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外科中医优势病种疗效分析、评估、总结。优化治疗方案

合集下载

2016年外科优势病种年度总结分析

2016年外科优势病种年度总结分析

2016年银川市中医院外科中医优势病种优化方案分析总结2016年我院外科对外科中医优势病种(乳癖及疖病)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方案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优势病种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

通过近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外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疗效及特色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方案的实施作出年度总结。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

通过近一年对方案的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使中医疗参与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二:实施方案一年多来,在中医药治疗参与率提高的前提下,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部分我科的中医优势病种,这些病种使用中医药治在明显不足,需要不断总结和优化诊疗方案,及时进行完善和舍失。

所以,我们进行经验总结后,对疗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和经济优势。

同时也发现一些中药对部分常见病的疗效也存于不同的病种和不同疗效制订进一步不同的改进措施,现分述如下:我科今年实行临床路径情况:共收治乳癖疖肿病人共98例。

进入临床路径病例74 例,在2016年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及合理收费,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

我科每月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变异病例及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组织病例讨论,分析变异及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

对治愈的病例,科室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由外科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对前期临床路径实践工作进行小结、评价,详细分析临床路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问题和经验,并对下一步临床路径工作提出了质量改进建议。

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的疗效总结与反思

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的疗效总结与反思

1. 慢性病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以慢性胃炎为例,中医通过辨证施治,运用草药、针灸、拔罐等多种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调节患者体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稳定,复发率较低。

2. 功能性疾病中医治疗功能性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如失眠、抑郁等疾病,中医通过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同时,中医注重整体治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疾病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老年病中医在治疗老年病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中医通过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活血化瘀等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4. 传染病在传染病方面,中医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中医通过辨证施治,运用草药、针灸等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

中医还注重隔离和防疫,为控制疫情蔓延提供了有力支持。

5. 儿科疾病中医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对于小儿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中医运用草药、推拿、穴位敷贴等疗法,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中医治疗儿科疾病注重调理小儿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6. 皮肤病中医治疗皮肤病具有独特优势。

如湿疹、荨麻疹等疾病,中医通过辨证施治,运用草药、针灸、拔罐等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疗效持久。

中医还注重内外兼治,调理患者的内部环境,从而达到根治目的。

二、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的反思1. 诊断准确性中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和对患者症状的观察。

虽然中医辨证论治有其独特优势,但在某些疾病方面,诊断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2. 治疗标准化中医治疗疾病强调个体化,因人而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中医医生过于依赖个人经验,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

这导致中医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

中医常见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精)

中医常见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精)

中医常见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精)第一篇:中医常见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精) 2010年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估基本情况:2010年我科共收治膝骨性关节病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例,腰椎管狭窄症例,颈椎病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例,股骨颈骨折例,胫腓骨骨折例;所有病例的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均为100%。

病种分析和整改:我科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病例所占比例比其他病种稍多,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到100%,说明我科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现行的诊疗规范已经比较成熟,也说明了当前社会患此病的人数较多,我院可加强开展一系列新的特色疗法,吸引更多的颈椎病患者就医。

治疗情况:1、膝骨性关节病:我科住院的此类病人诊断较明确,均为门诊治疗无效而住院,均采取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及关节镜清理术,所有病人均能改善疼痛症状,行走活动改善,治疗有效率100%。

2、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为按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部分症状重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者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有效率100%。

3、腰椎管狭窄症:我科此病种也是100%明确诊断,均为门诊治疗无效而住院,均采取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及椎间盘镜下神经松解术,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4:其他病种由于病例少,未能进行总结及分析。

中医治疗的难点分析:目前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以传统手法、牵引、理疗中药辨证治疗等综合治疗为常规治疗手段,对于大多数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相对安全可靠。

但是对于部分的顽症,以上中医治疗方法就不能完全解决或者无法解决。

针对难点同时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目标,组织专科协作组开展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评价研究,以形成疗效较为确切的中医综合干预治疗方案。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策略的疗效分析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策略的疗效分析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策略的疗效分析在我国,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策略的应用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世界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名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多年的医生,我深刻体会到中医治疗在优势病种中的疗效优势,现在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对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策略的疗效进行分析。

