上留下汗液手印。

2.用镊子夹脱脂棉球蘸饱茚三酮丙酮溶液(将1~5克茚三酮倒入100毫升的丙酮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即可)或茚三酮乙醇溶液(将1~3克茚三酮倒入100毫升的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即可)均匀、适量、轻轻地涂抹在有潜在手印的客体上。

3.待显现客体物面阴干后置电吹风或电烫斗下加热,并密切注视手印显现的颜色变化。

(常温下显现一小时,手印出现浅紫色纹线,通常4~6小时手印全部显出)4.待到手印呈蓝紫色显出后即可固定提取。

(二)茚三酮浸染显现法显现潜在手印。

1.在普通白纸、牛皮纸、旧报纸等客体上留下汗液手印。

2.将待显客体浸入装有茚三酮丙酮溶液或茚三酮乙醇溶液的容器内,并轻轻摇动容器使客体浸润均匀。

3.一分钟左右取出显现客体阴干后置电吹风或电烫斗下加热。

4.待到手印呈蓝紫色显出后即可固定提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茚三酮呈色反应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三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实验三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一、实验目的1、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特殊颜色反应及其原理2、掌握几种常用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二、实验内容对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黄色反应、乙醛酸反应、偶氮反应、醋酸铅反应等颜色及沉淀反应进行定性确定。

三、实验操作(一)双缩脲反应1、实验原理当尿素加热到180℃左右时,两个分子的尿素缩合可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形成双缩脲,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结合生成复杂的红色配合物,此呈色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多个肽键,其结构与双缩脲相似,故能呈此反应,而形成紫红色或蓝紫色的配合物。

此反应常用作蛋白质的定性或定量的测定。

2、试剂(1)尿素(2)10%naoh溶液(3)1%cuso4溶液(4)蛋白质溶液:将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层纱布过滤,滤液冷藏备用。

3、操作(1)取少许结晶尿素放在干燥试管,微火加热,则尿素开始熔化,并形成双缩脲,释放的氨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鉴定。

待熔融的尿素开始硬化,试管内有白色固体出现,停止加热,让试管缓慢冷却。

然后加10%naoh溶液1ml和1%cuso42~3滴,混匀后观察颜色的变化。

(2)另取一试管,加蛋白质溶液1ml、10%naoh溶液2ml 及1%cuso42~3滴,振荡后将出现的紫红色与双缩脲反应所产生的颜色相对比。

(二)茚三酮反应1、实验原理除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作用生成黄色物质外,所有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物质,最终形成蓝紫色化合物。

1︰1500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发生反应而显色。

反应的适宜ph为5~7。

此反应目前广泛地应用于氨基酸定量测定。

2、试剂蛋白质溶液(同前);0.5%甘氨酸;0.5%茚三酮水溶液3、操作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和甘氨酸溶液各1ml,再各加0.5ml0.1%茚三酮水溶液,混匀,在沸水浴加热2~3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三)蛋白黄色反应1、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这类蛋白质可被浓硝酸硝化生成黄色的硝基苯的衍生物。

该物质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在碱性环境中转变为橙黄色的硝醌酸钠。

绝大多数蛋白质都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因此都有黄色反应。

皮肤、毛发、指甲等遇浓hno3变黄即发生此类黄色反应结果。

2、试剂(1)蛋白质溶液(同前);(2)头发;(3)指甲屑;(4)0.5%苯酚溶液;(5)0.3%酪氨酸溶液;(6)10%naoh溶液;(7)浓硝酸(ρ=1.42克/毫升)3、操作取5支试管编号后分别按下表-1所示加入试剂,观察各管出现的现象,若有反应慢者可放置微火(或水浴中)加热,待各管均先后出现黄色后,于室温逐滴加入10%naoh溶液直至碱性,观察颜色变化。

表1试验编号注意:向蛋白质溶液中加浓硝酸时,所出现的白色沉淀是强酸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所致。