在治疗慢性病方面,中医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

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病情发展缓慢,短期内无生命危险的疾病。

这类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中医治疗慢性病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中医治疗慢性病的效果是显著的,特别是在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治疗常见病方面,中医治疗同样具有明显的优势。

常见病是指发病率较高,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的疾病。

这类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头痛、失眠、肠胃病等。

中医治疗常见病注重辨证施治,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我曾经治疗过一位50岁的张女士,她因为工作压力大,出现了失眠、焦虑、心悸等症状。

我根据她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了中药治疗方案,并辅以心理疏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睡眠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中医治疗在治疗常见病方面的优势。

再次,在治疗疑难病方面,中医治疗也展现出独特的疗效。

疑难病是指病情复杂,诊断和治疗困难的疾病。

这类疾病包括肿瘤、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中医治疗疑难病注重整体调节,通过中药、针灸等疗法,可以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曾经参与过一位70岁的李先生的治疗,他患有晚期肺癌,经过西医化疗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

我们中医团队根据他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了中药治疗方案,并辅以针灸、推拿等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病情得到了稳定,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医治疗在治疗疑难病方面的优势。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分析总结优化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分析总结优化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的疗效分析总结和优化(2012年版)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全年共收治病人13人次,按照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13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84.6%,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2%。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治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疮口愈合。

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或疮口尚未愈合。

无效:反复“传囊”或形成乳漏。

(二)疗效分析及总结2012年度外科共收治了乳痈(急性乳腺炎)患者13例,中医诊断符合率100%。

临床治愈11例。

13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84.6%,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2%。

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

根据我科2012年制定的诊疗方案治疗乳痈(急性乳腺炎),效果明显。

缩短了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三、难点分析部分患者成脓期切开排脓后易形成乳瘘,影响局部治疗,使切口愈合缓慢。

四、优化措施中医药治疗乳痈(急性乳腺炎)具有悠久的历史,效果显著。

借鉴中医葱管导尿术,置管引流。

行乳房脓肿置管引流术,减少换药次数,可以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愈合时间。

同时方便医生观察引流量和引流物性质,使切口愈合加快,瘢痕减小,防止乳瘘形成。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的疗效分析总结和优化(2012年版)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全年共收治病人21人次,按照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21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5.2%,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6.3%。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正常。

好转:症状体征改善,血、尿淀粉酶降低。

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血、尿淀粉酶降低不明显。

(二)疗效分析2012年度外科共收治了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患者21例,中医诊断符合率100%。

临床治愈20例。

21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5.2%,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6.3%。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1. 引言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治疗,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而非仅仅消除症状。

在许多病种中,中医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将对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进行总结。

2.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症,中医在高血压的诊疗中有独到的优势。

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主要与肝火上升、肾阴不足等因素有关。

中医的治疗主要包括针灸、中药和饮食调理等方面。

2.1 针灸治疗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太冲”、“内关”等,针灸时可选择用毫针、芒针等进行刺激。

针灸治疗可以舒缓肝火、调节肾功能,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2.2 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也有良好的疗效。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天麻钩藤饮、降压片等。

这些中药方剂通过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等途径来有效降低血压。

中药治疗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2.3 饮食调理中医对于饮食的调理也非常重视。

高血压患者应少食盐、少吃高脂肪、高糖等食物。

中医推荐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杂粮、海鲜等富含钾、镁、纤维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

3.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中医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通过整体调理,改善患者体质、调节内分泌功能等的方法来治疗糖尿病。

3.1 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二便泰胶囊、蔓草胶囊等。

这些中药方剂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等途径来治疗糖尿病。

3.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重要性。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食热量,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中医还提倡患者多食用蔬菜、粗粮、高纤维食物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3.3 气功调理气功是中医的一种特殊疗法,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内脏功能来调整体质。

中医认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体质的失衡有关,通过气功调理可以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对糖尿病的抵抗力。

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

附件2.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一、眩晕〔高血压病〕:(一〕中医分型论治:临证分为阴虚阳亢型、痰浊上蒙型、气血亏虚型、阴阳两虚型四型,分别予以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桂附地黄汤加减医治。

四型中以阴虚阳亢型最为多见,天麻钩藤饮加减医治效果最好,总有效率到达90.5%。

而四型综合起来总有效率为80%左右。

〔二〕疗效评估1、能有效改善患者眩晕、头痛、头昏等主要病症,以及胸闷心悸、心烦少寐、耳鸣恶心、腰酸夜尿等兼症。

眩晕的住院患者应用本方案中药辨证施治,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达84.1%。

2、能有效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

杞菊地黄口服液与苯那普利合用医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100例,观察医治后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分别为医治前的74.5%和74.7%,消退率为25.5%和25.3%,明显优于单用苯那普利组。

3、有效降低晨峰血压。

临床观察120例标准西药医治下晨间血压仍无法操作者,加用天麻钩藤饮化裁之中药,晨峰血压操作有效率达77%。

4、可以增强西药降压疗效,减少西药用量,减少费用,同时有效制约西药降压所致付反响,如减少了西药所致干咳、水肿、口干、纳差等不良反响。

(三〕中医医治难点分析1、疗效欠稳定,可能局部与辨证分型不够完善有关。

2、局部高血压患者无明显病症,表现为无症可辨,但从舌脉又难以把握X。

大大影响这局部患者疗效。

3、中药煎煮不方便,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影响了疗效稳定性。

4、中医一直以来倡导“无病防病,即病防变〞的思想,因此应该重视对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药干预医治。

而临床中对这局部患者重视不够,缺少系统标准的中医诊疗方案,〔四〕应对措施1、开展临床症候群调查,进一步完善分型,优化诊疗方案。

2、开展血压与证型的相关性临床研究,以提高无症可辨患者辨证医治的X性。

3、优化方案的根底上,制定协定处方,制成免煎颗粒剂,并通过临床症候群调查研究,筛选出最常见证型1~2个,争取针对其协定处方做进一步研究,为申请院内X制剂做打算。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总结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总结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总结元江县中医医院普外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目录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 (2)一、诊断 (2)二、中医治疗 (2)(一)辨证施治 (2)(二)特色疗法 (3)(三)疗效评估及评价: (4)三、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 (4)(一)难点分析: (4)(二)应对措施: (4)痔病中医诊疗方案 (5)一.诊断 (5)二、中医治疗: (5)(一)辨证论治: (5)(二)特色疗法 (6)(三)疗效评估及评价: (6)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7)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

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一个体征。

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一、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施治1、内治(1)、瘀滞证症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泻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2)、湿热证症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利湿解毒。

方药: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3)、热毒证症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燥,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2、外治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密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加醋调敷;如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可先行脓肿穿刺抽脓,注入抗生素(2-3天抽脓1次),用金黄散或玉露膏外敷。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本报告对多种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临床疗效总结和分析。

通过收集大量病例资料、回顾病症表现和治疗方案,以及衡量治疗结果,我们评估了中医在治疗这些病种中的优势和疗效。

该报告旨在为医疗界提供有关中医药的临床应用的重要信息,促进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

1. 引言- 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概述- 相关研究现状和意义介绍2. 方法- 研究设计和目标- 病例收集和筛选- 治疗方案设计和实施3. 临床疗效总结和分析3.1 儿童哮喘- 病症表现回顾- 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 - 中药汤剂处方举例- 穴位针刺和按摩举例 - 治疗效果评估- 症状缓解程度- 肺功能测试结果- 复发率和药物副作用3.2 痛经- 病症表现回顾- 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 - 中药丸剂处方举例- 穴位针刺和艾灸举例 - 治疗效果评估- 疼痛缓解程度-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月经周期正常化指标 3.3 高血压- 病症表现回顾- 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 中药汤剂和颗粒处方举例- 穴位针刺和艾灸举例- 治疗效果评估- 血压控制率- 合并症改善情况- 药物减量指标4. 优势分析和讨论4.1 个案疗效展示- 典型病例展示,以佐证中医疗效优势 4.2 中医特色疗法评价- 综合分析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特点和优势- 对疗效提升的意义进行讨论5. 结论- 通过对多种病种中的中医治疗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中医在临床疗效方面的优势- 对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提出建议参考文献附录:病例资料和治疗方案详情备注:以上仅为报告的大致结构和内容提纲,实际完成的报告需根据你选择的病种和可用的研究材料进行具体填写和分析。