(四)乙醛酸反应1、实验原理含有吲哚基的色氨酸在浓硫酸存在下与乙醛酸(chocooh)缩合,形成与靛蓝相似的物质。

此反应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一分子乙醛酸与两分子色氨酸脱水缩合而成的。

含有色氨酸的蛋白质也有此反应。

2、试剂(1)蛋白质溶液(同前)。

(2)0.03%色氨酸溶液。

(3)冰醋酸(一般含有乙醛酸杂质,故可用冰醋酸代替乙醛酸)。

(4)浓硫酸(分析纯)。

3、操作: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及色氨酸各2滴,再加浓冰醋酸约1~2毫升,混匀,倾斜试管慢慢地沿管各加浓硫酸1毫升,使之两相重叠,静置5分钟后则两相界面处出现紫红色环,若效果不明显可在水浴加热。

(五)偶氮反应1、实验原理偶氮化合物与酚核或咪唑环结合产生有色物质,酪氨酸和组氨酸与之反应则应产物分别为橙红色和樱红色。

含有酪氨酸和组氨酸的蛋白质也有此反应。

应当指出,组胺、酪胺、肾上腺素和胆色素分子也能发生此反应而显色。

2、试剂:(1)蛋白质溶液(同前);(2)0.3%组氨酸溶液;(3)0.3%酪氨酸溶液;(4)20%naoh溶液;(5)重氮试剂溶液A:5克亚硝酸钠溶于1000毫升水中。

溶液b:溶解5克ɑ-氨基苯磺酸于1000毫升水中,溶解后再加入5毫升浓硫酸。

A、b液分别存在密闭瓶中,用时以等体积混合。

3、操作: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0.3%组氨酸、酪氨酸、蛋白质溶液,各4~5滴,再分别加重氮试剂A、b各10滴,振摇,混匀,取后向3支试管分别加入20%naoh溶液2~3滴,观察各试管中有色物质的生成,若水浴加热效果更明显。

(六)、醋酸铅反应1、实验原理多数蛋白质分子中常有含硫的氨基酸,如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含硫蛋白质在强碱作用下可分解产生硫化钠。

硫化钠与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铅沉淀,若加入浓盐酸则有硫化氢气体产生。

2、试剂(1)未稀释的鸡蛋清。

(2)10%的naoh溶液(3)1.5%pb(Ac)2溶液(醋酸铅溶液)(4)浓盐酸(5)醋酸铅试纸(将滤纸条浸入醋酸铅溶液中,湿透后取出,100℃烘干即可)3、操作:向试管中先加入1.5%pb(Ac)2溶液约1毫升,再慢慢滴加10%的naoh溶液,边加边振摇,直到产生的沉淀溶解为止。

此时再向试管内加蛋白质溶液5~6滴,混匀。

置酒精灯上加热1分钟,溶液变黑,小心加入浓盐酸约2毫升,黑色褪去,嗅其味,将湿润醋酸铅试纸置于管口,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实验四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一、目的1.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2.进一步掌握蛋白质的有关性质。

二、原理多数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当其稳定因素被破坏或与某些试剂结合成不溶解的盐后,即产生沉淀。

三、实验器材1.试管1.5cm×15cm(×7)。

2.吸管5.0ml(×2)、2.0ml(×2)、1.0ml(×1)。

3.吸滤瓶500ml(×1)。

4.布氏漏斗。

四、实验试剂1.蛋白质试液:见实验二十三卵清蛋白液。

2.硫酸铵晶体:如果晶体太大,最好研碎。

3.饱和硫酸铵溶液:蒸馏水100ml加硫酸铵至饱和。

4.95%乙醇。

5.结晶氯化钠。

6.1%醋酸铅: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

7.5%鞣酸溶液:5g鞣酸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8.1%硫酸铜溶液:见实验二十三。

9.饱和苦味酸溶液。

10.1%醋酸溶液:冰醋酸1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A、蛋白质盐析作用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至一定浓度,蛋白质即沉淀析出,这种作用称为盐析。

操作方法:1.取蛋白质溶液5ml,加入等量饱和硫酸铵溶液(此时硫酸铵的浓度为50%饱和),微微摇动试管,使溶液混合静置数分钟,球蛋白即析出(如无沉淀可再加少许饱和硫酸铵)。

2.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滤液中加硫酸铵粉末,至不再溶解,析出的即为清蛋白。

再加水稀释,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注意(1)应该先加蛋白质溶液,然后加饱和硫酸铵溶液。