建议在每个病种的分析部分加入临床案例以加强论述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
我院妇科专科从2010年成立以来,对妇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制定了常规诊疗方案,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采用中医药参与治疗。

对于优势病种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并于2011年及2012年两次对原有方案进行优化及总结,通过近三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也吸取了一些教训,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现就妇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估,对原方案进行如下修订,对方案实施作出年度总结。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整理中医药优势,通过三年对方案的实施,全科医生基本掌握了妇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提高了中医药参与率,同时也提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2、通过三年对方案的实施,在中医药治疗参与率提高的前提下,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我科部分中医优势病种使用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和经济优势,同时也分析一些中药对部分常见病的疗效也有明显不足,需要不断总结和优化诊疗方案,及时进行完善和舍失。

所以对优势病种进行经验总结后,制定进一步的改进措施,现分述如下:
功能性子宫出血:
对于顽固性功血患者,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当配合西医治疗。

对于生育期和更年期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崩漏,须先经诊刮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提示有恶变倾向者宜手术治疗。

对于年龄超过55岁仍未绝经,崩漏又反复发作又无须手术者,可用中药或西药促其绝经。

以上措施将在新的诊疗方案中得到实施。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实践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实践总结

一、感冒感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感冒注重辨证论治。

我通常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风寒感冒,我常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治疗;对于风热感冒,我则选用银翘解毒汤或桑菊饮加减。

我还会在治疗中加入一些拔罐、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以提高疗效。

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现代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注重调理脾胃、疏肝解郁。

我常选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或柴胡疏肝散等加减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加入一些中成药,如香砂六君子丸、疏肝理气丸等。

同时,我还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减轻症状。

三、失眠四、颈椎病颈椎病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颈椎病注重疏经通络、活血化瘀。

我常用桂枝加附子汤、葛根汤或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加入一些推拿、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

同时,我还建议患者调整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以减轻症状。

五、抑郁症六、糖尿病一、感冒感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中医治疗感冒主张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风寒感冒,我通常采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进行治疗;对于风热感冒,我则会选择银翘解毒汤或桑菊饮加减。

我还会在治疗过程中引入拔罐、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现代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注重调理脾胃、疏肝解郁。

我常选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或柴胡疏肝散等加减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加入一些中成药,如香砂六君子丸、疏肝理气丸等。

同时,我还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减轻症状。

三、失眠四、颈椎病颈椎病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颈椎病注重疏经通络、活血化瘀。

我常用桂枝加附子汤、葛根汤或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加入一些推拿、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

同时,我还建议患者调整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以减轻症状。

五、抑郁症六、糖尿病七、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导致关节疼痛和肿胀的常见病因。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精选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精选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基本情况:2010年我科共收治膝骨性关节病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例,腰椎管狭窄症例,颈椎病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例,股骨颈骨折例,胫腓骨骨折例;所有病例的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均为100%。

病种分析和整改:我科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病例所占比例比其他病种稍多,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到100%,说明我科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现行的诊疗规范已经比较成熟,也说明了当前社会患此病的人数较多,我院可加强开展一系列新的特色疗法,吸引更多的颈椎病患者就医。

治疗情况:1、膝骨性关节病:我科住院的此类病人诊断较明确,均为门诊治疗无效而住院,均采取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及关节镜清理术,所有病人均能改善疼痛症状,行走活动改善,治疗有效率100%。

2、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为按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部分症状重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者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有效率100%。

3、腰椎管狭窄症:我科此病种也是100%明确诊断,均为门诊治疗无效而住院,均采取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及椎间盘镜下神经松解术,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4:其他病种由于病例少,未能进行总结及分析。

中医治疗的难点分析:目前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以传统手法、牵引、理疗中药辨证治疗等综合治疗为常规治疗手段,对于大多数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相对安全可靠。

但是对于部分的顽症,以上中医治疗方法就不能完全解决或者无法解决。

针对难点同时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目标,组织专科协作组开展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评价研究,以形成疗效较为确切的中医综合干预治疗方案。

2. 加强中医康复及物理治疗的优点,我科购进骨伤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各一台,加强中医物理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3.对部分经治疗无好转的患者,采取微创手术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认为手术是中医较早就使用的方法,应该加以挖掘使用并进一步改善。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分析总结优化[合集5篇]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分析总结优化[合集5篇]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分析总结优化[合集5篇]第一篇:外科中医优势病种分析总结优化黄陂区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资料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的疗效分析总结和优化(2012年版)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全年共收治病人13人次,按照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13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84.6%,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2%。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治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疮口愈合。

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或疮口尚未愈合。

无效:反复“传囊”或形成乳漏。

(二)疗效分析及总结2012年度外科共收治了乳痈(急性乳腺炎)患者13例,中医诊断符合率100%。

临床治愈11例。

13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84.6%,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2%。

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

根据我科2012年制定的诊疗方案治疗乳痈(急性乳腺炎),效果明显。

缩短了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三、难点分析部分患者成脓期切开排脓后易形成乳瘘,影响局部治疗,使切口黄陂区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资料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愈合缓慢。

四、优化措施中医药治疗乳痈(急性乳腺炎)具有悠久的历史,效果显著。

借鉴中医葱管导尿术,置管引流。

行乳房脓肿置管引流术,减少换药次数,可以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愈合时间。

同时方便医生观察引流量和引流物性质,使切口愈合加快,瘢痕减小,防止乳瘘形成。

黄陂区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资料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的疗效分析总结和优化(2012年版)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全年共收治病人21人次,按照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21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5.2%,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6.3%。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正常。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概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诊疗各种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对中医在一些常见病种的诊疗方案进行总结,以期能更好地了解中医在这些病种中所起到的作用。

高血压病因分析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由于肝阳上亢、阴虚火旺、痰湿内蕴等因素引起。

高血压通常分为肝阳上亢型、肝肾亏损型、湿热内蕴型等,针对不同病因,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方案1.调理肝阳上亢型:应用降肝火、清热利湿的方法。

常见的中药有龙胆草、黄芩、柴胡等。

2.调理肝肾亏损型:应用益肝补肾、滋养肝肾的方法。

常见的中药有枸杞子、熟地黄、山药等。

3.调理湿热内蕴型:应用清热利湿、祛痰化痰的方法。

常见的中药有茯苓、泽泻、白术等。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调理气血运行等来达到治疗目的。

糖尿病病因分析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由于气阴两虚、脾胃湿热、肝胆湿热等因素引起。

糖尿病通常分为气阴两虚型、脾胃湿热型、肝胆湿热型等,针对不同病因,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方案1.调理气阴两虚型:应用益气养阴、滋阴清热的方法。

常见的中药有黄芪、太子参、银耳等。

2.调理脾胃湿热型:应用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的方法。

常见的中药有山楂、苦瓜、薏苡仁等。

3.调理肝胆湿热型:应用清肝泻火、利湿利胆的方法。

常见的中药有柴胡、黄连、黄芩等。

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通过调节气血平衡、改善脾胃功能等来达到治疗目的。

颈椎病病因分析中医认为颈椎病主要由于气血不畅、痰湿内蕴、肝肾不足等因素引起。

颈椎病通常分为气血不畅型、痰湿内蕴型、肝肾不足型等,针对不同病因,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方案1.调理气血不畅型:应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

常见的中药有川芎、红花、桑枝等。

2.调理痰湿内蕴型:应用祛湿化痰、温经通络的方法。

常见的中药有藿香、陈皮、半夏等。

3.调理肝肾不足型:应用益肝肾、补血养阴的方法。

常见的中药有当归、熟地黄、巴戟天等。

中医治疗颈椎病主要通过改善气血循环、祛除湿痰等来达到治疗目的。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总结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总结

元江县中医医院普外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目录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 (2)一、诊断 (2)二、中医治疗 (2)(一)辨证施治 (2)(二)特色疗法 (3)(三)疗效评估及评价: (4)三、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 (4)(一)难点分析: (4)(二)应对措施: (4)痔病中医诊疗方案 (5)一.诊断 (5)二、中医治疗: (5)(一)辨证论治: (5)(二)特色疗法 (6)(三)疗效评估及评价: (6)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7)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