(2)固体硫酸铵若加到过饱和则有结晶析出,勿与蛋白质沉淀混淆。

b、乙醇沉淀蛋白质乙醇为脱水剂,能破坏蛋白质胶体的水化层而使其沉淀析出。

操作方法取蛋白质溶液1ml,加晶体nacl少许(加速沉淀并使沉淀完全),待溶解后再加入95%乙醇2ml混匀。

观察有无沉淀析出。

c、重金属盐析沉淀蛋白质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如cu、Ag、hg等)结合成不溶性盐类而沉淀。

2++2+操作方法取试管2支各加蛋白质溶液2ml,一管内滴加1%醋酸铅溶液,另一管内加1%cuso4溶液,至有沉淀生成。

D、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植物体内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化合物称为生物碱(或植物碱)。

能沉淀生物碱或与其产生颜色反应的物质称为生物碱试剂,如鞣酸、苦味酸、磷钨酸等。

生物碱试剂能和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可能因蛋白质和生物碱含有相似的含氮基团之故。

操作方法取试管2支各加2ml蛋白质溶液及1%醋酸溶液4~5滴,向一管中加5%鞣酸溶液数滴,另一管内加苦味酸溶液数滴,观察结果。

篇二:生物化学实验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实验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呈色反应一、目的要求验证蛋白质特性;学习和掌握蛋白质呈色反应的原理和方法;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某些化学键或氨基酸残基中的某些化学基团可以与某些特殊试剂形成特定的有色物质。

这些反应称为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各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不完全相同。

因此,呈色反应产物的颜色也不完全一样。

呈色反应不是蛋白质所特有,一些非蛋白物质也能呈现类似的呈色反应。

因此,不能仅以呈色反应结果来判别被测物质是否为蛋白质。

三、呈色反应双缩脲反应1.原理两分子尿素经加热至180°c后可以缩合成一分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

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结合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多肽及所有蛋白质均具有肽键,与双缩脲分子中亚酰胺键结构相同,也能发生此反应,因此,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也能呈现出类似于双缩脲的颜色反应。

2.器材与试剂1)器材试管、药匙、电炉、试管夹、滴管。

2)试剂〈1〉蛋白质溶液(10%卵清蛋白溶液):吸取鸡蛋清溶液10ml,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ml。

〈2〉10%氢氧化钠溶液。

〈3〉1%硫酸铜(cuso4)溶液。

〈4〉0.1%甘氨酸(gly)溶液:称0.1g甘氨酸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ml。

〈5〉结晶尿素。

3.实验步骤双缩脲反应实验试管试剂/滴1234尿素+加热后的尿素+蛋白质溶液/滴30.1%gly/滴310%naoh/滴55551%cuso4/滴1111显色现象(1)制备双缩脲:取结晶尿素少许(约火柴头大小),放入干燥的小试管中。

微火加热至尿素熔解至硬化,刚硬化时立即停止加热,尿素放出氨,此时双缩脲即已形成。

冷却后作为双缩脲样品(1号管)。

(2)另取3支试管,与1号管一起按表加样,混匀,观察各管颜色变化,记录结果并解释现象。

茚三酮反应1.原理蛋白质或氨基酸在弱碱性条件下,其上的氨基与茚三酮共热可产生蓝紫色缩合物。

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和α-氨基酸所共有,具有亚氨基的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特征性的黄色化合物,含有氨基的其他化合物也能呈此反应。

2.器材与试剂1)器材滤纸、试管、试管夹、药匙、电炉、滴管、吸管、水浴锅。

2)试剂〈1〉卵清蛋白溶液100ml:与双缩脲反应相同。

〈2〉0.1%甘氨酸(gly)溶液。

〈3(:茚三酮呈色反应实验报告)〉0.1%茚三酮水溶液。

〈4〉0.1%茚三酮-乙醇溶液:0.1g茚三酮溶解于乙醇中并用乙醇定容至100ml。

3.实验步骤与结果观察(1)取两支试管,按表加样。

茚三酮反应实验试剂/ml试管11.02蛋白质溶液0.1%gly1.00.1%茚三酮水溶液0.50.5沸水浴中加热1-2min,观察颜色由粉色变成紫红色再变蓝现象(2)另取一张滤纸,滴一滴0.1%gly溶液,风干后,在原处滴一滴0.1%茚三酮-乙醇溶液,在微火旁烘干显色,观察紫红色斑点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