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一个体征。

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一、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施治1、内治(1)、瘀滞证症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泻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2)、湿热证症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利湿解毒。

方药: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3)、热毒证症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燥,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2、外治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密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加醋调敷;如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可先行脓肿穿刺抽脓,注入抗生素(2-3天抽脓1次),用金黄散或玉露膏外敷。

中医优势病种年终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年终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年终总结
中国中医药在治疗许多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以下是我对中医优势病种的年终总结:
1. 冠心病:中医药对冠心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注重调理整体健康,通过中药和针灸等手段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心脏功能,并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2. 高血压: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效果显著。

通过中药的调理,可以平稳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风险,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糖尿病: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通过中药的调理,可以调节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4. 颈椎病: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非常有效。

中医通过针灸、推拿和中药等方法,可以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改善颈椎的功能和血液循环。

5. 肩周炎:中医药在肩周炎的治疗中表现出色。

中医通过针灸、拔罐和中药等手段,可以缓解炎症和疼痛,促进肩关节的恢复和舒缓。

6. 失眠: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通过调节患者的脾胃功能,平衡阴阳,调整睡眠质量和节律,从而改善失眠问题。

7. 鼻炎:中医在鼻炎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

中医通过草药的治疗和鼻腔针灸等手段,可以缓解鼻塞、鼻痒和鼻涕多等症状,促进鼻腔的康复。

总的来说,中医药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注重调理整体,以激活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

虽然中医药的治疗方式与西医药有所不同,但其综合性和自然性使其在许多慢性病的治疗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我们应继续加强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医药治疗肠痈(阑尾炎)18例疗效分析、评估、总结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固定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的临床表现。

但急性阑尾炎病情变化多端,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而右下腹阑尾区点固定性压痛是该病的一个重要体征。

阑尾炎属祖国医学“肠痈”范畴,本病多有进食厚味,恣食生冷等因数,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到失职,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剧烈运动,导致肠腑血络受损,淤血凝滞,痰热互结,导致血肉腐败而成痈脓。

我科采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上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

一、病名中医病名:肠痈 TCD编码BWV020西医病名:急性阑尾炎 ICD编码K35二、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1中医诊断(诊断要点)①病史:暴饮暴食,寒温不是,劳逸损伤病史:②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腹痛初期于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或1—2天内转移到右下腹。

初起腹部隐痛,或阵法性加重,化脓性阑尾炎开始多为持续性跳痛,坏疽后即变为持续性剧痛:③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食物残渣,多伴有纳差,便秘:④腹部体征:右下腹局限性压痛,反跳痛,腹痛拒按,按之坚硬,或右下腹可触及包块;⑤全身表现:早期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可有头晕、头疼,乏力等症状;体温持续升高,应考虑阑尾化脓或坏疽穿孔的可能。

少数热营入血、可有寒战、高热、神晕,谵语等表现。

⑥舌脉:初期舌多红,苔薄黄;后期舌红降,苔黄燥,脉象早期浮数,晚期滑数或细数;2西医诊断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②可有恶心、呕吐;③右下腹压痛、反跳痛;④可有发热;⑤白细胞计数增高;3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阑尾炎;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③常规检查排除其他急腹症;④入院评估患者依从性好;4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我科2012年接诊的肠痈病人,共18例。

三、难点分析1、中医治疗难点:我科收治的肠痈患者病情多样,轻重不一,常合并有其它器官或系统疾病,部分病人证型相差明显;及少数腹腔炎症重,脓液多的患者术后3月至1年内出现肠粘连症状;部分患者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晚,病情恢复较慢。

2、应对措施:加强中药辩证施治,提高中医辨证准确率。

术中预防应用防粘连液。

术后辨证应用中药,对中药汤剂难以接受的患者,可给予选择应用中药灌肠、中药配方颗粒以及针灸等治疗,也可几种方法同时运用。

对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较高,可选择应用抗生素。

四、效评估(中医证候判断标准):4.1痊愈:腹痛腹胀消失,进食无特殊不适;4.2显效:腹痛腹胀消失,食欲欠佳或腹痛腹胀明显缓解,进食无特殊不适;4.3有效:腹痛腹胀减轻,食欲改善;4.4无效:腹痛腹胀无明显改善、食欲无明显改善;结果分析(表一)五、疗效评价结果:2012年我科接诊肠痈18例,住院期间转院0例,其中瘀滞型5例,治愈率 80%,湿热型 7例,治愈率100%,热毒型 6例,治愈率83.3%,我科按照诊疗方案,对该病进行诊治,手术切除阑尾后,在辅以中药内服治疗方式:按照上述辩证应用中药综合治疗,总有效率达100%。

临床实践显示该治疗方案实施有一定疗效。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经手术治疗后,在辅以中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患者病情有一定的缓解。

因此,中药在术后改善病情症状有独到优势。

我科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临床经验为基础,对肠痈进行了临床观察,在以前的基础上,再次归纳、总结,统一证型、证候、治发、方药,使之更加规范化。

最终将本病分为瘀滞型、湿热型、热毒型三型。

本病早期以瘀滞型、湿热型多见,多因瘀血内阻或湿热下注,致肠俯血络受损,瘀血或痰热互结,导致血肉腐败而成痈脓。

风热毒邪侵袭胃肠,日久热毒炽盛而发病者较少见,最后,除了口服中药治疗,对于其他中医特色疗法,我科发展较少,因此丰富我科治疗手段,将是以后我科需要大力发展的。

盐津县中医医院肛漏病(肛瘘)20例疗效分析、评估、总结结合省级重点专科建设任务、建设目标和学科特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以充分继承发扬传统中医药优势为重点,加强肛肠专科疾病的研究和学科建设、优化中医药治疗肛门疾病的临床诊疗方案,加快学术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

将对肛肠科常见疾病全面进行临床诊疗方案的整理、优化工作。

一、病名中医病名:肛漏TCD编码BWG050西医病名:肛瘘ICD编码K60.3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肛漏系肛痈成脓自溃或切开后所遗留的腔道。

又称痔漏。

有肛痈病史。

病灶有外口、管道、内口可征。

(2)疾病分类单纯低位肛瘘:只有一条管道,且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

复杂低位肛瘘:具两条以上管道,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口。

单纯高位肛瘘:只有一条管道,穿越肛管直肠环或位于其上。

复杂高位肛瘘:管道有两条以上,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口。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肛瘘诊断标准”。

(1)症状: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2)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置和分泌物。

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硬条索状物及其行径。

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

(3)辅助检查探针检查:初步探查瘘道的情况。

肛镜检查:与亚甲蓝配合使用,可初步确定内口位置。

瘘道造影:可采用泛影葡胺等造影剂,尤其对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二)证候诊断1.湿热下注证:肛周有溃口,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正虚邪恋证:肛周瘘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时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濡。

3.阴液亏虚证:瘘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脓水清稀,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食欲不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三、确定难点及确定理由1、难点分析1)中医认为肛漏内口是肛漏形成及反复发作的病根,临床上采用拔根塞源的治疗方法彻底处理内口。

临床手术中如果没有处理内口过感染源可形成肛瘘,需再次手术治疗。

正确找到和处理好内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手术治疗的难点。

肛瘘是由肛腺感染所致,肛腺借肛腺导管开口于肛窦,原发感染病灶多在肛窦处即内口。

肛内指诊、肛镜检查、探针检查是确定内口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按压瘘管部位,肛内指诊结合肛门镜检查如见到黏膜有脓液溢出处即为内口。

术中切开瘘管,以探针自切口插入,沿管腔底部轻柔而仔细的探查,同时以食指伸入肛内,针指配合,如探针无阻力由黏膜穿出处即是内口;若探不出,根据经验可在针指最薄弱处穿出人造内口。

手术中很容易遗留内口。

内口正确找到后,处理不彻底也可导致前功尽弃。

上述三点都可导致肛瘘的形成,导致分次手术,延长病程,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2).中医认为腐肉不脱,新肉不生,创面局部气血亏虚可导致创面久不愈合。

肛瘘术后创面一般为开放创面,让新生肉芽组织从创面底部慢慢向上生长,填平伤口,愈合时间相对较长。

临床上创面不愈合,创面桥形愈合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治疗中的又一个难点。

创面不愈合形成因素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

全身因素多是患者原有基础疾病影响到机体营养代谢,常见于糖尿病,慢性肠炎等。

局部因素见于切口设计不合理,创面引流不畅,换药不到位。

3).对于高位肛漏,由于不可避免要损伤到肛门部肌肉,对肛门功能或多或少有影响,甚至导致肛门失禁的可能。

2、难点解决办法1).对于常规肛内指诊、肛镜检查、探针检查无法确定内口者考虑染色剂注入法。

最常用美兰染色法,术中放置一洁净纱布于肛门内,美兰溶液自外口带些压力注入,观察肛门内纱布美兰染色情况,不仅有助于寻找内口,而且对于复杂性肛瘘有示踪作用;疑似内口,如内口不清,可将探针弯曲成钩状,从可疑内口处探入,若轻易进入0.3厘米以上者常为内口。

术中对于高位肛瘘寻找内口一定要耐心,需要探查,边探边切,操作切忌暴力,防止形成假性内口。

因内口处反复感染,造成区域性感染,要彻底清除内口周围的感染坏死组织;内口在直肠环处或直肠环以上处,必须挂线。

2).控制患者基础疾病,控制血糖,治疗肠炎等,对促进创面愈合有积极作用,同时,对血糖较高经内科会诊需要专科或难以控制的及时办理专科,待病情平稳再给以手术治疗为上。

3).切口设计呈辐射状,根据肛周结缔组织分布和皮肤纹理,于肛周皮肤作切口时,应以肛门为中心,切开呈辐射状。

长宽比要适合,这样的切口,引流通畅。

注意愈合过程中的创面情况,要排除潜在病灶的可能,对影响愈合的弛缓性肉芽、水肿性肉芽给予相应及早处理。

换药要到位,对管腔较深的,采用多切口开窗引流,并用0.9%生理盐水注射液冲洗,引流纱条既要到位又不能填塞过紧,要留有生长的空间。

4).创面局部应用中医药可促进创面愈合,中医祛腐生肌药物疗法是中医外科治疗慢性创面的治疗大法之一,生肌玉红膏、康复新液局部应用有较好效果。

5).充分使用中医古代发明了挂线疗法,“药线自下,肠肌随长,水逐线流,鹅管自消”成功解决了术后可能发生的肛门失禁问题。

6).加强宣教,注意肛门清洁卫生是预防复发的一个重要措施。

四、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治愈:肛瘘瘘管消失,肿痛流脓症状消失,手术创口基本愈合排便功能正常。

好转:肛瘘肿痛流脓症状减轻,手术创口基本愈合,排便功能基本正常。

无效:肛瘘肿痛流脓症状依然如故。

(二)评价方法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肛瘘瘘管存在情况、肿痛流脓症状改善情况、手术创口愈合情况、肛门括约功能进行比较。

(三)结果分析(表一)(四)疗效评价结果:2012年我科接诊肛瘘20例,住院期间转院0例,其中湿热下注证6例,治愈率100%,正虚邪恋证9例,治愈率77.7%,阴液亏虚证5例,治愈率80%,我科按照诊疗方案,对该病进行诊治,手术切除肛瘘后,在辅以中药内服治疗方式:按照上述辩证应用中药综合治疗,总有效率达100%。

临床实践显示该治疗方案实施有一定疗效。

肛瘘是外科常见病,经手术治疗后,在辅以中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患者病情有一定的缓解。

因此,中药在术后改善病情症状有独到优势。

我科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临床经验为基础,对肛瘘进行了临床观察,在以前的基础上,再次归纳、总结,统一证型、证候、治发、方药,使之更加规范化。

最终将本病分为湿热下注型、正虚邪恋型、阴液亏虚型三型。

本病早期以湿热下注型、正虚邪恋型、多见,除了口服中药治疗,对于其他中医特色疗法,我科发展较少,因此丰富我科治疗手段,将是以后我科需要大力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